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云计算SLA响应时间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翠娥 顾永跟 +1 位作者 吴小红 陶杰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2-46,共5页
针对云计算SLA中响应时间这一衡量云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提出了一种DSIC(占优策略激励兼容)机制。在所有云资源提供商都是理性的这一共同知识假定下,DISC机制能保证云资源提供商显示真实的资源成本信息,云服务提供商以此为前提选择... 针对云计算SLA中响应时间这一衡量云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提出了一种DSIC(占优策略激励兼容)机制。在所有云资源提供商都是理性的这一共同知识假定下,DISC机制能保证云资源提供商显示真实的资源成本信息,云服务提供商以此为前提选择预算约束下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用户任务的云资源提供商,从而达到优化用户服务响应时间的目的。本文对该机制的性能进行了严格证明,最后提出了一种寻找最优资源提供商组合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SLA 响应时间 激励兼容机制 效用 任务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提升小波变换和AdaBoost的超声信号消噪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武二永 杨克己 乔华伟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4-338,共5页
为了提高超声无损检测(UNDT)和无损评价(UNDE)中基础数据的信噪比(SNR),提出了一种基于提升小波变换和AdaBoost模式识别理论的超声信号消噪技术。该技术在研究材料内部散射体引起的结构噪声产生机理,以及分析传统裂谱分析算法... 为了提高超声无损检测(UNDT)和无损评价(UNDE)中基础数据的信噪比(SNR),提出了一种基于提升小波变换和AdaBoost模式识别理论的超声信号消噪技术。该技术在研究材料内部散射体引起的结构噪声产生机理,以及分析传统裂谱分析算法局限性的基础上,利用提升小波变换将原始超声检测信号分解到小波空间后,通过采用AdaBoost算法构成的信噪分离器对信号和噪声进行识别、分离来消除噪声,得到高信噪比的超声回波信号。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裂谱分析算法相比,该技术提高了消噪性能的稳定性,增强了湮没材料内部各种散射体散射中的缺陷回波信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超声无损检测 信号消噪 提升小波变换 ADA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自适应延时反馈的混沌系统控制及应用
3
作者 王林泽 周军楠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07年第3期228-232,共5页
针对延迟反馈法参数较难确定的问题,给出了一种自适应调节反馈系数方法来控制非线性Lorenz混沌系统的方案.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延迟时间和反馈系数能够控制系统的不稳定周期轨道、消除混沌,并能使系统从失稳状态进入稳定状态.... 针对延迟反馈法参数较难确定的问题,给出了一种自适应调节反馈系数方法来控制非线性Lorenz混沌系统的方案.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延迟时间和反馈系数能够控制系统的不稳定周期轨道、消除混沌,并能使系统从失稳状态进入稳定状态.由于不需要外加参考信号,可以在混沌态的任意时刻施加控制,所以该方法简单易行.同时将以上控制效果应用于动画的控制中,对指定动画角色行为进行控制,使其可以运动到混沌的轨道上或者某一个特殊的轨迹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周期轨道 延迟反馈控制 Lorenz系统稳定性 混沌 动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车窗防夹系统的建模与实现 被引量:16
4
作者 戴国骏 张翔 +2 位作者 张怀相 李二涛 曾虹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39-541,530,共4页
针对电动车窗防夹系统的功能需求,给出了电动车窗防夹系统的物理模型,并建立了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的二阶控制模型,提出了简易的控制系统估计器;设计并实现了基于LIN总线的电动车窗防夹系统。实验结果证明,针对相应结构的车窗,该算法... 针对电动车窗防夹系统的功能需求,给出了电动车窗防夹系统的物理模型,并建立了电动车窗防夹控制系统的二阶控制模型,提出了简易的控制系统估计器;设计并实现了基于LIN总线的电动车窗防夹系统。实验结果证明,针对相应结构的车窗,该算法具有较高的自适应性,并具备稳定性好、可行性高、成本低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车窗 防夹系统 LIN总线 滤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性优化的CAN总线织机分布式控制系统 被引量:9
5
作者 戴国骏 张翔 +1 位作者 高申勇 张颖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4-117,共4页
为了适应高速织机对电气控制系统通讯实时性的要求,提出了基于CAN总线的织机分布式控制系统。通过分析CAN总线的特性以及与RS-485总线的比较,说明织机采用CAN总线具有优越性和可行性;同时针对影响CAN总线通讯实时性的因素,分别分析了CA... 为了适应高速织机对电气控制系统通讯实时性的要求,提出了基于CAN总线的织机分布式控制系统。通过分析CAN总线的特性以及与RS-485总线的比较,说明织机采用CAN总线具有优越性和可行性;同时针对影响CAN总线通讯实时性的因素,分别分析了CAN协议本身固有缺陷和应用层协议CANOpen在通讯实时性方面的不足,提出CAN网络实时性优化方法,并给出了实时CANOpen协议的实现过程,及织机分布式控制系统结构。系统运行结果表明,控制系统通讯出错率低,运行稳定,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机 控制系统 CANOPEN 分布式 实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移动目标的传感器网络覆盖质量度量与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申兴发 陈积明 +1 位作者 王智 戴国骏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46-252,共7页
以移动目标跟踪为应用背景,进行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质量度量与优化方法研究。面向移动目标栅栏覆盖,基于离散化网格划分思想,以曝光度为性能指标,提出基于图论的最小曝光路径搜索方法;基于最小曝光路径,提出递增式多步栅栏覆盖优化算法... 以移动目标跟踪为应用背景,进行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质量度量与优化方法研究。面向移动目标栅栏覆盖,基于离散化网格划分思想,以曝光度为性能指标,提出基于图论的最小曝光路径搜索方法;基于最小曝光路径,提出递增式多步栅栏覆盖优化算法;并对覆盖度量与优化方法的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任意的节点分布、感知模型、网络特征及目标移动路径,降低了为满足特定覆盖质量要求而部署的节点数量,从而显著降低网络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移动目标跟踪 覆盖 曝光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监督的高光谱混合像元非线性分解方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厉小润 伍小明 赵辽英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7-613,共7页
在进行高光谱混合像元非线性分解应用中,提出一种非监督的高光谱混合像元非线性分解方法.通过核函数把原始高光谱数据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中,揭示数据之间的高阶性质.通过非线性映射,原始数据在高维特征空间中变得线性可分.在高维特征空... 在进行高光谱混合像元非线性分解应用中,提出一种非监督的高光谱混合像元非线性分解方法.通过核函数把原始高光谱数据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中,揭示数据之间的高阶性质.通过非线性映射,原始数据在高维特征空间中变得线性可分.在高维特征空间中运用线性的非负矩阵分解(NMF)算法进行光谱解混,挖掘出数据间更多的特征.解混结果以端元相关系数、光谱角距离、光谱信息散度和均方根误差作为质量评价指标.进行模拟数据仿真实验和真实高光谱遥感数据分解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得到的分解结果优于非负矩阵分解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像元 核函数 光谱分解 非负矩阵分解(NM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像素纯度指数的端元提取算法 被引量:7
8
作者 崔建涛 王晶 +1 位作者 厉小润 赵辽英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24-1530,1565,共8页
为了减小光谱变化以及异常像素点对端元提取结果的影响,根据局部区域内纯像元和混合像元光谱特征的不同,提出一种基于空间像素纯度指数的端元提取算法.将光谱角距离和欧氏距离加权相加作为新的混合距离测度;采用固定大小的邻域窗口计算... 为了减小光谱变化以及异常像素点对端元提取结果的影响,根据局部区域内纯像元和混合像元光谱特征的不同,提出一种基于空间像素纯度指数的端元提取算法.将光谱角距离和欧氏距离加权相加作为新的混合距离测度;采用固定大小的邻域窗口计算图像中所有像素的空间像素纯度指数,在此基础上,根据光谱角距离测度和设定的端元光谱区分性阈值依次搜索端元.仿真数据和真实高光谱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准确地提取图像中的端元,并且精度高于其他一些端元提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元提取 光谱解混 高光谱遥感 空间像素纯度指数 光谱角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核支持向量机高光谱图像分类 被引量:6
9
作者 厉小润 朱洁尔 +1 位作者 王晶 赵辽英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03-1410,共8页
为了提高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中空间信息的利用率,提出一种将空间邻域信息和光谱信息结合的组合核支持向量机(SVM)学习算法.用SVM进行预分类,从分类结果图提取各像素的空间邻域特征,与光谱特征结合构造组合核SVM进行分类,并再次提取空间... 为了提高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中空间信息的利用率,提出一种将空间邻域信息和光谱信息结合的组合核支持向量机(SVM)学习算法.用SVM进行预分类,从分类结果图提取各像素的空间邻域特征,与光谱特征结合构造组合核SVM进行分类,并再次提取空间邻域特征进行多次空-谱信息组合核SVM迭代分类,如此迭代10次,从中选择合适的结果作为最终输出.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传统支持向量机的分类精度提升幅度可达10%左右.同时,与其他组合核支持向量机相比,该算法用更少的训练样本获得了更高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分类 支持向量机 空间邻域 组合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核直接Fisher描述分析与人脸识别 被引量:8
10
作者 厉小润 赵光宙 赵辽英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3-589,共7页
针对奇异情况下核Fisher鉴别分析中非线性最优鉴别矢量集的求解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核直接描述分析(IKDDA).根据再生核理论,定义核类内散度矩阵和核类间散度矩阵,将高维特征空间中的Fisher鉴别准则函数转化为核Fisher鉴别准则函数.基于同... 针对奇异情况下核Fisher鉴别分析中非线性最优鉴别矢量集的求解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核直接描述分析(IKDDA).根据再生核理论,定义核类内散度矩阵和核类间散度矩阵,将高维特征空间中的Fisher鉴别准则函数转化为核Fisher鉴别准则函数.基于同构映射原理和奇异值分解定理,在一个更小的空间内将核Fisher鉴别准则函数的极大值问题转化为其倒数的极小值问题,使最终的解不需要分开考虑核类内散度矩阵的零空间和非零空间.在ORL和UMIST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IKDDA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较低的误识率和较快的运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直接Fisher描述分析 最优鉴别矢量集 特征提取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部分非负矩阵分解的亚像元级地物光谱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建涛 厉小润 赵辽英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52,65,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亚像元级地物的光谱分析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核部分非负矩阵分解(Kernel Protection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KPNMF)的非线性解混算法。首先通过基于凸面几何理论的端元提取方法提取纯像元端元候选像素集合,... 为了进一步提高亚像元级地物的光谱分析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核部分非负矩阵分解(Kernel Protection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KPNMF)的非线性解混算法。首先通过基于凸面几何理论的端元提取方法提取纯像元端元候选像素集合,然后根据候选像素的空间纯度指数判断纯像元端元。在纯像元端元信息已知的条件下,利用核方法对部分非负矩阵分解(Protection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NMF)进行推广,构造相应的目标函数,推导迭代求解过程,分解求得亚像元端元光谱和所有端元的丰度。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解混算法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分解能力,解混结果优于线性解混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解混 亚像元 凸面几何 空间纯度指数 部分非负矩阵分解 航天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图像亚像元级地物端元提取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崔建涛 厉小润 赵辽英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57-1865,共9页
针对高光谱图像中以亚像元形式存在的地物的端元光谱提取问题,提出凸面几何理论和部分非负矩阵分解相结合的端元提取方法.通过去噪的正交基子空间投影方法和相似度比较获得原始图像中的纯像元端元,利用纯像元端元光谱对图像逐点求取丰... 针对高光谱图像中以亚像元形式存在的地物的端元光谱提取问题,提出凸面几何理论和部分非负矩阵分解相结合的端元提取方法.通过去噪的正交基子空间投影方法和相似度比较获得原始图像中的纯像元端元,利用纯像元端元光谱对图像逐点求取丰度和重构误差,对误差大于设定阈值的像素集合进行部分非负矩阵分解,求得亚像元级地物的端元光谱.实验结果表明,该端元提取方法能够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从而实现对亚像元级地物端元光谱的有效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元提取 单形体 正交基子空间投影 线性光谱混合模型 非负矩阵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化向量分析结合光谱解混的高光谱变化检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辽英 陈小芬 厉小润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12-1919,共8页
针对多时相高光谱图像像素级的多类变化检测问题,提出变化向量分析和光谱解混相结合的多类变化检测方法.基于光谱变化向量分析,利用最大期望(EM)算法迭代求阈值,实现变化区域检测.对多时相高光谱图像分别提取端元,求解2个图像中变化区... 针对多时相高光谱图像像素级的多类变化检测问题,提出变化向量分析和光谱解混相结合的多类变化检测方法.基于光谱变化向量分析,利用最大期望(EM)算法迭代求阈值,实现变化区域检测.对多时相高光谱图像分别提取端元,求解2个图像中变化区域像元的丰度.以相关系数为相似性判断准则,根据图像分类精细程度自适应确定阈值,实现多时相高光谱图像各端元对应类别的匹配和确定.对变化向量分析方法检测出的变化区域求丰度,根据丰度最大确定各像元类别.通过逐像元类别比较,判断类别变化信息.仿真数据和真实多时相高光谱图像的变化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与直接光谱解混分类后变化检测方法相比,采用提出的方法能够明显提高高光谱图像多类变化检测的精度,运行效率提高1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检测 变化向量分析 高光谱图像 端元提取 光谱解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实验教学的可拆卸小型编译器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谌志群 王小华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09年第6期111-113,共3页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均很高,在计算机本科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设计实现了一个面向"编译原理"实验教学的可拆卸小型编译器——SMini。详细介绍了SMini的系统结构...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均很高,在计算机本科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设计实现了一个面向"编译原理"实验教学的可拆卸小型编译器——SMini。详细介绍了SMini的系统结构、设计方法与实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译原理 编译器 实验教学 可拆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径向基函数网络估计密度函数的数据分类
15
作者 赵辽英 厉小润 赵光宙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88-1092,共5页
针对样本总体分布已知的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法.通过非线性映射将训练样本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基于向量投影法从训练样本中选择边界向量,运用多维二叉树搜索法确定每个边界向量同类中的k近邻,运用统计理论中的大数定理估计样... 针对样本总体分布已知的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法.通过非线性映射将训练样本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基于向量投影法从训练样本中选择边界向量,运用多维二叉树搜索法确定每个边界向量同类中的k近邻,运用统计理论中的大数定理估计样本的类条件概率密度函数,由边界向量与相应的密度函数构成新的训练样本对.对每一类数据建立一个径向基函数(RBF)网络,以相应类的边界向量作为中心,通过训练以RBF网络来估计样本的类条件概率密度,并采用基于最小错误率的贝叶斯决策来实现分类.对机器学习数据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与支持向量机(SVM)相似的识别率,并且能快速有效地实现多类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分类 边界向量预选取 径向基函数网络 贝叶斯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自行车共振特性的建模与仿真
16
作者 曾虹 戴国骏 +1 位作者 刘海峰 张翔 《现代电子技术》 2004年第24期44-45,56,共3页
在电动自行车的设计过程中 ,如果电动车的振动频率和电动机的振动频率相同或相近时 ,就会产生共振 ,会使人感觉很不舒服。本文提出了一种电动自行车振动特性的模型 ,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电动车振动特性模型的合理性。
关键词 电动车 振动 仿真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机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测步长算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陆文英 胡海荣 《电子科技》 2018年第12期9-13,共5页
对于室内定位而言,测步长是惯性测量中的一个基本环节。传统的测量步长方法一般成本高、难操作或准确度不高,为此文中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手机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测量步长算法,该算法主要包括人体行走模型的建立、惯性坐标系转换、互补滤... 对于室内定位而言,测步长是惯性测量中的一个基本环节。传统的测量步长方法一般成本高、难操作或准确度不高,为此文中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手机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测量步长算法,该算法主要包括人体行走模型的建立、惯性坐标系转换、互补滤波器的角补偿、误差修正4个部分,可以较好地提高测量步长数据的准确度。实现结果表明,把手机放在口袋里行走时,测出的实验数据和真实数据比较,误差可以控制在5%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测量 多传感器 步长 角补偿 加速度传感器 坐标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