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科麻醉中呼吸管理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田玲玲 缪缙 +2 位作者 李雅兰 彭雪梅 席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813-3815,共3页
随着剖宫产技术安全性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剖宫产成了产妇们广泛选择的产科手术。腰硬联合麻醉是剖宫产术中常选择的一种麻醉方法,它具有:操作简单,作用范围广,肌松良好,对胎儿和母体的毒性作用小等优点。
关键词 呼吸管理 产科麻醉 产妇 新生儿 剖宫产术中 腰硬联合麻醉 生活质量 产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改善成人单肺通气时异丙酚-芬太尼平衡麻醉中的氧合功能 被引量:27
2
作者 来勇 李雅兰 +3 位作者 刘育勇 彭雪梅 王昊 邹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87-1090,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对异丙酚-芬太尼平衡麻醉患者单肺通气状态下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22例择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基于异丙酚-芬太尼平衡麻醉,研究组加入右美托咪定泵注(0.3μg/kg负荷剂量,0.3μg(/k...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对异丙酚-芬太尼平衡麻醉患者单肺通气状态下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22例择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基于异丙酚-芬太尼平衡麻醉,研究组加入右美托咪定泵注(0.3μg/kg负荷剂量,0.3μg(/kg.h)维持剂量),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麻醉过程中采集每位患者4个时点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差异。结果研究组术中pH值维持稳定,氧合指数有进行性下降趋势,低氧血症发生率较低;对照组pH、氧合指数有进行性下降趋势,低氧血症发生率较高。结论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啶,能较好维持异丙酚-芬太尼平衡麻醉状态下单肺通气患者的氧合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异丙酚用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单肺通气 氧合 平衡麻醉 异丙酚 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处理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慧慧 彭雪梅 李雅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4079-4081,共3页
小管径及非切割脊髓穿刺针在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的应用,使穿刺引起的头痛发生率降低到1%~2%,此外,蛛网膜下腔阻滞有用药量少、起效快、作用范围广、阻滞完全的特点,使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不断增加。但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 小管径及非切割脊髓穿刺针在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的应用,使穿刺引起的头痛发生率降低到1%~2%,此外,蛛网膜下腔阻滞有用药量少、起效快、作用范围广、阻滞完全的特点,使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不断增加。但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存在一些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中 腰硬联合麻醉 蛛网膜下腔阻滞 低血压 脊髓穿刺针 头痛发生率 剖宫产手术 腰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与术后镇痛方法对老年直肠癌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雅兰 陈云波 +3 位作者 莫世湟 彭雪梅 王小平 周长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74-1078,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及镇痛方法对老年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40例按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Ⅱ-Ⅲ级年龄65岁以上的直肠癌行根治术患者,根据麻醉和术后镇痛方法不同随...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及镇痛方法对老年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40例按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Ⅱ-Ⅲ级年龄65岁以上的直肠癌行根治术患者,根据麻醉和术后镇痛方法不同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Ⅰ组为静脉复合全麻,术后经静脉给芬太尼(13μg/kg)自控镇痛;Ⅱ组为静脉复合全麻联合腰部硬膜外阻滞,术后硬膜外吗啡5mg+罗派卡因100mg自控镇痛,分别于麻醉前、术毕、术后24、48、120h5个时点从颈内静脉抽取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同时测定各时点皮质醇水平,并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判定术后镇痛效果。结果:2组患者均有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Ⅰ组患者VAS评分于术后24h、48h明显高于Ⅱ组(P<0·01),2组患者在术毕、术后24h、48h血浆皮质醇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Ⅱ组在术毕、术后24h升幅明显小于Ⅰ组(P<0·05),与麻醉前相比,术毕、术后24h、48h,2组CD3+、CD4+、CD4/CD8均明显下降(P<0·01);术后120hⅡ组各指标恢复(P>0·05);Ⅱ组于术后48h CD4+、术后120h CD3+、CD4+、CD4/CD8明显高于Ⅰ组(P<0·05或P<0·01)。结论:全麻复合腰部硬膜外麻醉能减轻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其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提示全麻复合腰部硬膜外阻滞可能是老年肿瘤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较为合适的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 麻醉 硬膜外 应激 氢化可的松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次插管剂量与持续输注罗库溴铵在中长时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项明方 胡冬华 +2 位作者 廖锦华 严彦念 李雅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12-2515,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全凭静脉麻醉下,单次插管剂量罗库溴铵(2倍ED95)与单次插管剂量后追加肌松剂两种肌松状态下,中长时程妇科腹腔镜手术操作条件与气腹后呼吸循环功能改变。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 目的对比观察全凭静脉麻醉下,单次插管剂量罗库溴铵(2倍ED95)与单次插管剂量后追加肌松剂两种肌松状态下,中长时程妇科腹腔镜手术操作条件与气腹后呼吸循环功能改变。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20例。麻醉方式均选用全凭静脉麻醉,采用TOF-Watch SX加速度仪监测两组患者术中神经肌肉功能。A组患者诱导后不追加肌松药。B组患者根据肌松监测仪显示出现一个肌颤搐反应时开始持续输注罗库溴铵,维持T1值在0-10%范围内,手术结束前20-30min停止肌松药静脉输注。术中记录患者心率(HR)、无创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BP)、舒张压(DBP)、吸气峰压值(PIP)、平均气道压(mPaw)、分钟通气量(MV)、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通过计算潮气量与吸气峰压比值得出肺顺应性指标。根据对手术医生单盲问卷调查评估手术操作条件。结果气腹建立前后两组HR、SBP、MBP、DBP、PIP、mPaw、PETCO2均明显升高,肺顺应性下降。但两组患者呼吸和循环变化趋势相同,两组患者术中手术操作条件类似,两组间各时点参数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术毕拔管和出手术室时间明显短于B组。结论二氧化碳气腹对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干扰较大,但肌松剂并不能改善气腹对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干扰作用。诱导时给予的插管剂量罗库溴铵可以满足中长时程妇科腔镜手术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腹 妇科腹腔镜手术 血液动力学 呼吸动力学 罗库溴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态肥胖患者腔镜胃旁路手术麻醉中Pet-CO_2和PaCO_2的相关性 被引量:3
6
作者 胡冬华 唐杰坷 +8 位作者 徐天星 钟曌 梁赵佳 梁健明 聂偲 刘嘉羿 邹启荣 彭雪梅 李雅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123,共3页
目的观察病态肥胖患者腔镜胃旁路手术麻醉中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关系。方法观察40例BMI为35~50kg/m^2,在腔镜下行胃旁路手术的病态肥胖患者,记录在全麻插管后气腹前、气腹30min,气腹60mi... 目的观察病态肥胖患者腔镜胃旁路手术麻醉中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关系。方法观察40例BMI为35~50kg/m^2,在腔镜下行胃旁路手术的病态肥胖患者,记录在全麻插管后气腹前、气腹30min,气腹60min,气腹120min,放气后30min,放气后60min等不同时间点PaCO2和Pet-CO2的值,比较PaCO2和Pet-CO2的值及其相关性。结果各时间点的Pet-CO2值均低于PaCO2值,在气腹前、气腹时和气腹放气后3种不同的机体状态下PaCO2和Pet-CO2呈密切正相关(P〈0.05),在16mmHg中等压力CO:气腹状态下,气腹后30、60、120min3个时间点PaCO2和Pet-CO2的相关性与气腹前、气腹放气后PaCO2和Pet-CO2的相关性的r值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肥胖 二氧化碳气腹 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胸电生物阻抗法观察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雅兰 王小平 +2 位作者 彭雪梅 周长忍 刘育勇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应用无创电生物阻抗法(TEB)评价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行人工流产术的育龄妇女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单纯丙泊酚对近似于正常人的心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剂量为2~2.2mg/kg,用... 目的:应用无创电生物阻抗法(TEB)评价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行人工流产术的育龄妇女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单纯丙泊酚对近似于正常人的心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剂量为2~2.2mg/kg,用质量分数为2%的丙泊酚,在20s的时间内均匀注入,术中病人有略微肢动时追加30~50mg丙泊酚以维持麻醉深度。记录麻醉前(T1)、麻醉后(T2)、追加丙泊酚(T3)、手术结束(T4)、唤醒(T5)5个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排量(CO)、每搏量(SV)、体血管阻力(SVR)及心室收缩加速度指数(ACI).将T1、T2、T3、T4、T5时间点所测得的结果与T1时间点所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T2与T1比较SBP、DBP、MAP、HR、CO、SV、ACI均降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SVR升高(P〈0.01);T3与T1比较SBP、DBP、MAP、HR均降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CO、SV、ACI降低(P〈0.01),SVR升高(P〈0.01);T4与T1比较HR、CO、SV、ACI有显著性差异(P〈0.01),T5与T1比较,HR、CO、SV、ACI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SBP降低(P〈0.05),SVR升高(P〈0.01)。患者术后恢复迅速而完全,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育龄妇女行人工流产手术期间的心肌收缩力有抑制作用、外周血管阻力增加,间接说明丙泊酚有心功能抑制作用。应用无创电声物阻抗法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具有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好、可及时应用而不受条件限制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静脉麻醉 人工流产 心功能 胸电生物阻抗法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对脐血乳酸、S100B、SOD、MDA以及胎盘体视学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段善娥 张清德 +1 位作者 彭雪梅 高雪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3-347,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全身麻醉(GA)与腰硬联合麻醉(SA)对脐带血乳酸、S100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水平以及胎盘体视学的影响,探讨全身麻醉下行剖宫产的安全性以及对新生儿影响。方法:选择50例行择期剖宫产术的单胎足月初产妇,... 目的:通过研究全身麻醉(GA)与腰硬联合麻醉(SA)对脐带血乳酸、S100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水平以及胎盘体视学的影响,探讨全身麻醉下行剖宫产的安全性以及对新生儿影响。方法:选择50例行择期剖宫产术的单胎足月初产妇,分GA组和SA组,2组均为25例。记录术中产妇的血压、心率以及新生儿1 min及5 min的Apgar评分,比较2组脐动脉血乳酸、血清S100B浓度、SOD与MDA水平,并取胎盘组织对绒毛微血管进行体视学研究。结果:2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新生儿1 min及5 min的Apgar评分、脐动脉血p H、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浓度、脐带血血清S100B浓度和胎盘绒毛微血管的长度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A组脐血乳酸浓度和SOD活性较SA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A组脐带血MDA含量和胎盘绒毛微血管体积密度较SA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身麻醉对剖宫产新生儿安全无明显影响;虽然脐血乳酸以及胎盘绒毛体视学观察结果显示,全身麻醉下行剖宫产对新生儿的氧供有利,但是氧化-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全身麻醉有对新生儿产生氧自由基损伤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全身麻醉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式阿曲库铵按去脂肪体质量诱导麻醉对病态肥胖患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李佳阳 邹启荣 彭雪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96-1400,共5页
目的研究顺式阿曲库铵在肥胖与正常患者中药代动力学差异。方法拟12例ASAⅠ~Ⅱ级,BMI≥35 kg/m^2,择期行腹腔镜胃旁路手术患者为肥胖组(Ⅰ组),12例ASAⅠ~Ⅱ级,BMI 18.5~24 kg/m^2,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为正常组(Ⅱ组)。Ⅰ组按去脂肪体... 目的研究顺式阿曲库铵在肥胖与正常患者中药代动力学差异。方法拟12例ASAⅠ~Ⅱ级,BMI≥35 kg/m^2,择期行腹腔镜胃旁路手术患者为肥胖组(Ⅰ组),12例ASAⅠ~Ⅱ级,BMI 18.5~24 kg/m^2,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为正常组(Ⅱ组)。Ⅰ组按去脂肪体质量、Ⅱ组按总体质量分别给予0.15 mg/kg顺式阿曲库铵,并于诱导前、给顺式阿曲库铵后1、2、4、6、8、10、12、15、20 min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点血药浓度,计算各项药代学参数。记录诱导前(T_0)、给顺式阿曲库铵后1 min(T_1)、2 min(T_2)、4 min(T_3)对应的SBP、DBP、HR、MAP、SpO_2及PetCO_2。结果与T_0相比,两组组内的SBP、DBP及MAP在T_1~3时明显下降(P<0.05);与Ⅱ组对比,Ⅰ组的Hct明显升高(P<0.05)。两组术中的总体清除率、表观分布容积、分布及消除半衰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Ⅱ组相比,Ⅰ组的血药浓度在T_1、T_2时降低(P<0.05)。结论病态肥胖患者按去脂肪体质量予顺式阿曲库铵诱导麻醉在临床上是合理的,由于肌松起效延迟,建议气管插管时机应延后约1~2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式阿曲库铵 病态肥胖患者 药代动力学 去脂肪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麻醉方法用于输卵管绝育术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雪梅 李雅兰 +1 位作者 耿科亭 林佩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9期1034-1035,共2页
目的 :探讨三种麻醉方法用于输卵管绝育术的效果、用药量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病人分为 3组 ,A组为异丙酚 +芬太尼组 ,B组异丙酚 +芬太尼加局麻组 ,C组局麻组 ,分别观察 3组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用药量及麻醉副作用等。结果 :静脉麻醉... 目的 :探讨三种麻醉方法用于输卵管绝育术的效果、用药量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病人分为 3组 ,A组为异丙酚 +芬太尼组 ,B组异丙酚 +芬太尼加局麻组 ,C组局麻组 ,分别观察 3组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用药量及麻醉副作用等。结果 :静脉麻醉 (A、B)两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局麻 (C)组 (P <0 0 5 ) ,静脉麻醉 (A、B)两组在不良反应方面也明显少于C组 (P <0 0 5 ) ,在用药量方面B组明显少于A组 (P <0 0 5 )。结论 :异丙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绝育术 局麻 麻醉方法 异丙酚 芬太尼 观察 静脉麻醉 结论 效果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抗成像技术在围手术期肺保护中的应用与前景
11
作者 钟芊 符园园 王昊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33-1438,共6页
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PPCs)是手术后常见的严重问题,尤其在胸腹部手术以及需要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患者中更为突出,通常发生在术后7 d内。有效的围手术期管理,包括优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实时监测... 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PPCs)是手术后常见的严重问题,尤其在胸腹部手术以及需要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患者中更为突出,通常发生在术后7 d内。有效的围手术期管理,包括优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实时监测肺部通气状态并进行及时干预,可显著降低PPCs的发生率。电阻抗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 EIT)作为一种新兴的无创影像学技术,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得到广泛关注,尤其在围手术期肺保护通气中的应用逐渐成熟。EIT通过实时、动态地显示肺部通气分布,为个性化同期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显著提高了机械通气地安全性及有效性,改善了患者的预后。该文旨在探讨EIT的基本原理、优势及其在围手术期肺保护中的应用及探讨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肺部并发症 肺保护通气 电阻抗成像 个体化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下甲亢手术麻醉40例分析
12
作者 彭雪梅 孙婵 +1 位作者 王仲红 邹鹏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27-229,共3页
 目的:探讨腔镜下甲亢手术中二氧化碳(CO2)对机体的影响,以及麻醉的特殊表现及特殊处理。方法:腔镜下行甲亢手术的择期病人,监测并记录充气前及充气后5、10、15、30、60、120、180、240min的心率(HR)、体温(T)、血压(BP)、脉搏血氧饱和...  目的:探讨腔镜下甲亢手术中二氧化碳(CO2)对机体的影响,以及麻醉的特殊表现及特殊处理。方法:腔镜下行甲亢手术的择期病人,监测并记录充气前及充气后5、10、15、30、60、120、180、240min的心率(HR)、体温(T)、血压(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血气分析及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根据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进行及时的麻醉处理。结果:在CO2充气后,血压、心率和体温迅速出现上升趋势,于60min达到高峰,但上升幅度与充气前基础值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 05)。PETCO2、PaCO2于充气后迅速升高,充气60min时变化达最高峰,与充气前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pH值于充气后60min显著低于充气前,与充气前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二氧化碳充气后机体的各项指标在60min内显著变化,60min后处于相对稳定,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密切监测呼吸和循环的各项指标,及时发现变化并及时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甲亢手术 二氧化碳 甲亢危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诱导剂量丙泊酚对病态肥胖患者心脏泵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廖武豪 邹启荣 +3 位作者 蒋德英 李佳阳 李景 彭雪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4145-4148,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麻醉诱导剂丙泊酚对病态肥胖患者心脏泵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行腹腔镜Rouc-en-Y胃旁路手术的病态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20):去脂体质量组(LBW组)和总体质量组(TBW组)。LBW组于诱导时丙泊酚剂量按照患者的去脂体质量kg&#... 目的评价不同麻醉诱导剂丙泊酚对病态肥胖患者心脏泵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行腹腔镜Rouc-en-Y胃旁路手术的病态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20):去脂体质量组(LBW组)和总体质量组(TBW组)。LBW组于诱导时丙泊酚剂量按照患者的去脂体质量kg×2.0 mg/kg计算,TBW组则按照患者总体质量计算。通过超声心动图监测麻醉前(T_1)与丙泊酚给药1 min后(T_2)患者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每搏量(SV)变化情况;同时测量T_1、T_2两个时间点有创动脉压、无创动脉压、BIS值、SpO_2值。结果与T_1比较,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LVEF、SV均下降(P<0.05);与LBW组比较,麻醉诱导后TBW组对LVEF、SV影响较大(P<0.05);与T_1比较,麻醉诱导后患者无创动脉血压、有创动脉血压、平均动脉压均下降(P<0.05);与LBW组比较,麻醉诱导后TBW组对无创动脉血压、有创动脉血压、平均动脉压影响较大(P<0.05);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BIS均<50。结论在保证麻醉深度的同时,LBW剂量丙泊酚诱导对病态肥胖患者心脏泵功能影响更小,作为丙泊酚的诱导剂量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病态肥胖患者 去脂体质量 总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肥手术围术期麻醉管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嘉羿 彭雪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6-409,共4页
肥胖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BMI用于诊断肥胖,世界卫生组织(WHO)将BMI≥25kg/m2定义为“超重”,BMI≥30kg/m2定义为“肥胖”,BMI≥40kg/m2定义为“病态肥胖”。目前减肥手术(bariatric surgery)成为治疗病态肥胖的研... 肥胖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BMI用于诊断肥胖,世界卫生组织(WHO)将BMI≥25kg/m2定义为“超重”,BMI≥30kg/m2定义为“肥胖”,BMI≥40kg/m2定义为“病态肥胖”。目前减肥手术(bariatric surgery)成为治疗病态肥胖的研究热点。肥胖患者病理生理的改变使减肥手术麻醉风险明显增加。本文就减肥手术围术期麻醉管理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肥手术 麻醉管理 围术期 世界卫生组织 病态肥胖 BMI 慢性疾病 麻醉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烷与丙泊酚对减重手术患者围术期低氧诱导因子-1α的变化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段善娥 钟明铸 +1 位作者 张清德 彭雪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54-1559,共6页
目的探讨七氟烷和丙泊酚对减重手术患者围术期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不同影响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体质量指数(BMI)≥44 kg/m^(2)的肥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七氟烷组(n=21)和丙泊酚组(n=19),使用ELISA法定量测定不同时间点... 目的探讨七氟烷和丙泊酚对减重手术患者围术期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不同影响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体质量指数(BMI)≥44 kg/m^(2)的肥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七氟烷组(n=21)和丙泊酚组(n=19),使用ELISA法定量测定不同时间点人血清中HIF-1α含量,观察患者术后24 h、48 h脐部切口的红肿、疼痛、渗液情况及预后相关指标。结果手术后当天七氟烷组的HIF-1α显著提高,丙泊酚组HIF-1α显著降低,术后七氟烷组患者比丙泊酚组患者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次数和种类明显减少。结论与丙泊酚相比,七氟烷更适合肥胖患者减重手术的麻醉维持,可以通过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消耗量和上调HIF-1α水平促进术后加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丙泊酚 低氧诱导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普瑞酮通过E3泛素连接酶CHIP减轻LPS引起的心肌炎症反应和心功能障碍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丽婷 刘颖文 +8 位作者 李健玲 林婉 王淼 余蕾 张雪 李航 王华东 吕秀秀 王一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2-871,共10页
目的:探究替普瑞酮又称香叶基香叶基丙酮,GGA)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心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1)取8周龄C57BL/6雄性野生型小鼠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羧基末端相互作用蛋白(CHIP)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LPS+GGA组... 目的:探究替普瑞酮又称香叶基香叶基丙酮,GGA)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心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1)取8周龄C57BL/6雄性野生型小鼠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羧基末端相互作用蛋白(CHIP)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LPS+GGA组和GGA组,每组8只。用腹腔注射LPS(25 mg/kg)的方法建立模型,于LPS刺激后1 h给予小鼠腹腔注射GGA(100 mg/kg)。利用小动物超声系统评估小鼠心脏功能;采集各组小鼠血清,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ELISA检测心脏组织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心脏组织HSP70、CHIP、核转运蛋白α2(KPNA2)、髓过氧化物酶(MPO)、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的蛋白表达以及细胞核NF-κB的水平。(2)利用小鼠心肌细胞HL-1,建立LPS刺激的离体细胞炎症模型。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TNF-α和IL-6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中HSP70、CHIP和KPNA2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NF-κB的表达。结果:(1)GGA有效改善LPS刺激小鼠的心脏功能,显著提高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P<0.01),减少血清CK-MB和LDH含量(P<0.01),减轻心肌损伤。(2)GGA显著减少LPS引起的TNF-α和IL-6炎症因子的释放(P<0.01),以及NF-κB的入核,降低心肌组织中KPNA2、MPO、VCAM和ICAM蛋白表达,增加心肌组织和细胞HSP70的水平(P<0.01)。(3)在CHIP基因敲除的心肌细胞和小鼠中,GGA不能抑制LPS引起的炎症反应,失去了改善LPS刺激小鼠心脏功能的作用。结论:GGA能够减轻LPS引起的心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与升高HSP70的表达,促进CHIP的活化,减少NF-κB的入核,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CHIP的敲除使GGA丧失了减轻LPS诱导的炎症反应和心肌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普瑞酮 脂多糖 心功能障碍 CHIP蛋白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双侧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在肩周关节松解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17
作者 佘高明 聂偲 +3 位作者 刘育勇 彭雪梅 张清德 李雅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93-1196,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行双侧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观察肩周关节松解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7名拟行双侧肩周关节松解术的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标准(ASA)I~Ⅱ级,0.4%罗哌卡因与0.8%利多卡因24mL混合液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锁...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行双侧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观察肩周关节松解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7名拟行双侧肩周关节松解术的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标准(ASA)I~Ⅱ级,0.4%罗哌卡因与0.8%利多卡因24mL混合液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观察患者麻醉前后肩周关节松解运动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Ⅵ峪),腋神经、肩胛背神经和肩胛上神经阻滞完善率;评定手术全程的麻醉效果(优、良、差),记录并发症;观察麻醉前后患者平静呼吸和深呼吸时左右侧膈肌运动幅度。结果麻醉前后患者MAP、HR、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后双侧肩关节前屈、外展、后伸、环转摇肩、后伸内旋时低于麻醉前肩关节各项运动时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腋神经和肩胛背神经阻滞完善率100%,肩胛上神经92.6%;患者左侧和右侧膈肌运动幅度在平静呼吸和深呼吸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例发生部分膈神经阻滞,1例发生轻微局麻药中毒。结论超声引导双侧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肩周关节松解术镇痛完善,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臂丛 神经传导阻滞 肩关节周围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氢吗啡酮对妊高征患者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和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胡冬华 梁赵佳 +5 位作者 钟瞾 唐杰柯 田和 周妃成 朱晋慷 李雅兰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99-505,共7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盐酸氢吗啡酮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和循环的影响.方法:90例择期行剖宫产术妊高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氢吗啡酮6 mg(H6组),右美托咪定+氢吗啡酮4 mg(H4组),吗啡4 mg(M组)...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盐酸氢吗啡酮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和循环的影响.方法:90例择期行剖宫产术妊高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氢吗啡酮6 mg(H6组),右美托咪定+氢吗啡酮4 mg(H4组),吗啡4 mg(M组),每组30例.3组均采用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麻醉,术后给予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镇痛,PCEA容量及参数设置相同.记录术前(T0)、术后4 h(T4)、8 h(T8)、12 h(T12)、24 h(T24)、36 h(T36)、48 h(T48)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Ramsay镇静评分(RSS)、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舒适度评分(BCS)等,记录术后48 h追加补充镇痛药的种类、次数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及患者的舒适度.结果:术后H6和H4组的MAP、HR低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VAS评分和呼吸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的Ramsay评分和BCS评分从T12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H6和H4组胃肠蠕动的恢复比M组快(P<0.05);H6组和H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M组(P<0.05);3组都没有追加阿片类镇痛药.结论:术后联合盐酸氢吗啡酮4 mg和右美托咪定每小时每千克0.15μg硬膜外腔泵注,能有效治疗妊高征患者剖宫产术后急性疼痛,维护循环稳定,术后不良反应少,改善了产妇产后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盐酸氢吗啡酮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硬膜外自控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活性氧产生的影响及其发挥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 被引量:30
19
作者 廖锦华 李健玲 +7 位作者 严彦念 李雅兰 胡冬华 项明方 黄强 莫世煌 彭雪梅 王小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76-1484,共9页
目的: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活性氧以及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活性氧在七氟醚预处理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 目的: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活性氧以及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活性氧在七氟醚预处理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8组。在体用2%七氟醚预处理30 min后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然后再灌注120 min。以心肌梗死面积和凋亡指数反映心肌损伤情况,心肌梗死面积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显示,细胞凋亡用TUNEL染色显示。活性氧用活性氧荧光探针二氢乙啶测量。使用活性氧清除剂N-(2-巯基丙酰基)甘氨酸(2-MPG)以及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作为阻滞剂,用酶标仪测定心肌匀浆的NO、SOD、GPx和CAT活性,并进一步分析阻断活性氧及NO产生对七氟醚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七氟醚预处理在缺血再灌注前诱导活性氧产生(12.0±0.8 vs2.6±0.5,P<0.05),在缺血再灌注后减少活性氧产生(16.2±0.9 vs 24.9±1.3,P<0.05);在缺血再灌注前,2-MPG减少七氟醚预处理心肌活性氧产生(5.1±0.7 vs 12.0±0.8,P<0.05),在缺血再灌注后2-MPG+七氟醚预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无显著差别(24.9±1.4 vs 24.9±1.3,P>0.05);与对照组比较,七氟醚预处理同样诱导NO产生(34.5±3.2 vs 15.9±1.4,P<0.05),增加SOD(1.5±0.5 vs 0.6±0.2,P<0.05)、GPx(22.8±2.5 vs12.7±2.2,P<0.05)和CAT(15.5±1.8 vs 11.2±1.4,P<0.05)的活性;2-MPG消除了七氟醚对NO、SOD、CPx和CAT的诱导作用和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L-NAME同样消除七氟醚预处理对SOD、GPx和CAT的诱导作用和心肌保护作用。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和凋亡指数;七氟醚预处理产生的亚损伤量的活性氧和NO诱导缺血再灌注心肌SOD、GPx和CAT的产生,进而抑制缺血再灌注活性氧的产生和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活性氧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pase-3参与调控蟾酥诱导人肺腺癌(ASTC-a-1)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同生 王小平 +2 位作者 孙磊 王会营 王龙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5-90,共6页
采用基因质粒转染技术、荧光发射谱检测分析以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受体光漂白技术,首次在活细胞中实时检测中药蟾酥(Chan-Su,CS或bufonis venenum)诱导人肺腺癌(ASTC-a-1)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3的活化特性.采用CCK-8(Cell Counei... 采用基因质粒转染技术、荧光发射谱检测分析以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受体光漂白技术,首次在活细胞中实时检测中药蟾酥(Chan-Su,CS或bufonis venenum)诱导人肺腺癌(ASTC-a-1)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3的活化特性.采用CCK-8(Cell Couneing Kit-8)技术检测发现,蟾酥对细胞的活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蟾酥处理稳定表达FRET质粒SCAT3的人肺腺癌细胞后,在不同的时间检测活细胞中SCAT3的荧光光谱;利用共聚焦扫描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检测蟾酥处理后细胞的形态,从而进一步证实蟾酥诱导细胞凋亡.实验结果表明:a.蟾酥可以有效抑制人肺腺癌(ASTC-a-1)细胞的增殖活性并诱导细胞的死亡.蟾酥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b.蟾酥处理细胞6h后能检测到明显的细胞凋亡小体,连续作用24h后细胞全部皱褶,并有部分细胞破碎;c.蟾酥作用细胞2h就能明显切割细胞内的SCAT3,细胞内SCAT3的切割程度随着蟾酥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4h内细胞内的SCAT3完全被切割.受体光漂白实验也证实了该结论,表明caspase-3参与调控了蟾酥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荧光光谱 caspae-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