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PV4通道在正畸牙齿移动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苏轩辰 刘亚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49-1053,共5页
正畸牙齿移动是临床正畸治疗的关键环节,通过在牙齿上施加合适的正畸力,正畸力传递至牙周会引起牙齿周围软硬组织的适应性改建。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受体4型通道蛋白(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4 channel,TRPV4)是一个作... 正畸牙齿移动是临床正畸治疗的关键环节,通过在牙齿上施加合适的正畸力,正畸力传递至牙周会引起牙齿周围软硬组织的适应性改建。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受体4型通道蛋白(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4 channel,TRPV4)是一个作用繁多、机制复杂的机械敏感性钙离子通道蛋白,在调控机械力的传导、炎症反应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陆续有研究者发现TRPV4通道也参与了正畸牙齿移动。本文就TRPV4通道在正畸牙齿移动中发挥的作用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受体4型通道蛋白 正畸牙齿移动 骨重塑 牙周组织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drews六要素用于正畸病例数字化资料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超峰 许艳华 +1 位作者 易春艳 刘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3-188,共6页
目的 使用Andrews六要素对正畸病例数字化资料进行测量分析,探讨不同性别、拔牙与否及不同矫治器对正畸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2016—2020年经昆明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完成的数字化病例资料作为总体,从中选取320例... 目的 使用Andrews六要素对正畸病例数字化资料进行测量分析,探讨不同性别、拔牙与否及不同矫治器对正畸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2016—2020年经昆明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完成的数字化病例资料作为总体,从中选取320例资料作为样本。将此320例资料分别按照性别、拔牙与否、矫治器类型(DamonQ自锁托槽与MBT托槽)进行分组,参照Andrews六要素测量标准进行测量计分。分别计算不同分组下各单项计分及总计分的均值、标准差,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男性与女性患者组间的Andrews六要素的总计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上牙弓宽度差异中,拔牙组与非拔牙组的计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amonQ自锁托槽组与MBT托槽组在上切牙前后位差异、下牙弓颊舌向差异及上牙弓宽度差异的计分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DamonQ自锁托槽组在上切牙前后位差异、下牙弓颊舌向差异及上牙弓宽度差异的计分均值都小于MBT托槽组。结论数字化三维重建牙颌模型用于正畸结束病例临床回顾性研究,可重复测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切牙前后位及上牙弓宽度对正畸结束病例的治疗效果影响最大,故在临床治疗中应加强对这两项指标的监控。性别不会对正畸总体疗效产生影响,但拔牙治疗可能会对正畸治疗结束病例的上牙弓宽度产生影响。DamonQ自锁托槽矫治器对牙弓颊舌向的调整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rews六要素 矫治病例 数字化口腔模型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治疗对上气道形态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徐晶 张晓蓉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4-549,共6页
上气道是由软硬组织围成的"生命腔隙",在呼吸、言语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大小及通畅与否将影响正常的呼吸与睡眠。上气道的形态大小受到周围软硬组织的影响,而正畸治疗常能改变上下颌骨及其周围软组织,从而改变上气道的形... 上气道是由软硬组织围成的"生命腔隙",在呼吸、言语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大小及通畅与否将影响正常的呼吸与睡眠。上气道的形态大小受到周围软硬组织的影响,而正畸治疗常能改变上下颌骨及其周围软组织,从而改变上气道的形态及生理功能。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睡眠呼吸障碍疾病深入的认识,口腔正畸治疗对上气道的影响研究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笔者将对目前的一些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气道 正畸治疗 解剖形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乳牙列错畸形发病率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桂月 刘波 +1 位作者 陈梅红 许艳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昆明市市区乳牙列错情况,为乳牙期错畸形的预防性和阻断性矫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昆明市市区3所幼儿园的乳牙全萌出且达到接触的2 116名乳牙列儿童进行调查,计算其错畸形发病率。结果在2 116名乳牙列儿童中,错1 516名,错... 目的了解云南省昆明市市区乳牙列错情况,为乳牙期错畸形的预防性和阻断性矫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昆明市市区3所幼儿园的乳牙全萌出且达到接触的2 116名乳牙列儿童进行调查,计算其错畸形发病率。结果在2 116名乳牙列儿童中,错1 516名,错率72%。排列在错前6位的依次是:深覆、牙列拥挤、前牙反、切、乳牙早失、开。结论昆明市市区乳牙列错率的数据报告显示其发病率较高,需加强乳牙列错畸形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列 错[牙合]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椅旁设计和3D打印的数字化栅栏式微种植钉导板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宋毅 朱房勇 +5 位作者 徐小红 周涛 朱加林 许艳华 许海凤 曹彦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5-529,共5页
目的:评价通过椅旁设计和3D打印制作的数字化栅栏式微种植钉导板在微种植钉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需行微种植钉植入的患者15例,术前拍摄口腔颌面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使用数字化口内扫描仪获得口扫... 目的:评价通过椅旁设计和3D打印制作的数字化栅栏式微种植钉导板在微种植钉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需行微种植钉植入的患者15例,术前拍摄口腔颌面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使用数字化口内扫描仪获得口扫图像,应用3Shape Dental System软件将两者图像拟合后设计导环。导环文件和口扫图像导入Plasty CAD软件,完成栅栏式导板设计。使用椅旁3D打印设备打印导板,光固化后打磨抛光和试戴。在导板引导下植入微种植钉30颗。拍摄术后CBCT,与术前CBCT图像拟合,测量微种植钉实际植入与设计植入的偏差,包括角度偏差和位置偏差,进行精确度分析。测量实际植入的微种植钉与天然牙根的最小间距,评价植入安全性。观察微种植钉植入术后3个月内的固位情况,评价其稳定性。结果:数字化栅栏式导板引导下微种植钉实际植入与设计植入的角度偏差值为(1.25±3.41)°,微种植钉颈部、根部位置与设计植入的偏差值分别为(0.17±0.46)mm、(0.13±0.41)m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颗微种植钉与牙根均无接触,安全性Ⅰ级占86.67%,Ⅱ级占13.33%,无Ⅲ级病例。术后3个月内微种植钉均无松动记录,稳固率为100%。结论:数字化栅栏式微种植钉导板能有效提升植入的精确度、安全性和稳定性,椅旁设计和3D打印的制作方式便捷可靠,缩短了治疗周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栏式 微种植钉 导板 椅旁设计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CT对成人下颌偏斜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代谢及形态对称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史聪翀 刘超 +2 位作者 张晓蓉 邓智勇 李松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51-1153,共3页
目的:利用SPECT-CT骨显像对成人下颌偏斜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代谢及形态对称性研究。方法:对36例成人下颌偏斜患者行SPECT骨显像,对髁突、下颌升支、下颌角图像进行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采集进行三维重建,计算出放射性计数比值,并通过C... 目的:利用SPECT-CT骨显像对成人下颌偏斜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代谢及形态对称性研究。方法:对36例成人下颌偏斜患者行SPECT骨显像,对髁突、下颌升支、下颌角图像进行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采集进行三维重建,计算出放射性计数比值,并通过CT扫描三维重建后同机融合,根据双侧颞下颌关节解剖关系测量偏斜侧及对侧髁突的高度、内外径、后斜面倾斜角及后斜面长度的差异,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颞下颌关节各区域(髁突、下颌升支、下颌角)放射性计数比值均有所不同,偏斜侧的放射性计数比值均低于对侧,且两侧放射性计数比值有显著差异(P<0.05);偏斜侧髁突高度及内外径均较之对侧减小(P<0.01);偏斜侧髁突后斜面长度、后斜面倾斜角较之对侧增大(P<0.01)。结论:SPECT-CT骨显像对成人下颌偏斜疾病的诊断评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偏斜 骨显像 三维重建 同机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形矫治技术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胡海楠 张晓蓉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2-385,共4页
隐形矫治技术是最新的计算机图象处理和辅助设计技术、快速成形技术应用于口腔正畸领域的产物,它的出现顺应了人们追求美观、舒适、健康的现代治疗观,深受广大患者和医生的青睐,现已应用于临床各类错畸形的矫治,但有关该技术的临床疗效... 隐形矫治技术是最新的计算机图象处理和辅助设计技术、快速成形技术应用于口腔正畸领域的产物,它的出现顺应了人们追求美观、舒适、健康的现代治疗观,深受广大患者和医生的青睐,现已应用于临床各类错畸形的矫治,但有关该技术的临床疗效、生物学和生物力学机理的研究还不多。本文就隐形矫治技术生物力学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临床上更加合理、科学、有效地应用隐形矫治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 正畸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类型数字影像拟合及3D打印技术在髁突肿瘤中的运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马文 韦意 +7 位作者 陆琳 付帅 张长彬 崔庆赢 彭灿邦 王立冬 许艳华 黎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探讨多类型数字影像拟合及3D打印技术在治疗髁突肿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基于患者螺旋CT数据,血管CTA数据,牙齿3D扫描数据,联合运用软件Mimics 21.0(Materialise,Belgium)重建患者上下颌骨、面部软组织、髁突肿瘤及周围重要解剖结... 目的:探讨多类型数字影像拟合及3D打印技术在治疗髁突肿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基于患者螺旋CT数据,血管CTA数据,牙齿3D扫描数据,联合运用软件Mimics 21.0(Materialise,Belgium)重建患者上下颌骨、面部软组织、髁突肿瘤及周围重要解剖结构,并运用牙齿3D扫描数据与螺旋CT上下颌骨牙齿数据拟合,运用血管及软组织数据与颌骨数据拟合,最终在同一空间坐标系下得到包含有精确牙齿信息、髁突肿瘤及周围血管的上下颌骨复合体三维模型。设计并制作3D打印颌板辅助手术。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创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咬合关系恢复良好,术后术后复查CBCT示骨瘤完整切除,长期随访未见关节强直及复发征象。结论:多类型数字影像拟合及3D打印颌板可以精确重建髁突肿瘤及周围血管等重要解剖结构,便于术前充分了解术区情况,同时设计个性化颌板辅助手术,为手术创造空间,减少术区周围组织的损伤,该方法可作为治疗髁突肿瘤患者的一种辅助手段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拟合 3D打印 髁突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于功能平面水平向后牵引猴上颌骨矫形作用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家昕 张晓蓉 姚激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6-199,共4页
目的采用螺旋CT断层扫描原始DICOM数据,建立猴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其在后牵引矫形力载荷条件下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用混合牙列期雄性恒河猴1只,行螺旋CT扫描,建立猴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 12.1... 目的采用螺旋CT断层扫描原始DICOM数据,建立猴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其在后牵引矫形力载荷条件下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用混合牙列期雄性恒河猴1只,行螺旋CT扫描,建立猴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 12.1软件分析不同大小后牵引矫形力作用下,上颌骨各标志点在三维方向上的位移变化。结果随着力值的加大,各标志点的位移变大,位移与力值大小呈线性关系。其中,在x轴方向,各点的位移均较小;在y轴方向,各点的位移呈现较大的变化,方向沿y轴向后,而且随力值加大,位移增加明显;在z轴方向,上颌前部的上齿槽座点和前鼻棘点位移向下,上颌骨后部的后鼻棘点位移向上。结论水平向后牵引对上颌骨有明显的后移作用且上颌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旋转,但对上颌宽度产生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牵引 上颌骨 矫形作用 三维有限元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聚己内酯三维支架:生物学性能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伟豪 李阳洋 +3 位作者 董加洪 邓婕 许艳华 李松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5-169,共5页
目的研究丝素蛋白/聚己内酯(silk fibroin,SF/polycaprolactone,PCL)制备的三维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及降解性能。方法利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将SF/PCL溶液制备成三维支架式的纤维膜性结构。通过添加下颌骨髁状突软骨细胞(mandibular condylar... 目的研究丝素蛋白/聚己内酯(silk fibroin,SF/polycaprolactone,PCL)制备的三维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及降解性能。方法利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将SF/PCL溶液制备成三维支架式的纤维膜性结构。通过添加下颌骨髁状突软骨细胞(mandibular condylar chondrocytes,MCCs)培养液与无细胞培养液,将SF/PCL三维支架膜分为实验组、对照组。通过观测SF/PCL三维支架膜上软骨细胞的生长情况探索其生物相容性;通过体外降解实验观测1、2、3、4、5、6、7dSF/PCL三维支架的纤维膜剩余重量,分析其降解性能。结果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下观察显示,12h时髁突软骨细胞在纤维膜上正常贴壁生长,1d后逐渐分泌大量胞外基质。体外降解实验结果显示,无细胞添加组的剩余重量随降解时间的变化小于细胞添加组(P<0.05)。结论 SF/PCL三维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生物支架修复软骨组织损伤或缺损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支架 生物相容性 体外降解 静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类功能矫形治疗对颞下颌关节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明珠 尹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3-225,共3页
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为上颌前突、下颌后缩或上颌前突合并下颌后缩,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和美观,对于青春发育期的患者多使用功能矫治器进行矫形治疗,本文从功能矫形治疗的作用机制、功能矫形治疗对关节盘、髁突、关节窝、关节结节等的影... 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为上颌前突、下颌后缩或上颌前突合并下颌后缩,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和美观,对于青春发育期的患者多使用功能矫治器进行矫形治疗,本文从功能矫形治疗的作用机制、功能矫形治疗对关节盘、髁突、关节窝、关节结节等的影响进行综述,以了解Ⅱ类功能矫形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 Ⅱ类功能矫形治疗 颞下颌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力矫治器模拟静磁场对SD大鼠面颌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12
作者 殷忠平 王铁瑛 +3 位作者 果利 张彬 许艳华 徐芸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研究磁力矫治器产生静磁场对SD大鼠面颌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第3代面颌肌细胞实验组加载磁场强度为971.77 mT的静磁场,对照组无磁场处理。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和流式细胞仪测定培养48 h和72 h后各组细胞的... 目的:研究磁力矫治器产生静磁场对SD大鼠面颌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第3代面颌肌细胞实验组加载磁场强度为971.77 mT的静磁场,对照组无磁场处理。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和流式细胞仪测定培养48 h和72 h后各组细胞的吸光度(A)值和细胞周期,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周期结果显示实验组G0/G1期比例比对照组低(P<0.05),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PI值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磁力矫治器静磁场有促进面颌肌细胞增殖的作用,促进细胞由G0/G1期向S期、S期向G2/M期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颌肌细胞 静磁场 磁力矫治器 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膜干细胞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琨 刘亚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76-980,共5页
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是牙周膜组织中的间充质干细胞,是牙周组织再生和修复的重要细胞群,牙周微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牙周膜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表观遗传(epigenetics)是指不基于DNA序列的变化,而出现稳... 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是牙周膜组织中的间充质干细胞,是牙周组织再生和修复的重要细胞群,牙周微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牙周膜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表观遗传(epigenetics)是指不基于DNA序列的变化,而出现稳定可遗传的基因表达水平及功能的改变。环境因素是影响表观遗传的重要因素之一,暴露环境的不同可以引起表观修饰改变,进而影响基因表达。表观遗传是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重要内源性调控机制,在干细胞中的变化稳定可遗传,并具有可逆性。近年来牙周膜干细胞的表观遗传调控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表观遗传调控对牙周膜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使牙周膜干细胞更好地应用于牙周再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学 牙周膜干细胞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非编码RNA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机械力作用下兔前颌缝和颧颌缝改建的组织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邓婕 张晓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5-170,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大小交互偶联的机械力作用兔前颌缝和颧颌缝改建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方法 2.5月龄体重2.0-2.5kg雄性日本大白兔,通过在双侧前颌缝近远中两侧的上颌骨与前颌骨中分别植入微种植钉,镍钛拉簧双侧对称性即刻加载不同力值(50、10... 目的探讨不同大小交互偶联的机械力作用兔前颌缝和颧颌缝改建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方法 2.5月龄体重2.0-2.5kg雄性日本大白兔,通过在双侧前颌缝近远中两侧的上颌骨与前颌骨中分别植入微种植钉,镍钛拉簧双侧对称性即刻加载不同力值(50、100、150、200、250、300g/侧)7d,使左右的前颌缝受到来自拉簧的压缩应力;相对处于上颌骨远中的颧颌缝受到牵张应力,来观察在这种交互偶联力作用下,兔前颌缝和颧颌缝改建的形态学和组织学改变。结果实验期间,随着力值增加实验兔覆盖减小,覆改变不显著。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学观察可见,各实验小组从50g/侧到250g/侧,随着力值增加前颌缝和颧颌缝分别发生破骨和成骨的改建,改建基本都处于生理范围,到250g/侧时两条骨缝的改建最活跃。当加力为300g/侧时,骨缝结构基本消失,该力值已超出兔骨缝改建所能承受的生理范围。结论在生理范围内,不同机械力值作用兔骨缝引起的骨改建,在250g/侧时处于最活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力 上颌骨缝 微种植体支抗 组织形态学 骨改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牙期骨性Ⅲ类错患者颞下颌关节特征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邹绍丹 陈明珠 尹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采用锥形束CT(CBCT)研究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影像学特征,探讨Ⅲ类功能状态下,颞下颌关节的生长、改建机制。方法:从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的患者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及... 目的:采用锥形束CT(CBCT)研究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影像学特征,探讨Ⅲ类功能状态下,颞下颌关节的生长、改建机制。方法:从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的患者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及骨性Ⅰ类错牙合患者各20名,使用NNT viewer 5.3图像处理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及线距和角度的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组和替牙期骨性Ⅰ类错牙合患者组对比结果为:矢状面双侧关节前间隙偏小、双侧关节上间隙偏小、双侧关节结节斜度偏小;冠状面双侧关节内间隙偏小,双侧关节上间隙偏小,双侧关节外间隙偏小,右侧髁状突角度偏小;横截面右侧髁状突前后径偏小。结论: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发育不充分,呈现髁状突,关节窝深度,关节结节斜度;冠状面关节内、外间隙均较小的特征。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髁状突在关节窝中处于前置近关节窝顶位置。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影像学特征与其功能状态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牙期骨性Ⅲ类错 替牙期骨性Ⅰ类错 颞下颌关节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插销式嵌体冠应用于短冠磨牙修复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莹 许艳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369-3370,共2页
临床上对牙冠较短(<4 mm)且缺损范围较大的磨牙行插销式嵌体冠修复[1],插销式嵌体冠兼顾了嵌体与桩冠的优点,通过冠外固位,冠内固位及根管内固位获得共同固位力,很好地恢复了牙体的功能[2]。本文对纯钛,金合金,氧化锆三种... 临床上对牙冠较短(<4 mm)且缺损范围较大的磨牙行插销式嵌体冠修复[1],插销式嵌体冠兼顾了嵌体与桩冠的优点,通过冠外固位,冠内固位及根管内固位获得共同固位力,很好地恢复了牙体的功能[2]。本文对纯钛,金合金,氧化锆三种材质的插销式嵌体冠,应用于短冠磨牙修复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效果 磨牙修复 嵌体冠 短冠 应用 缺损范围 固位力 内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关闭邻面去釉间隙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余智爽 邓怡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75-778,共4页
目的: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关闭邻面去釉间隙时牙齿位移情况及牙周组织的应力分布。方法:建立牙冠类型为方圆型的上颌前部牙列,牙槽骨,牙周膜及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临床关闭邻面去釉间隙,获得关闭间隙时牙齿位移及牙... 目的: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关闭邻面去釉间隙时牙齿位移情况及牙周组织的应力分布。方法:建立牙冠类型为方圆型的上颌前部牙列,牙槽骨,牙周膜及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临床关闭邻面去釉间隙,获得关闭间隙时牙齿位移及牙周组织的应力情况。结果:在关闭邻面去釉间隙时,上颌6个前牙位移表现为近中倾斜移动唇向倾斜伴随龈向压低,牙周组织无明显应力集中,牙颈部应力高于根中及根尖1/3,尖牙远中面应力相对较高。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关闭邻面去釉间隙时,不会因应力集中而对牙周组织造成损失,牙齿表现为近中、唇向及龈向压低的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面去釉 隐形矫治器 三维有限元 非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颧骨种植体支抗后牵引猴上颌骨骨缝反应的组织学定量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蕾 张晓蓉 邓婕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研究种植体支抗后牵引矫形力作用下上颌骨相关骨缝改建特点,探讨后牵引抑制上颌骨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青春生长发育期的雄性恒河猴4只,随机分为3组(1.5月组1只、3月组2只和对照组1只)。实验组在其颧骨体部植入微钛板种植体,上... 目的研究种植体支抗后牵引矫形力作用下上颌骨相关骨缝改建特点,探讨后牵引抑制上颌骨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青春生长发育期的雄性恒河猴4只,随机分为3组(1.5月组1只、3月组2只和对照组1只)。实验组在其颧骨体部植入微钛板种植体,上颌佩戴全牙弓夹板,以单侧150g力的Ni-Ti螺旋拉簧连接上述部分,方向与平面平行,建立了颧骨种植体支抗后牵引上颌骨动物模型。采用组织学苏木精-伊红染色及计算机组织形态测定技术,定量分析骨缝反应的变化情况。结果骨缝宽度:在后牵引力作用下,颧颌缝、翼腭缝、横腭缝和颧颞缝骨缝宽度减小;腭中缝、额颌缝、蝶颧缝和颧额缝骨缝宽度增大。其中,额颌缝、蝶颧缝3月组增加较为明显,1.5月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颧颞缝、翼腭缝1.5月组减小较为明显,但与3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密度:在后牵引力作用下,1.5月组各骨缝细胞密度均增大,随着牵引时间延长,颧颌缝、翼腭缝、横腭缝和颧颞缝细胞密度减小,呈现出压缩效应;腭中缝、额颌缝、蝶颧缝和颧额缝细胞密度增大,呈现出牵张效应,结果与骨缝宽度变化一致。但是随着牵引时间的进一步延长,骨缝的细胞密度变化略有差异。颧颌缝、翼腭缝、腭中缝和额颌缝1.5月组与3月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牵引力作用下,上颌骨有向后压缩并伴顺时针旋转趋势,颧骨作为支抗承载骨也有一定的旋转趋势。与正中矢状面有一定夹角的后牵引力对上颌腭中缝有横向扩弓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支抗 后牵引力 骨缝反应 组织学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源性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19
作者 张湘宜 刘亚丽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3期276-279,共4页
牙源性干细胞是一类从牙体或牙周组织中分离得到的干细胞,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作用,可通过直接接触或分泌细胞因子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在T细胞、B细胞等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外,牙源性干细胞对多种慢性炎... 牙源性干细胞是一类从牙体或牙周组织中分离得到的干细胞,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作用,可通过直接接触或分泌细胞因子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在T细胞、B细胞等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外,牙源性干细胞对多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本文对几种常见的牙源性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干细胞 免疫调节 干细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