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铜色牛肝菌多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曾丽萍 王心诗 +2 位作者 吴素蕊 樊建 赵天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1-154,共4页
通过对铜色牛肝菌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和活性分析,为野生铜色牛肝菌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的粗多糖为原料,并利用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和Sephadex G-100柱层析对所获得的粗多糖进行纯化,得到两种单一多... 通过对铜色牛肝菌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和活性分析,为野生铜色牛肝菌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的粗多糖为原料,并利用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和Sephadex G-100柱层析对所获得的粗多糖进行纯化,得到两种单一多糖PB-1A、PB-2A,比旋光度和紫外扫描方法鉴定多糖的纯度。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评价体系研究,比较铜色牛肝菌粗多糖及纯化后的多糖PB-1A、PB-2A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以及总还原能力。结果表明:铜色牛肝菌多纯化糖前后的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以及总还原能力呈现一定效量关系,且均为PB-2A>PB-1A>铜色牛肝菌粗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铜色牛肝菌 多糖 热水浸提法 分离纯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4个主产区无核白鸡心葡萄果皮组成成分及抗氧化能力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成涛 孙丽平 +1 位作者 孙云 庄永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85-89,共5页
以云南省4个葡萄主产区的无核白鸡心葡萄果皮为材料,对其成分及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因其生产环境不同,基本成分及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元谋地区的葡萄皮干物质和总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可能与其高日照有关。葡萄皮中脂... 以云南省4个葡萄主产区的无核白鸡心葡萄果皮为材料,对其成分及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因其生产环境不同,基本成分及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元谋地区的葡萄皮干物质和总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可能与其高日照有关。葡萄皮中脂质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葡萄皮中的单糖含量排列为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葡萄皮中的原花青素、多酚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弥勒地区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可能与其低海拔有一定的相关性;酚酸组成中芦丁和儿茶素含量较高,且在所有葡萄果皮中均有检出。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二氢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还原氧化能力为指标,对4个地区果皮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果皮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3种能力的IC50分别为12.95~14.68、8.63~11.11μg/m L和29.35~34.60μ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皮 成分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主产区夏黑果皮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唐远龙 杨成涛 +2 位作者 庄永亮 孙云 孙丽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7-150,共4页
以云南4个葡萄主产区的夏黑果皮为原料,对其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分析。以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评价了四个地区果皮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发现:同一品种的四个样品,因其生长环境不同,营养成分及组成存在... 以云南4个葡萄主产区的夏黑果皮为原料,对其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分析。以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评价了四个地区果皮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发现:同一品种的四个样品,因其生长环境不同,营养成分及组成存在明显差异。葡萄皮中脂质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单糖含量为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葡萄皮中的原花青素、多酚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酚酸组成中芦丁和儿茶素含量较高。果皮多酚提取物表现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在三种抗氧化体系中的IC50值分别在13.34-14.86μg/mL、9.15-10.64μg/mL和32.63-34.24μg/mL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皮 成分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皮疣柄牛肝菌多酚提取及对Caco-2结肠癌细胞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刘雨阳 侯玉艳 +2 位作者 吴素蕊 赵天瑞 樊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8-282,共5页
以黄皮疣柄牛肝菌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多酚含量,研究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多酚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之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并测定了所得多酚组成及其对Caco-2... 以黄皮疣柄牛肝菌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多酚含量,研究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多酚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之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并测定了所得多酚组成及其对Caco-2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为80℃,乙醇浓度为50%,料液比为1∶25 g/m L,提取1 h。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最佳提取次数为2次时,黄皮疣柄牛肝菌多酚的得率为5.46%±0.04%;在18种酚类物质中,在黄皮疣柄牛肝菌中检出5-磺基水杨酸、儿茶素和肉桂酸等8种多酚类物质,其中5-磺基水杨酸含量最高为779.00 mg/100 g;黄皮疣柄牛肝菌多酚对Caco-2结肠癌细胞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当其浓度为175μg/m L时,抑制率达55.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疣柄牛肝菌 多酚 Caco-2结肠癌细胞 抗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脉羊肚菌SOD的纯化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侯玉艳 吴素蕊 +2 位作者 张丽 赵天瑞 邰丽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47-151,共5页
采用热击法和硫酸铵分级沉淀法对所提取的黑脉羊肚菌SOD进行纯化,对纯化后酶的热稳定性、pH稳定性、敏感性及同工酶类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热击法最佳热击温度为60℃,最佳热击时间为15min;硫酸铵分级沉淀法最佳盐溶条件是采用40... 采用热击法和硫酸铵分级沉淀法对所提取的黑脉羊肚菌SOD进行纯化,对纯化后酶的热稳定性、pH稳定性、敏感性及同工酶类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热击法最佳热击温度为60℃,最佳热击时间为15min;硫酸铵分级沉淀法最佳盐溶条件是采用40%饱和度硫酸铵,最佳盐析条件是采用85%饱和度硫酸铵;所纯化的SOD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在60℃下保存60min,其酶活保留超过50%,pH适应范围为6~9;Mn2+对羊肚菌SOD有明显的激活作用,Fe2+对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SOD能耐受过氧化氢,但对氟仿-乙醇和SDS较为敏感,黑脉羊肚菌SOD属于Mn-SOD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脉羊肚菌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纯化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鳢分泌多糖和黏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孙丽平 鲍长俊 +2 位作者 柳建华 苏雪娇 孙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1-85,共5页
该研究提取了乌鳢浸养水体中的分泌多糖,制取了乌鳢皮、磷和骨中的黏多糖,并对两类多糖的单糖组成和抗氧化活性等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类多糖粗提物中分泌多糖含量较高,为66.5%;黏多糖含量为37.9%。分泌多糖主要由半乳糖382.0μg... 该研究提取了乌鳢浸养水体中的分泌多糖,制取了乌鳢皮、磷和骨中的黏多糖,并对两类多糖的单糖组成和抗氧化活性等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类多糖粗提物中分泌多糖含量较高,为66.5%;黏多糖含量为37.9%。分泌多糖主要由半乳糖382.0μg/mg、阿拉伯糖353.0μg/mg和鼠李糖87.7μg/mg组成,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甘露糖25.3μg/mg。黏多糖的单糖组成较为复杂,可定性和定量的单糖有葡萄糖醛酸88.6μg/mg、葡萄糖胺78.8μg/mg、半乳糖63.9μg/mg、半乳糖醛酸44.3μg/mg、木糖39.4μg/mg、葡萄糖22.0μg/mg、鼠李糖16.4μg/mg、甘露糖7.8μg/mg、阿拉伯糖7.4μg/mg。分泌多糖表现出显著的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且与浓度显著性正相关(P<0.05);黏多糖具有显著的羟自由清除能力,但其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清除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鳢 分泌多糖 粘多糖 单糖组成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超声波联用提取紫薯色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辉 孟雅红 +2 位作者 付彦青 孙丽平 彭林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56-259,263,共5页
研究了酶-超声波联用提取紫薯色素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L9(34)正交实验确定了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20IU/g,酶解时间45min,酶解温度50℃,酶解pH5.6,料液比1∶10(g/mL),超声时间20min,超声温度60℃。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 研究了酶-超声波联用提取紫薯色素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L9(34)正交实验确定了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20IU/g,酶解时间45min,酶解温度50℃,酶解pH5.6,料液比1∶10(g/mL),超声时间20min,超声温度60℃。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最佳提取次数为三次时,紫薯色素的提取率可达98.7%。同时对比了酶法、超声法、酶-超声联用法三种提取方法,结果表明酶-超声波联用法的紫薯色素提取率较酶法、超声法分别提高了39.3%和20.3%。研究表明酶-超声波联用法能更好地提取紫薯色素,为紫薯色素的提取提供了一种新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 紫薯色素 纤维素酶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有机质对纳米碳管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朋 张迪 +1 位作者 张凰 Ghosh Saikat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135,148,共6页
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纳米碳管(CNTs)不可避免地释放到环境中。由于其较大的憎水性表面,CNTs与有机污染物和天然有机质(NOM)强烈地相互作用。综述了NOM存在下CNTs的环境行为,包括NOM对CNTs分散特性和吸附有机污染物特性的影响... 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纳米碳管(CNTs)不可避免地释放到环境中。由于其较大的憎水性表面,CNTs与有机污染物和天然有机质(NOM)强烈地相互作用。综述了NOM存在下CNTs的环境行为,包括NOM对CNTs分散特性和吸附有机污染物特性的影响。着重论述了NOM的理化性质对CNTs分散的影响,"拉拉链"或"胶束包裹"是主要的分散机制。强调应该对不同分散机制下分散的CNTs与有机污染物的相互作用给予更多的关注,提出了目前在液相环境中直接测定CNTs表面积的新思路,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 结构 离子强度 分散机制 吸附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多酚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侯玉艳 桑兰 +1 位作者 游金坤 吴素蕊 《中国食用菌》 2014年第6期1-4,共4页
食用菌是一类药食兼用的生物资源。药食兼用食用菌的开发是近年来各国医药工作者的研究方向之一。从食用菌多酚的生物活性入手,对近期国内外研究成果加以综述,以期为食用菌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食用菌 多酚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云南野生牛肝菌的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9
10
作者 徐胜平 刘雨阳 +2 位作者 吴素蕊 曹建新 陈正启 《中国食用菌》 2015年第6期54-59,共6页
从铜色牛肝菌(Boletus aereus)、双色牛肝菌(B.bicolor)、美味牛肝菌(B.edulis)、灰褐牛肝菌(B.griseus)4种云南野生牛肝菌中提取多酚物质,研究了所得多酚组成及其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铜色牛肝菌、双色牛肝菌、美味牛肝菌和灰褐牛肝... 从铜色牛肝菌(Boletus aereus)、双色牛肝菌(B.bicolor)、美味牛肝菌(B.edulis)、灰褐牛肝菌(B.griseus)4种云南野生牛肝菌中提取多酚物质,研究了所得多酚组成及其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铜色牛肝菌、双色牛肝菌、美味牛肝菌和灰褐牛肝菌所含多酚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存在差异,在10种酚类物质中,5-磺基水杨酸、儿茶素和肉桂酸在4种牛肝菌中均被检出。其中5-磺基水杨酸含量最高,在4种牛肝菌中的含量分别为986.88 mg/100g、679.00 mg/100g、1 369.25 mg/100g、1 268.5 mg/100g。4种牛肝菌多酚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自由基都具有很好的清除能力,且该清除能力与多酚浓度呈现出很好的剂量相关性。4种牛肝菌都具有很好的铁离子还原能力,IC50值介于0.02和0.04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肝菌 多酚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虫夏草生理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志红 杨璐敏 +1 位作者 邰丽梅 吴素蕊 《中国食用菌》 2014年第4期1-4,共4页
冬虫夏草是极其名贵的药用真菌之一,主要含有虫草多糖、核苷类物质、甾醇类物质、氨基酸、活性肽、虫草酸等生理活性物质,对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近年来冬虫夏草的生理活性成分、成分分析方法以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 冬虫夏草是极其名贵的药用真菌之一,主要含有虫草多糖、核苷类物质、甾醇类物质、氨基酸、活性肽、虫草酸等生理活性物质,对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近年来冬虫夏草的生理活性成分、成分分析方法以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与论述,为冬虫夏草在食品和药品上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生理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虫夏草菌丝体多酚提取及对3种癌细胞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尹敏 赵迎春 +3 位作者 刘雨阳 吴素蕊 赵天瑞 樊建 《中国食用菌》 2017年第4期48-52,共5页
以冬虫夏草的菌丝体为原料,提取溶剂为乙醇,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冬虫夏草菌丝体中多酚的含量,目的在于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以单因素试验为前提,以正交试验来指导优化提取参数,测定了所... 以冬虫夏草的菌丝体为原料,提取溶剂为乙醇,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冬虫夏草菌丝体中多酚的含量,目的在于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以单因素试验为前提,以正交试验来指导优化提取参数,测定了所得多酚含量及其对Caco-2结肠癌细胞、Hep G-2肝癌细胞、MCF-7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冬虫夏草菌丝体的提取工艺中,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为70℃,提取时间60 min,乙醇的浓度70%,料液比(g∶mL)1∶35;冬虫夏草菌丝体中提取的粗多酚对试验中3种癌细胞都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当菌丝体粗多酚的浓度为100μg·mL^(-1)时,对3种癌细胞抑制率达到最高,分别为72.12%(Caco-2结肠癌细胞)、83.67%(HepG-2肝癌细胞)和58.78%(MCF-7乳腺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菌丝体 多酚 癌细胞 抗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管在有机分子混合体系中的分散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迪 于梦梦 +2 位作者 石林 张凰 SAIKAT Ghosh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312-2316,共5页
纳米碳管(CNTs)的分散和聚合性能是影响其环境行为的重要因素。综述了单一和二元有机分子体系对CNTs分散机制的影响,单一有机分子体系中CNTs受分散剂性质影响。分散机制以静电排斥机制、空间位阻机制和胶束溶解机制为主;在二元有机分子... 纳米碳管(CNTs)的分散和聚合性能是影响其环境行为的重要因素。综述了单一和二元有机分子体系对CNTs分散机制的影响,单一有机分子体系中CNTs受分散剂性质影响。分散机制以静电排斥机制、空间位阻机制和胶束溶解机制为主;在二元有机分子混合体系中,CNTs的分散状况受二元有机分子的性质、种类及混合分子加入顺序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在有机分子混合体系中,CNTs的分散能力并非单一有机分子作用下分散能力的简单加和,混合体系单一组分功能与整体性功能之间的差异不能被忽略。强调应对有机分子混合体系中各组分间的复合分散作用给予更多关注。提出通过对有机分子混合体系组分、结构多样性的宏观统计学描述,建立有机分子混合体系组分、结构多样性与其分散CNTs之间的关联,可能成为认识CNTs环境分散行为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天然有机质 纳米碳管 分散机制 有机分子混合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对镉(Ⅱ)的生物富集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金城 鲍长俊 +2 位作者 孙云 庄永亮 孙丽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68-71,共4页
本文研究了美味牛肝菌液体发酵对不同浓度镉(Ⅱ)(Cd^(2+),0、16、32、48、64、80 mg/L)的生物富集特性。结果表明,Cd^(2+)处理显著抑制了美味牛肝菌菌丝体的生长(p<0.05),生长抑制率为50%的Cd^(2+)浓度为56 mg/L。菌丝体对Cd^(2+)的... 本文研究了美味牛肝菌液体发酵对不同浓度镉(Ⅱ)(Cd^(2+),0、16、32、48、64、80 mg/L)的生物富集特性。结果表明,Cd^(2+)处理显著抑制了美味牛肝菌菌丝体的生长(p<0.05),生长抑制率为50%的Cd^(2+)浓度为56 mg/L。菌丝体对Cd^(2+)的生物富集量可高达3335.7 mg/kg DW,富集系数为52.1(p<0.05)。菌丝体中可溶性总糖和多糖含量随Cd^(2+)浓度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d^(2+)处理菌丝体中的多糖含量均高于无Cd^(2+)组(p<0.05);菌丝体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随Cd^(2+)浓度的升高先降低后上升,80 mg/L Cd^(2+)处理组显著高于无Cd^(2+)组(p<0.05)。Cd^(2+)处理对菌体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现显著的"低促高抑"的影响趋势(p<0.05),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被显著抑制(p<0.05)。表明美味牛肝菌对Cd^(2+)具有很强的生物富集能力,可能是菌体的特定成分如多糖、蛋白等协同抗氧化酶系增强了菌体对Cd^(2+)的耐受性和富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味牛肝菌 生物富集 食品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鲷鱼骨胶原蛋白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 被引量:13
15
作者 姚行行 郭妍 庄永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35-40,共6页
以云南鲷鱼骨为原料,采用低温酸法提取制备鱼骨中的酸溶性胶原蛋白(acid-soluble collagen,ASC),并对ASC的氨基酸组成、亚基组成、红外吸收、紫外吸收、热稳定性、X射线衍射、微观结构、多肽片段以及溶解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氨基酸组... 以云南鲷鱼骨为原料,采用低温酸法提取制备鱼骨中的酸溶性胶原蛋白(acid-soluble collagen,ASC),并对ASC的氨基酸组成、亚基组成、红外吸收、紫外吸收、热稳定性、X射线衍射、微观结构、多肽片段以及溶解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氨基酸组成表明ASC主要含甘氨酸、脯氨酸和丙氨酸,而酪氨酸、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含量较低;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ASC为Ⅰ型胶原蛋白;ASC在230 nm波长处有最大紫外吸收峰;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ASC分子排列紧凑,保持了其原有的三螺旋结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显示ASC的变性温度分别为86.5℃和226.2℃,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ASC分子分布均匀、表面光滑呈三维立体结构;多肽片段分析结果显示鱼骨胶原的氨基酸构成主要为Gly-X-Y,符合胶原蛋白的一级结构的特点;在p H值小于4的条件下,ASC溶解度较高,当Na Cl质量分数大于4%时,ASC溶解度剧烈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鲷鱼骨 胶原蛋白 结构 肽片段 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产黄皮疣柄牛肝菌基本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秋鸣 李笑 +1 位作者 肖俊江 孙丽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75-280,共6页
对采集自云南省25个产地的29个黄皮疣柄牛肝菌(Leccinum crocipodium)样本的基本营养成分、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菌体粗蛋白含量为24.54%DW^37.25%DW,粗脂肪含量为0.88%DW^3.78%DW,可溶性总糖含量为7.03%D... 对采集自云南省25个产地的29个黄皮疣柄牛肝菌(Leccinum crocipodium)样本的基本营养成分、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菌体粗蛋白含量为24.54%DW^37.25%DW,粗脂肪含量为0.88%DW^3.78%DW,可溶性总糖含量为7.03%DW^19.03%DW,粗灰分含量为4.31%DW^7.07%DW;多酚含量丰富,为12.25 mg GAE/g DW^24.44 mg GAE/g DW;多酚粗提物表现出很好的DPPH·、ABTS+·清除活性、FRAP还原能力以及Fe2+螯合能力;总酚含量与ABTS+·清除活性和FRAP还原能力的显著正相关(p<0.01),表明黄皮疣柄牛肝菌粗多酚可能是其抗氧化活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云南产黄皮疣柄牛肝菌营养组成丰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粗多酚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疣柄牛肝菌 基本营养成分 抗氧化活性 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对汞、砷的富集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常惟丹 鲍长俊 +1 位作者 李笑 孙丽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74-380,共7页
汞、砷作为典型的有毒元素被认为是环境中比较严重的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一个长期、慢性的过程。与维管植物相比,大型真菌对一些特定的金属和类金属元素具有更强的富集能力,包括毒性元素汞、砷等。本文主要对食用菌中汞和砷元素含量... 汞、砷作为典型的有毒元素被认为是环境中比较严重的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一个长期、慢性的过程。与维管植物相比,大型真菌对一些特定的金属和类金属元素具有更强的富集能力,包括毒性元素汞、砷等。本文主要对食用菌中汞和砷元素含量水平、在菌体各部位的分布、生物富集及其健康风险分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特别关注了野生食用蘑菇中汞和砷的研究发展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富集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菌酒主发酵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肖伟东 邰丽梅 +2 位作者 樊建 刘蓓 赵天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45-250,共6页
以印度块菌和糯米为主要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经过优化工艺技术参数,用正交实验设计对块菌发酵酒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糯米最佳的糖化时间为6h,糖化酶添加量为0.3%,糖化温度为60℃,主发酵最佳发酵温度为24℃,酵母接种量1%,初始糖度21... 以印度块菌和糯米为主要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经过优化工艺技术参数,用正交实验设计对块菌发酵酒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糯米最佳的糖化时间为6h,糖化酶添加量为0.3%,糖化温度为60℃,主发酵最佳发酵温度为24℃,酵母接种量1%,初始糖度210g/L,发酵时间为6d;所得块菌发酵酒澄清透明,滋味醇厚自然,香气怡人,并且氨基酸种类齐全,总量很高,赋予了其很高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菌 发酵酒 糯米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月瓜的化学组成、抗氧化性及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罗宗洪 蔡圣宝 易俊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0-135,共6页
以八月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八月瓜果皮和种籽的化学组成,同时进一步探讨了总酚、总黄酮、总皂苷含量、抗氧化活性以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能力。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性分析,从八月瓜中检出9种活性成分,主要为酚类和... 以八月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八月瓜果皮和种籽的化学组成,同时进一步探讨了总酚、总黄酮、总皂苷含量、抗氧化活性以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能力。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性分析,从八月瓜中检出9种活性成分,主要为酚类和皂苷类物质。进一步定量研究发现,八月瓜的总酚(72.8~122.4 mg/g DW)、总黄酮(50.5~54.5 mg/g DW)和总皂苷(85.2~90.9 mg/g DW)含量高,尤其是在种籽提取物中。另外,八月瓜具有较高的清除自由基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能力,其中果皮和种籽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 50值分别为53.56和47.24μg/mL,果皮和种籽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抑制率的IC 50值分别为14.15和15.54μg/mL。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八月瓜抑制糖尿病机制研究以及开发相关产品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月瓜 酚类 皂苷 抗氧化 Α-葡萄糖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托竹荪菌丝体提取液对羊肚菌保鲜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威 樊建 赵天瑞 《中国食用菌》 2017年第4期53-57,共5页
采用2%、4%、6%、8%棘托竹荪(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菌丝体提取液,对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于4℃进行涂膜保鲜,研究不同浓度提取液对羊肚菌的失重率、褐变度、硬度、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2%、4%、6%、8%棘托竹荪(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菌丝体提取液,对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于4℃进行涂膜保鲜,研究不同浓度提取液对羊肚菌的失重率、褐变度、硬度、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6%的棘托竹荪菌丝体保鲜液涂膜对羊肚菌的保鲜效果最好,有效地抑制了羊肚菌因蒸腾作用、呼吸作用而导致的营养成分过度损失,延缓了羊肚菌的腐败变质,提高了羊肚菌的贮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托竹荪 菌丝体 羊肚菌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