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农业气象生态服务模式
1
作者 向雯 杨婷 闫慧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2期65-66,共2页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的农业气象生态服务模式,通过建设数据采集、监测、预测、决策支持与信息发布系统,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科学性与效率。这不仅可以对气象及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及预报,而且可以为农户及农业企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的农业气象生态服务模式,通过建设数据采集、监测、预测、决策支持与信息发布系统,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科学性与效率。这不仅可以对气象及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及预报,而且可以为农户及农业企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提供准确决策支持,降低气象灾害损失并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农业气象服务 生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日地区暴雨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
2
作者 王丽萍 任俊勇 +2 位作者 傅永超 杨雪 刘金青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5期115-117,共3页
根据1978—2020年达日国家基准气候站年降水观测数据资料和暴雨致灾因子分析表明,统计期内达日地区无大暴雨事件,年暴雨日数为1~3 d,整体呈略微上升趋势。暴雨主要出现在5—8月,呈单峰分布,7月最多。长期变化看,1 d、10 d累计最大降水... 根据1978—2020年达日国家基准气候站年降水观测数据资料和暴雨致灾因子分析表明,统计期内达日地区无大暴雨事件,年暴雨日数为1~3 d,整体呈略微上升趋势。暴雨主要出现在5—8月,呈单峰分布,7月最多。长期变化看,1 d、10 d累计最大降水量分别以0.3 mm/10年、0.1 mm/10年的趋势逐年减少,3 d、5 d累计最大降水量分别以0.4 mm/10年、1.4 mm/10年的幅度呈逐步增加趋势,极端性降水愈加频繁,而持续性降水呈逐年减少趋势。1978—2020年达日共发生31次暴雨过程,年暴雨过程以0.04次/10年的趋势增加;暴雨过程发生峰值在7月,占全年的38.7%;暴雨过程持续时间最长为3 d。达日暴雨致灾危险性高的地区主要位于东部,南部和东北部为较高危险性区,较低危险性区主要位于北部,西部和西北部主要为低危险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灾害 风险评估 风险区划 致灾因子 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气象自动观测定时数据缺测的处理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汪鑫 杨斐 《南方农业》 2018年第24期156-157,共2页
简单分析了地面气象自动观测定时数据缺测问题出现的原因,阐述了地面气象自动观测定时数据缺测的处理方法,针对地面气象自动观测定时数据质量控制水平的提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希望可以有效解决数据缺测问题,降低数据缺测发生率,提... 简单分析了地面气象自动观测定时数据缺测问题出现的原因,阐述了地面气象自动观测定时数据缺测的处理方法,针对地面气象自动观测定时数据质量控制水平的提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希望可以有效解决数据缺测问题,降低数据缺测发生率,提供准确、完整的气象观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气象自动观测 定时数据 缺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洛地区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措毛 刘金青 +2 位作者 张彩霞 马玉花 李大鹏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9期76-78,共3页
利用高低空各种气象资料,采用天气学分析方法,分析和总结了2020年10月13—14日出现在果洛地区的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影响果洛地区寒潮过程是新疆槽东移南压型,500 hPa低槽引导地面冷空气不断下滑至33°N附近,地面冷高... 利用高低空各种气象资料,采用天气学分析方法,分析和总结了2020年10月13—14日出现在果洛地区的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影响果洛地区寒潮过程是新疆槽东移南压型,500 hPa低槽引导地面冷空气不断下滑至33°N附近,地面冷高压沿西北路径南下,将寒潮关键区的冷空气不断输送至果洛东部地区,高低空配合共同导致了此次寒潮天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寒潮 强降温 形势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玛多县草地沙化成因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6
5
作者 周华坤 韩发 +3 位作者 李英年 赵新全 赵亮 卫海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10397-10399,共3页
介绍了玛多县草地沙化现状,分析了其沙化原因,并从玛多县草地沙化防治现状出发,提出了其进一步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 玛多县 草地沙化 过牧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育对黄河源头玛多高寒草原水源涵养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红琴 乔小龙 +2 位作者 张镱锂 张法伟 李英年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5-200,共6页
为探讨封育对高寒草地水源涵养能力的影响,以黄河源头玛多高寒草原封育和未封育的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降水、土壤湿度、渗漏量的观测,利用水平衡法计算草地的实际蒸散量,得到以下结果:植物生长期内的5月1日-9月28日,0-40cm土壤实际... 为探讨封育对高寒草地水源涵养能力的影响,以黄河源头玛多高寒草原封育和未封育的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降水、土壤湿度、渗漏量的观测,利用水平衡法计算草地的实际蒸散量,得到以下结果:植物生长期内的5月1日-9月28日,0-40cm土壤实际贮水量在16.89-98.16mm之间,封育与未封育条件下差异极小;5月1日-9月28日40cm深层处封育与未封育渗漏量分别为6.70mm和8.55mm,占同期降水量的3%和4%,依此推算年内约11mm的降水渗入地下。5月11日至9月下旬,封育与未封育植被蒸散量分别为272.95mm和299.36mm,自然放牧的植被蒸散量比围栏封育地高,考虑到冷季降水全部用于蒸发,可推算玛多高寒草原年实际蒸散量约为334.86mm,稍大于降水量(318.5mm)。围栏封育后,0-40cm整层平均容重降低6%,土壤毛管持水量和饱和持水量分别增大了16%和14%;近10a的封育不仅降低了土壤容重,而且使土壤毛管持水量和饱和持水量分别按每年1.95mm和1.77mm的速率增加,表明封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的水源涵养能力,对草场恢复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 封育 土壤含水量 蒸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南部牧区一次大到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边秀珊 秦永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4期152-154,共3页
2015年1月5日青海省南部地区出现了大到暴雪天气,降雪过程范围广、强度大造成青海南部地区不同程度的雪灾。在此利用多种观测资料,分析了此次青海南部大到暴雪过程的环流成因。结果表明,此次大到暴雪发生在槽前暖区;高空急流的抽吸作用... 2015年1月5日青海省南部地区出现了大到暴雪天气,降雪过程范围广、强度大造成青海南部地区不同程度的雪灾。在此利用多种观测资料,分析了此次青海南部大到暴雪过程的环流成因。结果表明,此次大到暴雪发生在槽前暖区;高空急流的抽吸作用及低层冷空气的入侵为青海南部地区的大到暴雪提供了动力条件;槽前深厚的西南暖湿气流为此次过程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此次大到暴雪过程中,高空急流的抽吸作用所形成的最强辐合中心出现在300 h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南部 大到暴雪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卫星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多县近60年0 cm地温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屈长良 尚志明 王鹤 《南方农业》 2019年第3期169-172,共4页
利用玛多县国家基准气候站观测的多年0 cm地温资料,对玛多县近60年的0 cm地温进行统计,运用4年滑动平均法进行趋势拟合,通过线性分析等数学方法分析了玛多县近60年来的年均、季节和月均0 cm地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60年玛多县年平均0... 利用玛多县国家基准气候站观测的多年0 cm地温资料,对玛多县近60年的0 cm地温进行统计,运用4年滑动平均法进行趋势拟合,通过线性分析等数学方法分析了玛多县近60年来的年均、季节和月均0 cm地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60年玛多县年平均0 cm地温和四季平均0 cm地温按照年际划分,变化趋势为升高,其中冬季增温趋势最为明显,其次为秋季,说明其对全年增温贡献最大,春季、夏季升温趋势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cm地温 滑动平均 变化特征 玛多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牧草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2
9
作者 雷琪 汪生珍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0期224-225,共2页
在同德地区高寒旱作条件下对5种高禾草生产性能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贫花鹅观草、同德短芒披碱草、同德老芒麦、扁穗冰草、无芒雀麦产量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产量由高至低依次为贫花鹅观草、同德老芒麦、无芒雀麦、同德短芒披碱草... 在同德地区高寒旱作条件下对5种高禾草生产性能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贫花鹅观草、同德短芒披碱草、同德老芒麦、扁穗冰草、无芒雀麦产量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产量由高至低依次为贫花鹅观草、同德老芒麦、无芒雀麦、同德短芒披碱草、扁穗冰草。无芒雀麦的稳产性较差,同德贫花鹅观草、同德短芒披碱草、同德老芒麦、扁穗冰草的稳产性好。除无芒雀麦外,贫花鹅观草、同德老芒麦、同德短芒披碱草、扁穗冰草对青海省高寒草地建设和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有推广和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品种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16年黄河源头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小武 刘金青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2期206-208,211,共4页
通过利用1961—2016年黄河源头玛多气象站日照观测资料,初步分析得出该地区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突变特征以及对未来变化趋势的持续性。结果表明,近56年黄河源头地区日照时数以26.0 h/10年的速率增加,且变化趋势显著,与全国大部分地区... 通过利用1961—2016年黄河源头玛多气象站日照观测资料,初步分析得出该地区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突变特征以及对未来变化趋势的持续性。结果表明,近56年黄河源头地区日照时数以26.0 h/10年的速率增加,且变化趋势显著,与全国大部分地区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相反;黄河源头地区日照时数在四季变化均呈增多趋势,春季增幅最大,秋季增幅最小;黄河源头地区日照时数的月变化呈"三峰三谷"型分布,4月日照时数最多,2月日照时数最少;运用R/S法对日照时数月、季、年序列进行变化趋势的持续性分析,各月的持续性强度不同,四季中冬季的持续性强度为"很强",春季、夏季、秋季则为"较强";年际序列持续性强度表现"很强",说明黄河源头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的上升趋势在未来仍将继续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头 日照时数 变化特征 突变检验 R/S分析法 1961—2016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温自动统计软件的开发及使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洁 罗延年 +1 位作者 刘中策 张崇辉 《青海农林科技》 2018年第3期64-67,共4页
积温是研究温度与生物有机体发育速度和评价热量资源的一种指标,通常使用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统计方法有直接计算和稳定通过法两种。作为重要的热量资源指标,在长时间序列的统计中常常因工作量大、易出错而被放弃,现就其自动统计工具的... 积温是研究温度与生物有机体发育速度和评价热量资源的一种指标,通常使用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统计方法有直接计算和稳定通过法两种。作为重要的热量资源指标,在长时间序列的统计中常常因工作量大、易出错而被放弃,现就其自动统计工具的开发及使用进行阐述,希望在积温统计中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精度,为指导农牧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提供更好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温 统计 软件 开发 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创新思考
12
作者 杨斐 汪鑫 《南方农业》 2018年第18期151-152,共2页
人工影响天气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以及地方经济建设和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基于此,根据果洛州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现状,对高原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创新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不断提升高原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水... 人工影响天气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以及地方经济建设和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基于此,根据果洛州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现状,对高原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创新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不断提升高原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水平,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气象防灾减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影响天气 工作体系 创新 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