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州市余杭区农用土壤养分的演变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忠 沈建国 +4 位作者 徐秋阳 马伟洪 倪子根 杨燕敏 沈桂法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3期694-695,共2页
根据2008年耕地地力评价结果,及与1982年第2次土壤普查时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比较,杭州市余杭区土壤各项养分平均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低山丘陵区速效钾含量增幅最大;河谷平原区全氮含量增幅最大;水网平原区和滨海... 根据2008年耕地地力评价结果,及与1982年第2次土壤普查时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比较,杭州市余杭区土壤各项养分平均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低山丘陵区速效钾含量增幅最大;河谷平原区全氮含量增幅最大;水网平原区和滨海平原区有效磷含量增幅最大;有机质含量增加主要是由农作物秸秆还田所贡献;全氮含量提高主要是氮化肥大量施用和秸秆还田所致;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增加主要是由于磷化肥及复合肥大量施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演变 余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杭区蔬菜基地土壤肥力现状及其培肥管理 被引量:2
2
作者 沈建国 李连松 +2 位作者 石伟勇 王忠 马伟洪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6期926-929,共4页
针对余杭区蔬菜生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对辖区内蔬菜基地土壤肥力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各类蔬菜基地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及交换性阳离子含量等肥力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同时也存在养分不平衡、磷钾含量过高、有机肥料投入不足、... 针对余杭区蔬菜生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对辖区内蔬菜基地土壤肥力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各类蔬菜基地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及交换性阳离子含量等肥力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同时也存在养分不平衡、磷钾含量过高、有机肥料投入不足、土壤质地黏重和次生盐积化等问题。为此,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培肥管理措施,以期为余杭蔬菜基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杭 蔬菜土壤 肥力现状 培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余杭区农田耕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
3
作者 朱真令 麻万诸 +5 位作者 龙文莉 任周桥 邓勋飞 陈晓佳 沈建国 吕晓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90-1997,共8页
利用杭州市余杭区耕地地力调查采集的2 814份土壤样品,基于GIS技术研究了余杭区耕层土壤有机碳(topsoil organic carbon,TOC)的空间分布状况,并探讨了影响该地区TOC的因素。结果显示,余杭区TOC密度大致以崇贤镇为中心、以仓前镇为副中... 利用杭州市余杭区耕地地力调查采集的2 814份土壤样品,基于GIS技术研究了余杭区耕层土壤有机碳(topsoil organic carbon,TOC)的空间分布状况,并探讨了影响该地区TOC的因素。结果显示,余杭区TOC密度大致以崇贤镇为中心、以仓前镇为副中心呈辐射状向周围递减,全区TOC密度达46.3 t·h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立地条件看,TOC密度表现为水网平原>河谷平原>低山丘陵>滨海平原。从耕层理化性状来看,随着耕层黏粒量的增加,TOC密度逐渐增大,表现为砂土<壤土<黏壤土<黏土;近中性和中性的TOC密度较高,酸性和碱性的土壤都不利于土壤固碳;阳离子交换量(cation exchange capacity,CEC)较大的土壤固碳能力较强;在一定范围内TOC随着容重的增加而减少,但过高的容重也会增加TOC密度。从耕层养分看,全氮、速效钾均与TOC密度成正相关。在土地利用方面,耕地的TOC密度略高于园地。从土壤类型看,各类土壤的TOC密度存在差异,表现为水稻土>潮土>粗骨土>石灰(岩)土>红壤>紫色土>黄壤,水稻土TOC密度和有机碳库储量均最大,黄壤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层土壤有机碳 空间分布 有机碳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杭区14个水稻新品种(系)农艺性状和口感的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庞法松 沈建国 +5 位作者 沈兴连 钱东 姚永建 楼玲 钟顺顺 何林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期52-54,共3页
为引进和筛选出适宜余杭地区气候、生态条件的水稻新品种,研究了引进的12个新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抗病性、米饭口感情况。结果显示,高产高食味品种嘉67、浙粳优1578宜在余杭区作为主要品种推广;高产中食味品种嘉禾236,中产高食味品... 为引进和筛选出适宜余杭地区气候、生态条件的水稻新品种,研究了引进的12个新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抗病性、米饭口感情况。结果显示,高产高食味品种嘉67、浙粳优1578宜在余杭区作为主要品种推广;高产中食味品种嘉禾236,中产高食味品种甜粳1号、南粳46可在余杭区作为优质米品种推广,低产高食味品种丙709、南粳5055可在局部地区作为优质米选择;甬粳695、申优26、中嘉8号不宜在余杭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农艺性状 产量 食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杭区新垦耕地土壤理化性状调查及培肥改良对策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忠 沈倩莹 +3 位作者 沈建国 祝钧 马伟洪 杨燕敏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8期1467-1470,1476,共5页
为全面掌握余杭区新垦耕地土壤肥力状况,结合垦造耕地质量评价,选择耕层质地、容重、酸碱度、水溶性盐总量、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等土壤理化性状指标,对余杭区2012—2014年487.94 hm^2新垦耕地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2... 为全面掌握余杭区新垦耕地土壤肥力状况,结合垦造耕地质量评价,选择耕层质地、容重、酸碱度、水溶性盐总量、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等土壤理化性状指标,对余杭区2012—2014年487.94 hm^2新垦耕地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2的新垦耕地耕层土壤砂质化、容重较大,大部分新垦土地盐含量较低、阳离子交换量不高、有机质含量偏低、有效磷含量极低、速效钾含量差异极大。据此建议综合采用酸化调整、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增加耕层厚度等措施,培肥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垦耕地 土壤理化性状 培肥改良 土壤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杭区崇贤镇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及污染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忠 沈建国 +2 位作者 胡月仙 杨燕敏 俞丽芬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6期1381-1383,1388,共4页
根据余杭区崇贤镇地貌、耕地面积及工业企业分布特点,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所测的41个土壤样品中,轻度污染4个,尚清洁21个,清洁16个,主要污染因子为重金属Zn、Ni、Hg和Cd。
关键词 余杭崇贤 土壤 环境质量 监测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蔬菜加工出口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剖析杭州市蔬菜加工出口业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7
作者 封立忠 魏国庆 《保鲜与加工》 CAS 2005年第5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蔬菜加工 杭州市 出口 发展趋势 现状 产业发展 优势产业 蔬菜产业 播种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杭区2011年水稻统防统治用药分析
8
作者 张舟娜 李阿根 汪爱娟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8期1004-1005,1008,共3页
研究了余杭区6家开展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专业合作社农药施用情况。结果显示,2011年统防统治组织平均用药4.67次,每次用药1~4种;平均使用单剂8.50次,复配剂2.67次。其中,阿维菌素平均施用2.50次,吡蚜酮2.33次,噻嗪酮、井冈... 研究了余杭区6家开展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专业合作社农药施用情况。结果显示,2011年统防统治组织平均用药4.67次,每次用药1~4种;平均使用单剂8.50次,复配剂2.67次。其中,阿维菌素平均施用2.50次,吡蚜酮2.33次,噻嗪酮、井冈霉素、苯醚甲环唑.丙环唑都达到1.33次。在一个生长季节多次重复使用同一有效成分农药造成病虫害抗药性的快速上升,需引起重视,并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合理轮换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防统治 用药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杭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及养分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朱真令 麻万诸 +3 位作者 任周桥 沈建国 龙文莉 吕晓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62-1467,共6页
根据余杭区2 814个耕地地力调查和采样点数据,结合Arc GIS技术对余杭区37 772.3 hm2耕地地力进行评价与等级划分。研究结果表明,余杭区耕地质量整体较好,一到五级田所占比例分别为1.0%,39.6%,44.1%,13.1%,2.2%。一级田和二级田主要分布... 根据余杭区2 814个耕地地力调查和采样点数据,结合Arc GIS技术对余杭区37 772.3 hm2耕地地力进行评价与等级划分。研究结果表明,余杭区耕地质量整体较好,一到五级田所占比例分别为1.0%,39.6%,44.1%,13.1%,2.2%。一级田和二级田主要分布在平原区和沿河谷地,三级田和四级田主要分布在平原区向山区过渡的低山丘陵区,质量较差的五级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西南部的山区。余杭区低山丘陵地带的土壤养分差异较大,平原地带的各项养分含量变异较小;全区耕地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有效磷相对缺乏,速效钾含量变化较为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地力 等级划分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杭区植保统防统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8
10
作者 朱焕潮 钟阿春 汪爱娟 《中国稻米》 2009年第4期74-75,58,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余杭区水稻统防统治服务的作用和效果,并总结了开展统防统治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统防统治 余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科蔬菜菌核病病原鉴定及其对氟唑菌酰羟胺的敏感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阿根 朱颖 +3 位作者 程静雯 石铖开 张传清 吴鉴艳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0,共8页
菌核病是我国蔬菜主要病害之一,亦分布全球。为明确菊科蔬菜菌核病的致病菌,从浙江省杭州市3个蔬菜基地采集具有典型菌核病病症的样本分离病原菌,联合形态学特征、ITS序列和laccase 2基因序列鉴定病原,并测定其致病力;采用菌丝生长速率... 菌核病是我国蔬菜主要病害之一,亦分布全球。为明确菊科蔬菜菌核病的致病菌,从浙江省杭州市3个蔬菜基地采集具有典型菌核病病症的样本分离病原菌,联合形态学特征、ITS序列和laccase 2基因序列鉴定病原,并测定其致病力;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病原菌对氟唑菌酰羟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从叶用莴苣(生菜、油麦菜)和茎用莴苣(莴笋)上分离到的62株病原菌菌株,6株属于小核盘菌(Sclerotinia minor),56株属于核盘菌(S.sclerotiorum);S.minor的菌丝生长速率显著低于S.sclerotiorum,但前者产生菌核的时间较早,数量较多。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类核盘菌在3种菊科蔬菜上都可引起水渍状、褐色病斑,后期在病组织上形成白色菌丝和菌核,但S.minor的致病力显著弱于S.sclerotiorum,这是国内首次报道S.minor在菊科蔬菜上的为害。离体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氟唑菌酰羟胺对这两类核盘菌菌丝生长均有较高的抑制活性,83.9%的菌株对氟唑菌酰羟胺的EC50值<0.01μg·mL^(-1),可以推荐使用氟唑菌酰羟胺及其复配药剂防治菊科蔬菜菌核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科蔬菜 核盘菌 小核盘菌 致病性 氟唑菌酰羟胺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蔬菜——畜牧生态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国庆 封立忠 《上海蔬菜》 2005年第2期45-46,共2页
为发展循环农业,实现经济、社会、生态3个效益最大化,我们根据农业生态原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构想,进行了"种菜、养猪、沼气"生态模式的研究与应用,并已初步取得成功,现简介如下.
关键词 蔬菜 沼气 生态模式 产量 综合效益 生态农业 循环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垫的特点及其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岳睿 李留振 +2 位作者 李阿根 白录燕 陈彦伟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5期1165-1166,共2页
生态垫是采用天然的椰棕纤维为原料加工成的一类水土保持产品,对沙漠化防治,河道、边坡水土保持以及植物生长都有良好的效果,就生态垫在国内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简述。
关键词 生态垫 研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防控模式对叶菜害虫的控制作用及综合效益评价 被引量:21
14
作者 洪文英 吴燕君 +3 位作者 林文彩 汪爱娟 张舟娜 赵丽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86-993,共8页
为探索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的综合控害效果和应用效益,比较了2种不同防控模式下害虫种群动态、菜田昆虫结构组成与多样性变化的影响,用环境经济学方法评价了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于生产的实际效果,并与化学防治为主的常规防控区的综合效益... 为探索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的综合控害效果和应用效益,比较了2种不同防控模式下害虫种群动态、菜田昆虫结构组成与多样性变化的影响,用环境经济学方法评价了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于生产的实际效果,并与化学防治为主的常规防控区的综合效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绿色防控模式下菜田优势害虫的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常规防控区;对田间昆虫群落特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物种组成、多样性指数及物种分布的均匀性等方面,尤其对优势害虫、捕食性天敌等影响更为明显;通过综合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化学农药的用量减少,菜田主要害虫优势集中性指数降低,天敌数量和作用增加,多样性指数增大;绿色防控区采用生态控制的方法,每667 m2每季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分别为2 979.1,806.3,1 042.9元,明显优于常规防控区。因此,科学应用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改善生态环境,逐步增强天敌对优势害虫的控制能力,这在菜田害虫生态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防控 技术模式 设施菜田 害虫 控制效果 综合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穗腐病和穗枯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李路 刘连盟 +5 位作者 王国荣 汪爱娟 王玲 孙磊 黎起秦 黄世文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5-222,共8页
水稻穗腐病和穗枯病是我国新上升或新出现的两个水稻后期穗部病害。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耕作栽培制度及肥水管理的改变以及品种(组合)的更替,两病在我国的发生和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穗腐病和穗枯病病原菌有色,可产生毒素,不但直接... 水稻穗腐病和穗枯病是我国新上升或新出现的两个水稻后期穗部病害。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耕作栽培制度及肥水管理的改变以及品种(组合)的更替,两病在我国的发生和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穗腐病和穗枯病病原菌有色,可产生毒素,不但直接影响水稻产量,还导致稻米品质降低,危害食用者的健康。穗腐病和穗枯病在发病时期、发生部位和危害程度上具有相似性。综述了两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危害状况、病原菌生物特性和毒素研究以及防治方法,提出了研究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穗腐病 穗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量施肥后不同水肥一体化模式对春大棚辣椒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沈建国 王忠 +4 位作者 李丹 楼玲 朱徐燕 庞法松 王京文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3-67,共5页
以常规施肥为对照,连续两年在化肥总养分减少30%的条件下比较2种水肥一体化模式对浙江杭嘉湖地区春大棚辣椒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的穴施追肥相比,减量施肥的2种水肥一体化模式均促进了春大棚辣椒的生长,有效提高产量、效... 以常规施肥为对照,连续两年在化肥总养分减少30%的条件下比较2种水肥一体化模式对浙江杭嘉湖地区春大棚辣椒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的穴施追肥相比,减量施肥的2种水肥一体化模式均促进了春大棚辣椒的生长,有效提高产量、效益和品质,其中半程水肥一体化模式明显优于全程水肥一体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春大棚 水肥一体化模式 节肥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物投入对新垦耕地红壤肥力及蔬菜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沈建国 王忠 +3 位作者 李丹 朱徐燕 谢国雄 楼玲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5-90,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有机物对新垦山地土壤的培肥效果,为开展新垦耕地后续培肥管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新垦山地红壤地,以3种不同有机物投入为因素,以空白为对照,在一年三熟蔬菜种植模式下,经连续3年小区试验,比较其对新垦耕地红壤肥力及... [目的]比较不同有机物对新垦山地土壤的培肥效果,为开展新垦耕地后续培肥管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新垦山地红壤地,以3种不同有机物投入为因素,以空白为对照,在一年三熟蔬菜种植模式下,经连续3年小区试验,比较其对新垦耕地红壤肥力及蔬菜生长的影响。[结果]在3种有机物中,商品有机肥无论是在土壤培肥方面还是在蔬菜作物生产方面,均能体现出最佳效果。[结论]商品有机肥可作为新垦红壤地区施用的外源有机物之一予以推荐。而食用菌废渣的效果次之,可作为替代物品,水稻秸秆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 新垦耕地红壤 土壤肥力 蔬菜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蔗品种的种植表现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庞法松 王玉坤 +3 位作者 庞华强 楼玲 钱东 蔡斌军 《中国糖料》 2019年第2期37-41,共5页
为筛选出适宜余杭地区气候、生态条件的果蔗良种,引进了潭州大白蔗、温联果蔗、温联2号、广东黄皮果蔗、温岭青皮果蔗5个品种,加上当地主栽品种临平紫皮果蔗和临平上河青(对照)共7个品种,从产量、口感、抗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 为筛选出适宜余杭地区气候、生态条件的果蔗良种,引进了潭州大白蔗、温联果蔗、温联2号、广东黄皮果蔗、温岭青皮果蔗5个品种,加上当地主栽品种临平紫皮果蔗和临平上河青(对照)共7个品种,从产量、口感、抗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广东黄皮果蔗综合表现最好,可作为主栽品种推广;温联2号表现较优,可适度推广。临平上河青和临平紫皮果蔗虽然综合表现差,但品质表现最好,作为地方种质资源应加以保护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蔗品种 引种 品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缓控释肥在籼粳杂交稻上应用效果 被引量:14
19
作者 沈建国 马伟洪 +3 位作者 王忠 庞法松 沈桂法 楼玲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2153-2156,共4页
在籼粳杂交稻上应用3种缓/控释肥进行效果试验,化肥总养分比常规肥料和配方专用肥分别减少25%和20%条件下,比较其化肥减量增效的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欧润尼有机缓释肥水稻综合表现最佳,分蘖快、蘖本比较施用常规复合肥和配方专用肥分别... 在籼粳杂交稻上应用3种缓/控释肥进行效果试验,化肥总养分比常规肥料和配方专用肥分别减少25%和20%条件下,比较其化肥减量增效的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欧润尼有机缓释肥水稻综合表现最佳,分蘖快、蘖本比较施用常规复合肥和配方专用肥分别提高4.7%和4.2%,株高分别增加1.4%和8.4%,有效穗分别减少6.6%和2.2%,产量分别增加8.8%和5.0%,分别实现节本增效2 863.2和1 033.5元·hm^(-2),可作为当地推荐的水稻缓/控释肥料加以推广;施用金正大控释肥,水稻综合表现次之;施用红四方缓释肥,水稻综合表现不甚突出,与2个对照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肥 籼粳杂交稻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生物肥对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沈建国 王忠 +3 位作者 朱徐燕 胡水芬 马伟洪 杨燕敏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11期1512-1514,共3页
在使用常规肥料用量或减少常规肥料用量的基础上施用复合生物肥,研究复合生物肥对芹菜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生物肥对芹菜生长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与常规施肥相比,芹菜生育表现有明显提高,大田生长期缩短,茎叶性状改... 在使用常规肥料用量或减少常规肥料用量的基础上施用复合生物肥,研究复合生物肥对芹菜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生物肥对芹菜生长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与常规施肥相比,芹菜生育表现有明显提高,大田生长期缩短,茎叶性状改善,增产7.3%,经济效益提高6.6%。若将常规肥料用量减少30%,增产效果更为明显,经济效益更好,增产10.5%,提高经济效益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生物肥 芹菜 生物学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