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衰老或肿瘤:癌基因诱导的双向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司晓宇 罗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30-1535,共6页
在大部分的肿瘤中都发现有癌基因的活化,癌基因的活化被认为是导致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然而,在野生型细胞内,癌基因的活化可以诱导细胞衰老,称为癌基因诱导的细胞衰老(oncogene-induced senescence,OIS),从而抑制进一步的肿瘤发生.因而... 在大部分的肿瘤中都发现有癌基因的活化,癌基因的活化被认为是导致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然而,在野生型细胞内,癌基因的活化可以诱导细胞衰老,称为癌基因诱导的细胞衰老(oncogene-induced senescence,OIS),从而抑制进一步的肿瘤发生.因而,癌基因的活化具有诱导衰老或肿瘤的双向性.DNA损伤调控反应(DNA damage checkpoint response,DDR)是细胞应对DNA损伤时感应损伤,从而延迟或阻滞细胞周期进程的一种分子信号传递通路,是诱导细胞衰老的重要机制.癌基因的活化可以引发DNA损伤信号的产生,从而激活DDR,诱导细胞衰老.在DDR异常时,癌基因的激活可引发DNA的过度复制与细胞的过度增殖,并导致基因组不稳定性的积累,最终导致肿瘤发生.DDR的完整性决定了癌基因诱导的双向性.DDR在癌基因诱导中的重要作用,提示了保持和恢复DDR的完整性可以作为肿瘤预防和治疗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基因 细胞衰老 癌基因诱导的衰老 DNA损伤调控反应 DNA过度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或肿瘤:端粒酶和p53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张秀峰 唐文如 罗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1-456,共6页
端粒酶和p53两者在肿瘤和衰老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在人类大多数的肿瘤中都发现了这一现象:p53基因发生突变和端粒酶的重新激活。端粒酶和p53基因的治疗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论述了端粒酶或p53基因敲除... 端粒酶和p53两者在肿瘤和衰老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在人类大多数的肿瘤中都发现了这一现象:p53基因发生突变和端粒酶的重新激活。端粒酶和p53基因的治疗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论述了端粒酶或p53基因敲除的不同组合的小鼠模型(mTR-/-p53+/+;mTR-/-P53-/-)的衰老与肿瘤表型,对端粒功能异常可抑制或促进肿瘤发生的辩证作用作一综述,以期理解p53与端粒酶在衰老与肿瘤发生中的辩证相互作用,寻求一种治疗肿瘤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P53 肿瘤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变P53功能研究新进展与个性化的肿瘤治疗新策略 被引量:23
3
作者 陆思千 贾舒婷 罗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9-548,共10页
p53是迄今为止研究最多的一种抑癌蛋白,最新研究仍在不断地揭示p53在调控机体代谢、生殖方面的新功能。同时,也揭示了不同p53突变蛋白的获得性新功能在肿瘤发生中的促进作用。这些研究对于了解p53突变的个性化新功能,寻找再激活野生型p... p53是迄今为止研究最多的一种抑癌蛋白,最新研究仍在不断地揭示p53在调控机体代谢、生殖方面的新功能。同时,也揭示了不同p53突变蛋白的获得性新功能在肿瘤发生中的促进作用。这些研究对于了解p53突变的个性化新功能,寻找再激活野生型p53,校正突变p53的新途径奠定了基础,不同突变p53蛋白的个性化治疗将是未来肿瘤治疗的热点。文章综述了已发现的一些突变p53的获得性新功能,及针对不同的p53功能缺陷进行的p53蛋白功能再激活的策略:通过小分子或多肽再激活肿瘤细胞中的p53突变蛋白的野生型功能;通过重组的腺病毒在肿瘤细胞中表达野生型p53蛋白;通过抑制MDM2与p53的相互作用稳定野生型p53蛋白。对p53不同位点突变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制定更合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寻求更有效的肿瘤治疗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癌蛋白 P53突变 个性化治疗 p53蛋白功能再激活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rner综合征小鼠模型在早衰与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贾舒婷 杨世华 罗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85-790,共6页
Werner综合征(Werner syndrome,WS)是一种罕见的人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一直以来该病作为研究人类早老综合征的典型病例而受到关注。Werner蛋白(WRN)是Werner综合征中突变的核蛋白,最近的生化及遗传学研究证明WRN在DNA复制、DNA损伤... Werner综合征(Werner syndrome,WS)是一种罕见的人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一直以来该病作为研究人类早老综合征的典型病例而受到关注。Werner蛋白(WRN)是Werner综合征中突变的核蛋白,最近的生化及遗传学研究证明WRN在DNA复制、DNA损伤修复以及端粒的维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综述了Werner综合征的分子遗传学机理及端粒和WRN在Werner综合征发病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双敲除Wrn与端粒酶基因建立的小鼠模型忠实地再现了人类Werner综合征,这种Werner综合征小鼠模型因其同时具有早衰与肿瘤表型而在研究人类肿瘤及衰老的相关性中起到的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RNER综合征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 早衰 端粒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T——端粒延长替代机制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晓明 唐文如 罗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85-1191,共7页
端粒长度和结构的稳定与肿瘤及衰老的发生密切相关,端粒维持机制是细胞增殖的必要条件,端粒维持机制的激活是肿瘤细胞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种端粒维持机制可能是通过重新激活端粒酶,使细胞快速增殖。在端粒酶失活或不足的情况下... 端粒长度和结构的稳定与肿瘤及衰老的发生密切相关,端粒维持机制是细胞增殖的必要条件,端粒维持机制的激活是肿瘤细胞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种端粒维持机制可能是通过重新激活端粒酶,使细胞快速增殖。在端粒酶失活或不足的情况下,也存在着一种或多种维持和增加端粒长度的机制,统称为端粒延长替代机制(Alterative lengthening of telomere,ALT)。其特点包括:具有不均一的端粒长度,存在与ALT相关的PML小体(APBs)以及同源重组增加。ALT细胞内存在的ALT相关蛋白及异常活跃的同源重组为ALT机制的激活和维持提供了可能。文章综述了ALT的特征性表型、与端粒酶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对ALT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利于阐明衰老与肿瘤之间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延长替代机制 与ALT相关的PML小体 同源重组 端粒蛋白复合体 端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