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瓷材料对瓷贴面修复四环素牙光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瑾 夏绮 +2 位作者 张玲玲 钱慧芬 李星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1-346,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陶瓷材料瓷贴面在四环素牙背景下的色彩学性能和半透性。方法采用热压铸造和分层堆塑方法分别制作总厚度0.50mm的A1、A3、B2、B4色玻璃陶瓷贴面和长石质瓷贴面试件各10片,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试件在模拟四环素牙背景及黑白... 目的分析不同陶瓷材料瓷贴面在四环素牙背景下的色彩学性能和半透性。方法采用热压铸造和分层堆塑方法分别制作总厚度0.50mm的A1、A3、B2、B4色玻璃陶瓷贴面和长石质瓷贴面试件各10片,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试件在模拟四环素牙背景及黑白背景上的L*、a*、b*值,计算试件在模拟四环素牙背景上与背景颜色的色差ΔE001、与试件在白背景上色差ΔE002及试件的TP值。结果IPSd.SIGN遮色长石质瓷试件的ΔE001显著大于IPSe.maxPressLT玻璃陶瓷试件,B4色瓷试件的ΔE001显著大于其他色号(P<0.05)。遮色长石质瓷试件ΔE002均小于1.25,玻璃陶瓷试件ΔE002均大于2.23,但各颜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遮色长石质瓷试件TP值显著小于玻璃陶瓷(P<0.05),不同陶瓷颜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50mm厚IPSd.SIGN遮色长石质瓷贴面美白改色四环素牙可获得理想的色彩学性能,但其半透性不理想,远差于IPSe.maxPressLT玻璃陶瓷贴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牙 瓷贴面 玻璃陶瓷 长石质瓷 色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瓷层厚度和变色基底对瓷贴面修复四环素牙光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钱慧芬 林云红 +2 位作者 吴美莹 代自超 李星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4期413-417,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瓷层厚度和变色基底对瓷贴面修复四环素牙的色彩学性能和半透性的影响。方法用粉浆涂塑烧结法制作瓷试件:体瓷/遮色瓷厚度分别为0.40 mm/0.10 mm、0.30 mm/0.20 mm、0.65 mm/0.10 mm和0.55 mm/ 0.20 mm。利用分光光度计测... 目的分析不同瓷层厚度和变色基底对瓷贴面修复四环素牙的色彩学性能和半透性的影响。方法用粉浆涂塑烧结法制作瓷试件:体瓷/遮色瓷厚度分别为0.40 mm/0.10 mm、0.30 mm/0.20 mm、0.65 mm/0.10 mm和0.55 mm/ 0.20 mm。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试件在模拟四环素牙背景及黑白背景下的L*、a*、b*值,计算试件在模拟四环素牙背景上与背景颜色的色差ΔE001,与试件在白背景上色差ΔE002以及试件的半透性TP值。结果 1)除黄色基底外,其余基底上总厚度0.75 mm的2组色差ΔE001显著大于0.50 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不同背景下,不同厚度瓷试件的色差ΔE002均<1.25,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3)不同厚度瓷试件TP值均<1,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偏黄、偏红和偏灰的四环素牙,选用0.50 mm厚IPS d.SIGN瓷贴面(0.10 mm的遮色瓷与0.40 mm的体瓷)可实现目标色的良好匹配,但其通透性与天然牙相比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贴面 厚度 四环素牙 遮色性能 色彩匹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S e.maxCAD和Lava Ultimate在贴面修复中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黄依欢 李委航 +3 位作者 马典 陈瑾 钱捷 李旭东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23-432,共10页
目的对比不同厚度的2种材料制作的贴面修复左上颌第一磨牙的应力分布情况,为贴面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提取左上颌第一磨牙的Micro CT数据,按不同厚度(0.6和1.0 mm)及不同材料[IPS e.maxCAD(LD)和Lava Ultimate(LU)]建立... 目的对比不同厚度的2种材料制作的贴面修复左上颌第一磨牙的应力分布情况,为贴面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提取左上颌第一磨牙的Micro CT数据,按不同厚度(0.6和1.0 mm)及不同材料[IPS e.maxCAD(LD)和Lava Ultimate(LU)]建立贴面修复左上颌第一磨牙的4个有限元模型,分别为LD0.6、LD1.0、LU0.6和LU1.0,模拟口内上颌第一磨牙的轴向载荷F1和侧方载荷F2,记录各载荷时贴面、牙体组织和粘接层的最大主应力(MaxPS)和最小主应力(MinPS)的大小及分布情况,对MaxPS和MinPS进行百分比量化的定量分析,并用威布尔分析计算各模型的失效概率。结果1)仅釉质达到该材料的拉伸强度;2)在各组中,LD组的贴面所受到MaxPS和MinPS绝对值显著大于LU组的,变化量分别为11.4%~34.7%和-18.2%~-9.5%;而LD组的牙体组织以及粘接层的MaxPS和MinPS绝对值小于LU组的,变化量分别为-187.1%~2.4%和-1.4%~16.9%。当修复体厚度由0.6增加为1.0 mm时,LD组的贴面所受到的MaxPS和MinPS绝对值显著减小,变化量分别为20.0%~21.0%和-5.7%~-3.9%;而LU组的MaxPS和MinPS绝对值变化不明显;3)F1的整体模型失效概率为LU0.6>LU1.0>LD0.6>LD1.0,轴向载荷F2的整体模型失效概率为LU0.6>LU1.0>LD1.0>LD0.6,F1的失效均低于F2。结论1)比起LU,LD制作的贴面承担更大的应力,从而保护其龈方的牙体组织和粘接层;2)厚度对LD的应力分布影响显著,而对LU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贴面 材料 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贴面式瓷嵌体修复上颌第一前磨牙穿髓型非龋性颈部缺损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马典 钱捷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1-553,共13页
目的探讨2种陶瓷材料贴面式嵌体及纤维桩修复上颌第一前磨牙穿髓型非龋性颈部缺损的应力分布规律,以期为临床选择微创、有效的修复方法提供思考。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右上第一前磨牙锥形束CT数据,建立健康对照(HC)组、缺损对照(DC)组,根... 目的探讨2种陶瓷材料贴面式嵌体及纤维桩修复上颌第一前磨牙穿髓型非龋性颈部缺损的应力分布规律,以期为临床选择微创、有效的修复方法提供思考。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右上第一前磨牙锥形束CT数据,建立健康对照(HC)组、缺损对照(DC)组,根据2种贴面式嵌体材料[IPS e.max CAD(LD)、Lava Ul‐timate(LU)]以及不同的纤维桩位置[无纤维桩(NP)、颊侧根管纤维桩(B)、腭侧根管纤维桩(P)、颊腭侧根管纤维桩(BP)],建立8个实验模型(LD_(NP)、LD_(B)、LD_(P)、LD_(BP)、LU_(NP)、LU_(B)、LU_(P)、LU_(BP))组,模拟轴向和侧向载荷,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各结构最大主应力峰值,采用颊尖位移量分析颊尖顶位移变化量。在各实验组中:缺损尖端牙体应力峰值与DC组进行变化量分析;颊尖位移量、釉质应力峰值、牙本质应力峰值与HC组进行变化量分析,变化量百分数相差小于5%认为是无差异的。结果LD组与LU组均可有效减小缺损尖端牙体的应力峰值,且LD组降幅更为显著。关于贴面式嵌体及树脂粘接剂应力,LD组高于LU组,并且呈现同一材料不同实验组之间应力峰值相近。此外,双根管纤维桩组可显著减小颊尖位移量。结论贴面式瓷嵌体可在穿髓非龋性颈部缺损的修复中进行应用,且与Lava Ultimate相比,IPS e.max CAD可更好保护尖端牙体组织,此外推测联合颊腭双根管纤维桩修复时可减小整体变形量及修复体脱粘接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面式瓷嵌体 纤维桩 应力分析 颊尖位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矿牙本质基质的基本性能及制备 被引量:7
5
作者 熊航 谢志刚 鲍济波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0-94,共5页
骨缺损治疗需要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好的有骨诱导能力的材料,脱矿牙本质基质(DDM)就是一种理想的骨替代材料。DDM来源于人类不行使功能的牙齿,其牙本质经过脱矿、冲洗、冻干和磨碎等工序就可制备。牙本质和牙槽骨在化学成分上非常接近... 骨缺损治疗需要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好的有骨诱导能力的材料,脱矿牙本质基质(DDM)就是一种理想的骨替代材料。DDM来源于人类不行使功能的牙齿,其牙本质经过脱矿、冲洗、冻干和磨碎等工序就可制备。牙本质和牙槽骨在化学成分上非常接近,这就为以DDM作为骨的支架提供了条件。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是一种可诱导新生骨形成的生长因子,DDM中富含BMP。DDM在诱导新生骨的形成过程中无宿主免疫排斥反应,是一种有效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骨移植材料。DDM的制备有传统制备和超声-酸蚀制备两种方法。脱矿在传统制备中就是一个好方法,脱矿后的牙本质保存了牙本质原始结构物质。粒径也是影响成骨效果的一个因素,75~500μm的粒径为多数学者所认同。在超声-酸蚀制备中,利用超声-酸蚀技术对DDM的表面结构进行改性,可有效地创造出利于细胞和生长因子吸附的表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矿牙本质基质 骨诱导 骨形态发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三根管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波 胡欢 +1 位作者 李东 施琥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74-875,共2页
前磨牙是切牙和磨牙之间的一个过渡牙。其根管系统变异较大,大多数上颌第一前磨牙为双根管,三根管较少见,研究表明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管发生率为0~5%。然而,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管未见报道。该文报告了一个罕见的病例:双侧上颌第一... 前磨牙是切牙和磨牙之间的一个过渡牙。其根管系统变异较大,大多数上颌第一前磨牙为双根管,三根管较少见,研究表明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管发生率为0~5%。然而,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管未见报道。该文报告了一个罕见的病例: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三根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前磨牙 根管形态 双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牙外伤致继承恒牙萌出前冠内病损1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妮 谢亮焜 +1 位作者 张灿华 刘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30-732,共3页
乳牙外伤可累及其继承恒牙胚,导致继承恒牙发育异常、萌出异常,严重时不得不被拔出。该文报告1例乳牙外伤导致继承恒牙发生萌出前牙冠内病损、并伴发阻生、釉质发育不全、牙根发育畸形。
关键词 牙外伤 阻生 釉质发育不全 萌出前牙冠内病损 弯曲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冠延长术保存冠根折裂磨牙和前磨牙1年后的牙周状态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熊萍 刘彦 王荃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0-543,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冠延长术及冠修复保存折裂磨牙1年后的牙周状态。方法:纳入冠根向折裂2个磨牙和5个前磨牙,折裂线位于龈下3 mm。微创冠延长术后6周牙体预备,烤瓷全冠修复。术后1年检测患牙牙周菌斑指数(PLI)、探诊出血(BI)、探诊深度(PD)... 目的:观察微创冠延长术及冠修复保存折裂磨牙1年后的牙周状态。方法:纳入冠根向折裂2个磨牙和5个前磨牙,折裂线位于龈下3 mm。微创冠延长术后6周牙体预备,烤瓷全冠修复。术后1年检测患牙牙周菌斑指数(PLI)、探诊出血(BI)、探诊深度(PD)、松动度检查,与近远中邻牙、对侧同名牙比较;根尖X线片观察根尖周状况,CBCT测量术牙冠边缘至牙槽嵴顶的垂直距离,手术侧与非手术侧作比较。结果:术后1年,7颗术牙PLI、PD、BI、松动度与对照牙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冠边缘距牙槽嵴顶距离患牙术区与非术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冠延长术是一种可行的保留残冠的牙周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裂牙 微创冠延长术(MICL) 牙周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饰瓷厚度和树脂水门汀对玻璃陶瓷贴面乳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哲敏 马雯洁 +5 位作者 杨淑然 杨秋松 王佳宁 姚张顺 林云红 李星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3-408,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瓷层厚度和树脂水门汀对玻璃陶瓷贴面修复变色牙乳光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工艺制作IPSe.maxCADLTA3瓷贴面试件,核瓷组厚度分别为0.25 mm和0.50 mm;核瓷/饰瓷组厚度为0.25 mm核瓷/0.... 目的分析不同瓷层厚度和树脂水门汀对玻璃陶瓷贴面修复变色牙乳光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工艺制作IPSe.maxCADLTA3瓷贴面试件,核瓷组厚度分别为0.25 mm和0.50 mm;核瓷/饰瓷组厚度为0.25 mm核瓷/0.25 mm牙本质瓷、0.50 mm核瓷/0.25 mm牙本质瓷、0.50 mm核瓷/0.50 mm牙本质瓷和0.50 mm核瓷/0.25 mm牙本质瓷/0.25 mm切端瓷。模拟瓷贴面临床粘接程序,在CAD/CAM瓷贴面试件底部涂布VariolinkNBleachXL水门汀,制作CAD/CAM瓷贴面-树脂水门汀复合试件。利用分光光度计测试试件在反射和透射模式下色度值,并计算乳光值。结果0.25 mm、0.50 mm核瓷组和0.25 mm核瓷/0.25 mm牙本质瓷、0.50 mm核瓷/0.25 mm牙本质瓷、0.50 mm核瓷/0.50 mm牙本质瓷、0.50 mm核瓷/0.25 mm牙本质瓷/0.25 mm切端瓷瓷贴面试件乳光值分别为6.10±0.50、7.00±0.24、6.40±0.24、7.08±0.28、7.16±0.21、7.81±0.11。随着核瓷厚度增加,乳光值显著增大(P<0.05);核瓷厚度相同,增加0.25 mm牙本质瓷,乳光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0.5mm核瓷组,牙本质瓷厚度从0.25 mm增加至0.5 mm,乳光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增加0.25 mm切端瓷后乳光值显著增大(P<0.05)。0.25 mm核瓷/0.25 mm牙本质瓷、0.50 mm核瓷/0.25 mm牙本质瓷、0.50 mm核瓷/0.50 mm牙本质瓷和0.50 mm核瓷/0.25 mm牙本质瓷/0.25 mm切端瓷CAD/CAM瓷贴面-树脂水门汀复合体试件的乳光值分别为6.29±0.31、7.56±0.36、7.67±0.30、8.65±0.53,随瓷层厚度增加乳光值增大(P<0.05),但0.50 mm核瓷/0.25 mm牙本质瓷和0.50 mm核瓷/0.50 mm牙本质瓷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3)。瓷层厚度和树脂水门汀对试件乳光值的影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厚度与有无树脂水门汀间无交互作用(P>0.05)。结论玻璃陶瓷贴面修复变色牙时,为提高其乳光性能获得自然逼真的修复效果,推荐采用核瓷表面烧结切端瓷的设计,同时可适当增加核瓷厚度,选择具有遮色效果的树脂水门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贴面 乳光性能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 树脂水门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技术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秦浩 徐倩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95-798,共4页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易于获得,贴壁生长,具备优良的成膜特性,是现代组织工程学中理想的种子细胞。由于具有良好的分化能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被广泛地应用于组织再生工程。常用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包括单层细胞膜片、共培养细胞膜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易于获得,贴壁生长,具备优良的成膜特性,是现代组织工程学中理想的种子细胞。由于具有良好的分化能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被广泛地应用于组织再生工程。常用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包括单层细胞膜片、共培养细胞膜片、多层细胞膜片、三维培养细胞膜片、细胞膜片片段等。本文就近年来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细胞膜片的方法及其应用做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膜片技术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