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课例为载体——中学化学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1
作者 金国钧 《化学教学》 CAS 2006年第6期37-39,24,共4页
从新教师现状分析和时代的要求出发,提出了以课例为载体的中学化学新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
关键词 化学新教师 专业化发展 课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数学十大难点概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阮晓明 王琴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9-33,共5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难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到难教的概念称为难点概念.在高中数学中,教师教学中的十大难点概念和学生学习中的十大难点概念各自都具有较高的集中度,师生心目中的难点概念重合率较高;高中数学十大难点概念中的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难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到难教的概念称为难点概念.在高中数学中,教师教学中的十大难点概念和学生学习中的十大难点概念各自都具有较高的集中度,师生心目中的难点概念重合率较高;高中数学十大难点概念中的大多数概念都是相关内容的核心概念,这些概念的学习情况对相关内容的后续学习影响重大;难点概念的成因主要有概念本身问题、教材编写中的问题、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和学生学习中的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数学 难点概念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的调节——缓冲模型:一种新的主观幸福感理论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洪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17-818,816,共3页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人格研究 文化研究 调节机制 缓冲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境化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周雪忠 《地理教学》 2009年第6期11-14,共4页
一、情境化教学的基本原理及其教学意蕴 近年来,西方学者基于对传统学校学习的批判,越来越关注对情境学习的研究,并指出,在学校中,教师孤立、抽象地教授给学生知识也会导致“惰性知识”的产生,所以,知识的学习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一、情境化教学的基本原理及其教学意蕴 近年来,西方学者基于对传统学校学习的批判,越来越关注对情境学习的研究,并指出,在学校中,教师孤立、抽象地教授给学生知识也会导致“惰性知识”的产生,所以,知识的学习必须具备如下条件:①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习;②通过主动学习获得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教学 主动学习 西方学者 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模拟演示中探究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对“昼夜长短”一课教学的评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周雪忠 《地理教学》 2014年第5期30-31,29,共3页
一、以天安门升、降旗时间导入,激发探究动机 教师呈现与上课日期接近的10月14日至18日期间天安门国旗升、降旗时间表,让学生思考升、降旗的时间变化,学生很怏发现“这儿天升旗时间变晚了,而降旗时间变早了”,进而得出这几天白昼... 一、以天安门升、降旗时间导入,激发探究动机 教师呈现与上课日期接近的10月14日至18日期间天安门国旗升、降旗时间表,让学生思考升、降旗的时间变化,学生很怏发现“这儿天升旗时间变晚了,而降旗时间变早了”,进而得出这几天白昼在逐渐缩短的结论,通过这个情境可以将学生引入“探究昼夜长短为什么会发现变化”的学习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长短 模拟演示 时间变化 教学 天安门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作的训练应是做人的训练
6
作者 诸灵康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0-23,共4页
作文与做人的统一历来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原则。只有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养 ,作文水平才能有真正的提高。我们要从培养学生健康而丰富的感受能力、正确而深刻的认识能力、对社会积极而负责的参与能力等方面着手 ,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 作文与做人的统一历来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原则。只有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养 ,作文水平才能有真正的提高。我们要从培养学生健康而丰富的感受能力、正确而深刻的认识能力、对社会积极而负责的参与能力等方面着手 ,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从而切实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受能力 认识能力 参与能力 中学 作文教学 思想素养 作文能力 语文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构思 好中取优
7
作者 诸灵康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71,共3页
构思是中考作文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有些学生拿到题目,习惯于仓促动笔,不会在构思上多下工夫。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构思态度,在拿到一个作文题后,要从多种角度去构思。在多种方案的比较中,选择最满意最切合自己的一种。著名... 构思是中考作文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有些学生拿到题目,习惯于仓促动笔,不会在构思上多下工夫。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构思态度,在拿到一个作文题后,要从多种角度去构思。在多种方案的比较中,选择最满意最切合自己的一种。著名作家陈村在评价作文时说:“最好是有独创性,就好比,有一个目的地有很多道路可走,但许多人往往爱盯着中间的大道,却没发现旁边的小路更具风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考作文 学生培养 著名作家 作文题 目的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科学》探究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初步研究
8
作者 武宇清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1-33,共3页
本文结合上海市二期课改新教材《生命科学》教学 。
关键词 《生命科学》 探究教学 问题情境 创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落实生命教育
9
作者 武宇清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8-29,共2页
本文通过对初、高中生命科学实验的分析整理,提出了在实验教学中落实生命教育的相关认识。
关键词 生命科学 实验 生命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过程调整实例简析
10
作者 周雪忠 《地理教学》 2005年第7期27-28,共2页
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是最常见的一种教研活动,为了在一节课中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恰当的教学行为和良好的教学效果,通常由教研员与执教老师一起精心准备(备课、试讲),然后与听课、评课老师一起观摩。其实,笔者认为,真正能给教师带... 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是最常见的一种教研活动,为了在一节课中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恰当的教学行为和良好的教学效果,通常由教研员与执教老师一起精心准备(备课、试讲),然后与听课、评课老师一起观摩。其实,笔者认为,真正能给教师带来启发的应该是这节课的设计过程,比如试讲课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调整解决、产生怎样的效果差异。将这些幕后的“故事”挖掘出来,呈现给听课、评课老师,或许更有研讨的价值,教师也更容易认同与接受这节课中所体现的教学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过程 实例 调整 教学理念 教研活动 教学效果 教学行为 设计过程 老师 教师 备课 讲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气候特点”一课教学设计
11
作者 周雪忠 《地理教学》 2009年第7期21-22,共2页
“中国的气候特点”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气候复杂多样,二是季风气候显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应该让学生能感受到我国气候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对影响我国的冬、夏季风的源地、性质、风向有初步的了解,并初步理解冬、夏... “中国的气候特点”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气候复杂多样,二是季风气候显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应该让学生能感受到我国气候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对影响我国的冬、夏季风的源地、性质、风向有初步的了解,并初步理解冬、夏季风对我国气温与降水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特点 教学设计 中国 教学内容 季风气候 夏季风 多样性 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一课的探究式学习
12
作者 周雪忠 《地理教学》 2010年第9期31-32,共2页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许多教师也正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究学习的尝试。地理课堂教学中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探究学习主要包括提出问题、收集资...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许多教师也正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究学习的尝试。地理课堂教学中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探究学习主要包括提出问题、收集资料、验证假设、得出结论、交流讨论等步骤,探究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交流与合作的社会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究式学习 探究学习 长江 地理课堂教学 学习方式 教学实践 实践活动 提出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用课程资源 突出区域特征——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为例
13
作者 周雪忠 《地理教学》 2016年第5期28-30,共3页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教师成为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主体。面对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如何鉴别、开发与利用,既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智慧,也体现了教师拥有怎样的教学理念。本文结合初中地理...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教师成为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主体。面对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如何鉴别、开发与利用,既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智慧,也体现了教师拥有怎样的教学理念。本文结合初中地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上海教育出版社,简称沪教版)一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课程资源 教学理念 区域特征 突出 课程改革 初中地理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旅游”学“德国”
14
作者 周雪忠 沈爱花 《地理教学》 2011年第7期24-27,共4页
一、设计思路 上海市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国家地理的介绍不必面面俱到,要突出国家间自然与人文的特征性差异。如有的可突出其人文特征,有的可突出其自然特征;有的可突出其地理位置的优势;有的可突出其风土人情;
关键词 工业旅游 德国 地理位置 自然特征 课程标准 风土人情 特征性 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自主构建的主题教学尝试——上海人口探析
15
作者 周雪忠 吕翔 《地理教学》 2010年第21期23-25,共3页
一、主题说明 1.缘由 人文地理探讨的是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是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地理教学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及可持续发展... 一、主题说明 1.缘由 人文地理探讨的是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是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地理教学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及可持续发展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学生认识、欣赏丰富精彩的世界提供独特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观 教学尝试 上海 人文地理 可持续发展观 地理分布 地域结构 社会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一课的活动教学及其有效性分析
16
作者 周雪忠 《地理教学》 2010年第3期28-30,共3页
活动教学是当前新课程背景下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的优势在于“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丰富多样的主体性活动为中介,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合作及自我展示,体验学习过程,激发创造潜能,促进人格健全发展。由于初中生具有... 活动教学是当前新课程背景下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的优势在于“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丰富多样的主体性活动为中介,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合作及自我展示,体验学习过程,激发创造潜能,促进人格健全发展。由于初中生具有活泼好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式 德国 学习过程 创造潜能 初中生 学生 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的教学设计
17
作者 周雪忠 沈爱花 《地理教学》 2012年第23期32-34,共3页
“中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一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我国主要山脉、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等各类地形后,进一步认识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及其影响。就教学价值而言,了解我国地形地势特点并非本节课的首要目标。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 “中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一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我国主要山脉、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等各类地形后,进一步认识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及其影响。就教学价值而言,了解我国地形地势特点并非本节课的首要目标。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学生能感受到我国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及凶山区面积广、平地少而导致耕地资源的有限性,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学生不可不知。另一重点是,学生能初步理解地形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灾害、农业生产、交通等各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 地势 教学设计 中国 教学价值 自然环境 耕地资源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语文独特的育人价值——《项脊轩志》教学探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童明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1-35,共5页
于漪老师说语文学科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笔者最近去一所学校调研,恰逢高一年级正在教学《项脊轩志》。听了几节课,笔者一直在思考《项脊轩志》这节课的育人价值何在?我们应如何把这些价值传递给学生?笔者在听课的过程中感觉到,发... 于漪老师说语文学科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笔者最近去一所学校调研,恰逢高一年级正在教学《项脊轩志》。听了几节课,笔者一直在思考《项脊轩志》这节课的育人价值何在?我们应如何把这些价值传递给学生?笔者在听课的过程中感觉到,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首先必须立足文本,同时还要立足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脊轩志》 育人价值 语文学科 教学探究 高一年级 价值传递 学生 于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文本素材,指导初中低段年级学生英语写作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伟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7-60,共4页
在初中英语低段年级教学中,许多教师通常把指导学生写作这个环节忽略甚至省略,觉得那是初三老师的事情。其实写作能力的培养应从起始年级开始,这是我们当务之急的一个话题。预初、初一年级的写作要求不同于初二、初三,根据《上海市... 在初中英语低段年级教学中,许多教师通常把指导学生写作这个环节忽略甚至省略,觉得那是初三老师的事情。其实写作能力的培养应从起始年级开始,这是我们当务之急的一个话题。预初、初一年级的写作要求不同于初二、初三,根据《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写的三级学习要求即基本要求为:1)能填写简单的表格,能书写简短的信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写作 起始年级 初中英语 学生写作 文本素材 实践研究 英语课程标准 能力的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与评析:“校园惩罚”问题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洪明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2001年第4期51-56,共6页
●背景资料:冷眼看校园惩罚●面对惩罚:静心听各方之见●“惩罚”与“体罚”
关键词 学生家长 学校 处分 自尊心 学堂 惩罚 情操 依法治教 未成年学生 下列权利 人格尊严 同学 未成年人 变相体罚 教师资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黑榜 校园 教育行政部门 罚款 苍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