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林木遗传资源原地保存体系现状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斌 郑勇奇 +2 位作者 林富荣 李文英 于雪丹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7-482,共6页
中国林木遗传资源原地保存体系包括以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区域保存、以原地保存林为代表的群体保存和以古树为代表的个体保存3种类型。截至2012年,全国有自然保护区2669个,面积14979万hm2,约占国土面积的14.94%。截至2011年,建立了森林公... 中国林木遗传资源原地保存体系包括以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区域保存、以原地保存林为代表的群体保存和以古树为代表的个体保存3种类型。截至2012年,全国有自然保护区2669个,面积14979万hm2,约占国土面积的14.94%。截至2011年,建立了森林公园2747处,总面积1703万hm2;建立了国家与省级风景名胜区共962处,总面积1975万hm2;截至2012年,在16个省建立了50多个树种的原地保存林和天然采种林群体;截至2005年,全国共清查出古树名木285.3万株,绝大部分进行了挂牌保护。全国约90%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65%的高等植物群落类型都得到了较好保护。中国林木遗传资源原地保存成绩显著,但也存在不足,今后应优先考虑如何提高原地保存的质量,解决保护区域与当地经济发展的矛盾,加强对原地保存的遗传资源动态监测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遗传资源 原地保存 状况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林木遗传资源利用与可持续经营状况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斌 郑勇奇 +1 位作者 林富荣 李文英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90-1394,共5页
中国经过遗传改良的重要造林树种有100多种,全国年均提供各类林木种子2300万kg,年均生产各类良种壮苗约130亿株。林木良种在生产上的应用产生了明显的综合增益,其中用材林平均生长增益达10%~30%,经济林平均产量增益达15%~68%。中国每... 中国经过遗传改良的重要造林树种有100多种,全国年均提供各类林木种子2300万kg,年均生产各类良种壮苗约130亿株。林木良种在生产上的应用产生了明显的综合增益,其中用材林平均生长增益达10%~30%,经济林平均产量增益达15%~68%。中国每年进口林木种子15万kg以上,涉及50多个树种;每年出口林木种子30万kg和苗木400多种。近10年来,中国林木遗传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和利用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今后,应优先考虑对已保存的林木遗传资源的维护和资金补贴,加强种苗市场监管和信息服务,进一步提高林木良种的基地供种率和良种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资源 遗传改良 综合增益 可持续经营和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响应重金属胁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3
作者 薛亮 刘建锋 +4 位作者 史胜青 魏远 常二梅 高暝 江泽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0-311,共12页
重金属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植物对重金属的摄取不仅影响其正常生长,并能通过食物链来威胁人类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在mRNA水平上的基因表达分析,增强了人们对植物响应重金属的理解。然而,关于相关功能基因组... 重金属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植物对重金属的摄取不仅影响其正常生长,并能通过食物链来威胁人类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在mRNA水平上的基因表达分析,增强了人们对植物响应重金属的理解。然而,关于相关功能基因组翻译方面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分析鉴定相关响应基因和功能蛋白,获取翻译及翻译后水平上的信息,能为植物响应重金属胁迫提供更深层次的理解。本研究分析比较了近年来重金属胁迫蛋白组学研究技术,综述了植物响应重金属胁迫的蛋白组学研究进展,探讨从亚细胞蛋白组学水平解析植物解毒重金属过程的可能性,并提出未来该研究方向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为揭示植物与重金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胁迫 响应 亚细胞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沙棘(♀)×蒙古沙棘(♂)杂种F_1重要选种性状表型多样性与选优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段爱国 张建国 +1 位作者 罗红梅 李健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0-35,共6页
基于远缘杂交技术路线,以中国沙棘优良单株MK-88-01、HF-88-05为母本,俄罗斯栽培种阿列依及蒙古大果沙棘乌兰格木子代优良雄株为父本,开展了中国沙棘与蒙古沙棘2个亚种间杂交育种研究。结果发现:杂种子代性状分化严重,棘刺数、百果质量... 基于远缘杂交技术路线,以中国沙棘优良单株MK-88-01、HF-88-05为母本,俄罗斯栽培种阿列依及蒙古大果沙棘乌兰格木子代优良雄株为父本,开展了中国沙棘与蒙古沙棘2个亚种间杂交育种研究。结果发现:杂种子代性状分化严重,棘刺数、百果质量、果实产量等最重要的几项经济指标的遗传分化程度最大。选育出3个优良杂种单株,其树高均显著高于父本,2年生枝棘刺数均为3个,与母本中国沙棘相比,棘刺数大量减少。优良杂种单株百果质量与单株产量分别达26.33 29.33 g、2.00 2.50 kg,比母本中国沙棘分别提高31.34%46.30%、66.67%108.33%。杂交子代具有单株生长量越大,其果实与种子表型指标就越小的变化规律,与母本中国沙棘体大果小、父本蒙古沙棘体小果大的表型特征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杂交育种 表型变异 选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观赏竹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晓静 王涛 +1 位作者 池淼 李潞滨 《竹子学报》 2019年第4期3-9,共7页
观赏竹兼具观赏、文化和生态价值,自古以来是中国重要的园林植物,在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结合观赏竹资源调查、生物学研究(生长特性、繁育、生理生态和特殊观赏性状形成机理研究)、引种应用等方面对中国观赏竹的研究进展进... 观赏竹兼具观赏、文化和生态价值,自古以来是中国重要的园林植物,在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结合观赏竹资源调查、生物学研究(生长特性、繁育、生理生态和特殊观赏性状形成机理研究)、引种应用等方面对中国观赏竹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国观赏竹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竹 资源调查 生物学研究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榛属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与创新 被引量:39
6
作者 马庆华 王贵禧 +2 位作者 梁维坚 梁丽松 赵天田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9-164,共6页
榛子为榛科榛属植物,全世界有16种,我国原产8个种和2个变种;我国现有榛林的95%是野生平榛,选育的平欧杂种榛和引进的欧洲榛是目前主要的栽培种。从平榛资源调查和选优、平欧杂种榛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我国其他榛属资源的利用和国外榛... 榛子为榛科榛属植物,全世界有16种,我国原产8个种和2个变种;我国现有榛林的95%是野生平榛,选育的平欧杂种榛和引进的欧洲榛是目前主要的栽培种。从平榛资源调查和选优、平欧杂种榛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我国其他榛属资源的利用和国外榛属资源的引种等方面对我国榛子的育种现状进行了介绍;对我国及国外榛属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对比了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并从现有平欧杂种榛在科研和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第1代平欧杂种榛的目标性状改良及今后榛属植物的育种策略等方面,对榛属育种与资源利用提出了一些见解,以期与国内同行专家进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品种选育 育种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核桃叶片和坚果表型多样性及其相关关系研究 被引量:37
7
作者 王金星 潘刚 +3 位作者 王滑 马和平 赖家业 裴东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6-240,共5页
我国西藏地区地处青藏高原的核心区域,区内山系纵横交错,海拔落差大,形成许多独特的区域小气候特征,为中国核桃(Juglans regia L.)的主产区之一。这里核桃遗传资源丰富,包含了实生农家类型以及天然居群等不同类型的群体,另外,
关键词 西藏核桃 叶片 果实 表型多样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果实芳香挥发物及其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8
作者 王贵章 王贵禧 +1 位作者 梁丽松 马庆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78-284,共7页
香气是反映桃果实风味品质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已从桃果实中鉴定出100多种挥发性香气成分,桃果实中芳香物质的合成受到遗传因素和外界环境等内外两类因素影响,相关酶控制其生物合成过程。本文从桃果实的芳香挥发物... 香气是反映桃果实风味品质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已从桃果实中鉴定出100多种挥发性香气成分,桃果实中芳香物质的合成受到遗传因素和外界环境等内外两类因素影响,相关酶控制其生物合成过程。本文从桃果实的芳香挥发物的组成成分及对桃果实香气的贡献角度,对桃果实主要挥发性芳香物质及其生物合成途径和其中涉及的主要酶展开讨论,分析不同品种及成熟度、不同贮藏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等采前和采后因素对桃果实香气成分和含量的影响,就桃果实芳香代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前景进行展望,以期对今后的桃果实香气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果实 香气 生物合成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栎属7种植物种子的发芽抑制物质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庆梅 刘艳 +3 位作者 刘广全 刘勇 侯龙鱼 胡金鑫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104-2112,共9页
运用系统溶剂法和生物测定法,以栎属7种植物种子为材料,研究了其种皮、胚(胚及周围部分子叶)和子叶(远离胚端2/3子叶)1.0 g/mL和0.5 g/mL浓度甲醇等浸提液以及各有机相对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栓皮栎、锐齿栎、蒙古栎、沼生栎... 运用系统溶剂法和生物测定法,以栎属7种植物种子为材料,研究了其种皮、胚(胚及周围部分子叶)和子叶(远离胚端2/3子叶)1.0 g/mL和0.5 g/mL浓度甲醇等浸提液以及各有机相对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栓皮栎、锐齿栎、蒙古栎、沼生栎和麻栎甲醇浸提液均能显著降低白菜种子发芽率、根长和苗高,且对发芽率的抑制作用逐渐降低;夏栎和房山栎甲醇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根长和苗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种子不同部位甲醇浸提液的抑制作用表现为胚>子叶>种皮,且甲醇高浓度浸提液的抑制作用大于低浓度的抑制作用;甲醇相对白菜种子发芽率、苗高或根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乙酸乙酯相,其它溶剂相萃取液的抑制作用不明显。栎属种子甲醇浸提液及各有机相对白菜种子苗高和根长的抑制作用强于对发芽率的影响,说明栎属种子中所含抑制物质主要是限制自身根和芽的生长,可能是造成延迟萌发和出苗不整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属植物种子 内源抑制物质 甲醇浸提液 系统溶剂法 白菜种子 发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锗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0
作者 刘艳 侯龙鱼 +2 位作者 赵广亮 李庆梅 江泽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31-937,共7页
锗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且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衰老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在电子工业和医学领域应用广泛。目前在植物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植物品质,促进植物生长及对植物毒害等方面。本文综述了锗及其化合物的理化性质、起源与分布特征,分... 锗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且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衰老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在电子工业和医学领域应用广泛。目前在植物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植物品质,促进植物生长及对植物毒害等方面。本文综述了锗及其化合物的理化性质、起源与分布特征,分析了锗在影响植物生长方面的生理生化机制。锗具有清除自由基的电子结构,能改变土壤中酶活性和微生物,改变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影响植物光合作用、改变植物的抗氧化系统等。适宜剂量的锗能促进种子萌发,有效控制藻类生长,提高作物的品质。锗积累过多,影响生理代谢,抑制植物生长,产生毒害。锗在种子萌发、植物生长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为探索锗在调节植物生长、生理生态等方面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为植物吸收利用锗,减少锗污染方面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 抗氧化系统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5种幼苗光合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韩博 李志勇 +1 位作者 郭浩 张俊佩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2-98,共7页
以该区年龄相同的5种主要植被恢复树种车桑子、滇柏、侧柏、花椒和香樟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控水试验,测算其在不同水分梯度下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等生理生态指标,系统... 以该区年龄相同的5种主要植被恢复树种车桑子、滇柏、侧柏、花椒和香樟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控水试验,测算其在不同水分梯度下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等生理生态指标,系统比较各参数的适应性变化及其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5种幼苗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车桑子逐渐降低,侧柏和滇柏先降后升,花椒和香樟先升后降;(2)各光合生理生态参数也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随干旱胁迫的加剧,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逐渐降低,且在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时极显著降低,其中在重度干旱胁迫时,侧柏的净光合速率最低比对照下降了100.5%,下降幅度最大;胞间CO2浓度在轻度干旱胁迫时下降,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时上升;水分利用效率在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时增加,重度干旱胁迫时下降,其中香樟的水分利用效率在重度干旱胁迫时仍是对照的1.05倍;(3)综合分析各项生理生态参数,5种幼苗均能耐受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但香樟的控水耐旱能力明显高于其它4种树种,更能适应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幼苗 干旱胁迫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黑杨及其杂种F1无性系光合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高暝 丁昌俊 +1 位作者 苏晓华 黄秦军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21-728,共8页
以美洲黑杨杂种F1代及亲本为研究材料,对叶面积、气体交换指标、气孔特征和Ru BP羧化酶活性等进行测定,以揭示美洲黑杨亲本与杂交子代的光合速率、气孔特征、RuBP羧化酶活性差异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美洲黑杨不同生长势子代形成... 以美洲黑杨杂种F1代及亲本为研究材料,对叶面积、气体交换指标、气孔特征和Ru BP羧化酶活性等进行测定,以揭示美洲黑杨亲本与杂交子代的光合速率、气孔特征、RuBP羧化酶活性差异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美洲黑杨不同生长势子代形成的生物学机理。结果表明:与亲本和低亲子代相比,超高亲子代H1、H2的光合面积(单叶面积和单株叶面积)最大、光合生产率(平均超母本46.22%,超父本66.37%)、叶绿素含量最高(平均超母本280.09%,超父本452.29%)、Ru BP羧化酶活性最大(平均超母本20.79%,超父本58.56%),上、下表皮数量比和气孔频度最大,光饱和点最高(平均为2 189.33μmol·m-2·s-1),而光补偿点、表观量子效率和暗呼吸速率最低,使其具有更广的光强适应能力,高效的光能吸收、转化和碳固定速率,并促进干物质积累和器官形态建成,从而提高生长速度。单株叶面积、光合生产率和叶绿素含量可作为生长量评选的间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黑杨 杂种F1 生长优势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山茶属金花茶组植物花朵类黄酮成分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辛雷 王佳童 +4 位作者 孙振元 王洁 殷恒福 范正琪 李纪元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17-924,共8页
该研究以山茶属金花茶组的金花茶、凹脉金花茶和崇左金花茶为材料,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定性定量分析其花朵中类黄酮成分与含量。结果表明:三种植物中检测到15种类黄酮,其中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木犀草素... 该研究以山茶属金花茶组的金花茶、凹脉金花茶和崇左金花茶为材料,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定性定量分析其花朵中类黄酮成分与含量。结果表明:三种植物中检测到15种类黄酮,其中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槲皮素-3,7-O-二葡萄糖苷、芸香柚皮苷、圣草素和染料木苷为金花茶组首次发现;槲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7-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芸香糖苷和山萘酚-3-O-葡萄糖苷为凹脉金花茶和崇左金花茶中首次发现。儿茶素、表儿茶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7-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芸香糖苷和山萘酚-3-O-葡萄糖苷为三个物种主体成分;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为金花茶特有,槲皮素-3,7-O-二葡萄糖苷为崇左金花茶特有;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主要存在于金花茶和崇左金花茶;木犀草素主要存在于凹脉金花茶和崇左金花茶。类黄酮类型主要为儿茶素类、槲皮素类、木犀草素类和山萘酚类;崇左金花茶中槲皮素类、木犀草素类及类黄酮总量远高于金花茶和凹脉金花茶,凹脉金花茶和崇左金花茶儿茶素类高于金花茶,金花茶和崇左金花茶山萘酚类高于凹脉金花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属 金花茶组 花朵 类黄酮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牡丹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奎 王雁 +1 位作者 郑宝强 郭欣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9-264,共6页
系统总结了我国珍稀资源黄牡丹的研究现状,概括分析了其染色体核型与系统分类地位、在栽培品种起源中的作用以及亲缘关系、生理特性与育种应用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指出了当前研究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黄牡丹 分类地位 亲缘关系 育种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种落叶松嫩枝离体培养与芽增殖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魁鹏 王亚珍 +3 位作者 孙晓梅 韩华 谢允慧 张守攻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F10期82-86,共5页
以生长和生根兼优的杂种落叶松无性系日永8×长混18.10的嫩枝和休眠芽为试验材料,开展了嫩枝生长和芽增殖的离体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确定了两种试验材料的最佳灭菌条件及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15%的次氯酸钠溶液处理10min,材料... 以生长和生根兼优的杂种落叶松无性系日永8×长混18.10的嫩枝和休眠芽为试验材料,开展了嫩枝生长和芽增殖的离体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确定了两种试验材料的最佳灭菌条件及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15%的次氯酸钠溶液处理10min,材料无菌存活率达到91.7%,灭菌效果最好;最适嫩枝生长培养基为B培养基;芽增殖过程中,最适腋芽萌发诱导培养基为BEMB培养基,单个嫩枝平均诱导萌发2个腋芽;无外源激素的改良BEMB培养基(硝态氮与铵态氮含量比为6:1),最适于腋芽成枝诱导,成枝率为36.5%;培养基MCM+1.5mg·L-1 ZT+0.15mg·L-1 KT,最适用于休眠芽不定芽诱导,不定芽诱导率为39.1%,增殖倍数为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落叶松 嫩枝生长 芽增殖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地人工林幼林不同时间尺度CH4通量变化特征--基于涡度相关闭路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高升华 张旭东 +4 位作者 汤玉喜 陈吉泉 唐洁 孙启祥 唐学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5912-5921,共10页
长江滩地是甲烷(CH_4)排放的潜在热点区域,然而目前其CH_4通量的变化特征及控制因子尚未被揭晓。基于涡度相关闭路系统进行为期2年多的连续观测,旨在揭示长江滩地杨树(Populus deltoides)人工林幼林CH_4通量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 长江滩地是甲烷(CH_4)排放的潜在热点区域,然而目前其CH_4通量的变化特征及控制因子尚未被揭晓。基于涡度相关闭路系统进行为期2年多的连续观测,旨在揭示长江滩地杨树(Populus deltoides)人工林幼林CH_4通量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及其调控机理。结果显示,全年和部分未淹水月份表现出白天排放强而夜间排放弱的平均日变化特征,且淹水前、淹水期间和退水后分别表现出日间双峰型(7:00和10:00)、日间与夜间各一峰的双峰型(10:00和23:00),以及典型的日间单峰型(10:00)。淹水年份(2012年)在夏季(6—8月)排放最强,在春末(5月)和秋末冬初(11—12月)排放最弱,而未淹水年份(2013年)在初夏(6月)排放最强,在盛夏(7月)和秋末(11月)转变为较弱的吸收。淹水年份的年排放量((128.0±42.4)mmol/m^2)是未淹水年份((51.5±29.1)mmol/m^2)的2.5倍。滩地人工林幼林CH_4通量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最可能受到摩擦风速、水位和土壤温度的调节,而年际间的巨大差异主要由淹水状况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通量 长江 滩地 涡度相关 杨树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楸花部性状的表型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姚淑均 张守攻 +2 位作者 王军辉 张乃春 张明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24,共6页
在贵州滇楸Catalpa duclouxii Dode.主要分布区收集了17个群体的花,对花枝长度、花朵数量、上下花萼长度及花冠(花径)大小等7个表型性状进行系统调查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花的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丰富的变异,7个性状... 在贵州滇楸Catalpa duclouxii Dode.主要分布区收集了17个群体的花,对花枝长度、花朵数量、上下花萼长度及花冠(花径)大小等7个表型性状进行系统调查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花的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丰富的变异,7个性状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平均变异系数为25.94%,变化幅度为7.85~47.17%,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27.95%(14.92~42.15%),群体内变异(72.05%)大于群体间变异(27.95%);花性状与经纬度、海拔呈显著、极显著相关;通过聚类分析17个群体划分为4个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楸 形态特征 表型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量表达FBL1对84K杨根系和生长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舒文波 赵树堂 +2 位作者 章晶晶 周艺华 卢孟柱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71-876,共6页
生长素及其信号转导系统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从银腺杨‘84K’(Populus alba×P.glandulosa cl.‘84K’)中分离了生长素受体基因Ptr FBL1,利用PMDC32构建了PMDC32-Ptr FBL1超量表达载体,并通过遗传转化获得了超... 生长素及其信号转导系统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从银腺杨‘84K’(Populus alba×P.glandulosa cl.‘84K’)中分离了生长素受体基因Ptr FBL1,利用PMDC32构建了PMDC32-Ptr FBL1超量表达载体,并通过遗传转化获得了超量表达植株17个。对温室定植的3个转基因株系和对照植株的根系、生长量和光合指标等性状分析结果显示:转基因株系总根长和总根面积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而根系干质量、平均不定根系长度、平均不定根直径差异不显著;株高、平均节间长、地径和高径比皆高于对照,且大多数转基因株系达到显著差异;除气孔限制值(Ls)低于对照外,气孔导度(Cd)、水分利用效率(WUE)、光能利用效率(LUE)和叶绿素相对含量皆高于对照,且大多数转基因株系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可能是FBL1超表达增加了转基因株系根系面积,提高了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利用,进而导致转基因株系光能吸收和转化效率提高,引起转基因株系生长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量表达 FBL1 84K杨 根系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毛细管电泳的柳树AFLP分子标记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吕金辉 胡建军 卢孟柱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57,共7页
为构建柳树遗传图谱、进行分子育种等奠定基础,以柳树为材料,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体系建立并优化了AFLP分子标记技术,简化了AFLP分析流程。首先提取高质量的柳树基因组DNA,对基因组进行酶切与接头连接、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最后通过毛细... 为构建柳树遗传图谱、进行分子育种等奠定基础,以柳树为材料,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体系建立并优化了AFLP分子标记技术,简化了AFLP分析流程。首先提取高质量的柳树基因组DNA,对基因组进行酶切与接头连接、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最后通过毛细管电泳分析各因素的影响。基因组DNA提取采用改进的CTAB法,酶切模板DNA用量450ng,EcoRⅠ酶切2h,MseⅠ酶切2h,接头过夜连接,选择性扩增时dNTP浓度0.3mmol/L,Mg2+浓度1.5mmol/L,引物浓度0.125μmol/L,DNA聚合酶浓度0.025U/μL,预扩增产物最适稀释倍数20倍。经过重复实验,证明建立的AFLP-毛细管反应体系适用于柳树AFLP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树 AFLP 毛细管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类植物内生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晓静 李潞滨 王涛 《竹子学报》 2020年第4期34-39,共6页
近年来,植物内生菌研究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研究竹类植物内生菌对于竹林培育、竹林生态系统维护和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从竹类植物内生菌的多样性和生物学作用2方面对竹子内生菌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竹类植物 内生菌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