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仙鹤草醇提取物对运动性疲劳大鼠心肌氧化应激性损伤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石君杰 宋李亚 +4 位作者 梅诗雪 陶丹萍 徐琳峰 沈晴 王然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68-869,共2页
仙鹤草为蔷薇科龙牙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的全草,又名“脱力草”,具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补虚之功效。传统用于出血证、腹泻痢疾、疟疾、脱力劳伤等。现代研究表明,仙鹤草主要含有问苯三酚缩合体、黄酮、鞣质、有机酸、皂... 仙鹤草为蔷薇科龙牙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的全草,又名“脱力草”,具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补虚之功效。传统用于出血证、腹泻痢疾、疟疾、脱力劳伤等。现代研究表明,仙鹤草主要含有问苯三酚缩合体、黄酮、鞣质、有机酸、皂甙等复杂的化学成分。近年来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得到重视[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活性 仙鹤草 应激性损伤 运动性疲劳 干预作用 大鼠心肌 醇提取物 收敛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肾损伤分子-1诊断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价值 被引量:16
2
作者 何捷 李达 +4 位作者 严一核 孙雪东 周蕾 应利君 邢海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肾损伤分子-1(KIM—1)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入住绍兴市人民医院ICU的脓毒症患者73例,分别测定血清肌酐(Scr)、尿KIM-1(uKIM一1),计算APACHEI/评分、SOFA评分,随访... 目的:探讨肾损伤分子-1(KIM—1)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入住绍兴市人民医院ICU的脓毒症患者73例,分别测定血清肌酐(Scr)、尿KIM-1(uKIM一1),计算APACHEI/评分、SOFA评分,随访记录28d病死率。依据AKIN定义的AKI诊断标准判断患者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检测两组患者入科后0、1、6、24、48h的uKIM-1及SCr水平,运用ROC曲线评价uKIM-1诊断脓毒症AKl的效能。结果:73例脓毒症患者中,非AKI组38例,AKI组35例,AKI组的APACHE1I评分、SOFA评分、Scr、28d病死率均高于非AKI组(P〈0.05)。AKI组患者SCr水平在入科48h时达入科时(0h)的1.81倍.可诊断AKI。AK[组患者uKIM-1水平在入科后6h高于非AKI组(P〈0.05)。uKIM-1与SCr呈正相关(r=0.621,P〈0.05)。ROC曲线分析,uKIM-1的曲线下面积为0.835,95%的可信区间为0.736~0.934,以2.86ng/mL为截断值,其敏感度为82.8%,特异度为77.5%。结论:uKIM-1能预测脓毒症AKI的发生,uKIM-1可作为脓毒症AKI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肾损伤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抑制叔丁基过氧化物诱导的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损伤 被引量:7
3
作者 郑浩 李占鲁 +1 位作者 沈啸华 傅国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73-1079,共7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叔丁基过氧化物诱导的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4 d后,收集贴壁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叔丁基过氧化物诱导组和白藜芦醇+叔丁基过氧化物...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叔丁基过氧化物诱导的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4 d后,收集贴壁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叔丁基过氧化物诱导组和白藜芦醇+叔丁基过氧化物组。采用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比色法和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 U)ELISA法检测EPC增殖能力;采用改良Boyden小室法检测EPC增殖及迁移能力;Annexin V-FITC/PI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EPC凋亡率;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荧光探针H_2DCF-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Bax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白藜芦醇能抑制叔丁基过氧化物诱导的EPC凋亡,并增加EPC增殖及迁移能力;白藜芦醇降低EPC细胞内ROS水平,抑制caspase-3的活性及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同时能促进Bcl-2及抑制Bax蛋白表达。结论:白藜芦醇对叔丁基过氧化物诱导的EPC凋亡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内皮祖细胞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栓蛋白-1基因N700S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联研究
4
作者 施育平 龚化兰 +3 位作者 刘海波 单江 徐耕 王建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1-426,共6页
目的:探讨凝血栓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基因A8831G(N700S)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连续选取178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CAD)住院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者55例),和同期158例冠脉正常对照者。以聚合... 目的:探讨凝血栓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基因A8831G(N700S)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连续选取178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CAD)住院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者55例),和同期158例冠脉正常对照者。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TSP-1的基因多态性。结果:AG基因型在CAD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1.7%vs0.6%,P=0.375)。未检测到GG纯合子,两组G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0.8%vs0.3%,P=0.376);AG基因型在AMI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vs0.6%,P=0.104),G等位基因频率在AMI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8%与0.3%,两者比较P=0.364;G等位基因在本研究所有对象中的表现率仅为0.6%。结论:中国浙江地区汉族人群中存在TSP-1基因N700S多态性,但TSP-1基因700N→S变异发生频率低,与CAD及AMI的发生均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梗死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凝血栓蛋白-1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刘书珍 闫平 +2 位作者 刘凌云 项淑英 杨庆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7期1515-1517,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与西药对照组对比观察。对照组:苯溴马隆、别嘌呤醇、尼美舒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四土萆薢渗湿汤。对照组与治疗组均为3个月为1个疗程,连服1个疗程后判定对比疗效。结果:...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与西药对照组对比观察。对照组:苯溴马隆、别嘌呤醇、尼美舒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四土萆薢渗湿汤。对照组与治疗组均为3个月为1个疗程,连服1个疗程后判定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100例,临床痊愈18例,显效33例,有效4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80例,临床痊愈8例,显效21例,有效32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76.2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明显优势,四土萆薢渗湿汤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药,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四土萆薢渗湿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阴囊转移1例报道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小芸 李达 +1 位作者 方勇 潘宏铭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54-555,共2页
近年来,随着结直肠癌发病率的升高,一些罕见部位转移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如结直肠癌转移至子宫内膜及牙龈、脾脏,而转移到阴囊者仍较罕见。浙汀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1例结肠癌阴囊转移患者,报告如下。
关键词 结直肠 阴囊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通过ERK通路诱导肺癌A549细胞自噬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伟 王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51-1555,共5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tripchlorolide,TP)对肺癌A549细胞活力及自噬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TP作用于肺癌A549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吖啶橙染色(AO)法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自噬状态;GFP-LC3质粒转染实验观察细胞...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tripchlorolide,TP)对肺癌A549细胞活力及自噬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TP作用于肺癌A549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吖啶橙染色(AO)法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自噬状态;GFP-LC3质粒转染实验观察细胞胞质中绿色点状聚集的自噬小体;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的表达情况及有关的信号通路ERK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TP可以显著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P<0.05),并呈一定的剂量-时间依赖关系。TP作用于肺癌A549细胞48 h后,细胞内酸性滤泡染成亮红色荧光比例增多。GFP-LC3转染实验结果显示在100 nmol/L TP处理后,细胞胞质中出现绿色点状聚集的自噬小体,而正常培养组极少细胞有自噬小体形成;同时转染GFP-control质粒的细胞在100 nmol/L TP处理及正常培养条件下均未观察到点状聚集的自噬小体产生。TP作用于肺癌A549细胞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100 nmol/L TP组LC3-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同时p-ERK/ERK蛋白水平也显著升高(P<0.01);与100 nmol/L TP组相比,TP+3-MA组LC3-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同时p-ERK/ERK蛋白水平也显著下降(P<0.01)。结论:TP可显著抑制肺癌A549细胞活力并诱导细胞发生自噬,这种作用可能与影响ERK的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雷公藤甲素 细胞增殖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刘书珍 《世界中医药》 CAS 2009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方法:与对照组对比观察,对照组采用激素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按中医分3型(3期)辨证施治。结果:治疗组60例,临床缓解29例,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50例,临床...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方法:与对照组对比观察,对照组采用激素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按中医分3型(3期)辨证施治。结果:治疗组60例,临床缓解29例,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50例,临床缓解11例,显效10例,有效1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分析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RC6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蒋金伟 杨晓燕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22-1026,共5页
目的:检测baculoviral IAP repeat-containing 6(BIRC6)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HCC中的功能。方法:收集40例HCC及对应癌旁组织,运用qRT-PCR及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BIRC6在HCC及... 目的:检测baculoviral IAP repeat-containing 6(BIRC6)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HCC中的功能。方法:收集40例HCC及对应癌旁组织,运用qRT-PCR及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BIRC6在HCC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qRT-PCR技术检测人正常肝细胞株LO2、HCC细胞株HepG2和SMMC-7721中BIRC6 mRNA表达;应用BIRC6 siRNA转染人HCC细胞SMMC-7721,通过MT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变化。结果:BIRC6在HC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P=0.004),HCC组织中BIRC6蛋白高表达与较大肿瘤体积(>5 cm)和高TNM分期相关(P=0.029;P=0.002);正常肝细胞株LO2中BIRC6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HCC细胞株HepG2和SMMC-7721(P=0.000),下调BIRC6表达导致SMMC-7721细胞活力降低和细胞凋亡增加(P=0.000)。结论:BIRC6高表达与HCC的恶性临床病理特征相关,BIRC6在HCC中可能作为凋亡抑制因子发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RC6 肝细胞癌 凋亡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狐惑汤治疗瑞特综合征18例
10
作者 刘书珍 陈正义 《世界中医药》 CAS 2009年第1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瑞特综合征 中医药疗法 类狐惑汤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