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周病骨质缺损的正畸牵引成骨治疗 被引量:2
1
作者 谢静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0-691,共2页
牙周病患者的牙槽骨吸收较多,给后期的种植修复带来很大困难,作者用正畸片断弓法牵拉患有牙周病的患牙向向,发现有较多的骨质增生,且拔牙后也无明显的骨质吸收。
关键词 牵拉成骨 正畸 牙周病 骨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除磨牙矫治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子扬 李玉如 黄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通过对拔除磨牙矫治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拔除磨牙的适应证,以期为临床选择方法提供指导。方法选择12例患者,根据情况分别拔除上颌第二或第一磨牙以及下颌第三磨牙,均采用MBT技术矫治。比较... 目的通过对拔除磨牙矫治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拔除磨牙的适应证,以期为临床选择方法提供指导。方法选择12例患者,根据情况分别拔除上颌第二或第一磨牙以及下颌第三磨牙,均采用MBT技术矫治。比较治疗前后头影测量结果的差异。结果在10项测量指标中,有4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种差异集中反映了2种治疗方法在牙性变化和骨性变化中的不同。结论拔除磨牙可以成功矫治安氏Ⅱ类错畸形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 磨牙 安氏Ⅱ类错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扫描测量错畸形患者Bolton指数的研究
3
作者 逄秀凤 陈建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1388-1390,共3页
目的:探讨杭州地区安氏各类错牙合畸形患者Bolton指数及Bolton指数不调发生率的不同。方法:随机选择240例各类安氏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模型,利用激光扫描方法分别测量上、下颌全牙量和前牙量,计算Bolton值及Bolton不调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 目的:探讨杭州地区安氏各类错牙合畸形患者Bolton指数及Bolton指数不调发生率的不同。方法:随机选择240例各类安氏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模型,利用激光扫描方法分别测量上、下颌全牙量和前牙量,计算Bolton值及Bolton不调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安氏Ⅰ类和安氏Ⅲ类前牙及全牙Bolton值均大于安氏Ⅱ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Ⅰ类Bolton不调发生率大于安氏Ⅱ类,安氏Ⅲ类Bolton不调发生率大于安氏Ⅱ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安氏各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应进行Bolton分析,尤其对于安氏Ⅰ类及安氏Ⅲ类患者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 [牙合]畸形 BOLTON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氏二类二分类与正常志愿者髁突运动描记的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方建强 陈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4-426,共3页
为研究AngleⅡ2错髁突运动规律,选择45例志愿者随机分成2组,用髁突描记仪记录每位志愿者的髁突运动。AngleⅡ2错开闭口运动时双侧髁突的前后向最大移动量和最大空间位移量均小于正常;向右侧方运动时,右侧髁突的前后向最大移动量... 为研究AngleⅡ2错髁突运动规律,选择45例志愿者随机分成2组,用髁突描记仪记录每位志愿者的髁突运动。AngleⅡ2错开闭口运动时双侧髁突的前后向最大移动量和最大空间位移量均小于正常;向右侧方运动时,右侧髁突的前后向最大移动量大于正常,差别有统计学意义。AngleⅡ2志愿者髁突运动轨迹较典型,以开闭口轨迹矢状位移小为主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二类二分类错 髁突运动 描记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种植支抗远移下牙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彬 谈龙 施洁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6-240,共5页
目的:评价应用种植支抗钉一步法远中移动下颌牙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3例需要远中移动下颌牙列的患者,借助种植支抗钉将下牙列做为一整体拉向远中。测量治疗前、后的软硬组织的矢状向、垂直向的变化,运用SPSS 10.0软件包对治疗前、... 目的:评价应用种植支抗钉一步法远中移动下颌牙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3例需要远中移动下颌牙列的患者,借助种植支抗钉将下牙列做为一整体拉向远中。测量治疗前、后的软硬组织的矢状向、垂直向的变化,运用SPSS 10.0软件包对治疗前、后各测量项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13例患者均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达到正常覆、覆盖和尖窝关系。下唇内收明显,有统计学意义。SN-MP和FH-MP减小,无统计学意义。下颌第一、二磨牙平均远移4.28、4.16 mm,远中倾斜4.07°、6.16°,下颌切牙平均远移4.54 mm,舌倾8.86°;其垂直向的变化均没有显著意义。结论:运用种植支抗可获得有效的下颌牙列同步远中移动,磨牙几乎达到整体移动,切牙主要为倾斜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支抗 远中移动 下颌牙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釉面酸蚀处理及污染对托槽粘结强度影响的离体实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章利 吴建勇 +1 位作者 唐镇 方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8-721,共4页
目的:比较经过不同釉面酸蚀处理及污染后,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粘结托槽的抗剪强度及粘结剂残留指数。方法:收集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健康前磨牙108个,分别经过3种不同的釉面酸蚀处理后,在干、湿性环境下完成粘结,在Instron力学测试... 目的:比较经过不同釉面酸蚀处理及污染后,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粘结托槽的抗剪强度及粘结剂残留指数。方法:收集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健康前磨牙108个,分别经过3种不同的釉面酸蚀处理后,在干、湿性环境下完成粘结,在Instron力学测试机上测定抗剪强度并记录粘结剂残留指数。结果:经Transbond plusSEP+RMGICs+唾液处理后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水门汀与牙面粘接后抗剪强度最大;无论用何种方法处理釉面后,RMGICs在水或唾液污染时较干性环境下釉面抗剪强度要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Transbond plusSEP处理釉面后RMGICs的抗剪强度最大;RMGICs的粘结强度不会因水或唾液污染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粘结 抗剪强度 自酸蚀 粘结剂残留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自锁托槽矫治系统在治疗早期引起上牙弓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章利 骆英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0-243,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用3种不同的自锁托槽矫治系统治疗后,在治疗的早期上牙弓的宽度和牙弓周长的变化。方法:选择3组轻度拥挤的病例,每组15人,分别使用Damon自锁托槽矫治系统、Smart-clip自锁托槽矫治系统、Tomy自锁托槽矫治系统进行治疗。结... 目的:分析比较用3种不同的自锁托槽矫治系统治疗后,在治疗的早期上牙弓的宽度和牙弓周长的变化。方法:选择3组轻度拥挤的病例,每组15人,分别使用Damon自锁托槽矫治系统、Smart-clip自锁托槽矫治系统、Tomy自锁托槽矫治系统进行治疗。结果:前磨牙间和尖牙间牙弓的宽度和牙弓周长均显著增加。牙弓周长的增加与治疗前的牙弓周长显著相关。牙弓长度无显著改变。结论:自锁托槽矫治系统在治疗的早期可以显著增加上牙弓的宽度和牙弓周长,各自锁托槽矫治系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锁托槽矫治系统 牙弓周长 牙弓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方牵引与FrankelⅢ矫治反的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芳 张子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15-216,共2页
目的:对比研究前方牵引与FrankelⅢ矫治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前牙反患者分别应用前方牵引治疗(16例)和Frankel功能矫治(12例),将两组治疗前后头影测量结果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矫治方法对上颌... 目的:对比研究前方牵引与FrankelⅢ矫治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前牙反患者分别应用前方牵引治疗(16例)和Frankel功能矫治(12例),将两组治疗前后头影测量结果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矫治方法对上颌前牙唇倾度、SNA角及下颌平面角的改变有显著性差异,前方牵引主要导致上颌骨前移。结论:对于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反,宜早期开始前牵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方牵引 FrankelⅢ 反(牙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曲方丝技术和直丝弓滑动技术矫治成人骨性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子扬 史建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04-1106,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通过多曲方丝弓技术(MEAW)和滑动机制直丝弓技术矫治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治疗前后牙颌面的变化,了解这两种技术矫治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机制。方法:应用0.022英寸托槽系统治疗的骨性... 目的: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通过多曲方丝弓技术(MEAW)和滑动机制直丝弓技术矫治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治疗前后牙颌面的变化,了解这两种技术矫治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机制。方法:应用0.022英寸托槽系统治疗的骨性恒牙开畸形病例共12例,分为拔磨牙+MEAW组(MEAW组)和拔双尖牙+滑动组(滑动组)。结果:所有病例均有满意疗效。MEAW组通过直立和压低磨牙、伸高前牙解除开;滑动组通过前牙倾斜、后牙前移而获得效果。结论:正确的诊断和正确的拔牙选择,是获得骨性开治疗成功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HE] 正畸学 矫正 多曲方丝 直丝弓 开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新生儿期术前矫治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京燕 邵现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6期2575-2577,共3页
目的:通过鼻唇矫治器(NAM)矫治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新生儿,为唇腭裂修复术提供良好的组织条件,有效地恢复鼻翼的外形。方法: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出生1~2周内开始使用NAM,通过对NAM的调整加力,观察并记录患儿的齿槽、唇部、鼻翼及鼻小... 目的:通过鼻唇矫治器(NAM)矫治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新生儿,为唇腭裂修复术提供良好的组织条件,有效地恢复鼻翼的外形。方法: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出生1~2周内开始使用NAM,通过对NAM的调整加力,观察并记录患儿的齿槽、唇部、鼻翼及鼻小柱的变化。结果:10例患儿移位的前唇和颌段回位,使上颌弓形趋向于正常的马蹄形,将唇裂隙、齿槽裂隙降低到最小,并有效地恢复了鼻翼的外形,为外科手术提供了良好的组织解剖结构。结论:通过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新生儿的术前矫治,引导裂隙周围组织结构趋于正常化,使唇腭裂裂隙、鼻小柱偏斜程度和长度及齿槽骨间水平向及垂直向错位改变,为治疗唇腭裂修复术提供良好的组织条件,为唇腭裂的序列治疗提供了有效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腭裂 鼻唇矫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