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体化预测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复发风险的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范俊 周美池 韦牡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84-288,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性黄斑水肿(ME)患者复发的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本院2019-01/2022-06期间收治的RVO性ME患者306例为研究对象,按7∶3分为建模组214例214眼和验证组92例92眼。所有患者经抗血管... 目的:分析影响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性黄斑水肿(ME)患者复发的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本院2019-01/2022-06期间收治的RVO性ME患者306例为研究对象,按7∶3分为建模组214例214眼和验证组92例92眼。所有患者经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后随访1 a,根据建模组患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66)和未复发组(n=148)。收集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RVO性ME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R3.6.3软件构建预测RVO性ME患者复发风险的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预测RVO性ME患者复发风险的区分度和一致性。结果:未复发组和复发组患者治疗前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病程、高反射灶(HF)、视网膜内层结构紊乱、注药次数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CRT(OR=1.011)、病程(OR=1.104)、HF(OR=5.074)、视网膜内层结构紊乱(OR=4.640)、注药次数(OR=4.036)是RVO性ME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均P<0.01)。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4(95%CI:0.882-0.966),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11.817,P=0.160;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9(95%CI:0.892-0.985),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6.082,P=0.638。结论:治疗前CRT、病程、HF、视网膜内层结构紊乱、注药次数是RVO性ME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RVO性ME患者的复发风险上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和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复发 列线图模型 个体化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晶状体混浊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黄文龙 雷蔚 +1 位作者 刘锦魁 韦玉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600-1604,共5页
人工晶状体(IOL)混浊是白内障术后一种少见的并发症。其发生与IOL生产制作过程、IOL本身材质、患者因素以及手术干预等多种因素相关。各种材质的IOL混浊均有报道,且不同材质IOL混浊形态学改变、病理学特征各有特点,临床表现不尽相同。... 人工晶状体(IOL)混浊是白内障术后一种少见的并发症。其发生与IOL生产制作过程、IOL本身材质、患者因素以及手术干预等多种因素相关。各种材质的IOL混浊均有报道,且不同材质IOL混浊形态学改变、病理学特征各有特点,临床表现不尽相同。随着相关研究的开展,对IOL混浊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文章对IOL混浊的形态学、病因、诊断及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便为当前的临床工作提供指导,以及未来的科学研究提供潜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IOL) 混浊 形态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那他霉素在真菌性角膜溃疡愈合中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冬梅 陈光胜 黄明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744-745,共2页
目的:通过对那他霉素和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对照研究,探讨那他霉素在真菌性角膜溃疡愈合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84例确诊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2例,分别用那他霉素眼液及氟康唑眼液进行治疗。结果:那他霉素... 目的:通过对那他霉素和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对照研究,探讨那他霉素在真菌性角膜溃疡愈合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84例确诊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2例,分别用那他霉素眼液及氟康唑眼液进行治疗。结果:那他霉素组治愈21例,有效34例,无效8例,有效率81%;氟康唑组治愈11例,有效29例,无效13例,有效率6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87,P>0.05);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8,P<0.05),那他霉素组治愈率(50%)明显高于氟康唑组(26%);那他霉素组有效治疗时间(16.7±7.68d),明显低于氟康唑组(28.6±7.3d),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t=7.94,P<0.01)。结论:那他霉素对真菌性角膜溃疡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优于氟康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他霉素 治疗作用 真菌性角膜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G和27G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空气填充治疗RRD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4
作者 黄红波 韩光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02-1604,共3页
目的:对比25G和27G玻璃体切割术(PPV)联合无菌空气填充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5/2018-06在我院行PPV联合空气填充治疗的RRD患者63例63眼,其中25G组33例33眼,27G组30例30眼。对比分析两组... 目的:对比25G和27G玻璃体切割术(PPV)联合无菌空气填充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5/2018-06在我院行PPV联合空气填充治疗的RRD患者63例63眼,其中25G组33例33眼,27G组30例30眼。对比分析两组术前和术后BCVA(LogMAR)、眼压、手术时间、视网膜复位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的基线资料均无差异(P>0.05)。25G组与27G组末次随访的BCVA均较术前改善(均P<0.01),但两组间视力改善幅度无差异(P>0.05)。25G组和27G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44.13±5.9、46.07±6.1min(t=0.028,P=0.412)。25G和27G组视网膜复位率分别为91%、93%(χ^2=0.015,P=0.902)。25G和27G组术后发生一过性低眼压(<6mmHg)的分别为5眼(15%)和3眼(10%)(χ^2=0.376,P=0.540)。两组均未观察到脉络膜脱离、感染性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27G PPV联合空气填充治疗RRD在手术时间、视网膜复位率、视力改善及并发症方面与25G无差异,是治疗RRD安全、经济而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G 27G 玻璃体切除术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无菌空气填充 视网膜复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白内障四联手术治疗极浅前房持续性高眼压 被引量:8
5
作者 冯桂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82-286,共5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放液+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复合式小梁切除四联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对我院62例62眼,男26例26眼,女36例36眼,符合诊断急性闭角型青光,前房深度浅Ⅰ... 目的:探讨玻璃体放液+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复合式小梁切除四联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对我院62例62眼,男26例26眼,女36例36眼,符合诊断急性闭角型青光,前房深度浅Ⅰ-浅Ⅱa级,经最大剂量药物治疗48~72h后眼压仍〉40mmHg的患者。根据患者术前视力分为两组,其中33例33眼实施玻璃体放液+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复合式小梁切除四联手术治疗(试验组),29例29眼实施前房穿刺放液+复合式小梁切除两联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通过观察视力、眼压、并发症及滤过泡情况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高眼压均得到控制,术后1wk四联手术组眼压明显低于两联手术组(P〈0.05)。两组观察6mo,四联术后视力及手术完全成功率明显优于两联手术,在术后并发症及有效滤过泡形成率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极浅前房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持续高眼压下,玻璃体放液+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四联手术及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应积极手术治疗,以挽救患者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浅前房 高眼压 玻璃体放液 超声乳化 小梁切除 联合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前房深度及房角宽度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唐健青 刘锦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患者前房深度、房角宽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6/2016-05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74例89眼,于术前及术后3mo测量患者眼压、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AO...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患者前房深度、房角宽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6/2016-05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74例89眼,于术前及术后3mo测量患者眼压、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AOD500)和房角角度(ACA500)。结果:术后3mo,眼压为11.34±2.38mmH g,较术前(12.60±2.51mmH g)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为4.01±0.30mm,较术前(2.30±0.42mm)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OD500和ACA500分别为0.915±0.223mm和41.71°±6.55°,明显高于术前0.514±0.201mm和24.01°±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值与ACD、AOD5 0 0和ACA5 0 0呈负相关(r=-0.239、-0.211、-0.252,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降低患者眼压,增加患者前房深度和房角宽度,从而对眼内房水循环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 前房深度 房角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hmed青光眼引流阀睫状沟植入治疗人工晶状体眼青光眼 被引量:2
7
作者 邓秋琼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78-1580,共3页
目的:评价Ahmed青光眼引流阀睫状沟植入术治疗人工晶状体眼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20-02/2022-02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人工晶状体眼青光眼患者18例18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睫状沟... 目的:评价Ahmed青光眼引流阀睫状沟植入术治疗人工晶状体眼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20-02/2022-02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人工晶状体眼青光眼患者18例18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睫状沟植入术。观察术前,术后1、3、6、12mo的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平均眼压为43.41±5.33mmHg,术后1、3、6、12mo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2.11±3.26、13.82±4.12、13.54±3.83、15.80±4.35mmHg,术后各随访点平均眼压较术前明显下降(F=203.40,P<0.01)。术后各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术前降低(F=6.18,P<0.01),但术后1、3、6、12mo各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丢失率均无差异(P>0.05),总手术成功率为83%。结论:青光眼引流阀睫状沟植入术治疗人工晶状体眼青光眼安全有效,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小,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不随时间的变化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引流阀 青光眼 睫状沟 手术 角膜内皮细胞 人工晶状体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式去除角膜上皮的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冬梅 陈光胜 +1 位作者 唐柳松 黎巧玲 《临床眼科杂志》 2015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方式去除角膜上皮的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60只眼)近视及近视散光的连续性患者进行前瞻性、自身双眼配对的研究,一眼使用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PTK)去除角膜上皮后行PRK手术(激光...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方式去除角膜上皮的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60只眼)近视及近视散光的连续性患者进行前瞻性、自身双眼配对的研究,一眼使用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PTK)去除角膜上皮后行PRK手术(激光组),另一眼使用20%稀释酒精去除角膜上皮,然后行PRK手术(酒精组)。分别记录术后1、2、3 d患者的疼痛度、术后1、3、6个月患者的裸眼视力(UCVA)、平均等效球镜度(MRSE)、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等情况。结果术后3 d两组术后疼痛感及不同时期UCVA(已转换为log MAR分值)均无显著性差异。在术后3个月,激光组的角膜haze值为0.35±0.23,酒精组为0.75±0.49,P<0.05。激光组术后1、3、6个月MRSE分别为(0.53±0.74)D、(0.52±0.75)D、(0.21±1)D,而酒精组分别为(-0.12±0.8)D、(-0.22±0.71)D、(-0.48±0.91)D(P<0.05)。结论两组方式达到相同的术后舒适度及视力结果。激光组早期有轻度远视漂移。但两组术后6个月的MRSE均值在正视范围(±0.5 D)内。远期的效果需要更长期的随访、视觉质量的评估,详细的按年龄及屈光度的分组等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 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与地塞米松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冬梅 《华夏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424-426,共3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与地塞米松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研究,比较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2例共97眼急性视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甲基强的松龙0.5g/d、1.0g/d,地塞米松10~15mg/d静脉滴注3~6d,随后均... 目的:通过对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与地塞米松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研究,比较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2例共97眼急性视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甲基强的松龙0.5g/d、1.0g/d,地塞米松10~15mg/d静脉滴注3~6d,随后均口服强的松40mg/d,根据视力及瞳孔反应情况缓慢减量,观察各组视力,瞳孔对光反应、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程度和激素不良反应。结果:甲基强的松龙1.0g/d静滴治疗的急性视神经炎患者视力恢复比地塞米松快(P=0.046),而甲基强的松龙0.5g/d静脉滴注治疗者视力恢复程度与地塞米松无统计学差异(P=0.103)。结论:甲基强的松龙1.0g静脉滴注治疗急性视神经炎效果较好,建议尽早给予患者使用大剂量激素治疗并维持较长的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视神经炎 甲基强的松龙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磷胆碱钠片联合物理疗法对低龄弱视的早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欢燕 《华夏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334-336,共3页
目的:观察胞磷胆碱钠片联合物理疗法治疗低龄弱视儿童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研究要求的3~6岁弱视儿童,按弱视程度、弱视类型一致的原则随机分进行物理治疗的物理治疗组和物理治疗的同时联合服用胞磷胆碱钠片的药物联合治疗... 目的:观察胞磷胆碱钠片联合物理疗法治疗低龄弱视儿童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研究要求的3~6岁弱视儿童,按弱视程度、弱视类型一致的原则随机分进行物理治疗的物理治疗组和物理治疗的同时联合服用胞磷胆碱钠片的药物联合治疗组。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药物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基本治愈率均优于物理治疗组(P<0.05)。结论:早期服用胞磷胆碱钠片可有效加强物理疗法对低龄弱视患儿的疗效,有助于缩短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磷胆碱钠片 低龄弱视 物理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去除角膜上皮的屈光性角膜切削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冬梅 陈光胜 +1 位作者 唐柳松 黎巧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514-516,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疗性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去除角膜上皮进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进行屈光矫治随访1a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分析2012-07/2014-07随访资料完整的16例30眼近视及近视散光的连续性病例,术中使用治疗性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去除... 目的:探讨治疗性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去除角膜上皮进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进行屈光矫治随访1a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分析2012-07/2014-07随访资料完整的16例30眼近视及近视散光的连续性病例,术中使用治疗性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去除角膜上皮,再进行屈光性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完成屈光矫治。随访记录术后1、3、6、12mo的视裸眼视力(UCVA)、角膜haze及残余等效球镜度(MRSE)。结果:术后各时期UCVA≥0.5者与术前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期UCVA≥1.0者较术前BCVA差异经卡方检验两两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06)。术后不同时期角膜haze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751,P=0.000)。术后1mo角膜haze值为0.71±0.25,随时间推移角膜haze逐渐减轻,无2级以上haze出现。术后1mo MRSE为0.9±0.87D,较术后3mo(0.5±0.6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7,P=0.048),而MRSE在术后3、6mo(0.5±0.65、0.5±0.45D)及12mo(0.25±0.4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89,P=0.098)。结论:本组研究获得较好的临床视力结果,术后1mo有轻度远视漂移及较明显的角膜haze,对于其远期屈光稳定性及视觉质量等仍需大样本及分组的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性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手术治疗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桂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2112-2113,共2页
目的:探讨经睫状体平坦部晶状体切除合并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在治疗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我院住院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患者11例11眼,采取经睫状体平坦部晶状体切除合并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临床效果。结果... 目的:探讨经睫状体平坦部晶状体切除合并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在治疗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我院住院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患者11例11眼,采取经睫状体平坦部晶状体切除合并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临床效果。结果:患者11例11眼术后,眼压得到控制,视力不同程度提高,随诊3mo以上(平均5mo)眼压持续稳定,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睫状体平坦部晶状体切除合并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 经睫状体平坦部晶状体切除 玻璃体切割术 联合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房维持器联合前置镜在兔眼前后节联合手术的疗效
13
作者 陈光胜 李维纳 +3 位作者 黄红波 阳昇 甘新珠 范俊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871-1872,共2页
目的:观察前房维持器联合前置镜在兔眼前后节联合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A组应用前房维持器联合前置镜装置完成眼前、后节联合手术,B组采用传统的眼前、后节联合手术。对比A组和B组手术时间、手术完成效果、术后并发症。结果:前房... 目的:观察前房维持器联合前置镜在兔眼前后节联合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A组应用前房维持器联合前置镜装置完成眼前、后节联合手术,B组采用传统的眼前、后节联合手术。对比A组和B组手术时间、手术完成效果、术后并发症。结果:前房维持器联合前置镜应用于兔眼前、后节联合手术,剥膜时间短(P<0.05),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房维持器联合前置镜在兔眼前、后节手术具有操作简单、观察范围广、利于双手操作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房维持器 前置镜 玻璃体切除术 晶状体摘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术治疗眼球穿通伤
14
作者 徐世平 唐柳松 《华夏医学》 CAS 1995年第4期368-370,共3页
眼球穿通伤多伴其它复合性眼外伤,常导致视力丧失,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其它手术,可使患者视力得以恢复。我科于1991年1月~1995年4月进行玻切并联合术54例,术后有46例患者视力恢复到0.05以上,脱盲率85.19... 眼球穿通伤多伴其它复合性眼外伤,常导致视力丧失,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其它手术,可使患者视力得以恢复。我科于1991年1月~1995年4月进行玻切并联合术54例,术后有46例患者视力恢复到0.05以上,脱盲率85.19%,其中视力≥0.3以上者36例,脱残率达66.67%。术中术后并发症7例,并发症发生率12.96%。并对该联合手术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术 联合手术 眼球穿通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