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影像学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取栓后复发风险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董歌
彭永军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8-173,180,共7页
缺血性脑卒中(ischaemic strokes,IS)是全球范围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机械性取栓(mechanical thrombectomy,MT)已成为治疗大血管闭塞性卒中的核心策略,但术后复发风险严重影响预后。因此,精准预测并及时干预取栓后复发对于降低...
缺血性脑卒中(ischaemic strokes,IS)是全球范围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机械性取栓(mechanical thrombectomy,MT)已成为治疗大血管闭塞性卒中的核心策略,但术后复发风险严重影响预后。因此,精准预测并及时干预取栓后复发对于降低复发率、减少死亡风险及优化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本综述系统梳理了当前用于评估机械性取栓术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的影像学方法,分析其机制基础、技术要点与临床适用性,指出了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卒中患者术后风险分层及精准二级预防策略提供理论参考与影像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性取栓
磁共振成像
影像学
卒中复发
复发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任瑷珲
梁宇彬
卓文燕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0-247,共8页
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作为调节线粒体融合的关键因子,通过调控线粒体的融合裂变过程来维持线粒体数量、结构和生物功能等动态变化,线粒体动力学的稳态是调节细胞器功能的前提,线粒体功能障碍是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在内的神经退行性疾...
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作为调节线粒体融合的关键因子,通过调控线粒体的融合裂变过程来维持线粒体数量、结构和生物功能等动态变化,线粒体动力学的稳态是调节细胞器功能的前提,线粒体功能障碍是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在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特征之一。在AD患者的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同时,Mfn2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因此,Mfn2在AD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Mfn2在AD线粒体动力学中的作用。了解Mfn2与AD发病机制的相关性,将为开发与线粒体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融合蛋白2
阿尔茨海默病
线粒体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类器官在妇科恶性肿瘤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3
作者
蒋媛媛
魏文斐
+1 位作者
吴靖雅
黎华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53-1060,共8页
妇科恶性肿瘤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女性各类疾病中均位居前列。妇科恶性肿瘤起源于女性生殖器官,通常依据发病部位进行分类,其中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及宫颈癌...
妇科恶性肿瘤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女性各类疾病中均位居前列。妇科恶性肿瘤起源于女性生殖器官,通常依据发病部位进行分类,其中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及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A)是较为常见的几种类型。目前妇科恶性肿瘤多采用以手术、化疗及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其中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实际临床治疗效果常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药物毒性导致的不良反应和部分患者对药物的耐药性、不敏感性,这些因素都限制了患者生存率的提高。最新研究表明,同一类型的肿瘤在不同个体间呈现出显著的生物学特性和药物反应异质性,这是导致临床上对同一种妇科恶性肿瘤采用相同药物治疗方法却产生不同治疗效果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实现妇科恶性肿瘤的个体化精准治疗,迫切需要建立与人类肿瘤高度相似的体外模型进行临床研究。药物筛选是一种用于识别和评估具有药物活性及潜在治疗作用化合物的技术,其通过对不同药物在特定条件下的作用效果进行评估,可为医师提供科学的用药指导,避免盲目试药,减少患者的治疗痛苦和经济负担。类器官模型作为药物筛选和个性化医疗的一种创新手段,在探究妇科恶性肿瘤治疗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类器官是一种在体外由干细胞进行三维培养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组织类似物,能高度模拟体内组织结构及功能,并展现出与人体器官极为相似的组织学和基因型特征。它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患者源性癌细胞模型、患者源性异种移植瘤模型等传统肿瘤模型的局限性,已成为肿瘤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工具,为妇科恶性肿瘤药物筛选研究搭建了一个更具生理学相关性的实验平台。因此,本文将对几种临床前癌症模型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回顾类器官技术的发展历程,阐述妇科肿瘤类器官的建立以及其在OC、EC及CCA药物筛选中的应用,同时探讨类器官技术在当前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和未来的发展愿景,旨在为未来的医学研究,特别是新药研究和个性化医疗研究带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类器官
药物筛选
个性化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影像学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取栓后复发风险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董歌
彭永军
机构
暨南大学
珠海
临床
医学院
(
珠海市
人民医院
珠海市
人民医院
(北京理工
大学
附属
医院
出处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8-173,180,共7页
基金
2024年度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企业联合基金项目(编号:2024A1515220084)。
文摘
缺血性脑卒中(ischaemic strokes,IS)是全球范围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机械性取栓(mechanical thrombectomy,MT)已成为治疗大血管闭塞性卒中的核心策略,但术后复发风险严重影响预后。因此,精准预测并及时干预取栓后复发对于降低复发率、减少死亡风险及优化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本综述系统梳理了当前用于评估机械性取栓术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的影像学方法,分析其机制基础、技术要点与临床适用性,指出了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卒中患者术后风险分层及精准二级预防策略提供理论参考与影像决策支持。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性取栓
磁共振成像
影像学
卒中复发
复发预测
Keywords
ischemic stroke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maging
stroke recurrence
recurrence prediction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任瑷珲
梁宇彬
卓文燕
机构
暨南大学
珠海
临床
医学院
(
珠海市
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出处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0-247,共8页
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B2021002)。
文摘
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作为调节线粒体融合的关键因子,通过调控线粒体的融合裂变过程来维持线粒体数量、结构和生物功能等动态变化,线粒体动力学的稳态是调节细胞器功能的前提,线粒体功能障碍是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在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特征之一。在AD患者的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同时,Mfn2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因此,Mfn2在AD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Mfn2在AD线粒体动力学中的作用。了解Mfn2与AD发病机制的相关性,将为开发与线粒体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关键词
线粒体融合蛋白2
阿尔茨海默病
线粒体功能障碍
Keywords
mitofusin 2
Alzheimer's disease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分类号
R74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类器官在妇科恶性肿瘤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3
作者
蒋媛媛
魏文斐
吴靖雅
黎华文
机构
广东医科
大学
第一
临床
医学院
暨南大学
珠海
临床
医学院
(
珠海市
人民医院
)妇科
出处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53-1060,共8页
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市校联合资助项目(SL2022A03J00449)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A2023203)。
文摘
妇科恶性肿瘤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女性各类疾病中均位居前列。妇科恶性肿瘤起源于女性生殖器官,通常依据发病部位进行分类,其中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及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A)是较为常见的几种类型。目前妇科恶性肿瘤多采用以手术、化疗及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其中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实际临床治疗效果常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药物毒性导致的不良反应和部分患者对药物的耐药性、不敏感性,这些因素都限制了患者生存率的提高。最新研究表明,同一类型的肿瘤在不同个体间呈现出显著的生物学特性和药物反应异质性,这是导致临床上对同一种妇科恶性肿瘤采用相同药物治疗方法却产生不同治疗效果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实现妇科恶性肿瘤的个体化精准治疗,迫切需要建立与人类肿瘤高度相似的体外模型进行临床研究。药物筛选是一种用于识别和评估具有药物活性及潜在治疗作用化合物的技术,其通过对不同药物在特定条件下的作用效果进行评估,可为医师提供科学的用药指导,避免盲目试药,减少患者的治疗痛苦和经济负担。类器官模型作为药物筛选和个性化医疗的一种创新手段,在探究妇科恶性肿瘤治疗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类器官是一种在体外由干细胞进行三维培养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组织类似物,能高度模拟体内组织结构及功能,并展现出与人体器官极为相似的组织学和基因型特征。它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患者源性癌细胞模型、患者源性异种移植瘤模型等传统肿瘤模型的局限性,已成为肿瘤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工具,为妇科恶性肿瘤药物筛选研究搭建了一个更具生理学相关性的实验平台。因此,本文将对几种临床前癌症模型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回顾类器官技术的发展历程,阐述妇科肿瘤类器官的建立以及其在OC、EC及CCA药物筛选中的应用,同时探讨类器官技术在当前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和未来的发展愿景,旨在为未来的医学研究,特别是新药研究和个性化医疗研究带来启示。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类器官
药物筛选
个性化医疗
Keywords
Gynecologic malignancies
Organoids
Drug screening
Personalized medicine
分类号
R737.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影像学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取栓后复发风险的研究进展
董歌
彭永军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任瑷珲
梁宇彬
卓文燕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类器官在妇科恶性肿瘤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蒋媛媛
魏文斐
吴靖雅
黎华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