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绣球花铝转运蛋白HmALMT11的生物信息学及其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晓玥 陈双双 +4 位作者 齐香玉 冯景 陈慧杰 孙明 邓衍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101,共8页
铝激活苹果酸转运蛋白(ALMT)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基因家族,其编码的蛋白质在调控植物根部酸分泌和对铝离子的响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明晰大花绣球无尽夏HmALMT11的序列特征及其在逆境胁迫后的表达特征,进一步探索大花绣球无尽夏... 铝激活苹果酸转运蛋白(ALMT)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基因家族,其编码的蛋白质在调控植物根部酸分泌和对铝离子的响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明晰大花绣球无尽夏HmALMT11的序列特征及其在逆境胁迫后的表达特征,进一步探索大花绣球无尽夏的生物学功能,为后续HmALMT11功能鉴定提供理论依据。以大花绣球无尽夏为材料,克隆得到HmALMT11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亚细胞定位和铝胁迫响应分析。结果表明,HmALMT11包含1个1590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29个氨基酸,蛋白分子质量为59.1 ku,理论等电点为9.10。为不稳定的碱性蛋白;HmALMT11蛋白含有6个跨膜结构域,定位于细胞质膜;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低浓度100μmol/L和高浓度800μmol/L的Al 2(SO 4)3处理都可诱导HmALMT11在无尽夏根、茎、叶中的上调表达,且在根中相对表达量最高,具有明显的组织表达特异性。研究表明,HmALMT11蛋白可能在绣球花适应铝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绣球花 ALMT 铝胁迫 生物信息学分析 亚细胞定位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郁闭度林下施用污泥产品对菘蓝重金属富集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书婷 彭祚登 +5 位作者 杨文彬 杨扬 杨海婷 马富亮 白家云 熊建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9-147,共9页
【目的】为探究林下施用污泥产品对套作菘蓝的安全性和品质的影响,在不同郁闭度林下开展了污泥对菘蓝重金属富集影响的试验。【方法】分别在不同郁闭度(0.3、0.6、0.8)的林下撒施0、30 t//hm2污泥产品后种植菘蓝,比较分析各生长期不同... 【目的】为探究林下施用污泥产品对套作菘蓝的安全性和品质的影响,在不同郁闭度林下开展了污泥对菘蓝重金属富集影响的试验。【方法】分别在不同郁闭度(0.3、0.6、0.8)的林下撒施0、30 t//hm2污泥产品后种植菘蓝,比较分析各生长期不同处理对菘蓝药用部位养分吸收、重金属富集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1)施用污泥产品提高了菘蓝组织中的氮、磷、钾含量,对全氮含量的改善最佳。(2)施用污泥产品增加了菘蓝组织对重金属镉、砷和锌的富集作用,降低了菘蓝叶片对汞的富集作用。(3)施用污泥产品降低了菘蓝根部有效成分的含量,但提高了重度郁闭林下菘蓝叶片中靛玉红的含量。【结论】按目前的标准施用30 t/hm2污泥产品会导致菘蓝组织中重金属富集较高,从而影响菘蓝的药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闭度 污泥 菘蓝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和复水处理对刺槐苗木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金思雨 彭祚登 张舒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7-39,共13页
在北京市大东流苗圃(北方国家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采用盆栽控水法,以1年生‘豫刺槐1号’(Robinia pseudoacacia‘Yucihuai 1’)苗木为研究对象;试验设置充足供水(对照)、轻度干旱胁迫(60%田间持水量)、中度干旱胁迫(50%田间持水量)、... 在北京市大东流苗圃(北方国家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采用盆栽控水法,以1年生‘豫刺槐1号’(Robinia pseudoacacia‘Yucihuai 1’)苗木为研究对象;试验设置充足供水(对照)、轻度干旱胁迫(60%田间持水量)、中度干旱胁迫(50%田间持水量)、重度干旱胁迫(40%田间持水量)4个处理,自苗木土壤含水量下降到预定值并维持一定处理时间(干旱10、30、50 d),测定苗木水分状况、光合参数、生理生化等指标;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处理50 d之后进行复水处理,复水20 d后测定苗木相关生理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One-way ANOVA)、新复极差法(Duncan),分析干旱胁迫、复水处理,对刺槐苗木叶水势、光合参数、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及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导致刺槐苗木叶水势不同程度下降,4种处理苗木叶水势由大到小依次为对照、轻度干旱、中度干旱、重度干旱。干旱导致刺槐苗木叶绿素质量分数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重度干旱的反应更敏感,复水后逐渐恢复。轻度干旱和重度干旱导致刺槐苗木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等光合生理指标明显下降,重度干旱时2个指标降到最低,而中度干旱时刺槐苗木光合速率未出现明显下降。干旱导致刺槐苗木叶和根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显著增加、淀粉质量分数下降,重度干旱的影响大于中度干旱、轻度干旱处理。干旱处理后期,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处理时,茎中淀粉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迅速积累,其中淀粉的积累在干旱50 d时达到最大值,茎中淀粉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分别比充足供水(对照)增加了69%、31%。复水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用于器官的修复和重建,各处理茎淀粉质量分数、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均下降。重度干旱在短期内迅速积累更多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同时根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以应对干旱,但在干旱10~30 d时根和叶的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叶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根和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根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下降;而中度干旱,根和茎的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在干旱胁迫30~50 d时达到最大值,根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根和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轻度干旱时,刺槐苗木会选择关闭气孔减少水分的丧失,同时增加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储存和积累,以应对干旱;而中度干旱时,刺槐苗木通过增加碳吸收进行碳积累,同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质量分数,维持细胞的膨压和代谢,这是刺槐苗木应对干旱的防御机制;重度干旱时,刺槐苗木严格关闭气孔以减少水分的丧失,维持基本的生理活动时间为主。干旱后期,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由发挥渗透调节作用逐渐为增加淀粉的积累,并将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逐渐向根和茎转移以用于复水后的修复和重建,但当土壤含水量低于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0%时会对刺槐苗木生理代谢产生严重的影响,复水后难以迅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树木生理 干旱胁迫 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黄连木雄花序不同花期营养品质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龙雪蓉 白倩 苏淑钗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32,50,共7页
为了确定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雄花序食用的最佳采收期,以提供最佳营养品质的雄花序,提高黄连木的综合利用率。测定雄花序7个不同生长时期的17个营养指标,探究雄花序生长过程中营养品质变化并进行主成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为了确定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雄花序食用的最佳采收期,以提供最佳营养品质的雄花序,提高黄连木的综合利用率。测定雄花序7个不同生长时期的17个营养指标,探究雄花序生长过程中营养品质变化并进行主成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黄连木雄花序生长时期推移,雄花序外观整体大小呈先增大后平缓增大的趋势,含水率随雄花序的生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盛花前期达到最高,为70%左右。黄连木雄花序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随生长周期的增加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总体质量分数为64.44~111.14 mg·g^(-1),最大值出现在盛花期。蛋白质质量浓度在盛花期前较为稳定,在盛花期后呈下降趋势,总体质量浓度为151.25~265.625 g·L^(-1)。总氨基酸质量摩尔浓度表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总体质量摩尔浓度为7.41~18.31μmol·mg^(-1)。雄花序内的9种矿质元素质量分数变化不一。N元素呈波动下降的趋势,总体质量分数为24.20~42.50 g·kg^(-1);P元素总体变化较为稳定,在盛花期后出现下降,总体质量分数为2724.00~6468.00 mg·kg^(-1);K元素表现为波动变化且稍有上升的趋势,总体质量分数为22526.67~37811.33 mg·kg^(-1);Ca元素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总体质量分数为1480.00~4401.33 mg·kg^(-1);Mg元素质量分数总体较稳定,为1359.33~1527.67 mg·kg^(-1),在盛花期前后达到最高;Fe元素质量分数在盛花前期之前较为稳定,在盛花前期之后急速上升,至末花期达到最大值,总体质量分数为132.67~391.33 mg·kg^(-1);Mn元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盛花期前后达到最高,总体质量分数为13.97~20.37 mg·kg^(-1);Cu元素呈波动下降的趋势,总体质量分数为9.25~17.08 mg·kg^(-1);Zn元素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总体质量分数为21.88~49.07 mg·kg^(-1)。总多酚质量分数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总黄酮、槲皮素、山奈酚质量分数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三者均在盛花期前后达到最高。对黄连木雄花序主要营养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对其综合品质进行排序可以看出,黄连木雄花序最佳采收期为在4月11日—4月13日(盛花前期-盛花期),此时雄花序综合营养品质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黄连木 雄花序 营养成分 采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主要分布区林分碳储量特征与固碳潜力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畅 任云卯 +2 位作者 刘嘉幸 熊双江 贾忠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91,共7页
根据北京市、河北省、辽宁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油松(Pinus tabuliformis)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使用材积源生物量法结合油松含碳率计算中国油松主要分布区油松林碳储量与碳密度,分析不同地区、龄组、林种、起源的油松林碳储量分布特... 根据北京市、河北省、辽宁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油松(Pinus tabuliformis)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使用材积源生物量法结合油松含碳率计算中国油松主要分布区油松林碳储量与碳密度,分析不同地区、龄组、林种、起源的油松林碳储量分布特征与固碳潜力。结果表明:油松5个主要分布区的油松林总面积为243.09万hm^(2)、总蓄积为11175.75万m^(3)、总碳储量为5043.38万t,平均碳密度为20.75 t·hm^(-2)。油松天然林碳储量为1660.14万t,碳密度为25.77 t·hm^(-2)。油松人工林碳储量为3383.24万t,碳密度为18.94 t·hm^(-2)。油松人工林碳储量高于天然林,占全部碳储量的67.08%。不同龄组中,碳储量最大是油松中龄林,为2032.38万t,占全部碳储量的40.30%;碳储量最小的为过熟林,占全部碳储量的2.32%。油松各龄组平均碳密度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林种中,碳储量来源主要为防护林及用材林,共为4360.45万t,占全部碳储量的86.46%。5处主要分布区的油松林固碳潜力为5285.63万t,相当于现有油松碳储量的1.88倍,其中,中幼龄林固碳潜力为4904.46万t,是油松林固碳潜力所在。油松林具有明显的固碳增汇能力,其人工林为油松碳库的主体,中幼龄油松林具有巨大的固碳潜力,需加强油松人工中幼龄林的抚育及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碳储量 碳密度 固碳潜力 森林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4个种源文冠果的影响及其耐盐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廉景然 敖妍 +1 位作者 芦特 颜秉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6,共7页
以山东东营市、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陕西咸阳市、内蒙古赤峰市的文冠果种子为试材,设置7个盐胁迫处理,盐浓度分别为0(对照)、50、100、150、200、250、300 mmol·L^(-1),25 d后观察不同程度盐胁迫时4个种源文冠果种子萌发、幼苗生... 以山东东营市、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陕西咸阳市、内蒙古赤峰市的文冠果种子为试材,设置7个盐胁迫处理,盐浓度分别为0(对照)、50、100、150、200、250、300 mmol·L^(-1),25 d后观察不同程度盐胁迫时4个种源文冠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盐害情况;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进行分析,综合评价各种源文冠果的耐盐性。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4个种源文冠果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不同程度下降,相对盐害率则逐渐升高。昌吉种源种子对盐胁迫的适应性最强,东营种源种子次之,最后为咸阳及赤峰种源种子。各种源文冠果幼苗的苗高、根长、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及根冠比均受盐胁迫影响,其中,昌吉种源幼苗在各盐浓度处理时长势均最好。4个种源文冠果幼苗的盐害指数和盐害率均随盐浓度的升高逐渐增大,各种源的半致死盐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昌吉、东营、咸阳、赤峰,分别为175.13、170.93、154.72、141.04 mmol·L^(-1)。耐盐性综合评价结果同盐害指数及盐害率的结果一致,均表现为昌吉种源幼苗对盐胁迫的耐性最强。4个种源文冠果种子及幼苗的耐盐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昌吉、东营、咸阳、赤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种源 盐胁迫 半致死盐浓度 耐盐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