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沟油甄别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石亚新 葛武鹏 +3 位作者 吴小勇 耿炜 杨静 袁亚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76-281,共6页
地沟油主要来源于餐厨废油、煎炸废油和动物废油脂,其成分复杂、有毒物质多,会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隐患。由于近年来地沟油事件频发,打击此类非法犯罪行为已经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之一,认定的关键是其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本... 地沟油主要来源于餐厨废油、煎炸废油和动物废油脂,其成分复杂、有毒物质多,会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隐患。由于近年来地沟油事件频发,打击此类非法犯罪行为已经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之一,认定的关键是其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本文简单介绍了地沟油的来源及危害,深度分析并总结了近5 a来的地沟油检测技术,包括基于光谱、色谱、电子鼻、电化学分析、免疫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各种方法,着重评价了一些新兴检测方法,对地沟油检测方法做出总结和展望,同时对地沟油工业化利用现状进行了归纳和评价,为合理化应对地沟油问题提供了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沟油 鉴别 检测技术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瘦肉精常用检测方法及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颖沙 李艳莉 +4 位作者 雷琼 吝瑞花 徐妍妍 鲁瑶 岳彩洋 《农业工程》 2022年第5期58-62,共5页
瘦肉精能加速畜禽体内的瘦肉生长,但会对人们健康造成威胁。综述了现有瘦肉精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感官检测法、酶联免疫吸附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优劣,重点分析了瘦肉精快速检测方法,介绍常见瘦肉精胶体金快速检测卡优化和改... 瘦肉精能加速畜禽体内的瘦肉生长,但会对人们健康造成威胁。综述了现有瘦肉精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感官检测法、酶联免疫吸附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优劣,重点分析了瘦肉精快速检测方法,介绍常见瘦肉精胶体金快速检测卡优化和改进措施,为后续不断深入研发新型快速检测技术提供依据,确保消费者舌尖上肉制品的安全,推动肉类食品加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瘦肉精 检测方法 快速检测 胶体金检测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杨静 王欢 +1 位作者 李宏伟 李艳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0期8550-8551,8554,共3页
介绍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气相色谱及质谱法、液相色谱及质谱法、酶抑制法和酶联免疫法),并比较了不同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优缺点。
关键词 农药残留 检测 酶联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中有机磷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酶抑制法快速检测技术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艳莉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1期148-148,共1页
概述了酶抑制法快速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原理,并从调试仪器、配制试剂、空白对照、样品制备、样品检测、结果判断等方面介绍了其检测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蔬菜 有机磷 氨基甲酸酯 农药残留 酶抑制法 快速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抑制法速测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杨静 王欢 +1 位作者 谢伟强 刘丽萍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7期161-161,164,共2页
介绍了农药残留速测技术,重点介绍了酶抑制法速测技术以及其所依据的速测方法标准,并对基于酶抑制法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在检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作了阐述,以期为今后的农残速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农药残留 速测技术 酶抑制法 速测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模式剖析及启示——以陕西杨凌示范区旱区农业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为例
6
作者 胡世玮 成敏 《陕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10期84-89,共6页
陕西杨凌在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旱区农业)建设过程中,对旱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标准化、旱区农业技术标准创新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技术标准创新与“国家使命”紧密结合的支撑服务模式进行了探索,为服务旱区农业标准化工作推进至全国标... 陕西杨凌在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旱区农业)建设过程中,对旱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标准化、旱区农业技术标准创新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技术标准创新与“国家使命”紧密结合的支撑服务模式进行了探索,为服务旱区农业标准化工作推进至全国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剖析不同建设模式的内涵、目标、机制与途径,认为在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中,要综合分析创新成果推广应用的必备因素,凝聚农业标准化生产环节的各方力量,完善旱区农业技术标准创新的推进机制,拓宽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资金保障渠道,推进农业技术标准与国际交流合作推广等,方可有效实现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任务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区农业 技术标准 创新基地 建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相互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7种乳粉中17种氨基酸
7
作者 李婧妍 郭春锋 +2 位作者 杨静 王欢 刘拉平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8-74,共7页
文章使用6 mol/L盐酸将乳粉中蛋白质水解为游离氨基酸,XBridge BEH Amide色谱柱对目标物进行分离,采用四级杆串联线性离子阱质谱仪基于正离子电离模式、多反应监测数据采集模式、峰面积外标法定量模式对目标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乳粉... 文章使用6 mol/L盐酸将乳粉中蛋白质水解为游离氨基酸,XBridge BEH Amide色谱柱对目标物进行分离,采用四级杆串联线性离子阱质谱仪基于正离子电离模式、多反应监测数据采集模式、峰面积外标法定量模式对目标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乳粉样品在稀释1×10^(5)倍情况下,优化后的色谱方法可将17种氨基酸有效分离,目标物的基质效应基本被消除,在0.5~8μmol/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2~0.99 g/kg和0.08~3.27 g/kg。使用该方法成功分析了市售牦牛乳粉、山羊乳粉、绵羊乳粉、骆驼乳粉、马乳粉、驴乳粉和牛乳粉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检测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所建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等技术优势,适用于分析乳粉中氨基酸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乳粉 亲水相互作用色谱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项指标综合运用的餐厨废油检测与鉴别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李婷 葛武鹏 +3 位作者 张刚亮 杨静 王雨馨 曹妮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43-248,共6页
目的:建立有效的检测鉴别餐厨废油的方法。方法:分别以折光率、胆固醇含量、脂肪酸成分变化、Na+含量进行标志性成分的检测分析,并通过此4项指标建立一套综合评判分析体系。结果:当油样满足折光率低于1.4750,胆固醇含量超过0.1mg/g,脂... 目的:建立有效的检测鉴别餐厨废油的方法。方法:分别以折光率、胆固醇含量、脂肪酸成分变化、Na+含量进行标志性成分的检测分析,并通过此4项指标建立一套综合评判分析体系。结果:当油样满足折光率低于1.4750,胆固醇含量超过0.1mg/g,脂肪酸相对不饱和度(U/R值)明显低于食用油或出现特征脂肪酸组分,Na+含量超过3mg/kg其中任意一项或多项吻合,即可判定为非正常食用油;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餐厨废油特征脂肪酸成分为12-甲基-十三碳烷酸、顺-9-十六碳烯酸以及反,反-7,10-十八碳二烯酸、反,反-8,11-十八碳二烯酸、反,反-9,11-十八碳二烯酸、反,反-9,12-十八碳二烯酸多种十八碳二烯酸反式结构组分。结论:4项指标综合判断在被检样品中准确率高达100%,能够客观真实鉴别餐厨废油与食用植物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废油 折光率 胆固醇 脂肪酸 Na+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典型冷冻食品中大肠杆菌的分子特征及耐药性检测 被引量:4
9
作者 徐旭 杨静 +8 位作者 张鹏飞 张钰嘉 阮傅倩 王婷 李雯 万阳丽 常冠红 张瑶 王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280-288,共9页
为了解冷冻食品中大肠杆菌污染情况,分析其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从陕西省4市(宝鸡、咸阳、西安和渭南)共收集冷冻食品样品360份(120份速冻水饺和240份冰淇淋)。通过选择培养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进行大肠杆... 为了解冷冻食品中大肠杆菌污染情况,分析其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从陕西省4市(宝鸡、咸阳、西安和渭南)共收集冷冻食品样品360份(120份速冻水饺和240份冰淇淋)。通过选择培养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进行大肠杆菌分离鉴定。然后对分离株进行21种毒力基因、23种耐药基因、15种抗生素耐药性检测及种群分型。360份样品中大肠杆菌污染率为13.6%(49/360),其中5份样品(10.2%,5/49)大肠菌群计数超过100 CFU/g。21种被检毒力基因中有9种毒力基因被检出,以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相关基因FyuA和iss的检出率最高(均为14.3%,7/49)。药敏结果显示,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叶酸代谢抑制剂的耐药最为普遍(均为98.0%,48/49),其次为四环素(20.4%,10/49)。其中β-内酰胺类主要编码基因为blaCTX,四环素主要编码基因为tetA。研究还发现1株分离株携带多黏菌素类抗性基因mcr-9。此外,20.4%的菌株为多重耐药菌株,最多可对13种抗生素耐药。所有分离株共有4种系统发育群(A、B1、C和F),A群为优势群系(63.3%,31/49)。综上,陕西省典型冷冻食品中存在致病性大肠杆菌及耐多药菌株污染,存在通过食物链传播给人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食品 大肠杆菌 毒力基因 种群分型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分析葡萄酒中的8种生物胺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静 王琨 周元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8-234,共7页
该研究建立了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分析葡萄酒中8种生物胺(腐胺、尸胺、精胺、亚精胺、酪胺、β-苯乙胺、组胺和色胺)的方法。取0.5 mL葡萄酒样品与0.5 mL 0.2 mol/L碳酸钠溶液以及4 mL二氯甲烷混合,加入20μL衍生剂氯甲酸-2... 该研究建立了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分析葡萄酒中8种生物胺(腐胺、尸胺、精胺、亚精胺、酪胺、β-苯乙胺、组胺和色胺)的方法。取0.5 mL葡萄酒样品与0.5 mL 0.2 mol/L碳酸钠溶液以及4 mL二氯甲烷混合,加入20μL衍生剂氯甲酸-2,2,2-三氯乙酯和10μL催化剂三乙胺,于40℃反应10 min进行葡萄酒中生物胺的提取衍生,随后使用HP-5毛细管色谱柱采用升温程序(初始柱温120℃保持1 min,以3℃/min升至270℃,保持1 min)分离目标物并采用GC-ECD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方法学评价结果表明,8种生物胺的检出限(LOD)为0.2~0.8 mol/L,定量限(LOQ)为0.7~2.0 mol/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1.2%~102.1%,精密度试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3.3%。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生物胺 气相色谱法 电子捕获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凌蔬菜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被引量:10
11
作者 胡世玮 杨静 +1 位作者 谢伟强 刘丽萍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5-180,共6页
为了解杨凌地区蔬菜产地重金属污染状况,对19个蔬菜生产合作社土壤进行采样调查。采用潜在危害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进行评价。潜在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采样点3、10、1为强污染,采样点15、11... 为了解杨凌地区蔬菜产地重金属污染状况,对19个蔬菜生产合作社土壤进行采样调查。采用潜在危害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进行评价。潜在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采样点3、10、1为强污染,采样点15、11、16、4、8、19为中等污染,采样点18、7、2、17、6、14、5、9、13、12为轻微污染,主要污染元素为Hg和Cd,且单一元素污染风险程度大于多元素综合污染。污染负荷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19个合作社采样点中3、1、19、10为强污染,其余为中等污染,区域PLI指数为1.61,区域污染总体评价为中等程度污染。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Pb和Hg是采样点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的主要来源因子,Cd、Cr和As在19个采样点污染程度均在轻微及以下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产地 潜在风险 污染负荷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水中铬离子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7
12
作者 曹妮娜 王琨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12期56-56,90,共2页
六价铬离子具有较强的腐蚀和刺激作用,已被确认为是致癌物,做好络离子分析实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实验结果表明: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铬的的试验质量控制过程中,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空白点和已知浓度点的精密度、... 六价铬离子具有较强的腐蚀和刺激作用,已被确认为是致癌物,做好络离子分析实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实验结果表明: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铬的的试验质量控制过程中,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空白点和已知浓度点的精密度、质控图、考核样的精密度和回收率都较好,考核值也在给定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铬离子 质量控制 饮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食品检测实验室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欢 杨静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3期335-335,339,共2页
根据当前食品检测实验室建设的需要,提出了实验室建设的原则,从科学设计、优化分区、基本要求、特殊要求等方面综述了实验室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食品检测检验 实验室 建设 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凌示范区农业标准化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静 王欢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1期247-248,共2页
本文介绍了杨凌示范区农业标准化工作现状,梳理分析了农业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标准宣贯实施力度、健全标准体系、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培养、加大标准化投入等可行性建议,以期为推进杨凌示范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标准化 现状 问题 建议 杨凌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法对葛根黄酮含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常飞 段旭昌 +4 位作者 王倩倩 杨雪果 杨静 王大方 吴艳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8-81,86,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大豆苷、大豆素、染料木苷、染料木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法干制葛根粉中葛根总黄酮、葛根素、大豆苷、大豆素、染料木苷、...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大豆苷、大豆素、染料木苷、染料木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法干制葛根粉中葛根总黄酮、葛根素、大豆苷、大豆素、染料木苷、染料木素含量,研究干燥方法对葛根黄酮含量变化的影响规律,探寻最佳葛根干燥方法。结果:冷冻干燥葛根总黄酮含量最高,热风干燥葛根总黄酮含量最低,冷冻干燥、真空干燥和低温热风干燥葛根总黄酮含量无显著差异;热风干燥中,随着干燥温度升高,葛根总黄酮、葛根素、染料木苷、大豆素含量降低,染料木素损失殆尽,大豆苷含量增加;冷冻干燥、真空干燥对葛根素、大豆苷、染料木素含量影响差异显著,对大豆素、染料木苷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葛根干燥时,考虑干燥成本宜采用低温热风干燥;考虑葛根内在品质宜采用真空干燥,冷冻干燥对葛根内在品质提高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总黄酮 干燥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穗短柄草表皮蜡质组成分析及蜡质显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婷婷 张芸芸 +7 位作者 孙瑜琳 王艳婷 王美玲 胡世玮 汪勇 史雪 权力 王中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69-975,共7页
为了解二穗短柄草各器官表皮蜡质组成及其晶体结构,利用气相色谱(GC)技术对二穗短柄草穗下茎、叶、穗和旗叶鞘的表皮蜡质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表皮蜡质晶体结构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从二穗短柄草表皮蜡质中鉴定出18种化合物成分... 为了解二穗短柄草各器官表皮蜡质组成及其晶体结构,利用气相色谱(GC)技术对二穗短柄草穗下茎、叶、穗和旗叶鞘的表皮蜡质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表皮蜡质晶体结构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从二穗短柄草表皮蜡质中鉴定出18种化合物成分,主要为初级醇、烷烃、醛和脂肪酸。其中,初级脂肪醇、脂肪醛和烷烃是其蜡质的主要成分,约占总蜡质含量的96%。不同器官的蜡质成分比较相似,均以初级脂肪醇的含量最高,其次是脂肪醛、烷烃和脂肪酸。不同器官间蜡质总含量有显著差异,其中穗和旗叶的蜡质含量比较高,分别为13.6和9.8μg·cm-2,而倒三叶和旗叶叶鞘最低,分别为4.9和4.7μg·cm-2。蜡质成分碳链长度的分布范围主要为C22~C32,其中以C26分布最多。初级醇中C26醇的含量最高,分别占叶片、穗和叶鞘中醇含量的94.6%、95.7%、91.4%,占穗下茎中醇含量的76.5%。烷烃中以C29烷烃含量最高,大约占60%左右;其次是C31烷烃,含量在叶片蜡质中大约为30%,穗下茎中是34.2%。醛中C26醛含量最高,约占叶片、穗和叶鞘中醛含量的91.5%~94.6%,占穗下茎中醛含量的74.4%。脂肪酸中C20和C22脂肪酸的含量较高,C26和C28脂肪酸的含量比较低。经扫描电镜观察,各器官表面的蜡质晶体结构均为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穗短柄草 表皮蜡质 成分 晶体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枝六道木嫩叶营养成分与凝胶提取物特性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段旭昌 常飞 +2 位作者 杨雪果 刘忠良 杨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03-107,共5页
为开发短枝六道木新资源保健食品,对短枝六道木嫩叶营养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水提取乙醇沉淀法鉴定短枝六道木嫩叶凝胶提取物并测定其半乳糖醛酸含量、酯化度、水溶性、凝胶特性及抗氧化性。结果表明:短枝六道木嫩叶富含蛋白质、多糖、果... 为开发短枝六道木新资源保健食品,对短枝六道木嫩叶营养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水提取乙醇沉淀法鉴定短枝六道木嫩叶凝胶提取物并测定其半乳糖醛酸含量、酯化度、水溶性、凝胶特性及抗氧化性。结果表明:短枝六道木嫩叶富含蛋白质、多糖、果胶、钙、铁、锌、硒、β-胡萝卜素、泛酸等营养成分和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具有良好营养价值;短枝六道木嫩叶粗多糖含量5.68%,果胶含量为15.9%,凝胶提取物含量为21.69%,凝胶提取物的半乳糖醛酸含量为68.72%,酯化度为61.62%,水中溶解度为98.63%,凝胶提取物的主成分为水溶性高甲氧基果胶和粗多糖,有良好亲水性、持水性;短枝六道木嫩叶所形成凝胶硬度、内聚力、黏稠度、黏性指数均随提取水的比例升高而减小,以低于10倍水提取所制作的凝胶具有良好黏弹性和咀嚼感;凝胶提取物质量浓度低于0.5 g/100 mL时,抗氧化能力随凝胶提取物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强,高于0.5 g/100 mL时,抗氧化能力随凝胶提取物质量浓度增加而减缓,最终达到平衡,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79.68%,亚铁还原能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值为8.86 mmol/L,具有较强抗氧化能力。证明短枝六道木嫩叶具有良好营养和抗氧化功能,可作为保健功能食品开发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枝六道木 营养成分 凝胶 高甲氧基果胶 凝胶特性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中8种野生食用植物成分分析与营养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颖 王琨 +3 位作者 高仁杰 侯院林 周芳 段玉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8-103,共6页
对汉中地区的省沽油等8种野生食用植物中营养元素和部分植物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评价其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8种野生食用植物宏量营养成分和有益矿物质含量存在差异,铅和汞含量均未超标.色氨酸为石蒜和垂盆草的... 对汉中地区的省沽油等8种野生食用植物中营养元素和部分植物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评价其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8种野生食用植物宏量营养成分和有益矿物质含量存在差异,铅和汞含量均未超标.色氨酸为石蒜和垂盆草的第1限制性氨基酸,含硫氨基酸为其余6种野生食用植物的第1限制性氨基酸.除了石蒜,其余7种野生食用植物乙醇提取物的FRAP值>300μmol/g和DPPH·清除率>50%,显示出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而其活性与酚酸含量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R2=0.861 7、0.914 5,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食用植物 营养元素 植物化学成分 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羊乳酸乳发酵过程中质构学特性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悦 葛武鹏 +3 位作者 袁亚娟 陈瑛 秦立虎 杨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82-86,共5页
探讨牛、羊乳酸乳发酵过程中质构学特性的变化规律,比较其差异性,为控制酸乳加工过程,提高酸乳质量提供参考依据。对凝固型和搅拌型牛、羊乳原味酸乳质构学特性采用TA.XTplus32物性测试仪进行分析比较,选用合适探头与检测程序,量化比较... 探讨牛、羊乳酸乳发酵过程中质构学特性的变化规律,比较其差异性,为控制酸乳加工过程,提高酸乳质量提供参考依据。对凝固型和搅拌型牛、羊乳原味酸乳质构学特性采用TA.XTplus32物性测试仪进行分析比较,选用合适探头与检测程序,量化比较牛、羊酸乳随发酵时间变化的硬度、稠度、黏聚性、黏性指数等物性指标。结果表明:凝固型牛、羊乳酸乳比较,前发酵阶段牛酸乳4项物性指标均大于羊酸乳;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后发酵阶段亦表现出同样的规律,且各指标间差异显著(P<0.05);搅拌型牛、羊乳酸乳比较,牛酸乳4项物性指标均小于羊酸乳,各指标间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在发酵过程中,凝固型牛酸乳的质构指标大于羊酸乳,而搅拌型羊酸乳的质构指标大于牛酸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羊乳 凝固型酸乳 搅拌型酸乳 质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乳杆菌在牛羊乳基质中发酵性能差异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葛武鹏 王秀玲 +3 位作者 赵蕊 陈瑛 杨静 秦立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86-189,共4页
探讨嗜酸乳杆菌在牛、羊乳基质中的增菌发酵规律及产酸、产香性能,比较其差异性。结果表明:以羊乳为基质37℃发酵14h活菌数最高可达5.37×1010CFU/mL,pH值降至4.15,滴定酸度120.00oT,丁二酮生成量为18.25mg/L,乙醛生成量为11.23mg/... 探讨嗜酸乳杆菌在牛、羊乳基质中的增菌发酵规律及产酸、产香性能,比较其差异性。结果表明:以羊乳为基质37℃发酵14h活菌数最高可达5.37×1010CFU/mL,pH值降至4.15,滴定酸度120.00oT,丁二酮生成量为18.25mg/L,乙醛生成量为11.23mg/L。以牛乳为基质相同条件活菌数可达9.33×109CFU/mL,pH值降至4.17,滴定酸度110.90 oT,丁二酮生成量为17.77mg/L,乙醛生成量为9.85mg/L,嗜酸乳杆菌以牛、羊乳为基质37℃发酵14h,发酵增菌效率及产乙醛能力差异极显著(P<0.01),滴定酸度变化差异显著(P<0.05),而pH值和产丁二酮能力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嗜酸乳杆菌在羊乳基质中主要发酵性能优于牛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牛乳 羊乳 发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