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身部件振动环境的实验室模拟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郑松林 王洪海 +1 位作者 冯金芝 王一凡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6-369,374,共5页
以某轿车后视镜为例,研究车身部件道路振动信号的实验室模拟方法.首先进行室外后视镜振动信号谱测取,并对振动信号进行处理与分析,获取信号的表征参数与特征;然后,根据能量等效和随机振动的等价模拟原则,将室外道路振动信号与室内台架... 以某轿车后视镜为例,研究车身部件道路振动信号的实验室模拟方法.首先进行室外后视镜振动信号谱测取,并对振动信号进行处理与分析,获取信号的表征参数与特征;然后,根据能量等效和随机振动的等价模拟原则,将室外道路振动信号与室内台架振动试验标准进行比较,确定室内外当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轿车后视镜 信号谱 振动试验 当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用户的汽车试验场耐久性评价路况循环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赵礼辉 李佳欣 +2 位作者 井清 刘斌 郑松林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7-133,共7页
针对当前关联用户的试验场整车耐久性试验路况循环次数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方法。以采集的用户道路载荷数据为基础,外推得到整车全寿命周期不同部位损伤目标,结合试验场各个特征路况的基础损伤矩阵,建立了&qu... 针对当前关联用户的试验场整车耐久性试验路况循环次数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方法。以采集的用户道路载荷数据为基础,外推得到整车全寿命周期不同部位损伤目标,结合试验场各个特征路况的基础损伤矩阵,建立了"试验场-用户"损伤等效关联模型,利用传统最小二乘法和遗传算法对损伤等效模型求解,并针对遗传算法的多组非劣解提出优选准则。通过试验场损伤与用户目标损伤比,分析了两者对模拟实际用户使用情况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可以更为合理地确定各路况的循环次数,更好地复现不同部位的损伤水平,而最小二乘法得到的试验场路况循环损伤总体偏小,仅能在少数部位复现用户损伤。研究成果为更合理地制定试验场耐久性评价规范、有效评价整车可靠性与耐久性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关联 损伤等效 耐久性试验 路况循环 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立柱可靠性试验载荷谱标准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赵礼辉 杨鹏 +2 位作者 翁硕 冯金芝 郑松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51-260,共10页
基于四立柱的台架试验是整车开发过程中可靠性评价的重要方式,当前以试验场整车载荷采集-路谱迭代的试验方式需要对每一个车型均进行实车载荷测量,存在试验周期长且产品可靠性不足时改进成本高等问题。以同一试验场可靠性规范下不同车... 基于四立柱的台架试验是整车开发过程中可靠性评价的重要方式,当前以试验场整车载荷采集-路谱迭代的试验方式需要对每一个车型均进行实车载荷测量,存在试验周期长且产品可靠性不足时改进成本高等问题。以同一试验场可靠性规范下不同车型载荷相似性基础,开展整车四立柱台架试验载荷谱的标准化研究。分析四种车型整车四立柱台架试验载荷特征,确定各路况下不同车型同一车轮在时域、频域及损伤域的相似性,左右轮载荷时域相关及频域相干、前后轮载荷间时延特征;以同一车轮的功率谱密度分布拟合,选取覆盖一定百分位水平的功率谱作为目标重构单侧车轮时域载荷信号;综合相关和相干特征构造对侧车轮时域载荷历程;基于前后车轮时延特征,构造后轮载荷历程,最终形成整车四立柱台架试验标准化载荷谱。通过对比标准化载荷谱和实测道路谱的时域、频域、雨流、损伤,分析标准化载荷谱的合理性,以某SUV实际台架试验进行实际验证。结果表明,构造的标准化载荷谱有效复现试验场载荷下的失效情况,可为整车可靠性的快速验证提供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载荷 四立柱 载荷特征 相干函数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失效率变化量的燃料电池轿车可靠性分配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陈铁 郑松林 +1 位作者 刘新田 冯金芝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20,共5页
基于某燃料电池轿车用户道路采集的故障数据,分析了该车的可靠性统计特性。结合燃料电池轿车整车可靠性指标的要求,提出了基于失效率变化量的可靠性分配层次分析法,对燃料电池轿车进行可靠性指标分配优化。优化结果为提高整车及其关键... 基于某燃料电池轿车用户道路采集的故障数据,分析了该车的可靠性统计特性。结合燃料电池轿车整车可靠性指标的要求,提出了基于失效率变化量的可靠性分配层次分析法,对燃料电池轿车进行可靠性指标分配优化。优化结果为提高整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和轻量化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制定整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增长目标提供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轿车 可靠性分配优化 层次分析法 失效率变化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度变化特性的随机谱载荷下疲劳寿命预估模型 被引量:6
5
作者 郑松林 蒋燕娜 冯金芝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2-87,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随机谱载荷下构件的疲劳寿命评估模型。该模型以结构强度变化特性为基础,考虑低幅载荷强化和损伤的双重效应,既有清晰的物理意义,又更合理地反映了疲劳过程中零件强度值随着载荷的变化而相应地增高和衰减的特性,克服了传... 提出了一种新的随机谱载荷下构件的疲劳寿命评估模型。该模型以结构强度变化特性为基础,考虑低幅载荷强化和损伤的双重效应,既有清晰的物理意义,又更合理地反映了疲劳过程中零件强度值随着载荷的变化而相应地增高和衰减的特性,克服了传统疲劳累积损伤模型忽略低幅载荷强化作用的缺陷。经过两种构件的试验验证表明,此模型与传统的累积损伤模型相比能更准确地预测构件在随机载荷下的寿命,为结构的轻量化设计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寿命预估 随机谱载荷 强化和损伤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yper Works的汽车前副车架拓扑优化设计
6
作者 郑松林 王鑫 +2 位作者 冯金芝 王晨均 王成龙 《通信电源技术》 2015年第6期171-173,共3页
依据拓扑优化理论,文章总结了拓扑优化的一般流程。以某前副车架为研究对象,依照该流程,建立副车架设计空间,根据副车架安装点刚度及模态性能要求,以副车架轻量化为目标函数,刚度和固有频率为约束条件,对该副车架进行拓扑优化设计,得到... 依据拓扑优化理论,文章总结了拓扑优化的一般流程。以某前副车架为研究对象,依照该流程,建立副车架设计空间,根据副车架安装点刚度及模态性能要求,以副车架轻量化为目标函数,刚度和固有频率为约束条件,对该副车架进行拓扑优化设计,得到了满足刚度和模态性能的副车架材料分布,为副车架的设计提供了参考,大大提升了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副车架 拓扑优化 刚度 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参数匹配及仿真 被引量:7
7
作者 孙景伦 周萍 孙跃东 《电子科技》 2016年第1期51-55,共5页
为实现纯电动汽车传动系传动比与驱动电机的合理匹配,提出了一种基于MOGA-Ⅱ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方法。根据配备两挡变速器的某纯电动汽车的整车参数和设计要求,对其动力传动系统主要部件驱动电机及动力电池进行了匹配和选型。基于GT-d... 为实现纯电动汽车传动系传动比与驱动电机的合理匹配,提出了一种基于MOGA-Ⅱ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方法。根据配备两挡变速器的某纯电动汽车的整车参数和设计要求,对其动力传动系统主要部件驱动电机及动力电池进行了匹配和选型。基于GT-drive软件搭建整车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验证了匹配的合理性。利用多目标优化软件mode FRONTIER进行了传动系传动比优化。优化结果表明,纯电动汽车的一次充电续驶里程及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分别提高了5.5%和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动力传动系 参数匹配 仿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载荷下驱动轴强度与刚度的匹配与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佳羽 郑松林 +1 位作者 赵礼辉 冯金芝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9-454,共6页
为了解决某重载车辆的驱动轴容易发生早期失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非对称载荷作用下实现结构强度与刚度合理匹配的分段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分析非对称承载驱动轴的刚度对载荷分布的影响,建立了以结构强度和疲劳寿命为约束、驱动轴花键的... 为了解决某重载车辆的驱动轴容易发生早期失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非对称载荷作用下实现结构强度与刚度合理匹配的分段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分析非对称承载驱动轴的刚度对载荷分布的影响,建立了以结构强度和疲劳寿命为约束、驱动轴花键的应变相等为目标的驱动轴结构设计优化模型。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危险部位右侧花键齿根应力降低了90.3 MPa,驱动轴两侧扭矩分配更合理,且使用寿命提高了7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失效 驱动轴 非对称承载 强度刚度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验场整车结构耐久性评价等效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洪涛 顾振飞 +2 位作者 叶沛 郑松林 赵礼辉 《汽车工程学报》 2020年第5期326-334,共9页
为制定国内某试验场耐久性规范,以已经生效的国外试验场规范作为目标,依据线性损伤累积理论得出两试验场的损伤,采用等相对损伤关联法建立试验场间损伤等效模型。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求解,合理设置约束条件,求解并挑选出损伤拟合度最好... 为制定国内某试验场耐久性规范,以已经生效的国外试验场规范作为目标,依据线性损伤累积理论得出两试验场的损伤,采用等相对损伤关联法建立试验场间损伤等效模型。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求解,合理设置约束条件,求解并挑选出损伤拟合度最好情况下的各路况循环次数。从损伤、幅值域、频域方面验证解的有效度,最终制定该试验场耐久性规范,其总里程为4000 km,测试时间为目标规范的20%。试验结果证明,新规范下的汽车试验,能有效凸显汽车故障成分,缩短整车开发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车耐久性 载荷特征分析 损伤当量等效 等相对损伤模型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主动油气悬架分层控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冯金芝 喻凡 +2 位作者 郑松林 孙涛 高大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5-531,共7页
根据主动油气悬架系统执行机构的动态特性,采用分层控制策略设计了有限带宽主动油气悬架系统上、下层控制器.基于遗传算法(GA)对模糊PID上层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在线评价车辆动力学指标,决定是否启动GA在初期最优可行域附... 根据主动油气悬架系统执行机构的动态特性,采用分层控制策略设计了有限带宽主动油气悬架系统上、下层控制器.基于遗传算法(GA)对模糊PID上层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在线评价车辆动力学指标,决定是否启动GA在初期最优可行域附近优化当前上层控制器参数,以保证车辆在行驶路况或自身参数变化等情况下仍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将搭建的主动油气悬架系统控制模块施加于整车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联合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主动油气悬架系统可显著改善车辆行驶平顺性,并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悬架 分层控制 联合模糊PID控制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体衬套模型对四连杆悬架K&C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郑松林 顾晗 +2 位作者 冯金芝 陆毅 宋江涛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23-726,共4页
基于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种充分考虑衬套在不同方向上刚度耦合的新柔性体悬架衬套模型。采用模态综合法计算出变形量,解算出衬套模态。然后生成模态中性文件,并导入ADAMS/Car中以建立四连杆悬架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 基于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种充分考虑衬套在不同方向上刚度耦合的新柔性体悬架衬套模型。采用模态综合法计算出变形量,解算出衬套模态。然后生成模态中性文件,并导入ADAMS/Car中以建立四连杆悬架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和实车试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衬套柔性体模型要比传统衬套模型更精确,能在设计阶段更真实地预测与分析汽车悬架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衬套 四连杆悬架 柔性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载式车身快速疲劳试验与CAE分析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孙涛 郑非 +1 位作者 刘斌 郑松林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0-396,共7页
本文中采用PAVE试验与疲劳寿命虚拟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某承载式车身结构进行了疲劳寿命分析。根据结构疲劳寿命分析理论,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车身结构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分析,同时在PAVE路面上进行快速试验。通过分析与试验结果... 本文中采用PAVE试验与疲劳寿命虚拟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某承载式车身结构进行了疲劳寿命分析。根据结构疲劳寿命分析理论,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车身结构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分析,同时在PAVE路面上进行快速试验。通过分析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PAVE强化耐久试验与CAE分析的相关性,分析了造成车身结构若干区域寿命低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方案,从而有效解决了该车车身疲劳寿命设计中存在的缺陷,为后续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PAVE试验 有限元法 疲劳寿命 比利时路 强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Ⅱ算法的悬架结构硬点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3
13
作者 冯金芝 杨涛 郑松林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8,53,共5页
建立了悬架结构硬点优化设计流程,以车轮定位参数(车轮外倾角、车轮前束角、主销内倾角和主销后倾角)随轮跳的变化范围为目标对悬架结构硬点进行优化设计。考虑车轮定位参数中车轮前束角和车轮外倾角的关联性,采用直接加权法将二者随轮... 建立了悬架结构硬点优化设计流程,以车轮定位参数(车轮外倾角、车轮前束角、主销内倾角和主销后倾角)随轮跳的变化范围为目标对悬架结构硬点进行优化设计。考虑车轮定位参数中车轮前束角和车轮外倾角的关联性,采用直接加权法将二者随轮跳的变化范围进行整合,减少目标函数个数,提高趋向帕累托最优集的收敛性。优化后各目标值均得到不同程度减小,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架 结构硬点 优化设计 定位参数 NSGA-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主动油气悬架系统分层控制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冯金芝 谭辉 +1 位作者 郑松林 喻凡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99-603,共5页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构建了工程车主动油气悬架控制系统的数字开发平台。针对工程车行驶路况的不确定性、部分参数的时变性和油气悬架系统的强非线性,提出了有限带宽主动油气悬架系统分层控制策略,并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PID上层力控...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构建了工程车主动油气悬架控制系统的数字开发平台。针对工程车行驶路况的不确定性、部分参数的时变性和油气悬架系统的强非线性,提出了有限带宽主动油气悬架系统分层控制策略,并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PID上层力控制器和基于模型的下层电压控制器。将该控制算法集成到悬架控制系统数字开发平台中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有限带宽主动悬架分层控制器可显著改善车辆的行驶平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油气悬架 联合仿真 分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扭转梁后桥侧向力试验规范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郑松林 邓鑫 冯金芝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2-256,247,共6页
运用ADAMS软件对整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后轴轴荷是影响后轮轮心侧向力的主要因素。据此,采用Hyper Works软件对其扭转梁后桥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轮心侧向力幅与横梁关键部位应力幅呈线性关系。接着通过对现有多种乘用车扭转梁后桥... 运用ADAMS软件对整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后轴轴荷是影响后轮轮心侧向力的主要因素。据此,采用Hyper Works软件对其扭转梁后桥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轮心侧向力幅与横梁关键部位应力幅呈线性关系。接着通过对现有多种乘用车扭转梁后桥疲劳试验案例的研究,建立了后轴轴荷与扭转梁后桥疲劳试验加载力之间的数学关系,制定了通用的扭转梁后桥侧向力试验规范。最后对新、旧规范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新规范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转梁后桥 疲劳试验 后轴轴荷 轮心侧向力 试验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竞争风险的燃料电池发动机多失效模式统计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铁 郑松林 +1 位作者 刘新田 冯金芝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6-270,283,共6页
为解决复杂系统多失效模式相关性难以判别与量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竞争风险理论的多失效模式统计相关性分析模型。采用多元对数正态分布建立系统的联合失效分布,构造基于条件概率的极大似然函数,运用模拟退火算法对极大似然估计值进... 为解决复杂系统多失效模式相关性难以判别与量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竞争风险理论的多失效模式统计相关性分析模型。采用多元对数正态分布建立系统的联合失效分布,构造基于条件概率的极大似然函数,运用模拟退火算法对极大似然估计值进行优化求解。在大样本条件下,凭借Fisher信息矩阵获得极大似然估计量的渐近协方差矩阵,并采用Delta方法推导出相关矩阵的方差。建立相关性p值假设检验过程,判别各竞争失效模式间的相关关系与相关程度。通过对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故障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所建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竞争失效系统的可靠性预测和分配提供理论依据,为研究最优维修策略提供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发动机 竞争失效模式 失效相关性 多元对数正态分布 模拟退火算法 假设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载荷分布预分析的应变传感器布置 被引量:2
17
作者 陆毅 郑松林 +1 位作者 冯金芝 赵礼辉 《汽车科技》 2012年第1期47-50,共4页
采用载荷分布预分析技术,对某MPV汽车后桥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了该后桥在静载、制动、转向及扭转4种工况下的应变云图和张量图。通过分析应变云图和张量图,确定了该后桥的关键受载部位及其主应力方向,然后处理标定试验数据,线性回归... 采用载荷分布预分析技术,对某MPV汽车后桥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了该后桥在静载、制动、转向及扭转4种工况下的应变云图和张量图。通过分析应变云图和张量图,确定了该后桥的关键受载部位及其主应力方向,然后处理标定试验数据,线性回归出后桥载荷—应变的函数关系,并通过实车道路试验结果分析验证了通过有限元分析确定出的后桥应变传感器贴片位置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V后桥 载荷分布预分析 载荷谱:应变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载式车身焊点疲劳寿命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非 孙涛 +1 位作者 刘斌 郑松林 《通信电源技术》 2015年第2期7-9,12,共4页
文中针对某承载式车身焊点结合疲劳寿命虚拟分析技术与强化耐久试验进行了比较研究。根据疲劳寿命分析理论,采用经模态试验验证了其精度及有效性的模型,结合多体动力学分析得到的载荷谱,对车身焊点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分析;并与强化疲劳... 文中针对某承载式车身焊点结合疲劳寿命虚拟分析技术与强化耐久试验进行了比较研究。根据疲劳寿命分析理论,采用经模态试验验证了其精度及有效性的模型,结合多体动力学分析得到的载荷谱,对车身焊点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分析;并与强化疲劳耐久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造成车身焊点低寿命区域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方案,从而有效解决了该车车身焊点疲劳寿命设计中存在的缺陷,为后续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焊点 模态试验 动力学仿真 疲劳寿命 强化耐久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车轮边减速器轴系载荷谱设计原理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于维一 郑松林 +2 位作者 冯金芝 王哲 郭正翔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8-106,共9页
本文中根据电动汽车轮边驱动减速器轴系零件的材料特性,进行了轴系零件的疲劳特性和低载强化特性的研究。首先建立了零件的应力-寿命曲线和低载强化三维曲面,为轴系零件的寿命计算提供了数据基础。接着提出了变尺寸零件的工作应力快速... 本文中根据电动汽车轮边驱动减速器轴系零件的材料特性,进行了轴系零件的疲劳特性和低载强化特性的研究。首先建立了零件的应力-寿命曲线和低载强化三维曲面,为轴系零件的寿命计算提供了数据基础。接着提出了变尺寸零件的工作应力快速计算方法,并根据上海市道路循环转矩谱,将载荷谱外推得到了等效于3 000km行程的转矩载荷谱。最后通过调整轴系零件工作应力谱的疲劳损伤和强化比例,设计出满足寿命要求、尺寸最小的轴系零件。该方法可为汽车零部件的设计与分析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轮边减速器 低载强化 轴系设计 载荷谱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EGR对VGT柴油发动机NO_x排放和油耗影响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锴 孙跃东 +1 位作者 姚建明 赵钦忠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63,71,共7页
对一台采用高压废气再循环系统(HP-EGR)的VGT柴油发动机进行台架试验,结合试验数据用GT-Power软件搭建出原机仿真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添加一条低压废气再循环(LP-EGR)回路,构成双循环废气再循环系统(dual-EGR)。仿真分析在某些稳态工... 对一台采用高压废气再循环系统(HP-EGR)的VGT柴油发动机进行台架试验,结合试验数据用GT-Power软件搭建出原机仿真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添加一条低压废气再循环(LP-EGR)回路,构成双循环废气再循环系统(dual-EGR)。仿真分析在某些稳态工况下,HP-EGR和LP-EGR所占废气再循环总量比例变化对该柴油机氮氧化物(NO_x)排放和比油耗(BSFC)的影响,并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LP-EGR所占比例在一定程度内提高可以降低进气温度,降低NO_x排放量,提高的程度取决于中冷器的冷却能力,NO_x排量至少可降低0.4g/(kW·h);BSFC也随LP-EGR比例的升高,进气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但其同时还受VGT叶片开度的影响,BSFC至少可降低8.5g/(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双循环废气再循环 NOX排放 比油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