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医学DNA遗传标记和DNA甲基化分子标记的集成检验技术
1
作者 易娜 赵光斌 +7 位作者 康克莱 姚伊人 郭柯利 赵杰 张驰 缪磊 王乐 季安全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56-2167,共12页
DNA遗传标记在法医学领域的个体识别、亲缘关系鉴定、始祖推断和表型特征刻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DNA甲基化分子标记在法医学领域的生物学年龄推断、组织体液鉴定和表型预测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目前的研究多是在不同的检验流程中对DN... DNA遗传标记在法医学领域的个体识别、亲缘关系鉴定、始祖推断和表型特征刻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DNA甲基化分子标记在法医学领域的生物学年龄推断、组织体液鉴定和表型预测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目前的研究多是在不同的检验流程中对DNA甲基化分子标记和DNA遗传标记独立地进行检验,通过不同的分析流程分别解读这两种标记所蕴含的生物信息。用一份生物检材通过一次检测同时得到DNA遗传信息和表观遗传信息的集成检验方法,能够在获得丰富遗传数据的基础上有效关联这两种标记的生物学信息,节省检验时间,降低检验成本和简化实验流程。本文分别介绍了基于毛细管电泳平台、焦磷酸测序平台和二代测序平台进行DNA遗传标记和DNA甲基化分子标记集成检验的多种方案,分析了各方案在不同平台的技术特点,归纳了各方案的集成化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重点分析了在其他领域中基于二代测序技术进行集成检验的技术路线,以期挖掘其在法医学生物检材中的应用潜力,探讨了位点间相互作用和甲基化预处理方法对DNA遗传标记和DNA甲基化分子标记集成检验的影响,提出了在法医学生物检材中应用集成检验技术所面临的挑战,期望为法医学研究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DNA 甲基化 集成检验方法 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丘脑神经干细胞的衰老与再生
2
作者 张宇 张秀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6-1139,共14页
下丘脑神经干细胞(hypothalamic neural stem cells,htNSCs)是一类存在于下丘脑的具有增殖能力并能分化迁移到下丘脑实质成为神经元及整合到神经环路中的胶质样神经干细胞。成年下丘脑内的多种生理学过程都有htNSCs参与调节,包括构成血... 下丘脑神经干细胞(hypothalamic neural stem cells,htNSCs)是一类存在于下丘脑的具有增殖能力并能分化迁移到下丘脑实质成为神经元及整合到神经环路中的胶质样神经干细胞。成年下丘脑内的多种生理学过程都有htNSCs参与调节,包括构成血液-下丘脑屏障(blood-hypothalamus barrier,BHB)并促进小分子在血液、脑脊液和下丘脑实质间的扩散,感知血糖水平、调节神经肽释放等。发生在htNSCs的衰老对能量代谢、性激素分泌甚至下丘脑整体功能有着极大的影响,移植更为年轻的htNSCs可以减轻机体衰老中神经和骨骼肌功能障碍。近年来,htNSCs在能量代谢以及促进机体衰老方面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htNSCs的分型以及htNSCs衰老对机体功能的影响、htNSCs与相关疾病的关系、促进htNSCs再生的调控机制进行了简要阐述,一些促进htNSCs再生及改善htNSCs衰老的措施似乎可以影响生物整体的衰老表型。深入研究htNSCs的衰老有助于理解下丘脑对机体整体衰老的影响以及性别差异造成不同衰老的原因,为改善能量代谢紊乱综合征和治疗性腺激素异常相关疾病提供新方法及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伸长细胞 衰老 调控机制 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S2测序的中国四个城市灰尘样本地域推断研究
3
作者 张文君 冯耀森 +4 位作者 彭加金 冯凯 邓晔 康克莱 王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0-981,共12页
目的 灰尘作为重要的微量物证检材,在法庭科学领域有极大的应用潜力,随着DNA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灰尘中的微生物群落分布。不同地区灰尘中的微生物群落分布存在差异,利用灰尘中的微生物群落信息进行生物地理位置推... 目的 灰尘作为重要的微量物证检材,在法庭科学领域有极大的应用潜力,随着DNA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灰尘中的微生物群落分布。不同地区灰尘中的微生物群落分布存在差异,利用灰尘中的微生物群落信息进行生物地理位置推断在法庭科学领域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不同地区灰尘样本的微生物DNA,可以揭示该地区的微生物组成,从而推断该地区的生物地理位置。本研究旨在探索中国4个城市的真菌群落组成结构差异,评估基于真菌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 2区测序对灰尘样本进行生物地理位置推断的准确率,为公安实战基于环境DNA进行地域推断奠定基础。方法 使用通用引物5.8S-Fun/ITS4-Fun扩增真菌基因组的ITS2区,在Illumina MiSeq FGx平台进行测序。采用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可视化样本之间的差异。使用相似性分析(analysis of similarities,ANOSIM)和多元方差分析(permutational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PERMANOVA)两种不同的非参数分析方法衡量样本间的群落差异程度。使用LDA Effect Size (LEfSe)分析筛选出不同城市间有显著差异的物种。使用微生物来源分析软件SourceTracker对灰尘样本进行生物地理位置来源推断。结果 北京、福州、昆明、乌鲁木齐4个城市的灰尘样本中,北京的物种丰富度最高,物种注释结果显示,4个城市的真菌群落物种组成结构和相对丰度有明显差异。NMDS结果显示,灰尘样本在多维空间中基于生物地理来源进行分组,同一城市的灰尘样本有明显的聚类现象,不同城市的灰尘样本在第一轴明显分开。ANOSIM和PERMANOVA结果也表明,4个城市间的真菌群落组成均具有显著差异,其中以福州和乌鲁木齐两个城市之间的差异最为明显。所有已知来源的灰尘样本的生物地理位置均被成功预测。结论 北京、福州、昆明、乌鲁木齐4个城市的真菌群落物种组成结构和相对丰度具有显著差异,基于真菌的ITS2区测序对这4个城市的灰尘样本进行生物地理位置推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在法庭科学领域利用灰尘中的真菌群落信息进行生物地理位置推断有较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庭科学 真菌 灰尘DNA 地域推断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在α-鹅膏毒肽诱导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4
作者 王浩伟 张晓星 +2 位作者 杨根梦 王尚文 曾晓锋 《法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59,共8页
目的通过检测α-鹅膏毒肽暴露后小鼠肝组织铁沉积,小鼠肝细胞和L-02细胞氧化应激指标及铁死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探究铁死亡是否参与α-鹅膏毒肽诱导的肝细胞损伤。方法建立α-鹅膏毒肽C57BL/6J小鼠中毒模型和L-02细胞染毒模型,采用Lillie... 目的通过检测α-鹅膏毒肽暴露后小鼠肝组织铁沉积,小鼠肝细胞和L-02细胞氧化应激指标及铁死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探究铁死亡是否参与α-鹅膏毒肽诱导的肝细胞损伤。方法建立α-鹅膏毒肽C57BL/6J小鼠中毒模型和L-02细胞染毒模型,采用Lillie二价铁染色、普鲁士蓝染色检测铁沉积情况,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蛋白质印迹法分析p53、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的表达。结果相较于对照组,α-鹅膏毒肽暴露后,小鼠肝组织中二价铁(Fe^(2+))和三价铁(Fe^(3+))阳性细胞率均升高(P<0.05),中(0.35 mg/kg)、高(0.45 mg/kg)剂量组肝组织及1μmol/Lα-鹅膏毒肽处理的L-02细胞中GSH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SOD和CAT活性下降(P<0.05)。此外,α-鹅膏毒肽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上调p53表达,并抑制SLC7A11和GPX4的表达。结论铁死亡在α-鹅膏毒肽诱导的肝细胞损伤机制中发挥作用,铁死亡相关指标的异常可为α-鹅膏毒肽中毒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法医毒理学 α-鹅膏毒肽 铁死亡 氧化应激 肝损伤 L-02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二酚经PERK-eIF2α-ATF4-CHOP通路减轻多重脑震荡大鼠的神经元内质网应激和凋亡
5
作者 杨毓甲 杨丽芳 +5 位作者 吴雅玲 段兆达 于春泽 吴春云 于建云 杨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40-1250,共11页
目的探究大麻二酚(CBD)对多重脑震荡后神经元内质网应激及其介导的神经元凋亡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多重脑震荡组(MCC组)、多重脑震荡溶剂组(MCC+TW组,1%tween20)、低剂量CBD-10组(10 mg/kg)和高剂量CBD-40组(40 m... 目的探究大麻二酚(CBD)对多重脑震荡后神经元内质网应激及其介导的神经元凋亡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多重脑震荡组(MCC组)、多重脑震荡溶剂组(MCC+TW组,1%tween20)、低剂量CBD-10组(10 mg/kg)和高剂量CBD-40组(40 mg/kg),用金属单摆打击装置制成大鼠MCC模型,给药各组于造模成功后连续腹腔给药2周。采用qRT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中PERK、eIF2α、ATF4、CHOP、TRIB3、p-AKT、Pro-caspase-3的表达变化。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CBD治疗创伤性脑损伤的核心靶点,经Autodock可视化分析CBD与内质网应激和凋亡相关因子的分子对接情况。结果MCC后大脑皮质内质网应激因子PERK、eIF2α、CHOP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MCC组大脑皮质中PERK、eIF2α、ATF4、CHOP、TRIB3、p-AKT、Pro-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较sham组升高(P<0.05);CBD治疗后,p-AKT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而其余因子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且CBD-40组降低更显著。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CBD治疗TBI的核心靶点与内质网应激和脑损伤因子存在蛋白互作关系;分子对接显示CBD,与多个内质网应激和凋亡因子具有较高的结合能。结论大鼠多重脑震荡诱发神经元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CBD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和抗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且高剂量CBD的保护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脑震荡 大麻二酚 内质网应激 神经元凋亡 PERK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成瘾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黄文欣 张千遥 +3 位作者 李小东 田云青 黄俭 张瑞林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57,共11页
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疾病,不仅会造成个人生理和心理的损害,更重要的是还会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生物标志物是指在健康人群和患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的指标,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药物成瘾患者越来越多,新型毒品的种类... 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疾病,不仅会造成个人生理和心理的损害,更重要的是还会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生物标志物是指在健康人群和患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的指标,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药物成瘾患者越来越多,新型毒品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对药物成瘾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在多种生物检材中都存在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为此本文综述了毛发、血液、尿液和粪便中可能的生物标志物,为进一步探索药物成瘾的生物特征性标志物提供参考,同时为药物成瘾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成瘾 药物滥用 生物标志物 生物检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法测定药片、胶囊和注射液中32种蛋白同化制剂
7
作者 刘玙 范先煜 +3 位作者 郭振硕 钱小雨 向平 严慧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1-465,共15页
目的:建立基于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快速检测药片、胶囊和注射液中的32种蛋白同化制剂的方法,为反兴奋剂以及司法鉴定领域蛋白同化制剂的检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药片研磨成粉末,胶囊内粉末采用甲醇∶水(7∶3)溶液提取,注射液直... 目的:建立基于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快速检测药片、胶囊和注射液中的32种蛋白同化制剂的方法,为反兴奋剂以及司法鉴定领域蛋白同化制剂的检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药片研磨成粉末,胶囊内粉末采用甲醇∶水(7∶3)溶液提取,注射液直接经离心过滤后进样。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 column(100 mm×2.1 mm,1.8μm)柱分离,以含0.1%甲酸和5%乙腈的乙酸铵(20 mmol/L)溶液-乙腈体系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加热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一级全扫描/数据依赖二级扫描模式检测。对建立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对选择性、灵敏度、基质效应、延迟效应等参数进行考察,并应用于20份办案机关查获的药片、胶囊和注射液样品中蛋白同化制剂的检测。结果:粉末基质中32种蛋白同化制剂检出限在1~200μg/g范围内,注射液基质中检出限在1~200 ng/mL范围内。20份查获样品中检测到美雄酮、司坦唑醇等5种蛋白同化制剂,均与外包装标签标识不符。结论: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前处理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反兴奋剂和司法鉴定领域药片、胶囊和注射液样品中蛋白同化制剂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同化制剂 司坦唑醇 药片 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海洛因滥用相关死亡案例的法医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黄万麒 李利华 +1 位作者 李桢 洪仕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266-268,共3页
目的对20例海洛因滥用相关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相关案例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例海洛因相关死亡案例死者的一般情况、毒品使用方式、死亡原因、法医学检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案例的死亡原因及法医病理学改变。结... 目的对20例海洛因滥用相关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相关案例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例海洛因相关死亡案例死者的一般情况、毒品使用方式、死亡原因、法医学检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案例的死亡原因及法医病理学改变。结果本组案例死者多为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组织病理学检验为非特异性改变。死亡原因包括海洛因使用(或泄露)后急性中毒死亡(13例,占65%)、滥用海洛因后继发性疾病(3例,占15%)、吸食海洛因致吸入性窒息(2例,占10%)及戒断综合征导致死亡(2例,占10%)四种。结论海洛因滥用相关死亡者的法医学鉴定,需在全面系统的尸体检验基础上,结合实验室对死者体内海洛因及代谢产物的定性、定量分析,综合案情资料、现场勘验情况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海洛因依赖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虐待儿童致颅脑损伤死亡法医学鉴定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根梦 何亚超 +2 位作者 薛凤麟 李利华 曾晓锋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210-212,共3页
1案例 1.1简要案情 某男童(3岁)在母亲上班后,由继父照顾,期间受伤送往医院救治。颅脑CT检查示右侧额颞顶部硬脑膜下血肿,左侧枕骨骨折可能。之后在全身麻醉下行右侧额颞顶部硬脑膜下血肿清除、脑膜减张修补及去骨瓣减压术。术中诊... 1案例 1.1简要案情 某男童(3岁)在母亲上班后,由继父照顾,期间受伤送往医院救治。颅脑CT检查示右侧额颞顶部硬脑膜下血肿,左侧枕骨骨折可能。之后在全身麻醉下行右侧额颞顶部硬脑膜下血肿清除、脑膜减张修补及去骨瓣减压术。术中诊断:头皮软组织挫裂伤,右侧额颞叶脑挫裂伤,右侧额颞顶部硬脑膜下血肿,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呈昏迷状态,术后9 h经抢救无效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受虐待儿童综合征 虐待儿童 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法律问题研究——从两个典型判例的实证研究切入
10
作者 黄莺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8-62,共5页
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主要从美国兴起,我国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也在迅猛发展。但是比起医疗机构附设的医学检验部门,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是独立的法人主体,因此与患者和医疗机构之间形成多元法律关系。通过整理涉医学... 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主要从美国兴起,我国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也在迅猛发展。但是比起医疗机构附设的医学检验部门,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是独立的法人主体,因此与患者和医疗机构之间形成多元法律关系。通过整理涉医学检验机构诉讼纠纷发现,法律实践中主要存在两类典型的法律问题:一类是法理或法律可以予以解决的问题,但解决的结果无法达到案结事了或者公平公正,这类问题源于实践超出理论的复杂性;另一类是落入法律或法理的“间隙”,在理论上存疑的问题。诉诸法律来解决的这些问题虽然还未能成为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发展的重要风险,但是所展现出来的问题都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 法律问题 判例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件溢出事实对法院裁判形成过程的影响
11
作者 牟军 黄莺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6-172,共7页
准确把握与合理运用案件溢出事实,对于案件定量裁判的公正性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意义。以民事纠纷中的彩礼案为例,我国已形成案件溢出事实运用的规范主义的三种进路。然而,这些规范主义进路存在难以对溢出事实作出穷尽规定,难以量化把... 准确把握与合理运用案件溢出事实,对于案件定量裁判的公正性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意义。以民事纠纷中的彩礼案为例,我国已形成案件溢出事实运用的规范主义的三种进路。然而,这些规范主义进路存在难以对溢出事实作出穷尽规定,难以量化把握溢出事实的运用,以及已有的典型案例和司法解释尚有矛盾或欠严谨等主要问题。因而在案件的定量裁判中,裁判者对溢出事实的判断和运用仍需遵循实践主义逻辑,要基于个案溢出事实与主要事实的内在联系,从情理角度对案件的溢出事实加以衡量,并以可靠性作为判断和运用案件溢出事实的前提。运用案件溢出事实作出的定量裁判结果的正当性证成,需以当事人对裁判结果存在最低限度的可接受性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件溢出事实 定量裁判 规范主义 实践主义逻辑 裁判正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二酚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皮质Occludin、ZO-1表达水平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佳丽 曹艳 +6 位作者 凌腾晗 尹爱平 李恒希 李经辉 张瑞林 吴海鹰 李坪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8-483,共6页
目的观察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血脑屏障(BBB)中紧密连接蛋白闭合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1)的表达及变化趋势,探讨大麻二酚(CBD)对BBB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法制备大鼠TBI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 目的观察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血脑屏障(BBB)中紧密连接蛋白闭合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1)的表达及变化趋势,探讨大麻二酚(CBD)对BBB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法制备大鼠TBI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TBI+vehicle组)和CBD干预组(TBI+CBD组),每组24只;每个组又分为损伤后8 h、1、2、3、5和7 d共6个时间点,通过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检测与BBB通透性密切相关的Occludin和ZO-1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情况;通过荧光素钠实验检测BBB通透性。结果免疫组化实验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TBI后随着时间推移Occludin和ZO-1蛋白阳性表达减少(P<0.05),2 d达到最低;CBD干预1 d后Occludin和ZO-1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P<0.05);免疫荧光染色实验与Western blot结果趋势近似,与假手术组相比,TBI后Occludin和ZO-1荧光表达强度及蛋白表达量减少(P<0.05),CBD干预2 d后Occludin和ZO-1表达水平上调(P<0.05);荧光素钠实验结果表明,TBI后脑组织BBB完整性遭到破坏,通透性升高(P<0.01),CBD干预后BBB通透性下降(P<0.05)。结论TBI后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表达下降,BBB通透性升高,CBD干预可逆转TBI对BBB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二酚 创伤性脑损伤 血脑屏障 紧密连接蛋白 大鼠 闭合蛋白 闭锁小带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体表面灰尘采集及DNA提取方法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琪 彭加金 +7 位作者 王乐 卢颀 梅宏成 戈文东 张涛 季安全 叶健 康克莱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310-3320,共11页
目的 灰尘作为法庭科学极具特色和应用价值的物证,其中包含丰富的环境DNA信息,逐渐成为领域内的前沿研究热点。然而,作为办案应用中的关键基础环节,从法庭科学领域实际应用出发的物体表面灰尘的采集及DNA提取研究,仍亟待开展。方法 使用... 目的 灰尘作为法庭科学极具特色和应用价值的物证,其中包含丰富的环境DNA信息,逐渐成为领域内的前沿研究热点。然而,作为办案应用中的关键基础环节,从法庭科学领域实际应用出发的物体表面灰尘的采集及DNA提取研究,仍亟待开展。方法 使用Copan Liquid Amies Elution Swab拭子擦拭物体表面采集灰尘,将采集样品管内拭子头、沉淀、上清液分别提取DNA,评估DNA含量从而选定应处理和裂解的样品管内成分。按照5种不同采样面积(25~400 cm^(2))采集灰尘样本并检测DNA浓度,确定合适的采样面积。比较3种商业化DNA提取试剂盒对灰尘样本的提取效果,并检测评估提取的灰尘DNA片段大小以及是否含人源DNA,同时通过16S rDNA扩增子测序分析物体表面灰尘DNA中的细菌信息,从而建立灰尘DNA提取产物的质量控制方法。针对DNA提取中的细胞裂解关键步骤,比较评估在不同的细胞裂解方式以及震荡裂解次数下提取DNA的量,从而建立适合灰尘DNA提取的细胞裂解方法。结果 灰尘采样管内沉淀与拭子头为DNA的主要来源部位,后续提取时均应纳入处理。灰尘的采样面积与灰尘DNA浓度呈正相关,且灰尘采样面积宜大于5×5 cm^(2)。使用DNeasy PowerSoil Pro试剂盒可以获得较高的DNA产量,同时3种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的DNA片段大小无显著差异,从上述灰尘样本提取的DNA中未检出人源DNA,而物体表面灰尘DNA中含有细菌DNA,并且不同采样点之间的微生物物种组成存在差异。此外,使用生物样品均质器进行研磨裂解4 min (2 min×2次)时,得到的灰尘DNA浓度最高。结论 灰尘DNA的提取与采样面积、提取试剂盒、裂解方式均有关,建立完整且适合的灰尘DNA提取方案至关重要。这不仅为研究挖掘灰尘中的环境DNA数据打下基础,还为环境样本的实际办案应用提供了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尘DNA 灰尘采集 DNA提取 微生物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菌群落鉴别裸鼠生前损伤和死后损伤
14
作者 郑欣 邱越 +9 位作者 李志刚 向青青 汪冠三 石河 徐曲毅 隋鹏 马雁兵 刘超 陈立方 赵建 《法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0-438,共9页
目的建立裸鼠的生前损伤和死后损伤模型,观察损伤后不同时间点创口的形态学和细菌群落变化,分析生前损伤和死后损伤的差异。方法建立48只BALB/c裸鼠的腹部损伤模型,分为生前损伤、死后4 h损伤和死后72 h损伤组,观察损伤形成后第1、3、5... 目的建立裸鼠的生前损伤和死后损伤模型,观察损伤后不同时间点创口的形态学和细菌群落变化,分析生前损伤和死后损伤的差异。方法建立48只BALB/c裸鼠的腹部损伤模型,分为生前损伤、死后4 h损伤和死后72 h损伤组,观察损伤形成后第1、3、5、8、11、15天的大体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改变,并通过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创口的细菌群落。使用QIIME2软件计算Shannon指数和Observed species指数,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组间的α多样性;使用Rv4.3.0软件计算样本间Jaccard相似系数并应用于主坐标分析,以展示样本间差异,采用置换多元方差分析检验菌群构成的组间差异,并计算R^(2)值。结果损伤形成后第8、11、15天,形态学检验已经难以区分生前损伤和死后损伤,生前损伤组和死后72 h损伤组的Shannon指数、Observedspecies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细菌群落的Jaccard相似系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置换多元方差分析的R^(2)值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0.22~0.61)。结论通过分析创口细菌群落,可识别和比较不同时间点创口中的微生物组成,为鉴别生前损伤和死后损伤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微生物学 菌落 生前损伤 死后损伤 16S rRNA BALB/C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祖先重组图重建古今人类群体遗传系谱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青鑫 王萌鸽 +2 位作者 刘超 袁慧军 何光林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49-859,共11页
随着古今人群大规模基因组资源的公布、计算生物学工具的革新及大数据挖掘相关算力的提升,基因组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这些进步和变化不仅显著加深了人们对人类起源、迁徙及混合等复杂演化历程的理解,而且也揭示了这些过程... 随着古今人群大规模基因组资源的公布、计算生物学工具的革新及大数据挖掘相关算力的提升,基因组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这些进步和变化不仅显著加深了人们对人类起源、迁徙及混合等复杂演化历程的理解,而且也揭示了这些过程对人类疾病健康状态的影响,加速了人们对人类健康和疾病遗传学基础的研究,还为挖掘人类基因组中记载的群体演化历史及疾病遗传学基础的演化轨迹提供了新的途径。祖先重组图(ancestral recombination graph,ARG)技术,通过分析全基因组中不同区域的重组事件和共祖特征,重建了基因组片段之间的演化关系。ARG记录了所研究基因组序列分歧以来的所有共祖和重组事件,并指明了每个基因组位置的完整系谱,是基因组分析的理想数据结构。本文综述了ARG技术的理论基础及其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其在法医基因组学、群体遗传学、演化医学、医学基因组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转化应用和发展前景,以期推动该技术在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进一步深化对人类基因组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先重组图 遗传系谱 演化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颈动脉血栓形成致血栓栓塞性脑梗死残疾等级评定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红羽 刘凯 洪仕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94,共3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王某,男,16岁,某年3月12日晚骑电瓶车行驶过程中被电杆拉线绊住颈部摔倒,当即感头痛。急诊入院后行头颅CT检查未显示明显异常,遂对颈部右侧创口行清创缝合术。3月14日20:00许,王某在洗手时晕倒,后感头晕、头疼,左侧肢... 1案例1.1简要案情王某,男,16岁,某年3月12日晚骑电瓶车行驶过程中被电杆拉线绊住颈部摔倒,当即感头痛。急诊入院后行头颅CT检查未显示明显异常,遂对颈部右侧创口行清创缝合术。3月14日20:00许,王某在洗手时晕倒,后感头晕、头疼,左侧肢体无力,被送入院治疗。1.2病史摘要某年3月14日21:00许王某至某医院就诊,血压16/11 kPa(120/82 mmHg),既往体健,无高血压、动脉硬化史。专科检查:嗜睡,呼唤睁眼;两侧颈部对称,颈部右前有一挫裂创(已缝合),局部红肿、无渗出;左侧肢体肌力0级,肌张力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创伤和损伤 颈动脉血栓 血栓栓塞 脑梗死 残疾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质量调控在甲基苯丙胺诱导神经毒性损害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聂倩云 董文娟 +4 位作者 杨根梦 秦理想 宋春辉 李利华 洪仕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01-1205,共5页
目前,甲基苯丙胺滥用已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甲基苯丙胺也是我国近年滥用人数最多的合成毒品。甲基苯丙胺的神经毒性损害或成瘾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缺乏特异性的戒断治疗方法与药物。线粒体是甲基苯丙胺直接产生毒性作用的靶向细... 目前,甲基苯丙胺滥用已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甲基苯丙胺也是我国近年滥用人数最多的合成毒品。甲基苯丙胺的神经毒性损害或成瘾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缺乏特异性的戒断治疗方法与药物。线粒体是甲基苯丙胺直接产生毒性作用的靶向细胞器之一,同时线粒体也可通过多条途径参与调控甲基苯丙胺神经毒性损害过程。线粒体质量是维持线粒体稳态及功能的调控基础,主要受线粒体生物发生、动力学及自噬3种机制调控。该文围绕线粒体质量调控在甲基苯丙胺诱导神经毒性损害中的作用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甲基苯丙胺神经毒性损害的机制及研发线粒体的靶向干预药物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丙胺 线粒体质量调控 线粒体生物发生 线粒体动力学 线粒体自噬 神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鹅膏蕈碱在大鼠体内的毒代动力学与组织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卢玉梅 付旭宪 +7 位作者 罗芳 朱恩槿 熊根 赵金阳 付廷昊 聂胜洁 王蕊 李树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5,共7页
目的研究α-鹅膏蕈碱在大鼠体内的毒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特征。方法SD大鼠ip给予α-鹅膏蕈碱(1.5 mg·kg^(-1)),于给药前和给药后5,10,20,30和45 min及1,1.5,2.5,4和8 h分别采集尾静脉血,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血液... 目的研究α-鹅膏蕈碱在大鼠体内的毒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特征。方法SD大鼠ip给予α-鹅膏蕈碱(1.5 mg·kg^(-1)),于给药前和给药后5,10,20,30和45 min及1,1.5,2.5,4和8 h分别采集尾静脉血,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血液中α-鹅膏蕈碱的浓度,应用DAS 2.0药动学软件,以非房室模型法计算统计矩参数,绘制浓度-时间曲线,拟合毒代动力学参数。依据毒代动力学结果,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给药15和40 min及2.5 h后处死,采集心、肝、脾、肺、肾、全脑、小肠、胃壁和睾丸9种组织样本及左心室动脉血,LC-MS/MS法测定α-鹅膏蕈碱浓度。结果大鼠ip给予α-鹅膏蕈碱后,全血峰浓度(C_(max))为(633±121)μg·L^(-1),消除半衰期(T1/2)为(0.72±0.37)h,达峰时间(T_(max))为(0.52±0.16)h,体内总清除率(CLz)为(1.62±0.26)L·h·kg^(-1),曲线下面积(AUC_(0-t))为(946±183)μg·h·L^(-1),平均滞留时间(MRT0-t)为(1.18±0.17)h,表观分布容积(Vz)为(1.65±0.86)L·kg^(-1)。组织分布研究结果表明,α-鹅膏蕈碱在SD大鼠体内广泛分布,肾中浓度最高,其次是肺、小肠、胃壁、左心室动脉血和肝,心、脾和睾丸等中含量较低,脑中含量极低。α-鹅膏蕈碱吸收消除快,在各组织中15 min即可检出,40 min达峰,2.5 h后浓度低于15 min。结论ip给予α-鹅膏蕈碱在SD大鼠体内吸收消除快,给药后约0.52 h血药浓度达峰值,4 h后不能检出;α-鹅膏蕈碱主要分布在肾,其次为血流丰富的组织及代谢器官,如肺、小肠、胃壁、左心室动脉血和肝等,在心、脾和睾丸等组织含量较低,脑组织含量极低。推测其血脑屏障透过率低,对肾可能具有毒性靶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鹅膏蕈碱 毒代动力学 组织分布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常熟地区汉族人群47个微单倍型的遗传多态性及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坤鹏 冯耀森 +7 位作者 于文帅 刘宗伟 姚伊人 赵杰 康克莱 张驰 王乐 吴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3-434,共12页
目的探索江苏常熟地区汉族人群在47个常染色体微单倍型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评估应用效能及法庭科学参数。方法采用MHSeqTyper47混合DNA鉴定试剂盒进行基因座复合扩增及文库构建,使用MiSeq FGx测序平台进行测序,测得的数据应用MHTyper数... 目的探索江苏常熟地区汉族人群在47个常染色体微单倍型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评估应用效能及法庭科学参数。方法采用MHSeqTyper47混合DNA鉴定试剂盒进行基因座复合扩增及文库构建,使用MiSeq FGx测序平台进行测序,测得的数据应用MHTyper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对获得的样本遗传信息进行评估,结合千人基因组数据(1000 Genomes Project phase 3,1KG)评估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及遗传距离,并计算法庭科学参数。结果江苏常熟地区汉族人群与1KG中的中国北京群体的遗传分化和遗传距离最小,并得到最接近的有效等位基因数(Ae),累积随机匹配概率(combined matching probability,CMP)与1KG中东亚参考人群的5个群体均接近,为1.25×10^(-36),累积非父排除概率达0.9999999999641。结论本研究报告了47个微单倍型基因座在江苏常熟地区汉族人群中的等位基因频率及遗传多态性信息,为47个微单倍型在法医学应用中提供了数据基础。另外,比较了1KG参考人群与江苏常熟地区汉族人群的多态性差异,并揭示了47个微单倍型在江苏常熟地区汉族人群中的遗传结构。总的来说,1KG中的东亚人群参考数据更符合江苏常熟地区汉族人群的遗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微单倍型 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编码RNA在甲基苯丙胺诱导成瘾及神经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树威 程浩 +4 位作者 王浩伟 苗霖 李怡 官莉娜 曾晓锋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1,共8页
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具有高度成瘾性和神经毒性,可导致滥用者的认知和记忆功能障碍。METH的危害不仅在于其本身的毒性,更在于吸毒者身心的高度依赖性,常造成精神障碍并引发暴力行为,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非编码RNA(n... 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具有高度成瘾性和神经毒性,可导致滥用者的认知和记忆功能障碍。METH的危害不仅在于其本身的毒性,更在于吸毒者身心的高度依赖性,常造成精神障碍并引发暴力行为,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不编码蛋白质,是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因子。研究表明,ncRNA在甲基苯丙胺诱导的成瘾及神经毒性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就目前ncRNA调控METH诱导成瘾及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ncRNA作为METH滥用者的法医学鉴定指标和潜在的药物干预靶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丙胺 非编码RNA 成瘾 神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