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碳目标下“热能转换与利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1
作者 武全萍 张月 +1 位作者 鞠鹏飞 薛松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4年第6期886-889,共4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这一目标对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高等教育作为培养未来能源工程师和科学家的摇篮,其能源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需... 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这一目标对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高等教育作为培养未来能源工程师和科学家的摇篮,其能源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旨在探讨如何对能源动力类专业课程热能转换与利用进行教学改革,从课程改革目标、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新、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对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讨,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为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转换与利用 教学改革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悬浮原理的非线性转子系统振动抑制研究
2
作者 魏天宇 陈建恩 +1 位作者 刘军 邢恩宏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5,共6页
针对抑制非线性转子系统振动难问题,提出基于超声驻波悬浮原理抑制该系统振动的方法。首先阐述超声驻波悬浮力的基本理论,根据Gor′Kov理论构造超声悬浮力的数学模型,并构建超声悬浮非线性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其次研究谐振腔高度和声... 针对抑制非线性转子系统振动难问题,提出基于超声驻波悬浮原理抑制该系统振动的方法。首先阐述超声驻波悬浮力的基本理论,根据Gor′Kov理论构造超声悬浮力的数学模型,并构建超声悬浮非线性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其次研究谐振腔高度和声场强度对抑制系统振动的影响。基于超声悬浮非线性转子系统,引入正位置反馈(Positive Position Feedback,PPF)控制器对其振动加以抑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超声驻波悬浮原理,选取适当的声场参数可有效抑制非线性转子系统的振动,PPF控制器与超声悬浮转子系统耦合可显著增强对系统的振动抑制效果和系统在高转速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超声驻波悬浮 超声悬浮转子 振动抑制 能量轨道 PPF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多自由度微机电陀螺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郝淑英 孟思 +2 位作者 张琪昌 冯晶晶 陈炜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3-120,共8页
为提高多自由度微机电陀螺的灵敏度及带宽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依据特征分析确定约束条件的新方法,即从参数限定的角度对结构参数对微机电陀螺动态性能的影响特征进行提取,以此为依据确定优化设计的约束条件,结合响应面法对多自由度微机... 为提高多自由度微机电陀螺的灵敏度及带宽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依据特征分析确定约束条件的新方法,即从参数限定的角度对结构参数对微机电陀螺动态性能的影响特征进行提取,以此为依据确定优化设计的约束条件,结合响应面法对多自由度微机电陀螺的灵敏度及带宽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灵敏度最高提升了19%,相应的带宽也提升了11%;带宽最高提升了28%,相应的灵敏度则提升了16%。结果表明了该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同时仿真分析结果也验证了优化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自由度微机电陀螺 灵敏度 带宽 特征提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传动》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秀萍 胡文华 +1 位作者 徐晓秋 凌业中 《时代汽车》 2022年第20期35-37,共3页
“液压传动”是高校机械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课程中,是专业课教师落实立德树人的责任。针对课程的特点,确定课程思政的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深挖“课程思政”的内含,将思政教学融合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培养过程,把引领价... “液压传动”是高校机械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课程中,是专业课教师落实立德树人的责任。针对课程的特点,确定课程思政的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深挖“课程思政”的内含,将思政教学融合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培养过程,把引领价值观、传授知识以及培养能力相融合。找准思政教学的切入点,采用典型案例对思政教育内容进行教学设计。通过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等环节,微课视频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教学等方式,拓宽思政教育的途径。实现了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无缝连接,为“一流课程”背景下的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传动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足内翻患者足底压力和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炜 王玲 +1 位作者 张学敏 季润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45-250,共6页
目的探讨平衡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足内翻患者的足底压力和平衡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足内翻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50~58岁,平均年龄54.79岁;病程79~92 d,平均病程87.76 d;偏瘫左侧33例,右侧27例;脑梗死31例,脑出血2... 目的探讨平衡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足内翻患者的足底压力和平衡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足内翻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50~58岁,平均年龄54.79岁;病程79~92 d,平均病程87.76 d;偏瘫左侧33例,右侧27例;脑梗死31例,脑出血29例。随机选择30例作为对照组,另外30例为试验组。对照组和试验组都进行综合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平衡生物反馈训练。两组连续训练8周,每周5 d,每天2次,每次共60 min。选用美国Tekscan公司的Footscan三维动态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对患者的足底压力和平衡运动学参数进行对比。结果在足底压力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内外侧压力和接触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内侧压力增大(P<0.05),外侧压力减小(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内侧压力(150.18±96.30)N vs(175.70±99.95)N,外侧压力(184.14±85.72)N vs(166.46±112.01)N;对照组治疗前后内侧压力(147.11±74.22)N vs(165.97±71.93)N,外侧压力(230.13±93.73)N vs(223.57±114.75)N]。两组患者内侧接触面积增大(P<0.05),外侧接触面积减小(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内侧接触面积(26.75±12.07)cm^(2)vs(34.97±9.17)cm^(2),外侧接触面积(45.79±21.57)cm^(2)vs(37.86±21.99)cm^(2);对照组治疗前后内侧接触面积(39.28±22.25)cm^(2)vs(42.44±14.76)cm^(2),外侧接触面积(45.74±22.66)cm^(2)vs(41.73±20.54)cm^(2)],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内外侧压力和接触面积变化更为显著(P<0.05)。在平衡运动学参数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X、Y轴上的轨迹长度、均方差、最大动摇径、总轨迹、偏移长度和包络面积均显著降低(P<0.05),速度、单位面积轨迹长度均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平衡运动学参数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平衡生物反馈训练可显著提高脑卒中足内翻患者的足底压力和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平衡生物反馈训练 足底压力 平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家具复杂三维曲面数据测量与模型重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董磊 张磊 +1 位作者 许帅康 张荣强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5-71,共7页
本文旨在对古典家具全息三维信息进行数字化保护,以仿古典家具的陈列台座作为逆向建模案例,分析了逆向工程的特点、流程及关键环节,采用三维激光扫描设备对仿古典家具的表面三维数据进行非接触测量,采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对... 本文旨在对古典家具全息三维信息进行数字化保护,以仿古典家具的陈列台座作为逆向建模案例,分析了逆向工程的特点、流程及关键环节,采用三维激光扫描设备对仿古典家具的表面三维数据进行非接触测量,采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较完整的多边形数据模型;以NURBS曲面重建思想应用Solid Works软件进行实体重建,得到参数化实体结构装配模型,经测定,三维模型的尺寸和装配精度均符合样品原型,有利于对古典家具全息三维信息的数字化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逆向工程 曲面测量 模型重建 古典家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轨道下带碰摩的双转子系统振动特性分析
7
作者 刘军 王敬寒 +1 位作者 王肖锋 葛为民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64-1575,共12页
为提高航空发动机的推重比和燃油效率,调整转子与机壳间的间隙变小,易发生碰摩故障问题,本文针对带碰摩双转子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开展了定性、定量分析。建立了具有非线性弹簧特性和带碰摩故障双转子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通过仿真与... 为提高航空发动机的推重比和燃油效率,调整转子与机壳间的间隙变小,易发生碰摩故障问题,本文针对带碰摩双转子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开展了定性、定量分析。建立了具有非线性弹簧特性和带碰摩故障双转子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通过仿真与数值分析调查了该模型复杂的碰撞、振动特性。对碰摩故障发生后和即将脱离时该系统的能量交换进行了定量分析,基于振动能量轨道的迁移过程分析了非线性振动特征和诱发机理。使用转子实验验证了数值仿真、理论分析结果和振动能量轨道。本文揭示了带碰摩故障的非线性双转子系统运行时振动变化规律,更好地分析了双转子系统的振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转子系统 非线性恢复力 非线性振动 碰摩故障 能量空间分析 能量轨道 轨道迁移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循环机匣提高轴流泵稳定性的参数化研究
8
作者 童志庭 原野 +1 位作者 张志民 张超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8-364,共7页
为了探究有效扩大轴流泵稳定运行范围的方法,针对轴流泵进行自循环机匣处理的单通道定常数值模拟,分析周向覆盖比例、抽吸口位置和喉部高度对水泵扩稳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揭示自循环机匣对轴流泵扩稳的改善机理.结果表明,抽吸口位置保持不... 为了探究有效扩大轴流泵稳定运行范围的方法,针对轴流泵进行自循环机匣处理的单通道定常数值模拟,分析周向覆盖比例、抽吸口位置和喉部高度对水泵扩稳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揭示自循环机匣对轴流泵扩稳的改善机理.结果表明,抽吸口位置保持不变,扩大周向覆盖比例和喉部高度都可以增大流量裕度,但设计点效率降低;喉部高度为1.8 mm的自循环机匣流量裕度随着抽吸口位置的后移先增加后降低,效率先降低后增加,说明在叶顶上方存在一个最佳位置.在研究的范围内,流量裕度最大达到5.93%,设计点的效率最低降低1.12%.通过自循环机匣处理,使叶顶泄漏流与主流在叶顶上方相互作用形成的堵塞区面积有所减小,从而可以扩大轴流泵流量范围和提升小流量工况效率.该研究可为轴流泵在自循环机匣的端壁处理方式下扩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 自循环机匣处理 流量裕度 设计点效率 叶顶泄漏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磁强化非线性能量阱的吸振性能研究
9
作者 李会阳 陈建恩 王继康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5-290,共6页
在纯立方非线性能量阱(Nonlinear Energy Sink,NES)的基础上引入弹磁元件,构成新型的弹磁强化非线性能量阱。建立含线性主振子和该非线性能量阱组成的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运用龙格库塔法对该非线性能量阱的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比弹磁... 在纯立方非线性能量阱(Nonlinear Energy Sink,NES)的基础上引入弹磁元件,构成新型的弹磁强化非线性能量阱。建立含线性主振子和该非线性能量阱组成的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运用龙格库塔法对该非线性能量阱的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比弹磁强化非线性能量阱和纯立方刚度非线性能量阱的吸振性能,研究弹磁强化非线性能量阱参数对其吸振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弹磁强化非线性能量阱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通过增大弹磁元件中永磁铁质量、半径以及线性弹簧的刚度系数,减小永磁铁初始间距,都可以优化其减振效果。但激励幅值较大时,振幅会在共振频率附近出现不稳定响应或者出现双峰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非线性能量阱 减振 频率响应 弹磁元件 永磁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混联机器人的镜像铣削系统运动学分析与加工路径生成方法
10
作者 刘祺 郭梦娜 +3 位作者 山显雷 田文杰 马跃 李彬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2,共7页
以一种由双混联机器人组成的镜像铣削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矢量法建立了镜像铣削系统规格化的运动学正逆解模型,其中正解方法较采用牛顿迭代法求解的方法具有计算效率与精度高的优点。提出了一种镜像加工路径生成方法,明确了双机参考坐... 以一种由双混联机器人组成的镜像铣削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矢量法建立了镜像铣削系统规格化的运动学正逆解模型,其中正解方法较采用牛顿迭代法求解的方法具有计算效率与精度高的优点。提出了一种镜像加工路径生成方法,明确了双机参考坐标系的位姿关系,通过设定薄壁结构件的期望加工壁厚计算位姿镜像对称的刀具与支撑头路径。提出了十轴联动与双五轴联动两种镜像加工路径执行方法,后者较前者具备可重构性与模块化的特点,支持铣削或支撑机器人单机作业,能够满足大工作空间内单机或多机快速现场布置与高效协同加工的需求。为验证所提出的运动学模型与加工路径生成、执行方法的正确有效性,开展了大型薄壁结构件镜像加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壁厚加工误差可保证在±0.18 m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铣削 混联机器人 运动学分析 镜像加工路径 双机器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相机的船舶系泊运动感知算法研究
11
作者 杨笑歌 陈汉宝 +1 位作者 王收军 段自豪 《水道港口》 2024年第5期685-691,共7页
针对船舶系泊时的运动感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相机的船舶系泊运动感知算法,实现了船舶系泊时的位姿检测。算法采用先识别后测量的感知策略。首先,使用Mask-R CNN神经网络获取船舶掩膜;之后,利用船舶掩膜、双目视差图和双目相机的... 针对船舶系泊时的运动感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相机的船舶系泊运动感知算法,实现了船舶系泊时的位姿检测。算法采用先识别后测量的感知策略。首先,使用Mask-R CNN神经网络获取船舶掩膜;之后,利用船舶掩膜、双目视差图和双目相机的内外参数计算得到船舶点云;最后,应用NDT-ICP算法对船舶点云进行配准,得到位姿变换矩阵,从而计算出船舶系泊时的位姿。与实测值对比显示,该算法位移RPD最低为2.21 mm,旋转RPD最低为2.93°,位移RMSE最大为1.135 mm,旋转RMSE最大为3.809°,检测视频帧率达到8 FPS,算法检测能力较好,对船舶进港系泊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视觉 SGBM算法 Mask R-CNN算法 立体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频率法的船舶系缆力试验研究
12
作者 邵泓洁 陈松贵 +3 位作者 刘海成 闻鸣 韩炳辰 陈汉宝 《水道港口》 2024年第2期157-164,共8页
现有的系缆力测量方法尚无法实现简单、准确、高效地测量单根船舶缆绳的系缆力。参考测量斜拉索索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振动频率法测量船舶系缆力的试验研究。依据实际系泊环境搭建了原型测试平台,并针对可能产生理论误差的影响因素与实... 现有的系缆力测量方法尚无法实现简单、准确、高效地测量单根船舶缆绳的系缆力。参考测量斜拉索索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振动频率法测量船舶系缆力的试验研究。依据实际系泊环境搭建了原型测试平台,并针对可能产生理论误差的影响因素与实际应用要求,进行不同数据采集位置、激励方式、激励位置、浸湿缆绳和不同温度等影响因素的误差试验研究,提出基于环境激励和人工激励的新激励方式。通过分析振动频率法的计算值与原型测试平台的张拉值,得出数据采集位置、激励位置和激励方式对船舶系缆力测量值影响很小,缆绳浸湿下误差率范围增大1.5%左右,低温下(2℃)误差率增加±2%左右,综合误差范围为-5%~4%且误差率可以较好地满足正态分布,通过修正缆绳长度对测量精度进行修正。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与应用性,能有效实现简单、准确、高效地测量船舶系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频率法 系缆力 索力 环境激励 缆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鲸鱼优化算法的主动悬架控制策略
13
作者 李登科 冯晶晶 +1 位作者 王忠玉 孙睿翎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24年第11期20-27,共8页
汽车主动悬架一直是汽车悬架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而主动悬架中控制器的选取以及相关参数的设定决定了主动悬架的优劣.针对控制器相关参数如何快速、准确地对真实路面情况进行自适应调整问题,本文对鲸鱼优化算法进行改进作为Smith-PID控... 汽车主动悬架一直是汽车悬架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而主动悬架中控制器的选取以及相关参数的设定决定了主动悬架的优劣.针对控制器相关参数如何快速、准确地对真实路面情况进行自适应调整问题,本文对鲸鱼优化算法进行改进作为Smith-PID控制器参数调整算法,设计了一款基于改进鲸鱼优化算法参数自整定PID控制器.该悬架结合悬架动挠度、车身垂向加速度和车轮动位移等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反馈给改进鲸鱼算法对控制器的参数进行实时整定.为了验证该控制器的有效性,本文建立了主动悬架系统仿真模型和被动悬架、两类典型的主动悬架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控制器能明显改善车辆平顺性,提高车辆的平稳性和乘坐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悬架 鲸鱼优化算法 PID控制 SIMULINK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铆钉缺陷检测方法研究
14
作者 邹恒毅 范周童 +2 位作者 聂广银 蒲程 刘凉 《时代汽车》 2024年第2期4-6,共3页
针对铆接过程中铆钉内部断裂缺陷难以分类判别问题,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网络设计检测算法。首先,使用平滑滤波法将特征信号中的异常噪声值滤去,同时根据拟合函数对检测信号进行插值,提高特征数据的信息量。其次,利用处理后的... 针对铆接过程中铆钉内部断裂缺陷难以分类判别问题,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网络设计检测算法。首先,使用平滑滤波法将特征信号中的异常噪声值滤去,同时根据拟合函数对检测信号进行插值,提高特征数据的信息量。其次,利用处理后的故障样本训练网络来实现铆钉缺陷诊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总体识别准确率可达99%,能够有效地进行铆钉缺陷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铆接质量 涡流检测 拟合插值 缺陷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轮叶片厚度对涡轮泵空化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董兆一 路祥宾 +1 位作者 任建朝 童志庭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0,共7页
为探究诱导轮叶片厚度对空化性能的影响,以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液氧涡轮泵为研究对象,采用改变叶根处厚度的方法,设计了4种不同叶片厚度的诱导轮,其中叶尖处的厚度随着叶根处厚度的改变而相应变化。针对这4种方案的诱导轮,进行了强度校核... 为探究诱导轮叶片厚度对空化性能的影响,以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液氧涡轮泵为研究对象,采用改变叶根处厚度的方法,设计了4种不同叶片厚度的诱导轮,其中叶尖处的厚度随着叶根处厚度的改变而相应变化。针对这4种方案的诱导轮,进行了强度校核和空化性能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保证叶片强度的前提下,选择较薄的诱导轮有助于改善涡轮泵的空化性能,同时,叶尖处的厚度对涡轮泵的空化性能也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轮 液氧涡轮泵 叶尖厚度 强度校核 空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测距仪镜头感光元件的快速识别与定位算法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超 周海波 +2 位作者 王桂莲 穆浩志 李涛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5-43,共9页
在激光测距仪镜头组件的自动化装配中,快速、精准识别感光元件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的定位坐标,对于完成镜头焦点的精确对位以及提高图像处理效率至关重要。针对APD的图像识别与定位过程,本文提出一套基于机器视觉的高效、高精度的图像... 在激光测距仪镜头组件的自动化装配中,快速、精准识别感光元件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的定位坐标,对于完成镜头焦点的精确对位以及提高图像处理效率至关重要。针对APD的图像识别与定位过程,本文提出一套基于机器视觉的高效、高精度的图像处理算法。首先在粗定位图像处理阶段中,为提高运算效率,利用抗干扰性强的高斯金字塔搜索归一化互相关匹配(NCC)算法,对图像中的APD进行粗定位。在边缘检测中,采用Otsu算法自适应地根据梯度图像变化生成高低阈值,避免了传统Canny算法的手动设置高低阈值的难题。在目标轮廓提取阶段采用连通域标记法,过滤掉孤立的像素点和非目标区域像素点,保证了下一步的轮廓拟合精度。在最后的轮廓拟合精定位阶段中,通过对两种拟合算法比较过程中,确定最小二乘法圆拟合亚像素定位算法进行APD轮廓拟合,可以保证效率和定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整个图像处理系统用时596 ms、定位精度0.4 pixel,相对误差为0.64%,实现了APD图像快速、精准定位的过程,提高了定位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与定位 金字塔搜索 CANNY算法 OTSU算法 边缘检测 连通域标记法 最小二乘法 轮廓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刚度非线性对双检测微陀螺灵敏度稳定性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郝淑英 李会杰 +3 位作者 张辰卿 张琪昌 冯晶晶 李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46-52,71,共8页
为揭示刚度非线性对双检测微陀螺灵敏度稳定性及精度的影响规律,利用复指数法求解双检测方程线性稳态响应,采用多尺度法对非线性动力学方程进行摄动分析,并考虑科氏力对检测输出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处理高维非线性方程耦合项的方法... 为揭示刚度非线性对双检测微陀螺灵敏度稳定性及精度的影响规律,利用复指数法求解双检测方程线性稳态响应,采用多尺度法对非线性动力学方程进行摄动分析,并考虑科氏力对检测输出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处理高维非线性方程耦合项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探讨检测刚度非线性对双检测微陀螺的幅频曲线、共振频率偏移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检测的刚度非线性造成检测一和检测二的幅频曲线出现硬化、振幅跳跃、多解及共振频率偏移等复杂非线性行为,导致微陀螺灵敏度失稳;微陀螺灵敏度的稳定性及失稳的带宽范围对刚度非线性十分敏感,当刚度非线性达到某一值时其微小的增长都会严重影响微陀螺的灵敏度的稳定性并使失稳的带宽范围显著增加,如此会导致线性系统设计的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检测微陀螺 复指数法 刚度非线性 振幅跳跃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协方差无关的增量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肖锋 孙明月 葛为民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768-2776,共9页
针对2维主成分分析(2DPCA)算法无法实现在线特征提取及无法体现完整数据结构信息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协方差无关的增量式2DPCA(I2DPCA)算法。该算法无需对图像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奇异值分解,复杂度将大为降低,提高了特征... 针对2维主成分分析(2DPCA)算法无法实现在线特征提取及无法体现完整数据结构信息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协方差无关的增量式2DPCA(I2DPCA)算法。该算法无需对图像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奇异值分解,复杂度将大为降低,提高了特征提取速度。针对I2DPCA仅提取了横向特征的问题,又提出一种增量式行列顺序2DPCA(IRC2DPCA)算法,该算法对I2DPCA的特征矩阵再次进行纵向特征提取,保留了图像的横向与纵向结构信息,实现了行列两个方向上的特征提取与数据降维。最后,以自建的物块数据集、通用的ORL和Yale人脸数据集分别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文算法在收敛率、分类率及复杂度等性能方面均得到了显著提高,其收敛率达到99%以上,分类率可达97.6%,平均处理速度为29帧/s,能够满足增量特征提取的实时处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协方差无关 特征提取 增量学习 2维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滞位移反馈作用下多自由度微陀螺的刚度非线性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郝淑英 宋宇昊 +3 位作者 李伟雄 张琪昌 冯晶晶 韩建鑫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63-169,213,共8页
为揭示多自由度微陀螺非线性系统中位移反馈项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探索对非线性的控制方法,以一类四自由度静电驱动微机械陀螺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尺度法对微陀螺受控系统在频域和时域中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时滞量... 为揭示多自由度微陀螺非线性系统中位移反馈项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探索对非线性的控制方法,以一类四自由度静电驱动微机械陀螺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尺度法对微陀螺受控系统在频域和时域中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时滞量为整周期或半周期时反馈增益可有效的对系统共振频率进行调节;时滞量为四分之一或四分之三周期时,反馈增益主要影响幅值大小,共振频率基本保持不变;反馈控制参数选取得当可消除非线性引起的多稳态解,增加陀螺的灵敏度稳定性,选取不当会导致系统出现复杂的概周期运动使灵敏度稳定性遭到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自由度微陀螺 多尺度法 时滞位移反馈 刚度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盐苦卤化工产业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淑梅 鲁林平 +1 位作者 张德强 李莉 《盐科学与化工》 2022年第1期5-7,共3页
在回顾了海盐苦卤化工企业产品结构,分析了现有技术和产业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海盐苦卤综合利用新工艺,大大降低能耗,提高氯化钾、氯化镁的收率,以副产硫酸钙生产的缓控释钾钙肥附加值较高,以老卤为原料可制备高纯镁砂和PVC。新工... 在回顾了海盐苦卤化工企业产品结构,分析了现有技术和产业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海盐苦卤综合利用新工艺,大大降低能耗,提高氯化钾、氯化镁的收率,以副产硫酸钙生产的缓控释钾钙肥附加值较高,以老卤为原料可制备高纯镁砂和PVC。新工艺不仅为苦卤化工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也有望实现苦卤化工企业扭亏为盈的目标,并为行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卤化工 产业现状 缓控释钾钙肥 高纯镁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