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广东廉江方言的“子”义语素与小称问题 |
林华勇
马喆
|
《语言科学》
CSSCI
|
2008 |
26
|
|
|
2
|
广东西江流域粤语语音特点概述 |
邵慧君
甘于恩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1 |
11
|
|
|
3
|
港式中文差比句的类型与特点 |
赵春利
石定栩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9
|
|
|
4
|
疑问句的结构类型与反问句的转化关系研究 |
邵敬敏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0
|
|
|
5
|
广东西江流域粤语词汇及语法特点概述 |
甘于恩
邵慧君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3 |
6
|
|
|
6
|
建构汉语句式系统的价值与意义 |
邵敬敏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6
|
|
|
7
|
名词与量词组合关系研究说略 |
周芍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5
|
|
|
8
|
《林海雪原》:“兵”的传奇与“兵”的神话——重读“红色经典”系列之一 |
宋剑华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
9
|
广州话动词“够”的语法化和主观化 |
单韵鸣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
10
|
大学语文教学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
曾建生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
11
|
从几个标记助词看赣方言与近代汉语的关系 |
邵宜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
12
|
广东化州粤语的助词“嗲” |
胡伟
甘于恩
陈帅杰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
13
|
叙述视角理论与柏拉图诗学体系的意识形态性——以《理想国》卷二、卷三及卷十为中心 |
杜晓杰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
14
|
批评的专业化与批评的品格——兼论文学批评与学术机制的关系 |
蒋述卓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
15
|
消费时代文学研究的新趋势——广东省高校文学批评工作者座谈会暨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文艺理论专业委员会、比较文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综述 |
李凤亮
孙琪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
16
|
广州市场语言文字状况及其规范化建议 |
钟奇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1 |
0 |
|
|
17
|
跨越文学和影视的互文性——浅谈《危险的关系》及其改编电影 |
陈东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
18
|
南国都市的意象——解读广州城市消费主义生活时尚 |
佘姝姝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2006 |
0 |
|
|
19
|
仪式表演和公共情感——《礼记·月令》与中国早期的感物经验 |
闫月珍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20
|
“半A半B”框式结构研究 |
邵敬敏
黄燕旋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