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5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交通拥塞风险场级联失效及韧性评估研究
1
作者 赵雪亭 胡立伟 周君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6,共11页
应用信息物理系统,本文对城市交通拥塞风险场级联失效过程及量化评估韧性风险大小问题进行研究。首先,考虑城市交通拥塞风险的多维耦合特征,建立城市交通拥塞风险场真实交通路网和交通拥塞防控类型分区相互耦合的CPS(Cyber Physical Sys... 应用信息物理系统,本文对城市交通拥塞风险场级联失效过程及量化评估韧性风险大小问题进行研究。首先,考虑城市交通拥塞风险的多维耦合特征,建立城市交通拥塞风险场真实交通路网和交通拥塞防控类型分区相互耦合的CPS(Cyber Physical Systems)控制模型,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对交通域进行结构特性分析。其次,重新界定CPS特征参数,定义CPS级联失效4个过程,构建城市交通拥塞风险场CPS级联失效模型。然后,以风险因子为介入点,结合网络拓扑结构理论阐述风险扰动机理,通过归一定量化节点连通度、延误时间、平均运行速度和平均拥塞长度等韧性指标检验CPS连通性,采用不同失效-恢复策略,利用鲁棒性、破坏/恢复速率等指标评估CPS受损扰动及韧性恢复能力。案例结果显示:贵阳市城市交通拥塞风险场CPS真实交通网由170个交叉口和231条边构成,交通拥塞防控类型分区网络由21个交通指挥片区和41条边构成。CPS模型最大、最小度值分别为22、1,度值服从幂率分布函数,具备特有无标度网络特征,介数呈现指数分布;度值扰动对贵阳市真实交通路网影响程度最大,介数扰动使贵阳市交通拥塞防控类型分区影响最大。在t=2时刻,网络性能在介数扰动和度值扰动下网络性能均开始下降,介数扰动相较于度值扰动影响性能更大,均在t=7时达到最低。介数恢复效果均优于度值恢复,在介数扰动下,贵阳市真实交通路网的度值恢复和介数恢复效果均差,韧性值分别为0.01123和0.01252,显著低于交通拥塞防控类型分区的韧性值0.1355。综上,本文城市交通拥塞风险场韧性评估模型可有效实现定量化评价,对启动不同阶段交通拥塞控制策略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级联失效模型 风险扰动机理 交通拥塞风险 控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交通拥塞源参数反演性能综合对比
2
作者 赵雪亭 胡立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252,共10页
为准确掌握城市交通拥塞源内在的主要参数及扩散传播规律,以实现交通拥塞源科学管控.首先,引入用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高斯烟羽模型并进行改进,将城市交通拥塞源划分为连续交通流和一系列间断性交通流,实现高斯烟羽模型结构解析;其次,利用... 为准确掌握城市交通拥塞源内在的主要参数及扩散传播规律,以实现交通拥塞源科学管控.首先,引入用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高斯烟羽模型并进行改进,将城市交通拥塞源划分为连续交通流和一系列间断性交通流,实现高斯烟羽模型结构解析;其次,利用Griewank、Schaffer和Rastrigin 3种测试函数对“单点源”参数反演算法进行测试,最终选用人群搜索算法;最后,通过交通拥塞源观测数据,从3个维度评估5种典型目标函数在不同参数数量(单、两、三)下的性能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单参数情形下,基于单位面积交通密度偏差平方和目标函数稳定性较好;反演源强相对偏差绝对值置信区间为38.38%±9.94%,小于50.00%实验次数占全部实验次数的84.52%,各目标函数稳定性均较好;在两参数反演源强情形下,基于对数变换单位面积交通密度均方根误差目标函数准确性最高,反演源强相对偏差绝对值置信区间为51.42%±9.84%,小于50.00%实验次数占全部实验次数的92.16%,在反演位置方面,基于单位面积交通密度偏差平方和目标函数准确性最好(反演位置偏差的绝对值为37.22 m±10.64 m),基于相关系数的目标函数稳定性最强(变异系数为0.022);三参数情形下,准确性反演结果和两参数较一致,除对数变换目标函数外各目标函数源强稳定性均较差,但位置稳定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高斯烟羽模型 启发式算法 参数反演 性能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儿童行人交通安全行为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海琼 秦雅琴 +1 位作者 赵琳琳 李剑仕 《人类工效学》 2012年第1期45-49,共5页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昆明市204名儿童进行了交通安全认知和交通习惯调查。结果表明,儿童整体上获得交通安全知识媒介偏少,以5种媒介为参考,其均值为2.8333,且56.4%的儿童交通安全知识首先从父母那获得。儿童交通安全行为与儿童交...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昆明市204名儿童进行了交通安全认知和交通习惯调查。结果表明,儿童整体上获得交通安全知识媒介偏少,以5种媒介为参考,其均值为2.8333,且56.4%的儿童交通安全知识首先从父母那获得。儿童交通安全行为与儿童交通安全意识、儿童交通危险意识、儿童交通安全态度、父母交通行为显著相关。儿童交通安全行为与儿童交通安全意识和儿童交通安全态度呈二元线性关系。本研究结果可为提高儿童行人交通安全行为的方法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行人 交通安全行为 SPSS18.0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小汽车交通需求管理及应用研究——以昆明市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扬 陈幼林 朱明轩 《城市交通》 2006年第6期75-78,共4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小汽车进入家庭势不可挡。从城市布局、车、路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昆明市城市交通所面临的严峻状况,而私人小汽车的迅速增长进一步加剧了城市交通的拥挤。通过对小汽车需求管理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分析比较,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小汽车进入家庭势不可挡。从城市布局、车、路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昆明市城市交通所面临的严峻状况,而私人小汽车的迅速增长进一步加剧了城市交通的拥挤。通过对小汽车需求管理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分析比较,提出采用引导法和经济调控法来控制昆明市小汽车合理使用和发展,优化城市内部交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需求管理 城市交通 私人小汽车 交通拥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住学空间测度及儿童通学决策的影响机理——以昆明市双职工家庭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何保红 郭静辉 《城市交通》 2024年第1期92-98,共7页
当代城市家庭选择居住地时往往将临近学校作为重要参考,在缩小学住距离的同时加剧了职住分离。选取昆明市561个有学龄儿童的双职工家庭为研究对象,分析家庭空间分异对儿童通学决策的影响。首先,基于时间地理学理论构建考虑职住学三个锚... 当代城市家庭选择居住地时往往将临近学校作为重要参考,在缩小学住距离的同时加剧了职住分离。选取昆明市561个有学龄儿童的双职工家庭为研究对象,分析家庭空间分异对儿童通学决策的影响。首先,基于时间地理学理论构建考虑职住学三个锚点的家庭活动空间及测度理论模型。其次,根据测度结果将家庭活动空间划分为职住学就近型和职住学分离型两类。最后,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别探究两种模式下父母工作时长以及父母儿童组合时间窗对儿童通学时空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学住距离,父母的职住距离和工作时长对通学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就近入学政策对于促进儿童步行上学的作用有限;对于职住学分离型家庭,父母下班与儿童放学组合时间窗的宽裕程度对儿童出行影响显著,组合时间窗越宽裕,儿童小汽车出行的可能越大,因此弹性放学时间的效果也有待商榷;儿童在通学行为中的性别差异主要在职住学分离型家庭中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管理 通学出行方式 结构方程模型 时间地理学 家庭活动空间 双职工家庭 组合时间窗 昆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中心城区就医交通公平性评估
6
作者 戢晓峰 关昊天 +1 位作者 李武 何磊 《城市交通》 2022年第3期119-125,82,共8页
为科学评估城市居民就医的交通公平性,将就医场景下的交通公平划分为方式公平和空间公平。建立基于可达性差距指数(MAG)的交通方式公平性评估模型和基于基尼系数与Lorenz曲线的交通空间公平性评估模型。以昆明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 为科学评估城市居民就医的交通公平性,将就医场景下的交通公平划分为方式公平和空间公平。建立基于可达性差距指数(MAG)的交通方式公平性评估模型和基于基尼系数与Lorenz曲线的交通空间公平性评估模型。以昆明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就医交通可达性呈现由中心向外围递减的空间模式,整体上表现出西北高于东南的空间特征;在方式公平层面,私人小汽车交通的可达性整体上优于公共交通,研究区域内MAG≤0.37的街道数量占56%,表明昆明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的发展失衡现象总体不显著;在空间公平层面,公共交通的基尼系数为0.374,私人小汽车交通的基尼系数为0.307,表明就医场景下公共交通的空间排斥高于私人小汽车交通。未来,一方面要在城市医疗服务资源配置中注重人口集聚导向,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公共交通供给水平,从空间层面保障就医交通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医交通公平性 可达性 方式公平 空间公平 MAG指数 LORENZ曲线 昆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公共交通运营服务水平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苏友富 孙静怡 +1 位作者 王瑞 李亚军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8年第6期91-93,共3页
针对昆明市公交水平发展不高的问题,从公交运营服务水平角度出发,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模糊评价方法对其进行了评价,并结合实际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 公交 服务水平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园空间使用绩效与交通可达性关系研究--以昆明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桔 王芳宇 何保红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3年第4期16-22,共7页
公园是城市重要的公共开放空间。公共设施或空间的建设运营投入较高与部分空间实际使用绩效较低形成现实矛盾。为了推进城市蓝绿空间的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公共空间的公共性,研究者不断从更多视角关注公共设施或空间的使用绩效与可达性... 公园是城市重要的公共开放空间。公共设施或空间的建设运营投入较高与部分空间实际使用绩效较低形成现实矛盾。为了推进城市蓝绿空间的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公共空间的公共性,研究者不断从更多视角关注公共设施或空间的使用绩效与可达性。以昆明市中心城区31个城市公园为例,提出测度公园空间使用绩效更具有时效性和准确性的数据和方法,然后结合多种交通方式可达性建立线性回归模型,量化两者的关联性;最后根据不同聚类的关系来分析四类公园的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和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步行可达性对公园外部空间使用绩效影响最显著;大部分公园空间使用绩效和交通可达性较为匹配,但低水平匹配居多,需要从空间平衡布局方面提出城市公共资源有效配置的规划策略;对关系不匹配的公园,需要关注公园运营管理和周边建设两方面存在的滞后要素。研究结果对城市公园公共性的充分发挥和持续性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使用绩效 交通可达性 城市公园 丘陵地区 昆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乘客需求的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何静 张夕阳 +1 位作者 李延欢 李腾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73,79,共8页
[目的]基于乘客需求对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进行评价,不仅能推动服务质量提升,提高乘客的出行满意度,而且有利于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法]引入QFD(质量功能展开)理论获取乘客需求数据,进行识别、归类及筛选... [目的]基于乘客需求对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进行评价,不仅能推动服务质量提升,提高乘客的出行满意度,而且有利于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法]引入QFD(质量功能展开)理论获取乘客需求数据,进行识别、归类及筛选,凝炼为评价指标,构建基于乘客需求的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各指标组合权重,通过云模型得出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引入IPA(重要度-绩效分析法)对评价结果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挖掘各评价指标对整体服务质量的影响优先级。以昆明地铁首期工程为例,依据实际调查数据,通过云模型得出该线路的最终服务质量评价结果并进行IPA分析。[结果及结论]昆明地铁首期工程的服务质量评价结果为比较满意,与该项目实际调研结论相符,证明了基于乘客需求的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对该实例评价结果进行IPA分析后,提出了提升昆明地铁首期工程服务质量的具体策略:协调换乘,增加发车频次,根据天气及时调整通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乘客需求 服务质量评价 质量功能展开 组合赋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交通拥塞影响范围确定及关键路段识别
10
作者 赵雪亭 胡立伟 寇芳玲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9-1397,共9页
为研究非点源交通拥塞的影响范围及关键路段识别,引入风险场强理论、区域生长法对烟羽模型进行适应性改进,以确定最大、核心影响范围及识别关键路段.首先,对非点源交通拥塞的“源-路径-汇”进行界定,以2021年贵阳市的交通调查数据、交... 为研究非点源交通拥塞的影响范围及关键路段识别,引入风险场强理论、区域生长法对烟羽模型进行适应性改进,以确定最大、核心影响范围及识别关键路段.首先,对非点源交通拥塞的“源-路径-汇”进行界定,以2021年贵阳市的交通调查数据、交通状态数据等为基础,构建非点源交通拥塞的“源”风险场强模型;考虑不同土地利用性质的交通影响力及不同道路等级调整系数并进行标定,建立基于不同“源”风险的最大影响范围识别模型,引入区域生长法建立路段核心区影响范围确定模型;最后,以路段交通量、长度、时间构建交通拥塞路段损伤性评价指数并对交通拥塞程度进行定量化研究,对原有模型、改进模型及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性质和不同道路等级对路段交通拥塞影响程度不同;改进后的不同“源”风险影响范围识别模型有效性较强,且预测精度提高3.54%,更接近实际情况;考虑区域生长法的路段交通拥塞核心区影响范围准确性更高,与实际情况仅相差2.66%.综上所述,本研究为城市非点源交通拥塞累积性风险区范围划定和风险关键路径确定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对进一步开展不同交通拥塞发生类型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区域生长法 风险评估 交通拥塞 损伤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作日与休息日对比的昆明地铁站点建成环境对客流的影响机制
11
作者 李智博 张丽莉 +1 位作者 何保红 郭静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0-145,共6页
[目的]为了研究地铁站点建成环境对站点客流的影响机制,以昆明市地铁站点为例,分析建成环境对工作日与休息日不同客源客流的影响机理。[方法]利用昆明市轨道交通AFC(自动售检票)刷卡数据和POI(多系统接入平台)数据,将站点客流细分为发... [目的]为了研究地铁站点建成环境对站点客流的影响机制,以昆明市地铁站点为例,分析建成环境对工作日与休息日不同客源客流的影响机理。[方法]利用昆明市轨道交通AFC(自动售检票)刷卡数据和POI(多系统接入平台)数据,将站点客流细分为发生客流与吸引客流两类。在此基础上进行日变特征及空间可视化分析,建立不同性质客流的工作日、休息日影响机理模型。[结果及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客流高吸引型站点集中于主城及新城中心,客流高发生型站点分布于城市近、远郊区。站点建成环境对客流影响机制与客流特征显著相关,土地利用优势度对发生客流起抑制作用,对吸引客流起促进作用;约束型设施、公交线网密度仅对吸引客流产生显著影响;路网密度和休闲型设施对发生、吸引客流的影响程度不同。随着工作日到休息日的时间变化,土地利用优势度对发生客流的影响消失,而公交线网密度对吸引客流的影响开始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站点建成环境 客流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观点集萃
12
作者 雷舒宇 张宇 +23 位作者 康浩 李健波 龙俊仁 郭惠莉 黄启乐 张亚男 周延虎 陆辉 张江山 张鹏程 陈峻 程龙 杨超 涂颖菲 邵丹 施文俊 陈晓荣 逄莹 孙俊 黄黎晨 周军 邓琪 张伟 李健 《城市交通》 2024年第6期110-119,127,共11页
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是中国城市交通领域学术思想活跃、影响广泛的重要会议。2024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以“绿色数智提质增效”为主题,聚焦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技术提升城市交通服务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会议重点关注面... 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是中国城市交通领域学术思想活跃、影响广泛的重要会议。2024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以“绿色数智提质增效”为主题,聚焦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技术提升城市交通服务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会议重点关注面向2035的综合交通规划,站城一体,轨道交通降本增效,大语言模型,绿色出行与共享骑行,大中学生交通实践,数字赋能城市交通规划,交通枢纽服务,停车治理以及公共交通、物流体系发展等议题。本届年会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专业委员会主办,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办,是城市交通规划专业委员会1979年成立以来的第36次年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数智 交通规划 轨道交通 站城一体 大语言模型 绿色出行 停车治理 物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视角下职业女性出行行为影响机理研究——昆明市主城区和呈贡新城对比
13
作者 严志秀 何保红 郭静辉 《城市交通》 2024年第6期69-78,共10页
职业女性日常出行行为随着家庭事务分工和居住地建成环境而发生改变,亟待从家庭视角审视这些因素对女性出行行为的影响机理。以昆明市主城区和呈贡新城1 071户双职工家庭为研究对象,对比女性日常出行特征,构建二项Logit模型分析女性出... 职业女性日常出行行为随着家庭事务分工和居住地建成环境而发生改变,亟待从家庭视角审视这些因素对女性出行行为的影响机理。以昆明市主城区和呈贡新城1 071户双职工家庭为研究对象,对比女性日常出行特征,构建二项Logit模型分析女性出行行为影响因素与机理。结果表明,居住地建成环境和家庭事务分工直接影响女性出行行为。女性小汽车出行方式对居住地建成环境的敏感度显著高于男性,低密度、低混合度和缺乏完善公共交通设施的新城区居住地建成环境会促使女性更加被动地选择小汽车出行。家庭事务分工对女性出行链类型的影响较大,有接送儿童家庭中女性复杂出行链比例为82%。由此提出未来新城区空间规划需要关注女性不同出行目的地的时空需求,配置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行为 出行链 影响因素 家庭事务分工 居住地建成环境 女性 昆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双向变流装置的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研究进展
14
作者 常雨欣 陈佳琪 +1 位作者 祁生花 沈世全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8-192,197,共6页
[目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传统的牵引供电系统大多采用二极管整流机组,该方式存在电能只能单向流动、再生制动能量无法回馈到供电系统等问题。可有效解决此问题的基于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双向变流装置已研制成功,并有应用案例... [目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传统的牵引供电系统大多采用二极管整流机组,该方式存在电能只能单向流动、再生制动能量无法回馈到供电系统等问题。可有效解决此问题的基于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双向变流装置已研制成功,并有应用案例。为了促进双向变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需了解双向变流装置的研究进展。[方法]阐述了双向变流装置特点,整流/逆变双向变流技术概要及双向变流能量综合管理系统构架。分析了双向变流装置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阐述了2个电压控制策略(恒压控制策略、下垂控制策略)的直流电压、电流输出外特性。介绍了既有的潮流计算算法,探讨了含双向变流装置的城市轨道牵引供电系统的算法要求。[结果及结论]双向变流装置在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的成功应用,实现了列车的再生制动能量回馈,提高了整个供电系统的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牵引供电系统 双向变流装置 潮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城市新区的停车关键问题及改善策略研究——以昆明市呈贡新区为例
15
作者 张翔 郭淼 +1 位作者 唐翀 苏镜荣 《交通工程》 2024年第6期13-20,26,共9页
面向城市新区中的停车问题,以昆明市呈贡新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采集路内停车、路外停车和停车特征等相关数据,对城市新区的停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城市新区停车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和改善策略。研究结果可为促进城市新区... 面向城市新区中的停车问题,以昆明市呈贡新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采集路内停车、路外停车和停车特征等相关数据,对城市新区的停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城市新区停车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和改善策略。研究结果可为促进城市新区停车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新区 停车调查 停车特征分析 停车规划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期充电数据和增强鲸鱼优化算法的锂离子电池容量预测
16
作者 陈峥 彭月 +3 位作者 胡竞元 申江卫 肖仁鑫 夏雪磊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9-330,共12页
为解决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对锂离子电池容量进行预测时,难以获取完整充电数据、数据采样精度低和特征因子提取质量不佳等问题,本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短期充电数据和增强鲸鱼优化算法的锂离子电池容量预测方法。首先,为提升数据精度,利用... 为解决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对锂离子电池容量进行预测时,难以获取完整充电数据、数据采样精度低和特征因子提取质量不佳等问题,本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短期充电数据和增强鲸鱼优化算法的锂离子电池容量预测方法。首先,为提升数据精度,利用三次样条插值对充电数据进行补充。其次,通过挖掘充电电压曲线与容量衰退之间的规律,确定特征因子为某充电时间区间的电压增量,并利用增强鲸鱼算法,从短期充电数据中实现了老化特征的有效提取。随后,构建了高斯过程回归容量预测模型,在确定训练数据量后,对比了不同算法的预测结果,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将该方法在不同电池上进行测试,验证了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结果表明:对于实验室数据集,将前15%老化特征作为训练集时,可将该类电池最大误差控制在2.49%以内,且97%的预测误差控制在1.5%内;对于公开数据集,仅12组训练数据就能将该类电池最大误差控制在1%以内,实现了利用低精度和短期充电数据对电池容量的准确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短期充电数据 容量预测 增强鲸鱼优化算法 高斯过程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锂离子电池组冷却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
17
作者 申江卫 于帅 +2 位作者 李希进 陈峥 夏雪磊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6,共9页
针对锂离子电池组存在散热不足和系统能耗高问题,利用Fluent软件分析了不同半圆弧形液冷板结构对电池组散热性能及流体域压降的影响。基于电池组的最高温度、最大温差和压降这3个关键指标,设计了8组冷却结构,并选取结构2进一步对冷却液... 针对锂离子电池组存在散热不足和系统能耗高问题,利用Fluent软件分析了不同半圆弧形液冷板结构对电池组散热性能及流体域压降的影响。基于电池组的最高温度、最大温差和压降这3个关键指标,设计了8组冷却结构,并选取结构2进一步对冷却液的入口流速、入口温度以及液冷板高度对电池组散热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单一流向结构相比,双向流结构更有利于改善电池组的温度均衡性;调整进出口位置会改变冷却液的流动分布,进而影响电池组的散热性能;增加冷却液流速可降低电池组的最高温度和温差,但当流速超过0.3 m/s时,散热效果的提升将变得有限,且会增加系统能耗;降低冷却液温度能有效降低电池组的最高温度,但会增大电池组温度差异;增加液冷板高度有助于增强电池组的散热效果并改善温度均匀性。当冷却液流速为0.3 m/s,冷却液入口温度不低于25℃,液冷板高度不小于55 mm时,采用结构2冷却后的电池组最高温度为30.61℃,同时最大温差可控制在5℃以内,具有更好的温度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锂离子电池 冷却结构 热均衡性 Fluent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极多口进气方式对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水热特性的影响
18
作者 雷基林 戈志晖 +3 位作者 李杰 刘懿 刘锋 夏臻玮 《内燃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8,共9页
为研究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内部水热特性,改善电池内部水、热等物理性质的均匀性,提出了阳极多口进气的方式。基于单通蛇形流道进气方式,提出了四种进气方式,并建立了三维模型进行计算... 为研究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内部水热特性,改善电池内部水、热等物理性质的均匀性,提出了阳极多口进气的方式。基于单通蛇形流道进气方式,提出了四种进气方式,并建立了三维模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0.635 V电压下,使用多口进气的方式均能够提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输出性能,改善膜电流密度、膜水含量、阳极催化层氢气含量、阳极催化层水含量的均匀性,但同侧进气的方式温度均匀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阳极进气优化 数值模拟 水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双车道公路弯道路段小客车跟驰状态转移预测
19
作者 覃文文 白碧璇 +3 位作者 韩春阳 戢晓峰 谷金晶 田毕江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1,共10页
跟驰状态反映车辆间的跟随风险程度,为预测山区双车道公路弯道路段车辆跟驰状态变化路径,本文利用无人机拍摄视频数据,构建基于高阶马尔可夫链的弯道路段小客车跟驰状态转移预测模型。首先,从视频数据中提取跟驰车辆轨迹特征,采用因子... 跟驰状态反映车辆间的跟随风险程度,为预测山区双车道公路弯道路段车辆跟驰状态变化路径,本文利用无人机拍摄视频数据,构建基于高阶马尔可夫链的弯道路段小客车跟驰状态转移预测模型。首先,从视频数据中提取跟驰车辆轨迹特征,采用因子分析法提炼表征跟驰状态的公因子特征;其次,利用K-Means++算法对公因子特征进行聚类,将小客车跟驰状态分为强跟驰、弱跟驰和强弱过渡区间这3种状态;最后,引入高阶马尔可夫链模型预测山区双车道公路小客车跟驰状态转移。结果表明:强跟驰和弱跟驰状态的转移存在状态转移的过渡区间,强跟驰时,前导车对跟驰车有较强的制约性,跟驰车辆速度随前导车变化而发生延迟性变化,随着跟驰状态由强转弱,制约性会逐渐降低;七阶马尔可夫链模型对小客车跟驰状态转移预测的准确率高达97.6%以上;3种跟驰状态的自转移概率分别为97.57%、98.90%和96.74%,状态之间的转移方面,强跟驰与弱跟驰直接转移概率较低,过渡区间在转移模式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提出的方法在预测小客车跟驰状态转移时具有优越性能,研究结果可为研发前车碰撞主动安全预警系统提供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转移预测 高阶马尔可夫链 跟驰状态 山区双车道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对区域旅游交通可达性格局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陈方 李俊芳 戢晓峰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25-230,247,共7页
旅游交通可达性分析能够为区域旅游交通规划提供理论依据,而高速铁路的开通将直接改变区域旅游交通可达性格局.本文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作为节点城市旅游交通可达性的评价指标,利用Arc GIS可视化平台分析旅游交通可达性空间格局,获取... 旅游交通可达性分析能够为区域旅游交通规划提供理论依据,而高速铁路的开通将直接改变区域旅游交通可达性格局.本文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作为节点城市旅游交通可达性的评价指标,利用Arc GIS可视化平台分析旅游交通可达性空间格局,获取高铁开通前后云南省旅游交通可达性的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公路、铁路、航空和高铁的权重进行灵敏度分析,辨识出旅游交通可达性对各种交通方式权重的敏感度.结果表明:高铁途经的各城市客源地到达云南的旅游交通可达性水平均有大幅提升,旅游交通可达性的时空收敛效应显著,省外城市到达昆明的旅游交通可达性对铁路权重的敏感度较大;高铁开通之后,云南省旅游交通可达性格局总体呈现以昆明为中心向外围区域递减的'核心—外围'模式;高铁开通前后,云南省内旅游交通可达性的变化幅度较小,地区间的总体差异也不断缩小,省内高铁途经城市的旅游交通可达性对高铁权重的敏感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旅游交通可达性 空间分析 区域旅游交通规划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