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龈间充质干细胞在相关口腔颌面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任雪峰 杨淑然 +1 位作者 谢亮焜 张明珠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13-115,共3页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具有自我更新,可向脂肪细胞、软骨细胞及骨细胞多向分化的一类细胞。GMSCs已用于牙周炎、种植体周围炎、口腔癌、颌面部组织缺损、口腔黏膜炎的研究中。GMSCs可抑制M1巨噬细胞活化,抑制血...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具有自我更新,可向脂肪细胞、软骨细胞及骨细胞多向分化的一类细胞。GMSCs已用于牙周炎、种植体周围炎、口腔癌、颌面部组织缺损、口腔黏膜炎的研究中。GMSCs可抑制M1巨噬细胞活化,抑制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血清抗炎因子的释放,减轻牙周炎的炎症反应;同时,GMSCs来源的外泌体可促进M1巨噬细胞转化为M2巨噬细胞,减少M1巨噬细胞产生的促炎因子,调节核因子κB信号通路、Wnt-5a信号通路,减轻牙周炎的炎症反应,促进牙周受损组织的再生。GMSCs可控制局部炎症及有效防止放线菌的生长,增强成骨分化促进种植体周围炎的骨再生。GMSCs可以通过上调促凋亡基因表达、下调增殖和抗凋亡基因表达改变口腔癌细胞周围的微环境来抑制口腔癌细胞在体外和体内的生长,同时可作为细胞治疗小分子物质的有效载体,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GMSCs可分化成不同组织类型的细胞,实现组织再生,从而修复颌面部的组织缺损。GMSCs可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胶原蛋白分泌,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迁移,促进血管生成,增强内源性骨骼祖细胞的功能,促进舌肌粘膜再生,发挥口腔黏膜炎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牙龈间充质干细胞 牙周炎 种植体周围炎 口腔癌 颌面组织缺损 口腔黏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动态导航植入精度的临床因素研究进展
2
作者 邵旭鹏 谢志刚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0,共5页
动态导航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已逐步在口腔种植临床中应用,术者可以根据术前设计方案,实现实时引导精准预备和精准植入。本文将从临床系统设备、临床操作过程、种植位点的局部条件3个方面阐述可能影响动态导航植入精准度的因素,旨在寻找... 动态导航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已逐步在口腔种植临床中应用,术者可以根据术前设计方案,实现实时引导精准预备和精准植入。本文将从临床系统设备、临床操作过程、种植位点的局部条件3个方面阐述可能影响动态导航植入精准度的因素,旨在寻找可能影响动态导航植入精度的临床因素,进一步提高种植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导航 牙种植 精准度 临床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牙后种植位点保存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平 谢志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75-377,共3页
随着种植修复学的快速发展,接受种植修复的患者越来越多。临床上有很多无保留价值的患牙需要拔除,如果在拔牙同时对拔牙窝进行干预,能最大限度的保护拔牙后种植位点的牙槽骨,对种植义齿的修复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避免后... 随着种植修复学的快速发展,接受种植修复的患者越来越多。临床上有很多无保留价值的患牙需要拔除,如果在拔牙同时对拔牙窝进行干预,能最大限度的保护拔牙后种植位点的牙槽骨,对种植义齿的修复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避免后期的组织增量处理。因此在拔牙的同时进行拔牙窝的干预,而不是在拔牙窝愈合之后进行组织增量,可以为获得理想的种植修复效果创造有利条件。目前,学者们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拔牙后种植位点的保存,本文拟对拔牙后种植位点保存技术(微创拔牙、即刻种植、人工植骨、化学药物、物理方法等几种主要技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修复学 保存技术 拔牙后 修复效果 组织增量 拔牙窝 保留价值 种植义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