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甲苯酸注射液引起溶血反应原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潘卫松 周永标 +1 位作者 张讷敏 肖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8期878-883,共6页
目的:研究氨甲苯酸注射液引起溶血反应的原因。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规定测定引起溶血反应的氨甲苯酸注射液及其原料的pH值和摩尔渗透压,考察其引发溶血反应的原因。结果:氨甲苯酸注射液引发溶血反应的原因与其pH值范... 目的:研究氨甲苯酸注射液引起溶血反应的原因。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规定测定引起溶血反应的氨甲苯酸注射液及其原料的pH值和摩尔渗透压,考察其引发溶血反应的原因。结果:氨甲苯酸注射液引发溶血反应的原因与其pH值范围相关,与其摩尔渗透压无关。结论:产品成品的溶液pH值控制在该品种规定的4.3~4.5之间即可达到保证该品种溶血试验符合规定的目的,同时还可避免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苯酸注射液 溶血试验 PH值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胆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黄婷 吴霞 +2 位作者 王英 叶文才 李药兰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3-555,共3页
采用硅胶、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20和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等多种色谱技术,对地胆草根部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从地胆草醇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了9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1-9的化学结构分别为:大黄... 采用硅胶、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20和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等多种色谱技术,对地胆草根部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从地胆草醇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了9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1-9的化学结构分别为:大黄素甲醚(1),异香草酸(2),香豆酸(3),对羟基苯甲酸(4),阿魏酸(5),3-甲氧基-4-羟基-桂皮醛(6),豆甾醇-3-O-β-D-葡萄糖(7),豆甾醇(8),吲唑(9).化合物1、2、4、5、6、9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9为一新的天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胆草 化学成分 酚类化合物 吲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救必应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孙辉 张晓琦 +3 位作者 蔡艳 韩伟立 王英 叶文才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114,共4页
对救必应根皮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从其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铁冬青酸(Ⅰ)、坡模醇酸(Ⅱ)、具栖冬青苷(Ⅲ)、苦丁冬青苷H(Ⅳ)、3-O-α-L-吡喃阿拉伯糖-3β,19α-二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Ⅴ... 对救必应根皮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从其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铁冬青酸(Ⅰ)、坡模醇酸(Ⅱ)、具栖冬青苷(Ⅲ)、苦丁冬青苷H(Ⅳ)、3-O-α-L-吡喃阿拉伯糖-3β,19α-二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Ⅴ)、丁香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Ⅵ)、咖啡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Ⅶ)、香草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Ⅷ)、丁香苷(Ⅸ)、芥子醛葡萄糖苷(Ⅹ)、β-谷甾醇(Ⅺ)和胡萝卜苷(Ⅻ)。其中,化合物Ⅱ、Ⅳ~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必应 化学成分 三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臭灵丹中3,5-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对人鼻咽癌CNE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1
4
作者 曹长姝 沈伟哉 +2 位作者 李药兰 王辉 高明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4-261,共8页
中药臭灵丹中黄酮类化合物3,5-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3,5-hydroxy-6,7,3′,4′-tetramethoxyflavone,HTMF)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增殖作用,但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为探讨HTMF对人鼻咽癌CNE细胞凋亡的影响,用MTT法检测HTMF对CN... 中药臭灵丹中黄酮类化合物3,5-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3,5-hydroxy-6,7,3′,4′-tetramethoxyflavone,HTMF)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增殖作用,但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为探讨HTMF对人鼻咽癌CNE细胞凋亡的影响,用MTT法检测HTMF对CNE细胞株的增殖抑制率,倒置显微镜观察HTMF作用于CNE细胞后细胞形态变化,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和Caspase9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准m)值的改变,并用JC-1荧光染料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显示,分离自臭灵丹的HTMF呈浓度、时间双重依赖性显著抑制CNE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及凋亡蛋白Caspase3和Caspase9的活化.提示:3,5-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对人鼻咽癌CNE细胞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可通过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激活Caspase9,进而活化Caspase3诱导CNE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羟基-6 7 3’ 4’-四甲氧基黄酮(HTMT) CNE细胞 细胞凋亡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胡索的化学成分研究(英文) 被引量:26
5
作者 石俊敏 韩伟立 +3 位作者 叶文才 陈锡桥 王一涛 张庆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4期647-651,共5页
采用现代分离技术和方法,从延胡索根茎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包括11个生物碱类化合物,二氢白屈菜红碱(1)、去氢紫堇碱(2)、四氢非洲防己胺(3)、异紫堇球碱(4)、紫堇碱(5)、四氢黄连碱(6)、药根碱(7)、黄连碱(8... 采用现代分离技术和方法,从延胡索根茎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包括11个生物碱类化合物,二氢白屈菜红碱(1)、去氢紫堇碱(2)、四氢非洲防己胺(3)、异紫堇球碱(4)、紫堇碱(5)、四氢黄连碱(6)、药根碱(7)、黄连碱(8)、小檗碱(12)、巴马汀(13)和延胡索乙素(14);2个蒽醌类化合物,大黄素(9)和大黄素甲醚(10);1个三萜类化合物,即3β-羟基-齐墩果烷-111,3(18)-二烯-28-酸(11)和3个甾醇类化合物,豆甾醇(15)、β-谷甾醇(16)和胡萝卜苷(17)。其中,化合物9~11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1首次从该种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异喹啉类生物碱 蒽醌 三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种中草药体外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活性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吴霞 李药兰 +1 位作者 张冬梅 叶文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61-2163,共3页
目的:从用于鼻咽癌辅助治疗的中成药鼻咽清毒颗粒和广东民间用于治疗鼻咽部疾病的中药中选取25种中药,对它们进行抗鼻咽癌活性筛选,从中寻找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的抗鼻咽癌中药。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吸收减少实验(MTT法),测定25种中... 目的:从用于鼻咽癌辅助治疗的中成药鼻咽清毒颗粒和广东民间用于治疗鼻咽部疾病的中药中选取25种中药,对它们进行抗鼻咽癌活性筛选,从中寻找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的抗鼻咽癌中药。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吸收减少实验(MTT法),测定25种中药的65个提取物,包括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及部分挥发油,对鼻咽癌细胞CNE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结果:65个提取物中,只有重楼的醇提物和地胆草的醇提物对CNE细胞显示出很好的增殖抑制作用,在100μg/mL时,两者对CNE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83.10%和66.50%;并且重楼和地胆草的醇提物对CNE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1.73±0.032)μg/mL和(50.71±0.063)μg/mL。结论:重楼和地胆草的醇提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提取物 抗鼻咽癌活性 MT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桑叶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景莹 张晓琦 +2 位作者 韩伟立 张云天 叶文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81-184,共4页
运用大孔吸附树脂、离子交换树脂、硅胶和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对蒙桑Morus mongolica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通过NMR等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鉴定为l-脱氧野尻霉素(1)、Fagomine(2)、肌醇c(3)、m... 运用大孔吸附树脂、离子交换树脂、硅胶和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对蒙桑Morus mongolica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通过NMR等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鉴定为l-脱氧野尻霉素(1)、Fagomine(2)、肌醇c(3)、moracin M(4)、moracin M3-O-β-D-glucopyranoside(5)、umbelliferone(6)、scopoletin(7)、syringaresinol(8)、2,4,2′,4′-tetrahydroxychalcone(9)和胡萝卜苷(10)。其中化合物2、3、5~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9为一新天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桑 化学成分 多羟基生物碱 2 4 2′ 4′-tetrahydroxychalco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储存年限广陈皮的多甲氧基黄酮提取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杨宜婷 罗琥捷 +2 位作者 叶勇树 廖金花 李药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8-260,共3页
采用水、95%乙醇、水蒸汽蒸馏和超临界CO2流体分别提取广陈皮中的多甲氧基黄酮(PMFs),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所得提取物中PMFs的含量,并考察了广陈皮的储存年份对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四种提取物中,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产物(SFE提取... 采用水、95%乙醇、水蒸汽蒸馏和超临界CO2流体分别提取广陈皮中的多甲氧基黄酮(PMFs),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所得提取物中PMFs的含量,并考察了广陈皮的储存年份对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四种提取物中,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产物(SFE提取物)的PMFs含量(以提取物计算)最高,其次为醇提物,水蒸汽蒸馏产物(SD提取物)和水提物中PMFs的含量较低。值得注意的是,由于95%乙醇对广陈皮的提取率较高,醇提物中PMFs的提取率(以药材计算)最高。因此,95%乙醇和超临界CO2流体均能较好地将广陈皮中PMFs提取出来。但是,随着广陈皮的储存年份延长,其95%乙醇提取物和SFE提取物中PMFs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陈皮 多甲氧基黄酮 提取方法 储存年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渴丸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周杰 孙一蕊 +3 位作者 邓海鸣 张冬梅 范春林 叶文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205-2209,共5页
目的对消渴丸(黄芪、地黄、葛根、山药、玉米须、南五味子、天花粉与格列本脲)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物质基础。方法消渴丸制丸前药粉用75%乙醇提取,提取液浓缩后加水稀释,稀释液用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部位浓缩至干,利... 目的对消渴丸(黄芪、地黄、葛根、山药、玉米须、南五味子、天花粉与格列本脲)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物质基础。方法消渴丸制丸前药粉用75%乙醇提取,提取液浓缩后加水稀释,稀释液用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部位浓缩至干,利用硅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通过物理化学性质和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消渴丸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葛根素(1)、大豆素(2)、3'-甲氧基大豆素(3)、刺芒柄花素(4)、毛蕊异黄酮(5)、大豆苷(6)、五味子甲素(7)、五味子酯甲(8)、黄芪甲苷(9)、黄芪皂苷Ⅱ(10)、咖啡酸甲酯(11)、3,4-二羟基苯乙酮(12)、胡萝卜苷(13)。结论消渴丸乙酸乙酯部位来自葛根、南五味子、黄芪和玉米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丸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蟛蜞菊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邱丘 吴霞 +2 位作者 李国强 李药兰 王国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00-1004,共5页
目的研究菊科蟛蜞菊属植物蟛蜞菊的化学成分。方法蟛蜞菊全草粉碎后用95%乙醇提取,提取物分别经过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石油醚部分采用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反复重结晶、制备型HPLC等多种技术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 目的研究菊科蟛蜞菊属植物蟛蜞菊的化学成分。方法蟛蜞菊全草粉碎后用95%乙醇提取,提取物分别经过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石油醚部分采用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反复重结晶、制备型HPLC等多种技术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蟛蜞菊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nt-kaura-9(11),16-en-19-oic acid(1),ent-kaura-16-en-19-oic acid(2),15β,16β-epoxy-17-hydroxy-ent-kauran-19-oic acid(3),16α,17-dihydroxy-ent-kauran-19-oic acid(4),16α-hydroxy-ent-kauran-19-oic acid(5),15α-hydroxy-entkaura-16-en-19-oic acid(6),3α-angeloyloxy-9β-hydroxy-ent-kaura-16-en-19-oic acid(7),3α-cinnamoyloxy-9β-hydroxy-entkaura-16-en-19-oic acid(8),3α-cinnamoyloxy-17-hydroxy-ent-kaura-15-en-19-oic acid(9),12α-methoxy-ent-kaura-9(11),16-en-19-oic acid(10),ent-12-oxokaur-9(11),16-en-19-oic acid(11),17-hydroxy-ent-kaura-15-en-19-oic acid(12)。结论化合物3~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12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蟛蜞菊 菊科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石榴叶总三萜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和血脂作用 被引量:34
11
作者 王婧茹 赵晶晶 +4 位作者 叶春玲 叶开和 张晓琦 王英 叶文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09-1113,共5页
目的:探讨番石榴叶总三萜(TTPGL)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1)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5组:糖尿病模型组,TTPGL低、中、高... 目的:探讨番石榴叶总三萜(TTPGL)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1)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5组:糖尿病模型组,TTPGL低、中、高剂量组(60、120、240 mg.kg-1),罗格列酮阳性对照组(3 mg.kg-1)。另取12只正常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给药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6周;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则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给药6周后,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大鼠的空腹血糖(FBG);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游离脂肪酸(FFA)和糖化血红蛋白(GHb);果糖胺法测定糖化血清蛋白(GSP);Western blotting检测脂肪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模型组血脂、FBG以及GHb显著升高,FINS及ISI显著下降,脂肪细胞PPARγ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与模型组相比,TTPGL中、高剂量组大鼠的FBG和GSP显著降低,FINS以及ISI显著升高,脂肪组织PPARγ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0.01或P<0.05);此外,TTPGL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脂水平,TG、TCH和FF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TTPGL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和血脂水平,明显改善糖尿病动物的糖脂代谢紊乱,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其抗糖尿病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加PPARγ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叶总三萜 糖尿病 2型 血糖 血脂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枳椇子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27
12
作者 徐方方 范春林 +3 位作者 王磊 王国才 张晓琦 叶文才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4-306,共3页
采用硅胶、ODS和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从枳椇子的体积分数为7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其化学结构,分别为:3',5'-二-C-β-D-葡萄糖-根皮素(1),异牡荆素2″-O-β-D-葡萄糖... 采用硅胶、ODS和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从枳椇子的体积分数为7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其化学结构,分别为:3',5'-二-C-β-D-葡萄糖-根皮素(1),异牡荆素2″-O-β-D-葡萄糖苷(2),牡荆素2″-O-β-D-葡萄糖苷(3),异斯皮诺素(4),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5),L-色氨酸(6)和五倍子酸(7)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椇子 化学成分 黄酮碳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橘红香豆素类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22
13
作者 牛艳 王磊 +3 位作者 黄晓君 张晓琦 殷志琦 叶文才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1-505,515,共6页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制备型HPLC等色谱方法从芸香科柑橘属植物化州柚(Citrusgrandis‘Tomentosa’)的干燥未成熟果实中分离得到12个香豆素类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6-异丙氧基-7-甲氧基香豆...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制备型HPLC等色谱方法从芸香科柑橘属植物化州柚(Citrusgrandis‘Tomentosa’)的干燥未成熟果实中分离得到12个香豆素类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6-异丙氧基-7-甲氧基香豆素(1)、5-羟基-8-(3'-甲基-2'-丁烯基)呋喃香豆素(2)、紫花前胡苷(3)、methylcnidioside A(4)、methylpicraquassioside A(5)、cnidioside A(6)、佛手酚(7)、异欧前胡素(8)、6',7'-二羟基香柠檬素(9)、马尔敏(10)、橙皮内酯(11)和异橙皮内酯(12).化合物1~6为首次从柑橘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橘红 化学成分 香豆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火炭母药材中鞣花酸的质量分数 被引量:9
14
作者 叶青美 江仁望 +3 位作者 田海妍 姜飞 张建龙 叶文才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0-303,共4页
采用色谱柱为Welch Materials XB-C18柱(4.6 mm×250 mm,3μm),流动相为V甲醇∶V体积分数为0.2%的甲酸水溶液=45∶55,流速为0.8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57 nm.结果显示,鞣花酸对照品的峰面积与进样量在0.067~2.68μg的范... 采用色谱柱为Welch Materials XB-C18柱(4.6 mm×250 mm,3μm),流动相为V甲醇∶V体积分数为0.2%的甲酸水溶液=45∶55,流速为0.8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57 nm.结果显示,鞣花酸对照品的峰面积与进样量在0.067~2.68μg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1.09%,测得10份样品中鞣花酸的质量分数在0.592~3.439 mg.g-1范围内.本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火炭母药材中鞣花酸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炭母 鞣花酸 RP—HPLC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灵丹中黄酮类化合物对人喉癌细胞Hep-2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曹长姝 沈伟哉 +1 位作者 李药兰 王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62-1365,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臭灵丹中黄酮类化合物诱导人喉癌细胞Hep-2凋亡的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分离自臭灵丹的黄酮类化合物3,5-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HTMF)对2种正常细胞的毒性和对3种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 目的:探讨中药臭灵丹中黄酮类化合物诱导人喉癌细胞Hep-2凋亡的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分离自臭灵丹的黄酮类化合物3,5-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HTMF)对2种正常细胞的毒性和对3种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化合物对Hep-2细胞凋亡率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和caspase-9的变化。结果:HTMF显著抑制Hep-2细胞的增殖并呈浓度、时间双重依赖性关系,但对正常细胞Vero和EVC304的毒性较小,对A549和HepG2细胞抑制作用小。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HTMF对Hep-2细胞有促凋亡作用并呈明显的量效、时效关系。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HTMF可诱导Hep-2细胞中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的活化,并呈时间依赖性关系。结论:HTMF对人喉癌细胞Hep-2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激活caspase-9进而活化caspase-3诱导Hep-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HEP-2细胞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仔榄树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1
16
作者 谢乔 王文婧 +3 位作者 李国强 王英 张晓琦 叶文才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124,共4页
采用硅胶柱层析、ODS和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从仔榄树叶体积分数为95%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赤-3-甲氧基-4-羟基苯基丙三醇(1)、(±)-苏-3... 采用硅胶柱层析、ODS和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从仔榄树叶体积分数为95%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赤-3-甲氧基-4-羟基苯基丙三醇(1)、(±)-苏-3-甲氧基-4-羟基苯基丙三醇(2)、(+)-syringaresinol-4,4'-O-bis-β-D-glucopyranoside(3)、1,3,5-三甲氧基苯(4)、丁香酸葡萄糖苷(5)、2,6-二甲氧基-4-羟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6)、3,5-二甲氧基-苄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7)、(2E,6S)-8-(α-L-arabinopyranosyl-(1″fwdarw6')-β-D-glucopyranosyloxy)-2,6-dimethyloct-2-eno-1,2″-lactone(8)、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9)、2-甲胺基苯甲酸(10)、D-1-O-methyl-myo-in-ositol(11).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榄树 化学成分 苯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地胆草中的酚类化学成分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昕昕 王国才 +3 位作者 吴春 吴霞 叶文才 李药兰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9-492,共4页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和硅胶柱层析等多种色谱技术,对白花地胆草95%乙醇(体积分数)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得到8个酚类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3,...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和硅胶柱层析等多种色谱技术,对白花地胆草95%乙醇(体积分数)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得到8个酚类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1)、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2)、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3)、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4)、异槲皮素苷(5)、槲皮素-3-O-(6″-O-E-咖啡酰基)-β-D-葡萄糖苷(6)、山奈酚-3-O-β-鼠李糖基-(1→6)-β-D-葡萄糖苷(7)和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8).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地胆草 化学成分 酚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皮核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9
18
作者 申文伟 李雯 +3 位作者 王国才 吴霞 叶文才 李药兰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6-509,共4页
采用各种色谱技术从芸香科(Rutaceae)黄皮属植物黄皮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核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利用波谱技术和理化常数鉴定其化学结构,分别为:N-甲基桂皮酰胺(N-methyl-cin-namamide,1),桂皮酰胺(cinnamamide,... 采用各种色谱技术从芸香科(Rutaceae)黄皮属植物黄皮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核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利用波谱技术和理化常数鉴定其化学结构,分别为:N-甲基桂皮酰胺(N-methyl-cin-namamide,1),桂皮酰胺(cinnamamide,2),黄皮新肉桂酰胺A(lansiumamide A,3),黄皮新肉桂酰胺B(lansi-umamide B,4),dihydroalatamide(5),黄皮酰胺(clausenamide,6),(2E)-3-phenyl-2-propenoic acid-2-oxo-2-phenyle-thyl ester(7),3-苄基香豆素(3-benzylchromen-2-one,8),4-hydroxy-4-methyl-2-cyclohexen-1-one(9),胡萝卜苷(daucosterol,10)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11),化合物2、5、7-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核 芸香科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灵丹中HTMF诱导Hep-2细胞凋亡 被引量:3
19
作者 曹长姝 沈伟哉 +1 位作者 李药兰 王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9-373,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臭灵丹中3,5-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HTMF)诱导人喉癌Hep-2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对Hep-2细胞的致凋亡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HTMF对Hep-2细胞的凋亡率和线粒体... 目的:探讨中药臭灵丹中3,5-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HTMF)诱导人喉癌Hep-2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对Hep-2细胞的致凋亡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HTMF对Hep-2细胞的凋亡率和线粒体跨膜电位(Δφm)的改变;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和caspase-9的变化。结果:倒置显微镜下Hep-2细胞随HTMF浓度加大而变小变圆,细胞存活数随浓度增加而减少。Hoechst 33258染色后高浓度组Hep-2细胞核固缩并出现呈致密浓染蓝白色颗粒状荧光的凋亡小体。流式结果显示HTMF对Hep-2细胞有促凋亡作用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线粒体跨膜电位(Δφm)随HTMF浓度的增加而下降。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HTMF可诱导Hep-2细胞中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活化,并呈浓度依赖性关系。结论:HTMF可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人喉癌Hep-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 3 5-二羟基-6 7 3′ 4′-四甲氧基黄酮(HTM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蒸不同时间肉苁蓉中6种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12
20
作者 马志国 谭咏欣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51-1954,共4页
目的研究酒蒸不同时间肉苁蓉中6种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肉苁蓉酒蒸不同时间(0、4、8、12、16、20 h)的炮制品中松果菊苷、肉苁蓉苷A、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肉苁蓉苷C、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的量。结果随... 目的研究酒蒸不同时间肉苁蓉中6种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肉苁蓉酒蒸不同时间(0、4、8、12、16、20 h)的炮制品中松果菊苷、肉苁蓉苷A、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肉苁蓉苷C、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的量。结果随炮制时间的延长,肉苁蓉苷A的量先升高后降低,其余5种成分的量逐渐降低,且在tR=4.3 min处出现1个明显的色谱峰。结论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类成分在酒蒸过程中发生了量和质的变化,为进一步揭示肉苁蓉的炮制原理提供了初步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蒸 肉苁蓉 苯乙醇苷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