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人文”和“大学文学”不能取代大学语文 被引量:7
1
作者 何二元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6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前有用“大学人文”和“大学文学”取代大学语文的意见,笔者认为不可取。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阶段的母语教育,多年来从教材研究到教学实践都已有宝贵的经验,我们应该总结这些经验,提升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
关键词 大学语文 大学人文 大学文学 母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革命与梁启超对中国文学审美意识更新的贡献 被引量:3
2
作者 金雅 《云梦学刊》 2003年第3期61-66,共6页
文学革命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副产品,也是中国文学自身新旧嬗变的历史产物。梁启超关于文学革命的理论倡导与建构体现了20世纪新的文学审美意识与审美理想的萌芽,是中国文学审美理念更新的重要阶梯。
关键词 文学革命 文学审美 更新 梁启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后高校图书馆多校区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16
3
作者 叶宏 《图书馆界》 2003年第2期7-10,共4页
高校图书馆的实质性合并 ,无疑为其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抓住合并之契机 ,谋求新的发展机制 ,探索新的管理模式 ,以实现组织机构、信息技术、馆藏布局、文献结构、人员配置等资源要素的全方位优化 ,增强管理对象的交融度 ,促进各... 高校图书馆的实质性合并 ,无疑为其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抓住合并之契机 ,谋求新的发展机制 ,探索新的管理模式 ,以实现组织机构、信息技术、馆藏布局、文献结构、人员配置等资源要素的全方位优化 ,增强管理对象的交融度 ,促进各要素、功能之间的互补、匹配。形成一个融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合并 高校图书馆 图书馆管理 管理模式 多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今解识春风面,肠断罗浮晓梦边——《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述评 被引量:4
4
作者 郭梅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63,117,共7页
评述吴吴山三妇及其《牡丹亭》评本 ,充分肯定其理论价值。
关键词 牡丹亭 吴吴山三妇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大革命时期党的军事运动历史地位的再认识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光银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4-61,共8页
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及革命军队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等一系列重要军事理论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通过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军、国民军、苏联以及工农运动等多种途径与方式,培养和储备了一大批军政人才;通过东征、北伐等一系... 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及革命军队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等一系列重要军事理论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通过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军、国民军、苏联以及工农运动等多种途径与方式,培养和储备了一大批军政人才;通过东征、北伐等一系列的军事行动,积累了丰富的军队管理和指挥的实际经验。这些从军事理论、军事人才以及军事实践上为党在大革命失败后立即创建人民军队、独立开展人民革命战争打下了基础。因此,大革命时期是党创建人民军队的重要准备阶段。大革命时期的军事运动是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史的发端,它对人民军队的创建,对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革命时期 军事运动 历史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研究真的要进行主体间性转向了吗?——兼与陈大亮先生商榷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小刚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74,共3页
本文对陈大亮翻译研究主体间性转向的观点提出了疑问,认为翻译的主体间性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具体的研究中都没有构成一个研究范式,它是已有的翻译研究范式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规范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 主体间性 主体性 翻译研究 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寅恪关于家族本位思想之分析简论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克敌 刘经富 《北方论丛》 2002年第2期34-37,共4页
陈寅恪关于家族本位思想在中国文化体系中之核心。作用的观点 ,包括四个方面 :一、在强调中国文化的家族本位特征时 ,在个体的小“家”与作为整体的“家族”之间 ,陈寅恪更重视“家族” ,认为后者对维系民族文化传统起到更关键的作用 ;... 陈寅恪关于家族本位思想在中国文化体系中之核心。作用的观点 ,包括四个方面 :一、在强调中国文化的家族本位特征时 ,在个体的小“家”与作为整体的“家族”之间 ,陈寅恪更重视“家族” ,认为后者对维系民族文化传统起到更关键的作用 ;二、家族之所以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 ,不仅因为其独特的维系文化传统、保存传统文化的作用 ,更是由于其特殊的情感纽带 ,使中国文人可以从中获取可靠的精神资源和人生动力。为此 ,陈寅恪才特别强调出身 ,重视渊源 ;三、家族本位思想 ,由于既是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又是构成社会制度框架的基础 ,因此不但适合古代中国的社会制度 ,在现代中国也未完全丧失其存在的合理性 ,但如何对其实行改造利用 ,是一个尚未完成的课题。四、陈寅悟关于家族文化思想之形成不仅与其家族历史有重要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 中国文化 家族 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浒》英译三种比较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郭梅 亦歌 《长江学术》 2006年第4期91-96,共6页
在详细比较了《水浒》的三个英文译本之后,我们发现了大量实例,它们足以证明长期以来享有盛誉的赛珍珠英译版本远不如沙博理的英译版本,而另一个新出的Young氏父子的译本更差。两个较差的版本都存在着大量的误译和篡改。翻译首先要忠实... 在详细比较了《水浒》的三个英文译本之后,我们发现了大量实例,它们足以证明长期以来享有盛誉的赛珍珠英译版本远不如沙博理的英译版本,而另一个新出的Young氏父子的译本更差。两个较差的版本都存在着大量的误译和篡改。翻译首先要忠实于原作,然后才是尽可能地传神写貌,这就是我们评价《水浒》的三个英文译本之起码要求和最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沙博理 《水浒》英译本 误译 篡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形态与翻译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刘小刚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6,16,共7页
对我国意识形态与翻译研究的现状作了梳理之后指出了意识形态概念的模糊以及翻译研究中泛意识形态化的趋势。从意识形态基本特征入手,指出意识形态在其无名时期影响相对较弱,而且并不能囊括所有影响翻译的因素,诗学以及其他一些社会力... 对我国意识形态与翻译研究的现状作了梳理之后指出了意识形态概念的模糊以及翻译研究中泛意识形态化的趋势。从意识形态基本特征入手,指出意识形态在其无名时期影响相对较弱,而且并不能囊括所有影响翻译的因素,诗学以及其他一些社会力量都有可能成为影响翻译的主导因素。在翻译研究中,应该将意识形态从错综复杂的社会局势中辨剥出来,考究不同因素,包括不同意识形态、诗学以及其他社会因素在翻译中互相纠缠、交互影响的关系。最后对林译小说作了个案研究,具体分析意识形态和诗学以及其他因素在林纾翻译中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诗学 翻译研究 林译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探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密萍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年第01S期174-174,29,共2页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行决定,以满足学生和社区的发展需要而设立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语文课程,作为一门主要的基础工具课程,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具有巨大潜力。就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实施问题...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行决定,以满足学生和社区的发展需要而设立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语文课程,作为一门主要的基础工具课程,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具有巨大潜力。就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实施问题,结合本土实际作了较为详细的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 校本课程资源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存在·历史——《莉莲的故事》的女性主义解读 被引量:6
11
作者 缪春旗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75-80,共6页
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凯特.格兰维尔(Kate Grenville)曾创作了一系列女性题材的作品。其获奖小说《莉莲的故事》中许多文本意象都“隐喻了父权秩序对女性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制以及女性的拒绝与反抗”。该作品受存在主义的影响,强调女性自... 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凯特.格兰维尔(Kate Grenville)曾创作了一系列女性题材的作品。其获奖小说《莉莲的故事》中许多文本意象都“隐喻了父权秩序对女性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制以及女性的拒绝与反抗”。该作品受存在主义的影响,强调女性自我定义的重要性并探讨了这一过程中女性与他人和历史的关系问题,从而跳出了书写女性个体生命史的局限性,给整部作品以某种历史的关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莉莲的故事》 女性主义 存在主义 历史关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言(道)……”和“正是……”表达式的构成特点及其话语功能——也谈《金瓶梅词话》中的程式化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锡根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43-49,共7页
文章选取了章回体小说《词话》中的两个程式化表达格式“常言 (道 )……”和“正是……” ,分别探讨了它们的结构特点、性质来源 ,并对它们的话语功能进行了多角度的比较分析 ,揭示出两者在话语中既相反相对。
关键词 章回体小说 话语功能 《金瓶梅词话》 中国 语言风格 程式化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规范——话语的秩序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小刚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34-38,共5页
福柯的话语秩序理论与翻译规范有着密切的联系。福柯认为,话语的生成受到三组程序的控制,即外部程序、内部程序和给予话语持有者的规范。引入翻译话语的概念,分别考察了上述三组程序对于翻译话语的选择、操控、组织和重新分配,揭示了翻... 福柯的话语秩序理论与翻译规范有着密切的联系。福柯认为,话语的生成受到三组程序的控制,即外部程序、内部程序和给予话语持有者的规范。引入翻译话语的概念,分别考察了上述三组程序对于翻译话语的选择、操控、组织和重新分配,揭示了翻译话语作为一个充满张力的斗争场中的权力运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语秩序 翻译话语 权力 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文字法规在教育领域的实施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段晓平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2005年第1期31-35,共5页
关键词 教育领域 语言文字法 着法 中国 社会 实施现状 历史 语言文字规范化 规范标准 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咖啡店与当下新锐批评
15
作者 张直心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东西 太阳社 文艺 创造社 文学 鲁迅 作家 革命 年代 风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真扬善,方能造境——从作文“造假” 谈开去
16
作者 刘晓伟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学生 作文教学 语文教学 改革 抄袭现象 创新思维 真善美 “新概念作文” 情感质量 真情实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口语交际”的情境设计
17
作者 金幼华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口语交际教学 课程改革 教学情境 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中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洛茨基的文艺观
18
作者 李莉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4-68,共5页
关键词 托洛茨基 俄罗斯 文艺观 文艺批评 个人主义 文学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再思考
19
作者 陈珏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年第6期180-182,共3页
'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教育界讨论比较热烈的话题.语文作为一种母语教育,对于塑造、培养一个人所起的作用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文章既探讨了'研究性学习'应用到各门学科中的共性,也探讨了应用到语文学科中的独特个性,... '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教育界讨论比较热烈的话题.语文作为一种母语教育,对于塑造、培养一个人所起的作用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文章既探讨了'研究性学习'应用到各门学科中的共性,也探讨了应用到语文学科中的独特个性,并且在此基础上,结合语文研究性学习开展的现状,着重提出存在着的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思考和关注,以期更好地把语文研究性学习开展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 语文教学 研究性学习 母语教育 教师 学生 开放性 自主性 互动性 人文性 学习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诗》的早期传播看《诗》的经典化
20
作者 郭持华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27-32,共6页
《诗》早期特殊的传播方式,是其经典化历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国家制度化的“采诗”与“献诗”,作为一次自下而上的传播,使《诗》由乡间里巷走向了神圣的庙堂圣殿“;诗”的礼乐制度化,则标志着《诗》由民间歌谣转化为典礼乐歌,... 《诗》早期特殊的传播方式,是其经典化历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国家制度化的“采诗”与“献诗”,作为一次自下而上的传播,使《诗》由乡间里巷走向了神圣的庙堂圣殿“;诗”的礼乐制度化,则标志着《诗》由民间歌谣转化为典礼乐歌,在自上而下的传播中被赋予了整合社会价值导向的教育意义;春秋战国间的“赋诗”与“引诗”,将这部先王之书广泛应用到具体社会生活中,《诗》成了政治生活中交流的工具,进一步为它的经典化打下了历史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 传播 经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