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类三次系统的极限环分布情况(英文)
被引量:
1
1
作者
洪晓春
谢绍龙
尹树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69-72,共4页
用定性分析和数值判定方法,对一类三次系统的极限环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得出该系统有2个极限环,并且给出了该系统所有极限环的分布情况。
关键词
三次系统
判定函数
极限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类二次微分系统的相图(英文)
被引量:
1
2
作者
洪晓春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56-57,61,共3页
用微分方程定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叶彦谦教授提到的一类二次微分系统的相图,得出该类系统的相图共有9种,并且给出了这9种相图。
关键词
二次微分系统
相图
奇点
变换
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HPM的历史渊源
被引量:
78
3
作者
汪晓勤
欧阳跃
《数学教育学报》
2003年第3期24-27,共4页
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意义在19世纪已经引起西方数学史家的注意,法国数学家泰尔凯、英国数学家德摩根等都是其中重要的先驱者.20世纪上叶,一些欧美数学家,如卡约黎、庞加莱、史密斯等大力提倡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20世纪70年代,HPM...
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意义在19世纪已经引起西方数学史家的注意,法国数学家泰尔凯、英国数学家德摩根等都是其中重要的先驱者.20世纪上叶,一些欧美数学家,如卡约黎、庞加莱、史密斯等大力提倡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20世纪70年代,HPM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今天,HPM已成为国际数学教育的新思潮之一.历史考察表明:HPM的学术源流是清晰可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M
历史渊源
数学教育
数学史
学术源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布依族传统伦理及其演变——以云南罗平为例
被引量:
2
4
作者
丁晓东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38,共4页
罗平布依族继承儒家传统伦理思想,形成了和谐的生态伦理与社会伦理。改革开放后,罗平布依族传统伦理的演变呈现出追求个人自由与幸福的趋势,打破了以小农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传统伦理的和谐性。其中,交往实践是罗平布依族传统伦理演变的深...
罗平布依族继承儒家传统伦理思想,形成了和谐的生态伦理与社会伦理。改革开放后,罗平布依族传统伦理的演变呈现出追求个人自由与幸福的趋势,打破了以小农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传统伦理的和谐性。其中,交往实践是罗平布依族传统伦理演变的深层动因。以交往实践为动力,形成了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新的整体和谐形态的布依族伦理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依族
传统伦理
罗平县
云南
商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艺术语言产生时思维的心象性和意象性
被引量:
3
5
作者
翟应增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74-77,共4页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 ,探讨了艺术语言产生时的心理过程 ,认为 :艺术语言的思维是心象性思维 ,心象思维明晰化 ,就成为意象思维。艺术语言思维的根本目的是在“意”而不在“言” ,即“言” ,只是表现“意”的形式材料和手段而已。艺术语言...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 ,探讨了艺术语言产生时的心理过程 ,认为 :艺术语言的思维是心象性思维 ,心象思维明晰化 ,就成为意象思维。艺术语言思维的根本目的是在“意”而不在“言” ,即“言” ,只是表现“意”的形式材料和手段而已。艺术语言的思维过程 ,首先是一种特殊的形象思维 ,即心象思维 ,“心象”是一种“心灵化的表象” ,它是渗透了主体认知、情感、心绪、审美体验等的表象。潜意识中的心象思维明晰化、语词化 ,就成为意象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象思维
意象思维
语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修辞话语建构中的感觉和知觉因素
6
作者
翟应增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114-116,共3页
在修辞话语建构的过程中,通感(联觉或移觉)的作用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的问题,修辞话语的产生往往是感觉、知觉变异(包括错觉、联觉、幻觉)的结果。当人们用语词去描摹人的感觉、知觉的细微变化时,主体以变异错位的方式对人类主观心灵世界...
在修辞话语建构的过程中,通感(联觉或移觉)的作用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的问题,修辞话语的产生往往是感觉、知觉变异(包括错觉、联觉、幻觉)的结果。当人们用语词去描摹人的感觉、知觉的细微变化时,主体以变异错位的方式对人类主观心灵世界和客观物质世界进行变形重构,事物超越其常态属性,修辞主体把不同的感觉、知觉经验在语词层面重组,从而给我们以新异奇特的审美享受。主体在求新、求异、求变、求奇中建构话语,使话语变成“有意味的言语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话语
建构
感觉
知觉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类三次系统的极限环分布情况(英文)
被引量:
1
1
作者
洪晓春
谢绍龙
尹树平
机构
曲靖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
玉溪
师范学院
数学
系
曲靖
市民族中学
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69-72,共4页
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04Y393A)
曲靖师范学院基金资助项目(0321905)
文摘
用定性分析和数值判定方法,对一类三次系统的极限环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得出该系统有2个极限环,并且给出了该系统所有极限环的分布情况。
关键词
三次系统
判定函数
极限环
Keywords
cubic system
detection function
limit cycle
分类号
O175.12 [理学—基础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类二次微分系统的相图(英文)
被引量:
1
2
作者
洪晓春
机构
曲靖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
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56-57,61,共3页
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02ZY188)
曲靖师范学院基金资助项目(0321905)
文摘
用微分方程定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叶彦谦教授提到的一类二次微分系统的相图,得出该类系统的相图共有9种,并且给出了这9种相图。
关键词
二次微分系统
相图
奇点
变换
定性分析
Keywords
phase portrait
quadratic system
singular point
transformation
分类号
O175.12 [理学—基础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PM的历史渊源
被引量:
78
3
作者
汪晓勤
欧阳跃
机构
华东
师范
大学数学
系
曲靖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
出处
《数学教育学报》
2003年第3期24-27,共4页
基金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基金资助课题
数学天元青年基金(10226008)资助课题
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传统文化与数学教育现代化"(DHA010276)
文摘
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意义在19世纪已经引起西方数学史家的注意,法国数学家泰尔凯、英国数学家德摩根等都是其中重要的先驱者.20世纪上叶,一些欧美数学家,如卡约黎、庞加莱、史密斯等大力提倡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20世纪70年代,HPM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今天,HPM已成为国际数学教育的新思潮之一.历史考察表明:HPM的学术源流是清晰可寻的.
关键词
HPM
历史渊源
数学教育
数学史
学术源流
Keywords
history of mathematics
Olry Terquem
M. Kline
pedagogy of mathematics
分类号
G427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G40-09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布依族传统伦理及其演变——以云南罗平为例
被引量:
2
4
作者
丁晓东
机构
曲靖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
出处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38,共4页
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罗平布依族社区文化的当代进程"(03Z783E)
文摘
罗平布依族继承儒家传统伦理思想,形成了和谐的生态伦理与社会伦理。改革开放后,罗平布依族传统伦理的演变呈现出追求个人自由与幸福的趋势,打破了以小农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传统伦理的和谐性。其中,交往实践是罗平布依族传统伦理演变的深层动因。以交往实践为动力,形成了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新的整体和谐形态的布依族伦理观。
关键词
布依族
传统伦理
罗平县
云南
商品经济
Keywords
Buyi nationality at Luoping County
ethnics
harmony
practice in communication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艺术语言产生时思维的心象性和意象性
被引量:
3
5
作者
翟应增
机构
曲靖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74-77,共4页
基金
"艺术语言产生的心理分析"基金编号 0 32 190 1
文摘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 ,探讨了艺术语言产生时的心理过程 ,认为 :艺术语言的思维是心象性思维 ,心象思维明晰化 ,就成为意象思维。艺术语言思维的根本目的是在“意”而不在“言” ,即“言” ,只是表现“意”的形式材料和手段而已。艺术语言的思维过程 ,首先是一种特殊的形象思维 ,即心象思维 ,“心象”是一种“心灵化的表象” ,它是渗透了主体认知、情感、心绪、审美体验等的表象。潜意识中的心象思维明晰化、语词化 ,就成为意象思维。
关键词
心象思维
意象思维
语词化
Keywords
interior image thinking
image thinking
to be lexical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修辞话语建构中的感觉和知觉因素
6
作者
翟应增
机构
曲靖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114-116,共3页
基金
曲靖师范学院科研课题(艺术语言产生的心理分析
0321901)
文摘
在修辞话语建构的过程中,通感(联觉或移觉)的作用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的问题,修辞话语的产生往往是感觉、知觉变异(包括错觉、联觉、幻觉)的结果。当人们用语词去描摹人的感觉、知觉的细微变化时,主体以变异错位的方式对人类主观心灵世界和客观物质世界进行变形重构,事物超越其常态属性,修辞主体把不同的感觉、知觉经验在语词层面重组,从而给我们以新异奇特的审美享受。主体在求新、求异、求变、求奇中建构话语,使话语变成“有意味的言语形式”。
关键词
修辞话语
建构
感觉
知觉
变异
Keywords
rhetoric speech
constructing
sensation
perception
variation
分类号
H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类三次系统的极限环分布情况(英文)
洪晓春
谢绍龙
尹树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类二次微分系统的相图(英文)
洪晓春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HPM的历史渊源
汪晓勤
欧阳跃
《数学教育学报》
2003
7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布依族传统伦理及其演变——以云南罗平为例
丁晓东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艺术语言产生时思维的心象性和意象性
翟应增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修辞话语建构中的感觉和知觉因素
翟应增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