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老虎四环三萜类化合物结构特征及其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尹红果 梁忠厚 +2 位作者 全海燕 徐克前 李亚军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88-397,共10页
黑老虎(Kadsura coccinea(Lem.)A.C.Smith)是五味子科南五味子属植物,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四环三萜类是黑老虎中的主要药效成分之一,具有祛风湿、抗炎、抗癌、抗病毒、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为了探究黑老虎中预防和治疗疾病的... 黑老虎(Kadsura coccinea(Lem.)A.C.Smith)是五味子科南五味子属植物,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四环三萜类是黑老虎中的主要药效成分之一,具有祛风湿、抗炎、抗癌、抗病毒、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为了探究黑老虎中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有效物质,研究者们将目光聚焦于四环三萜类化合物,这类物质因结构丰富、种类繁多而备受青睐。然而,黑老虎四环三萜类成分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阐明。本文系统综述了黑老虎四环三萜类化合物有效成分的结构特征及其生物活性作用机制,以期为黑老虎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拓展黑老虎的应用领域,推动其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老虎 四环三萜类 结构特征 生物活性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老虎果实功能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2
作者 尹红果 李亚军 +2 位作者 刘霜 徐克前 全海燕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14,22,共8页
综述了黑老虎果实多酚、多糖、木脂素、三萜类、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功能成分、生物活性作用及机制,以期为黑老虎果实的综合利用以及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黑老虎 果实 功能成分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老虎的化学成分、抗炎及抗癌活性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尹红果 全海燕 +1 位作者 徐克前 李亚军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12-420,共9页
黑老虎兼具药用与食用价值,其根茎作为传统民间药物,可用来减轻炎症和缓解疼痛,而果实则汁多味甜,营养价值高。大量研究证实,黑老虎具有抑菌、抗炎、保肝、抗肿瘤等药理活性,这主要归功于其富含木脂素类、萜类、挥发油类和酚类等化学成... 黑老虎兼具药用与食用价值,其根茎作为传统民间药物,可用来减轻炎症和缓解疼痛,而果实则汁多味甜,营养价值高。大量研究证实,黑老虎具有抑菌、抗炎、保肝、抗肿瘤等药理活性,这主要归功于其富含木脂素类、萜类、挥发油类和酚类等化学成分。为了进一步阐明黑老虎抗炎、抗癌活性成分及药效物质基础,本文对黑老虎上述化学成分及其在抗炎、抗癌方面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特别是它们在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调节免疫系统等方面的作用机制。旨在为天然植物的药用开发与资源利用提供新的思路,拓展黑老虎的应用领域,推动其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老虎 化学成分 抗炎 抗癌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老虎及其成熟果籽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逢振 陈亚泉 梁忠厚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期83-87,共5页
黑老虎是一种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黑老虎不同部位均所含一定量的木脂素类、三萜类、黄酮类和多酚类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抗HIV、抗氧化、抗菌消炎和保肝护肝等作用。黑老虎成熟果籽中含... 黑老虎是一种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黑老虎不同部位均所含一定量的木脂素类、三萜类、黄酮类和多酚类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抗HIV、抗氧化、抗菌消炎和保肝护肝等作用。黑老虎成熟果籽中含有丰富的脂肪酸、氨基酸等成分,可用于植物油脂的加工和保健食品的开发利用。通过对黑老虎及其成熟果籽进行研究,介绍了黑老虎的产地、不同部位的主要成分及其药理作用,分析了黑老虎果籽的基本情况和黑老虎产品的开发概况,为科学开发利用黑老虎及其成熟果籽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老虎 黑老虎籽 成分 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不同品种黑老虎果籽脂质差异
5
作者 李逢振 杨琪 梁忠厚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78-1485,1459,共9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的黑老虎果籽的脂质含量及差异,本研究采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鉴定并分析了虎绿、大红和粉红黑老虎果籽间脂质组分差异和高度富集成分。结果表明,总脂质含量表现为1组(虎绿果籽)>2组(大红果籽)>3组(粉红果籽),脂... 为探究不同品种的黑老虎果籽的脂质含量及差异,本研究采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鉴定并分析了虎绿、大红和粉红黑老虎果籽间脂质组分差异和高度富集成分。结果表明,总脂质含量表现为1组(虎绿果籽)>2组(大红果籽)>3组(粉红果籽),脂质成分包括1个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3种甘油脂、13种甘油磷脂、4种鞘脂及2种固醇脂等,其中甘油三酯含量最高;比较3组果籽间脂质差异高达172个,其中二酰基甘油-3-O-羧基羟甲基胆碱、二酰基甘油三甲基高丝氨酸及溶血磷脂酰肌醇脂质含量差异尤为显著;比较3组与1、2组间的差异脂质种类,甘油磷脂的数量最多;1组与2组间比较,差异脂质种类中游离脂肪酸的数量最多;进一步通过富集分析发现,黑老虎果籽组间的差异脂质主要富集在以下几条代谢通路中:甘油磷脂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亚油酸代谢、脂肪酸生物合成、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及鞘脂代谢等。不同品种黑老虎果籽的脂质类组分,含量及代谢通路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揭示不同品种黑老虎果籽的环境逆境适应能力及潜在功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老虎果籽 脂质差异 代谢通路 广泛靶向 代谢组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多花黄精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7
6
作者 梁忠厚 李静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23-1930,共8页
【目的】明确多花黄精根腐病在湖南地区的发生规律及其病原菌种类,为湖南多花黄精根腐病的综合防治及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湖南地区具有典型根腐病症状的多花黄精植株为材料,采用传统的平板分离法... 【目的】明确多花黄精根腐病在湖南地区的发生规律及其病原菌种类,为湖南多花黄精根腐病的综合防治及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湖南地区具有典型根腐病症状的多花黄精植株为材料,采用传统的平板分离法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通过rDNA-ITS序列分析及形态学观测鉴定病原菌的种类和分类地位,并依据Kochʼs法则验证病原菌的致病性。【结果】湖南地区的多花黄精根腐病以生长旺盛期(5-7月)发生最严重,平均发病率为12%,严重时可达20%;发病部位主要是多花黄精根部。从患典型根腐病多花黄精根茎的病健交界处分离获得4株分离菌株(G1~G4),菌株G1、G2和G4经PCR扩增分别获得511、573和573 bp的目的条带,菌株G3因PCR扩增条带混杂,导致测序失败。菌株G1与F.foetens(GenBank登录号NR_159865.1)的rDNA-ITS序列相似性为99.22%,菌株G2和G4与F.hostae(GenBank登录号NR_171109.1)的rDNA-ITS序列相似性为99.81%。菌株G1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较快,培养7 d后其菌落直径为6.7 cm,气生菌丝致密,呈毡状,白色至粉紫色;菌株G2和G4在PDA培养基上培养7 d后其菌落直径为6.2 cm,气生菌丝呈放射状,白色至淡黄色。将菌株G1、G2和G4分别接种至健康多花黄精植株的根茎上,接种10 d后均表现出强致病性,呈典型的根腐病发病症状。其中,菌株G1接种10 d后多花黄精根茎开始变褐腐烂,且伴有明显的腥味;菌株G2和G4接种10 d后多花黄精根茎初期变褐色,后期病斑腐烂部分的根茎出现凹陷。【结论】不同地理位置、栽培方式及黄精品种,均有可能导致黄精根腐病的发生情况及其病原菌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黄精根腐病防治工作的难度,且给后期的产品加工带来安全隐患。F.foetens和F.hostae是引起湖南多花黄精根腐病的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根腐病 病原菌 Fusarium foetens Fusarium hosta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系黑老虎田间节肢动物的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静纳 林仲桂 +1 位作者 魏甲彬 梁忠厚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426,共12页
为探究不同品系黑老虎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本研究以黑老虎虎绿1号、粉红1号和紫黑1号3个品系为研究对象,采用网捕、糖醋液诱集和黄、蓝板诱集等方法,于2021年对林下药用植物应用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黑老虎科研示范基地... 为探究不同品系黑老虎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本研究以黑老虎虎绿1号、粉红1号和紫黑1号3个品系为研究对象,采用网捕、糖醋液诱集和黄、蓝板诱集等方法,于2021年对林下药用植物应用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黑老虎科研示范基地田间节肢动物进行了系统调查,调查期间共收集到节肢动物6441头,隶属于4纲15目54科67种。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不同品系黑老虎田间节肢动物各类群多样性表现不一,但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系黑老虎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与节肢动物总类群的变化基本一致;黑老虎田间节肢动物群落以害虫为主导,其变化趋势决定了黑老虎田间整个节肢动物群落的变化趋势,而天敌昆虫有紧随其后伴随害虫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黑老虎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结构总体较为稳定,不同品系黑老虎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在同一地域、同一时期、相同生长环境下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老虎 节肢动物 群落结构 群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杀菌剂对多花黄精根腐病的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 被引量:7
8
作者 李静纳 梁忠厚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1-248,共8页
【目的】筛选出能有效抑制多花黄精根腐病的化学药剂,为多花黄精根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抑制和田间灌根法,比较5种杀菌剂对多花黄精根腐病的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结果】不同质量浓度的杀菌剂对多花黄精根腐... 【目的】筛选出能有效抑制多花黄精根腐病的化学药剂,为多花黄精根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抑制和田间灌根法,比较5种杀菌剂对多花黄精根腐病的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结果】不同质量浓度的杀菌剂对多花黄精根腐病病原菌株有明显的抑制效果。45%咪鲜胺水乳剂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40%氟硅唑乳油,1%申嗪霉素悬浮剂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多花黄精根腐病病原菌菌丝生长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5种杀菌剂的EC50值均小于1 mg/L,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活性,且对多花黄精根腐病均有良好的田间防效。末次施药14 d后,防效仍保持在75%以上。在施药初期,45%咪鲜胺水乳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较理想,施药2~3次后,多花黄精根腐病的病情指数明显下降,田间防效逐渐增加,各药剂防治效果的差异不显著,均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的平均株高和平均单株根茎鲜质量最高,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的最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和45%咪鲜胺水乳剂处理的平均株高和平均单株根茎鲜质量显著大于1%申嗪霉素悬浮剂处理、40%氟硅唑乳油处理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1%申嗪霉素悬浮剂处理的平均单株根茎鲜质量显著高于40%氟硅唑乳油处理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结论】45%咪鲜胺水乳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1%申嗪霉素悬浮剂可作为生产中多花黄精根腐病的防治药剂,建议3种药剂交替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根腐病 镰刀菌 毒力测定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