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朔州市朔城区种植胡麻的气候条件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晋峰 崔一杰 +1 位作者 李春华 边子建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3期164-164,共1页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是胡麻的主要种植区。当地在胡麻种植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条特色产业链,按照"农户、基地、公司"一条龙模式,做精做强胡麻油品,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结合胡麻的生长条件与朔城区的气候,从气候条件的角度...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是胡麻的主要种植区。当地在胡麻种植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条特色产业链,按照"农户、基地、公司"一条龙模式,做精做强胡麻油品,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结合胡麻的生长条件与朔城区的气候,从气候条件的角度研究朔城胡麻对条件的适应性,以促进胡麻的因地制宜生产,提高其种植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种植 朔城区气候条件 气温 水分 光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朔州市2020年抗旱保春播工作气象保障服务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蔡霞 梁桂花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2期55-56,58,共3页
入春以来,朔州市2020年春季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成,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4℃,日照时数偏多,高温大风天气多发频发,土壤墒情差,遭受了近年来罕见的春旱,春耕春播受到严重影响。面对严峻旱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动员全... 入春以来,朔州市2020年春季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成,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4℃,日照时数偏多,高温大风天气多发频发,土壤墒情差,遭受了近年来罕见的春旱,春耕春播受到严重影响。面对严峻旱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动员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抗旱保春播工作。5月29-30日,山西北部出现大范围降雨气象条件,市气象局紧急申请省气象局协调飞机增雨,部署全市各县(市、区)地面增雨作业力量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作业区内普降小雨到中雨。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对春耕春播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朔州市 严重春旱 决策气象服务 人工增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朔州市水稻引种试验农业气象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梁桂花 蔡霞 +3 位作者 张祎玮 谢鹏程 赵钰 白樱 《北方水稻》 CAS 2023年第2期7-13,23,共8页
为了改善山西朔州的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经济效益,经过多方考察和充分的调研,拟将吉林永吉的水稻引入无水稻种植历史的山西朔州。采用数理统计法,分析了原产地吉林永吉稻花香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农业气象条件,分析了朔州与... 为了改善山西朔州的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经济效益,经过多方考察和充分的调研,拟将吉林永吉的水稻引入无水稻种植历史的山西朔州。采用数理统计法,分析了原产地吉林永吉稻花香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农业气象条件,分析了朔州与吉林永吉的农业气候相似程度;采用田间试验法进行引种试验。连续3 a的试验种植结果说明朔州的农业气象条件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是比较适宜的,生育期长、积温高、昼夜温差大、自然降水加上丰富优质的活泉水灌溉、充足的光照,利于水稻的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累积,水稻产量高于原产地,穗粒数多于原产地,结实率高于原产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朔州 水稻引种 农业气候相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气象部门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6
4
作者 梁桂花 蔡霞 +1 位作者 朱叶 马志强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4期157-159,共3页
目前,针对农业气象灾害发生发展特点和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已经显现出的薄弱环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快建立和发展与现代农业发展相匹配的综合气象观测站网、建立健全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建立健全农业气象灾害全方... 目前,针对农业气象灾害发生发展特点和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已经显现出的薄弱环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快建立和发展与现代农业发展相匹配的综合气象观测站网、建立健全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建立健全农业气象灾害全方位监测评估体系、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体系、加强农业气象灾害和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多方位宣传力度,大力拓展为农气象服务渠道,积极发挥气象基层部门在减轻极端天气气候灾害损失中的作用,努力提高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能力及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服务 防灾减灾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自动气象站运行中的关键问题及维修维护 被引量:4
5
作者 崔一杰 《南方农业》 2015年第33期196-196,198,共2页
总结分析新型自动气象站自使用以来常见的一些关键问题,并针对这些故障提出相应维修处理及日常维护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新型自动气象站 故障分析 维修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朔州市草面温度特征及气象因子间关系分析
6
作者 朱叶 马志强 +1 位作者 王雅婧 郭小琴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10期55-56,共2页
选取朔州市国家基本站2011—2019年逐日草温、气温、地温资料,采用气候统计诊断法、相关分析等,分析草温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草温、气温及地温的年振幅地温>草温>气温,季节振幅春季地温>草温>气温,... 选取朔州市国家基本站2011—2019年逐日草温、气温、地温资料,采用气候统计诊断法、相关分析等,分析草温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草温、气温及地温的年振幅地温>草温>气温,季节振幅春季地温>草温>气温,夏、秋和冬季草温>地温>气温,草温和气温(地温)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94(0.992),通过了99%的极显著性水平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朔州市 草面温度 特征 气象因子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个性化的气象服务水平
7
作者 李春华 崔一杰 +1 位作者 徐晋峰 边子建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3期166-166,共1页
长期以来,我国气象服务在提供气象信息的服务方式上比较单一,缺乏个性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气象服务面临市场化,需要不断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这就导致个性化的气象信息服务应运而生。本文就个性化的气象服务进行了基本介绍,并提... 长期以来,我国气象服务在提供气象信息的服务方式上比较单一,缺乏个性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气象服务面临市场化,需要不断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这就导致个性化的气象信息服务应运而生。本文就个性化的气象服务进行了基本介绍,并提出提高个性化的气象服务水平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推动个性化气象服务乃至我国气象服务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 气象服务 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北部极端降水时空演变规律及与大气环流因子的响应
8
作者 蔡霞 梁桂花 +3 位作者 张冬峰 蔡琳 白樱 李锐锋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1-402,共12页
基于山西北部28个国家气象站点,1972—2020年逐日降水资料,选用8个极端降水指数,采用线性回归、Pearson相关分析、连续小波和交叉小波变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山西北部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因子的相关性和周期特征。结果表明:... 基于山西北部28个国家气象站点,1972—2020年逐日降水资料,选用8个极端降水指数,采用线性回归、Pearson相关分析、连续小波和交叉小波变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山西北部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因子的相关性和周期特征。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山西北部8个极端降水指数都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21世纪00年代后期到10年代,年总降水量(PRCPTOT)、中雨以上日数(R10mm)、强降水量(R95P)、极强降水量(R99P)、1 d最大降水量(Rx1day)、5 d最大降水量(Rx5day)均增多,日降水强度(SDII)显著增强,持续湿期日数(CWD)也略有增多。整个20世纪80年代降水异常偏少。(2)在空间上,极端降水指数呈从东北向西南地区逐步增加的态势。从站点趋势变化来分析,大多数站点的极端降水指数呈上升趋势,其中,上升趋势最显著的站点均位于忻州市境内西南部。朔州市境内和忻州市东南部站点PRCPTOT和SDII都呈增加趋势,但CWD则呈减少趋势,由此说明朔州市境内和忻州市东南部地区发生极端降水事件的概率较大。(3)通过小波变换分析发现,1990—2020年山西北部极端降水指数表现出约4 a左右的周期特征。在选取的大气环流指数中,北大西洋涛动指数(NAO)对山西北部极端降水影响最明显,NAO越大,PRCPTOT、R10mm、R95p、R99p、Rx1day、Rx5day、SDII则越小,同时CWD也越少,山西北部产生少雨干旱的几率较大,反之,易发生多雨、洪涝现象。研究结果可为山西北部气象灾害的防御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指数 时空分布 大气环流异常因子 小波分析 山西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形对山西省区域性暴雨的数值模拟试验
9
作者 靳泽辉 周建琨 +2 位作者 马丽 张永瑞 梁桂花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共5页
为探究山西省复杂地形对暴雨的影响,利用中尺度天气模式WRF对2013年7月9~10日山西省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基于山西省地形设计了3组地形敏感性试验,分析了地形对此次极端强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西省复杂地形对暴雨特征(暴雨... 为探究山西省复杂地形对暴雨的影响,利用中尺度天气模式WRF对2013年7月9~10日山西省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基于山西省地形设计了3组地形敏感性试验,分析了地形对此次极端强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西省复杂地形对暴雨特征(暴雨中心、暴雨强度)影响非常显著,当增高地形后,暴雨中心的垂直螺旋度大值区的区域明显变大,扰动位温大值区向东偏移,山西省南部水汽辐合增强,而当地形降低后,垂直螺旋度则明显缩小甚至消失,扰动位温也明显降低,中部水汽辐合增强。并结合动力条件、热力条件和水汽条件,阐述了山西省地形对暴雨发展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数值模拟 地形 暴雨 敏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朔州市紫花苜蓿生长期气候条件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志强 马士钦 +3 位作者 朱叶 蔡霞 李丽慧 梁桂花 《农业工程》 2023年第3期62-66,共5页
苜蓿是一种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均较高的牧草,朔州市广泛推广种植苜蓿对于农民增收、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了苜蓿生长的特征指标,结合中国气象局和山西省气象局信息中心整编的1991—2020年30年平均温度、降水量、光照、风速... 苜蓿是一种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均较高的牧草,朔州市广泛推广种植苜蓿对于农民增收、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了苜蓿生长的特征指标,结合中国气象局和山西省气象局信息中心整编的1991—2020年30年平均温度、降水量、光照、风速、蒸发量和积温等朔州市部分资料,指出朔州市的年积温、年平均气温和日照等气象要素符合紫花苜蓿的生长发育需求,年降水量对紫花苜蓿的正常生长发育有所不足,在灌溉条件能够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可以进行规模化种植。朔州市平川区和山区种植紫花苜蓿会有一定的差异性,平川区比山区更适宜种植,山区特别是不平整地块种植苜蓿可用于放牧或提升当地生态效益。朔州市在6月中旬—7月中旬为紫花苜蓿最佳播种时期,4—6月如果土壤墒情好,或有灌溉条件的也可以种植苜蓿。平川区的紫花苜蓿一年适宜刈割4次,山区的紫花苜蓿一年适宜刈割3次。朔州市种植紫花苜蓿具有较好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可以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研究结论可为朔州市紫花苜蓿种植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生长发育 气候条件 朔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朔州市紫花苜蓿生长期气候条件分析
11
作者 马志强 马士钦 +3 位作者 蔡霞 李丽慧 梁桂花 朱叶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6期147-151,共5页
研究山西省朔州市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长发育期的温度、水分、光照等气象要素,发现朔州市年积温、年平均气温和日照等基本符合紫花苜蓿的生长需求,而降水量不能满足紫花苜蓿正常生长需求,在灌溉能够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可以在... 研究山西省朔州市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长发育期的温度、水分、光照等气象要素,发现朔州市年积温、年平均气温和日照等基本符合紫花苜蓿的生长需求,而降水量不能满足紫花苜蓿正常生长需求,在灌溉能够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可以在地势平坦的土地上进行规模化种植。朔州市平川区比山区更适宜种植紫花苜蓿,平川区紫花苜蓿1年适宜刈割4次,山区1年适宜刈割3次。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朔州市播种紫花苜蓿最佳时期,如果4—6月土壤墒情好或有灌溉条件的可以播种苜蓿种子建植。朔州市种植紫花苜蓿具有较好经济价值,可大面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 生长发育 气候条件 朔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朔州市2019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作物的影响分析
12
作者 蔡霞 梁桂花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5期134-136,共3页
2019年,朔州市降水量接近常年略偏少,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春季偏多,其余季节偏少;全市平均气温偏高;年日照时数全市偏多。年内,各类灾害性天气给全市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春季平均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利于春耕春播顺利进... 2019年,朔州市降水量接近常年略偏少,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春季偏多,其余季节偏少;全市平均气温偏高;年日照时数全市偏多。年内,各类灾害性天气给全市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春季平均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利于春耕春播顺利进行。夏季平均气温偏高,降水偏少,但农作物需水关键期降水充足,对农作物后期生长极为有利。冰雹、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均为局地出现,没有造成大范围灾情,对农作物减产影响不大。秋季平均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初霜冻导致晚熟作物贪青晚熟。冬季平均气温接近历年,降水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朔州市 气候变化 农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吉林永吉水稻主要发育期及产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桂花 刘思维 +2 位作者 蔡霞 赵钰 谢鹏程 《农业灾害研究》 2019年第4期40-41,61,共3页
利用吉林市永吉县农业气象站1981-2018水稻生长季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资料,1990-2018年水稻播种、抽穗和成熟的具体日期以及1994-2018年水稻产量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法分析气候变化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81-2018年永... 利用吉林市永吉县农业气象站1981-2018水稻生长季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资料,1990-2018年水稻播种、抽穗和成熟的具体日期以及1994-2018年水稻产量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法分析气候变化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81-2018年永吉县水稻生育期内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增加趋势较为显著;日照时数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但是减少幅度不太明显;1990-2018年永吉县水稻播种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均呈现出逐年提前的趋势,只是提前幅度不尽相同,其中以播种期提前幅度最大,其次是成熟期,抽穗期提前幅度相对较小;水稻全生育天数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增加幅度为0.177 d/10年,变化不太明显;1994-2018年永吉县水稻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分别增产18.559和14.872 g/m2,两者增加幅度有一定的差异,其主要原因可能与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水稻 发育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的安徽双季早稻生长季气候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学林 柳军 +2 位作者 黄琴琴 胡森林 王建华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54-60,共7页
利用安徽省均匀分布的国家常规气象观测站1965—2012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构建了基于降水量、日照时数及温度的安徽省双季早稻不同生育期气候适宜度模型。运用Matlab软件计算各站点不同水稻生育期气候适宜度日值... 利用安徽省均匀分布的国家常规气象观测站1965—2012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构建了基于降水量、日照时数及温度的安徽省双季早稻不同生育期气候适宜度模型。运用Matlab软件计算各站点不同水稻生育期气候适宜度日值,在此基础上,统计分析了不同发育阶段各气象要素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双季早稻降水、日照、温度及气候适宜度分布存在空间差异,总体上南部优于北部,而且这种空间分布差异随生育阶段而改变;(2)双季早稻降水、日照、温度及气候适宜度值在不同发育阶段有所不同,早稻温度适宜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而日照和降水适宜度则总体呈微弱下降趋势。(3)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降水量和日照时数随着温度升高,受到了一定负影响,使得二者都对水稻生长产生了负效应,而这种效应的叠加,在某种程度上,增大了气候的不适宜性,不利于水稻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双季早稻 气候适宜性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早稻小满寒及高温逼熟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晓明 桂沁园 王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7期190-193,共4页
利用安徽地区均匀分布的国家常规气象观测站1960—2012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结合前人研究的双季早稻生长季低温及高温致灾临界气象指标,运用Matlab软件统计分析了安徽地区各气象站点小满寒及高温逼熟历年发生次数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并进... 利用安徽地区均匀分布的国家常规气象观测站1960—2012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结合前人研究的双季早稻生长季低温及高温致灾临界气象指标,运用Matlab软件统计分析了安徽地区各气象站点小满寒及高温逼熟历年发生次数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并进行了相关的检验。结果表明,小满寒灾害高值区主要位于安徽北部的砀山和宿县,而高温逼熟重灾区主要在皖南的安庆地区。从时间变化上看,安徽省双季稻区小满寒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高温逼熟发生次数相对较为稳定。小波分析结果表明,在2012年以后,小满寒和高温逼熟等值线处于偏多年且未闭合,表明未来一段时间安徽地区仍处于小满寒及高温逼熟重灾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小满寒 高温逼熟 时空分布特征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夏季降水与前冬ENSO的关系初探
16
作者 朱叶 马志强 +1 位作者 王雅婧 郭小琴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S01期108-112,139,共6页
利用一套格点化的中国区域逐月降水观测资料和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对山西省1961—2020年夏季降水分布及其与前冬ENSO事件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山西夏季降水多且集中,累计降水量大值区主要集中在晋东部太行山脉附近。晋中部呈... 利用一套格点化的中国区域逐月降水观测资料和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对山西省1961—2020年夏季降水分布及其与前冬ENSO事件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山西夏季降水多且集中,累计降水量大值区主要集中在晋东部太行山脉附近。晋中部呈东北-西南向带状区域及晋南部运城等地的夏季降水与前冬中东太平洋海温表现出一致正相关,当前冬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低)时,次年夏季该区域表现为降水偏多(少)。合成分析表明在El Nino次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反气旋异常强盛,山西地区为一致的偏北风,异常反气旋外围的引导的偏西暖湿气流与偏北气流在30°N附近交汇,同时山西省上空有异常显著上升运动,有利于该区域对流的发生和降水的增多;在La Nina次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区域为一弱的异常气旋,山西地区主要受异常偏东气流影响,高纬偏北风较弱,不利于冷暖空气的交汇,山西上空大部分上升运动不明显,不利于降水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夏季降水 EN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朔州市人工燕麦草生育期气候因子适宜度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彩芬 温建雅 +2 位作者 梁艳 唐丽娜 朱叶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9期73-76,共4页
为了研究山西省朔州市燕麦草[Arrhenatherum elatius(L.)Pressl]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区划,为推广种植提供依据。选取燕麦草关键生育期气象因子作为指标,使用朔州市6个国家气象站1991—2020年的气候资料,利用Excel和ArcGIS软件从空间上进行... 为了研究山西省朔州市燕麦草[Arrhenatherum elatius(L.)Pressl]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区划,为推广种植提供依据。选取燕麦草关键生育期气象因子作为指标,使用朔州市6个国家气象站1991—2020年的气候资料,利用Excel和ArcGIS软件从空间上进行分析,通过数理统计、滑动平均及反距离权重法对各项指标进行插值,根据各因子适宜等级进行重分类及矢量叠加,得到精细化的气象指标分布图层和燕麦草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图层,即朔州市燕麦草种植最适宜区、次适宜区、较适宜区。结果表明,朔州市燕麦草种植最适宜区在平鲁区和山阴县大部分区域,此区域的气候条件均适宜燕麦草生长发育和优质高产的形成;次适宜区在右玉县和朔城区西北部,此区域有2个气象因素不利于燕麦草的生长发育,需要采取人工措施减少不利气象因素对燕麦草的影响;较适宜区为怀仁市、应县,这2个区域都有3个气象条件不符合燕麦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形成。怀仁市和应县降水适宜,其他气象条件均需人工调节措施改善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才能大面积推广种植,否则其产量和质量会受到直接影响,从而导致农民经济收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草[Arrhenatherum elatius(L.)Pressl] 气候适宜度 生育期 山西省朔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朔州市近56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18
作者 程建业 赵丽峰 +2 位作者 任晓霞 田丽琴 徐晋峰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6期119-119,共1页
根据山西省朔州观测站1956~2011年的气温、降水、干燥指数等地面气象资料,应用线性趋势函数分析法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朔州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季增温显著;降水量的变化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夏季尤为明显。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特征分析 朔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综合防治黄瓜霜霉病
19
作者 蔺艳斌 朱君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22期55-55,共1页
黄瓜霜霉病是我国黄瓜产区的主要病害。来势猛,传播快,减产重,防控难。怎样合理利用或创造合理气候条件防治黄瓜霜霉病,作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防控措施。
关键词 黄瓜 霜霉病 生物防治 气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北草原虫害的生物和生态治理探讨
20
作者 霍强 朱叶 《花卉》 2021年第2期269-270,共2页
众所周知,草原虫害是直接减少草原面积的主要因素。在草原虫害质量方面,以更加生态和环保的方式制定草原虫害,在虫害能够治理的基础上,还能有效降低对草原环境的污染。在草原虫害治理方面使用生物和生态治理举措,在对草原虫害进行有效... 众所周知,草原虫害是直接减少草原面积的主要因素。在草原虫害质量方面,以更加生态和环保的方式制定草原虫害,在虫害能够治理的基础上,还能有效降低对草原环境的污染。在草原虫害治理方面使用生物和生态治理举措,在对草原虫害进行有效抑制的同时,环境污染小、防治成本低以及人畜无害等优势比较明显。使用生物和生态治理模式将以往化学药物防治草原病虫害的方式进行取代,将会有效防治草原虫害,以保证草原面积,更高程度地保护草原资源。作者将在本文综合功能分析草原虫害以及生物和生态治理的基本方法,结合具体情况,对草原虫害产生的原因展开分析,从过度放牧、气候因素以及草原植被退化等方面提出具体的举措,更高程度、更大范围地保护草原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虫害 生物和生态治理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