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腔微生物群落构成分析
1
作者 余心源 邱于芳 +5 位作者 戴志达 张智翔 胡乔斌 张春雷 刘璠娜 李经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4,共10页
目的: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口腔菌群构成变化。方法:纳入25名MHD患者(MHD组)与16名健康对照者(HC组),分别收集舌背菌群并进行测序,分析两组人群口腔菌群多样性及差异物种。结果:... 目的: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口腔菌群构成变化。方法:纳入25名MHD患者(MHD组)与16名健康对照者(HC组),分别收集舌背菌群并进行测序,分析两组人群口腔菌群多样性及差异物种。结果:MHD组患者牙周健康状况明显较差,同时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显著低于HC组(P<0.001)。两组人群口腔菌群多样性无明显差异,而口腔菌群组成存在显著差异(P<0.05)。伴放线聚集杆菌、链球菌在MHD组中显著富集,且与eGFR、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等肾功能指标呈正相关,而普雷沃氏菌属、微单胞菌属等7个菌属在MHD组中显著减少(P<0.05)。同时,MHD患者中包括脂质代谢在内的16条信号通路在基因功能预测中发生显著变化。结论:两组人群口腔菌群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口腔菌群失调可能与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慢性肾脏病 口腔菌群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口腔复合树脂表面纳米结构与聚合收缩的AFM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马淑媛 蔡继业 +1 位作者 詹欣文 吴扬哲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01-704,708,共5页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探测了Z100、P60和流动性光固化复合树脂(FLO)3种光同化复合树脂的表面结构形貌、超微结构,测量修复体与牙体界面之间的距离,对树脂的聚合收缩进行了量化分析:从AFM图像及数据统计分析发现,不同组成的复...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探测了Z100、P60和流动性光固化复合树脂(FLO)3种光同化复合树脂的表面结构形貌、超微结构,测量修复体与牙体界面之间的距离,对树脂的聚合收缩进行了量化分析:从AFM图像及数据统计分析发现,不同组成的复合树脂表面具有不同的纳米结构:Z100的表面粗糙度最小,P60表面粗糙度最大。Z100表面聚集体颗粒的高度最小,为90.9~288.0nm,主要分布在181.1nm;P60表面聚集体颗粒的高度最大,为215~485nm,主要分布在335nm;FLO表面聚集体颗粒的高度分布在97.0~296nm,主要分布在216nm。Z100修复体与牙体界面距离和聚合收缩最大,与P60和FLO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P60和FLO树脂与牙体界面距离和聚合收缩量相近,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该研究为材料的改进和研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 聚合收缩 界面 表面结构 原子力显微镜(AF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种植体周围菌群分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谢琳 曹佾熙 +1 位作者 夏怡安 张春雷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9-424,共6页
口腔种植体周围疾病(PIID)通常也称为种植体周围黏膜炎(PM)和种植体周围炎(PI)。细菌微生物是导致此类疾病的重要因素。虽然PM仅限于种植体周围黏膜并且是可逆的,但是PI会引起骨组织丧失。PIID临床表现类似于牙龈炎和牙周炎,但微生物组... 口腔种植体周围疾病(PIID)通常也称为种植体周围黏膜炎(PM)和种植体周围炎(PI)。细菌微生物是导致此类疾病的重要因素。虽然PM仅限于种植体周围黏膜并且是可逆的,但是PI会引起骨组织丧失。PIID临床表现类似于牙龈炎和牙周炎,但微生物组学研究表明,PIID与牙周病的菌群组成有显著差异。本文概述了种植体周围菌群的检测技术、健康及PIID状态下种植体周围的菌群分布,同时将种植体与天然牙周围的菌群进行对比。此外,对影响种植体周围细菌定植的结构特征进行总结,如种植体与基台之间连接的类型、基台和种植体的表面特性、残留的龈下黏接剂等。种植体周围菌群分布的研究为PIID的个性化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体 种植体周围疾病 微生物 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在口腔领域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苏琦 周志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74-577,共4页
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PDEs)可以水解细胞内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以调控机体相关生理活动,参与炎症、骨吸收等过程。PDEs抑制剂是一种以抑制PDEs活性为主的药物,本文拟对PDEs抑制剂在辅助治疗口腔炎症疾病、拔牙创口... 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PDEs)可以水解细胞内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以调控机体相关生理活动,参与炎症、骨吸收等过程。PDEs抑制剂是一种以抑制PDEs活性为主的药物,本文拟对PDEs抑制剂在辅助治疗口腔炎症疾病、拔牙创口愈合、皮瓣移植、颌骨骨折愈合以及牙齿移动等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口腔领域相关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炎症 骨改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磷酸酶2A与骨稳态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马玥 刘玲杰 +1 位作者 林孟宣 黄怡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3-584,共12页
骨稳态是由骨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共同维持的动态平衡过程,对骨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一旦失衡就会导致一系列骨骼疾病的发生,因此维持骨稳态是防止骨相关疾病的重要措施。蛋白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可以影响骨的形成和发育,蛋白磷酸... 骨稳态是由骨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共同维持的动态平衡过程,对骨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一旦失衡就会导致一系列骨骼疾病的发生,因此维持骨稳态是防止骨相关疾病的重要措施。蛋白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可以影响骨的形成和发育,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作为细胞去磷酸化的蛋白磷酸酶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因含有众多亚基,其结构复杂和功能广泛,能使蛋白质去磷酸化,参与调节酶、转录因子和信号传导等多种细胞生物学进程,在成骨和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也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归纳了PP2A在骨稳态中的调控作用及其多种抑制剂在骨相关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中骨相关疾病的药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2A 去磷酸化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肝骨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区激光熔化直接成型个性化牙冠牙桥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何兴容 杨永强 +4 位作者 王迪 孔卫东 吴伟辉 苏旭彬 黄伟红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为了探索应用数字化反求设计结合选区激光熔化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个性化牙冠牙桥的可行性,通过Laser-denta扫描系统测量牙列模型并3维重建其数字化外形,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了牙冠牙桥。利用自主研发的选区激光熔化快速成型设备Dimetal-28... 为了探索应用数字化反求设计结合选区激光熔化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个性化牙冠牙桥的可行性,通过Laser-denta扫描系统测量牙列模型并3维重建其数字化外形,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了牙冠牙桥。利用自主研发的选区激光熔化快速成型设备Dimetal-280进行了316L不锈钢粉末的正交实验工艺研究,获得优化参量,并用该参量加工设计了牙冠牙桥。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而精确地制造出形状复杂的个性化牙冠牙桥,且成型速度快、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误差在±0.15mm以内,未经打磨表面粗糙度达到20μm;与传统加工方式相比,反求工程结合选区激光熔化快速成型的方法能快速而精确地制造出形状复杂的个性化金属牙冠牙桥,为其应用于口腔修复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快速成型 牙冠牙桥 选区激光熔化 反求工程 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区激光熔化直接成型个性化舌侧托槽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孔卫东 王淑范 +2 位作者 王迪 卢建斌 杨永强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1-306,311,共7页
为了探讨应用选区激光熔化快速成型技术直接制造个性化金属舌侧托槽的可行性,采用3维激光扫描仪采集与重建牙颌模型数据,并以该数字模型为基础,应用3维软件进行了个性化舌侧托槽的CAD设计,再通过自主研发的选区激光熔化快速成型机直接... 为了探讨应用选区激光熔化快速成型技术直接制造个性化金属舌侧托槽的可行性,采用3维激光扫描仪采集与重建牙颌模型数据,并以该数字模型为基础,应用3维软件进行了个性化舌侧托槽的CAD设计,再通过自主研发的选区激光熔化快速成型机直接制造出个性化金属舌侧托槽,并对托槽的直接成型质量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3维激光扫描仪获得的牙颌模型数据可以满足个性化舌侧托槽设计要求;应用选区激光熔化技术能够制造出与实际牙颌模型相一致的个性化舌侧托槽,取得了个性化前牙槽沟宽度为0.471mm±0.009mm数据,前牙槽沟宽度CAD设计值为0.460mm,两者间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这一结果对选区激光熔化技术直接制造个性化金属舌侧托槽的实际应用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选区激光熔化 个性化设计与制造 舌侧托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去金属托槽黏结剂方法对牙釉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孔卫东 杨建浩 +2 位作者 胡湘权 张武 陈敏莹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5-388,共4页
目的:通过观测5种不同的去金属托槽釉质黏结剂方法对牙釉质的影响,筛选出一种较为理想的去釉质黏结剂的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因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的正常上颌第一前磨牙50颗,按去黏结剂方法不同随机分为5组,每组10颗,... 目的:通过观测5种不同的去金属托槽釉质黏结剂方法对牙釉质的影响,筛选出一种较为理想的去釉质黏结剂的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因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的正常上颌第一前磨牙50颗,按去黏结剂方法不同随机分为5组,每组10颗,记录去黏结时所需操作时间,用万能工具显微镜测量所有牙齿的釉质损失量。并将所有标本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拍照。结果:实验中5组不同去黏结剂方法所用平均时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去黏结操作所需时间按A组(金刚砂车针组)、B组(不锈钢凸轮组)、D组(金刚砂车针+碳钨车针组)、E组(不锈钢凸轮+碳钨车针组)、C组(碳钨车针组)依次递增。万能工具显微镜测量结果表明5实验组釉质厚度损失量按C组、E组、D组、B组、A组递增,C组、E组同A组、B组、D组的釉质损失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C组与E组的釉质损失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去黏结剂后电镜观察釉质表面,C组和E组釉质表面规则,无明显划痕,B组和D组釉质表面粗糙,划痕明显,A组釉质表面最为粗糙,可见多数明显深划痕。结论:5组不同去黏结剂方法均造成不同程度的釉质厚度损失和釉质表面的损伤,其中碳钨车针组和不锈钢凸轮+碳钨车针组对釉质影响最小,且不锈钢凸轮+碳钨车针组去黏结所用时间少,因此认为后者是较为理想的去黏结剂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釉质 去黏结 扫描电镜 万能工具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科锥形束CT评价上颌前牙唇面形态对转矩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胡湘权 孔卫东 +1 位作者 蔡斌 陈敏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7-300,共4页
目的研究上颌前牙的唇面形态及牙冠牙根成角关系对转矩的影响,为临床治疗中调整牙齿的转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6颗离体上颌前牙为研究对象,其中中切牙77颗、侧切牙68颗、尖牙61颗。利用牙科锥形束CT将全部牙齿进行扫描,在CT工具软件下... 目的研究上颌前牙的唇面形态及牙冠牙根成角关系对转矩的影响,为临床治疗中调整牙齿的转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6颗离体上颌前牙为研究对象,其中中切牙77颗、侧切牙68颗、尖牙61颗。利用牙科锥形束CT将全部牙齿进行扫描,在CT工具软件下进行影像的三维重建并提取全部牙的正中矢状切面图像,利用AutoCAD软件测量图像,分别测量牙冠唇面4个不同高度的切线与牙冠长轴所成的角度,以及牙冠长轴与牙根长轴所成的角度(冠根角)。结果当托槽高度为3.5~5.0mm时,其高度每变化0.5mm,上颌中切牙转矩变化约为1.5°,上颌侧切牙和尖牙的转矩变化约为2°。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冠根角的均数分别为0.88°、3.87°、-3.30°。结论牙体形态的生物学变化从多方面影响矫治后牙齿的转矩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前牙 解剖形态 冠根角 转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筛选成釉细胞瘤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蒋立坚 赖仁发 +2 位作者 李卫国 吴新中 蔡道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92-996,共5页
目的:用生物芯片技术筛选成釉细胞瘤相关基因。方法:分别从人成釉细胞瘤和16周人类胚胎的牙胚组织中提取总RNA并纯化为mRNA,2种组织的mRNA分别逆转录合成有荧光分子标记的探针,然后与含有14000种人类基因的芯片进行杂交,杂交信号用ScanA... 目的:用生物芯片技术筛选成釉细胞瘤相关基因。方法:分别从人成釉细胞瘤和16周人类胚胎的牙胚组织中提取总RNA并纯化为mRNA,2种组织的mRNA分别逆转录合成有荧光分子标记的探针,然后与含有14000种人类基因的芯片进行杂交,杂交信号用ScanArray4000Standard Biochip Scanning System扫描仪扫描,结果用芯片图像分析软件(Genepix Pro3.0)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杂交筛选并与人类胚胎牙胚组织比较,从14000个基因中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722个,占5.0%,大于2倍的上调基因有240个(33.0%),其中有92个基因表达超过3倍;下调基因482个(67.0%)。结论:运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可以初步筛选出成釉细胞瘤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基因表达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酶Q_(10)联合21金维他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59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湘宁 冯智强 +1 位作者 李小玲 赖仁发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7-268,共2页
关键词 辅酶Q10 21金维他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种植体辅助整体内收上前牙段的头影测量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华 麦志辉 +2 位作者 卢红飞 艾虹 文冲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2-636,共5页
目的:研究微种植体支抗在矫治上颌前突病例中整体内收上前牙段的应用。方法:选择5例上颌前突患者,拔除第二前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辅以微种植体支抗同时整体内收前牙段(6个前牙及2个第一前磨牙),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观察矫治前后... 目的:研究微种植体支抗在矫治上颌前突病例中整体内收上前牙段的应用。方法:选择5例上颌前突患者,拔除第二前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辅以微种植体支抗同时整体内收前牙段(6个前牙及2个第一前磨牙),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观察矫治前后上颌骨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上颌骨的变化轻微;切牙平均内收(4.6±1.5)mm,压低(0.8±1.1)mm,根尖后移(1.7±1.4)mm,切牙与腭平面的夹角减少(6.8±3.5)度;支抗磨牙水平前移(0.5±0.3)mm,没有出现明显的颌向伸长;上唇突度减少(2.0±0.9)mm,鼻唇角增大(3±2.4)度。结论:微种植体能提供稳定的支抗,同时整体内收上前牙段,最大限度避免支抗的丧失,改善上唇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头影测量 微种植体支抗 整体内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舌侧矫治器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孔卫东 林久祥 +3 位作者 林巍 徐浩 张华 黄伟红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518-523,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方法制造个体化舌侧矫治器的可行性。方法运用三维激光扫描仪采集与重建牙颌模型数据,并以该数字模型为基础,应用三维软件进行个体化舌侧托槽的CAD,通过快速成型与铸造技术将CAD托... 目的探讨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方法制造个体化舌侧矫治器的可行性。方法运用三维激光扫描仪采集与重建牙颌模型数据,并以该数字模型为基础,应用三维软件进行个体化舌侧托槽的CAD,通过快速成型与铸造技术将CAD托槽转化制作为个体化舌侧金属托槽,再根据CAD个体化弓形图弯制个体化弓丝。结果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得的牙颌模型数据可以满足个体化舌侧托槽和弓形图CAD的要求;应用CAD/CAM方法能够制作出与实际牙颌模型相一致的个体化舌侧托槽和弓丝。结论应用CAD/CAM方法制造个体化舌侧矫治器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侧正畸 舌侧矫治器 个体化托槽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 快速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去抗原松质骨成骨效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晔 刘湘宁 +1 位作者 李婷薇 赖仁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67-1471,共5页
目的:研究异种去抗原松质骨与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rhBMP-2)复合后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效能。方法:28只新西兰大白兔28处颌骨缺损完全随机分为3组:异种去抗原松质骨/rhBMP-2组(A组)、... 目的:研究异种去抗原松质骨与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rhBMP-2)复合后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效能。方法:28只新西兰大白兔28处颌骨缺损完全随机分为3组:异种去抗原松质骨/rhBMP-2组(A组)、异种去抗原松质骨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A组和B组每组12处骨缺损,于4、8和12周分别进行大体观察、X线检查、HE染色和新生骨量测定;C组共4处骨缺损于12周时进行大体观察、X线检查和HE染色。结果:X线显示,随着时间的增长,2组的植入骨逐渐降解吸收,由自体骨替代,A组较B组显著;C组12周时无法完成愈合。骨密度测量显示,随着时间的增长,A和B组的骨密度值增加,2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HE染色可见A组的新生血管、纤维组织和新生骨均较B组多;植入骨降解速度快于B组;A组新生骨面积大于B组(P<0.05)。结论:异种去抗原松质骨是rhBMP-2的良好载体;异种去抗原松质骨/rhBMP-2复合材料能持续成骨,可加速骨缺损修复的速度,是一种较好的骨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成蛋白2 异种去抗原松质骨 骨缺损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固化复合树脂对牙周病松动前牙的美容固定修复 被引量:8
15
作者 马淑媛 詹欣文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18-119,124,共3页
 目的:探讨光固化复合树脂对牙周病松动前牙作美容固定修复的临床及美学效果.方法: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对112例已作基础牙周治疗、松动Ⅱ~Ⅲ度的患牙作美容固定修复,并作牙周维护.结果:112例松动牙齿得到固定,美观获得改善,固定时间最...  目的:探讨光固化复合树脂对牙周病松动前牙作美容固定修复的临床及美学效果.方法: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对112例已作基础牙周治疗、松动Ⅱ~Ⅲ度的患牙作美容固定修复,并作牙周维护.结果:112例松动牙齿得到固定,美观获得改善,固定时间最长5年,最短3个月.结论:该方法对牙周病松动前牙的保存治疗简单、有效,是一种既可以作为牙周固定,又可以作为牙齿美容修复的牙齿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化复合树脂 松动前牙 美容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载方向对种植体骨界面上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沈山 张国志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探讨加载方向对种植义齿周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为临床种植提供参考。方法:用三维有限元法给两种种植分别从垂直、45°及水平方向施加200N载荷,并对其骨界面上应力分布进行分析。结果:种植体颊侧颈部骨界面是高应力集中区;...  目的:探讨加载方向对种植义齿周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为临床种植提供参考。方法:用三维有限元法给两种种植分别从垂直、45°及水平方向施加200N载荷,并对其骨界面上应力分布进行分析。结果:种植体颊侧颈部骨界面是高应力集中区;水平向加载时,应力水平最高,是45°及垂直向加载时的2~3倍。结论:在牙科美学范畴内,适当减小种植体植入角度,可以改善种植体周骨界面上所受到的应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义齿 三维有限元法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tapex治疗乳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125牙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建浩 孔卫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6-167,共2页
关键词 乳牙 根尖周炎 VITAPEX 氧化锌丁香油酚糊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窦内提升术后植骨区感染的临床应对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婷薇 唐菁霞 +1 位作者 黄凤琼 刘卫军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33,共3页
上颌窦内提升术是牙种植骨量不足常用的解决方法之一,植骨区感染并非常见,笔者100多例病例中,仅1例感染。主要表现为患侧偏头痛,全身及局部抗生素使用效果欠佳。笔者在植骨区上颌窦外侧壁窦壁黏膜下钻骨孔引流冲洗,效果良好。
关键词 上颌窦内提升 种植体植骨区感染 上颌窦黏膜下囊肿样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鳞癌中p53-mdm2基因异常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春兰 付步银 +2 位作者 周羽竝 严玉霞 赵迎社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3-576,共4页
目的:检测头颈部鳞癌患者p53基因突变、mdm2基因扩增的状况,了解其与头颈部鳞癌患者的性别、鳞癌分级、淋巴结转移等的相关性及两异常基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0例行手术切除的头颈部鳞癌患者的新鲜肿瘤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提... 目的:检测头颈部鳞癌患者p53基因突变、mdm2基因扩增的状况,了解其与头颈部鳞癌患者的性别、鳞癌分级、淋巴结转移等的相关性及两异常基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0例行手术切除的头颈部鳞癌患者的新鲜肿瘤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提取标本DNA;用PCR-SS-CP-银染法检测p53基因第5~8外显子的突变状况;用dPCR法检测mdm2基因扩增情况;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行2检验分析实验结果。结果:在50例头颈部鳞癌患者标本中,检测出17例存在p53基因突变,突变率为34%,所有的癌旁正常组织未发现p53基因突变;在50例鳞癌标本中检测出6例标本存在mdm2基因扩增,扩增率为12%,其中有一例同时存在p53基因突变;p53基因突变、mdm2基因扩增与患者的鳞癌分级、淋巴结转移、性别等相关性分析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基因突变与mdm2基因扩增在头颈部鳞癌中较常见,可能是头颈部鳞癌发生发展的主要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癌 P53基因 突变 MDM2基因 基因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古丁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慧中 卜欠欠 +3 位作者 孔卫东 曾慧兰 李阳 刘宏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24-329,共6页
目的:探讨尼古丁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Fs)形貌、超微结构、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因子生成的影响。方法:用原子力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尼古丁作用PDLFs后的细胞形貌及超微结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率;E... 目的:探讨尼古丁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Fs)形貌、超微结构、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因子生成的影响。方法:用原子力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尼古丁作用PDLFs后的细胞形貌及超微结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率;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细胞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尼古丁作用于PDLFs后,细胞固缩,出现大量空泡,水肿,胞核固缩崩解,粗面内质网扩张成池,线粒体嵴扩张;细胞增殖受抑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细胞G0/G1期比例增高,G2期和S期比例下降,凋亡率增高,周期阻滞和凋亡率随尼古丁浓度递增而增加;尼古丁作用后,PDLFs分泌bFGF和IGF-I水平下降,ICAM-1、VCAM-1、TGF-β1及VEGF水平均上升。结论:尼古丁使PDLFs形貌及超微结构出现凋亡改变,并抑制其增殖。尼古丁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影响PDLFs的修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古丁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超微结构 细胞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