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欣甜 王甜甜 +1 位作者 吕亚婷 陈兵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8-240,共3页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损伤为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病。脑卒中发作后会引发患者的情绪障碍,其中最常见的是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其发病率约为30%。PSD的临床表现为,沮丧情绪增加、认知能力下降以及...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损伤为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病。脑卒中发作后会引发患者的情绪障碍,其中最常见的是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其发病率约为30%。PSD的临床表现为,沮丧情绪增加、认知能力下降以及活动减退。这不仅会对患者的生活品质产生极大影响,还会增加1年内脑卒中的复发风险和自杀风险^([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经颅磁刺激 治疗 脑卒中后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螺旋成像的人脑认知功能研究
2
作者 邵涵钰 翁旭初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4年第5期372-377,共6页
目前,人脑认知功能研究广泛使用平面回波成像(EPI)来快速扫描全脑。然而,EPI采用笛卡尔轨迹覆盖k空间,其读出持续时间较长,对运动的敏感性高。该文介绍另外一种快速成像技术——螺旋成像(spiral imaging)。Spiral用阿基米德或类似轨迹覆... 目前,人脑认知功能研究广泛使用平面回波成像(EPI)来快速扫描全脑。然而,EPI采用笛卡尔轨迹覆盖k空间,其读出持续时间较长,对运动的敏感性高。该文介绍另外一种快速成像技术——螺旋成像(spiral imaging)。Spiral用阿基米德或类似轨迹覆盖k空间,其读出持续时间短,对运动的敏感性低。Spiral有望突破EPI在脑认知功能研究中的瓶颈,具体表现为内、外螺旋(spiral-in/out)能够在减少磁敏感性脑区信号衰减的同时增加磁敏感性均匀脑区的信噪比,变化密度螺旋(variable density spiral)可以在保持信噪比的条件下实现单次激发Spiral的高时空分辨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波平面成像 螺旋成像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点解决教练干预职业倦怠护士情绪和自我认知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骆宏 刘宏艳 +2 位作者 岳蕾 曹琳颖 胡治国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03-809,共7页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教练干预对职业倦怠护士情绪和自我认知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中重度职业倦怠的女性护士60人,随机分为焦点解决教练(SFC)组和对照组,SFC组进行每周1次的焦点解决教练干预,每次30 min,连续3周。对照组以相同频率...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教练干预对职业倦怠护士情绪和自我认知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中重度职业倦怠的女性护士60人,随机分为焦点解决教练(SFC)组和对照组,SFC组进行每周1次的焦点解决教练干预,每次30 min,连续3周。对照组以相同频率和时间进行阅读。在基线和3周干预后,使用积极消极情绪量表(PANAS)、正性负性信息注意量表(APNI)以及情绪性自我参照任务进行评估。结果:3周干预后,SFC组的积极情绪得分、对正性信息的注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对负性信息的注意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SFC组干预后积极人格词被认为能用来形容自己的接受率高于基线(P<0.05)。结论:焦点解决教练干预可以提高职业倦怠女性护士的积极情绪,提高其对正性信息的注意偏向,还可以增强她们的积极自我认知,提示其可能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点解决 教练 职业倦怠 情绪 自我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脑基础活动改变的功能核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廖翔 陈富勇 +4 位作者 陶蔚 刘颖 张寒 李勇杰 臧玉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47-954,共8页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临床上一种慢性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然而,对于其潜在的中枢机制还知之甚少.为了进一步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相关脑区活动,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振荡(ALFF)技术观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临床上一种慢性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然而,对于其潜在的中枢机制还知之甚少.为了进一步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相关脑区活动,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振荡(ALFF)技术观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基础脑区活动.8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与8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者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 MRI)成像扫描,用SPM8中的多重回归分析,在控制被试年龄、性别、教育年限的影响下,将每个体素的ALFF值同每个被试的病程、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进行相关分析.与健康志愿者相比,PHN组与VAS评分相关的ALFF值增高的脑区有:右侧小脑后叶、前额叶背外侧区域(BA11/46/47)、右侧顶叶(BA40)、右侧舌回(BA17/18/19);与VAS评分相关的ALFF值降低的脑区有:右侧颞中回(BA21)、左侧舌回(BA17/18)、右侧小脑前叶、左侧后扣带回(BA30/19)和右侧中央前回(BA3/4/6);PHN组与病程相关的ALFF值增高的脑区有:右侧小脑后叶、前额叶背外侧区域(BA9/10/11/47)、左侧颞上回(BA38)、右侧顶叶和右侧舌回(BA17/18/19);与病程相关ALFF值降低的脑区有:左侧海马旁回(BA28)、右侧小脑前叶、左侧扣带回(BA24)、右侧颞上回(BA13)、左侧中央前回和右侧顶下小叶(BA39/40).研究结果提示,涉及疼痛的情绪、警觉行为、注意的脑区在带状疱疹后遗痛慢性疼痛的产生和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功能核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振荡 脑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态脑功能MRI在药物成瘾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谢磊 马晔 +2 位作者 马树华 徐克 胡治国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30-234,共5页
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脑部疾病,是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其相关脑神经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静息态功能MRI作为一种崭新的神经影像技术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其突出特点是分析方法多样,且在探讨大脑神经网络功能整合... 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脑部疾病,是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其相关脑神经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静息态功能MRI作为一种崭新的神经影像技术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其突出特点是分析方法多样,且在探讨大脑神经网络功能整合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物成瘾的研究中。该文就静息脑态功能磁共振特别是其不同的分析方法在药物成瘾神经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药物成瘾 神经机制 默认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屏气功能磁共振评价脑血管反应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迪 张寒 +4 位作者 戚乐 时佳辰 胡露佳 涂新洁 王付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11-1013,共3页
脑血管反应性(cerebrovascularreactivity.CVR)是指脑血管在各种血管影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收缩或舒张的能力,可有效反映侧支循环状态及脑血管调节能力。CVR下降提示脑血管代偿能力受损.存在脑血管异常的病理状态,因此检测CVR能更... 脑血管反应性(cerebrovascularreactivity.CVR)是指脑血管在各种血管影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收缩或舒张的能力,可有效反映侧支循环状态及脑血管调节能力。CVR下降提示脑血管代偿能力受损.存在脑血管异常的病理状态,因此检测CVR能更好地预防、诊断、治疗脑肿瘤、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畸形等相关疾病.并评价它们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反应性 功能磁共振 屏气 缺血性脑卒中 调节能力 脑血管异常 脑血管畸形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神性癫痫的动态功能MRI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志强 许强 +3 位作者 卢光明 廖伟 王正阁 焦青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3年第1期3-7,共5页
目的采用动态分析的功能MRI(fMRI)技术,观察失神性癫痫发生过程中脑区活动改变的特征。材料与方法 12例儿童失神性癫痫患者参与了研究。采用同步脑电图(EEG)-fMRI技术,采集17次全面棘慢波癫痫发放的fMRI数据。采用基于序列血流动态反应... 目的采用动态分析的功能MRI(fMRI)技术,观察失神性癫痫发生过程中脑区活动改变的特征。材料与方法 12例儿童失神性癫痫患者参与了研究。采用同步脑电图(EEG)-fMRI技术,采集17次全面棘慢波癫痫发放的fMRI数据。采用基于序列血流动态反应函数的广义线性模型分析技术及时间序列分析技术,观察失神性发作时癫痫全面性棘慢波发放引起的脑区动态改变过程。结果丘脑以及包括默认网络在内广泛的皮层区域在癫痫发作时有显著的信号改变;在癫痫发作前18s丘脑与皮层即有信号的改变,并且随时间进程,BOLD信号的相位发生逐渐翻转改变;发作后丘脑的最大激活与皮层的最大负激活出现时间点不同。结论丘脑活动与失神性癫痫的发作有关,而默认网络及外侧额叶等广泛脑区的负激活与癫痫发作意识损害等功能抑制有关;不同的脑区在癫痫发放过程中受到影响的时间不同;促进了对失神性癫痫发作时意识受损的病理生理机制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失神性 磁共振成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丘脑异常与抑郁症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晓乐 王东林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63-1774,共12页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了抑郁模型动物或抑郁症病人下丘脑异常的大量证据,诸如下丘脑体积及神经元数目的改变,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轴的改变,下丘脑相关激素、受体及其基因、神经肽的改变,下丘脑与其他脑区功能联系的改变等等。然而,下丘脑与...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了抑郁模型动物或抑郁症病人下丘脑异常的大量证据,诸如下丘脑体积及神经元数目的改变,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轴的改变,下丘脑相关激素、受体及其基因、神经肽的改变,下丘脑与其他脑区功能联系的改变等等。然而,下丘脑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所获证据多来自动物实验、或临床间接指标(如病人外周血激素水平等),或病人脑组织尸检,缺乏来自病人活体下丘脑异常的直接证据。今后的研究可考虑运用影像学的手段更直接地探索抑郁症患者活体下丘脑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特征,以期发现抑郁症的生物学标记及其可靠性指标,为抑郁症的客观诊断提供依据,为揭示抑郁症病理机制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下丘脑 客观诊断 病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频谱成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智勇 刘小征 +1 位作者 范明霞 徐冬溶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7期535-540,共6页
研究表明人类大脑中的很多区域内存在着多方向的纤维束,这类区域的体素内水分子的平均弥散并不符合高斯分布。因此,基于单方向纤维束模型的弥散张量成像在揭示组织微观结构中存在先天缺陷。弥散频谱成像使用多b值多方向的扫描序列,采集... 研究表明人类大脑中的很多区域内存在着多方向的纤维束,这类区域的体素内水分子的平均弥散并不符合高斯分布。因此,基于单方向纤维束模型的弥散张量成像在揭示组织微观结构中存在先天缺陷。弥散频谱成像使用多b值多方向的扫描序列,采集水分子在整个q空间的弥散信息,通过一个具有高角分辨率的概率密度函数来描述水分子的弥散运动,能够可靠地观测单体素内多方向的纤维束,并据此进行纤维束追踪重建出真实而复杂的组织结构。作者全面介绍了近年来弥散频谱成像在基本原理、方法学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推动国内弥散成像技术在科研和临床上的发展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磁共振成像 弥散频谱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汉语纯失读症患者阅读功能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钟琴 徐铭玮 +2 位作者 邵涵钰 翁旭初 袁敏 《中国卒中杂志》 2012年第10期804-806,共3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74岁,右利手,退休人员,受正式教育15年。患者于2010-6-21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气促,就诊于当地卫生院,诊断为'心房颤动',予对症治疗。2010-6-22日晚患者突然出现不认识家人,语言表达障碍,性格改变,伴头晕,无头... 1病例介绍患者,男,74岁,右利手,退休人员,受正式教育15年。患者于2010-6-21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气促,就诊于当地卫生院,诊断为'心房颤动',予对症治疗。2010-6-22日晚患者突然出现不认识家人,语言表达障碍,性格改变,伴头晕,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无四肢抽搐,无四肢活动不利,约数分钟又能认出家人,未予重视。2010-6-23患者家人发现患者语言表达障碍有所加重,遂就诊于当地医院,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失读症 康复 视觉词形区 整合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磁共振成像临床应用研究论文审稿中常见的问题 被引量:8
11
作者 臧玉峰 《磁共振成像》 CAS 2011年第5期373-376,共4页
针对笔者在功能磁共振成像临床应用研究论文审稿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本文从背景介绍、材料与方法、讨论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希望对功能磁共振成像初学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LD-fMRI在脑肿瘤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发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原雪 王露萍 +2 位作者 戚乐 张迪 张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026-2027,共2页
脑肿瘤的首要治疗方法是脑外科手术。手术原则强调最大化病灶切除,同时最大化功能区保留。以尽量减少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风险。目前,脑肿瘤手术已由单纯的解剖模式向“解剖-功能”模式转化.使后遗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因此,准确、可... 脑肿瘤的首要治疗方法是脑外科手术。手术原则强调最大化病灶切除,同时最大化功能区保留。以尽量减少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风险。目前,脑肿瘤手术已由单纯的解剖模式向“解剖-功能”模式转化.使后遗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因此,准确、可靠的功能区定位极为重要,是“事先预知、术中把握”的有效保证。但实际手术过程中由于手术野暴露及手术时间的限制、病变引起正常解剖结构的变形等因素而难以达到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科手术 肿瘤外科 fMRI BOLD 手术中 脑肿瘤手术 功能区定位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自我相关加工的fMRI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敏 胡治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9-152,共4页
抑郁症患者普遍存在绝望感和高自杀风险,提示其可能在自我方面存在异常。本文对抑郁症患者自我相关加工的fMRI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 抑郁症 自我相关加工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不显著结果:基于500 个实证研究的量化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珺 宋琼雅 +13 位作者 许岳培 贾彬彬 陆春雷 陈曦 戴紫旭 黄之玥 李振江 林景希 罗婉莹 施赛男 张莹莹 臧玉峰 左西年 胡传鹏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1-393,共13页
不显著结果(如,p>0.05)在心理学研究中十分常见,且容易被误解为接受零假设的证据,并可能导致分组匹配研究的错误推断或者忽视被小样本的不显著结果掩盖的真实效应。但国内目前尚无实证研究对不显著结果的普遍性及其解读进行调查。本... 不显著结果(如,p>0.05)在心理学研究中十分常见,且容易被误解为接受零假设的证据,并可能导致分组匹配研究的错误推断或者忽视被小样本的不显著结果掩盖的真实效应。但国内目前尚无实证研究对不显著结果的普遍性及其解读进行调查。本研究调查500篇中文心理学实证研究,统计其摘要中出现与不显著结果相关的阴性陈述的频率,判断并统计基于阴性陈述的推断准确性,并使用贝叶斯因子对不显著结果中包含t值的研究进行重新评估。结果表明,36%的摘要提及不显著结果,共包含236个阴性陈述。其中,41%的阴性陈述对不显著结果的解读出现偏差(如,解读为支持了零假设)。对包含t值的研究进行贝叶斯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仅有5.1%的不显著结果可以提供强证据支持零假设(BF01>10)。与先前对国际心理学期刊的调查结果相比(32%的摘要包含阴性陈述;72%的阴性陈述对不显著结果的解读错误),中文心理学期刊中报告不显著结果的比例更高,且对不显著结果解读错误的比例更低。但国内研究者仍需进一步加强对不显著结果的认识,推广适于评估不显著结果的统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显著结果 零假设显著性检验 贝叶斯因子 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像”的内涵与外延:围绕镜像神经元的争议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波 陈巍 +1 位作者 张静 袁逖飞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5-418,共14页
镜像神经元被认为是改变认知神经科学的重要发现,它的发现为迄今为止许多行为实验难以检验的心智或认知现象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研究视角。然而,镜像神经元在社会认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却引起了研究者的激烈争论。系统回顾镜像神经元研究中... 镜像神经元被认为是改变认知神经科学的重要发现,它的发现为迄今为止许多行为实验难以检验的心智或认知现象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研究视角。然而,镜像神经元在社会认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却引起了研究者的激烈争论。系统回顾镜像神经元研究中的争议,可以尝试以争论焦点出现的逻辑关系和性质为依据将其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镜像"内涵"的争议,主要包括镜像神经元是否存在及其起源的争议。另一类则主要围绕镜像"外延"的争议,即有关镜像神经元系统和镜像机制的争议。未来的研究必须摒弃将镜像神经元视为"认知科学圣杯"的神经还原主义倾向,将之视为一个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并将焦点转向关注镜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神经元 镜像内涵 镜像外延 镜像神经元系统 镜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焦虑者的面部表情加工 被引量:22
16
作者 刘宏艳 胡治国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927-1938,共12页
社交焦虑者往往存在面部表情加工的缺陷。首先介绍了社交焦虑者对面部情绪表情的普遍性加工特点,然后介绍了社交焦虑者对积极面部表情的加工缺陷和对消极面部表情的加工偏向的相关研究。鉴于威胁性面孔可能是重要的焦虑诱发源,接着详细... 社交焦虑者往往存在面部表情加工的缺陷。首先介绍了社交焦虑者对面部情绪表情的普遍性加工特点,然后介绍了社交焦虑者对积极面部表情的加工缺陷和对消极面部表情的加工偏向的相关研究。鉴于威胁性面孔可能是重要的焦虑诱发源,接着详细介绍了社交焦虑者对带有威胁信息的特异性面部表情的加工偏向的研究。对于现有研究结果中存在的分歧,从被试的异质性、实验材料的不一致性、实验参数和任务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未来研究需要控制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因素、模拟各种真实的社交情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焦虑 面部表情 情绪 加工偏向 威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梭状回面孔区在面孔加工中的功能分工与协作 被引量:8
17
作者 孙丹 张烨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0-516,共7页
梭状回面孔区(fusiform face area,FFA)是视觉皮层上专门加工面孔的区域。然而,双侧FFA在面孔加工中的功能分工与协作还存在争议。在特异性刺激的加工上,右侧FFA主要负责人类面孔类别的知觉,而左侧FFA的功能与面孔精细特征的感知有关;... 梭状回面孔区(fusiform face area,FFA)是视觉皮层上专门加工面孔的区域。然而,双侧FFA在面孔加工中的功能分工与协作还存在争议。在特异性刺激的加工上,右侧FFA主要负责人类面孔类别的知觉,而左侧FFA的功能与面孔精细特征的感知有关;在皮层可塑性上,右侧FFA主要参与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学习,而左侧FFA负责成年人的知觉学习;在面孔网络中,二者与不同区域的连接用以适应不同的认知需求;他们之间的有向协作具有任务特定性。未来研究需要回答三个问题:左侧FFA的可塑性程度及这一可塑性是否是认知特定的、左侧FFA及其形成的网络连接的认知意义,双侧FFA在面孔网络中的连接有向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孔知觉 双侧梭状回面孔区 功能分工 功能协作 面孔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目标相关性对非临床抑郁者未来想象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治国 陈静 +1 位作者 吴惠君 Georg Northoff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8-70,共13页
通过两个实验考查了非临床抑郁者未来想象的异常是否受到个人目标相关性的调节。实验1采用未来想象任务,实验2采用可能性评估范式,两个实验一致发现,抑郁倾向者想象未来积极事件的异常,受到了与个人目标相关性的调节:相对于非抑郁倾向者... 通过两个实验考查了非临床抑郁者未来想象的异常是否受到个人目标相关性的调节。实验1采用未来想象任务,实验2采用可能性评估范式,两个实验一致发现,抑郁倾向者想象未来积极事件的异常,受到了与个人目标相关性的调节:相对于非抑郁倾向者,抑郁倾向者对未来与个人目标相关的积极事件的预期减弱,而对未来与个人目标无关的积极事件的预期则没有表现出异常;同时还发现,抑郁倾向者表现出了对未来消极预期的普遍增强,不受与个人目标相关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未来想象 个人目标 情绪 可能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面孔早期加工特异性神经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烨 张凤华 +2 位作者 向玲 杨群 张庆林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4年第4期316-322,共7页
在面孔识别研究领域中,大量研究探讨人类对这一类刺激的加工是否具有与其他刺激不同的认知神经机制,即面孔的加工具有领域特异性还是过程特异性?由于各类研究使用的方法各不相同,导致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尚缺乏一致性。本研究假设,如果面... 在面孔识别研究领域中,大量研究探讨人类对这一类刺激的加工是否具有与其他刺激不同的认知神经机制,即面孔的加工具有领域特异性还是过程特异性?由于各类研究使用的方法各不相同,导致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尚缺乏一致性。本研究假设,如果面孔刺激具有特异性,无论在何种任务被试采用何种加工方式下,人类面孔N170反应在统计值上均显著高于其他类别的N170反应;相反,面孔与其他刺激在N170上则没有统计上的差异。研究将人类面孔、动物面孔、水果\蔬菜、房屋4类刺激呈现在不同任务设置下,测量人类面孔在不同任务中与各类刺激间的早期反应差异。当前研究结果发现,人类面孔在不同任务中始终保持着比其他刺激更为显著的ERPs(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反应优势,表现在额中部的早期正成分VPP和右侧颞枕部负成分N170对人类面孔反应幅度显著高于其他三类刺激的。人类面孔与其他刺激的ERP间差异反应模式在不同任务下相对稳定,并末发现动物面孔有类似效应。研究结果支持人类面孔加工的领域特异性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面孔 特异性 事件相关电位 N170 V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图像的苍白球内侧部帕金森手术靶点坐标定位 被引量:3
20
作者 邓信平 赵娜 王珏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1期74-80,共7页
外科治疗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治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对服药5~8年出现药物时效降低或药物所致异动症的患者更是如此,目前以苍白球内侧部(globus pallidus internus,GPi)为手术靶点的脑损毁术及深部脑刺激术(dee... 外科治疗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治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对服药5~8年出现药物时效降低或药物所致异动症的患者更是如此,目前以苍白球内侧部(globus pallidus internus,GPi)为手术靶点的脑损毁术及深部脑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是治疗PD常用的有效方法。GPi的精确定位是实施上述手术的关键,对术后疗效的好坏有着极大的影响。为了实现对靶点目标的精准定位,GPi经历了由间接定位的Atlas-based方法到直接定位的MR imaging-based方法的发展与改变。其中MRI技术在GPi定位方法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没有MRI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就不会有基于高分辨率MR图像的GPi直接定位方法出现。因此作者不仅对近20年GPi的手术坐标位置进行了回顾性总结,试图确定具一般适用意义的GPi坐标,而且介绍了MRI技术在GPi靶点定位手术中的应用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苍白球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