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氪化技术测量固体润滑材料的表面工作温度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湘泰 黄林根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88-190,共3页
文章阐述了氪化技术测温的原理、方法和精度,报道了以其对CO_2压缩机无油润滑活塞环表面工作温度的测量结果。作者指出,利用这种技术测量固体润滑材料表面工作温度是可行的,其测温范围是从室温到1000℃,测温精度±5℃;氪化技术测温... 文章阐述了氪化技术测温的原理、方法和精度,报道了以其对CO_2压缩机无油润滑活塞环表面工作温度的测量结果。作者指出,利用这种技术测量固体润滑材料表面工作温度是可行的,其测温范围是从室温到1000℃,测温精度±5℃;氪化技术测温是一种在线原位测量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摩擦副的表面工作温度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温度 固体润滑材料 氪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钢在高周疲劳循环下的循环硬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朱晓阳 奚建法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5-37,共3页
金属材料在低周疲劳循环中可测出材料的循环硬(软)化现象。但至今还无技术可得到高周疲劳时材料循环曲线。本文利用测定疲劳后的材料力学性能来反映高周疲劳产生的材料硬化现象,取得了一些进展。实验结果与笔者开始的假设基本一致。
关键词 低碳钢 高周疲劳 循环硬化 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镀体系摩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寿汉章 刘少怡 王翠英 《固体润滑》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78-87,共10页
本文在单层镀体系摩擦理论的基础上,以锡膜-和铜膜-铅基体为理论模型,探讨了双层镀体系的摩擦学理论。按此理论的结果,可利用双层镀方法将单层镀中硬膜软基体体系的摩擦峰削平,而使双层镀材料的摩擦曲线显得平稳。还指出硬膜上镀软膜比... 本文在单层镀体系摩擦理论的基础上,以锡膜-和铜膜-铅基体为理论模型,探讨了双层镀体系的摩擦学理论。按此理论的结果,可利用双层镀方法将单层镀中硬膜软基体体系的摩擦峰削平,而使双层镀材料的摩擦曲线显得平稳。还指出硬膜上镀软膜比在膜与基体间插入硬膜更有效。这一理论在工程上很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理论 镀层摩擦 双层镀 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除精密机床主轴轴承滚道表面白亮带的方法研究
4
作者 张静江 刘长春 +6 位作者 李晋 寿汉章 唐汝钧 桂立丰 唐国才 王俊发 顾振民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68-274,共7页
为了解决国产精密机床主轴轴承滚道表面因接触疲劳磨损而很快(运转十多分钟至两小时)就形成白亮带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滚道或滚子镀覆TiN层,MoS_2层和Ag层的真空镀层处理,以及对粗磨后的轴承套圈进行真空热处理等制成的试样,在模拟试验机... 为了解决国产精密机床主轴轴承滚道表面因接触疲劳磨损而很快(运转十多分钟至两小时)就形成白亮带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滚道或滚子镀覆TiN层,MoS_2层和Ag层的真空镀层处理,以及对粗磨后的轴承套圈进行真空热处理等制成的试样,在模拟试验机上与原轴承的滚道及滚子作了对比试验研究,并就磨损表面的宏观状态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与分析。作者指出,TiN层由于硬度高和耐磨性好,可以防止滚道表面在运转过程小形成白壳带,但其弱点是使与之配磨的滚子磨损加剧而导致轴承的精度变差和使用寿命缩短;MoS_2层因其减摩抗磨作用良好,也能使滚道表面不形成白亮带;真空热处理可以消除粗磨造成的变质层,并能提高滚道表层的硬度和耐磨性,且其处理的工件变形比一般保护气氛下淬火的小,能够保证精加工余量和正确的几何尺寸,因而这种工艺是消除精密机床主轴轴承滚道表面白亮带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滚道 疲劳磨损 消除 精密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估算承受随机载荷构件疲劳寿命的一种新方法
5
作者 曾珊 蔡竟英 凌树森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6-51,共6页
提出一个以材料的随机载荷“统计特征参量——疲劳寿命”曲线作为材料基本疲劳特性来估算构件在随机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的方法。以试件在非等幅载荷作用下所产生应力的均方差σ(r·m·s)作为试件所受随机载荷的统计特征参量... 提出一个以材料的随机载荷“统计特征参量——疲劳寿命”曲线作为材料基本疲劳特性来估算构件在随机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的方法。以试件在非等幅载荷作用下所产生应力的均方差σ(r·m·s)作为试件所受随机载荷的统计特征参量。首先由实验测得材料的σ(r·m·s)—N曲线,然后以此曲线代替常规的S—N曲线作为材料的基本疲劳特性,用以估算承受随机载荷构件的疲劳寿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通常以S—N曲线为材料的基本疲劳特性的估算方法更接近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疲劳 寿命 工程构件 统计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气氛净化装置
6
作者 张德明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49-151,共3页
介绍了作为烧结气氛净化装置主要部件的脱水器和除氧器及其设计计算。也介绍了净化装置的电加热系统和管路系统。分解氨气体或瓶装氢气配用本装置,净化后保护气体的纯度为:残余氨气和水汽<10ppm,露点<-60℃。
关键词 烧结气氛 净化装置 脱水器 除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