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廉江方言的“子”义语素与小称问题 被引量:26
1
作者 林华勇 马喆 《语言科学》 CSSCI 2008年第6期626-635,共10页
广东廉江方言有语素"儿、子、仔",它们都可作后附成分。只有"-仔"具备小称功能,表年龄或个头/容量小、职位低、数量少、程度低、持续时间短等。小称形式"仔"可附着在名词、临时量词、谓词重叠、数量词及&... 广东廉江方言有语素"儿、子、仔",它们都可作后附成分。只有"-仔"具备小称功能,表年龄或个头/容量小、职位低、数量少、程度低、持续时间短等。小称形式"仔"可附着在名词、临时量词、谓词重叠、数量词及"副+形"词组之后。从语义和分布看,廉江方言小称具有连续性,该连续性是其语法化不同程度的表现。廉江方言后附成分"-儿/子/仔"的用法是粤、客、闽三大方言接触和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语 廉江方言 小称标记 连续性 语法化 方言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西江流域粤语语音特点概述 被引量:11
2
作者 邵慧君 甘于恩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5期75-82,共8页
以往粤西粤语被认为与广州话无差别 ,最近的调查显示 ,粤西粤语在语音、词汇及语法上皆有自己的特色。从声母、韵母和声调三方面的描述可见粤西粤语的重要语音特点。
关键词 语音特点 声母 声调 广东 西江流域 词汇 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式中文差比句的类型与特点 被引量:9
3
作者 赵春利 石定栩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6,共9页
文章分析港式中文差比句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先是对港式中文及其差比句的基本内涵进行界定,然后从语义类型学角度提出一个基于语义结构的差比句分析模式,并且从语料调查出发,把港式中文差比句分成无标差比句和有标差比句两种类型。有... 文章分析港式中文差比句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先是对港式中文及其差比句的基本内涵进行界定,然后从语义类型学角度提出一个基于语义结构的差比句分析模式,并且从语料调查出发,把港式中文差比句分成无标差比句和有标差比句两种类型。有标差比句可以根据差比标记和句法特点分为"比较"类、"过于"类和否定类三种。与通用中文相比,港式中文差比句在标记、值性和值度3个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特点;而且这3种有标差比句在值性类型、标记数量和值度选择上也存在着各自的句法语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式中文 差比句 值域 值性 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问句的结构类型与反问句的转化关系研究 被引量:50
4
作者 邵敬敏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0,共8页
本文讨论疑问句的结构类型跟反问句的转化关系,指出并非所有的疑问句都可以转化为反问句,其转化的难度并不相同。鉴于此,本文进一步探求否定与反问的差异,反问句的话语功能及作用,这对认识疑问句结构类型与功能类型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结构类型 功能类型 反问句 转化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西江流域粤语词汇及语法特点概述 被引量:6
5
作者 甘于恩 邵慧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3期64-70,共7页
西江流域的粤语是一座尚待开发的方言富矿 ,其词汇、语法特点有不少值得注意之处 :词汇的存古性、构词特点以及与近代官话、古百越语和闽语有较密切关系 ,语法方面与广府片粤语有若干差异 ,如词缀运用的不同、代词系统的特色以及体貌助词。
关键词 粤西粤语 词汇 语法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汉语句式系统的价值与意义 被引量:16
6
作者 邵敬敏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共6页
句式是一个跟句型、句类并行的独立的开放式的句子系统,有其自身的特殊价值。本文就句型、句类与句式的关系、句式的内涵与外延、句式各类型的特点以及句式教学的重点进行了论证。建构汉语句式系统,不仅有助于强化对汉语句子系统完整性... 句式是一个跟句型、句类并行的独立的开放式的句子系统,有其自身的特殊价值。本文就句型、句类与句式的关系、句式的内涵与外延、句式各类型的特点以及句式教学的重点进行了论证。建构汉语句式系统,不仅有助于强化对汉语句子系统完整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认识,而且对汉语句法教学包括对外汉语教学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式系统 局部特点 特殊形式标记 特定语义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词与量词组合关系研究说略 被引量:25
7
作者 周芍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55,共7页
量词是汉语的一个特色。名词与量词的组合规律究竟是怎样的,一直是倍受争论的问题。本文对名、量词组合关系研究从早期的“三论”到“约定俗成”观念,再到用语义与认知解释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考察,并对量词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前瞻性的分... 量词是汉语的一个特色。名词与量词的组合规律究竟是怎样的,一直是倍受争论的问题。本文对名、量词组合关系研究从早期的“三论”到“约定俗成”观念,再到用语义与认知解释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考察,并对量词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前瞻性的分析。基于量词在汉语中的独特地位,量词的运用规律及名、量词组合关系将成为新阶段汉语研究的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词 名词 组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海雪原》:“兵”的传奇与“兵”的神话——重读“红色经典”系列之一 被引量:4
8
作者 宋剑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0-188,共9页
《林海雪原》是一部以战争题材为叙事内容的"红色经典",作者通过描写少剑波和小分队在剿匪过程中的"神性"智慧和"超能力",夸张性地表现了"兵"的传奇与"兵"的神话,进而深刻反映了作... 《林海雪原》是一部以战争题材为叙事内容的"红色经典",作者通过描写少剑波和小分队在剿匪过程中的"神性"智慧和"超能力",夸张性地表现了"兵"的传奇与"兵"的神话,进而深刻反映了作者崇高而神圣的革命英雄主义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海雪原》 传奇与神话 身份置换 “神性”智慧 身体“超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话动词“够”的语法化和主观化 被引量:6
9
作者 单韵鸣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3-640,共8页
广州话动词"够"表示数量上可以满足,或达到一定的程度。通过词义的虚化、重新分析和主观化,"够"派生出作动词表示比较以及作语气副词表达贬抑之义的用法。文章在考察"够"的各种意义和用法的基础上,讨论... 广州话动词"够"表示数量上可以满足,或达到一定的程度。通过词义的虚化、重新分析和主观化,"够"派生出作动词表示比较以及作语气副词表达贬抑之义的用法。文章在考察"够"的各种意义和用法的基础上,讨论其语法化和主观化的过程,并联系普通话动词"够"的演变,提出研究语法化问题要重视词语在不同方言或不同语言系统中的实际演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话 “够” 语法化 主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语文教学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4
10
作者 曾建生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2-103,共2页
工具性是大学语文这门学科的本质特征,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掌握、运用语言这个工具的意识和能力,测试 要成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辅助手段。
关键词 工具性 演练 能力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几个标记助词看赣方言与近代汉语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邵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3-158,共6页
赣方言地区史上属于江南一带。宋以后的相当一段时期,江南是中国的重要地区,都市繁荣,经济发达,是中国都市文学创作的鼎盛时期。白话小说不仅反映了当时当地的市井人物和市井心态,创作语言也和当时当地的口语较为接近。小说中反映的一... 赣方言地区史上属于江南一带。宋以后的相当一段时期,江南是中国的重要地区,都市繁荣,经济发达,是中国都市文学创作的鼎盛时期。白话小说不仅反映了当时当地的市井人物和市井心态,创作语言也和当时当地的口语较为接近。小说中反映的一些语言现象在当今的汉语方言(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方言)里仍能找到蛛丝马迹。本文将通过对赣方言几个标记助词的描写,联系近代白话小说语料,证实赣方言与当时的江南方言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继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记助词 赣方言 近代汉语 继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化州粤语的助词“嗲”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伟 甘于恩 陈帅杰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3-191,共9页
化州粤语中“嗲1”是完成体助词,“嗲2”是语气助词。“嗲”与某些心理动词同用时,受到的限制较小。“嗲”可以不紧贴在动词之后。本文探讨了化州粤语中“嗲”的行、知、言三域,揭示了三域理论在化州粤语中所表现出的复杂性。“嗲_(了... 化州粤语中“嗲1”是完成体助词,“嗲2”是语气助词。“嗲”与某些心理动词同用时,受到的限制较小。“嗲”可以不紧贴在动词之后。本文探讨了化州粤语中“嗲”的行、知、言三域,揭示了三域理论在化州粤语中所表现出的复杂性。“嗲_(了行1)”表示“动作的完成”,位于动词后;“嗲了_(行2)”表示“事态出现变化”,位于句尾。“嗲_(了行1+了_(行2))”表示“动作的完成且事态出现变化”,位于动词后的句尾部分。“嗲”在行域上的范围包括“了_(行1)”“了_(行2)”“了_(行1+行2)”。“嗲”在三域上的范围包括“了_(行1)”“了_(行2)”“了_(言)”“了_(知)”“了_(行1+行2)”“了_(行1+知)”。在广州粤语中“咗”“喇”必须同现的句子,在化州粤语中则有时两个“嗲”同现,有时单用一个“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州粤语 完成体助词 语气助词 三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述视角理论与柏拉图诗学体系的意识形态性——以《理想国》卷二、卷三及卷十为中心 被引量:2
13
作者 杜晓杰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9-91,共3页
在对柏拉图诗学思想的研究中,其叙事理论尤其是叙事视角理论与其诗学体系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受到忽视。柏拉图从神学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和审美意识形态三个角度出发,不仅在历史上最先区分了单纯叙述和摹仿叙述,而且对这两种叙事视... 在对柏拉图诗学思想的研究中,其叙事理论尤其是叙事视角理论与其诗学体系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受到忽视。柏拉图从神学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和审美意识形态三个角度出发,不仅在历史上最先区分了单纯叙述和摹仿叙述,而且对这两种叙事视角背后的道德内涵进行了深入阐释,较早地注意到了文学叙事的伦理性和意识形态性。柏拉图的叙述视角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厘清其诗学理论中的灵感说与摹仿说的歧义,也有助于我们认清柏拉图诗学的意识形态属性,同时也可启发我们对于文学叙事意识形态属性的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 叙述视角 意识形态 灵感说 摹仿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的专业化与批评的品格——兼论文学批评与学术机制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述卓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0-23,共4页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学术机制 市场经济 学术人格 学术文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时代文学研究的新趋势——广东省高校文学批评工作者座谈会暨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文艺理论专业委员会、比较文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综述
15
作者 李凤亮 孙琪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8-74,共7页
关键词 比较文学研究 专业委员会 文学批评 文艺理论 中国文学 学术理念 广东省 工作者 座谈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场语言文字状况及其规范化建议
16
作者 钟奇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5期99-101,共3页
关键词 语言文字使用 规范化 社会用字 广州市 肉菜市场 字形 品名用词 知名用字 市场用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越文学和影视的互文性——浅谈《危险的关系》及其改编电影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7-49,共3页
《危险的关系》是18世纪法国作家拉克洛的代表作。其恒久的艺术魅力使得它频频被搬上银幕和舞台。这些改编的影视作品与原小说之间形成了复杂的互文关系,本文尝试从互文性的角度探究这部小说及其改编电影中所蕴藏的深意。
关键词 电影改编 互文性 联系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国都市的意象——解读广州城市消费主义生活时尚
18
作者 佘姝姝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6年第2期122-124,共3页
城市精神既是对传统历史文化精华的继承,也是对现实城市理念、城市建设、价值目标、人文风貌的概括和升华。在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的背景下,一个城市表现出来的精神,既具有与其他城市一样的民族文化所赋予的共性,又具有自己所在地域文化培... 城市精神既是对传统历史文化精华的继承,也是对现实城市理念、城市建设、价值目标、人文风貌的概括和升华。在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的背景下,一个城市表现出来的精神,既具有与其他城市一样的民族文化所赋予的共性,又具有自己所在地域文化培育出来的个性。广州是一个多元文化相容共处的开放性旅游城市,其文化深深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土壤中,具有消费主义的审美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主义 时尚 时尚生活 小资 另类 符号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式表演和公共情感——《礼记·月令》与中国早期的感物经验 被引量:2
19
作者 闫月珍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0-162,共13页
在月令图式中,四时物候的更迭是一个程序,诸多文本均具有这样的叙述结构。从四季兴替的自然时间到仪式表演,显示出月令图式影响到社会行为。从祭祀仪式的意义看,感物的发生逻辑在于天时引发阴阳二气之动,促成自然物变,引发人心之感,形... 在月令图式中,四时物候的更迭是一个程序,诸多文本均具有这样的叙述结构。从四季兴替的自然时间到仪式表演,显示出月令图式影响到社会行为。从祭祀仪式的意义看,感物的发生逻辑在于天时引发阴阳二气之动,促成自然物变,引发人心之感,形成感通互动的境域。在此一语境中,祭祀物色与所处季节直接相关,祭物参与仪式展演,成为意义的生成方式。月令图式是祭祀仪式的根据,这一图式展现出物候、农事和政令的协调。因而,感物与礼制场景直接相关,感物应物候之变,感人循礼制之限。在早期文本中,物不仅是外物,更是祭祀之物;情不仅是私人情感,也是公共情感。通过情实现群体的共鸣,是仪式表演的抒情策略,它最终指向家庭、族群和社会,在更高层面实现它们之间的协调。因此,在礼制背景中,所谓中国文学抒情性,其早期形态并非指向个人情感,而是指向公共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记》 月令 仪式 礼乐 公共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A半B”框式结构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邵敬敏 黄燕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半A半B"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一种框式结构,它由两个固定常项"半"、"一半"和A与B两个变项组成,带有明显的贬义倾向。它具有语序优选性,这种优选性与人类思维和认知顺序有关,体现了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原... "半A半B"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一种框式结构,它由两个固定常项"半"、"一半"和A与B两个变项组成,带有明显的贬义倾向。它具有语序优选性,这种优选性与人类思维和认知顺序有关,体现了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原则。它跟"半A不B"、"不A不B"这两个相关格式构成一个有差异又互补的框式结构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框式结构 语序 语义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