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5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催化氧化光生物反应器及杀菌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明芳 李定坚 葛湘峰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0-73,89,共5页
关键词 光催化技术 光氧化技术 生物反应器 杀菌技术 聚光式反应器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生物学史教学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被引量:1
2
作者 马三梅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28,共2页
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绪论一般是第一节课。它往往要介绍生物学的发展史。发展史的讲授,如果只是介绍历史上重要的科研发现,告诉学生何年何人做了何实验,发现了何理论,学生就会感觉发展史的教学内容单调无味,毫无吸引人之处。
关键词 生物学史 教学过程 科学素养 学生 发展史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3
作者 黄峙 向军俭 郭宝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42-645,共4页
已有 35种硒蛋白被分离和表征 ,但许多硒蛋白及其功能仍未完全阐明 .硒半胱氨酸 (Sec)作为参入蛋白质的第 2 1种氨基酸 ,由硒蛋白mRNA上的UGA编码 .在原核生物 ,Sec参入硒蛋白的复杂机制已经较为明确 ,需要四种基因产物 (SELA、SELB、S... 已有 35种硒蛋白被分离和表征 ,但许多硒蛋白及其功能仍未完全阐明 .硒半胱氨酸 (Sec)作为参入蛋白质的第 2 1种氨基酸 ,由硒蛋白mRNA上的UGA编码 .在原核生物 ,Sec参入硒蛋白的复杂机制已经较为明确 ,需要四种基因产物 (SELA、SELB、SELC和SELD)和一个存在于硒蛋白mRNA上的被称为Sec插入序列(SECIS)的茎环 (stemloop)样二级结构 .在真核生物 ,硒蛋白生物合成途径可能在SECIS的结构和位置、特异的延伸因子及其他RNA RNA或RNA 蛋白质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与原核生物不同 .另外 ,哺乳动物硒蛋白mRNA上的UGA翻译为Sec的过程低效 ,特定位点的UGA密码子不同功能 (终止密码和Sec密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蛋白 硒半胱氨酸 生物合成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毛细管区带电泳系统的南方水牛奶酪蛋白分析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丽娜 李子超 +1 位作者 李昀锴 徐明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4-268,共5页
该文建立了一种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南方水牛奶酪蛋白(CN)的方法,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采用50.2cm×75μmi.d.的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在运行电压为25kV,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14nm的条件下,研究了缓冲液体系、... 该文建立了一种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南方水牛奶酪蛋白(CN)的方法,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采用50.2cm×75μmi.d.的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在运行电压为25kV,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14nm的条件下,研究了缓冲液体系、缓冲液浓度、pH、尿素浓度及进样时间等对水牛奶酪蛋白分离的影响。实验测得α—CN、β-CN、κ-CN在0.5~5.0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不低于0.9980,加标回收率为98%~106%,酪蛋白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峰面积及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不高于0.67%、3.0%及3.2%。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水牛奶及其乳制品的质量控制和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酪蛋白 水牛奶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现代教育技术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因组学创新教学模式 被引量:13
5
作者 梁旭方 彭婧 周天鸿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8-512,共5页
为了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各种弊端,作为广东省分子生物学精品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之一,对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基因组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其中包括采用外国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以及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专题讨论教学法与... 为了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各种弊端,作为广东省分子生物学精品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之一,对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基因组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其中包括采用外国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以及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专题讨论教学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考试形式和实验教学方面,则采用了多元化考核方式和增添了设计性实验。通过对基因组学教学的改革,逐步完善了现代分子生物学课程体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品课程建设 分子生物学 基因组学 建构主义 教学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bFGF抗原表位 被引量:5
6
作者 向军俭 钟振宇 +2 位作者 杨红宇 黄峙 黄竞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8-92,共5页
目的:以抗-bFGF单克隆抗体GF22为目标,用噬菌体随机七肽库进行筛选。经三轮筛选后的噬菌体阳性克隆能特异地抑制bFGF与CF22结合。测序结果表明与CF22结合的序列高度保守,为LP(P/L)GH(F/I)K,LPPGHFK与bFGF分子(155氨基酸)上22-27位氨基... 目的:以抗-bFGF单克隆抗体GF22为目标,用噬菌体随机七肽库进行筛选。经三轮筛选后的噬菌体阳性克隆能特异地抑制bFGF与CF22结合。测序结果表明与CF22结合的序列高度保守,为LP(P/L)GH(F/I)K,LPPGHFK与bFGF分子(155氨基酸)上22-27位氨基酸一致,表明该序列在bFGF上是一个主要的抗原表位。用此序列的阳性噬菌体克隆免疫小鼠,发现此序列摸拟肽能诱导抗bFGF抗体反应,且序列LPLGHIK诱导的抗体反应比LPPCHFK序列强三倍,序列LPLGHIK可能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肽疫苗诱导抗bFGF抗体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单克隆抗体 GF22 噬菌体展示技术 抗原表位 LPLGHIK序列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菌JM-109-pTrcHis2A-phyA表达植酸酶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弘剑 陈震球 +3 位作者 张毅 潘冬梅 何敏锐 张俊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5期102-106,共5页
目的 :将来源于黑曲霉的植酸酶基因重组于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TrcHis2A中 ,导入大肠杆菌JM10 9中 ,构建工程菌JM - 10 9-pTrcHis2A -phyA .方法 :基因重组 ,以及克隆和外源基因诱导表达技术 .结果 :该工程菌能够有效地表达真核植酸酶基因 ... 目的 :将来源于黑曲霉的植酸酶基因重组于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TrcHis2A中 ,导入大肠杆菌JM10 9中 ,构建工程菌JM - 10 9-pTrcHis2A -phyA .方法 :基因重组 ,以及克隆和外源基因诱导表达技术 .结果 :该工程菌能够有效地表达真核植酸酶基因 .并且添加诱导剂IPTG ,能使植酸酶的表达量成倍提高 .结论 :该表达系统被用做研究黑曲霉植酸酶体外改良的工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酶 黑曲霉 大肠杆菌 基因表达 基因重组 饲料酶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电泳和质谱联用技术的水牛乳源酪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向明霞 王丽娜 +2 位作者 李子超 成希飞 徐明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8-190,200,共4页
利用双向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MS)联用技术对水牛乳酪蛋白与其他乳源蛋白差异性进行了研究。根据Image Master 2D Platinum图像分析软件对不同乳源酪蛋白的双向电泳(2-DE)图谱进行蛋白斑点的匹配分析,获得21... 利用双向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MS)联用技术对水牛乳酪蛋白与其他乳源蛋白差异性进行了研究。根据Image Master 2D Platinum图像分析软件对不同乳源酪蛋白的双向电泳(2-DE)图谱进行蛋白斑点的匹配分析,获得21个存在于水牛奶中,主要分布在低丰度蛋白区的差异蛋白点,经质谱分析,得到4个属于水牛奶酪蛋白的主要组分,另外发现两个与水牛奶中的蛋白有较高同源性的新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奶 酪蛋白 双向电泳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生物反应器中光衰减特征与螺旋藻生长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徐明芳 周远志 区德洪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32-37,共6页
分析了光照强度在光生物反应器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当光波长及光传播的路径确定时 ,光生物反应器中光衰减特征主要受培养物生物量浓度的影响 ,由回归的模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可分析光衰减特征与培养物生物量浓度的相关性 ,为光生物... 分析了光照强度在光生物反应器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当光波长及光传播的路径确定时 ,光生物反应器中光衰减特征主要受培养物生物量浓度的影响 ,由回归的模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可分析光衰减特征与培养物生物量浓度的相关性 ,为光生物反应器中平均光照强度的确定奠定基础。在光生物反应器中 ,当营养底物和环境温度不是螺旋藻生长限制因子时 ,通过平均光照强度对螺旋藻比生长速率的影响分析 ,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 ,螺旋藻比生长速率与平均光照强度的动力学模型可用Aiba光生长抑制方程描述 ,光亲和系数Ks 为238.29μmol/(m2·s) ,光抑制系数Ki为0.00493s·m2/μmol,光生物反应器中螺旋藻生长的饱和光照强度出现在190~272μmol/(m2·s)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光衰减 光生长动力学 光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大分子中血红素铁的可见光谱特性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任强 陈瑶 江凤仪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5-97,共3页
在实验的基础上 ,对单体血红素、血红蛋白、细胞色素C、过氧化物酶等的可见光吸收光谱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生物有机大分子中血红素铁的第五、第六个配位键影响了该有机大分子的可见光谱的特性 ,使吸收峰的形状、位置发生变化。血红素b中... 在实验的基础上 ,对单体血红素、血红蛋白、细胞色素C、过氧化物酶等的可见光吸收光谱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生物有机大分子中血红素铁的第五、第六个配位键影响了该有机大分子的可见光谱的特性 ,使吸收峰的形状、位置发生变化。血红素b中铁的第六个配位键的形成使二价铁血红素在红光区有二个吸收峰 ,此时铁原子处于低自旋 ,相对较稳定 ;而在无第六个配位键的高自旋二价铁状态下 ,血红素在红光区表现出只有一个大吸收峰 ,分子处于活泼态。铁第五、第六配位键的状况对含血红素有机物吸收光谱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铁在卟啉环平面上的空间位置和自旋状态等 ,从而改变整个血红素的电子状态所致。血红素的这些光谱特征有利于对含血红素生物有机分子的性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大分子 血红素铁 可见光谱特性 卟啉环 配位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技术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D基因 被引量:12
11
作者 云泓若 李月琴 周天鸿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5期84-87,共4页
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D 基因的序列,设计相应的引物,建立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D 基因的 P C R 技术利用该方法可从含有肠毒素 D 基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扩增出 P C R产物扩增产物具有特异性,长为316 个碱... 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D 基因的序列,设计相应的引物,建立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D 基因的 P C R 技术利用该方法可从含有肠毒素 D 基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扩增出 P C R产物扩增产物具有特异性,长为316 个碱基对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Hh I Ⅰ酶切证实扩增产物为 S E D 基因片段 P C R 敏感度实验显示:建立的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D 基因的 P C R 技术具有快速敏感简易和特异性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螺旋藻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硒胁迫和生物有机化效应 被引量:7
12
作者 郑文杰 余景 +4 位作者 杨芳 唐全民 贺鸿志 黄峙 尹平河 《生态科学》 CSCD 2003年第4期305-309,共5页
在极大螺旋藻(S.maxima)和钝顶螺旋藻(S.platensis)不同生长阶段进行硒胁迫处理,分别从接种后第1d至第5d开始添加硒,并不断增加硒含量,至第7d使硒的累计添加量为1000 mg·L^(-1),形成5种不同硒胁迫(硒胁迫Ⅰ~Ⅴ),观察各种硒胁迫下... 在极大螺旋藻(S.maxima)和钝顶螺旋藻(S.platensis)不同生长阶段进行硒胁迫处理,分别从接种后第1d至第5d开始添加硒,并不断增加硒含量,至第7d使硒的累计添加量为1000 mg·L^(-1),形成5种不同硒胁迫(硒胁迫Ⅰ~Ⅴ),观察各种硒胁迫下螺旋藻的生物量及对无机硒的生物有机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硒胁迫Ⅰ~Ⅳ对两种螺旋藻的生长影响不明显,而硒胁迫Ⅴ对螺旋藻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藻体含硒总量和螺旋藻对无机硒的有机化率按硒胁迫Ⅰ~Ⅴ依次增加。首次提出硒胁迫强度概念,并用此较好地解释了有关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顶螺旋藻 生长阶段 极大螺旋藻 硒胁迫 生物有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顶螺旋藻在LED光电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的培养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徐明芳 李贻玲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2-46,共5页
分析研究了LED集成光电板光辐射强度对螺旋藻生物量浓度、螺旋藻比生长速率、藻光合放氧量及藻光合色素等螺旋藻生长特性的影响 ,并分析了LED集成光电板辐射红光及红、蓝组合双波长光质与冷白荧光灯光质对藻类各有效组成部分的影响。结... 分析研究了LED集成光电板光辐射强度对螺旋藻生物量浓度、螺旋藻比生长速率、藻光合放氧量及藻光合色素等螺旋藻生长特性的影响 ,并分析了LED集成光电板辐射红光及红、蓝组合双波长光质与冷白荧光灯光质对藻类各有效组成部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光辐射强度尚未达到饱和光辐射强度之前 ,光辐射强度决定螺旋藻的比生长速率;超过饱和光辐射强度 ,光合作用产氧量趋向恒定 ,说明螺旋藻光合器官具有光合稳定性 ;与冷白荧光日光灯组相比 ,LED集成光电板辐射红光及红 ,蓝组合双波长光质非常适合螺旋藻的生长并促进细胞干重、叶绿素、藻胆蛋白的增加 ,在相同的光辐射强度[275.9μmol/(m2·s)]下 ,采用LED集成光辐射板辐射单色红光与冷白荧光日光灯光组相比 ,藻胆蛋白、藻细胞干重及叶绿素a分别增加43.39% ,98.40% ,51.5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光电板式光生物反应器 螺旋藻 生长特性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量对黄花蒿悬浮培养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弘剑 张毅 郭勇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5期89-92,共4页
黄花蒿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分别以10、30、60、80g/L的接种量进行细胞生长的对比实验.在所述培养条件下的最适起始细胞浓度为鲜重60g/L培养基.起始培养的细胞浓度直接影响细胞的生长周期增殖倍数.起始浓度越高,细... 黄花蒿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分别以10、30、60、80g/L的接种量进行细胞生长的对比实验.在所述培养条件下的最适起始细胞浓度为鲜重60g/L培养基.起始培养的细胞浓度直接影响细胞的生长周期增殖倍数.起始浓度越高,细胞生长周期越短,但细胞的增殖倍数越小.起始细胞浓度对黄花蒿悬浮培养细胞对数生长期的比生长速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蒿 细胞 悬浮培养 生物量 细胞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斑尖塘鳢的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 被引量:8
15
作者 廖志洪 林小涛 +2 位作者 梁旭方 王春 余德恭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0,共3页
在生产实践与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云斑尖塘鳢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技术,重点对云斑尖塘鳢人工繁殖及早期仔鱼培育技术作了较详尽的探讨。
关键词 尖塘鳢 人工繁殖 育苗技术 仔鱼培育 苗种培育技术 生物学特性 早期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衰减全反射技术用于地贫筛查指标的无试剂定量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龙小丽 刘桂松 +1 位作者 肖青青 陈洁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69-2774,共6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衰减全反射(ATR)结合偏最小二乘(PLS)回归,建立地中海贫血(地贫)筛查指标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总血红蛋白(Hb)的同时定量分析方法。收集人外周血样品380个,根据地贫血液...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衰减全反射(ATR)结合偏最小二乘(PLS)回归,建立地中海贫血(地贫)筛查指标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总血红蛋白(Hb)的同时定量分析方法。收集人外周血样品380个,根据地贫血液学指标筛查标准,地贫阳性180个、阴性200个。从全体样品中随机选取150个为检验集(阴性64,阳性86),余下230个为建模集(阴性136、阳性94);再将建模集随机划分为定标集(阴性68、阳性47,共计115)、预测集(阴性68、阳性47,共计115),共200次。实验比较的结果表明,中红外指纹区(1 600~900cm-1)PLS模型的预测效果显著优于全扫描谱区(4 000~600cm-1)PLS模型,并且模型复杂性明显降低。基于中红外指纹区PLS模型,MCH,MCV,Hb最优PLS因子个数分别为10,10,6;建模预测均方根误差(M_SEPAve)分别为2.19pg,5.13fL,8.0g·L-1;建模预测相关系数(M_RP,Ave)分别为0.902,0.898,0.922;检验预测均方根误差(V_SEP)分别为2.22pg,5.38fL,7.7g·L-1;检验预测相关系数(V_RP)分别为0.900,0.895,0.929;地贫筛查灵敏度、特异性分别达到100.0%和95.3%。结论:FTIR/ATR光谱结合PLS方法可以提供一种无需试剂、快速简便的大人群地贫筛查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衰减全反射 地中海贫血筛查 人外周血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蛋白分析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昀锴 王丽娜 +1 位作者 徐明芳 李子超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3-166,共4页
乳蛋白质是牛奶中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和品质直接决定牛乳和乳粉的营养价值和质量。目前分析乳蛋白的方法较多,简要介绍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及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的分离原理,并综述了其在乳蛋白质的分离、掺假及遗传变异体分析... 乳蛋白质是牛奶中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和品质直接决定牛乳和乳粉的营养价值和质量。目前分析乳蛋白的方法较多,简要介绍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及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的分离原理,并综述了其在乳蛋白质的分离、掺假及遗传变异体分析检测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蛋白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毛细管电泳 双向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的生物循环及含硒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郭宝江 黄峙 刘学诗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3期123-130,共8页
概述硒的生物循环和含硒活性物质研究的进展.
关键词 生物循环 生物有机化 含硒活性物质 生物学作用机制 环境 植物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16S和16S—23S rDNA间区为靶区建立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PCR快速检测技术 被引量:4
19
作者 邓先余 王智学 +1 位作者 陈晓艳 何建国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5-562,共8页
提要应用BLAST程序和DNAstar软件,比较分析了5株副溶血弧菌和其他细菌的16S—23S rDNA间区序列,选取IGSIA作为扩增靶区,结合相邻的16S rDNA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扩增条件,建立了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的PCR方法,对其特... 提要应用BLAST程序和DNAstar软件,比较分析了5株副溶血弧菌和其他细菌的16S—23S rDNA间区序列,选取IGSIA作为扩增靶区,结合相邻的16S rDNA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扩增条件,建立了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的PCR方法,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了探讨,并初步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新建的PCR方法能特异性地扩增出大小为306bp和552bp的2条带,分别对应于副溶血弧菌的IGS0和IGSIA,检测灵敏度为5.6×102CFU/ml,半个工作日即可得到准确的结果,能有效检测出在杂色鲍、凡纳滨对虾和各种水质中的副溶血弧菌,适用于海洋水产动物副溶血弧菌病的早期快速诊断、水产品的检疫及水质环境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16S rDNA 16S-23S rDNA PCR检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杂交技术在斜带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晓艳 何建国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共4页
根据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s)神经坏死病毒(orange-spotted nervous necrosis virus,OGNNV)的主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MC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从感染OGNNV的斜带石斑鱼组织匀浆液提取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 根据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s)神经坏死病毒(orange-spotted nervous necrosis virus,OGNNV)的主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MC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从感染OGNNV的斜带石斑鱼组织匀浆液提取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得到426 bp的cDNA片断。用得到的RT-PCR产物加上地高辛(DIG)标记作为核酸探针。通过注射病毒提取液人工感染一组斜带石斑鱼,解剖感染病毒的斜带石斑鱼,从中分离出脑和眼睛,运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组织中的OGNNV。实验表明,原位杂交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可以用原位杂交的办法来检测养殖的石斑鱼是否有携带该病毒,达到监控和预防神经坏死病爆发的目的。本实验还采用了H&E染色方法检测了感染NNV的石斑鱼脑部和眼部组织,观察细胞内的坏死部分。与原位杂交做对比,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实验建立的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的ISH检测方法有着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易于操作,有助于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的组织定位、发病机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坏死病毒 地高辛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