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3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四棱柱折叠单元的机械手设计及运动特性分析
1
作者 朱立红 谈家忞 +3 位作者 仲佳骏 曹宇 赵亮程 张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7-582,597,共7页
在制衣行业中存在裁片尺码跨度大、通用机械手设计难的问题。为了解决制衣过程中抓取不同尺码裁片的要求,文章基于可展结构提出一种4-RRR四棱柱折叠单元,得出其单自由度可展的普适性理论;利用4-RRR四棱柱折叠单元设计相应的机械手机构,... 在制衣行业中存在裁片尺码跨度大、通用机械手设计难的问题。为了解决制衣过程中抓取不同尺码裁片的要求,文章基于可展结构提出一种4-RRR四棱柱折叠单元,得出其单自由度可展的普适性理论;利用4-RRR四棱柱折叠单元设计相应的机械手机构,并进行运动特性分析,运用D-H参数法建立运动学方程,得出该机构的运动学解;将机械手机构模型导入ADAMS进行仿真,验证理论的可靠性,求解机械手的折展比;最后进行实物折展实验。研究表明,由4-RRR四棱柱折叠单元设计出的机械手可以满足目标需求,并具有较大的折展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展开机构 四棱柱单元 折展机械手 单自由度 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教融合的生产工艺实验——以汽车装配拧紧质量为例
2
作者 冯桑 魏佳鸣 +2 位作者 阮俊叠 李佳楷 陈兴彬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88,共5页
基于校企合作,由本科生在校内导师和行业专家的指导下,结合生产实际,面向汽车装配开展了拧紧设备的工艺实验研究。首先分析了生产车间中常见的拧紧异常,通过实验确定了二步拧紧策略的关键参数;在拧紧过程中增加了角度监控,以及时发现重... 基于校企合作,由本科生在校内导师和行业专家的指导下,结合生产实际,面向汽车装配开展了拧紧设备的工艺实验研究。首先分析了生产车间中常见的拧紧异常,通过实验确定了二步拧紧策略的关键参数;在拧紧过程中增加了角度监控,以及时发现重复拧紧、滑牙等异常状况。为进一步提高系统的防错能力,对拧紧设备进行了定期检定,针对异常状况制定维护或送检计划。本文的工作为促进产教融合、切实提升人才联合培养质量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拧紧质量 过程防错 角度监控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集成化设计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时培成 单子贤 +3 位作者 朱海龙 海滨 王磊 陆发燕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11-1623,共13页
阐述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集成化设计技术,通过分析无模组、电池底盘一体化和电池车身一体化等技术展现了它们在空间利用、续航里程、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优势。其他典型电池技术通过结构创新、热管理优化和快充方案推动了汽车产业... 阐述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集成化设计技术,通过分析无模组、电池底盘一体化和电池车身一体化等技术展现了它们在空间利用、续航里程、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优势。其他典型电池技术通过结构创新、热管理优化和快充方案推动了汽车产业的发展。从智能集成、可持续性材料和标准化三个方面展望了动力电池系统集成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系统集成化 新能源汽车 安全性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参数不确定性和相关性的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性优化
4
作者 吕辉 张家明 +2 位作者 黄晓婷 上官文斌 肖国权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5-382,共8页
针对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PMS)参数同时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关性的复杂情形,本文开展了考虑参数不确定性和相关性的电动汽车PMS稳健性优化设计研究。基于Nataf变换和蒙特卡罗抽样提出了一种概率参数相关情形下的PMS固有特性响应不确... 针对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PMS)参数同时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关性的复杂情形,本文开展了考虑参数不确定性和相关性的电动汽车PMS稳健性优化设计研究。基于Nataf变换和蒙特卡罗抽样提出了一种概率参数相关情形下的PMS固有特性响应不确定性和相关性分析的Nataf-蒙特卡罗(NMC)方法;结合Nataf变换和任意多项式混沌展开推导了一种高效求解PMS响应不确定性和相关性的Nataf-任意多项式混沌展开(NAPCE)方法;基于NAPCE方法和相关系数赋权法提出了一种考虑响应不确定性和相关性的PMS稳健性优化设计方法;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对系统进行了稳健性优化。结果表明,以NMC方法作为参考,NAPCE方法在求解PMS固有特性响应的不确定性和相关性方面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和效率;提出的优化方法能够合理配置系统参数,提高系统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Nataf变换 任意多项式混沌展开 稳健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车流密度的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5
作者 吴迪 张栋 +3 位作者 郭鸣明 赵韩 张冰战 邱明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0-178,共9页
文章考虑车流密度对车速预测的影响,基于仿真实验平台采集不同车流密度下的行驶数据,建立考虑车流密度的多马尔可夫矩阵车速预测模型;以整车燃油经济性和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平衡为优化目标,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 文章考虑车流密度对车速预测的影响,基于仿真实验平台采集不同车流密度下的行驶数据,建立考虑车流密度的多马尔可夫矩阵车速预测模型;以整车燃油经济性和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平衡为优化目标,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并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控制策略模型;基于CRUISE软件搭建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并与MATLAB/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考虑车流密度的MPC能量管理策略使得整车燃油经济性有明显提高,相较于不考虑车流密度的能量管理策略提高6.33%。该文方法对于其他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管理策略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流密度 马尔可夫模型 工况识别 能量管理 模型预测控制(M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传感融入机械工程类科研训练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6
作者 冯艳 熊根良 张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0-183,共4页
机械工程类科研训练课程既要紧扣智能制造特征,又要立足于机械专业本科教育教学的特点。以“穿戴式光纤光栅触压智能感知器”科研训练为例,从核心原理、验证实验、创新实验等方面进行“一个核心、两片旁瓣”的科研训练教学研究。在0~10 ... 机械工程类科研训练课程既要紧扣智能制造特征,又要立足于机械专业本科教育教学的特点。以“穿戴式光纤光栅触压智能感知器”科研训练为例,从核心原理、验证实验、创新实验等方面进行“一个核心、两片旁瓣”的科研训练教学研究。在0~10 N的实验范围内,测得了该触压感知器正、反行程的压力灵敏度分别为5.33、5.44 pm/N,迟滞误差为4.8%。学生通过科研训练实践,不仅巩固了基础原理,而且激发了学生科研创新内驱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科研训练 光纤光栅 创新内驱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的eVTOL飞行汽车热管理系统研究
7
作者 陈溢群 巫江虹 杨槐宇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4,共8页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汽车(eVTOL)是未来城市空中交通发展的可选择技术路线之一,但其动力电池高散热功率需求和应用场景的多变性对热管理系统发起巨大挑战。为解决该难题,设计了多场景eVTOL集成热管理框架,能够同时满足电池和乘员舱的热管...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汽车(eVTOL)是未来城市空中交通发展的可选择技术路线之一,但其动力电池高散热功率需求和应用场景的多变性对热管理系统发起巨大挑战。为解决该难题,设计了多场景eVTOL集成热管理框架,能够同时满足电池和乘员舱的热管理目标。基于Amesim仿真软件搭建了eVTOL热管理仿真平台,研究飞行条件对热管理和续航里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地面温度较高时,提高巡航高度可以减少热管理能耗,巡航温度在10~26℃时最大减少4 kW的热管理能耗;执行紧急救援任务时,悬停救援时间超过150 s会造成电池内部温差过大;低有效载荷有利于提升续航里程,空载是满载续航里程的1.3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汽车 电动垂直起降 热管理架构 仿真平台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电驱系统电磁兼容性能优化研究
8
作者 胡凯 姜立标 +1 位作者 商壮壮 何国新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107,共11页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功率器件高频开关带来的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问题也愈发被公众重视,研究对噪声干扰传递路径进行机理分析,搭建电机驱动系统的传导干扰仿真模型,基于实车控制策略(space vector pulse widt...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功率器件高频开关带来的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问题也愈发被公众重视,研究对噪声干扰传递路径进行机理分析,搭建电机驱动系统的传导干扰仿真模型,基于实车控制策略(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实现闭环控制;在电磁屏蔽室内搭建电机驱动系统传导及辐射干扰实验测试平台,通过优化滤波、屏蔽、接地和回路设计,实现对电驱系统电磁兼容性能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电驱系统在辐射发射、传导电流和传导电压等方面的电磁兼容性能得到显著提升。该研究对于改善电驱电磁兼容性能提供有力数据支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驱 电磁兼容性 电磁干扰 噪声耦合 辐射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多输出灵敏度分析
9
作者 黄晓婷 张海标 +2 位作者 李长玉 吕辉 上官文斌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6-754,共9页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powertrain mounting system,PMS)研究参数较多且涉及多项性能设计,针对传统单输出灵敏度分析难以准确度量参数对系统综合性能影响的问题,开展了考虑系统参数不确定性的电动汽车PMS多输出灵敏度分析研究。首先...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powertrain mounting system,PMS)研究参数较多且涉及多项性能设计,针对传统单输出灵敏度分析难以准确度量参数对系统综合性能影响的问题,开展了考虑系统参数不确定性的电动汽车PMS多输出灵敏度分析研究。首先,建立了PMS的13自由度分析模型,并采用随机变量描述系统参数的不确定性;然后,基于协方差分解求和推导了系统多输出全局灵敏度分析的1阶指标和总体指标;进一步地,结合蒙特卡洛分析提出了一种求解多输出灵敏度指标的计算方法;最后,结合某电动汽车悬置系统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单输出灵敏度分析可能无法准确地评估参数对系统响应的综合影响,且有可能得到矛盾结果;所提出的多输出灵敏度分析方法则能有效地评估系统参数对系统响应的综合影响,获得更为准确的参数敏感度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不确定性 灵敏度分析 多输出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车身机械工程材料选用与成型技术研究
10
作者 马燕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I0002-I0002,共1页
在新能源浪潮之下,我国汽车工业实现了赛道更替、得到了迅速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在全产业链上大举扩张,整车制造中所用零部件上“国产标签”越来越多。但同时,强大汽车工业体系的形成并非朝夕之功、不能一蹴而就,相比德美日等汽车工业传... 在新能源浪潮之下,我国汽车工业实现了赛道更替、得到了迅速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在全产业链上大举扩张,整车制造中所用零部件上“国产标签”越来越多。但同时,强大汽车工业体系的形成并非朝夕之功、不能一蹴而就,相比德美日等汽车工业传统强国,中国在汽车制造工艺方面还有很多欠缺需要弥补。汽车作为一种现代工业产品,在“概念定义”维度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例如,既可以将其视为人货运输载具(四轮及以上),也可以定义为“小型非轨道承载车辆”(四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产业链 整车制造 现代工业产品 自主品牌汽车 新能源 成型技术 四轮 汽车车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汽车智能座舱告警筛选系统
11
作者 张莹 袁海兵 +3 位作者 何祺 姜立标 陈毅锋 陈桥芳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9-110,共12页
本研究探讨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汽车智能座舱告警系统,旨在应对由众多告警源引发的安全风险问题。针对现行系统中告警信息的冗余和分类不精确等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人工经验筛选法与CNN模型的混合筛选策略。具体而言,该策略通... 本研究探讨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汽车智能座舱告警系统,旨在应对由众多告警源引发的安全风险问题。针对现行系统中告警信息的冗余和分类不精确等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人工经验筛选法与CNN模型的混合筛选策略。具体而言,该策略通过整合来自不同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并进行有效分类,利用人工经验减少疑似缺陷信号,同时借助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模型进行特征提取和精准分类。实验结果显示,CNN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分类准确率达到了89.07%,而将2种方法综合运用后,对所有原始告警信号的筛选准确率更是高达99.998%,显著超越了现有VAS系统的筛选准确率(90%)。这验证了所提出方法在告警信息筛选方面的高效性和卓越性。未来的研究将着重于增加训练数据量、优化模型参数以及改进文本预处理技术等方面,以期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技术 智能座舱告警 告警源 C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光栅柔性机械手指的多参数感知方法
12
作者 张寅祥 冯艳 +3 位作者 周依霖 曲博 赵峰志 张华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70,共14页
为提升机械手的精细操作性能和智能化水平,实现高精度、实时的多信息感知,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的仿人柔性机械手指多参数感知方法。该设计在悬臂式手指骨架中嵌入光纤布拉格光栅差动感知阵列,有效解决了应变与温度的交叉干扰... 为提升机械手的精细操作性能和智能化水平,实现高精度、实时的多信息感知,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的仿人柔性机械手指多参数感知方法。该设计在悬臂式手指骨架中嵌入光纤布拉格光栅差动感知阵列,有效解决了应变与温度的交叉干扰问题。通过支持向量机对不同接触位置的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中心波长的标准差特征值进行分类训练,实现对触压力、接触温度和接触位置的综合感知。标定实验结果表明,嵌入柔性机械手指中的光纤布拉格光栅感知阵列的应力和温度灵敏度分别为112.898 pm/N和81.185 pm/℃。应力/温度耦合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光纤光栅柔性手指在10~50℃温度范围内均能保持测量的高精度和高灵敏度,最低平均误差仅为-0.025 6 nm。支持向量机分类训练结果显示,光纤布拉格光栅柔性手指触觉位置感知准确率达95.5%。设计的柔性机械手指可用于智能机器人、假肢及人机交互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布拉格光栅 仿人柔性机械手指 差动感知阵列 触压力 接触温度 接触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葡萄机械化修剪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与展望
13
作者 李翔 杨发展 +3 位作者 沈熙童 赵烁 彭泽辉 徐国立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3-168,219,共7页
酿酒葡萄机械化修剪技术与装备的研究是推动该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因种植模式的多样化,导致机械化修剪装备还存在类型多、结构多、适应性差的问题。为使研究人员能够更快、更详细地了解行业内主流机械装备与技术,以文献综述的方法,归... 酿酒葡萄机械化修剪技术与装备的研究是推动该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因种植模式的多样化,导致机械化修剪装备还存在类型多、结构多、适应性差的问题。为使研究人员能够更快、更详细地了解行业内主流机械装备与技术,以文献综述的方法,归纳总结国内外酿酒葡萄机械化修剪技术与装备,分为动定刀式、旋转割刀式、圆盘刀式、圆盘锯式及其他类型,并对比分析不同技术与装备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指出当前存在机械结构种类多样、季节性修剪对切割机构要求高、修剪作业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加强修剪装备基础理论和关键参数、开展酿酒葡萄通用化修剪刀具、构建剪枝装备智能感知技术等对策。通用性及集成度高、作业智能化是剪枝机械化技术未来趋势,以期对我国酿酒葡萄剪枝技术与装备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葡萄藤 修剪刀具 动定刀修剪 叶幕修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含Cu海洋工程用钢的研究及发展
14
作者 刘颖杰 孙明雪 徐洋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6,18,共7页
在钢中加入Cu元素可以显著提高钢的强度、耐蚀性能和抗疲劳裂纹扩展能力,并保持其优良的低温韧性和焊接性能。我国对低碳含Cu海洋工程用钢的研发比较滞后,需从其成分设计入手,研究Cu与其他元素相互作用对钢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对目前... 在钢中加入Cu元素可以显著提高钢的强度、耐蚀性能和抗疲劳裂纹扩展能力,并保持其优良的低温韧性和焊接性能。我国对低碳含Cu海洋工程用钢的研发比较滞后,需从其成分设计入手,研究Cu与其他元素相互作用对钢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对目前低碳含Cu海洋工程用钢的有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概述了低碳含铜海洋工程用钢的发展历程,介绍了Cu析出相的晶体结构演变,Cu对钢力学性能、焊接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以及富Cu团簇析出的成分演变,最后指出了未来低碳含Cu海洋工程用钢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工程用钢 强度 耐腐蚀性 低温韧性 焊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两级混联机械臂的工作空间及静刚度分析
15
作者 张春燕 于新悦 +1 位作者 杨杰 殷兴鲁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8,共10页
针对目前混联机械臂无法满足多任务/高适应性装备工况的多操作模式需求,在分析由对称8R运动分岔机构和3-RSR/S并联基座组成的两级混联机械臂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两级混联机械臂的工作空间及静刚度特性。首先对机械臂{Ⅰ}级单元的SOM和... 针对目前混联机械臂无法满足多任务/高适应性装备工况的多操作模式需求,在分析由对称8R运动分岔机构和3-RSR/S并联基座组成的两级混联机械臂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两级混联机械臂的工作空间及静刚度特性。首先对机械臂{Ⅰ}级单元的SOM和POM两种模式进行位置分析,通过静刚度矩阵得到各模式的特征值分布图,进行静刚度性能分析。然后,对3-RSR/S并联基座进行逆解分析,利用蒙特卡洛法,采用数值搜索法,对3-RSR/S并联基座的位置、姿态空间进行求解。最后结果表明,具有串并混联和并并混联的两级机械臂在刚度和工作空间上存在差异和互补性,在多任务/高适应性装备工况时,在工作空间允许范围内,机械臂在3-RSR/S并联基座连续稳定的区域内,采用POM模式比SOM模式更稳定,这一结论可为这一类一机多用的混联机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操作模式 两级混联 机械臂 工作空间 静刚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自由度类肌腱驱动仿生机械臂的设计及运动分析
16
作者 章宇 陈赛旋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27-1135,共9页
为提升仿生机械臂人机交互过程中的柔顺性及安全性,提出一种7自由度类肌腱驱动仿人机械臂的设计方法。在研究人体上肢生物学仿生机理的基础上设计了类肌腱驱动机构、张力放大机构及串并联混合腕部机构,实现了肩关节的模块化设计、肘关... 为提升仿生机械臂人机交互过程中的柔顺性及安全性,提出一种7自由度类肌腱驱动仿人机械臂的设计方法。在研究人体上肢生物学仿生机理的基础上设计了类肌腱驱动机构、张力放大机构及串并联混合腕部机构,实现了肩关节的模块化设计、肘关节的柔性张力放大以及腕关节的高灵巧运动。为解决绳索驱动机构运动过程中张力下降的问题,提出被动运动的绳索张紧机构设计方法,在运动过程中实现绳索的快速张紧,以达到恒定的驱动力输出,保证机械臂末端运动精度。此外,基于螺旋理论分析腕关节3-UU并联机构的自由度,验证了关节运动范围及球面纯滚运动实现的可行性。建立了机械臂十轴耦合模型,推导了机械臂正逆运动学算法,并通过仿真验证算法的正确性。采用蒙特卡洛法分析机械臂的工作空间,对类肌腱驱动仿人机械臂的样机开发及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自由度 类肌腱驱动 柔性张力放大机构 螺旋理论 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视觉与RTK技术的可视化工程放样方法及其系统设计
17
作者 张翔 龚元明 +3 位作者 彭丁茂 曹明 宋伟 储林韬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8-195,共8页
为了提高工程放样的工作效率,提出了一种融合双目视觉和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RTK)的可视化放样定位系统,主要由双目相机、RTK模块、机械云台、多激光指示器组成.基于双目相机进行目标点距离测量,结合机械云台的角度信息,确定目标的相... 为了提高工程放样的工作效率,提出了一种融合双目视觉和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RTK)的可视化放样定位系统,主要由双目相机、RTK模块、机械云台、多激光指示器组成.基于双目相机进行目标点距离测量,结合机械云台的角度信息,确定目标的相对位置.利用RTK模块,实时获取自身地理位置信息及航向角,进一步解算目标的绝对位置(经纬度、高程).多激光指示器能标示多点位,同时获取线路的多点位置信息,便于在整体上对工程放样优化和调整.实验结果表明:20米测距范围内,系统目标位置解算误差在20 cm以内,定位方法具有较高精度,符合土方工程等多场景放样需求,能显著提高施工放样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相机 RTK 经纬度 施工放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工程在机械产品参数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张学忱 陈锦昌 +1 位作者 范汝祥 张启辉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91-195,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工程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在CATIA知识工程顾问模块下,对基于产品知识的三维参数化建模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并以标准件螺母的设计为例,详细地阐述了知识驱动下的产品参数化建模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参数化设计 知识工程 标准件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换挡式机械变速器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克刚 姚伟浩 +1 位作者 刘延伟 叶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97-1703,共7页
针对纯电动汽车驱动特点,研究了一种新型的面向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换挡式机械变速器,该变速器由单作动件实现换挡,传动结构与机械式变速器相似。推导并建立了换挡过程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变速器转矩相与惯性相动态性能,结合台架实验结果,论... 针对纯电动汽车驱动特点,研究了一种新型的面向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换挡式机械变速器,该变速器由单作动件实现换挡,传动结构与机械式变速器相似。推导并建立了换挡过程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变速器转矩相与惯性相动态性能,结合台架实验结果,论证了研发的变速器在高低挡切换时,动力交替过程保持连续变化,能够满足快速平稳动力换挡性能。对变速器在整车应用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变速器相比,研发的变速器能够较好地兼顾电动汽车整车性能和成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机械式变速器 动力换挡 整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工况法汽车检测模拟台架的机械惯量设计 被引量:5
20
作者 叶鸣 刘敬光 +1 位作者 周德光 于善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3,共3页
顺应当前简易工况法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文章从汽车道路行驶方程及力学模型入手,分析瞬态工况模拟台架的行驶方程及受力平衡,建立了模拟台架的机械惯量模型,并推导出其计算公式。试验表明,用该模型指导设计模拟试验台架,机械当量惯量的... 顺应当前简易工况法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文章从汽车道路行驶方程及力学模型入手,分析瞬态工况模拟台架的行驶方程及受力平衡,建立了模拟台架的机械惯量模型,并推导出其计算公式。试验表明,用该模型指导设计模拟试验台架,机械当量惯量的计算简单、可靠,是有效提高瞬态工况模拟台架精度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工况法 模拟台架 机械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