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律程序设计的若干法理——怎样给行政行为设计正当的程序 被引量:40
1
作者 孙笑侠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1-27,共7页
本文涉及法律程序设计的几条主要的法理是:程序是对行为进行控制的有效方式;衡量程序是否正当的标准至少从四个角度考虑:程序性权利、权力的控制、效率的合理、实体权利目标;围绕“权利———义务”来设计程序的基本制度;不同的行... 本文涉及法律程序设计的几条主要的法理是:程序是对行为进行控制的有效方式;衡量程序是否正当的标准至少从四个角度考虑:程序性权利、权力的控制、效率的合理、实体权利目标;围绕“权利———义务”来设计程序的基本制度;不同的行为应当有不同的程序,对程序固有的弊端给予理解和宽容。此外,还涉及:程序中强调效率是有条件的,正当程序的最低要求是听取对方意见与必要的回避;根据行为涉及的实体利益的重要程度、影响的大小来决定程序的繁简;不完善的程序法比恶的实体法更叫人难以容忍。本文将结合行政程序的设计来阐述或论证以上关于程序的法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程序法 行政行为 行政主体 法律程序设计 正当程序 法律行为 行政法 程序性权利 程序观念 基本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律的外在权威与内在权威 被引量:33
2
作者 孙笑侠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85-90,共6页
在社会条件发生变化的今天,法律权威问题也表现出新的内涵。文章认为,法律权威的树立固然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但是法律自身品质也是不可忽视的条件。从法律自身因素来分析,其权威由两方面构成,即外在影响力与内在影响力。法律的外在... 在社会条件发生变化的今天,法律权威问题也表现出新的内涵。文章认为,法律权威的树立固然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但是法律自身品质也是不可忽视的条件。从法律自身因素来分析,其权威由两方面构成,即外在影响力与内在影响力。法律的外在影响力主要是通过“国家性”、“责任性”和“强制性”三方面基础来建立和维护的,法律的内在影响力主要来自法律的“习惯性”、“利导性”和“程序性”三方面的品质。其中“习惯性”符合人们屈从惯例的倾向,“利导性”符合人们追求利益的天性,“程序性”符合人们信赖公正的心理。它们是构成法律内在品质的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权威 服从法律 影响力 利导性 强制性 习惯性 国家性 程序性 遵守法律 国家强制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律内化 被引量:3
3
作者 陈信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7-98,共2页
论法律内化陈信勇个休的法律社会化是法律社会学的一个研究课题。从一些学者概括的社会化内容来看,内化与社会化的内涵是相近的。①内化仅强调对社会文化的接受,而社会化则强调其明确的目的。我们认为,内化是社会化的基木途径和方式... 论法律内化陈信勇个休的法律社会化是法律社会学的一个研究课题。从一些学者概括的社会化内容来看,内化与社会化的内涵是相近的。①内化仅强调对社会文化的接受,而社会化则强调其明确的目的。我们认为,内化是社会化的基木途径和方式。虽然它们在词义上有细微差别,但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文化 法律意识 内化过程 法律精神 犯罪亚文化 心理素质 法律心理 法律制度 法律工作者 法律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票据关系与票据基础关系论 被引量:12
4
作者 韩家勇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0-34,共5页
票据关系与票据基础关系论韩家勇票据是社会经济活动中进行资金、清算的重要工具,在现代的经济社会里,因各种交易或其它原因所发生的资金收付、汇兑、结算等往往是通过票据来实现的。我国自1989年银行结算制度改革以来,汇票、本... 票据关系与票据基础关系论韩家勇票据是社会经济活动中进行资金、清算的重要工具,在现代的经济社会里,因各种交易或其它原因所发生的资金收付、汇兑、结算等往往是通过票据来实现的。我国自1989年银行结算制度改革以来,汇票、本票、支票这三种票据的使用日趋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票据关系 票据权利 票据基础关系 出票人 持票人 票据法 原因关系 资金关系 票据行为 票据金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明的法律 被引量:2
5
作者 笑侠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1,共1页
关键词 道德性 法律与道德 行为动机 “王海现象” 法律的规范性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道德成本 假冒伪劣商品 自主选择 打假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经济法律科学武装头脑——《经济法概论》学习漫谈
6
作者 马绍春 《远程教育杂志》 1990年第4期41-43,32,共4页
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和其它非法律专业开设《经济法概论》这门课已经好几年了。实践表明,学习《经济法概论》,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法原理,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业务本领,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能运用法律手... 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和其它非法律专业开设《经济法概论》这门课已经好几年了。实践表明,学习《经济法概论》,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法原理,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业务本领,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能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依法办事,做好工作打下基础,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它的重要意义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发展,日益显示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概论》 法律科学 学习 武装 非法律专业 经济类专业 高等学校 法律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经济民主、效率及法律保障
7
作者 龚乐凡 《学术论坛》 CSSCI 1994年第4期53-57,共5页
企业经济民主、效率及法律保障龚乐凡一般而言,民主属于政治学范畴,它与政治上的自由、平等密切相关,而实际上在经济领域内,同样也存在民主。许多事实证明,经济民主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较政治民主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广义上... 企业经济民主、效率及法律保障龚乐凡一般而言,民主属于政治学范畴,它与政治上的自由、平等密切相关,而实际上在经济领域内,同样也存在民主。许多事实证明,经济民主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较政治民主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广义上讲,经济民主包括企业经济民主和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经济民主 效率 独立人格权 按劳分配 法律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有型犯罪”与“占有型犯罪”辨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阮方民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3-25,共3页
“持有型犯罪”与“占有型犯罪”辨析阮方民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在我国刑事法律中首次确立了"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新罪名,也是在我国刑法规范中首次把"... “持有型犯罪”与“占有型犯罪”辨析阮方民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在我国刑事法律中首次确立了"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新罪名,也是在我国刑法规范中首次把"持有"确立为犯罪构成客观行为的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持有 持有型犯罪 犯罪论 行为人 非法占有 刑法规范 司法机关 管制 证明责任 实行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出入境管理 被引量:1
9
作者 翁里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5期61-66,共6页
本文以国际移民法为立足点。结合中国国情论述了我国出入境管理领域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分别从立法和执法的角度探讨了依法解决签证管理、国籍管理、涉外婚姻、涉外收养等问题的措施与途径;对香港、澳门即将回归中央政府管辖... 本文以国际移民法为立足点。结合中国国情论述了我国出入境管理领域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分别从立法和执法的角度探讨了依法解决签证管理、国籍管理、涉外婚姻、涉外收养等问题的措施与途径;对香港、澳门即将回归中央政府管辖后的港澳台胞与内地居民出入境管理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同时构想了21世纪中国的出入境管理宏观模式,并按此模式对建立我国移民法体系、设置新型的执法机构、以及依法教育培训工作人员举措的可行性加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中国移民法 出入境管理 签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惩罚性赔偿——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一个误区 被引量:2
10
作者 萧燕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1997年第1期64-67,共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一倍.”本文认为:《消》...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一倍.”本文认为:《消》的立法宗旨是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并不能因此否定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仍属于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对经营者的欺诈行为,应由有关行政乃至司法部门加以制裁,不能由消费者来行使要求“惩罚性赔偿”的权利.略论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惩罚性赔偿 消费者权益保护 保护消费者利益 经营者 社会利益 个人利益 合同法 欺诈行为 民事法律关系 增加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检察机关的性质及其职权
11
作者 胡建淼 章剑生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992年第1期10-13,共4页
要阐述我国检察机关的职权,除了现行宪法和组织法规定的现存职权外,我们认为,应当从探讨检察机关的性质入手,并以此为基础,寻找检察机关应有的职权,继而分析既存职权和应有职权之间差异的原因,和消除这种原因的方法、手段和途径。 我国... 要阐述我国检察机关的职权,除了现行宪法和组织法规定的现存职权外,我们认为,应当从探讨检察机关的性质入手,并以此为基础,寻找检察机关应有的职权,继而分析既存职权和应有职权之间差异的原因,和消除这种原因的方法、手段和途径。 我国检察机关性质辩 一种传统的、影响很大的观点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法律监督 现行宪法 免予起诉 宪法监督 检察监督权 刑事公诉 决定逮捕 最高立法机关 刑事案件侦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贪污罪的本质特征
12
作者 阮方民 《探索(浙江)》 CSSCI 1989年第3期45-49,共5页
贪污罪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具有法律意义的社会现象,其内部犯罪构成实际上就是一个由多种矛盾组成的矛盾体系。从总体上看,贪污罪的构成是成立贪污罪所必备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矛盾统一体。这个矛盾统一体中又可分为主体与客体以及主... 贪污罪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具有法律意义的社会现象,其内部犯罪构成实际上就是一个由多种矛盾组成的矛盾体系。从总体上看,贪污罪的构成是成立贪污罪所必备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矛盾统一体。这个矛盾统一体中又可分为主体与客体以及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这两对矛盾。就贪污罪主体与客体的矛盾看,一方面,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等“从事公务”人员的职务身份并不能必然成为贪污罪主体;另一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贪污罪主体 公共财物 非法占有 行为人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公共财产 客观方面 本质特征 合法职权 矛盾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贪污罪罪名刍议
13
作者 阮方民 《探索(浙江)》 1988年第4期54-57,共4页
我国刑法第155条规定的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等公务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吞、盗窃、骗取或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刑法颁布实施八年来,法学界和司法界对贪污罪的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一直在进行积极而有益的争论和探讨,比如... 我国刑法第155条规定的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等公务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吞、盗窃、骗取或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刑法颁布实施八年来,法学界和司法界对贪污罪的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一直在进行积极而有益的争论和探讨,比如,怎样正确理解贪污罪主体、客观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贪污罪 国家工作人员 客观方面 职务便利 贪污罪主体 公共财物 非法占有 刑法 公务人员 法学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精神损害质疑
14
作者 陈旭琴 《政法论丛》 CSSCI 1993年第1期12-13,5,共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同条第二款还规定:“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同条第二款还规定:“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适用前款规定。”这是我国首次以基本法形式确立对于民事主体人格权的民事保护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精神损害 质疑 民事主体 恢复名誉 赔礼道歉 消除影响 赔偿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章的行政许可设定权
15
作者 潘荣伟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998年第3期26-30,共5页
法律、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权,这在中国当今是不争的事实。但规章是否拥有行政许可设定权,历来是争论的焦点。理论界主要存在“肯定说”和“否定说”两派观点。《行政处罚法》的颁布,似乎暗示这一问题的解决,然而意见至今未统一。本文... 法律、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权,这在中国当今是不争的事实。但规章是否拥有行政许可设定权,历来是争论的焦点。理论界主要存在“肯定说”和“否定说”两派观点。《行政处罚法》的颁布,似乎暗示这一问题的解决,然而意见至今未统一。本文就该问题发展发表一管之见,以就教于大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许可制度 行政许可设定 行政许可权 设定权 行政处罚法 听证制度 说明理由制度 负效应 行政主体 中国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环境行政执法的特点、依据和内容 被引量:1
16
作者 钱水苗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7-21,共5页
一、环境行政执法的特点环境行政执法,是指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以下通称环境行政执法机关),依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环境保护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并处理环境违法行为的一种... 一、环境行政执法的特点环境行政执法,是指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以下通称环境行政执法机关),依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环境保护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并处理环境违法行为的一种行政行为。环境行政执法作为我国行政执法的重要部分,毫无疑问,它具有一般行政执法的共同特征,但是,由于环境行政执法的特殊性,又使其与一般行政执法不同而具有自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环境行政执法 特征 多元性 广泛性
全文增补中
集团诉讼和保护消费者利益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世华 范建友 《探索(浙江)》 CSSCI 1989年第5期58-61,共4页
一、集团诉讼是审理损害消费者利益案件的最佳形式 诉讼实践表明: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案件具有以下特点: 1.作为受损害的一方是不特定的多数人,这些不特定的多数人往往是分散的、势单力薄的。而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一方往往是商品生产企业、... 一、集团诉讼是审理损害消费者利益案件的最佳形式 诉讼实践表明: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案件具有以下特点: 1.作为受损害的一方是不特定的多数人,这些不特定的多数人往往是分散的、势单力薄的。而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一方往往是商品生产企业、销售单位,一般处于法人的地位,无论从经济实力还是组织程度上都远远超过对方。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团诉讼 保护消费者利益 集团成员 受损害 人民法院 共同诉讼人 代表人 参加诉讼 当事人 原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涉外投资立法的走向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建红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6-59,共4页
我国涉外投资立法以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为立法开端,迄今已进入第15个春秋。这15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工作在我国涉外投资立法的正确引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不... 我国涉外投资立法以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为立法开端,迄今已进入第15个春秋。这15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工作在我国涉外投资立法的正确引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不长,经济体制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中国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涉外投资 立法 外资利用 外商直接投资 对外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前对待企业股的应持态度
19
作者 郑希武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4-57,共4页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企业股 所有权 自有股份 自留资金 国有大中型企业 经济体制改革 公司化 银行债务 有限责任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政诉讼的检察监督
20
作者 曹佃杭 黄贤宏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3期74-78,共5页
我国《宪法》第1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这一规定明确了检察机关的任务是监督国家的刑事、民事、经济、行政等方面的全部法律、法规的实施,它是人民检察院对行政诉讼进行监督的法律渊源。《行政... 我国《宪法》第1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这一规定明确了检察机关的任务是监督国家的刑事、民事、经济、行政等方面的全部法律、法规的实施,它是人民检察院对行政诉讼进行监督的法律渊源。《行政诉讼法》第10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进行法律监督。”这是检察院开展行政诉讼检察监督的直接法律依据。从世界范围来看,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甚至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对行政诉讼进行检察监督都是普遍采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行政诉讼 检察监督 原告人 人民检察院 法律监督者 提起诉讼 当事人 程序意义 国家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