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拔牙患者牙科焦虑症调查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崔庆赢 陈思宇 +2 位作者 付帅 张长彬 黎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4-318,共5页
目的了解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拔牙患者牙科焦虑症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程度,探讨拔牙患者发生牙科焦虑症可能相关的因素。方法采用改良Corah’s牙科焦虑量表(MDAS)及牙科焦虑一般因素调查表评估800名12岁以上门诊患者牙科焦虑症的发生情况及流... 目的了解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拔牙患者牙科焦虑症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程度,探讨拔牙患者发生牙科焦虑症可能相关的因素。方法采用改良Corah’s牙科焦虑量表(MDAS)及牙科焦虑一般因素调查表评估800名12岁以上门诊患者牙科焦虑症的发生情况及流行程度,应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调查对象的牙科焦虑症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合格问卷768份,有效率为96%。MDAS平均分值为(10.21±3.29)分,MDAS≥13分为有高度牙科焦虑症状,其发生率为14.7%。性别、年龄、拔牙时间、亲友陪伴、既往拔牙经历、亲友拔牙经历、疼痛耐受度、精神状态、健康状况、拔牙前心理状况、口腔卫生状况各组的牙科焦虑症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拔牙类型、民族、生活经历、是否喜欢听音乐、性格、职业、是否初次拔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是否有亲友陪伴、拔牙前心理状况、口腔卫生对牙科焦虑症的危险性较大。结论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拔牙患者牙科焦虑症发病率较高,应给予重视,性别、年龄、拔牙时间、亲友陪伴、既往拔牙经历、亲友拔牙经历、疼痛耐受度、精神状况、拔牙前心理状况、口腔卫生等是牙科焦虑症的出现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焦虑症 门诊拔牙患者 牙科焦虑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钉孔共用理念的数字化导板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立冬 马文 +4 位作者 付帅 张长彬 崔庆赢 彭灿邦 黎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8-74,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钉孔共用理念设计的数字化导板在正颌外科及下颌骨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需行正颌手术的16例牙颌面畸形患者和需要下颌骨重建的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牙颌面畸形患者行颌面部CT扫描和石膏模型激光扫描,下颌骨重建患... 目的探讨基于钉孔共用理念设计的数字化导板在正颌外科及下颌骨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需行正颌手术的16例牙颌面畸形患者和需要下颌骨重建的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牙颌面畸形患者行颌面部CT扫描和石膏模型激光扫描,下颌骨重建患者行颌面部CT扫描和腓骨或髂骨的CT扫描,并建立三维模型。使用数字化技术基于钉孔共用理念制作截骨和就位导板,术中使用导板引导截骨定位骨块。术后复查CT,测量标志点到3个基准平面的距离及两标志点间的距离,比较术前虚拟手术与实际手术中骨块位移误差。结果术后所有患者愈合良好,无明显并发症。LeFortⅠ型截骨、颏成形、腓骨重建、髂骨重建位移误差均值最大值分别为0.84、0.64、1.27、1.18 mm。误差均为临床所接受范围。结论基于钉孔共用理念设计的数字化导板在正颌外科及颌骨重建中有较高的精确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手术导板 钉孔共用 计算机辅助技术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化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涂敏松 李逸松 代晓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9-84,共6页
DNA甲基化紊乱会增加人类罹患肿瘤的危险性。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研究中,以癌相关基因高甲基化研究相对较多,以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为主,多集中于健康黏膜-癌旁健康组织和肿瘤组织,以肿瘤早期诊断和恶性转化判定为目的。OSC... DNA甲基化紊乱会增加人类罹患肿瘤的危险性。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研究中,以癌相关基因高甲基化研究相对较多,以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为主,多集中于健康黏膜-癌旁健康组织和肿瘤组织,以肿瘤早期诊断和恶性转化判定为目的。OSCC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研究多采用高通量检测技术。获得癌前病变与健康黏膜、鳞状细胞癌与癌前病变、鳞状细胞癌与健康黏膜的DNA甲基化数据及DNA甲基化差异表达情况,可为下一步候选基因DNA甲基化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表观遗传 口腔鳞状细胞癌 癌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恶性进展及诊疗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蒋宇磊 夏斌 +2 位作者 饶南荃 杨禾丰 许彪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711-717,共7页
外泌体是一种在细胞间通讯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外囊泡,广泛存在于人体体液中,通过携带多种活性物质,如蛋白质、mRNA、微小RNA、DNA等传递生物信息,发挥生物学效应。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分泌的外泌体能通过激活多种信号通路,影响肿瘤微... 外泌体是一种在细胞间通讯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外囊泡,广泛存在于人体体液中,通过携带多种活性物质,如蛋白质、mRNA、微小RNA、DNA等传递生物信息,发挥生物学效应。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分泌的外泌体能通过激活多种信号通路,影响肿瘤微环境进而促进OSCC的发生发展,这为辅助OSCC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分析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此外,由于外泌体在肿瘤微环境中独特的交互作用,可利用外泌体及其修饰加工物作为基因和药物的有效载体,用于OSCC的靶向治疗。本文就外泌体的产生及其在OSCC中的作用以及外泌体在OSCC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口腔鳞状细胞癌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相关长链非编码RNA调控肿瘤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伊婷 何永文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635-639,共5页
口腔癌是全球第6大常见恶性肿瘤,其侵袭和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上皮-间充质转化(EMT)使上皮肿瘤细胞获得间充质表型,增强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长链非... 口腔癌是全球第6大常见恶性肿瘤,其侵袭和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上皮-间充质转化(EMT)使上皮肿瘤细胞获得间充质表型,增强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网络已经成为肿瘤转移中诱导和调控EMT新的参与者。本文就涉及口腔癌EMT调节的几种lncRNA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长链非编码RNA 上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微环境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吴佳敏 夏斌 +1 位作者 杨禾丰 许彪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711-717,共7页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是肿瘤微环境中数目最为丰富的基质细胞。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不仅能够重塑细胞外基质,调节肿瘤代谢,参与免疫调节,还能促进肿瘤的生长、血管生成、...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是肿瘤微环境中数目最为丰富的基质细胞。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不仅能够重塑细胞外基质,调节肿瘤代谢,参与免疫调节,还能促进肿瘤的生长、血管生成、迁移和侵袭等。因此,破坏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与周围环境的交互可能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本文将对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 口腔鳞状细胞癌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第三磨牙意外移位至咽旁间隙1例
7
作者 李世勇 黎明 +4 位作者 吴勇 马文 张馨 王思航 付帅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22-624,共3页
医源性下颌第三磨牙移位是一种罕见的术中并发症,移位的牙齿或牙根可能会引起异物反应和感染,导致疼痛、张口受限,以及吞咽困难等症状。本文就1例下颌第三磨牙意外移位至咽旁间隙病例进行报道,并通过文献复习,介绍如何避免第三磨牙拔除... 医源性下颌第三磨牙移位是一种罕见的术中并发症,移位的牙齿或牙根可能会引起异物反应和感染,导致疼痛、张口受限,以及吞咽困难等症状。本文就1例下颌第三磨牙意外移位至咽旁间隙病例进行报道,并通过文献复习,介绍如何避免第三磨牙拔除过程中牙及牙根移位,以及移位后的相应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三磨牙 拔牙术 异物 咽旁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骨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伴GNAS新错义突变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兰兰 王卫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37-839,共3页
本文报告1例存在鸟苷酸结合蛋白α活性刺激肽(guanine nucleotide binding protein alpha stimulating activity polypeptide,GNAS)基因突变(NM_016592.5;exon1/13;c.517G>C)的患者,目前尚未有关于该位点突变的报道。结合临床、影像... 本文报告1例存在鸟苷酸结合蛋白α活性刺激肽(guanine nucleotide binding protein alpha stimulating activity polypeptide,GNAS)基因突变(NM_016592.5;exon1/13;c.517G>C)的患者,目前尚未有关于该位点突变的报道。结合临床、影像学表现、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全外显子基因检测,诊断为多骨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骨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GNAS基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蒂喙突颞肌瓣修复肿瘤术后眶壁缺损2例
9
作者 李静宜 王卫红 +6 位作者 钱叶梅 罗磊 朱瑾 夏斌 刘屿 施延安 俞力夫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7-870,共4页
对2例眶区外侧恶性肿瘤患者,肿瘤扩大切除后,使用自体带蒂喙突颞肌瓣修复眶壁缺损。术后2例患者的移植瓣均成活,面部无明显塌陷畸形,眶壁功能及美观效果均良好,开口型正常,口内咬合关系良好,咀嚼功能正常,临床效果满意。
关键词 带蒂喙突颞肌瓣 眶壁缺损 眶壁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下腺瓣修复临床Ⅱ期慢性黄磷性颌骨骨髓炎和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术后缺损
10
作者 谢荣举 王卫红 +4 位作者 许彪 朱瑾 钱叶梅 李静宜 张洪荣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7-411,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舌下腺瓣修复临床Ⅱ期慢性黄磷性颌骨骨髓炎(PNJ)和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RONJ)术后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舌下腺瓣修复慢性下颌骨坏死术后颌骨缺损的5例患者。其中慢性黄磷性颌骨骨髓炎3例,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患者... 目的:探讨利用舌下腺瓣修复临床Ⅱ期慢性黄磷性颌骨骨髓炎(PNJ)和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RONJ)术后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舌下腺瓣修复慢性下颌骨坏死术后颌骨缺损的5例患者。其中慢性黄磷性颌骨骨髓炎3例,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患者2例。结果:5例患者临床检查评价治疗效果,术后2周内创口愈合良好,无感染,舌下腺功能正常。结论:利用舌下腺瓣修复慢性黄磷性颌骨骨髓炎和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术后下颌骨缺损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磷性颌骨骨髓炎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 下颌骨部分缺损 舌下腺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CT辅助定位取出舌根内鱼刺异物1例
11
作者 郑晓红 付帅 +4 位作者 马文 张馨 王立冬 黎明 吴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9-560,共2页
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中,因“口腔异物”就诊的患者较多见。异物存留常见的部位为牙龈、舌体、口底及咽上部,但舌根内部异物较为罕见且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本文报道舌根内鱼刺异物在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 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中,因“口腔异物”就诊的患者较多见。异物存留常见的部位为牙龈、舌体、口底及咽上部,但舌根内部异物较为罕见且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本文报道舌根内鱼刺异物在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辅助定位下手术取出病例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 CBCT 鱼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第二磨牙巨大釉珠伴融合多生牙1例
12
作者 寸丽梅 吴勇 +3 位作者 张馨 马文 王思航 付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31-933,共3页
釉珠、融合牙及多生牙是在口腔医疗工作中常见的牙发育异常,恒牙与多生牙融合的病例也有少量报道,而恒牙与多生牙融合伴有釉珠极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右侧下颌第二磨牙颊侧釉珠伴舌侧融合多生牙引起炎症被误诊为智齿冠周炎的病例,并结合... 釉珠、融合牙及多生牙是在口腔医疗工作中常见的牙发育异常,恒牙与多生牙融合的病例也有少量报道,而恒牙与多生牙融合伴有釉珠极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右侧下颌第二磨牙颊侧釉珠伴舌侧融合多生牙引起炎症被误诊为智齿冠周炎的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临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珠 融合牙 多生牙 冠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羟戊酸逆转氟伐他汀钠对舌鳞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13
作者 钱叶梅 王卫红 +3 位作者 曾琳 李静宜 唐文广 张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7-232,共6页
目的:探究甲羟戊酸(MEV)及氟伐他汀钠(FS)对舌鳞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FS和MEV分别或联合处理舌鳞癌细胞HSC-4。用CCK-8、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以及RAS同源基因... 目的:探究甲羟戊酸(MEV)及氟伐他汀钠(FS)对舌鳞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FS和MEV分别或联合处理舌鳞癌细胞HSC-4。用CCK-8、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以及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组织因子(TF)和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FS抑制HSC-4细胞的增殖和迁移,降低细胞内RHOA和TF的表达,促进BAX表达。MEV逆转FS对HSC-4细胞的抑制作用,促进细胞内RHOA和TF的表达(P<0.05)。结论:MEV体外逆转FS对舌鳞癌细胞HSC-4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氟伐他汀钠 甲羟戊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唇系带旁纵形切口在上颌中切牙区高位埋伏多生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付帅 黎明 +5 位作者 崔庆赢 王立冬 马文 彭灿邦 张长彬 吴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上唇系带旁纵形切口的操作要点,并分析其在上颌中切牙区高位埋伏多生牙拔除术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上唇系带旁纵形切口入路对35例上颌中切牙区高位埋伏多生牙病例进行手术治疗,分析其术后恢复情况。结... 目的:探讨上唇系带旁纵形切口的操作要点,并分析其在上颌中切牙区高位埋伏多生牙拔除术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上唇系带旁纵形切口入路对35例上颌中切牙区高位埋伏多生牙病例进行手术治疗,分析其术后恢复情况。结果:顺利拔除35例患者的多生牙;3例术中发生唇系带黏膜浅层撕裂,缝合后愈合;3例术后出现中切牙不适,于术后2~5周恢复;2例出现唇部轻微麻木,2~4周后恢复正常;2例发生术后感染,冲洗后痊愈;均未出现上唇高度、鼻尖高度、鼻孔形状的改变。结论:应用上唇系带旁纵形切口,可顺利拔除上颌中切牙区高位埋伏多生牙,不改变鼻唇形态,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带 多生牙 微创拔牙 降鼻中隔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棉酚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hMLH1基因甲基化和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文飞 付帅 +1 位作者 岳万远 吴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1-555,共5页
目的:研究醋酸棉酚(gossypol acetic acid,GAA)对体外培养的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hMLH1基因甲基化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检测GAA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增殖的作用。应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MSP)检测Tca8113细胞在GAA作用48、7... 目的:研究醋酸棉酚(gossypol acetic acid,GAA)对体外培养的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hMLH1基因甲基化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检测GAA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增殖的作用。应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MSP)检测Tca8113细胞在GAA作用48、72 h后hMLH1甲基化状态的改变情况。应用实时荧光定量法(RFQ-PCR)检测Tca8113细胞在GAA作用72 h后hMLH1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GAA作用Tca8113细胞24、48和72 h后,细胞增殖受到抑制。30、15μmol/L的GAA作用Tca8113细胞48、72 h后,hMLH1甲基化条带的平均光度低于对照组(P<0.05)。5、10、15和20μmol/L GAA作用Tca8113细胞72 h后,细胞中hMLH1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GAA能抑制Tca8113细胞增殖,能降低hMLH1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增强hMLH1基因mRNA表达,这可能是GAA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舌鳞癌 棉酚 抑癌基因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棉酚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付帅 彭庆芳 +1 位作者 陈文飞 吴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10-212,216,共4页
目的:研究醋酸棉酚(gossypol acetic acid,GAA)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四唑盐比色法(MTT)及流式细胞术(FCM)观察GAA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形态变化、增殖以及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MTT法检测显示,作用24~72h,... 目的:研究醋酸棉酚(gossypol acetic acid,GAA)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四唑盐比色法(MTT)及流式细胞术(FCM)观察GAA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形态变化、增殖以及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MTT法检测显示,作用24~72h,GAA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FCM检测结果显示30μmol/L的GAA作用48h、15μmol/L的GAA作用72h后,细胞凋亡率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GAA能抑制人舌鳞癌Tca8113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舌鳞癌棉酚细胞培养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1例恶性肿瘤术后唇部缺损修复的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代晓明 刘华 +3 位作者 李逸松 肖旭辉 刘流 何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2-685,共4页
目的:对唇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修复手术进行总结。方法:71例唇部缺损修复术中应用滑行瓣6例,Karapandzic瓣28例,单侧切口Karapandzic瓣37例。术后复诊,记录开口度、口角对称性、术区动度及皮肤感觉。询问患者满意度。结果:本组患... 目的:对唇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修复手术进行总结。方法:71例唇部缺损修复术中应用滑行瓣6例,Karapandzic瓣28例,单侧切口Karapandzic瓣37例。术后复诊,记录开口度、口角对称性、术区动度及皮肤感觉。询问患者满意度。结果:本组患者以鳞状细胞癌为主(63例,88.7%)。肿瘤切除术后唇部缺损范围为唇长的40%~80%。术后随访3月~8年,局部均无复发。开口度正常52例(73.2%);口角对称性65例(91.5%);术区动度及皮肤感觉良好71例(100%);患者满意及基本满意71例(100%)。结论:使用滑行瓣、Karapandzic瓣修复唇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缺损 重建 Karapandzic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重楼总皂苷对涎腺腺样囊性癌ACC-83细胞增殖抑制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秋敏 许彪 +2 位作者 王卫红 包崇云 胡少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7-321,共5页
目的探讨滇重楼总皂苷对涎腺腺样囊性癌ACC-8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为滇重楼治疗涎腺腺样囊性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体外细胞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药物质量浓度(5、10、20、40、60、80、100μg·m L-1)的滇重楼... 目的探讨滇重楼总皂苷对涎腺腺样囊性癌ACC-8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为滇重楼治疗涎腺腺样囊性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体外细胞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药物质量浓度(5、10、20、40、60、80、100μg·m L-1)的滇重楼总皂苷对ACC-83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药物质量浓度(25、50、100μg·m L-1)的滇重楼总皂苷对ACC-83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和CD74的表达。结果滇重楼总皂苷可促进ACC-83细胞凋亡,并呈剂量-效应关系。ACC-83细胞中存在MIF和CD74的表达,滇重楼总皂苷可抑制MIF和CD74的表达。结论滇重楼总皂苷对ACC-83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以抑制MIF及CD74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重楼总皂苷 涎腺腺样囊性癌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导板在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马文 李燕妮 +8 位作者 侯敏 付帅 张长彬 崔庆赢 宋大立 戴智 程家龙 林阳阳 黎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4-318,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数字化技术设计和制作个性化定制导板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基于患者CT数据,联合运用软件Mimics 19.0(Materialise,Belgium)及Geomagic studio 2014(Geomagic Inc,America)设计及制作个性化导板,并用3D... 目的:探讨使用数字化技术设计和制作个性化定制导板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基于患者CT数据,联合运用软件Mimics 19.0(Materialise,Belgium)及Geomagic studio 2014(Geomagic Inc,America)设计及制作个性化导板,并用3D打印机输出导板,用于手术中定位截骨。结果:将数字化导板技术用于颞下颌关节强直手术,引导术中截骨,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精确度,同时也保护了重要组织结构。结论:数字化导板技术为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强直 3D打印 手术导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三根管1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波 胡欢 +1 位作者 李东 施琥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74-875,共2页
前磨牙是切牙和磨牙之间的一个过渡牙。其根管系统变异较大,大多数上颌第一前磨牙为双根管,三根管较少见,研究表明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管发生率为0~5%。然而,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管未见报道。该文报告了一个罕见的病例:双侧上颌第一... 前磨牙是切牙和磨牙之间的一个过渡牙。其根管系统变异较大,大多数上颌第一前磨牙为双根管,三根管较少见,研究表明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管发生率为0~5%。然而,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管未见报道。该文报告了一个罕见的病例: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三根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前磨牙 根管形态 双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