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SAHA与顺铂联用对口腔鳞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申俊
顾亚军
柏景坪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83-587,共5页
背景与目的: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 acid,SAHA)是一类新的极具临床应用潜能的抗肿瘤药物,新近研究发现除其自身的抗肿瘤活性外,SAHA在与众多传统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中也具有增效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SAHA与顺...
背景与目的: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 acid,SAHA)是一类新的极具临床应用潜能的抗肿瘤药物,新近研究发现除其自身的抗肿瘤活性外,SAHA在与众多传统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中也具有增效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SAHA与顺铂联合应用对不同口腔鳞癌细胞系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初步分析两种药物联合运用于口腔鳞癌治疗领域的可能性。方法:⑴采用MTS法首先检测口腔鳞癌细胞对单独使用SAHA或顺铂时的剂量反应;⑵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观察SAHA及顺铂作用于口腔鳞癌细胞后,对细胞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影响;⑶运用MTS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低剂量的SAHA及顺铂联用对口腔鳞癌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随单独用药剂量的增加,2株口腔鳞癌细胞都对SAHA及顺铂呈现出较好的敏感性;低剂量的SAHA(2μmol/L)短时间内(4h)可以迅速导致Tca8113及KB细胞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提高;MTS及克隆形成实验都证实低剂量的SAHA(2μmol/L)和顺铂(4μg/mL)联合应用较之两种药物的单独使用,能显著提高药物对口腔鳞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P<0.01)。在联合用药方式上,先后或者同时给予两种药物都能显著提高药物的杀细胞功效,两种方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HA可以有效增强口腔鳞癌细胞对低剂量顺铂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二酰苯异羟肟酸
顺铂
口腔鳞状细胞癌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面部组织结构间的形式美学关系
2
作者
章宏毅
孙莹
+2 位作者
唐祎
倪红英
柯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75-475,共1页
关键词
面部组织结构
形式美学
正常he人群
平衡点
不同部位
向心性
一致性
前后位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新生儿期术前矫治
被引量:
3
3
作者
徐京燕
邵现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6期2575-2577,共3页
目的:通过鼻唇矫治器(NAM)矫治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新生儿,为唇腭裂修复术提供良好的组织条件,有效地恢复鼻翼的外形。方法: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出生1~2周内开始使用NAM,通过对NAM的调整加力,观察并记录患儿的齿槽、唇部、鼻翼及鼻小...
目的:通过鼻唇矫治器(NAM)矫治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新生儿,为唇腭裂修复术提供良好的组织条件,有效地恢复鼻翼的外形。方法: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出生1~2周内开始使用NAM,通过对NAM的调整加力,观察并记录患儿的齿槽、唇部、鼻翼及鼻小柱的变化。结果:10例患儿移位的前唇和颌段回位,使上颌弓形趋向于正常的马蹄形,将唇裂隙、齿槽裂隙降低到最小,并有效地恢复了鼻翼的外形,为外科手术提供了良好的组织解剖结构。结论:通过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新生儿的术前矫治,引导裂隙周围组织结构趋于正常化,使唇腭裂裂隙、鼻小柱偏斜程度和长度及齿槽骨间水平向及垂直向错位改变,为治疗唇腭裂修复术提供良好的组织条件,为唇腭裂的序列治疗提供了有效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腭裂
鼻唇矫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锥形束CT在颌骨囊肿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20
4
作者
廖锐
孙苗根
+2 位作者
顾亚军
王仁飞
刘敏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2-266,共5页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影像在颌骨囊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5例曲面断层片难以确定颌骨囊肿边缘的患者进行锥形束CT扫描,依据锥形束CT图像,观察囊肿三维方向上的位置、与颌骨骨壁的距离,了解囊肿与牙齿、周围解剖结构的毗邻关系,采用...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影像在颌骨囊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5例曲面断层片难以确定颌骨囊肿边缘的患者进行锥形束CT扫描,依据锥形束CT图像,观察囊肿三维方向上的位置、与颌骨骨壁的距离,了解囊肿与牙齿、周围解剖结构的毗邻关系,采用相应的术前准备和手术方案。术中核对锥形束CT观察结果。结果锥形束CT清楚地显示了颌骨囊肿的准确部位、边缘位置、受累牙情况、与周围解剖结构的毗邻关系,与术中所见完全吻合。锥形束CT对手术方案、手术入路、切口设计和受累牙处理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结论锥形束CT在颌骨囊肿诊治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明显优于传统的曲面断层片和根尖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颌骨囊肿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AHA与顺铂联用对口腔鳞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申俊
顾亚军
柏景坪
机构
杭州
口腔
医院
黏膜科
杭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黏膜科
出处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83-587,共5页
文摘
背景与目的: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 acid,SAHA)是一类新的极具临床应用潜能的抗肿瘤药物,新近研究发现除其自身的抗肿瘤活性外,SAHA在与众多传统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中也具有增效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SAHA与顺铂联合应用对不同口腔鳞癌细胞系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初步分析两种药物联合运用于口腔鳞癌治疗领域的可能性。方法:⑴采用MTS法首先检测口腔鳞癌细胞对单独使用SAHA或顺铂时的剂量反应;⑵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观察SAHA及顺铂作用于口腔鳞癌细胞后,对细胞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影响;⑶运用MTS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低剂量的SAHA及顺铂联用对口腔鳞癌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随单独用药剂量的增加,2株口腔鳞癌细胞都对SAHA及顺铂呈现出较好的敏感性;低剂量的SAHA(2μmol/L)短时间内(4h)可以迅速导致Tca8113及KB细胞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提高;MTS及克隆形成实验都证实低剂量的SAHA(2μmol/L)和顺铂(4μg/mL)联合应用较之两种药物的单独使用,能显著提高药物对口腔鳞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P<0.01)。在联合用药方式上,先后或者同时给予两种药物都能显著提高药物的杀细胞功效,两种方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HA可以有效增强口腔鳞癌细胞对低剂量顺铂的敏感性。
关键词
辛二酰苯异羟肟酸
顺铂
口腔鳞状细胞癌
细胞增殖
Keywords
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 acid
Cisplatin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ell proliferation
分类号
R730.5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面部组织结构间的形式美学关系
2
作者
章宏毅
孙莹
唐祎
倪红英
柯伟
机构
杭州
市
口腔
医院
口腔
颌面
外科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75-475,共1页
关键词
面部组织结构
形式美学
正常he人群
平衡点
不同部位
向心性
一致性
前后位
多样性
分类号
R783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新生儿期术前矫治
被引量:
3
3
作者
徐京燕
邵现红
机构
杭州
口腔
医院
口腔
正畸科
杭州
口腔
医院
口腔
颌面
外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6期2575-2577,共3页
文摘
目的:通过鼻唇矫治器(NAM)矫治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新生儿,为唇腭裂修复术提供良好的组织条件,有效地恢复鼻翼的外形。方法: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出生1~2周内开始使用NAM,通过对NAM的调整加力,观察并记录患儿的齿槽、唇部、鼻翼及鼻小柱的变化。结果:10例患儿移位的前唇和颌段回位,使上颌弓形趋向于正常的马蹄形,将唇裂隙、齿槽裂隙降低到最小,并有效地恢复了鼻翼的外形,为外科手术提供了良好的组织解剖结构。结论:通过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新生儿的术前矫治,引导裂隙周围组织结构趋于正常化,使唇腭裂裂隙、鼻小柱偏斜程度和长度及齿槽骨间水平向及垂直向错位改变,为治疗唇腭裂修复术提供良好的组织条件,为唇腭裂的序列治疗提供了有效的补充。
关键词
唇裂
腭裂
鼻唇矫治器
分类号
R782.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锥形束CT在颌骨囊肿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20
4
作者
廖锐
孙苗根
顾亚军
王仁飞
刘敏
机构
杭州
口腔
医院
口腔
颌面
外科
杭州
口腔
医院
种植中心
出处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2-266,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影像在颌骨囊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5例曲面断层片难以确定颌骨囊肿边缘的患者进行锥形束CT扫描,依据锥形束CT图像,观察囊肿三维方向上的位置、与颌骨骨壁的距离,了解囊肿与牙齿、周围解剖结构的毗邻关系,采用相应的术前准备和手术方案。术中核对锥形束CT观察结果。结果锥形束CT清楚地显示了颌骨囊肿的准确部位、边缘位置、受累牙情况、与周围解剖结构的毗邻关系,与术中所见完全吻合。锥形束CT对手术方案、手术入路、切口设计和受累牙处理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结论锥形束CT在颌骨囊肿诊治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明显优于传统的曲面断层片和根尖片。
关键词
锥形束CT
颌骨囊肿
手术治疗
Keywords
cone beam CT
jaw bone cyst
surgical treatment
分类号
R816.98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SAHA与顺铂联用对口腔鳞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申俊
顾亚军
柏景坪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面部组织结构间的形式美学关系
章宏毅
孙莹
唐祎
倪红英
柯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新生儿期术前矫治
徐京燕
邵现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锥形束CT在颌骨囊肿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廖锐
孙苗根
顾亚军
王仁飞
刘敏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