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气象因子预测景德镇市春植甘蔗产量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华文 雷玄肆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期11-12,共2页
根据景德镇市1961~2003年甘蔗产量与景德镇市气象条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逐步回归建立景德镇市甘蔗产量预报方程,并对2004~2006年甘蔗产量进行试报检验,试验结果表明,预报效果较好,方程可用。
关键词 气象因子 预测 甘蔗产量 江西景德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气象因子预测景德镇市三化螟发生的高峰期 被引量:4
2
作者 雷玄肆 陈鲍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9期9307-9308,共2页
根据景德镇市植保站1964~2003年螟虫测报灯观测到各代三化螟发生的高峰期与景德镇市气象台观测到的同期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预报方程,利用方程对2004年三化螟发生的高峰期进行了试报检验,为适时防治三化螟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气象因子 预测 三化螟 高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德镇市负离子含量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子良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9期264-265,270,共3页
根据景德镇市气象台的负离子观测数据,得出了景德镇市9:00与16:00负离子含量的主要特征,并分析了各气象要素,包括总量、天气现象、气温、空气温度、水汽压、景德镇市气象台本站气压、露点、风向及风速与负离子含量的关系。
关键词 负离子含量 特征 气象要素 关系 江西景德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德镇市种植芦笋的气象条件分析和生产建议 被引量:3
4
作者 孙华军 苏茜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5期74-74,76,共2页
介绍了芦笋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分析了景德镇市的气象条件,指出当地气候中存在的对芦笋种植不利的气象灾害,提出了进一步发展芦笋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以期促进当地芦笋种植业的发展。
关键词 芦笋 种植 气象条件 建议 江西景德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德镇市稻飞虱发生的气象条件分析与预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汪俊杰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5期311-313,共3页
根据景德镇植保站1980—2004年晚稻稻飞虱调查资料与景德镇市气象站同期观测资料进行相关分析,找出景德镇市稻飞虱发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建立稻飞虱危害程度的气象条件预报模型,为景德镇市防治稻飞虱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稻飞虱 气象条件 分析 预测 江西景德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德镇市引种福建漳州火龙果的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翠珍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7期289-289,291,共2页
通过景德镇市与福建漳州市气候条件对比分析可知,景德镇市火龙果种植的温度条件没有福建漳州好,特别是冬季气温明显较漳州低,常有冰霜冻出现,火龙果易受冻害,必须采取保护措施;景德镇市4~7月降水多,易出现暴雨洪涝,要注意选择易排涝的... 通过景德镇市与福建漳州市气候条件对比分析可知,景德镇市火龙果种植的温度条件没有福建漳州好,特别是冬季气温明显较漳州低,常有冰霜冻出现,火龙果易受冻害,必须采取保护措施;景德镇市4~7月降水多,易出现暴雨洪涝,要注意选择易排涝的地块种植火龙果;景德镇市日照条件能满足火龙果生长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引种 气象条件分析 江西景德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7
作者 计苇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1期129-131,共3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气象服务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此,分析了农村气象服务在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揭示了农村气象服务中存在的服务单一、现代化程度不高、信息传递途径有限、专业人才短缺和...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气象服务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此,分析了农村气象服务在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揭示了农村气象服务中存在的服务单一、现代化程度不高、信息传递途径有限、专业人才短缺和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构建多元化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实施农村气象服务现代化升级战略、拓宽信息传递渠道、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构建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 气象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推进江西省市、县级气象数据服务的安全防护措施研究与思考
8
作者 汪俊杰 罗昱 俞景璞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4期202-204,共3页
依据气象数据管理相关规定,赋予市、县级气象机构开展气象数据服务的职责与权限,参考气象数据流通安全监管平台运行机制,结合江西省市、县级气象机构开展气象数据服务现状,就如何多措并举推进江西省市、县级气象数据服务的安全防护进行... 依据气象数据管理相关规定,赋予市、县级气象机构开展气象数据服务的职责与权限,参考气象数据流通安全监管平台运行机制,结合江西省市、县级气象机构开展气象数据服务现状,就如何多措并举推进江西省市、县级气象数据服务的安全防护进行研究与思考。在高质高效提供气象数据服务的同时,保障本级单位信息网络和气象数据安全,切实发挥气象数据在气象服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气象数据 安全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气象因子预测景德镇市二化螟发生的高峰期
9
作者 雷玄肆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8年第2期47-49,共3页
根据景德镇市植保站提供的1964—2004年的螟虫测报灯观测数据。采用稳定通过7℃初日作为二化螟幼虫活动的起始日期,利用景德镇市气象台同期观测的气象资料计算二化螟各代高峰期之间的光、温、水等平均气象条件情况;利用二化螟各代高峰... 根据景德镇市植保站提供的1964—2004年的螟虫测报灯观测数据。采用稳定通过7℃初日作为二化螟幼虫活动的起始日期,利用景德镇市气象台同期观测的气象资料计算二化螟各代高峰期之间的光、温、水等平均气象条件情况;利用二化螟各代高峰期之间的间隔日数与相应时段的旬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降水量、日照等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建立逐步回归方程,对2004年进行了试报检验,通过检验方程可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子 预测 二化螟 高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德镇市引种沾化冬枣的气候条件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春生 雷玄肆 +1 位作者 李业民 张晓辉 《河北农业科学》 2011年第11期93-96,共4页
为了配合景德镇市政府做好冬枣引种工作,解决冬枣引种过程中出现的气象问题,明确景德镇市气象条件的利弊,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作者根据气候资料的统计原理,对景德镇市与沾化县1981~2010年30 a的气候资料... 为了配合景德镇市政府做好冬枣引种工作,解决冬枣引种过程中出现的气象问题,明确景德镇市气象条件的利弊,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作者根据气候资料的统计原理,对景德镇市与沾化县1981~2010年30 a的气候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景德镇市可以种植冬枣。但从气候条件来看,景德镇市较沾化县具有降水多、气温高、日照少的特点;根据景德镇试种冬枣的生长发育情况,对景德镇与沾化冬枣生长发育期间的气候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景德镇市冬枣生长发育期间的气象条件不如沾化县,主要表现在4~6月多暴雨、少日照,7~9月高温和干旱,景德镇冬枣病虫害较沾化严重。因此,景德镇市在引种冬枣过程中,要注意选择排灌方便、背风向阳的地段建园,并注意做好干旱预防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沾化冬枣 引种 景德镇市 沾化县 气候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德镇市2008~2009年3次低温连阴雨过程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柳守煜 邹新红 陈鲍发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9期135-137,共3页
分析了2008~2009年发生在江西省景德镇市的3次明显的连续低温雨雪天气过程特点及产生原因,该结论对预报低温连阴雨天气过程及低温雨雪灾情评估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景德镇 持续低温 形势场配置 天气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景德镇市春季连阴雨灾害天气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邹新红 《河北农业科学》 2009年第7期82-83,共2页
分析了2009年2-3月景德镇市出现的1次连阴雨灾害天气过程的天气特点、灾害特点以及成灾的原因等,初步评估了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关键词 景德镇市 春季 连阴雨 灾害天气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冬季景德镇市低温连阴雨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俞景璞 陈鲍发 《江西农业》 2019年第8期49-50,63,共3页
本文利用江西省景德镇市气象台的观测资料,统计2018年冬季(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3轮持续低温连阴雨过程。分析表明,2018年冬季景德镇市的低温阴雨天气过程累积雨量是历年均值的2倍左右,日照总时间仅为历年均值的1/3,具有出现时间早、... 本文利用江西省景德镇市气象台的观测资料,统计2018年冬季(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3轮持续低温连阴雨过程。分析表明,2018年冬季景德镇市的低温阴雨天气过程累积雨量是历年均值的2倍左右,日照总时间仅为历年均值的1/3,具有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过程降水量多、日照特别少等特点。无论是连阴雨持续的天数还是过程雨量均为历史罕见,多个指标位列历史同期第1位,给景德镇市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连阴雨 气温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德镇市山洪地质灾害预警平台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蔡俊峰 陈鲍发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8期325-325,331,共2页
结合景德镇当地实际情况,选取该市10个灾害隐患点作为预警区域,初步制订了预警指标,并开发了简易的预警平台,以期提高山洪地质灾害服务水平。
关键词 山洪地质灾害 预警等级 预警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德镇市2009年7月22日偏食期间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吕硕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2期167-169,共3页
分析了2009年7月22日景德镇日偏食期间温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日偏食造成景德镇市气温、草面温度和地面温度明显下降,其中气温下降了1.8℃,草温下降了9.8℃,地温下降了12.7℃。对于研究日偏食等天文奇观出现时天气要素的变化情况有... 分析了2009年7月22日景德镇日偏食期间温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日偏食造成景德镇市气温、草面温度和地面温度明显下降,其中气温下降了1.8℃,草温下降了9.8℃,地温下降了12.7℃。对于研究日偏食等天文奇观出现时天气要素的变化情况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市 日偏食 温度 变化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德镇市2012年春季连阴雨天气对农业的影响初步评估 被引量:1
16
作者 龚阳森 《河北农业科学》 2012年第4期102-104,108,共4页
2012年1月1日~3月9日景德镇市出现了长时间连阴雨天气。利用2012年1~3月景德镇市国家气象观测站观测数据和1981~2010年景德镇市常规气象统计资料平均数据,结合景德镇市气象局、景德镇市农业局对灾情的调查数据对此次连阴雨天气过程... 2012年1月1日~3月9日景德镇市出现了长时间连阴雨天气。利用2012年1~3月景德镇市国家气象观测站观测数据和1981~2010年景德镇市常规气象统计资料平均数据,结合景德镇市气象局、景德镇市农业局对灾情的调查数据对此次连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1月1日~3月9日景德镇市连阴雨天气过程具有降水量大、气温偏低、日照明显偏少的特点;此次受灾范围大、损失重,农业应急准备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评估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市 春季连阴雨 灾害 初步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德镇市盛夏不同区域气温特点及其预报
17
作者 柳守煜 邹新红 陈鲍发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23期290-291,共2页
通过对景德镇市5个样点的盛夏季气温连续观测,并与气象站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别对该市各区域夏季气温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区域气温不一致,最高气温出现在城市中心,并逐渐向外递减;根据观测值拟合了各区域气温线性回归方程进行... 通过对景德镇市5个样点的盛夏季气温连续观测,并与气象站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别对该市各区域夏季气温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区域气温不一致,最高气温出现在城市中心,并逐渐向外递减;根据观测值拟合了各区域气温线性回归方程进行温度预报,以提供更加优质的城市气象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夏 不同区域 气温特点 预报 江西景德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德镇市板栗生长气候条件及栽培技术
18
作者 杜萍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21期142-142,共1页
介绍景德镇市板栗生长气候条件及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利用优种资源、实施"山上再造"工程、繁殖方法、施肥、松土、新法剪枝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充分利用气候、土地资源进行板栗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板栗 生长气候条件 栽培技术 江西景德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德镇种植免耕稻草全程覆盖马铃薯的气象条件分析
19
作者 程咏冰 《河北农业科学》 2009年第6期18-19,共2页
通过对景德镇市与广西玉林市的气候条件比较,发现在免耕稻草全程覆盖马铃薯种植期间,景德镇市的气温条件没有玉林市好,但日照和降水条件较玉林市优越。根据马铃薯种植的气象条件要求和景德镇市气候条件,确定景德镇市免耕稻草全程覆盖马... 通过对景德镇市与广西玉林市的气候条件比较,发现在免耕稻草全程覆盖马铃薯种植期间,景德镇市的气温条件没有玉林市好,但日照和降水条件较玉林市优越。根据马铃薯种植的气象条件要求和景德镇市气候条件,确定景德镇市免耕稻草全程覆盖马铃薯种植时期宜在9月上旬至12月上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气象条件 稻草覆盖 景德镇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德镇市7月7-8日的强降水特点与预报服务总结
20
作者 周江 吴美芳 陈鲍发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第11期155-156,共2页
本文采用统计分析、图像识别等方法分析了景德镇市2020年7月7-8日的连续特大暴雨过程。主要结论有:本轮强降水的强度48小时累积雨量超过70年一遇,浮梁县的部分地区降水强度达百年一遇。具备强降水范围大,昌江流域、乐安河流域同时超警;... 本文采用统计分析、图像识别等方法分析了景德镇市2020年7月7-8日的连续特大暴雨过程。主要结论有:本轮强降水的强度48小时累积雨量超过70年一遇,浮梁县的部分地区降水强度达百年一遇。具备强降水范围大,昌江流域、乐安河流域同时超警;短时雨强特别大,3~6小时之内即可致灾;雨带在浮梁中北部徘徊、南北摆动,移动缓慢等特点。与7月2日开始的强降水过程之间无明显间歇,导致一周之内昌江流域出现4次编号洪水。气象部门对强降水过程从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均做出了准确的预估,但对于强降水的强度、持续时间估计不足,精准度仍有待提高。这些均为今后继续做好汛期气象服务提供了样本及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大暴雨 强降水特点 预报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