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异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韩凯辉 张英魁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7-105,I0007,共10页
自媒体的特点是自主性;意识形态教育的特点是主导性和灌输性,其两者之间的矛盾致使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异化,表现在师生关系、教育内容、教育过程等方面,包括教师主导作用弱化与学生主体性强化的冲突、内容构成的不确定性... 自媒体的特点是自主性;意识形态教育的特点是主导性和灌输性,其两者之间的矛盾致使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异化,表现在师生关系、教育内容、教育过程等方面,包括教师主导作用弱化与学生主体性强化的冲突、内容构成的不确定性和内容呈现的碎片化、计划性与引导性双重弱化等。实现异化之克制,要通过优化师生关系、整合教育内容、完善教育过程等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意识形态教育 思想政治课程 师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学习的技术化重塑与教育应对 被引量:7
2
作者 彭姿铭 谭维智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4,共10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及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引发了人们对学习变革的热议。通过介入学习者与世界的互动关系,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学习的重塑使得知识转向一种后人类知识,引发了学习内容的意义重组,机器他者的出现拓展了学习活动的关系,学...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及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引发了人们对学习变革的热议。通过介入学习者与世界的互动关系,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学习的重塑使得知识转向一种后人类知识,引发了学习内容的意义重组,机器他者的出现拓展了学习活动的关系,学习者的身体技术由意义转化向意义赋予更迭。但技术对学习的重塑并不允诺学习善的达成,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学习的重塑存在着学习内容意义建构的失序与同质化、学习过程的无他者与个性化的同一性困境、学习者世界的符号化置换与“感”“知”失衡的潜在风险。对此,面对学习的技术化重塑,教育需要保卫规范性,在教育的训练中培养理性的自主;关注差异性,在教育中培养回应他者的能力;回归生命性,发展本源性的身体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技术重塑学习 知识学习 人机关系 身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高质量的学习者——对智能时代教育质量实现载体及评价标准的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唐懿滢 谭维智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83,共10页
本研究基于对质量原理层面的考量,提出智能时代以“学习者质量”为载体、以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为标准的教育质量新认识。学习者质量发展机理包括形成自我、社会我及机器他者身份平衡,搭建大脑神经网络联结组,形塑潜意识学习方式。高... 本研究基于对质量原理层面的考量,提出智能时代以“学习者质量”为载体、以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为标准的教育质量新认识。学习者质量发展机理包括形成自我、社会我及机器他者身份平衡,搭建大脑神经网络联结组,形塑潜意识学习方式。高质量学习者的判断标准为以“学会主动应用”规定的学习质量、以“高阶创新思维”规定的发展质量及以“至善情感追求”规定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高质量 学习者 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本科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价值、逻辑与路径
4
作者 李蕊 李宪印 王志浩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7-22,共6页
职业本科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是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重要载体、健全高质量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高品质职业本科专业的行动指南、构建高水准职业本科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石。职业本科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要遵循社会发展需求变化逻... 职业本科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是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重要载体、健全高质量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高品质职业本科专业的行动指南、构建高水准职业本科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石。职业本科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要遵循社会发展需求变化逻辑,提高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适配度;遵循教育发展需求变化逻辑,搭建职业教育“中—高—本”纵向贯通的桥梁;遵循学生发展需求变化逻辑,打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融通的壁垒。职业本科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应坚持与职业标准相融合,与中高职专业教学标准相衔接,以专业类和课程模块为核心要素,兼顾差异形成“统一性+灵活性”的层级关系,为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本科教育 专业教学标准 类型教育 职业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是职业教育应有之义
5
作者 李宪印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呈现新的人口发展特征。面对人口发展新形势,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助推人口高质量发展,是当前职业教育领域亟须回答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呈现新的人口发展特征。面对人口发展新形势,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助推人口高质量发展,是当前职业教育领域亟须回答的重大问题。职业教育应置身于人口发展新形势,主动变革,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供需平衡”,在为国育人和建设技能型社会方面发挥兜底、支撑和增值作用,赋能人口高质量发展。在微观层面,职业教育要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可度 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领域 中国式现代化 增值作用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供需平衡 人才培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机器驱动的教育学知识生产及其中国化
6
作者 李永梅 谭维智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2,共10页
在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教育学知识生产范式转型已成为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融合、共同推动教育学知识体系发展的新趋势。智能机器已参与到教育研究的全流程,并基于组合技术与机器机理实现了教育学知识的机器生产,形成了区别于... 在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教育学知识生产范式转型已成为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融合、共同推动教育学知识体系发展的新趋势。智能机器已参与到教育研究的全流程,并基于组合技术与机器机理实现了教育学知识的机器生产,形成了区别于人类的教育学知识生产模式。在此背景下,教育研究者应当借助机器的研究能力,“负责任”地进行教育学知识生产;弥补机器研究限度,“关怀性”地进行教育学知识生产;发展高阶研究能力,“高质量”地进行教育学知识生产;引导机器研究方向,“反思性”地进行教育学知识生产。在智能机器的驱动下,教育学知识生产范式的转型使人与机器构成复合智能的教育研究共同体,形成了数字化的教育问题域与教育学新知识,创新了教育现实数据转换、教育世界虚拟镜像、教育知识链接生成三种模式下的知识生产方式。鉴于此,中国教育学人应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知识生产范式并推动“以中国为方法”“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为标准”的自主知识生产,进而推进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实现中国教育学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知识生产 教育研究 智能机器 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蔽与澄明:大学管理的教育性回归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明 李宪印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7-42,共6页
大学管理的教育性应更加关注人作为“完整的人”的存在。通常来讲,企业管理始终在寻求管理主体的便捷、可控以及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但是大学管理必须以教育性为前提。大学管理的教育性意蕴可以先从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育理论理解,同时,大... 大学管理的教育性应更加关注人作为“完整的人”的存在。通常来讲,企业管理始终在寻求管理主体的便捷、可控以及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但是大学管理必须以教育性为前提。大学管理的教育性意蕴可以先从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育理论理解,同时,大学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又形成了更加经典、深刻的教育性。大学管理的教育性并不局限在知识与道德层面,还体现在管理主体的全员性,在内容上的整体性与全面性,最终达到自治的目的。大学管理的教育性澄明应从大学管理的权威与自由、师生关系以及大学自治等方面进行阐释,管理本身不是目的,大学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回归最本质的教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性 大学管理 大学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机器视作他者:后人类视域下重新审视教育中的人机关系 被引量:7
8
作者 彭姿铭 谭维智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55,共9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越来越接近后人类主义描画的生存图景,这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教育中的人机关系。将机器视作他者给予我们一个新的审视视角。从人本主义到后人类主义,他者经历了被贬低、得到正名与概念外延拓展的命运,智能机器...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越来越接近后人类主义描画的生存图景,这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教育中的人机关系。将机器视作他者给予我们一个新的审视视角。从人本主义到后人类主义,他者经历了被贬低、得到正名与概念外延拓展的命运,智能机器由此得以作为他者现身。技术的持续发展要求我们相应地转变看待机器的视角,以人本主义为基础的教育将机器视作“工具”“奴隶”“他我”,以无视、压制、同化的方式对待机器,遮蔽了机器的他者性,引发对人的隐蔽规训、人的异化与可能性丧失,还有教育的替代性风险。因此,智能机器的出现需要我们以他者的视角重新审视教育中的人机关系:通过与机器他者对话,借助机器的回应实现人的主体性发展;在回应机器他者的过程中寻求教育与机器的双向度互构;保卫差异性,追求教育中人与机器各是其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人类 机器他者 智能机器 人机关系 教育变革 主体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游戏式注意力训练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奕桦 杨雅婷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3-111,共9页
考虑到数字游戏带来的正反面影响争议尚未有定论,本研究设计了10小时的数字游戏式注意力训练,并检验此训练对视觉注意力及课堂专注力的影响。研究以台湾地区一所高职一年级两个班级的学生为被试,将其随机分派为接受数字游戏式注意力训... 考虑到数字游戏带来的正反面影响争议尚未有定论,本研究设计了10小时的数字游戏式注意力训练,并检验此训练对视觉注意力及课堂专注力的影响。研究以台湾地区一所高职一年级两个班级的学生为被试,将其随机分派为接受数字游戏式注意力训练组与对照组,并利用准实验的双组时间序列进行设计。研究发现:1)游戏训练组的视觉注意力后测与延后测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延后测时两组的差距已经缩小;2)物理课堂中,游戏训练组的课堂专注力程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初步支持数字游戏式注意力训练对视觉注意力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未发现游戏训练组在密集从事数字游戏后,物理课堂的专注表现有明显恶化。然而,由于两组被试在视觉注意力延后测时的程度已有所拉近,且本研究无法完全排除学生的学科学习动机及课堂专注力测量可能带来的干扰,后续仍需要累积更多实验证据确认训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游戏 注意力训练 视觉注意力 课堂专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元宇宙何以赋能技能型人才培养:理论基点、现实堵点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1
10
作者 吕东刚 谭维智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0期15-23,共9页
元宇宙是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历史性产物,具有推动行业变革、转型与重组的巨大潜力。教育元宇宙作为元宇宙应用的主要场景和创新通道,将深刻变革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整合多种前沿技术呈现出“具身参与”“情景交互”“... 元宇宙是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历史性产物,具有推动行业变革、转型与重组的巨大潜力。教育元宇宙作为元宇宙应用的主要场景和创新通道,将深刻变革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整合多种前沿技术呈现出“具身参与”“情景交互”“沉浸体验”“虚实融生”的理论特质,对于突破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存在的现实堵点具有重要价值。教育元宇宙将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实践教学”“技能培训”“默会知识习得”“工匠精神培育”等关键场景的提质增效,并进一步促进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相互融合,驱动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互融通,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与选拔评价相互贯通,增进工匠精神培育与专业技能习得相互渗透,进而推动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全流程重构,最终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育元宇宙 技能型人才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欺凌防治与中学生核心素养关系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奕桦 谢妮 孟志远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5-95,共11页
本研究以学生遭受校园欺凌为中介,探讨校方营造学校归属感及采取严格学生管理模式的措施对数学、阅读与科学素养产生的间接影响。以多水平中介模型为检验方式,在控制了学生水平与学校水平的干扰变量条件下,得到如下结果:(1)三种核心素... 本研究以学生遭受校园欺凌为中介,探讨校方营造学校归属感及采取严格学生管理模式的措施对数学、阅读与科学素养产生的间接影响。以多水平中介模型为检验方式,在控制了学生水平与学校水平的干扰变量条件下,得到如下结果:(1)三种核心素养与关系欺凌有显著负向关联,但是未与肢体及言语欺凌有明显关系;(2)学校水平的学校归属感较高以及采取较严格的学生到课管理模式时,学生遭受关系欺凌的情况较为和缓;(3)学校水平的学校归属感较高,学生的数学与科学素养也较高,学校越严格管控学生到课的情况,学生的三种核心素养也较高;(4)学校水平的学校归属感与严格管控学生到课的管理模式会先通过降低学生遭受关系欺凌的方式对核心素养产生积极作用,部分的多水平中介效果存在,但是该效果在不同核心素养上有所差异。研究显示,学校管理在预防学生欺凌和提升学生数学、阅读和科学核心素养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学校管理 校园欺凌 多水平中介模型 PISA20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算法风险 被引量:114
12
作者 谭维智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0-30,共11页
教育已逐渐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在改变教育的同时,也在给教育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本研究旨在分析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中使用算法及计算模型对教育进行量化和计算所造成的潜在风险,并分析其产生根源,提出风险管控建议。研究首... 教育已逐渐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在改变教育的同时,也在给教育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本研究旨在分析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中使用算法及计算模型对教育进行量化和计算所造成的潜在风险,并分析其产生根源,提出风险管控建议。研究首先采用预测分析法,对算法本身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预测算法的简约化、算法的大规模应用、算法黑箱、算法偏见、算法鸿沟以及过度依赖算法给学生、教师学习成长和个性发展带来的风险;然后采用矛盾分析法对比分析教育的模糊性与算法的确定性之间的矛盾、学生发展的个性化与算法公式化之间的矛盾、教师专业能力具身性与算法去技能化之间的矛盾、教育规则的灵活性与算法硬规则之间的矛盾等,探讨风险产生的原因;最后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出保持教师在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中的主导地位、以教育学的方式应用和管理人工智能算法、保持算法和计算模型的透明化和可解释性、建立算法教育应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机制等管控算法风险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算法风险 教育规律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机遇、挑战及路径 被引量:22
13
作者 韩昭良 韩凯辉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4-88,共5页
人工智能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变革的机遇包括人才培养水平全面提升,因材施教、精准教育将成为可能,有助于打破壁垒形成人才培养的新形态;变革的挑战包括无业可就的挑战,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挑战、人才... 人工智能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变革的机遇包括人才培养水平全面提升,因材施教、精准教育将成为可能,有助于打破壁垒形成人才培养的新形态;变革的挑战包括无业可就的挑战,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挑战、人才培养内容调整的挑战;为此,可采取的路径包括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调整人才培养内容和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式和教育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基础教育师资配置的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林 王振 +1 位作者 金芮合 肖晔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39,共7页
以师生比为衡量指标,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对2000—2019年山东省基础教育阶段师资配置的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9年山东省小学师生比呈平缓波动趋势,中学师生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 以师生比为衡量指标,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对2000—2019年山东省基础教育阶段师资配置的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9年山东省小学师生比呈平缓波动趋势,中学师生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具有明显阶段性特征。山东省小学师生比空间过程呈现由“极核式”向“条带式”演变特征,高值区具有明显中心外围的圈层结构特征,鲁西南、鲁西北及鲁东南形成了低水平塌陷区;中学师生比空间上呈现不均衡向均衡迈进的趋势,高值区由多核心演变为单核心结构,低值区连片分布于鲁西南、鲁中、鲁东南及鲁北地区,且呈现半环带状圈层结构特征。山东省中小学师生比存在显著的空间俱乐部趋同特征,高值先导区以山东半岛为主,低值陷阱区分布于鲁西南和鲁北部分地区。教育政策与制度、人口结构变动、区域发展不均衡、空间近邻效应是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差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师资配置 师生比 时空格局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育智库参与政府教育决策:定位、困境及路径 被引量:8
15
作者 韩凯辉 徐艳利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0-54,共5页
教育智库在服务政府教育决策、促进国家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教育智库在平台建设、跨学科研究、人才引育等方面具有优势,是政府决策的智囊团、政策思想的生产者、政策人才的储备库。但是,高校教育智库在... 教育智库在服务政府教育决策、促进国家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教育智库在平台建设、跨学科研究、人才引育等方面具有优势,是政府决策的智囊团、政策思想的生产者、政策人才的储备库。但是,高校教育智库在参与政府教育决策时也面临着理论性与应用性、学术性与政治性、独立性与服务性的范式矛盾。为此,要完善参与机制,构建政策实践导向的研究范式;完善评价机制,构建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相融合的研究范式;完善运营机制,构建独立自主的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育智库 政府决策 研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场域与生命成长:家庭的教育功能回归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明 李宪印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3-7,共5页
家庭场域为个体生命带来个性成长、闲暇滋养,家庭行动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不可低估,个体生命成长与家庭场域息息相关。事实表明,学校教育无法完全承担教育的全部理想,家庭的教育功能必须回归。时代的发展为家庭教育提供了终身学习的理念、... 家庭场域为个体生命带来个性成长、闲暇滋养,家庭行动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不可低估,个体生命成长与家庭场域息息相关。事实表明,学校教育无法完全承担教育的全部理想,家庭的教育功能必须回归。时代的发展为家庭教育提供了终身学习的理念、方便快捷的信息技术,同时中国古典“自然观”也为家庭教育提供返璞归真之悟,这些为“在家”学习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也为家庭的教育回归带来了可能性。家庭成员由单一角色转向多重角色,构建学习型的家庭场域,同时激活家庭文化资本,有助于家庭教育功能回归,从而发挥出家校合二为一的教育合力,促进个体生命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功能 家庭场域 生命成长 家庭教育 自然观 家庭文化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价值意蕴、实践困境及优化路径 被引量:18
17
作者 胡盼盼 刘瑞娜 陈奕桦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8-42,共5页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英语新课标的突出亮点,它具有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强化课程协同育人、促进语言技能内化的作用。但理性审视当前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态势,不难发现存在目标定位浅表模糊、内容组织跨而不合、学习活动主体降格的困...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英语新课标的突出亮点,它具有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强化课程协同育人、促进语言技能内化的作用。但理性审视当前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态势,不难发现存在目标定位浅表模糊、内容组织跨而不合、学习活动主体降格的困境。基于此,应从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四个维度优化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效果,推动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走向理性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跨学科主题学习 英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诊断模型资料拟合检验方法和统计量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孚 辛涛 +2 位作者 刘彦楼 刘拓 田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46-1960,共15页
认知诊断模型界定了测验题目和所考察属性之间的关系,通过被试的作答反应获取被试对属性或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认知诊断模型资料拟合检验可以从项目拟合、模型绝对拟合、模型相对拟合和个人拟合方等方面进行。通过对认知诊断拟合检验... 认知诊断模型界定了测验题目和所考察属性之间的关系,通过被试的作答反应获取被试对属性或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认知诊断模型资料拟合检验可以从项目拟合、模型绝对拟合、模型相对拟合和个人拟合方等方面进行。通过对认知诊断拟合检验方法和统计量的详细介绍和评价,可为认知诊断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未来研究可在更丰富的研究条件下对各统计量的性能进行评价和对比,完善已有的拟合检验方法,提出新的拟合统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诊断模型 拟合检验 项目拟合 总体拟合 个人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游戏学习环境下的学生心流体验探讨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奕桦 杨雅婷 文冬霞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0-46,52,共8页
数字化游戏学习是兼顾教育严肃性与游戏趣味性的创新教学方式。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如同玩游戏般的投入,学生的心流体验极为重要。本研究探讨数字化游戏学习环境下影响学生心流体验的因素,依序检验学业能力与社会互动倾向带来的个别... 数字化游戏学习是兼顾教育严肃性与游戏趣味性的创新教学方式。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如同玩游戏般的投入,学生的心流体验极为重要。本研究探讨数字化游戏学习环境下影响学生心流体验的因素,依序检验学业能力与社会互动倾向带来的个别影响效果以及交互作用效果。研究者发展公民数字化游戏学习教学,并实施于中国台湾省的一所高中;共有126名高二学生纳入资料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学业能力与社会互动倾向对于学生数字化游戏学习过程中的心流体验具有交互作用影响,只有高学业能力的学生,社会互动才有助于游戏学习过程中心流体验的产生。本研究的结果修正过去的研究认为社会互动必然是心流体验来源的论述,且对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安排,提出具有实证证据的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游戏心流体验 学业能力 社会互动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方法对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2
20
作者 陈奕桦 付倩兰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0-86,共7页
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新课改所重视的问题.探讨教学方法的选择对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的影响.首先通过德尔菲法对21位专家及小学教师进行意见收集,归纳出小学数学课堂最常见的4种教学方法,之后编制相应的小学数学课堂参与问卷... 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新课改所重视的问题.探讨教学方法的选择对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的影响.首先通过德尔菲法对21位专家及小学教师进行意见收集,归纳出小学数学课堂最常见的4种教学方法,之后编制相应的小学数学课堂参与问卷,并对289位小学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行为参与方面,情景教学法带来的积极影响最高,讲授法带来的积极影响最低;认知参与方面,情景教学法带来的积极影响最高,讲授法与问答法带来的积极影响最低;情感参与方面,情景教学法带来的积极影响最高,问答法带来的积极影响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课堂参与度 小学数学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