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麦耐铝性与根际pH值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朱睦元 周建华 徐阿炳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1期83-89,共7页
本实验以小罐培养法研究了大麦耐酸铝性与根际pH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根际pH值变化与培养液氮源的种类有关外:也反映了品种的耐酸铝性的差异.以NO_2^-为唯一氮源时,根吸收NO_3^-引起根际pH迅速上升,耐性品种83—122(B)和沪麦8号(H)的... 本实验以小罐培养法研究了大麦耐酸铝性与根际pH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根际pH值变化与培养液氮源的种类有关外:也反映了品种的耐酸铝性的差异.以NO_2^-为唯一氮源时,根吸收NO_3^-引起根际pH迅速上升,耐性品种83—122(B)和沪麦8号(H)的能力比敏感品种嵊县无芒六棱(S)强.以NH_4^+和NO_3^-(比例1:12)为氮源时,pH值变化出现双相现象.第一相,根际pH值下降,敏感品种S下降幅度比耐性品种B、H大,下降相持续的时间也长.第二相,pH上升,B和H上升速率最快,S最慢.在明显出现第二相后更换新鲜培养液,pH变化形式发生改变.耐性品种H,pH下降相不明显或消失,直接出现上升相,而敏感品种S的pH变化却仍为先下降后回升的状况.说明大麦品种间调节根际pH值的能力差异反映了品种耐铝性的差异,耐性品种可能机制之一是通过升高根际pH而达到解毒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耐铝性 根际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黄花叶病毒的生物学研究Ⅳ──植物基因工程及其在大麦抗黄花叶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朱睦元 徐阿炳 +5 位作者 黄纯农 赵章杏 赵小立 刘玉方 黄培忠 马俊虎 《大麦科学》 1994年第1期20-22,共3页
随着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能将理想的目的基因通过转基因方法导入植物细胞,最后发展优良的转基因植物。己经发现大量植物病毒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包括病毒外鞘蛋白基因对发展抗毒工程植物特别有效.本文简述植物抗病毒病基因工程的几... 随着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能将理想的目的基因通过转基因方法导入植物细胞,最后发展优良的转基因植物。己经发现大量植物病毒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包括病毒外鞘蛋白基因对发展抗毒工程植物特别有效.本文简述植物抗病毒病基因工程的几种策略和综述大麦抗黄花叶病(BaYMV和BaMMV)的生物技术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黄花叶病毒 基因工程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染色体分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毓芳 袁妙葆 《大麦科学》 1994年第3期1-4,共4页
关键词 大麦 染色体 分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黄花叶病毒的生物学研究Ⅲ——大麦黄花叶病毒(BaYM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小立 朱睦元 +4 位作者 徐阿炳 赵章杏 马俊虎 黄培忠 刘玉芳 《大麦科学》 1993年第4期15-19,共5页
本文综述介绍了大麦黄花叶病毒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和表达,并简要讨论了该病毒的分类归属。
关键词 大麦 黄花叶病毒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O'SBECK)肌肉系统的研究 Ⅱ.眼柄及附肢肌肉解剖1
5
作者 卢建平 陈宽智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3期330-336,共7页
本文描述中国对虾附肢肌肉(第一触角、第二触角、大颚)及眼柄肌肉解剖学结构,所得结果与白对虾Penaeus setiferus作比较,其不同之处列于表1.
关键词 中国对虾 眼柄 附肢 肌肉系统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O'SBECK)肌肉系统的研究——Ⅱ眼柄及附肢肌肉的解剖2
6
作者 卢建平 陈宽智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4期436-444,共9页
本文描述中国对虾附肢肌肉(第一小颚、第二小颚、第一颚足、第二颚足、第三颚足)的解剖学结构,所得结果与白对虾Penaeus setiferus作比较,其不同之处列于表1。
关键词 中国对虾 附肢 肌肉系统 解剖 眼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O’SBECK)肌肉系统的研究 Ⅱ.眼柄及附肢肌肉的解剖3
7
作者 卢建平 陈宽智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1期76-82,共7页
本文描述中国对虾附肢肌肉(第一步足、第五步足、第三游泳足)解剖学结构,所得结果与白对虾Penaeus setiferus作比较,其不同之处列于表1.
关键词 中国对虾 附肢 肌肉系统 解剖 眼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三系及其杂种F_1的核组蛋白研究
8
作者 翁醒华 万良庐 +1 位作者 唐愫 万良庐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1期90-95,共6页
本文提取了杂交水稻(Oryza Sativa L.)的三系及其F_1代的组蛋白,采用聚丙烯酸胶凝胶电泳及SDS—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进行分析,并与小牛胸腺组蛋白进行了比较.水稻和小牛胸腺的H_3、H_4在两种凝胶电泳中都显示了相同的泳动率.水稻H_2a、H... 本文提取了杂交水稻(Oryza Sativa L.)的三系及其F_1代的组蛋白,采用聚丙烯酸胶凝胶电泳及SDS—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进行分析,并与小牛胸腺组蛋白进行了比较.水稻和小牛胸腺的H_3、H_4在两种凝胶电泳中都显示了相同的泳动率.水稻H_2a、H_2b比小牛胸腺中的相应组份在两种凝胶电泳中皆显示较低的泳动率,具较大的分子量.在我们的研究范围中,H_1表现出种的特异性,而且杂种F_1的H_1含量高于亲本,这提供了一种从分子遗传学角度来研究杂种优势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核组蛋白 胸腺 杂种优势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北仑山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史美中 丁炳扬 +1 位作者 王卫东 郑朝宗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2期192-198,共7页
本文通过野外系统调查与标本采集,对宁波北仑山区的种子植物区系组成与性质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28科、419属、745种;区系组成极为分散,表现为小科、极小科、小属、极小属占有明显的优势;区系的热带——亚热... 本文通过野外系统调查与标本采集,对宁波北仑山区的种子植物区系组成与性质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28科、419属、745种;区系组成极为分散,表现为小科、极小科、小属、极小属占有明显的优势;区系的热带——亚热带、温带特征显著,具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的特性;属的地理成份的分析表明:处于北纬30°线附近的本区域与相近纬度浙江其他山地的植物区系性质相似,并与东部日本植物区系相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植物区系 种子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指纹技术
10
作者 丁志山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30-31,共2页
DNA指纹技术丁志山(杭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310012)DNA指纹术是分于生物学各种新兴技术的一种,它融合了RFLP、PCR、Southern转移等先进技术。用它可检测出大量DNA位点的差异性,成为继RFLP后... DNA指纹技术丁志山(杭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310012)DNA指纹术是分于生物学各种新兴技术的一种,它融合了RFLP、PCR、Southern转移等先进技术。用它可检测出大量DNA位点的差异性,成为继RFLP后当今最先进的分子水平上的遗传标记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DNA指纹术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杜鹃花属植物种子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30
11
作者 丁炳扬 吴欢笑 +1 位作者 张慧明 方云亿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6-42,共7页
本文对浙江产杜鹃花属13个种(录属5个亚属7个组)的种子形态进行了研究。比较观察了种子形状、大小、扁化率,翅和表面结构等形态学特征,井对该属种子形态的演化趋势、种于类型的划分及种子形态在分类学上的意义进行了讨论。结果... 本文对浙江产杜鹃花属13个种(录属5个亚属7个组)的种子形态进行了研究。比较观察了种子形状、大小、扁化率,翅和表面结构等形态学特征,井对该属种子形态的演化趋势、种于类型的划分及种子形态在分类学上的意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种子形态特征与植物习性和形态特征一定程度上相关,反映了周内类群的分化,因而种子形态在杜鹃花属的系统研究中是不可忽视的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花属 种子形态 分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冈常绿阔叶林死地被层和土壤性质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于明坚 陈启常 +2 位作者 李铭红 史美中 曹剑波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3-110,共8页
1990年至今对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进行了研究。报道了死地被层现存量,死地被层(包括L、F、H三亚层)和土壤(包括A、E、B三层)中C和8种养分元素的分布,以及植物对养分元素的累积特征。结果表明:... 1990年至今对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进行了研究。报道了死地被层现存量,死地被层(包括L、F、H三亚层)和土壤(包括A、E、B三层)中C和8种养分元素的分布,以及植物对养分元素的累积特征。结果表明:死地被层现存量为14.141t/hm2,其中H>F>L.死地被物中9种元素含量和贮量大小依次为C>N>Ca>Mn>K>Mg>P>Zn>Cu,而土壤中为C>N(K)>K(N)>Mg>Mn>Ca>P>Zn>Cu。与其它地区相比,本区土壤中Mn和N的含量较高而P和Ca较低.不同元素具有不同的层次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自表层至深层,C、N、Ca、Mn的含量呈下降趋势;而K、Mg的含量均在表层较低,并在深层有较高的含量;而P、Cu和Zn则以H与A层的含量为最高.植物对元素的累积特征因元素和层次(种类)而异。各元素中以Ca的富集系数最高,N次之,Cu和Zn最低;一般而言,藤本、草本和下木层植物对元素的累积程度比乔木层和亚乔木层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冈 常绿阔叶林 养分元素 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成熟胚胚性愈伤组织的高频诱导和植株再生 被引量:15
13
作者 严华军 王君晖 黄纯农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9-65,共7页
大麦成熟胚的初代愈伤组织是水质、柔软的非胚性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中能以一定频率出现胚性愈伤组织。本文研究了基因型、有机添加物和胚切割等因素对大麦胚性愈伤组织诱导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10个大麦品种在胚性愈伤组织诱导... 大麦成熟胚的初代愈伤组织是水质、柔软的非胚性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中能以一定频率出现胚性愈伤组织。本文研究了基因型、有机添加物和胚切割等因素对大麦胚性愈伤组织诱导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10个大麦品种在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植株再生率上有显著差异;培养基中添加水解酪蛋白、L-脯氨酸以及提高维生素B_1和肌醇的浓度可以促进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胚芽段比全胚或胚根段更易形成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转入无2,4-D的分化培养基后能产生发育良好的体细胞胚,再经萌发可得到正常的绿色植株。胚性愈伤组织经精心选择和继代培养,能在一年或更长的时间内保持再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成熟胚 愈伤组织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蛋白酶B.S.HD401生产菌激光选育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永泉 蒋萍萍 +1 位作者 赵小立 贺筱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6-48,72,共4页
本文报道了从花生地土壤分离到一株分泌中性蛋白酶的枯草芽孢杆菌,经纯铜蒸汽激光诱变,选育到一株高产菌株HD401,产酶提高幅度高达72.7%。诱变过程说明,菌体存活率和正变率以及激光波长、孢子体生理状态有一定的相关性。... 本文报道了从花生地土壤分离到一株分泌中性蛋白酶的枯草芽孢杆菌,经纯铜蒸汽激光诱变,选育到一株高产菌株HD401,产酶提高幅度高达72.7%。诱变过程说明,菌体存活率和正变率以及激光波长、孢子体生理状态有一定的相关性。B.S.HD401经多次传代,产酶性状稳定,通过正交试验对培养基进行优化,在2升罐中酶活达8520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选育 中性蛋白酶 枯草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2+)参与遗传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英杰 徐阿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86-491,共6页
Zn ̄(2+)在遗传调控中的作用十分广泛而显著。结合新近的研究资料,着重从染色质结构与功能、核酸的生物合成、DNA的结构及构象、基因表达的调控等四个主要方面来反映Zn ̄(2+)与遗传调控的相关性,并阐述Zn ̄(2+)... Zn ̄(2+)在遗传调控中的作用十分广泛而显著。结合新近的研究资料,着重从染色质结构与功能、核酸的生物合成、DNA的结构及构象、基因表达的调控等四个主要方面来反映Zn ̄(2+)与遗传调控的相关性,并阐述Zn ̄(2+)在其中发挥作用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 核酸 基因表达 锌离子 遗传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萧山围垦农区家栖小型兽类生态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丁平 姜仕仁 +1 位作者 诸葛阳 鲍毅新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14-419,共6页
1985年4月至1993年5月,作者采用铗日法对萧山围垦农区家栖小型兽类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构成该地家栖小兽群落的主要种类有小家鼠、臭(鼠句)和褐家鼠等,以小家鼠为优势种,其次是奥(鼠句),不同类型的住房中群落组成存在差异;该地家... 1985年4月至1993年5月,作者采用铗日法对萧山围垦农区家栖小型兽类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构成该地家栖小兽群落的主要种类有小家鼠、臭(鼠句)和褐家鼠等,以小家鼠为优势种,其次是奥(鼠句),不同类型的住房中群落组成存在差异;该地家栖小兽群落可分为两种类型,即草房平房的小家鼠——褐家鼠群落型和楼房平房的小家鼠——臭(鼠句)群落型,并且随栖息地的变化,小兽群落由前者逐渐向后者演替,不同群落中的小兽种类数量季节消长规律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家栖小兽 围垦农区 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云英叶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贺筱蓉 李永泉 +2 位作者 赵小立 周红军 翁醒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4年第4期98-102,共5页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对紫云英叶蛋白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萃取工艺较优条件为:萃取剂与紫云英鲜叶料液比为5:1,萃取温度为20℃,萃取pH值7.0,萃取剂中盐浓度为0.5%;绿色蛋白质在50℃时沉淀,白色蛋白质在pH=5.0时沉淀。采用...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对紫云英叶蛋白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萃取工艺较优条件为:萃取剂与紫云英鲜叶料液比为5:1,萃取温度为20℃,萃取pH值7.0,萃取剂中盐浓度为0.5%;绿色蛋白质在50℃时沉淀,白色蛋白质在pH=5.0时沉淀。采用此工艺提取得率为25.4%,每吨紫云英鲜叶可得粗蛋白0.04吨,所得粗蛋白含真蛋白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叶蛋白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酶解去壁低渗制备植物染色体标本的方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毓芳 袁妙葆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8-48,共1页
目前使用的“植物染色体标本酶解去壁低渗法”在不同的植物材料中虽然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总的来说,都具有材料需量大和酶解时间较长等特点。我们在多年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对“酶解去壁低渗”的某些步骤进行了改进,经多次实验表明,... 目前使用的“植物染色体标本酶解去壁低渗法”在不同的植物材料中虽然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总的来说,都具有材料需量大和酶解时间较长等特点。我们在多年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对“酶解去壁低渗”的某些步骤进行了改进,经多次实验表明,适用于多种植物材料。现以大麦材料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技术 植物 染色体标本 酶解去壁低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化法液氮冻存大麦和水稻的胚性悬浮培养细胞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纯农 王君晖 +2 位作者 严庆丰 颜秋生 张雪琴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1期114-115,共2页
大麦和水稻的胚牲悬浮细胞系不仅是全能性原生质体的主要来源,而且它本身也可作为植物基因转移的受体.为解决生物工程中优良实验材料的长湖保苟问题。我们进行了胚性悬浮培养细胞的液氮超低温保存研究.
关键词 大麦 水稻 培养细胞 冷冻保存 液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云英汁液单细胞蛋白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永泉 贺筱蓉 +2 位作者 赵小立 翁醒华 周红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5年第1期90-94,共5页
紫云英汁液含有10%的糖和2.66%的有机氮化物,稀释成5倍后,以假丝酵母Candida arboro As2.566为生产菌进行单细胞蛋白发酵,通过单因素搜索和正交试验对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较优培养基为初糖2.5%、酵母粉0.15%、(KH)_2PO_40.... 紫云英汁液含有10%的糖和2.66%的有机氮化物,稀释成5倍后,以假丝酵母Candida arboro As2.566为生产菌进行单细胞蛋白发酵,通过单因素搜索和正交试验对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较优培养基为初糖2.5%、酵母粉0.15%、(KH)_2PO_40.2%、MgSO_4 0.05%,初始pH值=5,发酵温度30℃,接种量5%。在2L发酵罐中验证,酵母浓度最高达10.53g干重/L,基质生长得率为0.522g菌体/g基质,基质转化率为81%。本研究对于高糖植物的生物量利用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汁液 单细胞蛋白 发酵 阿保利假丝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