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创新与应用——以“思维导图”为例 被引量:28
1
作者 吴圣姬 马青兰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1-45,共5页
思维导图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可视化辅助教学技术手段,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结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多年教学实践,将思维导图模式应用到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的本科教学中,优化了课程内容,... 思维导图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可视化辅助教学技术手段,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结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多年教学实践,将思维导图模式应用到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的本科教学中,优化了课程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批判性创新思维能力、归纳总结及总体规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思维导图 教学方法 能力素质提升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辐照对4H-SiC MOS材料缺陷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帅 熊慧凡 +3 位作者 杨霞 杨德仁 皮孝东 宋立辉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36-1541,共6页
4H-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基器件在电子辐照环境下应用时可能产生新的材料缺陷,导致其电学性能发生退化。本文选取结构最简单的MOS基器件(4H-SiC MOS电容器)为对象,研究了一系列电子辐照剂量下材料缺陷的演变情况。在10 MeV电子束下... 4H-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基器件在电子辐照环境下应用时可能产生新的材料缺陷,导致其电学性能发生退化。本文选取结构最简单的MOS基器件(4H-SiC MOS电容器)为对象,研究了一系列电子辐照剂量下材料缺陷的演变情况。在10 MeV电子束下对MOS样品进行30、50、100、500、1 000 kGy剂量的辐照,对辐照前、后样品进行深能级瞬态谱测试(DLTS)和电容-电压(C-V)曲线表征。DLTS实验结果表明,低剂量电子辐照前、后4H-SiC/SiO_(2)界面及近界面处的缺陷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而高剂量辐照导致双碳间隙原子缺陷的构型发生了改变,演变后的构型能级位置更深,化学结构更加稳定。C-V曲线测试结果发现,不同电子辐照剂量导致MOS电容器平带电压发生不同程度的负向漂移,这很可能是SiO_(2)氧化层中氧空位数量和4H-SiC/SiO_(2)界面及近界面处缺陷数量共同影响的结果。本文研究结果对研发和优化抗电子辐照的4H-SiC MOS制备工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H-SiC MOS 电子辐照 缺陷变化 双碳间隙原子 深能级瞬态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管电子结构第一性原理计算
3
作者 陈阿青 梁轻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1,共6页
TiO_(2)纳米管的结构高度定向且紧密堆积,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催化等领域。为了进一步改性TiO_(2)纳米管,本工作通过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不同手性的Nb掺杂TiO_(2)纳米管的能带结构、态密度以及电荷密度等... TiO_(2)纳米管的结构高度定向且紧密堆积,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催化等领域。为了进一步改性TiO_(2)纳米管,本工作通过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不同手性的Nb掺杂TiO_(2)纳米管的能带结构、态密度以及电荷密度等电子结构。结果表明不同手性的TiO_(2)纳米管的能带结构不同,Nb掺杂提高了TiO_(2)纳米管的费米能级,降低了禁带宽度。分析态密度可知纯TiO_(2)纳米管的价带主要由O 2p轨道提供,导带主要由Ti 4d轨道提供,而Nb掺杂后Nb 4d轨道会对导带产生贡献。通过分析电荷密度可以进一步得出,与Ti原子相比,Nb原子与O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更强,有利于增强TiO_(2)纳米管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纳米管 Nb掺杂 电子结构 第一性原理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4
作者 聂秋林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3-105,共3页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对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从优化实验教学项目建立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实施学生科研训练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大实验室平台以及建立适应个性化需求的开...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对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从优化实验教学项目建立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实施学生科研训练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大实验室平台以及建立适应个性化需求的开放实验室管理机制等方面对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实验教学 示范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界面原子、电子结构的设计与表征
5
作者 张振华 刘伟伟 +1 位作者 许并社 郭俊杰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42-747,共6页
材料的变形与相变、晶体生长、电荷分离传输、催化反应等过程均涉及到材料中的界面问题,并且紧密依赖于界面附近的原子和电子结构。因此,可以通过调控材料的界面原子、电子结构来赋予材料特殊的新功能。介绍了材料界面研究的最新进展,... 材料的变形与相变、晶体生长、电荷分离传输、催化反应等过程均涉及到材料中的界面问题,并且紧密依赖于界面附近的原子和电子结构。因此,可以通过调控材料的界面原子、电子结构来赋予材料特殊的新功能。介绍了材料界面研究的最新进展,枚举了研究者如何获得固-固材料界面的原子结构,在光催化和太阳能电池中如何利用界面分离和电荷传输及电子全息技术定量分析二维电子气,以及在材料生长和催化过程中的固-液和固-气界面演化。这些研究结果展示了人们对界面原子、电子结构前所未有的认知,这些科学而直观的构效关系对于启发研究者设计和构筑更加精细、高效的界面结构提出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 原子结构 电子结构 透射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性实验教学在材料学科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和探索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骐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126,178,共5页
以硫化钼二维结构的气相合成与光电探测应用为课题,在材料专业本科生中开展了研究性实验教学试点。参与课程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直面二维半导体材料的合成与应用,自主探索与相互协作相结合,通过气相沉积法成功制备了原子层厚度的硫化钼... 以硫化钼二维结构的气相合成与光电探测应用为课题,在材料专业本科生中开展了研究性实验教学试点。参与课程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直面二维半导体材料的合成与应用,自主探索与相互协作相结合,通过气相沉积法成功制备了原子层厚度的硫化钼二维结构并组装成光电探测器,探究探测器在定功率变波长及定波长变功率光照下的光电响应行为。证明了硫化钼二维结构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响应稳定性和毫秒级的响应速度,实现了良好的光电探测效果。研究性实验教学改变了传统实验教学尚未实验,结论已知的固有模式,将学科前沿问题融入实验教学过程,不预设答案,学生在课程中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性实验教学 教学实践 教研结合 二维材料 光电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聚二甲基硅氧烷涂层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联用测定环境水和果汁中菊酯农药残留 被引量:20
7
作者 崔艳华 姚伟宣 +2 位作者 张素玲 王海栋 钟芳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5-380,共6页
建立了石墨烯/聚二甲基硅氧烷涂层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在线联用测定环境水和果汁样品中6种菊酯类农药的检测方法。该涂层的萃取性能优于商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Polydimethylsilane)及聚丙烯(PA,Polypropylene)涂层。对影响... 建立了石墨烯/聚二甲基硅氧烷涂层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在线联用测定环境水和果汁样品中6种菊酯类农药的检测方法。该涂层的萃取性能优于商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Polydimethylsilane)及聚丙烯(PA,Polypropylene)涂层。对影响萃取性能的因素(如萃取温度、离子强度、萃取时间及解吸时间)依次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丙烯菊酯与联苯菊酯的线性范围为0.02-5μg/L,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的线性范围为0.1-20μg/L,溴氰菊酯的线性范围为0.2-20μg/L,其相关系数均高于0.99,检出限为6.8-58.2 ng/L,定量下限为18.2-154.9 ng/L。同一涂层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不高于9.2%,3根涂层之间的RSD为6.7%-10.8%。将该方法用于河水、鱼塘水、苹果汁和橙汁中6种菊酯残留的分析,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1.6%-92.9%,82.3%-96.1%,78.2%-92.8%和79.9%-91.7%。方法简便、灵敏,能够满足环境水样及浓缩果汁样品中痕量农药残留的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聚二甲基硅氧烷 顶空固相微萃取 菊酯 水样 果汁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溴二苯乙烷在环境中的分布及毒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金美青 陈紫涵 +4 位作者 陈雯 周珊珊 包怡然 张栋 赵红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482-2490,共9页
十溴二苯乙烷(Decabromodiphenyl ethane,DBDPE)是一种新型溴系阻燃剂,在国内外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在环境中也开始被普遍检测到.研究发现,DBDPE有生物累积的潜在可能性,这不仅会威胁生态系统的安全,也将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影响.... 十溴二苯乙烷(Decabromodiphenyl ethane,DBDPE)是一种新型溴系阻燃剂,在国内外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在环境中也开始被普遍检测到.研究发现,DBDPE有生物累积的潜在可能性,这不仅会威胁生态系统的安全,也将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影响.目前,关于DBDPE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在土壤、沉积物、生物体等环境介质中的含量分析,而对其急性毒性效应与亚急性毒性效应的研究较少,毒理学研究方面更是缺乏.因此,笔者拟介绍DBDPE的来源、环境分布、生物富集及毒理学效应,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溴二苯乙烷 环境行为 生物富集 毒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2+)和Dy^(3+)掺杂浓度对Sr_2MgSi_2O_7材料的荧光和长余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毛启楠 李鹤 +3 位作者 季振国 席俊华 张峻 孔哲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19-826,共8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得到Sr_2Mg Si_2O_7:Eu^(2+)和Sr_2Mg Si_2O_7:Eu^(2+),Dy^(3+)发光粉,并详细研究了Eu^(2+)和Dy^(3+)的掺杂浓度对Sr_2Mg Si_2O_7材料的荧光和长余辉性能的影响。所有样品都在470 nm附近呈现较宽的发光峰,这可归因于E...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得到Sr_2Mg Si_2O_7:Eu^(2+)和Sr_2Mg Si_2O_7:Eu^(2+),Dy^(3+)发光粉,并详细研究了Eu^(2+)和Dy^(3+)的掺杂浓度对Sr_2Mg Si_2O_7材料的荧光和长余辉性能的影响。所有样品都在470 nm附近呈现较宽的发光峰,这可归因于Eu^(2+)离子的4f^65d→4f^7电子能级跃迁。当Eu^(2+)掺杂浓度超过淬灭浓度,其浓度淬灭效应导致发光粉的荧光强度下降和余辉时间减短。同时,发射峰的峰位随Eu^(2+)浓度的增加而发生红移,这主要由于晶体场分裂能和斯托克斯位移变化造成的,而电子云扩大效应变化所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弱。Dy^(3+)离子会抑制荧光,但有助于延长余辉时间。当其掺杂浓度超过10mol%时,Eu^(2+)\Dy^(3+)离子通过隧道复合机制发生浓度淬灭,从而使材料的长余辉寿命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镁锶 发光性能 掺杂 浓度淬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PE/木粉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长效吸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春晓 刘梦云 +2 位作者 曾媛 张素玲 姚伟宣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118-11121,共4页
加入HDPE-g-MAH、CG-8831和KH-550制备HDPE/木粉改性复合材料。研究其长效吸水性,发现吸水率随时间延长先快速增加,浸水35 d后缓慢增至平衡,HDPE-g-MAH改性效果最好,其饱和吸水率仅为1.503%。利用Fick第二扩散定律拟合吸水动力学曲线,... 加入HDPE-g-MAH、CG-8831和KH-550制备HDPE/木粉改性复合材料。研究其长效吸水性,发现吸水率随时间延长先快速增加,浸水35 d后缓慢增至平衡,HDPE-g-MAH改性效果最好,其饱和吸水率仅为1.503%。利用Fick第二扩散定律拟合吸水动力学曲线,得扩散系数D的顺序:HDPE-g-MAH增容HDPE/木粉复合材料>HDPE/木粉复合材料>KH-550改性HDPE/木粉复合材料>CG-8831改性HDPE/木粉复合材料。并证明该吸水过程符合Fick第二扩散定律,相关系数R2值达0.99以上。HDPE/木粉改性复合材料尺寸变化系数CD>CW>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PE/木粉改性复合材料 吸水性 Fick第二扩散定律 尺寸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一步烧结法合成巨介电常数材料CaCu3Ti4O12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阳阳 张俊亭 侯春宁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6-61,共6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巨介电常数材料类钙钛矿型钛酸铜钙(CaCu3Ti4O12,CCTO)先驱物,采用一步烧结法得到纯度较高的CCTO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介电性能测试和阻抗谱测试对样品进行了结构、微观形貌、介电-频率、阻抗谱... 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巨介电常数材料类钙钛矿型钛酸铜钙(CaCu3Ti4O12,CCTO)先驱物,采用一步烧结法得到纯度较高的CCTO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介电性能测试和阻抗谱测试对样品进行了结构、微观形貌、介电-频率、阻抗谱等分析表征,并讨论了CCTO的微观电导机理和晶粒晶界的性质,计算了晶界活化能。结果表明,此法制备的CCTO样品具有较好的结晶质量、较高的纯度以及优良的介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TO 溶胶-凝胶 介电常数 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蒸发沉积重掺硅薄膜及其在低辐射玻璃上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学丽 黄延伟 +2 位作者 李向明 席俊华 季振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8期39-42,共4页
采用电子束蒸发法以普通玻璃为基板制备了重掺硅薄膜,通过SEM、EDS、透射光谱对其形貌、成分以及透射率进行了测试表征。进一步采用铝诱导低温晶化法在玻璃基板上沉积Al薄膜,对重掺硅薄膜进行铝诱导晶化。XRD测试、电学性能测试以及可见... 采用电子束蒸发法以普通玻璃为基板制备了重掺硅薄膜,通过SEM、EDS、透射光谱对其形貌、成分以及透射率进行了测试表征。进一步采用铝诱导低温晶化法在玻璃基板上沉积Al薄膜,对重掺硅薄膜进行铝诱导晶化。XRD测试、电学性能测试以及可见-红外光谱透射率测试结果表明,硅薄膜在温度为300℃以上出现了Si(111)的衍射峰,薄膜的导电性得到了提高,且具有较强的红外反射能力,表明在低辐射玻璃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同时采用电子束蒸发法制备了结构为glass/Si/Ag/Si的Ag基低辐射玻璃,通过光学性质测试和腐蚀情况观察结果表明硅薄膜具有保护低辐射薄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蒸发 重掺硅薄膜 低辐射玻璃 硅保护层 铝诱导低温晶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漫反射光谱研究SrAl_2O_4长余辉材料中Dy^(3+)和Eu^(2+)相关陷阱能级 被引量:4
13
作者 傅佳意 毛启楠 +2 位作者 沈东东 席俊华 季振国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98-903,共6页
在长余辉发光物理机制的研究中,确定发光材料中的缺陷能级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两组SrAl_2O_4∶Dy^(3+)和SrAl_2O_4∶Eu^(2+)样品,并采用漫反射光谱测定了SrAl_2O_4中一系列与Dy^(3+)和Eu^(2+)相关的吸收峰。对于SrAl... 在长余辉发光物理机制的研究中,确定发光材料中的缺陷能级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两组SrAl_2O_4∶Dy^(3+)和SrAl_2O_4∶Eu^(2+)样品,并采用漫反射光谱测定了SrAl_2O_4中一系列与Dy^(3+)和Eu^(2+)相关的吸收峰。对于SrAl_2O_4∶Dy^(3+)和SrAl_2O_4∶Eu^(2+),在其吸收谱的较低能量(长波长)和较高能量(短波长)区域内分别存在一组吸收峰。通过这些吸收峰可确定Dy^(3+)和Eu^(2+)掺杂在SrAl_2O_4带隙中引入的陷阱深度。结果表明Dy^(3+)离子能够在SrAl_2O_4中形成浅能级和深能级陷阱,而Eu^(2+)离子仅会形成浅能级陷阱。与文献报道的陷阱相比较,这些陷阱大部分和其它方法测得的数据相一致,小部分则是首次报道,可能是其它方法的测试范围所限而无法测得。我们认为距离导带0.6至1.2eV范围内的Dy^(3+)相关陷阱在SrAl_2O_4∶(Eu^(2+),Dy^(3+))长余辉发光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锶 陷阱能级 漫反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基薄膜电容器介质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慧龙 张木华 +4 位作者 卢红伟 王怡人 杜建欣 陈升 潘力群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4-150,共7页
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介电常数较高、击穿强度高和耐化学腐蚀等优点,成为当下研究最为广泛的介电储能材料之一。综述了PVDF基薄膜电容器介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核壳结构修饰后再与PVDF基聚合物复合,无机导体粒子及有机导电材料与P... 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介电常数较高、击穿强度高和耐化学腐蚀等优点,成为当下研究最为广泛的介电储能材料之一。综述了PVDF基薄膜电容器介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核壳结构修饰后再与PVDF基聚合物复合,无机导体粒子及有机导电材料与PVDF基聚合物复合以及三明治结构,还叙述了PVDF基薄膜电容器介质复合材料的技术问题,并就其今后的研究趋势和应用领域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介电高分子 储能密度 介电损耗 击穿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磷纳米光催化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沈志凯 元勇军 +1 位作者 于振涛 邹志刚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93-507,共15页
黑磷(black phosphorous,BP)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材料,具有基于层数可调节的带隙(0.3~2.0 e V)和高的载流子迁移率(1000 cm 2·V^(-1)·s^(-1))等特性,在光催化领域被广泛关注。黑磷在可见光及近红外光区域具有强的吸收,是一种... 黑磷(black phosphorous,BP)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材料,具有基于层数可调节的带隙(0.3~2.0 e V)和高的载流子迁移率(1000 cm 2·V^(-1)·s^(-1))等特性,在光催化领域被广泛关注。黑磷在可见光及近红外光区域具有强的吸收,是一种宽光谱响应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具有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优点;高的载流子迁移率使其成为一种优异的光生载流子传输材料;此外,黑磷纳米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可以为光催化反应提供丰富的反应活性位点,从而提高催化效率。当前,黑磷纳米材料在光催化制氢、光催化固氮、光催化CO 2还原等领域被广泛研究,展现出独特的优点和良好的性能,是一种理想的光催化剂材料。基于此,详细介绍了黑磷材料的结构与特性,归纳了黑磷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黑磷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黑磷材料的构效关系,展望了黑磷纳米材料在光催化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磷 光催化 光催化产氢 人工固氮 CO_(2)还原 二维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余辉材料及其力致发光现象 被引量:4
16
作者 丁艺聪 季振国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4-156,共3页
长余辉发光材料是一种在外在激发源(紫外线-可见光,X射线,β射线等)停止后仍能在相当时间内(几秒到十几个小时)维持肉眼可见的荧光余辉的材料,在应急照明、警示标识等方面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长余辉材料的力致发光现象却是近几年... 长余辉发光材料是一种在外在激发源(紫外线-可见光,X射线,β射线等)停止后仍能在相当时间内(几秒到十几个小时)维持肉眼可见的荧光余辉的材料,在应急照明、警示标识等方面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长余辉材料的力致发光现象却是近几年来在国际上得到相关领域研究人员重视的一个研究方向,在力学传感器、材料应力分析、建筑物安全、地震及火山爆发预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简单介绍了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力致发光现象及其发光机制、研究现状和应用等方面研究进展,供有关研究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余辉材料 力致发光 力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材料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逸凡 陆潇晓 +5 位作者 鲍亮 元勇军 裴浪 白王峰 吴诗婷 张怀伟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26-128,共3页
"计算材料学"是沟通材料学实验和理论研究的桥梁,是材料类专业学生学习材料设计和进行科学研究的一把"利器"。因此高等院校开设"计算材料学"课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分析"计算材料学"课程教... "计算材料学"是沟通材料学实验和理论研究的桥梁,是材料类专业学生学习材料设计和进行科学研究的一把"利器"。因此高等院校开设"计算材料学"课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分析"计算材料学"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结合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一些经验,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材料学 课程教学 改革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类材料在膜分离领域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梦瑶 夏晨芸 +4 位作者 吴佳琳 王瑜佳 周卿伟 邬迪华 傅力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82,共10页
二维材料石墨烯具有超薄片层结构,其片层间隙尺寸可实现对特定物质的截留;同时,石墨烯具有极好的化学稳定性,能够作为表面防氧化保护层。近年来,利用石墨烯类材料改性分离膜的性能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探索石墨烯类材料在膜分离... 二维材料石墨烯具有超薄片层结构,其片层间隙尺寸可实现对特定物质的截留;同时,石墨烯具有极好的化学稳定性,能够作为表面防氧化保护层。近年来,利用石墨烯类材料改性分离膜的性能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探索石墨烯类材料在膜分离领域中的应用,对石墨烯的分类及其制备方法进行简要的概述,重点讨论了石墨烯改性在提高分离膜的通量、选择性、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耐氯性和抗污染性方面的机理。石墨烯类材料主要通过掺杂或表面沉积对分离膜进行改性,石墨烯类材料改性膜在脱盐、油水分离、染料脱色、有机物脱水、水溶液中脱除微量挥发性有机物、有机物-有机物分离和气体分离等领域均表现出优异的分离特性。石墨烯类材料片层内部及片层之间的空间可以为目标分离物提供传输通道,其表面基团和带电特性又增强了石墨烯改性膜与目标分离物之间的亲和作用,从而可以同时提高通量和选择性。调控石墨烯类材料自身的结构,改善其在高分子材料内的相容性,提高石墨改性膜的稳定性,是石墨烯类材料在膜分离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膜分离 膜改性 通量 选择性 稳定性 抗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河渠沿岸土壤中重金属积累特征及其风险评价
19
作者 王雅玉 周溶冰 +2 位作者 陈天力 吴卫红 谢正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6期108-112,共5页
[目的]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开发区主要河渠沿岸表层土壤,设置27个采样点,检测土壤中Cu、Zn、Pb、Cd和Cr 5种重金属含量。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开发... [目的]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开发区主要河渠沿岸表层土壤,设置27个采样点,检测土壤中Cu、Zn、Pb、Cd和Cr 5种重金属含量。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开发区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风险评价。[结果]土壤中Cu、Zn、Pb、Cd和Cr含量平均浓度分别为74.28、142.80、93.15、8.75、177.80 mg/kg。土壤中Cd单项污染指数为14.58,其他重金属均小于1,各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大小依次为Cd>Cu>Cr>Zn>Pb;内梅罗综合指数显示该开发区土壤处于重度污染水平;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显示Cd处于极强风险等级,其他重金属均处于轻微危害水平。[结论]Cd污染程度远超过国家土壤二级标准的14倍,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风险评价 经济开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下沙地区市售猪肝中铅·镉污染状况调查分析
20
作者 方丽娟 赵淑敏 +1 位作者 蓝希宇 金子文 《农业灾害研究》 2012年第5期53-54,57,共3页
[目的]研究杭州下沙地区市售猪肝中铅、镉的污染状况。[方法]采用湿式消解法处理猪肝样品,使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猪肝中的Cd和Pb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对23个猪肝样品进行检验,测得镉含量范围为0.256~0.394mg/kg,铅的含量范围为0.413... [目的]研究杭州下沙地区市售猪肝中铅、镉的污染状况。[方法]采用湿式消解法处理猪肝样品,使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猪肝中的Cd和Pb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对23个猪肝样品进行检验,测得镉含量范围为0.256~0.394mg/kg,铅的含量范围为0.413~2.000mg/kg。[结论]采用湿式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猪肝中镉和铅的含量方法简单、准确,所选猪肝样品镉含量符合国家食品中镉限量标准,91.3%的样品中铅含量超标,最高超标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湿式消解 猪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