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杭州市某医院内科医生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魏惠亚 《中国健康教育》 2011年第9期701-704,共4页
目的了解儿内科医生的职业倦怠水平、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方法本文采用M aslach职业倦怠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13名儿内科医生开展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关系研究。结果该医生群体职业倦怠状况整体并不严重,但仍普遍存... 目的了解儿内科医生的职业倦怠水平、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方法本文采用M aslach职业倦怠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13名儿内科医生开展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关系研究。结果该医生群体职业倦怠状况整体并不严重,但仍普遍存在,且情感衰竭最为严重。本院医生的成就感高于进修医生(P<0.05);男医生情感衰竭高于女医生(P<0.01),女医生则更有成就感(P<0.01);中级职称医生职业倦怠整体水平最高,而高级职称最轻;男医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优于女医生,中级职称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最差。结论医生职业倦怠水平及心理健康状况受隶属关系、性别、职称影响,并且职业倦怠可以用来预测其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倦怠 心理健康 儿内科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病医院和综合性医院护士的工作压力、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2
作者 董桂兰 郑丽平 +2 位作者 李新芳 吴午英 沈珏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20期1-5,共5页
目的调查传染病医院和综合性医院护士工作压力、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09-2010年杭州市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和一家传染病医院的护理人员302名,采用幸福感量表、中国护士... 目的调查传染病医院和综合性医院护士工作压力、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09-2010年杭州市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和一家传染病医院的护理人员302名,采用幸福感量表、中国护士压力量表和一般情况问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传染病医院护士工作压力量表得分为(97.67±18.67)分,高于综合性医院护士的(88.97±20.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传染病医院护士的主观幸福感得分为(9.13±2.01)分,低于综合性医院护士的(9.84±1.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个医院的护士工作压力、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不同。结论传染病医院护士工作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因素主要源于疾病传染的风险、职业暴露的危险和消毒设施对身体的伤害,管理者必须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医院 综合性医院 护士 工作压力 主观幸福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医院基本建设会计核算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亚儿 《卫生经济研究》 2003年第z1期54-55,共2页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个医院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房屋改扩建,力图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扩充增量资产提高医院的发展能力.目前,由于医院基建会计队伍力量不强,核算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证候规律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过建春 荀运浩 +8 位作者 段传荣 李春青 肖丽娜 石伟珍 施军平 喻剑华 王宇芳 俞秀丽 吴晓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5期969-971,共3页
目的:探讨浙江地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SHB)中医证候特点及分布规律,为建立规范的中医证候标准进行前期探索。方法:临床收集2009年5月-2010年1月在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CSHB患者的一般情况、中医四诊信息及相关实验室指标,以国家"... 目的:探讨浙江地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SHB)中医证候特点及分布规律,为建立规范的中医证候标准进行前期探索。方法:临床收集2009年5月-2010年1月在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CSHB患者的一般情况、中医四诊信息及相关实验室指标,以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慢性重型肝炎证候规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制定的辨证分型方案进行辨证,分析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1)总计99例CSHB纳入研究,其中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80例(80.08%);年龄15~72岁,平均(44.48±12.26)岁,男性74(74.75%)例;(2)中医证型以瘀热发黄27例(27.27%)、气虚瘀黄26例(26.26%)和湿热发黄21例(21.21%)3型较为常见,其次为阴虚瘀黄型16例(16.16%)、阳虚瘀黄型9例(9.09%);(3)各证型间性别和年龄分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4)80例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中,不同临床分期的证型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早期以气虚瘀黄型(43.6%)为主,中期以瘀热发黄型(27.3%)和湿热发黄型(22.7%)为主,晚期以阴虚瘀黄型(27.8%)为主;(5)实验室指标中,仅阴虚瘀黄型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明显高于气虚瘀黄型(P<0.05);血清生化学指标胆红素、白蛋白等均与中医证型无关(P>0.05)。结论:瘀热发黄、气虚瘀黄和湿热发黄型是浙江地区CSHB的主要证型;在构成CSHB的主要人群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中,早期以气虚瘀黄型为主,中期多以瘀热发黄、湿热发黄型为主,晚期以阴虚瘀黄型多见;阴虚瘀黄型患者的凝血功能明显较气虚瘀黄型差,但不能从临床常规实验室指标对证型进行明确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病毒性 乙型 慢性 肝衰竭 慢加急性 中医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硝基苯磺酸/乙醇灌肠液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TLR4/NF-κB和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及电针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7
5
作者 张超贤 郭李柯 郭晓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3-270,共8页
目的探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灌肠液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TLR4/NF-κB和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及电针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TLR4单克隆抗体(TLR4mAb)组、LY294002组和T... 目的探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灌肠液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TLR4/NF-κB和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及电针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TLR4单克隆抗体(TLR4mAb)组、LY294002组和TLR4mAb-LY294002联合治疗(T&L)组。以TNBS/乙醇溶液灌肠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电针组造模同时给予电针足三里穴治疗,TLR4mAb组给予TLR4mAb腹腔注射,LY294002组则予LY294002注射液腹腔注射,T&L组则同时给与上述TLR4mAb和LY294002腹腔注射,共4周,每日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造模4周后处死大鼠取结肠组织标本,评价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和组织学损伤指数(TDI);免疫印迹法测定结肠黏膜磷酸化AKT(P-AKT)和活化NF-κB含量;RT-PCR法检测结肠组织中TLR4mRNA、PI3K mRNA、AKT mRNA、NF-κB mRNA、TNF-αmRNA及IL-1β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TLR4mRNA、PI3K mRNA、P-AKT、活化NF-κB、TNF-αmRNA、IL-1βmRNA表达和DAI、CMDI及TDI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TLR4mAb组TLR4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1),LY294002组PI3K mRNA、P-AKT表达显著下降(P<0.01),而在电针组和T&L组TLR4mRNA、PI3K mRNA及P-AKT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与上述变化相对应,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活化NF-κB、TNF-αmRNA、IL-1βmRNA表达和DAI、CMDI及TDI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电针组和T&L组上述6指标优于TLR4mAb组和LY294002组,活化NF-κB与TNF-αmRNA及IL-1βmRNA表达呈正相关(r1=0.579,P<0.05;r2=0.561,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能显著降低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NF-κB活性及TNF-αmRNA、IL-1βmRNA表达,从而减轻结肠组织损害程度,这与其阻断TLR4/NF-κB和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溃疡性结肠炎 toll样受体4(TLR4)NF-xB信号通路 PI3K/AKT/NF-xB信号通路 活化核转录因子-KB 肿瘤坏死因子-a MRNA IL-1β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灌洗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对患者血清内毒素与肿瘤坏死因子α等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石伟珍 王宇芳 +4 位作者 过建春 施军平 刘雁 陈群伟 荀运浩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8期935-937,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结肠透析疗法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探讨中药结肠透析疗法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将6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 目的观察中药结肠透析疗法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探讨中药结肠透析疗法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将6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结肠透析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肝功能等指标,并对治疗前后血清ET、TNF-α、IL-2、IL-6等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肝功能、PT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均P<0.01)。治疗组ET、TNF-α、IL-6水平较对照组下降(均P<0.05)。两组IL-2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中药结肠透析结合支持疗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并且对ET、TNF-α、IL-6等炎性细胞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对IL-2的水平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慢性 重型 结肠透析 中药 内毒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比夫定阻断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曾艳梅 张思泉 +4 位作者 娄国强 陈君 施军平 刘寿荣 黄劲松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4期443-445,共3页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5月在杭州六院妇产科分娩的HBsAg、HBeAg双阳性且HBV DNA≥10~5拷贝/mL的孕妇48例,22例孕妇于孕28周开始服用替比夫定600 mg,1次/d,分娩...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5月在杭州六院妇产科分娩的HBsAg、HBeAg双阳性且HBV DNA≥10~5拷贝/mL的孕妇48例,22例孕妇于孕28周开始服用替比夫定600 mg,1次/d,分娩后停药为治疗组,26例孕妇未用药为对照组。两组孕妇于孕28周用药前、分娩前及产后1月行肝功能、血清HBV标记物及HBV DNA定量检测。新生儿出生后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和乙肝疫苗10μg。结果:治疗组22例新生儿出生时2例HBsAg阳性(〉0.05 IU/mL),且HBV DNA均〈10~3拷贝/mL;对照组26例新生儿出生时10例HBsAg阳性,其中HBV DNA阳性4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新生儿宫内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分娩时HBsAg、HBeAg均未转阴,治疗组孕妇HBV DNA水平分娩前明显下降,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及新生儿未发现不良反应,产后1月治疗组HBV DNA回到治疗前水平。结论:HBV感染孕妇孕晚期服用替比夫定可有效减少HBV宫内感染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替比夫定 宫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单用及同步并联血液滤过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8
8
作者 金洁 叶卫江 +2 位作者 俞海燕 黄劲松 俞哲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1-353,共3页
关键词 血浆置换 血液滤过 重型肝炎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和细胞色素P4501A1-MspⅠ、谷胱甘肽硫转移酶T1基因多态性与口腔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郭李柯 张超贤 +1 位作者 史淑敏 郭晓凤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目的探讨吸烟和细胞色素P450(CYP)1A1-MspⅠ、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T1基因多态性与口腔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300例口腔癌患者(病例组)及300例非癌对照者(对照组)的外周血白细胞为样本,利用聚合酶... 目的探讨吸烟和细胞色素P450(CYP)1A1-MspⅠ、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T1基因多态性与口腔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300例口腔癌患者(病例组)及300例非癌对照者(对照组)的外周血白细胞为样本,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Ⅰ相代谢酶CYP1A1-MspⅠ和Ⅱ相代谢酶GSTT1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吸烟和2种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口腔癌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CYP1A1-MspⅠ突变纯合型(m2/m2)和GSTT1基因缺陷型[GSTT1(-)]的频率分布分别为38.33%、69.33%,而对照组的频率分布分别为21.00%、44.3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YP1A1-MspⅠ(m2/m2)者患口腔癌的风险显著增加(OR=2.34,95%CI为1.76~4.07)。GSTT1(-)者患口腔癌的风险也显著增加(OR=2.84,95%CI为1.98~4.54)。基因突变的协同分析发现CYP1A1-MspⅠ(m2/m2)/GSTT1(-)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0.67%和6.6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YP1A1-MspⅠ(m2/m2)/GSTT1(-)者患口腔癌的风险显著增加(OR=8.27,95%CI为3.63~11.29)。病例组的吸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吸烟率(OR=2.71,95%CI为1.31~4.52,P〈0.01),CYP1A1-MspⅠ(m2/m2)及GSTT1(-)与吸烟有协同作用(OR=25.00,95%CI为11.87~35.64)。结论 CYP1A1-MspⅠ(m2/m2)和GSTT1(-)是口腔癌的易感因素,吸烟与口腔癌的易感性也有关,CYP1A1-MspⅠ(m2/m2)和GSTT1(-)与吸烟在口腔癌的发生上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细胞色素P4501A1-MspⅠ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T1 多态现象 吸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比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23例 被引量:14
10
作者 曾艳梅 张思泉 +4 位作者 娄国强 陈君 施军平 刘寿荣 黄劲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3012-3014,共3页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型肝炎母婴垂直传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HBsAg阳性的孕妇23例于孕28~30周开始服用替比夫定600mg,1次/d,肌肉注射HBIG200IU,1次/4周,共3次。新生儿出生后注射HBIG200IU和基因重组...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型肝炎母婴垂直传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HBsAg阳性的孕妇23例于孕28~30周开始服用替比夫定600mg,1次/d,肌肉注射HBIG200IU,1次/4周,共3次。新生儿出生后注射HBIG200IU和基因重组乙肝疫苗10ug,1个月、6个月再次注射基因重组乙肝疫苗10μg。结果:23例新生儿出生时4例HBsAg阳性(>0.05IU/mL),HBVDNA均<103拷贝/mL。7个月时HBsAg和HBVDNA均阴性,HBsAb均阳性。对母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替比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比夫定 乙肝免疫球蛋白 母婴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合酶-2-1195G/A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9Ala/Val基因多态性与高脂饮食的交互作用及其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超贤 郭李柯 郭晓凤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7-43,共7页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1195G/A(COX-2-1195G/A)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9Ala/Val(Mn SOD9Ala/Val)基因多态性与高脂饮食的交互作用及其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750例UC患者及75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1195G/A(COX-2-1195G/A)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9Ala/Val(Mn SOD9Ala/Val)基因多态性与高脂饮食的交互作用及其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750例UC患者及75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白细胞为样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析COX-2-1195G/A和Mn SOD9Ala/Val基因多态性。结果 UC组和对照组COX-2-1195G/A(A/A)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9.07%和21.20%,Mn SOD9Ala/Val(V/V)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0.13%和22.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OX-2-1195G/A(A/A)基因型(OR=3.5808,95%CI=1.8062-5.3478)和Mn SOD9Ala/Val(V/V)基因型(OR=3.4828,95%CI=1.9137-5.5496)者患UC的风险均显著增加。基因突变的协同分析结果显示,COX-2-1195G/A(A/A)/Mn SOD9Ala/Val(V/V)基因型者在UC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0.67%和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2-1195G/A(A/A)/Mn SOD9Ala/Val(V/V)基因型者患UC的风险显著增加(OR=7.5655,95%CI=4.1849-11.2037)。UC组高脂饮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9.73%比20.13%,P〈0.01),高脂饮食与COX-2-1195G/A(A/A)(γ=11.81821)和Mn SOD9Ala/Val(V/V)(γ=9.0107)基因型均有交互作用。结论 COX-2-1195G/A(A/A)和MnSOD9Ala/Val(V/V)基因型及高脂饮食是UC的易患因素,基因多态性与高脂饮食的交互作用增加了UC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环氧合酶-2-1195G/A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9Ala/Val 多态现象 高脂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对急慢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晓瑾 茹仁萍 +3 位作者 尤琳雅 李松龙 王琪 宋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2期2636-2639,共4页
目的:评价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注射剂(DG-PC)的对急性、慢性免疫性肝脏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57BL/6 J小鼠注射氨基半乳糖和Freund完全佐剂(FCA)分别复制急性和慢性肝脏损害模型,测定血清ALT、AST,并对肝脏进... 目的:评价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注射剂(DG-PC)的对急性、慢性免疫性肝脏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57BL/6 J小鼠注射氨基半乳糖和Freund完全佐剂(FCA)分别复制急性和慢性肝脏损害模型,测定血清ALT、AST,并对肝脏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DG-PC能降低急性肝损大鼠ALT水平(P<0.05)和慢性肝损伤小鼠的AST水平(P<0.01)。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评分结果显示DG-PC能显著降低四氯化碳染毒肝脏组织的病理评分(P<0.01),DG和模型组没有差异。肝组织切片光镜和电镜观测均显示,DG-PC可以改善急慢性肝损伤导致的肝细胞变性和损伤。结论:DG-PC对于大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和C57BL/6 J小鼠慢性免疫性肝损伤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 急性肝损伤 慢性免疫性肝损伤 病理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茵柏颗粒剂成型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刘金城 杭清 +2 位作者 楼云雁 张定善 田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3期646-648,共3页
目的:确定复方茵柏颗粒剂的成型(制粒)工艺条件。方法:考察不同辅料(乳糖、可溶性淀粉、糊精)及可溶性淀粉用量对浸膏粉吸湿性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制粒工艺条件,考察颗粒的流动性与吸湿性。结果:3种辅料均可明显降低浸膏粉的吸湿性... 目的:确定复方茵柏颗粒剂的成型(制粒)工艺条件。方法:考察不同辅料(乳糖、可溶性淀粉、糊精)及可溶性淀粉用量对浸膏粉吸湿性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制粒工艺条件,考察颗粒的流动性与吸湿性。结果:3种辅料均可明显降低浸膏粉的吸湿性。最佳制粒工艺条件为:浸膏粉与可溶性淀粉按1∶1的比例混匀,以80%乙醇为润湿剂制软材,醇的用量为浸膏粉的1.2倍。成品颗粒的流动性好,临界相对湿度约为67%。结论:本研究为复方茵柏颗粒制粒工艺条件的确定及生产环境的控制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茵柏颗粒剂 成型工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茵柏颗粒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胆汁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田静 蒋小琴 +1 位作者 潘旭旺 刘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2期2761-2763,共3页
目的:研究复方茵柏颗粒对急性肝损伤大鼠的肝脏保护作用和对胆汁分泌的影响。方法:用四氯化碳致大鼠急性肝损伤,以生化指标和病理变化评价复方茵柏颗粒的药物作用,以胆总管插管引流法观察药物对胆汁分泌的影响,并与复方茵柏合剂作用相... 目的:研究复方茵柏颗粒对急性肝损伤大鼠的肝脏保护作用和对胆汁分泌的影响。方法:用四氯化碳致大鼠急性肝损伤,以生化指标和病理变化评价复方茵柏颗粒的药物作用,以胆总管插管引流法观察药物对胆汁分泌的影响,并与复方茵柏合剂作用相比较。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复方茵柏颗粒剂组和合剂组AST、ALT及胆红素指标明显下降,病理切片显示各给药组肝组织损伤明显减轻;复方茵柏颗粒组与合剂组给药后对胆汁分泌有促进作用。结论:复方茵柏颗粒对四氯化碳所致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促进肝损伤大鼠胆汁分泌,其保肝利胆作用与复方茵柏合剂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茵柏颗粒 急性肝损伤 四氯化碳 保肝作用 利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果苷抗炎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王佩 赖瑛 吴锡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9期1933-1935,共3页
目的:研究熊果苷(Arbutin,Arb)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观察Arb对佐剂性关节炎及噁唑酮引起的小鼠耳肿胀的影响;测定Arb对大鼠炎性组织PGE2含量及腹腔巨噬细胞释放ILB4的相对含量的影响。结果:Arb对福氏全佐剂诱发的大鼠原发性及继... 目的:研究熊果苷(Arbutin,Arb)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观察Arb对佐剂性关节炎及噁唑酮引起的小鼠耳肿胀的影响;测定Arb对大鼠炎性组织PGE2含量及腹腔巨噬细胞释放ILB4的相对含量的影响。结果:Arb对福氏全佐剂诱发的大鼠原发性及继发性足肿胀具有抑制作用;对噁唑酮引起的小鼠两耳肿胀有抑制作用且使血中CD4+T细胞明显降低;可减少炎症组织PGE2水平及抑制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ILB4。结论:熊果苷的抗炎效果可能与抑制炎症介质PGE2及ILB4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苷 佐剂性关节炎 PGE2 ILB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例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征及桑菊饮加减治疗的疗效 被引量:9
16
作者 娄国强 荀运浩 +3 位作者 施军平 喻剑华 包剑锋 过建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2期368-369,共2页
目的:观察甲型H1Nl流感的临床特点及桑菊饮加减对其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6月1日-2009年7月12日期间杭州六院住院甲型H1N1流感实验室确诊患者,均在西药达菲治疗基础上予桑菊饮加减,疗程5天,统计描述治愈率。结果:(1)共计24例(男12... 目的:观察甲型H1Nl流感的临床特点及桑菊饮加减对其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6月1日-2009年7月12日期间杭州六院住院甲型H1N1流感实验室确诊患者,均在西药达菲治疗基础上予桑菊饮加减,疗程5天,统计描述治愈率。结果:(1)共计24例(男12例,50%)患者进入临床观察,年龄10~48岁,中位年龄38岁,平均(24.8士10.3)岁;(2)本组病例无基础病存在,未见重症患者、无并发症发生,临床症状出现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发热(22,91.7%)、呼吸道症状咳嗽(18,75%)及咳痰(16,66.7%)、乏力(17,70.89%)、咽痛(15,62.5%)、消化道症状胃纳减退(9,37.5%)及恶心(2,8.3%);15例(62.5%)患者存在咽部充血;16例(66.7%)患者血常规出现白细胞计数下降,其余白细胞计数正常;全部患者肝肾功能正常;全部患者胸片未见异常;(3)24例患者均于5天后症状明显缓解,23例患者5~8天获临床痊愈,1例12天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治愈率100%。结论:目前浙江杭州地区甲型H1N1流感住院患者以轻症病例为主,桑菊饮加减配合达菲治疗效果可靠,总体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临床特征 桑菊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S rRNA基因检测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潘红英 孙洪运 +5 位作者 谌翠容 陈群伟 徐晶 叶荣夏 娄国强 卢德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7-560,共4页
目的评估16SrRNA基因检测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6SrRNA基因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检测76例疑似SBP及6例非感染性腹腔积液患者腹水细菌DNA,并与腹水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6S rRNA检测疑似SBP... 目的评估16SrRNA基因检测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6SrRNA基因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检测76例疑似SBP及6例非感染性腹腔积液患者腹水细菌DNA,并与腹水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6S rRNA检测疑似SBP患者腹水标本的阳性率为22.4%,明显高于腹水细菌培养的7.9%(P<0.01)。6例非感染性腹腔积液患者的腹水16SrRNA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和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16SrRNA检测可做为SBP的快速诊断方法,其敏感性优于腹水细菌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RNA基因 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醛脱氢酶2、细胞色素P4502E1-RsaI基因多态性和饮酒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病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10
18
作者 郭李柯 张超贤 郭晓凤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0-395,共6页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2(ALDH2)、细胞色素P4502E1-RsaI(CYP2E1-RsaI)基因多态性和饮酒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320例OSCC患者及320名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白细胞为样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2(ALDH2)、细胞色素P4502E1-RsaI(CYP2E1-RsaI)基因多态性和饮酒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320例OSCC患者及320名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白细胞为样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析ALDH2和CYP2E1-RsaI基因多态性。结果 ALDH2变异基因型和CYP2E1-RsaI突变纯合型(c2/c2)频率分布在OSCC组分别为70.94%和39.06%,在对照组分别为43.44%和20.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LDH2变异基因型(OR=3.178,95%CI=1.917~4.749)和CYP2E1-RsaI(c2/c2)者(OR=2.467,95%CI=1.783~4.045)患OSCC的风险均显著增加。基因突变协同分析发现,ALDH2变异基因型/CYP2E1-RsaI(c2/c2)在OSCC和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2.19%和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DH2变异基因型/CYP2E1-RsaI(c2/c2)患OSCC的风险显著增加(OR=9.792,95%CI=3.583~12.472)。OSCC组的饮酒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R=2.861,95%CI=1.541~4.781,P<0.01),ALDH2变异基因型及CYP2E1-RsaI(c2/c2)与饮酒有协同作用(OR=41.152,95%CI=19.903~67.551)。结论 ALDH2和CYP2E1-RsaI基因多态性和饮酒均是OSCC的易患因素,基因和饮酒的协同作用可明显提高OSCC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乙醛脱氢酶2 细胞色素P4502E1-RsaI 多态性 饮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七片中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的含量 被引量:14
19
作者 俞坚 刘杭 王京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2期421-422,共2页
目的:用RP-HPLC法测定三七片中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方法:以ZORBAXEXTEND-C18分析柱(4.6mm×250mm,5μm);乙腈-水(24∶7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3nm;流速1.2mL.min^-1;柱温30℃。结果:三七皂苷R1在0.153-0.918μg... 目的:用RP-HPLC法测定三七片中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方法:以ZORBAXEXTEND-C18分析柱(4.6mm×250mm,5μm);乙腈-水(24∶7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3nm;流速1.2mL.min^-1;柱温30℃。结果:三七皂苷R1在0.153-0.918μg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05);人参皂苷Rg1在0.786-4.716μg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9);回收率三七皂苷R1为97.15%,RSD=0.93%,人参皂苷Rg1为98.25%,RSD=0.68%。结论: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作为三七片质量控制的辅助检测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片 三七皂苷R1 人参皂苷RG1 RP-HPLC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治未病”理论入手论治慢性肝病 被引量:4
20
作者 荀运浩 过建春 +2 位作者 施军平 石伟珍 包剑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期131-132,共2页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防复几个方面。治未病理论对许多临床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重点从其基本思想出发,对慢性HBV携带者、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脂肪肝等常见慢性肝病的中...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防复几个方面。治未病理论对许多临床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重点从其基本思想出发,对慢性HBV携带者、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脂肪肝等常见慢性肝病的中医诊治思路进行探讨,认为治未病理论在肝病临床具有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中医治疗 HBV 携带者 慢性肝炎 肝硬化 脂肪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