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涤纶/粘胶梭织物无氟防水拉毛整理工艺
1
作者 占敏华 徐德彬 +1 位作者 郭玉良 吴安富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29,共4页
为解决涤纶/粘胶梭织物传统拉毛防水工艺存在工艺加工流程长且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了先防水后拉毛的工艺。研究了工艺流程、防水剂类型和用量等条件对织物防水等级和色牢度等性能的影响。优化的工艺条件为:焙烘温度180℃,焙烘时间75 s,无... 为解决涤纶/粘胶梭织物传统拉毛防水工艺存在工艺加工流程长且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了先防水后拉毛的工艺。研究了工艺流程、防水剂类型和用量等条件对织物防水等级和色牢度等性能的影响。优化的工艺条件为:焙烘温度180℃,焙烘时间75 s,无氟防水剂T77155 g/L,交联剂DH-390910 g/L,醋酸0.5 g/L。整理后织物的洗前防水等级为4~5级、耐干摩擦色牢度4级、耐湿摩擦色牢度2级、溶液沾色牢度2~3级,且具有无氟、柔软等特点,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整理 无氟防水 有机硅 拉毛 涤纶/粘胶梭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促进剂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纤维分散染料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成龙 李立新 +2 位作者 吴绍明 柴丽琴 周岚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7-152,共6页
为研究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纤维分散染料低温染色技术,以丁二酸二乙酯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低温染色促进剂,分析了染色促进剂在PBS纤维分散染料低温染色中的作用,研究了染色促进剂对PBS纤维用C.I.分散红60染料的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能的... 为研究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纤维分散染料低温染色技术,以丁二酸二乙酯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低温染色促进剂,分析了染色促进剂在PBS纤维分散染料低温染色中的作用,研究了染色促进剂对PBS纤维用C.I.分散红60染料的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I.分散红60染料在PBS纤维上的吸附染色动力学方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相比无染色促进剂染色,在70℃含有染色促进剂染色的条件下,C.I.分散红60染料在PBS纤维上的平衡吸附量有明显提升,染色速率明显加快,半染时间显著缩短,扩散系数也显著增大;染色促进剂的加入对分散染料上染PBS纤维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C.I.分散红60染料对PBS纤维的染色,在有无染色促进剂时均符合能斯特型吸附等温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纤维 分散染料 染色促进剂 染色动力学 染色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整理剂溶胶的稳定性及其整理工艺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慧 龚国利 +2 位作者 弓太生 韩文忠 李媛媛 《印染》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共4页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抗真菌整理剂,对抗真菌剂的稳定性及优化整理工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溶胶陈化温度越低,抗真菌剂黏度的变化越小,稳定性越好。得到的最佳抗真菌整理工艺条件为二浸二轧,轧余率70%~80%,100℃预烘2.5 min,160℃焙烘2 ...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抗真菌整理剂,对抗真菌剂的稳定性及优化整理工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溶胶陈化温度越低,抗真菌剂黏度的变化越小,稳定性越好。得到的最佳抗真菌整理工艺条件为二浸二轧,轧余率70%~80%,100℃预烘2.5 min,160℃焙烘2 min。整理后的织物能很好地抑制白念珠菌和红毛癣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微生物整理 整理剂 溶胶 凝胶 针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酰亚胺分散染料的合成与应用性能 被引量:7
4
作者 展义臻 赵雪 王炜 《印染》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17,共5页
以邻苯二甲酰亚胺为原料,通过硝基化、氨基化和重氮化偶合等反应,制备了邻苯二甲酰亚胺分散染料Dye-PLM,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等对合成的中间体和染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合成染料的色光、水解性能和染色性能等。结果表明:... 以邻苯二甲酰亚胺为原料,通过硝基化、氨基化和重氮化偶合等反应,制备了邻苯二甲酰亚胺分散染料Dye-PLM,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等对合成的中间体和染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合成染料的色光、水解性能和染色性能等。结果表明:合成染料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为500 nm;高温染色过程中随着p H值的增加,染料水解严重;红外分析表明,酰胺基团水解为羧酸基团;染色过程中,染料上染速率较慢,130℃染色10 min之前要严格控制升温速率;染色织物的水洗色牢度可达3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染料 染色 邻苯二甲酰亚胺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禾素混纺织物的染色 被引量:3
5
作者 余艳娥 杨丁丁 +1 位作者 杭彩云 周方颖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7-29,41,共4页
采用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对棉/禾素混纺织物进行染色,优化的染色工艺为:分散染料1%(omf),载体2%(omf),匀染剂2 g/L,染色温度90℃,染色时间30 min;活性染料3%(omf),氯化钠40 g/L,碳酸钠20 g/L,染色温度60℃,染色时间60 min。染色后织物耐... 采用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对棉/禾素混纺织物进行染色,优化的染色工艺为:分散染料1%(omf),载体2%(omf),匀染剂2 g/L,染色温度90℃,染色时间30 min;活性染料3%(omf),氯化钠40 g/L,碳酸钠20 g/L,染色温度60℃,染色时间60 min。染色后织物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优良,但手感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分散染料 活性染料 生物基纤维 棉/禾素混纺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码印花精细度与织物组织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高普 张嘉辉 +3 位作者 张学辉 湛永红 曹建达 马辉 《印染》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0-34,共5页
对不同组织结构的铜氨长丝织物进行数码印花,通过放大法评价印花精细度,探讨织物组织结构对数码印花精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墨滴的渗化度对于线宽≤1.0 mm图线的精细性影响较大;增大织物的紧度和纱线的捻度,有利于提升印花精细性;经、... 对不同组织结构的铜氨长丝织物进行数码印花,通过放大法评价印花精细度,探讨织物组织结构对数码印花精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墨滴的渗化度对于线宽≤1.0 mm图线的精细性影响较大;增大织物的紧度和纱线的捻度,有利于提升印花精细性;经、纬密度的差异容易导致经、纬向精细性的差异;织密相同时,纱线的线密度越细,打印的精细性越差;织物组织结构对于阴、阳线条的精细度影响规律一致,但是视觉效果存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印花 精细度 织物结构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对分散染料色光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展义臻 赵雪 王炜 《印染》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4-28,45,共6页
探讨了Ca2+、Cu2+、Fe3+三种金属离子对常用的16只分散染料色光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对SF染料的影响不明显,无论是ΔE值,还是得色深度变化都不大。Cu2+对高温三原色中深蓝S-3BG影响较大,当Fe3+超过100 mg/kg时,红玉S-5BL色光明显偏... 探讨了Ca2+、Cu2+、Fe3+三种金属离子对常用的16只分散染料色光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对SF染料的影响不明显,无论是ΔE值,还是得色深度变化都不大。Cu2+对高温三原色中深蓝S-3BG影响较大,当Fe3+超过100 mg/kg时,红玉S-5BL色光明显偏蓝偏绿,ΔE值增大,得色深度下降。Cu2+对分散红3B与分散蓝2B色光影响较大,色光严重偏绿偏黄。金属离子对艳色的影响较大,会使颜色变灰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染料 染色 色光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丝织物微波多功能环保改性工艺 被引量:3
8
作者 赵雪 展义臻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16,共5页
蚕丝织物由于其柔滑、舒适等特点非常受消费者青睐,但由于织物存在易起皱、滋生细菌等问题,需要对其进行功能整理,传统的热传导功能整理改性加热方法存在加热不均匀、加热时间较长等问题。文章提出采用环保、均匀和快速的微波加热方法... 蚕丝织物由于其柔滑、舒适等特点非常受消费者青睐,但由于织物存在易起皱、滋生细菌等问题,需要对其进行功能整理,传统的热传导功能整理改性加热方法存在加热不均匀、加热时间较长等问题。文章提出采用环保、均匀和快速的微波加热方法将自制的整理剂壳聚糖胍盐对蚕丝织物进行功能整理改性,使其具有抗皱、抗菌和染色增深等效果,研究了最佳多功能改性整理工艺。实验结果显示采用微波加热方法将壳聚糖胍盐对蚕丝织物进行改性整理后,蚕丝织物不仅具有较好的抗皱性和抗菌性,还可以提高其染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丝 微波 多功能改性 壳聚糖胍盐 跟单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蒙脱土对活性染料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慧 弓太生 +2 位作者 韩文忠 冯青云 龚国利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6期5-9,23,共6页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十二烷基磺酸钠对天然钠基蒙脱土进行有机化插层改性,增加层间距,CTAB的扩层效果最佳,DMDAAC次之,SDS的扩层作用最小.80℃对CTAB-MMT对M-8B,X-BR和K-R 3种活性染料的吸附有利,吸附过程为吸...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十二烷基磺酸钠对天然钠基蒙脱土进行有机化插层改性,增加层间距,CTAB的扩层效果最佳,DMDAAC次之,SDS的扩层作用最小.80℃对CTAB-MMT对M-8B,X-BR和K-R 3种活性染料的吸附有利,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pH对K型活性染料的吸附影响较小,60min可达最大值.pH=8时对X型活性染料短时间吸附即可达到较大的吸附量,pH=4对M型活性染料的吸附60min可达最大吸附量.DMDAAC-MMT和SDS-MMT对染料的吸附条件为pH=4~5,50℃吸附50min,而低温短时有利于DMDAAC-MMT对K型活性染料的吸附,且这种吸附受pH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蒙脱土 活性染料 吸附性能 吸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染料的耐氯色牢度
10
作者 展义臻 赵雪 +1 位作者 韩文忠 王炜 《印染》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29,56,共5页
探讨了活性染料结构、拼色和染料质量浓度对耐氯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耐氯色牢度主要取决于染料的分子结构;单色的耐氯性会影响到三原色的耐氯性;活性染料的耐氯色牢度基本上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固色剂对活性染料耐氯色牢度提... 探讨了活性染料结构、拼色和染料质量浓度对耐氯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耐氯色牢度主要取决于染料的分子结构;单色的耐氯性会影响到三原色的耐氯性;活性染料的耐氯色牢度基本上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固色剂对活性染料耐氯色牢度提高效果不明显,最高可提高1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染色 耐氯色牢度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π-π作用能在分散染料染色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谢玲芝 赵雪 展义臻 《印染》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20,共7页
结合试验和密度泛函计算结果,研究了C.I.分散红356和C.I.分散蓝354与偶氮分散染料高温三原色(C.I.分散红167、C.I.分散橙30、C.I.分散蓝79)的染色性能、π-π作用能和色牢度。结果表明:相对于偶氮分散染料80℃始染温度和优异的移染性,C... 结合试验和密度泛函计算结果,研究了C.I.分散红356和C.I.分散蓝354与偶氮分散染料高温三原色(C.I.分散红167、C.I.分散橙30、C.I.分散蓝79)的染色性能、π-π作用能和色牢度。结果表明:相对于偶氮分散染料80℃始染温度和优异的移染性,C.I.分散红356和C.I.分散蓝354始染温度分别为110℃和120℃,移染性差,而热迁移牢度较好,尤其是耐升华牢度可达到4级。比较染料分子体积与分子质量,表明范德华力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ωB97XD/6-311G++(d,p)计算结果发现,C.I.分散蓝354和C.I.分散红356分子中的苯并噻吩酮和苯并二呋喃酮结构具有较好的共面性,优化后苯并噻吩酮-苯并噻吩酮、苯并噻吩酮-苯、苯并二呋喃酮-苯并二呋喃酮、苯并二呋喃酮-苯的作用能均大于苯-苯的作用能,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在优化构型下较小的空间位阻影响、二聚体之间较大的色散力和合适的静电力,都可以提高二聚体π-π作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染料 染色 π-π作用能 密度泛函 升温曲线 移染度 涤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对桑蚕丝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雨沛 赵雪 展义臻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共5页
传统的蚕丝织物化学改性处理方法存在处理不均匀,环保和处理时间长等问题。文章提出采用均匀、快速和环保的微波改性方法处理蚕丝织物,研究了微波辐射时间和辐射功率对蚕丝织物化学结构、表面形态结构、微结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和... 传统的蚕丝织物化学改性处理方法存在处理不均匀,环保和处理时间长等问题。文章提出采用均匀、快速和环保的微波改性方法处理蚕丝织物,研究了微波辐射时间和辐射功率对蚕丝织物化学结构、表面形态结构、微结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和白度等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揭示了不同的微波辐射条件与蚕丝织物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蚕丝织物经微波改性处理后,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提高,白度轻微下降,化学结构没有显著改变,结晶度有所提高,蚕丝纤维的表面形态结构经微波长时间辐射后略变粗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丝 微波 改性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PHBV棉氨弹力抗菌面料生产实践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海兵 许涵妮 朱昊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17,共3页
PLA-PHBV共混纤维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而且具有优良的抗菌性,采用PLA-PHBV共混纤维与棉混纺纱,在36针/25.4 mm的双面针织大圆机上开发一款新型生物可降解弹力抗菌针织面料。通过对设备参数、织针排列、三角排列、穿纱方式等编... PLA-PHBV共混纤维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而且具有优良的抗菌性,采用PLA-PHBV共混纤维与棉混纺纱,在36针/25.4 mm的双面针织大圆机上开发一款新型生物可降解弹力抗菌针织面料。通过对设备参数、织针排列、三角排列、穿纱方式等编织工艺参数,以及前处理、染色、定形等后整理工艺的阐述,为PLA-PHBV混纤混纺纱弹力针织面料的开发提供参考。并对面料基本理化指标和抗菌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达到国标要求的服用性能,具有良好的抗菌功能性,为PLA-PHBV共混纤维在服饰领域的开发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PHBV共混纤维 生物可降解 抗菌性 功能性 弹力针织面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分散红74与C.I.分散红356的染色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展义臻 王炜 《印染》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0-33,共4页
研究了C.I.分散红74与C.I.分散红356的染色性能。两只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510 nm和520 nm,C.I.分散红356色光偏蓝;C.I.分散红74主要上染温度区间在80-110℃,C.I.分散红356主要上染温度区间在110-130℃;相比于C.I.分散红74,C.I.分散... 研究了C.I.分散红74与C.I.分散红356的染色性能。两只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510 nm和520 nm,C.I.分散红356色光偏蓝;C.I.分散红74主要上染温度区间在80-110℃,C.I.分散红356主要上染温度区间在110-130℃;相比于C.I.分散红74,C.I.分散红356染深性一般,但耐水洗色牢度较好,可达4-5级;随着染液p H值的提高,C.I.分散红356和C.I.分散红74上染量下降,最佳上染p H值为4.5-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染料 染色 染色性能 耐水洗色牢度 弹性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系列高水洗牢度分散染料 被引量:15
15
作者 展义臻 韩文忠 王炜 《印染》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36-38,共3页
研究了高水洗牢度SF分散染料的主要应用性能,并探讨了pH值和金属离子对其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F分散染料吸湿率在15%~20%,最佳染色pH值3~3.5;除了分散黄棕SF,其余染料的染深性在4%~6%;金属离子对SF分散染料的影响较小;在130℃... 研究了高水洗牢度SF分散染料的主要应用性能,并探讨了pH值和金属离子对其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F分散染料吸湿率在15%~20%,最佳染色pH值3~3.5;除了分散黄棕SF,其余染料的染深性在4%~6%;金属离子对SF分散染料的影响较小;在130℃染色50~60 min,可获得较好的染色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分散染料 耐洗牢色度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棉混纺织物固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绍明 刘昭雪 何建伟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52,共3页
锦棉混纺织物中,由于两种纤维性能及占比、染色、固色工艺等存在较大差异,固色效果也不同。采用4种固色工艺,对棉、锦纶、氨纶混纺织物(混纺比为60∶35∶5)及锦纶、棉、氨纶(混纺比为60∶35∶5)进行固色,并对其固色效果进行分析对比。... 锦棉混纺织物中,由于两种纤维性能及占比、染色、固色工艺等存在较大差异,固色效果也不同。采用4种固色工艺,对棉、锦纶、氨纶混纺织物(混纺比为60∶35∶5)及锦纶、棉、氨纶(混纺比为60∶35∶5)进行固色,并对其固色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对锦棉混纺织物而言,采用单活性固色(锦纶)工艺的固色效果最好,其次为单酸性固色工艺,再次为活性+酸性固色工艺,单活性固色(棉)工艺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纤维 锦纶 混纺织物 固色工艺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酯纤维/天丝交织物的一浴法染色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洋 展义臻 +2 位作者 徐德彬 徐海兵 方颂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27,45,共4页
采用一浴法染色工艺,可以改善醋酯纤维/天丝交织物染色过程中产生的极光印问题。分析了布面产生极光印的原因,对比了一浴法与二浴法染样的色牢度、色光、撕破强力和加工成本。结果表明:一浴法染色工艺可达到二浴法染色的效果,且具有缩... 采用一浴法染色工艺,可以改善醋酯纤维/天丝交织物染色过程中产生的极光印问题。分析了布面产生极光印的原因,对比了一浴法与二浴法染样的色牢度、色光、撕破强力和加工成本。结果表明:一浴法染色工艺可达到二浴法染色的效果,且具有缩短工艺流程、降低水耗能耗、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一浴法 醋酯纤维 天丝纤维 交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PHBV/天丝/棉混纺机织物的前处理及染色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绍明 占敏华 陈洋 《印染》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2-26,共5页
为了改善PLA-PHBV纤维与天丝、棉纤维混纺织物染色过程中强力损失过大的问题,采用中温型分散染料、高温无(低)碱活性染料对织物进行染色,研究了漂白工艺、分散染料染色工艺、活性染料染色工艺、皂洗工艺等对织物强力、K/S值和色牢度的... 为了改善PLA-PHBV纤维与天丝、棉纤维混纺织物染色过程中强力损失过大的问题,采用中温型分散染料、高温无(低)碱活性染料对织物进行染色,研究了漂白工艺、分散染料染色工艺、活性染料染色工艺、皂洗工艺等对织物强力、K/S值和色牢度的影响。优化的前处理漂白工艺为:双氧水5 g/L,氧漂稳定剂one 2 g/L,碳酸氢钠0.2 g/L,60处理30 min,浴比l:20。分散染料染色工艺为:ACE-蓝分散染料‰,匀染剂1.0 g/L,醋酸0.5 g/L,90℃保温染色30 min,浴比1:20。活性染料染色工艺为:SG蓝活性染料1‰,元明粉60g/L,碳酸氢钠5g/L,浴比1:20,80℃保温染色时间30 min。皂洗工艺为:2033A皂洗剂1g/L,螯合分散剂1g/L,浴比1:20,65℃皂洗10 min。经过上述工艺整理的PLA-PHBV/天丝/棉织物强力损伤较小,KZS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处理 染色 分散染料 活性染料 聚乳酸 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酯) 天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PHBV与棉混纺针织抗菌面料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海兵 陈洋 +1 位作者 吴绍明 占敏华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3-66,共4页
生物可降解抗菌针织面料的生产过程包括生物可降解原料的选配、织物编织工艺的选用、染整加工工艺的优化以及面料抗菌性能的测试。通过采用生物可降解纤维PLA/PHBV与棉纤维共混纺纱的方式,在双面大圆机上选用畦编组织,以罗纹对位的方式... 生物可降解抗菌针织面料的生产过程包括生物可降解原料的选配、织物编织工艺的选用、染整加工工艺的优化以及面料抗菌性能的测试。通过采用生物可降解纤维PLA/PHBV与棉纤维共混纺纱的方式,在双面大圆机上选用畦编组织,以罗纹对位的方式排列进行编织。结果表明,在低温染色和低温定形的环保整理加工之后发现,生物可降解纤维PLA/PHBV的成分含量在15%时,抑菌效果可达86%;当生物可降解纤维PLA/PHBV的成分含量在30%以上时,织物的抑菌率可超过95%,生物可降解纤维PLA/PHBV共混纤维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 抗菌功能性 低温染色 低温定形 针织面料 PLA/PHB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雅赛尔纤维交织面料的仿天丝染整工艺 被引量:2
20
作者 方颂 张金龙 +2 位作者 徐伟明 陈洋 占敏华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2-45,54,共5页
新型仿天丝面料采用经向2.22 tex(20 D)涤纶单孔丝与纬向58.31 tex紧密赛络纺雅赛尔纤维进行交织,赋予织物绒感、灰霜仿旧和柔顺细腻的特征。根据面料特点和风格要求,采用冷堆、平幅水洗、预定形、开纤、染色、定形、砂洗、空气拍打和... 新型仿天丝面料采用经向2.22 tex(20 D)涤纶单孔丝与纬向58.31 tex紧密赛络纺雅赛尔纤维进行交织,赋予织物绒感、灰霜仿旧和柔顺细腻的特征。根据面料特点和风格要求,采用冷堆、平幅水洗、预定形、开纤、染色、定形、砂洗、空气拍打和拉幅定形工艺,重点讨论了开纤和砂洗工艺参数对面料品质的影响。在溢流缸中进行开纤,开纤剂QX质量浓度为4 g/L,110℃保温80 min;砂洗采用2 g/L纯碱进行膨化处理,上柔环节采用3 g/L柔软剂TX和0.5 g/L滑爽织物整理剂HC-740。处理后的织物具有天丝面料的砂洗风格,同时满足纬纱接缝滑移在6 mm以内,经向撕破强力在12 N以上的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整加工 开纤 砂洗 灰霜仿旧感 仿天丝面料 雅赛尔纤维 交织面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