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三维动脉自旋标记、双指数模型弥散加权成像评估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再通后再灌注损伤风险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峰 王洁 +4 位作者 甘解华 王高燕 卢苗青 赵嘉林 陈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10-1214,共5页
目的探讨MR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双指数模型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治疗后再灌注损伤风险的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接受取栓治疗的36例脑... 目的探讨MR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双指数模型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治疗后再灌注损伤风险的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接受取栓治疗的36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术后临床和功能MRI表现,将患者分为高灌注组和无高灌注组。比较不同灌注患者临床特征、脑血流量(CBF)、表观弥散系数(ADC)等参数差异。结果36例患者中无高灌注组22例(61.1%),高灌注组14例(38.9%)。单因素分析显示,无高灌注组患者年龄、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绝对CBF、相对CBF(rCBF)、ADC_(fast)、ADC_(slow)均低于高灌注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BF与ADC_(fast)呈显著正相关(r=0.697,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C_(fast)是预测患者术后高灌注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最佳阈值为51.2×10^(-4)mm^(2)/s。结论MR 3D-ASL、双指数DWI技术可较好地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术后再灌注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 脑血流量 双指数模型弥散加权成像 动脉取栓术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灵菌粉抗大鼠戊四唑诱导癫痫的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冠锋 任光丽 +1 位作者 张力三 胡兴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7-652,共6页
目的:研究乌灵菌粉对大鼠戊四唑的癫痫点燃过程和点燃后学习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戊四唑点燃模型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乌灵菌粉组(0.3 g.kg-1),高剂量乌灵菌粉组(0.6 g.kg-1)和空白对照组。各组大鼠隔... 目的:研究乌灵菌粉对大鼠戊四唑的癫痫点燃过程和点燃后学习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戊四唑点燃模型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乌灵菌粉组(0.3 g.kg-1),高剂量乌灵菌粉组(0.6 g.kg-1)和空白对照组。各组大鼠隔日腹腔注射亚惊厥剂量戊四唑(35 mg.kg-1),空白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共12次。乌灵菌粉于每次戊四唑注射前30 min灌胃。采用放射状八臂迷宫(四臂放食物)测试大鼠学习能力。化学荧光法测定大鼠脑内组胺含量。结果:(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低剂量乌灵菌粉组第7次注射戊四唑后发作级别显著降低,第6次注射戊四唑后肌阵挛潜伏期明显延长,第7次注射戊四唑后癫痫泛化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高剂量乌灵菌粉组第6、7和8次注射戊四唑后癫痫发作级别明显降低,第8和9次注射戊四唑后肌阵挛潜伏期显著延长,第6次注射戊四唑后癫痫泛化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在放射状八臂迷宫训练3天后工作记忆和参考记忆错误次数均明显增加(P<0.05),乌灵菌粉部分逆转了这种戊四唑点燃癫痫诱发的学习能力受损;(3)模型对照组海马、皮层、丘脑和下丘脑组胺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低剂量乌灵菌粉组海马、高剂量乌灵菌粉组海马、丘脑和下丘脑组胺含量较模型对照组上升(P<0.05)。结论:乌灵菌粉延缓大鼠戊四唑癫痫点燃的形成过程,改善癫痫大鼠的学习能力,增强脑内组胺能神经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疗法 乌灵菌粉 癫痫 戊四唑 组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护理 被引量:7
3
作者 余巧敏 陈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65-1165,共1页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适于行血管重建术治疗避免颈动脉闭塞性疾病者占初发卒中的5%~12%。该法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疗效肯定、并发症少的特点,我科自2006年11月至今共收治颈动脉狭窄患者1...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适于行血管重建术治疗避免颈动脉闭塞性疾病者占初发卒中的5%~12%。该法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疗效肯定、并发症少的特点,我科自2006年11月至今共收治颈动脉狭窄患者11例,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支架置入术 治疗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护理 疗效满意 动脉闭塞性 血管重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纤维束空间统计分析多参数DTI在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李亚迪 董海波 +2 位作者 谢国民 冯晓源 何慧瑾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6期598-602,共5页
目的:采用基于纤维束空间统计分析(TBSS)的方法分析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DTI多参数图,以研究其全脑白质纤维束损害的特点以及可能的病理机制。方法:选取29例aMCI患者和30名正常老年人(正常对照组),对全脑进行1.5T磁共振DTI序列... 目的:采用基于纤维束空间统计分析(TBSS)的方法分析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DTI多参数图,以研究其全脑白质纤维束损害的特点以及可能的病理机制。方法:选取29例aMCI患者和30名正常老年人(正常对照组),对全脑进行1.5T磁共振DTI序列扫描。采用FSL软件对被试的DTI扫描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对aMCI组、正常对照组的部分各向异性、平均弥散、轴向弥散、径向弥散图进行基于体素的全脑非参数统计学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MCI组的双侧皮质脊髓束、双侧扣带束中部、双侧胼胝体、左侧内囊前肢、左侧外囊、双侧下额枕束、左侧上纵束、左侧膝状体内视路、右侧钩束、右侧视放射出现FA值减低;胼胝体膝部及体部、左侧皮质脊髓束、左侧内囊前后肢、左侧外囊、左侧上纵束出现MD值增加;DR值增高的区域与FA值类似;DA图未发现异常;左侧白质改变多于右侧。aMCI组全脑白质各参数图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没有相关性。结论:相对于正常老年人,aMCI患者脑内多发纤维束出现损害,其DTI多参数图改变特点提示白质纤维束的损害可能主要是由退行性改变(retrogenesis)导致的。DTI各参数图的改变可能无法反映患者总体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但这还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γ-氨基丁酸B受体脑炎患者12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戴俊杰 章殷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8-233,共6页
目的探讨抗γ-氨基丁酸B(GABA_B)受体脑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脑电图表现、治疗和随访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7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和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神经内... 目的探讨抗γ-氨基丁酸B(GABA_B)受体脑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脑电图表现、治疗和随访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7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和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例诊断为抗GABA_B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脑电图表现,通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12例患者中男10例,中位发病年龄为56岁(范围为47~71岁)。癫痫发作(9/12)是最常见的首发表现,患者病程中均出现典型的癫痫发作症状。5例患者合并小细胞肺癌(SCLC),1例存在胸腺瘤,2例怀疑肿瘤。患者均接受一线免疫治疗,仅2例接受肿瘤治疗。未发现肿瘤及已对肿瘤行针对性治疗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确诊或怀疑肿瘤而未行肿瘤治疗患者预后较差。结论抗GABA_B受体脑炎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自身免疫性疾病,多伴发肿瘤。中老年男性,以癫痫发作、精神行为异常、认知功能障碍等边缘性脑炎症状为突出表现时,需考虑到本病可能。早期识别这一潜在可治性疾病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脑炎 Γ氨基丁酸 体征和症状 脑电描记术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延林 忻琪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7期428-429,共2页
目的研究应激性高血糖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1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应激性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 ,并对其并发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应激性高血糖和糖尿病一样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 ,且其感染性并发症... 目的研究应激性高血糖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1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应激性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 ,并对其并发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应激性高血糖和糖尿病一样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 ,且其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正常血糖组。结论应激性高血糖对脑卒中的预后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高血糖 急性脑卒中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脑出血的临床与预后分析
7
作者 谢国民 陈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9期988-988,共1页
关键词 桥脑出血 预后分析 临床 患者 诊断治疗 回顾性分析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与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戚飞腾 谢国民 +3 位作者 孙琪 赵翠 胡凯凯 张晓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864-2868,共5页
背景出血转化是急性缺血性卒中(AIS)静脉溶栓后常见并发症,目前缺乏预测出血转化的生物学标志物。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HR)与AIS出血转化存在一定相关性,但SHR是否与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有关尚未十分明确。目的探究SHR与AIS静脉溶栓后出... 背景出血转化是急性缺血性卒中(AIS)静脉溶栓后常见并发症,目前缺乏预测出血转化的生物学标志物。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HR)与AIS出血转化存在一定相关性,但SHR是否与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有关尚未十分明确。目的探究SHR与AIS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32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SHR。根据急性期内复查CT/磁共振成像(MRI)结果,将患者分为出血转化组(n=58)和无出血转化组(n=262)。比较两组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指标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根据SHR第三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低SHR组(n=236)和高SHR组(n=84),比较两组出血转化发生率;根据AIS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n=79)和非糖尿病组(n=241),再根据SHR第三四分位数,分别将患者分为低SHR亚组和高SHR亚组,探讨糖尿病对SHR与出血转化关系的影响。结果出血转化组年龄、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心房颤动所占比例及SHR高于无出血转化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NIHSS评分〔OR=1.041,95%CI(1.003,1.080)〕、SHR〔OR=3.328,95%CI(1.304,8.491)〕是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P<0.05)。高SHR组的出血转化发生率〔29.76%(25/84)〕高于低SHR组〔13.98%(33/236)〕(P<0.05)。进一步调整年龄、基线NIHSS评分、心房颤动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SHR是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OR=2.244,95%CI(1.215,4.146),P=0.010〕。糖尿病组中,高SHR亚组出血转化发生率〔36.00%(9/25)〕高于低SHR亚组〔14.81%(8/54)〕(P<0.05);非糖尿病组中,高SHR亚组出血转化发生率〔28.81%(17/59)〕高于低SHR亚组〔13.19%(24/182)〕(P<0.05)。结论高SHR是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是否患有糖尿病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溶栓 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 出血转化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掌定位法在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杨颖 陈鸿尔 +2 位作者 陆丹 俞艳 林晶晶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提高糖尿病患者居家自行胰岛素笔注射部位规范轮换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20例初始胰岛素笔注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胰岛素笔规范注射教育和培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手掌定位法轮换注... 目的探讨提高糖尿病患者居家自行胰岛素笔注射部位规范轮换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20例初始胰岛素笔注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胰岛素笔规范注射教育和培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手掌定位法轮换注射部位的培训。两组培训后在家自行胰岛素笔注射,1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规范轮换依从性及注射部位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胰岛素注射部位规范轮换依从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注射部位脂肪增生及硬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手掌定位法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自行胰岛素笔注射部位轮换的依从性,减少注射部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素注射 居家治疗 注射部位轮换 手掌定位法 健康教育 脂肪增生 硬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启动子的高甲基化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
10
作者 鲍荣荣 陈韦华 +8 位作者 王欣 许春双 牛艳芳 王芳 楼琼 宋飞 朱斌斌 王钦文 徐淑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8-674,共7页
目的基因的表观修饰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密切相关,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rupted in schizophrenia1,DISC1)是AD的候选基因。然而DISC1启动子甲基化与AD发生的关系尚不清楚。方法采用亚硫酸氢盐转化后焦磷酸测序分析的方法检测中... 目的基因的表观修饰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密切相关,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rupted in schizophrenia1,DISC1)是AD的候选基因。然而DISC1启动子甲基化与AD发生的关系尚不清楚。方法采用亚硫酸氢盐转化后焦磷酸测序分析的方法检测中国汉族51例AD患者和63例健康对照者血液样本中DISC1的甲基化水平。采用标准方法检测血样中各生化指标。结果AD组DISC1的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2)。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ApoA)、血清脂蛋白(lipoprotein A,Lp(a))和DISC1 CpG3甲基化之间发现了显著的关联。其中,女性AD患者中DISC1甲基化与血浆ApoA水平呈正相关(P=0.010,P=0.003)。男性AD患者中DISC1甲基化与血浆Lp(a)水平呈正相关(P<0.0001)。DISC1启动子甲基化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26(95%CI:0.626~0.82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569和0.869。结论外周血DISC1启动子高甲基化是AD发生的高风险因素,其可能是AD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治疗基底节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汪咏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86-87,共2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治疗基底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基底节出血患者随机分葛根素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51例。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基底节出血的血肿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欧洲脑卒中评分量... 目的:观察葛根素治疗基底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基底节出血患者随机分葛根素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51例。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基底节出血的血肿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欧洲脑卒中评分量表积分)进行统计学处理。同时观察血肿周围水肿吸收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血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均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葛根素治疗基底节出血对患者血肿吸收和神经功能恢复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出血 治疗组 葛根素 患者 对照组 神经功能缺失 血肿 结论 显著性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