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州西湖风景区外来杂草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梅笑漫 丁炳扬 金孝锋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5-131,共7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确定杭州西湖风景区有外来杂草56种,隶属于21科44属。对西湖风景区外来杂草的种类组成、来源、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种类较多的科是菊科、苋科、豆科;(2)原产地以来源于北美洲的最多;(3)容... 通过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确定杭州西湖风景区有外来杂草56种,隶属于21科44属。对西湖风景区外来杂草的种类组成、来源、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种类较多的科是菊科、苋科、豆科;(2)原产地以来源于北美洲的最多;(3)容易入侵地表裸露较大的生境;(4)发生具有季节差异;(5)种类、分布上呈动态变化。并就外来杂草近二十至三十年的变化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风景区 外来杂草 种类组成 分布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中蛋氨酸含量对高原鼠兔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2
作者 董昕 陈慧青 +3 位作者 张璐 尚国珍 吴雁 边疆晖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1-426,共16页
过度放牧引起的退化草地为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食物资源,而食物中必需氨基酸(尤其是蛋氨酸)含量的变化会影响宿主体内肠道微生物群落。本研究依据不同退化草地高原鼠兔胃内容物中的蛋氨酸含量,使用0.26%和0.... 过度放牧引起的退化草地为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食物资源,而食物中必需氨基酸(尤其是蛋氨酸)含量的变化会影响宿主体内肠道微生物群落。本研究依据不同退化草地高原鼠兔胃内容物中的蛋氨酸含量,使用0.26%和0.45%蛋氨酸含量的兔颗粒饲料分组饲喂高原鼠兔,50 d后收集粪便,利用宏基因组学以及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评估高蛋氨酸处理对高原鼠兔肠道微生物群落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低蛋氨酸组相比,高蛋氨酸组高原鼠兔肠道微生物群落的α、β多样性均无显著差异,但Candida⁃tus_Saccharibacteria、软壁菌门(Tenericutes)等菌群的丰度显著增加,丁酸代谢、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等菌群功能显著表达,其上调的代谢产物主要在初级胆汁酸合成、抗坏血酸和醛酸代谢、Th17细胞分化、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NF⁃κB途径等通路富集;而低蛋氨酸组高原鼠兔菌群的糖类代谢功能显著表达,其上调的代谢产物主要在氨基酸代谢相关通路富集。上述结果表明,高蛋氨酸食物可改变高原鼠兔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进而可能增强宿主的免疫和繁殖性能,对提高高原鼠兔个体适合度及其种群数量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鼠兔 蛋氨酸 肠道微生物 宏基因组学 非靶向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植物-传粉者网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肖宜安 张斯斯 +1 位作者 闫小红 董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871-3880,共10页
植物与传粉者间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的传粉网络。目前,以气候变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变暖对植物-传粉者网络的影响备受关注,概述了近年来这方面研究的几个主要热点问题及其进展,和相关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气温持续上升背景下,植... 植物与传粉者间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的传粉网络。目前,以气候变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变暖对植物-传粉者网络的影响备受关注,概述了近年来这方面研究的几个主要热点问题及其进展,和相关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气温持续上升背景下,植物-传粉者网络未来的研究趋势。当前研究的主要热点问题有:(1)气候变暖使植物、传粉者的物候发生变化,并通过影响植物的开花时间和传粉者活动时间,导致两者在物候时间上的不同步。(2)气候变暖导致植物、传粉者的群落结构变化,促使其地理分布向更高纬度和更高海拔扩散,这可能潜在的导致两者空间分布的不匹配。(3)植物和传粉者通过增加或减少其丰富度来响应气候变暖,可能导致传粉网络结构特征发生变化。(4)面对气候变暖导致植物和传粉者间物候和地理分布错配所引发的互作改变、甚至解体,传粉网络可通过自身网络结构及快速进化来缓冲和适应。在今后研究中,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探讨:1)气候变暖对植物-传粉者网络影响的大时空尺度变异模式。2)多因素协同作用对植物-传粉者网络的影响特征。3)全球气候变暖对植物、传粉者物候匹配性影响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暖 植物-传粉者网络 物候 丰富度 分布 协同作用 匹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 Cr(Ⅵ)复合污染对蚯蚓急性毒性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贾秀英 李喜梅 +2 位作者 杨亚琴 胡凌飞 朱越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1-34,共4页
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tida)为研究对象,采用滤纸急性毒性试验法研究了重金属Cr(Ⅵ)、Cu对蚯蚓单一与复合污染的毒性效应。单一毒性试验结果表明,Cr(Ⅵ)、Cu对蚯蚓都具毒性,Cr(Ⅵ)的毒性大于Cu的毒性;Cr(Ⅵ)、Cu48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tida)为研究对象,采用滤纸急性毒性试验法研究了重金属Cr(Ⅵ)、Cu对蚯蚓单一与复合污染的毒性效应。单一毒性试验结果表明,Cr(Ⅵ)、Cu对蚯蚓都具毒性,Cr(Ⅵ)的毒性大于Cu的毒性;Cr(Ⅵ)、Cu48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94.04mg·kg-1、176.12mg·kg-1。复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Cu与Cr(Ⅵ)复合,Cu对Cr(Ⅵ)毒性没有产生明显影响,Cr(Ⅵ)对蚯蚓48h的半致死浓度为94.605mg·kg-1;中浓度的Cu与Cr(Ⅵ)复合,Cu的存在增强了Cr(Ⅵ)的毒性,且随Cr(Ⅵ)浓度的升高而增强,Cr(Ⅵ)对蚯蚓48h的半致死浓度为76.608mg·kg-1;高浓度的Cu与Cr(Ⅵ)复合,Cr(Ⅵ)对蚯蚓的毒性也明显增强,但随Cr(Ⅵ)浓度的升高而趋平缓。可见,重金属Cr(Ⅵ)、Cu的复合污染对蚯蚓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而这种协同作用与各污染物的不同浓度组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Cr(Ⅵ) CU 单一及复合污染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类型黄瓜ACC合酶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和酶切扩增长度多态性标记 被引量:14
5
作者 向太和 王利琳 +3 位作者 庞基良 胡江琴 申屠连峰 吴锴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2-367,共6页
黄瓜的性别分化与乙烯密切相关,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合酶是乙烯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根据ACC合酶基因家族的保守序列设计PCR引物,从8个不同性别类型(雌雄同株、强雌性和全雌性)黄瓜品种中克隆了长度为1188bp的ACC合酶基因(CS-AC... 黄瓜的性别分化与乙烯密切相关,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合酶是乙烯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根据ACC合酶基因家族的保守序列设计PCR引物,从8个不同性别类型(雌雄同株、强雌性和全雌性)黄瓜品种中克隆了长度为1188bp的ACC合酶基因(CS-ACS2)片段(GenBank登记号为:DQ115884~DQ115886和DQ115875~DQ115879).经测序分析,3个雌雄同株性别类型品种的序列完全相同.与之相比,5个强雌性和全雌性品种中存在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标记,SNPs标记为4个A←→G和4个T←→C之间的转换.在8个SNPs中,有1个SNP位于内含子区域,其余7个SNPs都位于外显子区域.在7个位于外显子区域的SNPs中,有3个为非编码区的SNPs,4个为cSNPs.而在4个cSNPs中,有3个导致了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改变.研究结果表明,与雌雄同株性别类型相比,雌性系中均存在单核苷酸的变异,这提示ACC合酶基因CS-ACS2的单核苷酸变异可能与黄瓜雌性系的发生形成有关.另一方面,根据SNP多态性还发展了一个酶切扩增长度多态性(CAPS)标记C-MT700.利用CAPS标记C-MT700能将强雌性优良品种MT-705与其他黄瓜品种相区别,该标记在黄瓜育种生产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此外,研究获得的SNPs标记和CAPS标记丰富了黄瓜的分子标记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性别类型 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合酶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酶切扩增长度多态性(CA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锌和三唑磷对泽蛙蝌蚪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贾秀英 董爱华 杨亚琴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6-29,48,共5页
以泽蛙蝌蚪为实验材料,采用联合指数相加法,研究了Cu,Zn和三唑磷对泽蛙蝌蚪的急性毒性及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Cu,Zn和三唑磷对泽蛙蝌蚪的急性毒性顺序为Cu>三唑磷>Zn。Cu对泽蛙蝌蚪24,48和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98,0.70和0.43... 以泽蛙蝌蚪为实验材料,采用联合指数相加法,研究了Cu,Zn和三唑磷对泽蛙蝌蚪的急性毒性及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Cu,Zn和三唑磷对泽蛙蝌蚪的急性毒性顺序为Cu>三唑磷>Zn。Cu对泽蛙蝌蚪24,48和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98,0.70和0.43mg/L;Zn对泽蛙蝌蚪24,48和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60.0,51.0和46.5mg/L;三唑磷对泽蛙蝌蚪24,48和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63,5.47和5.30mg/L。联合毒性实验结果表明Cu与Zn的联合毒性为协同作用;Cu与三唑磷的联合毒性为拮抗作用;Zn与三唑磷,Cu与Zn及三唑磷同时共存时的联合毒性,24h时为拮抗作用,48和96h时为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ZN 三唑磷 急性毒性 联合毒性 泽蛙蝌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长期暴露对黑斑蛙的氧化胁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汪美贞 贾秀英 +2 位作者 董爱华 何鑫 褚绞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18-1724,共7页
在实验条件下,将黑斑蛙暴露于12.5 mg/L和25.0 mg/L浓度的镉溶液中30d,分别测定了黑斑蛙在暴露10、20和30d时肝、肾组织中镉(Cd)含量、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探讨镉对机体... 在实验条件下,将黑斑蛙暴露于12.5 mg/L和25.0 mg/L浓度的镉溶液中30d,分别测定了黑斑蛙在暴露10、20和30d时肝、肾组织中镉(Cd)含量、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探讨镉对机体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及机体的抗氧化损伤机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组黑斑蛙肝、肾镉含量、MDA含量均随着镉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且肝MDA含量与镉在肝中的蓄积量呈显著正相关(R2=0.8643,n=9)。肝脏GSH含量随镉暴露时间的延长而被显著诱导,且与MD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2=0.5933,n=9);肾GSH含量则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2=0.8609,n=9)。不同剂量组肝SOD活性随镉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肾SOD活性在高剂量组随镉暴露时间的延长表现为先升高后回落下降的趋势。可见,在镉的长期暴露下,细胞膜过氧化增强是镉伤害机体的主要原因,而GSH含量、SOD活性的升高则可能是机体抗过氧化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胁迫 抗氧化能力 黑斑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LEAFY基因在花发育中的网络调控及其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38
8
作者 王利琳 梁海曼 +1 位作者 庞基良 朱睦元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7-142,共6页
重点综述了拟南芥花分生组织特征基因———LEAFY(LFY)基因及其同源基因在花发育中的网络调控及其生物学功能。LFY基因广泛表达于高等植物的营养性和生殖性组织。LFY基因需要与其他基因相互作用,且表达量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促进成花。... 重点综述了拟南芥花分生组织特征基因———LEAFY(LFY)基因及其同源基因在花发育中的网络调控及其生物学功能。LFY基因广泛表达于高等植物的营养性和生殖性组织。LFY基因需要与其他基因相互作用,且表达量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促进成花。LFY基因处于成花调控网络的关键位置,不仅调控开花时间和花转变,而且在花序和花的发育中也起重要作用。碳源、植物激素等因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LFY基因的表达和作用。提示通过掌握LFY基因的表达调控规律进一步探讨成花机理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网络 生理因子 花发育 LFY基因 拟南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胁迫对蟾蜍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贾秀英 董爱华 马小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5-158,共4页
对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采用腹腔注射法给Pb,研究了不同浓度(1~8mg/kg体重)Pb胁迫下蟾蜍肝、肾组织抗氧化酶SOD、CAT、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染毒浓度对抗氧化酶活性产生不同的影响.1mg/kg Pb对蟾蜍的损... 对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采用腹腔注射法给Pb,研究了不同浓度(1~8mg/kg体重)Pb胁迫下蟾蜍肝、肾组织抗氧化酶SOD、CAT、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染毒浓度对抗氧化酶活性产生不同的影响.1mg/kg Pb对蟾蜍的损伤较小,当Pb>2mg/kg时,蟾蜍肝、肾组织SOD、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当Pb>4mg/kg时,肝、肾CAT活性又降至对照组水平甚至被明显抑制;而肝、肾GSH-Px活性则随着Pb浓度的升高而升高,Pb浓度为4,8mg/kg的染毒组显著高于对照(P<0.05).结果还表明,蟾蜍肝、肾组织MDA含量随着Pb染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肾在Pb浓度为8mg/kg染毒组显著高于对照(P<0.05),肝在Pb浓度为4,8mg/kg的染毒组显著高于对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蜍 抗氧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人工湖泊中原生动物群落变化规律 被引量:21
10
作者 谭晓丽 施心路 +1 位作者 刘桂杰 白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650-2657,共8页
2003年3月~2004年2月调查了哈尔滨人工湖泊原生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应用PFU法研究了原生动物群落季节变化演替的特征.共观察到各类原生动物120种,其中鞭毛虫53种,占原生动物总数的44%,肉足虫9种占原生动物总数的8%,纤毛虫58种占... 2003年3月~2004年2月调查了哈尔滨人工湖泊原生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应用PFU法研究了原生动物群落季节变化演替的特征.共观察到各类原生动物120种,其中鞭毛虫53种,占原生动物总数的44%,肉足虫9种占原生动物总数的8%,纤毛虫58种占原生动物总数的48%,分析了原生动物在该湖的组成特点.原生动物在此人工湖泊中1个周年内的表现规律为植物性鞭毛虫多,动物性鞭毛虫少;纤毛虫多,肉足虫少.原生动物群落的结构参数(种类组成、个体丰度和多样性指数)因水质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此湖中原生动物的优势种为喇叭虫属(Stentor)、眼虫属(Euglena)、游仆虫属(Euplote)、隐滴虫属(Cryptomonas),常年的居留种为眼虫属(Euglena)、弹跳虫属(Halteria)、侠盗虫属(Strobilidium)、隐滴虫属(Cryptomonas).全年3个采样站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在1.912~7.473之间.原生动物在1个周年中平均个体丰度出现的规律依次递减的顺序是秋季、夏季、春季、冬季.采样站1的平均个体丰度在四个季节中均高于采样站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湖泊 原生动物 PFU法 水质 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根农杆菌K599对大豆、黄瓜和凤仙花活体感染生根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向太和 王利琳 +2 位作者 庞基良 陈敏 许超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83-786,共4页
利用野生型的发根农杆菌K599对属于不同科属的大豆、黄瓜和凤仙花进行活体感染实验,结果表明,发根农杆菌K599可使切割后的大豆、黄瓜和凤仙花子叶形成不定根,生根频率分别为100%、65%和91%。此外,发根农杆菌K599还可以使未进行创伤切割... 利用野生型的发根农杆菌K599对属于不同科属的大豆、黄瓜和凤仙花进行活体感染实验,结果表明,发根农杆菌K599可使切割后的大豆、黄瓜和凤仙花子叶形成不定根,生根频率分别为100%、65%和91%。此外,发根农杆菌K599还可以使未进行创伤切割的黄瓜腋芽处形成不定根,生根频率为10%。根据发根农杆菌所具有的rolC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对再生的毛状根DNA进行PCR扩增,验证了再生的毛状根中含有发根农杆菌T-DNA序列。文章中获得的转基因根为进一步开展大豆、黄瓜的根结线虫病理以及凤仙花的矮化育种研究提供了前提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根农杆菌 大豆 黄瓜 凤仙花 活体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线侧褶蛙和泽陆蛙的两性异形与生育力 被引量:23
12
作者 寿鹿 杜卫国 舒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64-668,共5页
比较金线侧褶蛙和泽陆蛙的两性异形和生育力,首次通过种间比较来验证生育力选择理论是否能解释两栖动物两性异形的进化。金线侧褶蛙和泽陆蛙均为雌体大于雄体的两性异形类型,其两性异形程度存在显著差异,金线侧褶蛙两性异形程度指数为0 ... 比较金线侧褶蛙和泽陆蛙的两性异形和生育力,首次通过种间比较来验证生育力选择理论是否能解释两栖动物两性异形的进化。金线侧褶蛙和泽陆蛙均为雌体大于雄体的两性异形类型,其两性异形程度存在显著差异,金线侧褶蛙两性异形程度指数为0 .30 ,而泽陆蛙仅为0 .0 8。然而,两者的怀卵量无显著差异。因此,结果与生育力选择理论预测不一致。此种不一致性可能由下述原因导致:选择压力作用于雄体而非雌体、能量分配策略和死亡率的种间差异、以及系统发育历史的种间差异。金线侧褶蛙和泽陆蛙雄体的身体状态指数显著高于雌体。金线侧褶蛙的头,眼和四肢都显著大于泽陆蛙;两者雌体的前后肢长度显著大于雄体。两性金线侧褶蛙的前后肢随体长呈同速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侧褶蛙 泽陆蛙 两性异形 窝卵数 生育力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清湾水环境特征及富营养化成因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高生泉 卢勇 +2 位作者 曾江宁 姚龙奎 高大伟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5-32,共8页
根据2002—2003年乐清湾海域春、夏、秋、冬4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乐清湾海域水化学要素在不同季节的分布和变化特征,探讨了陆源污水、海水养殖自身污染与富营养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乐清湾水域DIN和DIP浓度全年平均分别为0.630mg/dm3... 根据2002—2003年乐清湾海域春、夏、秋、冬4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乐清湾海域水化学要素在不同季节的分布和变化特征,探讨了陆源污水、海水养殖自身污染与富营养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乐清湾水域DIN和DIP浓度全年平均分别为0.630mg/dm3和0.039mg/dm3。秋、冬季几乎100%测站属劣四类水质,春、夏季近90%超过四类水质标准。水体营养状态指数(E)值各季平均在4~9,呈严重富营养化状态。研究指出沿岸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及水产养殖业的无序、无度发展是造成该水域严重富营养化的三个主要原因。认为目前乐清湾水质已不能满足该海域功能区划提出的要求,必须进行综合整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清湾 水环境 富营养化 海水养殖 养殖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Oryza sativa L·)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和特性分析 被引量:23
14
作者 向太和 王利琳 庞基良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27-1232,共6页
根据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基因(cab)家族中的保守序列设计PCR引物,扩增出的约310bpcDNA小片段为分子杂交探针,对构建的水稻cDNA文库进行杂交筛选,并结合PCR分析确定阳性克隆中cDNA片段的大小。通过对插入的cDNA片段最长的阳性克... 根据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基因(cab)家族中的保守序列设计PCR引物,扩增出的约310bpcDNA小片段为分子杂交探针,对构建的水稻cDNA文库进行杂交筛选,并结合PCR分析确定阳性克隆中cDNA片段的大小。通过对插入的cDNA片段最长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分析验证,克隆了水稻中1个cab基因全长cDNA,命名为cab-n8(GenBank登记号:AY445626)。cab-n8长为1128bp,从第55bp开始至789bp含有1个开放阅读框和1个终止密码子,编码244个氨基酸(GenBank登记号为AAR19267.1);在3’端含有330bp的非编码区和Poly(A)18;在5’端有45bp的非编码区,在转录起始位点附近有TCA序列。通过序列分析,cab-n8编码的蛋白质在第54—216位包括典型的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功能域(chlorophll a/b binding domain);在第141—158位含有无名指结构功能域(ring finger structure domain),该位点可能与捕光叶绿素结合蛋白与叶绿素a/b的结合有关;在第194—231位含有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C端功能域(C-terminal domain of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like)。cab-n8编码的蛋白质预测的等电点和分子量分别为6.52和26955.80 Da。通过比较分析,cab-n8DNA序列(AY445626)和编码的氨基酸序列(AAR19267.1)与cab27DNA序列(AF094775.1)和编码的氨基酸序列(AAC67557.1)相似性最高,均为97%,显示cab家族基因在进化过程中是相当保守的。Northern blot分析表明,该基因在水稻叶和茎中表达没有差异,但光对其表达有明显的诱导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绿素a/b结合蛋白基因 基因克隆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季东、黄海营养盐的分布变化特征及营养结构 被引量:66
15
作者 高生泉 林以安 +1 位作者 金明明 高大伟 《东海海洋》 2004年第4期38-50,共13页
利用2000年10~11月和2001年3~4月的调查资料,分析讨论了春、秋季东、黄海营养盐的分布变化特征及营养结构状况。结果表明:该海域表层营养盐高值主要出现在长江冲淡水影响区和江浙近海海域,低值出现于东海陆架区和黄海西北部,黄海中部... 利用2000年10~11月和2001年3~4月的调查资料,分析讨论了春、秋季东、黄海营养盐的分布变化特征及营养结构状况。结果表明:该海域表层营养盐高值主要出现在长江冲淡水影响区和江浙近海海域,低值出现于东海陆架区和黄海西北部,黄海中部水域春、秋季因温跃层强弱不同表层营养盐含量差别较大。东、黄海海域春、秋季表层水N/P、Si/N和Si/P值(除秋季黄海北部局部水域N/P值小于10外)均远高于Redfield比值。春季东海海域N/P、Si/N和Si/P值明显高于黄海海域,并高于秋季;秋季黄海海域N/P、Si/N和Si/P值要高于东海海域,变化也大于春季。在强温跃层存在期间和浮游生物旺发季节,表层水域N/P、Si/N和Si/P值原本高的区域往往进一步升高,而温跃层较弱或浮游植物生长繁殖能力较弱的季节,表层水域N/P、Si/N和Si/P值将略有降低。东、黄海水域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受N限制的可能性极小,绝大部分水域主要是受P限制,Si的含量普遍较高,它不可能成为限制因子。长江冲淡水区和江浙近海海域过量的N及高N/P值特性且持续升高的趋势可能是近20年来这一地区富营养化程度加剧、赤潮频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盐 分布特征 营养结构 东海 黄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淋滤法对污泥中Zn Cu的去除效果及污泥养分损失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和苗苗 俞一统 +3 位作者 华玉妹 周根娣 徐骏 田光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59-1364,共6页
采用序批式摇床培养,在污泥中分别接种10%的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与氧化硫硫杆菌菌液,研究了不同菌种对生物淋滤法去除城市污泥中重金属Zn和Cu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亚铁硫杆菌能够较快速启动生物淋滤,使污泥系统中的Zn在第2d就有了97... 采用序批式摇床培养,在污泥中分别接种10%的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与氧化硫硫杆菌菌液,研究了不同菌种对生物淋滤法去除城市污泥中重金属Zn和Cu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亚铁硫杆菌能够较快速启动生物淋滤,使污泥系统中的Zn在第2d就有了97.8%的去除,并保持到结束;Cu在第4 d有了37%的去除并持续升高。而氧化硫硫杆菌则在第6 d才对Zn和Cu有了较好的去除。2种金属的溶出与pH值有一定的相关性,Zn在pH值3.0 ̄4.0时就有很高的去除率,而Cu在pH<3.0时才有较好的去除。在去除重金属的同时,污泥中营养成分(TN、TP、TK、有机质)的损失也较高,特别是TP的损失量最高可达到70%。以氧化亚铁硫杆菌为优势的生物淋滤系统中污泥的营养损失大于氧化硫硫杆菌为优势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生物淋滤 重金属 硫杆菌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丽水中国石龙子的食性、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 被引量:81
17
作者 林植华 计翔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04-310,共7页
丽水分布的中国石龙子 ( Eumeceschinensis)摄入的食物均为无脊椎动物 ,分别属于环节、软体和节肢动物 ,涉及 3 0余科。成体和幼体的食物生态位宽度分别为 7.2 6和 6.69,成体和幼体的食物生态位重叠度为 0 .59。性成熟雄性个体大于雌体... 丽水分布的中国石龙子 ( Eumeceschinensis)摄入的食物均为无脊椎动物 ,分别属于环节、软体和节肢动物 ,涉及 3 0余科。成体和幼体的食物生态位宽度分别为 7.2 6和 6.69,成体和幼体的食物生态位重叠度为 0 .59。性成熟雄性个体大于雌体。成雄和幼体的头长和头宽随体长 SVL的增长速率大于成雌 ,成雄头长随 SVL的增长速率显著大于幼体 ,成雌和幼体的头长随 SVL的增长速率无显著差异。成雄头部大于成雌 ,幼体特定 SVL的头长大于成雌。雌性性成熟个体的最小 SVL为 88.1 mm,大于此 SVL的雌体在繁殖期内均产单窝卵 ,产卵起讫时间为 5月 3 1日~ 6月 2 8日。窝卵数为 9~ 2 5(平均 1 5.3 )枚 ,窝卵重为 5.2 0~ 1 8.98(平均 1 0 .4 9) g,相对窝卵重为 0 .1 88~ 0 .4 3 8(平均 0 .3 2 7)。窝卵数和窝卵重与雌体 SVL呈正相关 ,卵长径与短径呈正相关 ,卵长径和短径与窝卵数无显著的相关性 ,卵大小与窝卵数无显著的相关性 ,卵大小与雌体 SVL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龙子 食性 两性异形 雌性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井冈山自然保护区药用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肖宜安 何平 +3 位作者 张长生 陈建民 胡世俊 林永慧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03-507,共5页
江西省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共分布有药用种子植物 1 67科 ,含 5 2 9属 1 1 2 5种 (包括变种、变型 )。 1 67科可划分为 9个分布区类型 ,其中热带性科为 81科 ,占总科数的 63 .78% (除世界分布 ) ,温带性科为 46科 ,占总科数的 3 6.2 2 % ,... 江西省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共分布有药用种子植物 1 67科 ,含 5 2 9属 1 1 2 5种 (包括变种、变型 )。 1 67科可划分为 9个分布区类型 ,其中热带性科为 81科 ,占总科数的 63 .78% (除世界分布 ) ,温带性科为 46科 ,占总科数的 3 6.2 2 % ,热带性科占优势。 5 2 9属可划分为 1 4个分布区类型和变型。热带分布及其变型共 2 2 8属 ,占47.80 % (除世界分布型 ) ,其中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共 1 0 8属 ,占总属数的 2 2 .85 % ,占热带分布属的 5 3 .5 1 % ,是本区中占主导地位的区系成分。温带分布及其变型共 2 3 8属 ,占 49.89%。中国特有属含 1 1属 ,占总属数的2 .3 1 %。该区系具有各种区系成分并存、区系中古老性成分与新特有成分并存、与世界各地联系广泛而复杂的特征。在植物区系的分区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 变型 分布区类型 区系成分 种子植物区系 特有属 热带 温带 分布型 药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城区小型兽类种类组成 被引量:6
19
作者 鲍毅新 杜卫国 +1 位作者 范国华 陆国营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19-222,共4页
1997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选择金华城区的居民区、宾馆、粮库和工厂等 4种生境 5个调查点以夹夜法对常规灭鼠中小型兽类的种类组成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结果表明 :金华城区共有臭 (Suncus murinus)、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黄... 1997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选择金华城区的居民区、宾馆、粮库和工厂等 4种生境 5个调查点以夹夜法对常规灭鼠中小型兽类的种类组成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结果表明 :金华城区共有臭 (Suncus murinus)、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黄胸鼠 (Rattus flavipectus)、小家鼠 (Musmusculus)和黑线姬鼠 (Apodemusagrarius)等 5种小型兽类 ;种类组成呈现以褐家鼠为主 ,臭和黑线姬鼠为次 ,黄胸鼠和小家鼠较少的格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类组成 小型兽类 金华城区 褐家鼠 小家鼠 臭QuQin 黑线姬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Cr()及复合污染对鲫鱼组织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贾秀英 董爱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5-328,共4页
采用动物实验方法,研究了Cd、Cr( )及其复合污染对鲫鱼组织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低剂量的Cd对鲫鱼肝、肾GSH有明显的诱导作用,而高剂量的Cd、Cr( )则使肝、肾组织的GSH含量明显降低;肝、肾MDA含量在各处理组... 采用动物实验方法,研究了Cd、Cr( )及其复合污染对鲫鱼组织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低剂量的Cd对鲫鱼肝、肾GSH有明显的诱导作用,而高剂量的Cd、Cr( )则使肝、肾组织的GSH含量明显降低;肝、肾MDA含量在各处理组均高于对照,尤其是高剂量Cd、Cr( )组的肝、肾MD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Cd、Cr( )复合污染在GSH、MDA水平上表现为协同关系.说明Cd、Cr( )及其复合污染能引起鲫鱼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脂质过氧化作用因组织和重金属离子而异,在肝脏中,脂质过氧化作用顺序为混合重金属离子>Cr( )>Cd;在肾脏中,脂质过氧化作用顺序为Cd>混合重金属离子>Cr(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复合污染 镉污染 铬污染 鲫鱼 组织 脂质过氧化 毒性效应 重金属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