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州市临安区28 a降水量变化及对雷竹笋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周菊敏 邵香君 +2 位作者 童志鹏 万刚 张有珍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428-430,共3页
根据杭州市临安区1989—2016年覆盖笋和自然笋产量、产值及气象站点的月降水量数据,研究临安区雷竹笋产量与降水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杭州市临安区28 a平均年降雨量和降雪量分别为1 506.0、12.0 mm,夏季降雨量占全年的42.4%,冬季降雨仅... 根据杭州市临安区1989—2016年覆盖笋和自然笋产量、产值及气象站点的月降水量数据,研究临安区雷竹笋产量与降水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杭州市临安区28 a平均年降雨量和降雪量分别为1 506.0、12.0 mm,夏季降雨量占全年的42.4%,冬季降雨仅占15.0%。覆盖笋和自然笋的平均产量分别为16.78、7.61 t·hm^(-2),平均产值分别为12.07万、1.34万元·hm^(-2)。雷竹覆盖笋单位面积产量与秋季、9月降水量(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自然笋单位面积产量与6月降水量(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自然笋单位面积产值与年降雪量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雷竹 覆盖笋 自然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安区古树名木保护现状分析及建议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程育民 王卫国 +2 位作者 厉亮 付文燕 梅爱君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3期137-139,共3页
通过对杭州市临安区域内古树名木的全面普查,全面了解了全区古树名木的基本概况。在介绍临安区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现状基础上,分析了临安区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困境与问题,提出了临安区古树名木管理保护对策。
关键词 古树名木 保护现状 对策 临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安区山核桃林不同地质背景下的土壤肥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董建华 赵伟明 +4 位作者 周建金 赵科理 董建明 李皓 袁紫倩 《浙江林业科技》 2018年第2期14-20,共7页
为了解临安区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分布区不同地质背景下山核桃林地土壤肥力特性,利用Arc GIS对不同地质背景发育土壤的山核桃分布面积进行统计,于2013年3-4月,采用GPS野外定位并采集临安山核桃主产区189个土壤样品,并分析其主要化... 为了解临安区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分布区不同地质背景下山核桃林地土壤肥力特性,利用Arc GIS对不同地质背景发育土壤的山核桃分布面积进行统计,于2013年3-4月,采用GPS野外定位并采集临安山核桃主产区189个土壤样品,并分析其主要化学性质。结果表明:(1)临安区山核桃主要分布在的寒武系地层,以及与之上接的奥陶系部分地层,其次是侏罗系地层。(2)侏罗系发育的土壤酸化最为严重(p H值4.89),有效养分含量整体较低,其中有效磷(10.19 mg·kg^(-1))、有效钙(359 mg·kg^(-1))、有效镁(52 mg·kg^(-1))、有效铜(0.71 mg·kg^(-1))、有效锌(0.84 mg·kg^(-1))、有效铁(59 mg·kg^(-1))、有效锰(54 mg·kg^(-1))的含量最低;寒武系发育的土壤酸化程度最低(p H值5.57),有效养分含量整体高于其他两个地层,其中有效磷(19.35 mg·kg^(-1))、有效钙(1 313 mg·kg^(-1))、有效镁(137 mg·kg^(-1))、有效铜(2.41 mg·kg^(-1))、有效锌(1.24 mg·kg^(-1))的含量最高;奥陶系发育土壤养分含量水平居中,但有效铁(91 mg·kg^(-1))、有效锰(76 mg·kg^(-1))的含量超过其他两个地层。(3)随着土壤p H值提高,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铜、有效锌等中微量元素含量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与中微量元素整体呈现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不同地层发育的山核桃林地土壤具有不同的肥力特性,特别是中微量营养元素对土壤母质的继承性明显,不同地层发育的土壤对酸的缓冲能力也存在差异,各地需要因地制宜的开展土壤酸性改良和施肥结构调整,制定以地层为管理单位的分区施肥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土壤肥力 土壤地质背景 地层 临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安雷竹早出覆盖生产技术 被引量:12
4
作者 邵香君 周菊敏 +4 位作者 王明芳 徐萌 张有珍 余宏军 蒋卫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4-88,共5页
浙江杭州的临安区为“中国竹子之乡”,当地从1991年开始推广雷竹早出覆盖生产技术,该技术通过在地表覆盖有机物料,提高土壤温度,使出笋盛期提早2~3个月,且早出雷笋的价格比自然雷笋高5~10倍,极大地提高了雷竹栽培的经济效益。杭州市临... 浙江杭州的临安区为“中国竹子之乡”,当地从1991年开始推广雷竹早出覆盖生产技术,该技术通过在地表覆盖有机物料,提高土壤温度,使出笋盛期提早2~3个月,且早出雷笋的价格比自然雷笋高5~10倍,极大地提高了雷竹栽培的经济效益。杭州市临安区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天目山区,竹类资源非常丰富,现有竹林面积6.5万hm^2(97万亩),被誉为“中国竹子之乡”。临安雷竹竹笋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丘陵缓坡开发开始,每年以近万亩的速度发展。1989年雷竹早出覆盖技术试验成功,1991年开始推广,使雷竹的出笋期提早2个多月,竹笋经济效益提高10倍,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植雷竹的积极性,雷竹种植开始从山地栽培向农田非林地发展,2007年临安被浙江农业吉尼斯认定为全国最大的雷竹竹笋基地。据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2017年“天目雷笋”的品牌价值达22.62亿元,进入全国农产品区域价值百强榜。临安1991年开始推广雷竹早出覆盖技术已27 a(年),全区每年保持覆盖面积3 333~4 333 hm^2(5.0万~6.5万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早期雷笋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覆盖 生产技术 雷竹 临安 经济效益 山地栽培 价值评估 品牌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核桃林闭合区内径流氮磷流失特征 被引量:7
5
作者 王莺 陆荣杰 +2 位作者 吴家森 姜培坤 童志鹏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02-809,共8页
为研究自然降雨条件下整个水文年中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闭合区内径流-土壤-泥沙氮磷流失特征,以杭州市临安区山核桃林闭合区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总氮、总磷和水解氮等指标。结果表明:降雨是影响径流的重要因子,径流量和降雨量存在... 为研究自然降雨条件下整个水文年中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闭合区内径流-土壤-泥沙氮磷流失特征,以杭州市临安区山核桃林闭合区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总氮、总磷和水解氮等指标。结果表明:降雨是影响径流的重要因子,径流量和降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在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的观测期间,山核桃林径流水中氮素平均质量浓度较高(2.86 mg·L-1),水解氮是氮素流失的主要形式,占总氮的60.7%;径流水中磷素平均质量浓度较低(0.01 mg·L-1)。径流氮质量浓度与土壤碱解氮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而径流磷质量浓度与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之间呈显著相关(P<0.05);径流中总氮和总磷的年累积流失量分别为11.01 kg·hm^(-2)·a^(-1)和133.70 g·hm^(-2)·a^(-1),泥沙中全氮和全磷的年累积流失量分别为11.49和1.12 g·hm^(-2)·a^(-1),山核桃林氮磷流失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山核桃林 闭合区 径流 土壤 泥沙 氮磷 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木采伐后自然恢复对马尾松次生林树种生态位及多样性的影响
6
作者 吴继来 毛阳骏 +4 位作者 陈炎根 胡澳 吴艳萍 史琰 王懿祥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95,共10页
探讨松材线虫病疫木采伐后自然恢复的马尾松林树种多样性与生态位特征,可为卫生伐后马尾松林分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以未遭受松材线虫病危害的马尾松林为对照(CK),分别选设中度采伐恢复5 a(MT_(5))、中度采伐恢复15 a(MT_(15))、重度采... 探讨松材线虫病疫木采伐后自然恢复的马尾松林树种多样性与生态位特征,可为卫生伐后马尾松林分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以未遭受松材线虫病危害的马尾松林为对照(CK),分别选设中度采伐恢复5 a(MT_(5))、中度采伐恢复15 a(MT_(15))、重度采伐恢复5 a(HT_(5))和重度采伐恢复15 a(HT_(15))的林分,探究不同采伐强度和自然恢复年限对马尾松林树种组成、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相比,疫木采伐后林分中的马尾松重要值、生态位宽度,以及马尾松与其他树种的生态位重叠均值总体下降;2)相同自然恢复年限下,马尾松的重要值、生态位宽度,以及马尾松与其他树种的生态位重叠均值随采伐强度的增大而降低,阔叶树重要值随采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3)相同采伐强度下,马尾松的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和马尾松与其他树种的生态位重叠均值随自然恢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阔叶树重要值随自然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增大;4)自然恢复15 a时,重度采伐后的马尾松次生林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中度采伐的(P<0.05),而自然恢复5 a时差异不显著(P>0.05);5)相同采伐强度下,自然恢复15 a的马尾松次生林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自然恢复5 a的(P<0.05)。疫木采伐后自然恢复时间越长,马尾松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越低,阔叶树重要值越高,马尾松与其他树种的生态位重叠越少,树种多样性越高,重度采伐相较于中度采伐更能加快这种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间伐 自然恢复 生物多样性 生态位 松材线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幼苗叶片响应热胁迫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石江 赵琳 +4 位作者 朱月清 楼旭平 余建忠 阮松林 陈文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93-908,共16页
玉米是喜温作物,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高温天气敏感,易造成产量下降。以耐热玉米品种先甜5号幼苗为实验材料,在42℃下处理0、0.5和3.0 h,提取相应处理的叶片蛋白,进行差异蛋白的筛选,随后对其进行GO分类和KEGG途径分析。结果显示,共筛选... 玉米是喜温作物,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高温天气敏感,易造成产量下降。以耐热玉米品种先甜5号幼苗为实验材料,在42℃下处理0、0.5和3.0 h,提取相应处理的叶片蛋白,进行差异蛋白的筛选,随后对其进行GO分类和KEGG途径分析。结果显示,共筛选到181个差异蛋白,其中上调蛋白95个(定量比值>1.20且P<0.05),下调蛋白86个(定量比值<0.83且P<0.05)。与对照相比,随着热处理时间延长,上调蛋白数明显增加,而下调蛋白数有所下降。GO分类结果显示,2个差异上调蛋白被富集并指定分布在2个细胞组分中,18个差异上调蛋白被富集并指定具有8种分子功能,15个差异上调蛋白被富集并参与17种生物过程。而2个差异下调蛋白被富集并指定分布在8个细胞组分中,29个差异下调蛋白被富集并指定具有11种分子功能,45个差异下调蛋白参与18种生物过程。KEGG分析结果显示,有16个差异上调蛋白被富集并指定参与6个途径,而有14个差异下调蛋白被富集并指定参与8个途径。Domain分析表明,有27个差异上调蛋白被富集并指定含有22个不同结构域,而有34个差异下调蛋白被富集并指定含有21个不同结构域。根据NCBI数据库中信息对上述相关蛋白进行搜索,结果发现假定Dna J分子伴侣蛋白家族、热休克蛋白、硫氧还蛋白H型、脱氢酶和泛素结合酶5类蛋白与耐热关系密切。总之,上述热胁迫响应相关的蛋白质的分析鉴定,可为进一步揭示玉米响应热胁迫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热响应 蛋白质组学 GO分类 KEGG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核桃与大别山山核桃种仁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江铭 饶盈 +3 位作者 郑永明 朱先富 黄坚钦 夏国华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94-1700,共7页
【目的】比较山核桃与大别山山核桃种仁一般营养成分、功能性成分、氨基酸、脂肪酸以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方法】对两种坚果种仁51种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山核桃与大别山山核桃种仁γ维生素E、单宁、角鲨烯、棕榈酸、Na... 【目的】比较山核桃与大别山山核桃种仁一般营养成分、功能性成分、氨基酸、脂肪酸以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方法】对两种坚果种仁51种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山核桃与大别山山核桃种仁γ维生素E、单宁、角鲨烯、棕榈酸、Na和Zn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脂肪、天冬氨酸、苏氨酸、甘氨酸、胱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硬脂酸、亚麻酸、K、Ca和Mg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营养成分无显著差异。【结论】山核桃种仁蛋白质、淀粉、α维生素E、氨基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矿质元素含量较高,单宁含量低;大别山山核桃种仁脂肪、可溶性糖、γ维生素E、总酚、角鲨烯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且变异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大别山山核桃 种仁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间伐强度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陈炎根 胡艳静 +3 位作者 黄莎 刘波 吴继来 王懿祥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54-1062,共9页
【目的】比较不同间伐强度下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解释影响土壤呼吸速率的主要因子,为森林经营及碳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对照(间伐0%)、中度间伐(间伐45%)、重度间伐(间伐70%)... 【目的】比较不同间伐强度下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解释影响土壤呼吸速率的主要因子,为森林经营及碳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对照(间伐0%)、中度间伐(间伐45%)、重度间伐(间伐70%)3种间伐处理,采用静态箱-气象色谱法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进行短期原位监测。【结果】间伐显著增加了杉木林土壤呼吸速率(P<0.05),与对照相比,中度和重度间伐的土壤呼吸速率分别增加了23.30%和44.94%。土壤呼吸速率与5 cm土壤温度呈显著指数相关,而与土壤含水量无关。不同间伐处理下,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系数(Q_(10))为1.77~2.16,对照处理下Q_(10)最高,间伐降低了杉木林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杉木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间伐初期,间伐对杉木林土壤呼吸速率有促进作用,且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温度是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土壤活性有机碳是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间伐强度 土壤活性有机碳 土壤温湿度 土壤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腹锦鸡逃逸种群的春季栖息地选择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彦汲 杨淑贞 +2 位作者 王伟波 徐卫南 鲁庆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97-504,共8页
2018年和2019年春季,借助于野外红外触发相机技术,在浙江省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对红腹锦鸡逃逸种群的栖息地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逃逸的红腹锦鸡倾向选择中坡位、坡度中等(31.57±2.78°)的阔叶林与针叶林栖息,其乔木盖度较低(... 2018年和2019年春季,借助于野外红外触发相机技术,在浙江省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对红腹锦鸡逃逸种群的栖息地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逃逸的红腹锦鸡倾向选择中坡位、坡度中等(31.57±2.78°)的阔叶林与针叶林栖息,其乔木盖度较低(50±7%)和倒木数量较少(每10 m^(2)根数为4.71±0.86)而落叶盖度较大(90±4%),并具有优良的避风性和中等湿润度的土壤(p<0.05或0.01);而海拔、乔木数量、乔木均高、坡向、灌木盖度和均高、草本盖度、离水源距离及干扰距离等生态因子对其栖息地选择的影响不显著(p>0.05).分析表明,逃逸的红腹锦鸡种群主要在食物资源丰富、视野较为开阔的林地栖息繁衍和建群,其栖息地选择能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性和选择可塑性.综上所述,逃逸红腹锦鸡的栖息地选择可能受食物、隐蔽性、气候、地理条件和障碍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腹锦鸡 逃逸种群 栖息地选择 生态因子 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目溪中华秋沙鸭生态习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梅爱君 刘佳 +2 位作者 鲁庆斌 高欣 徐卫南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8-682,共5页
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是全球濒危物种。2015—2018年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天目溪开展了该物种越冬种群的监测研究。调查累计发现25群中华秋沙鸭,计106只次,平均每群4. 24只±0. 98只,性比为1∶3. 82,主要集成3~6只/群,分为3... 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是全球濒危物种。2015—2018年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天目溪开展了该物种越冬种群的监测研究。调查累计发现25群中华秋沙鸭,计106只次,平均每群4. 24只±0. 98只,性比为1∶3. 82,主要集成3~6只/群,分为3个类群,即孤雌群、雌性群和混和群。中华秋沙鸭主要栖息于开阔的河道,河宽30~60 m,附近有沙洲;水体较浅,水深40~60 cm;水流平缓,水流速度为0. 3~0. 5 m·s^(-1)。中华秋沙鸭对人为活动十分敏感,其栖息地远离居民点,距公路的距离可至30 m以内,但这种生境需要茂密的乔灌木或竹林隔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秋沙鸭 天目溪 集群特征 栖息地 性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触发相机技术的白鹇栖息地选择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游卫云 高欣 +3 位作者 梅爱君 徐卫南 张先福 鲁庆斌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64-570,共7页
红外触发相机技术是野生动物研究的一个新手段,已显示出多方面的独特优势。2015年8月—2016年9月,选择浙江省临安区北部的太湖源、天目山、清凉峰和大峡谷4个区域7块样地,安放127台相机,并测定13个生态因子,对白鹇Lophura nycthemera栖... 红外触发相机技术是野生动物研究的一个新手段,已显示出多方面的独特优势。2015年8月—2016年9月,选择浙江省临安区北部的太湖源、天目山、清凉峰和大峡谷4个区域7块样地,安放127台相机,并测定13个生态因子,对白鹇Lophura nycthemera栖息地选择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可比较的8个生态因子中(与传统方法比较),有6个相同,占75%;2个有差异,占25%。白鹇栖息地选择主要与食物、水源和人为干扰等密切相关。从干扰因素看,白鹇偏好选择人为干扰少、离公路较远(500~1 000 m)的栖息地,并回避下坡位。从食物因素看,白鹇主要选择坡度较小、灌木较少(<20株/4 m 2)、草本适中(50~100株/m 2)和落叶较多(≥80%)的栖息地。由于白鹇强烈回避人为干扰强度大的栖息地,有关部门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应专门针对其栖息地进行保护管理,制定政策措施,降低人为干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鹇 红外触发相机技术 生态因子 栖息地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下渚湖白鹭的日间行为时间分配和节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伟波 杨淑贞 +2 位作者 陈彦汲 徐卫南 鲁庆斌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1年第7期6-10,共5页
2019年5月至7月,利用目标取样与扫描取样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朱鹮岛内的白鹭开展了日间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夏季白鹭的日间行为较为活跃和丰富,共记录了10种行为。其行为时间分配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按行为... 2019年5月至7月,利用目标取样与扫描取样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朱鹮岛内的白鹭开展了日间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夏季白鹭的日间行为较为活跃和丰富,共记录了10种行为。其行为时间分配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按行为频率之间的差异显著性可将其分为主要行为(移动17.43%和采食16.62%)、常见行为(展翅12.79%、飞行11.51%、休息11.27%和观望9.31%)和次要行为(仰视5.81%、鸣叫5.80%、梳理5.34%和衔枝4.10%)。采食、展翅和飞行行为节律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表现为"M"型波动;休息与观望行为节律之间也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表现为"W"型波动。移动行为与上述行为均无显著相关性,移动曲线呈幅度较小的波浪型,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鹭 下渚湖 行为类型 行为频率 节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化与正常山核桃林土壤细菌多样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皓 董建华 +3 位作者 董建明 袁紫倩 胡俊靖 赵伟明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47,共6页
2014年10月,在浙江省临安市选择4个退化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样地和2个正常山核桃林样地,采土样后用16Sr DNA测序技术分析两种林地土壤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6个样地土壤细菌共有36门75纲96目224科924属。在门的水平上,退化和正常... 2014年10月,在浙江省临安市选择4个退化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样地和2个正常山核桃林样地,采土样后用16Sr DNA测序技术分析两种林地土壤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6个样地土壤细菌共有36门75纲96目224科924属。在门的水平上,退化和正常林地细菌主要类群基本一致,主要类群有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厚壁菌门Firmicu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但不同林地中各类群相对丰度明显不同;在属的水平上,退化和正常林地差别很大。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6个样地Shannon指数,ACE指数,Chao1指数的排序各不相同,分析说明山核桃林退化程度与土壤细菌数量和多样性无关。相关分析结果表明,ACE指数与交换性H+显著相关,其余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与细菌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退化 土壤细菌群落 16SrDNA测序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养雌性华南虎分娩期的个体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敬华 施伟斌 +2 位作者 徐卫南 张先福 鲁庆斌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46-752,共7页
在杭州野生动物世界,3只雌性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的分娩期行为被全程摄像监控。结果显示,华南虎在分娩期的行为有移动(15.5±1.34)%、警觉(20.6±2.35)%、休息(29.4±0.68)%、梳理(6.62±2.62)%、舔阴(8.... 在杭州野生动物世界,3只雌性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的分娩期行为被全程摄像监控。结果显示,华南虎在分娩期的行为有移动(15.5±1.34)%、警觉(20.6±2.35)%、休息(29.4±0.68)%、梳理(6.62±2.62)%、舔阴(8.13±2.36)%、育幼(17.68±1.63)%、排遗(0.96±0.22)%和分娩(1.11±0.22)%。分析发现,本次研究的3只雌虎的活动行为时间占比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分娩时间不影响雌虎分娩期的行为时间分配。但一些行为节律上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主要表现在移动、休息、舔阴和育幼等。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至少包括分娩时间和产仔数两个因素。本研究为探索华南虎的母性行为和哺乳期母幼关系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虎 行为节律 个体行为 分娩时间 产仔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目溪中华秋沙鸭越冬种群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梅爱君 刘佳 +2 位作者 鲁庆斌 高欣 徐卫南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58-961,共4页
2015~2017年,对天目溪中华秋沙鸭越冬种群进行了监测。结果发现,中华秋沙鸭种群大小出现最多的年份是2016年(10只),最少是2015年(5只);其平均雄雌性比为1∶3. 82。中华秋沙鸭主要栖息于较开阔的河道,河宽30~60 m,附近有沙洲存在;水体... 2015~2017年,对天目溪中华秋沙鸭越冬种群进行了监测。结果发现,中华秋沙鸭种群大小出现最多的年份是2016年(10只),最少是2015年(5只);其平均雄雌性比为1∶3. 82。中华秋沙鸭主要栖息于较开阔的河道,河宽30~60 m,附近有沙洲存在;水体较浅,水深40~60 cm;水流平缓,水的流速为0. 3~0. 5 m/s。中华秋沙鸭对人为干扰很敏感。人为干扰主要有捕鱼活动、采砂活动及家鸭养殖等。目前天目溪中华秋沙鸭保护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实施沙场整治、禁止捕鱼和取消河道养鸭,同时应建立中华秋沙鸭监测网络,开展保护宣传,提高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秋沙鸭 天目溪 种群特征 栖息地 人为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不同地下茎形态竹子的氮含量及积累特性
17
作者 童志鹏 叶柳欣 +4 位作者 邵香君 万刚 周菊敏 王明芳 张有珍 《世界竹藤通讯》 2018年第3期1-5,共5页
以浙江省典型的散生型高节竹(Phyllostachys prominens)、混生型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和丛生型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为研究对象,对其植株氮含量及其在不同器官间(叶、枝、秆)的分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竹子不同器官... 以浙江省典型的散生型高节竹(Phyllostachys prominens)、混生型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和丛生型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为研究对象,对其植株氮含量及其在不同器官间(叶、枝、秆)的分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竹子不同器官的氮含量均表现为叶>枝>秆,各器官氮含量均随着竹龄的增大而下降;3年生叶片氮含量绿竹显著大于高节竹、苦竹(P<0.05);秆中氮含量表现为绿竹>苦竹>高节竹,其中2年生和3年生秆氮含量在竹种间的差异达显著性水平(P<0.05),绿竹和苦竹的1年生秆氮含量也显著大于高节竹(P<0.05)。不同竹种间枝条氮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竹种间氮素积累量表现为绿竹>苦竹>高节竹,其积累量分别为370.28、254.72和113.03 kg/hm^2,而氮素利用效率高低则表现为高节竹>苦竹>绿竹,3种竹子每生产1 t干物质所需氮素为分别为6.37、6.53和7.96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节竹 苦竹 绿竹 地下茎形态 氮含量 氮积累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