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RI与病理对照的骨肉瘤动态增强MRI定量参数与肿瘤微循环及乏氧性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佳璐 王瑶 +4 位作者 马焕 李梅 李鹍 丁莹莹 陶海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940-945,共6页
目的:基于MRI与病理对照,探讨动态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定量参数与骨肉瘤微循环和乏氧性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分析云南省肿瘤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原发于膝关节周围的骨肉瘤患者,手术前行MRI检查。... 目的:基于MRI与病理对照,探讨动态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定量参数与骨肉瘤微循环和乏氧性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分析云南省肿瘤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原发于膝关节周围的骨肉瘤患者,手术前行MRI检查。术后取瘤段正中矢状面组织切片,并分割为1 cm×1 cm组织块。检测每个组织块肿瘤坏死率(tumor necrosis rate,TNR)、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并按照Huvos分级标准划分为反应良好组(TNR≥90%)和反应差组(TNR<90%)。在对应位置的DCE-MRI图像上,定位划分与病理样本等感兴趣区,并测量定量参数(Ktrans、Kep、Ve、Vp)。探讨各定量参数与MVD、VEGF、HIF-1α的关系并绘制ROC曲线。结果:入组10例骨肉瘤患者,共取得460个肿瘤病理组织块,其中反应良好组59个(12.8%),反应差组401个(87.2%);VEGF阳性311个(67.6%),阴性149个(32.4%);HIF-1α阳性68个(14.8%),阴性392个(85.2%)。反应良好组Ktrans、Kep、Ve、Vp、MVD计数、VEGF阳性率均高于反应差组,而HIF-1α阳性率低于反应差组(P<0.05)。Ktrans、Kep、Ve与MVD具有相关性,回归系数分别为-0.652、0.525、0.418(P<0.01)。Ve预测VEGF、Kep预测HIF-1α阳性表达的阈值、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634、0.609、63.7%、60.0%和0.115/min、0.614、42.2%、83.3%。结论:DCEMRI定量参数对骨肉瘤化疗后肿瘤微循环及乏氧性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或可为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新辅助化疗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肿瘤微环境 乏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病理对照的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评估骨肉瘤新辅助化疗肿瘤坏死率的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瑶 李佳璐 +5 位作者 马焕 李鹍 王洪波 丁莹莹 陶海波 李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988-993,共6页
目的:基于MRI-病理对照,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定量参数评估骨肉瘤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肿瘤坏死率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昆... 目的:基于MRI-病理对照,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定量参数评估骨肉瘤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肿瘤坏死率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11例,于NAC前、后行常规MRI及矢状位DCE-MRI检查。NAC疗程结束后两周内经外科手术获取完整肿瘤瘤段,沿正中矢状面剖开,取厚度为5 mm病理切片并分割成大小为1 cm×1 cm的若干组织块,编号后作为与影像对照的病理样本。依靠解剖标志,确定与病理切片对应的DCE-MRI影像层面,将病灶划分为1 cm×1 cm大小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并进行化疗前、后影像ROI与病理样本匹配。采用Omni Kinetics软件测量化疗前定量参数-pre-K^(trans)、pre-K_(ep)、pre-Ve、pre-Vp和化疗后参数-post-K^(trans)、post-K_(ep)、post-V_(e)、post-V_(p),并计算化疗前-后各参数差值∆K^(trans)、∆K_(ep)、∆V_(e)、∆V_(p)。采用Huvos分级标准检测每个病理样本肿瘤坏死率(tumor necrosis rate,TNR),并划分为缓解组(TNR≥90%)和未缓解组(TNR<90%)。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病理样本NAC前、后各定量参数是否存在差异。采用ROC曲线,比较NAC后DCE-MRI定量参数及治疗前后的差值预测NAC后TNR的效能。结果:入组骨肉瘤11例,共取得304个病理样本,其中缓解组59个(19.4%),未缓解组245个(80.6%)。两组化疗后K^(trans)、V_(e)、V_(p)均明显降低,且未缓解组参数值明显低于缓解组(P<0.05);化疗后缓解组K_(ep)明显升高(P<0.05),但未缓解组K_(ep)无差异(P>0.05)。两组化疗前后参数差值ΔK^(trans)、ΔV_(e)、ΔV_(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缓解组ΔK_(ep)明显低于未缓解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化疗后定量参数诊断TNR缓解效能优于化疗前-后差值,其中post-K^(trans)诊断效能最高,诊断阈值为0.663/min、AUC为0.745、灵敏度为89.83%、特异性为52.24%。结论:DCE-MRI定量参数在评估骨肉瘤新辅助化疗TNR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具有即时、无创反映NAC疗效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新辅助化疗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肿瘤坏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中Ki-67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帆荣 陈芸 +2 位作者 李梅 赵艳红 张丽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22-1025,共4页
目的探讨Ki-67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分析77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Ki-67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GIST的临... 目的探讨Ki-67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分析77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Ki-67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结果Ki-67表达在肿瘤部位、核分裂象、危险度分级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类型、囊性变、单发或多发、出血、坏死及合并其他肿瘤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增殖指数与肿瘤部位、核分裂象、单发或多发及危险度分级有相关性(P<0.05),其中Ki-67增殖指数与核分裂象及危险度分级呈正相关。结论Ki-67增殖指数可作为判断GIST危险度分级及预后预测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KI-67 临床病理 危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型乳腺癌中FOXC1、SOX10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光芬 李涛 杨承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21-924,930,共5页
目的探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FOXC1、SOX10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0例TNBC、60例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invasive breast carcinoma of no special type,IBC-NST)、40例癌... 目的探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FOXC1、SOX10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0例TNBC、60例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invasive breast carcinoma of no special type,IBC-NST)、4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OXC1、SOX10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FOXC1和SOX10在TNBC(82.2%、70.0%)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IBC-NST(11.7%、13.3%)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OXC1表达与TNBC肿瘤最大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Ki-67增殖指数高、预后分期均相关(P<0.05),SOX10表达与TNBC肿瘤最大径、组织学分级、Ki-67增殖指数高、预后分期均相关(P<0.05),且TNBC中FOXC1与SOX10表达呈正相关(R=0.71,P<0.001)。Kaplan-Meier结果示FOXC1与肿瘤无进展生存期相关(P<0.05)。结论FOXC1和SOX10在TNBC中高表达,两者参与TNBC的发生、发展,在侵袭转移中可能起协同作用,对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三阴型乳腺癌 叉头框蛋白C1 性别决定区盒基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系膜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振辉 高德培 +3 位作者 吴琳 董兴祥 杨光军 张大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4-247,共4页
目的探讨肠系膜侵袭性纤维瘤病(MAF)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14例MAF的CT特征,患者平均年龄(37.8±11.0)岁。结果14例MAF病灶长径平均(10.2±3.9)cm,短径平均(6.7±2.3)cm;CT平扫均呈软组织密度... 目的探讨肠系膜侵袭性纤维瘤病(MAF)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14例MAF的CT特征,患者平均年龄(37.8±11.0)岁。结果14例MAF病灶长径平均(10.2±3.9)cm,短径平均(6.7±2.3)cm;CT平扫均呈软组织密度、无钙化灶;其中10例为卵圆形,2例为不规则形,1例圆形,1例分叶状;7例边界清晰;5例密度不均,其中2例可见伴气液平面,3例伴囊性变;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强化方式均为渐进性强化;5例病灶内动脉期可见肠系膜动脉分支穿行;14例均未见淋巴结肿大和腹腔积液征象。结论MAF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常发生于年轻患者;肠系膜区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肿块,少见囊变坏死、钙化,增强扫描呈轻、中度渐进性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瘤病 侵袭性 肠系膜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氢生物蝶呤促进胃腺癌发展及淋巴管生成的作用
6
作者 刘宥苡 王嘉鑫 +5 位作者 闫志军 吕煜 胡义波 石安华 陈芸 代佑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对BALB/c-nu小鼠MNK-45胃腺癌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MNK-45,建立人胃癌MKN-45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BH4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5只。BH4组给予BH4... 目的:探讨外源性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对BALB/c-nu小鼠MNK-45胃腺癌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MNK-45,建立人胃癌MKN-45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BH4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5只。BH4组给予BH4腹腔注射(20 mg/kg),每天1次,生理盐水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共给药2周。给药期间记录肿瘤体积变化,给药结束后脱颈椎处死小鼠,剥离肿瘤测量称重。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肿瘤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及D2-40染色程度,Western blot检测iNOS蛋白表达,Greiss法检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及ELISA法检测BH4含量。结果:BH4组肿瘤体积明显大于生理盐水组(P<0.001)。且BH4组肿瘤组织内BH4含量、NO浓度、iNOS表达及D2-40表达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BH4可能通过偶联iNOS导致NO合成过量,诱导淋巴管生成,进而促进胃腺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生物蝶呤 一氧化氮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胃腺癌 淋巴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在胃腺癌表达特点及与淋巴管形成的关系
7
作者 王嘉鑫 闫志军 +4 位作者 石安华 刘宥苡 吕煜 陈芸 代佑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37-941,共5页
目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表达与胃癌淋巴管形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胃腺癌组织中iNOS的表达,及与淋巴管形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腹部外科78例胃腺癌并行胃腺... 目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表达与胃癌淋巴管形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胃腺癌组织中iNOS的表达,及与淋巴管形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腹部外科78例胃腺癌并行胃腺癌根治术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NOS和D2-40蛋白的表达,分析iNOS与D2-40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分析iNOS表达与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腺癌组织中iNOS阳性表达率为64.10%(50/78),D2-40阳性表达率为73.08%(57/78)。胃腺癌组织的iNOS、D2-40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腺癌组织中iNOS和D2-40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s=0.532,P=0.001)。胃腺癌组织中iNOS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低分化腺癌阳性表达率较高中分化明显升高(72%vs 28%,P=0.041),iNOS阳性表达率随着临床T分期和N分期越晚越高(P<0.05)。结论 iNOS表达在胃癌的淋巴管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iNOS蛋白具有潜在靶向治疗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D2-40 淋巴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