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托工程训练中心优质资源构建大学生创新平台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春荣 滕宝仁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7-149,共3页
对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基本资源配置进行了分析。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工程训练中心要有专兼职教师队伍、独立场所、先进的制造设备与工艺、计算机辅助系统、网络信息平台等优质资源。提出构建大学生创新平台的主要措施:建立... 对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基本资源配置进行了分析。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工程训练中心要有专兼职教师队伍、独立场所、先进的制造设备与工艺、计算机辅助系统、网络信息平台等优质资源。提出构建大学生创新平台的主要措施:建立多层次教学体系、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组建学生创新团队、争取资源扶持以及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训练中心 实践教学 创新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式工程训练课程设计与实践--以桌面式3D打印机设计装配课程为例
2
作者 朱海龙 赵成俊 +1 位作者 唐玉辉 黎振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165,共4页
传统工程训练的教学模式偏重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不足。项目式学习(PBL)通过实践项目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采用桌面式3D打印机的设计与装配这一项目式工程训练课程作为理论结合实践的案例,探讨... 传统工程训练的教学模式偏重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不足。项目式学习(PBL)通过实践项目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采用桌面式3D打印机的设计与装配这一项目式工程训练课程作为理论结合实践的案例,探讨了该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整合机械和电子等多学科知识,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工程教育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策略,对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工程人才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 工程训练 3D打印机 课程设计 实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铝合金自冲铆接头裂纹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邢保英 陈锦聪 +3 位作者 阎治铭 张洪申 曾凯 邹春芽 《工程设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9-366,共8页
针对2024铝合金自冲铆接头底部易出现裂纹的问题,通过铆接实验来分析裂纹形成机理,并结合2024铝合金板材先退火再铆接的工艺开展裂纹抑制研究;同时,对比了接头剖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并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 针对2024铝合金自冲铆接头底部易出现裂纹的问题,通过铆接实验来分析裂纹形成机理,并结合2024铝合金板材先退火再铆接的工艺开展裂纹抑制研究;同时,对比了接头剖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并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对接头断口特征进行分析,以探究其失效机理,进而分析热处理工艺对接头力学性能和失效形式的影响。结果表明,2024铝合金板材经360℃退火处理后,其塑性和延伸率显著提高,硬度下降了23.6%。当2024铝合金板材未经退火处理直接进行铆接时,裂纹萌生点位于铆钉管腿尖区域,接头底部出现沿径向分布的宏观裂纹;退火处理后接头底部无明显裂纹,连接点的密封性、抗腐蚀性能显著增强。未退火处理组接头剖面的晶粒结构粗大、不规则,且铆钉管腿尖区域的变形较大,而退火处理组接头剖面的晶粒结构细化且更匀称。退火处理组接头的静强度下降了12.93%,但失效位移和能量吸收值分别提高了27.3%和19.31%,其失效形式由上板完全断裂转变为下板撕裂,且连接点底部被铆扣拉穿,断口由脆性断裂转变为韧性断裂。研究结果可为自冲铆接工艺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4铝合金 自冲铆接头 裂纹 热处理工艺 力学性能 失效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晶硅在微波场中动态升温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蔺琎 亢若谷 +2 位作者 郭胜惠 苏杰 尚小标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21,共7页
为研究多晶硅在微波熔炼中的动态升温特性,优化微波熔炼工艺参数,以多晶硅为原料进行微波熔炼实验,探讨微波功率、物料量和物料粒度等因素对多晶硅在微波场中升温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微波功率、减少物料质量,有利于提高物料... 为研究多晶硅在微波熔炼中的动态升温特性,优化微波熔炼工艺参数,以多晶硅为原料进行微波熔炼实验,探讨微波功率、物料量和物料粒度等因素对多晶硅在微波场中升温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微波功率、减少物料质量,有利于提高物料在微波场中的升温效率;在实验范围内,粒度越小,物料在微波场中的升温速率越快;按重要隶属度排行,功率条件重要度最高,其次是物料质量,粒度对物料升温速率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多晶硅 功率 物料量 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高增压方式的航空活塞发动机变海拔工作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贵升 胡闪 +3 位作者 沈颖刚 孙敏 龚航 杨杰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53,共11页
以一台直列四冲程压燃式航空活塞发动机为研究机型,通过GT-Power构建一维热力学模型,首先对比研究了不同海拔下固定截面增压(fixed geometry turbocharger,FGT)、可变几何截面增压(variable geometry turbocharger,VGT)和两级可变几何... 以一台直列四冲程压燃式航空活塞发动机为研究机型,通过GT-Power构建一维热力学模型,首先对比研究了不同海拔下固定截面增压(fixed geometry turbocharger,FGT)、可变几何截面增压(variable geometry turbocharger,VGT)和两级可变几何截面增压(twinvariable geometry turbocharger,TVGT)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然后基于搭建的TVGT增压系统,探究了高、低压级VGT叶片开度对发动机变海拔条件下工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海拔和转速工况下,发动机匹配TVGT增压系统后,其海拔适应性更佳。针对TVGT系统,在不同海拔下,当高压级VGT叶片开度位于0.2~0.4范围内,低压级VGT叶片开度位于0.6~0.8范围内时可以获得较高的动力性及经济性。通过对高、低压级VGT叶片开度的优化,在巡航工况转速3397 r/min时可在6000 m海拔下实现106.8%的功率恢复目标,可满足发动机对高海拔工作运行的功率恢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燃式航空活塞发动机 变海拔 两级可变几何截面增压 性能 功率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手机麦克风的电动汽车轴承异响快速分析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蒋旭 李庚 +1 位作者 陈杰 刘子超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9期91-95,共5页
为实现新能源汽车减速器轴承异响的快速检测,提出使用手机麦克风检测汽车异响的快速分析方法。结合阶比分析与包络分析对非稳态工况下的新能源汽车减速器轴承进行故障诊断。通过手机麦克风采集异响噪声;从噪声信号的时频谱中提取转速信... 为实现新能源汽车减速器轴承异响的快速检测,提出使用手机麦克风检测汽车异响的快速分析方法。结合阶比分析与包络分析对非稳态工况下的新能源汽车减速器轴承进行故障诊断。通过手机麦克风采集异响噪声;从噪声信号的时频谱中提取转速信息,并将转速信息用于阶比分析,从而将非稳态的时域信号转换为稳态的角域信号;使用快速谱峭度技术确定轴承异响的频带,通过对该频带的滤波与包络分析提取轴承故障特征。对含有轴承故障的新能源汽车进行异响采集及数据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响分析 轴承故障 快速谱峭度 阶比分析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势能驱动车凸轮设计
7
作者 李江波 吕玉波 +2 位作者 杨烜豪 王海鹏 龚航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4,共7页
根据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命题要求,介绍一种逆向设计凸轮的方法,采用凸轮控制齿轮齿条机构实现势能驱动车转向功能。设计势能驱动车前轮理论轨迹,对势能驱动车的传动机构和转向机构进行分析设计并确定进行。采用ADAM... 根据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命题要求,介绍一种逆向设计凸轮的方法,采用凸轮控制齿轮齿条机构实现势能驱动车转向功能。设计势能驱动车前轮理论轨迹,对势能驱动车的传动机构和转向机构进行分析设计并确定进行。采用ADAMS建立的势能驱动车转向机构模型,通过规划前轮运动轨迹计算前轮转向所需角度,反推出齿轮齿条与凸轮接触点的位置关系,间接得到理论轮廓,进而通过UG包络处理得到实际轮廓。通过实物模型的制作与运行,势能驱动车全程轨迹重合度较好,验证了此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势能驱动车 齿轮齿条 ADAMS 凸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车辆补强板冲压成形的过程耦合参数优化
8
作者 李慕译 王乾香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0-45,共6页
为了减小轨道车辆补强板拉延成形的最大减波率、提高补强板拉延成形质量,提出了基于精英蜂群算法的过程耦合参数优化方法。建立了补强板冲压成形的数值模拟模型,并基于厂家数据对模型精度进行了验证。建立了以表面起皱为约束、最小化最... 为了减小轨道车辆补强板拉延成形的最大减波率、提高补强板拉延成形质量,提出了基于精英蜂群算法的过程耦合参数优化方法。建立了补强板冲压成形的数值模拟模型,并基于厂家数据对模型精度进行了验证。建立了以表面起皱为约束、最小化最大减波率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分析了过程工艺参数的耦合性。通过类比,将过程耦合参数优化问题转化为蜂群算法优化问题。引入了社会群精英学习策略,定义了虚拟精英核的概念,使用基于虚拟精英核的蜜蜂引导更新方式,设计了基于精英蜂群算法的过程耦合参数优化步骤。经试验验证,精英蜂群算法优化后的补强板最大减波率均值比优化前(厂家产品)减小了25.24%,有效提高了补强板拉延成形质量。试验结果验证了精英蜂群算法在补强板拉延参数优化中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强板 冲压成形 虚拟精英核 社会群精英学习 过程耦合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荞麦淀粉、蛋白质和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凤花 朱海龙 +1 位作者 杨菊 席志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81-284,共4页
淀粉、蛋白质和总黄酮是荞麦中重要的营养成分和药理保健功能因子,实现对荞麦内部成分的快速检测对荞麦资源开发、育种和加工等环节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选用来自不同产地的40个荞麦样品,测定其淀粉、蛋白质和总黄酮含量... 淀粉、蛋白质和总黄酮是荞麦中重要的营养成分和药理保健功能因子,实现对荞麦内部成分的快速检测对荞麦资源开发、育种和加工等环节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选用来自不同产地的40个荞麦样品,测定其淀粉、蛋白质和总黄酮含量,采用FieldSpec 3光谱仪采集了其光谱信息。将40个样本随机分成了预测集和验证集,其中预测集30个,验证集10个。通过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建立了荞麦淀粉、蛋白质和总黄酮含量的预测模型,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首先经平滑与多元散射校正预处理,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建立的荞麦淀粉含量的预测模型预测值和测量值相关性高,相关度为0.8719,相对误差小,为1.82%,说明该方法预测荞麦淀粉含量是可行的。但对荞麦蛋白质和总黄酮含量的预测并不理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荞麦淀粉 蛋白质 总黄酮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气体淬火残余应力的有限元模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利 李自良 杨东方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75-178,共4页
雾化气体淬火是一种新型的热处理工艺。本文针对45钢试件在雾化气体淬火时的应力,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淬火过程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耦合模拟分析,分析考虑了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热物性参数,得到了淬火后残余应力的大小与分布规律。... 雾化气体淬火是一种新型的热处理工艺。本文针对45钢试件在雾化气体淬火时的应力,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淬火过程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耦合模拟分析,分析考虑了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热物性参数,得到了淬火后残余应力的大小与分布规律。采用钻孔法实测了试件的残余应力。对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淬火残余应力的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和实验结果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淬火 钻孔法 残余应力 数值模拟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数据建模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凤花 朱海龙 戈振扬 《农业工程》 2011年第1期56-61,共6页
应用化学计量学对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建模是近红外光谱分析中的难点和关键。随着研究的深入,现有分析建模的改进算法和新方法的应用不断出现。本文详细阐述了数据预处理、定性和定量建模优化方法的研究进展。在降噪消噪方法中,小波(WT)... 应用化学计量学对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建模是近红外光谱分析中的难点和关键。随着研究的深入,现有分析建模的改进算法和新方法的应用不断出现。本文详细阐述了数据预处理、定性和定量建模优化方法的研究进展。在降噪消噪方法中,小波(WT)变换是最为常用和有效的工具,应用非常广泛。波长优化选择方法是现在研究的重点之一,主要有遗传算法(GA)、无信息变量消除方法(UVE)和连续投影算法(SPA)等。在模型优化算法中,主要是在偏最小二乘法(PLS)、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支持向量机(SVM)的基础上提出多种改进算法,能够更加有效地优化模型。但每种算法各具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不同类型待测物的数学模型,优化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将多种数学挖掘方法结合,相互取长补短,将成为今后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预处理方法 波长选择方法 建模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对钢铁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春荣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3-16,共4页
总结了钢铁材料中稀土的作用,综述了稀土对钢铁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并对稀土改善钢铁材料组织提高性能的研究和应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 稀土 钢铁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系铁基耐磨铸造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春荣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13,21,共4页
在总结硼对钢铁材料组织和性能影响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以硼为主要合金元素的硼系铁基耐磨铸造合金,讨论了提高合金性能的途径,并对硼系铁基耐磨铸造合金的应用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硼系铁基耐磨铸造合金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钢小模数齿轮氮化+超音频复合处理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阎生贡 张自华 +1 位作者 何见强 刘恩荣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1-213,共3页
45钢小模数齿轮液体氮化+超音频加热淬火复合处理层中,含有1.13%的残余奥氏体,有利于阻止齿轮表面淬火时产生裂纹。而且含氮马氏体具有较高的强韧性、较高的残余压应力、较高的硬度、耐磨性、耐蚀性、耐疲劳性、较好的回火稳定性及自润... 45钢小模数齿轮液体氮化+超音频加热淬火复合处理层中,含有1.13%的残余奥氏体,有利于阻止齿轮表面淬火时产生裂纹。而且含氮马氏体具有较高的强韧性、较高的残余压应力、较高的硬度、耐磨性、耐蚀性、耐疲劳性、较好的回火稳定性及自润滑性能,并有较理想的硬度梯度分布,强韧性配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模数齿轮 复合处理 残余奥氏体 含氮马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分对高硼白口耐磨铸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春荣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21,共3页
分析了高硼白口耐磨铸铁中各元素的作用,总结了合金成分对其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合金性能、促进高硼白口耐磨铸铁应用和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高硼白口耐磨铸铁 成分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三七主根质量的分级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于佳杨 王凤花 +2 位作者 张兆国 杨薇 朱海龙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82-685,共4页
选取干燥后的三七主根样本110个,运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获取三七主根样本图像,对图像进行灰度化、二值化以及形态学运算,提取长、宽、投影面积等特征值。结果表明,三七主根的形状可分为锥形和瘤形,分别对2种主根建立投影面积和质量的关系... 选取干燥后的三七主根样本110个,运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获取三七主根样本图像,对图像进行灰度化、二值化以及形态学运算,提取长、宽、投影面积等特征值。结果表明,三七主根的形状可分为锥形和瘤形,分别对2种主根建立投影面积和质量的关系预测模型,三七主根的质量和投影面积呈线性相关,锥形三七主根与瘤形三七主根投影面积和质量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84 9和0.986 6。采用十折交叉验证法对质量预测模型进行验证,锥形三七主根质量误差均值0.334 8 g;瘤形三七主根质量误差均值0.494 9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主根 质量 分级 图像处理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喷孔布置及喷射参数协调控制的双直喷发动机燃烧及碳烟排放特性研究
17
作者 陈淼钰 龚航 +3 位作者 黄粉莲 杨杰 陈贵升 魏峰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25,33,共10页
通过建立三维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CFD)柴油/天然气双直喷模型耦合多组分混合物简化化学动力学机理及现象学碳烟模型,模拟研究了天然气射流中心轴线与水平方向夹角α、天然气喷射持续期(natural gas injection dur... 通过建立三维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CFD)柴油/天然气双直喷模型耦合多组分混合物简化化学动力学机理及现象学碳烟模型,模拟研究了天然气射流中心轴线与水平方向夹角α、天然气喷射持续期(natural gas injection duration,NID)的协调作用对柴油微引高压直喷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及碳烟生成、氧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缩短NID可提高扩散火焰的传播速度,增加燃烧区域的化学反应速率,且最高燃烧压力、峰值放热率、最大压力升高率(maximum pressure rise rate,MPRR)、指示热效率(indicated thermal efficiency,ITE)升高;随NID缩短,A_(4)、C_(2)H_(2)消耗反应速率增加,OH生成峰值增加,碳烟生成降低而氧化增强。增大α促进了大尺度涡旋结构的生成,降低了进入挤气区域的燃料比例,同时利于ITE的改善;较短的NID下,增大α后最高燃烧压力、峰值放热率提升明显;α增大至20°可显著降低A_(4)、C_(2)H_(2)生成峰值,抑制碳烟成核及表面生长反应,降低碳烟生成。综合考虑最高燃烧压力、ITE、MPRR及碳烟排放,确定两个优化方案分别为:α=15°&NID=16.5°及α=20°&NID=2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喷 天然气发动机 射流角度 喷射持续期 碳烟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