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和MRI诊断男性盆腔原发肿瘤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军 李勤勍 +2 位作者 廖承德 陶海波 郑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5-908,共4页
目的探讨男性盆腔原发性非脏器来源肿瘤的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原发性盆腔非脏器来源肿瘤的CT与MRI表现。结果 28例中,良性14例、恶性14例;肿瘤呈类圆形或椭圆形15例,形态不规则13例;边界清楚16例,边界不清1... 目的探讨男性盆腔原发性非脏器来源肿瘤的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原发性盆腔非脏器来源肿瘤的CT与MRI表现。结果 28例中,良性14例、恶性14例;肿瘤呈类圆形或椭圆形15例,形态不规则13例;边界清楚16例,边界不清12例;实质性17例,囊实性7例,囊性4例;增强扫描中均匀强化5例,不均匀强化23例。6例病灶内可见钙化,其中畸胎瘤3例,神经鞘瘤3例。结论男性盆腔原发性非脏器来源肿瘤的病理组织类型多样,部分肿瘤具有典型影像学特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瘤 男(雄)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肿瘤靶向药物疗效评价标准的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37
2
作者 董坚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3-419,共7页
近几年抗肿瘤靶向药物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基于基因水平的肿瘤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及特异性靶向药物的应用,推动了癌症治疗进入精准医学新时代。传统的肿瘤治疗评价体系如WHO或RECIST标准不能准确地对靶向药物治疗进行疗效评价,无... 近几年抗肿瘤靶向药物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基于基因水平的肿瘤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及特异性靶向药物的应用,推动了癌症治疗进入精准医学新时代。传统的肿瘤治疗评价体系如WHO或RECIST标准不能准确地对靶向药物治疗进行疗效评价,无法准确地反映患者的生存获益,因此,探索并建立适用于肿瘤靶向药物的疗效评价标准迫在眉睫。本文将回顾抗肿瘤药物疗效评价标准发展历史,介绍针对各类肿瘤的不同靶向药物疗效评价标准的发展及演化历程,并重点介绍结合免疫指标评价的新标准,对该新标准的具体定义、指导原则和临床应用进行详细阐述。有理由相信,随着肿瘤靶向药物疗效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会给个体化肿瘤治疗带来新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肿瘤 分子靶向药物 肿瘤免疫治疗 疗效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旁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军 廖承德 王关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99-1799,共1页
患者女.46岁。左颈部肿物1年,逐渐增大1个月。查体:左颈深部扪及质软肿物,界清,无压痛。超声:左颈中上部肿块,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咽旁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调节分子在肿瘤化疗敏感性调控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吕丽 宋鑫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597-1601,共5页
原发性或获得性耐药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如何逆转化疗耐药是当前肿瘤化疗研究热点。新近研究发现,免疫调节分子参与肿瘤化疗耐药,靶向干预免疫调节分子可以逆转化疗耐药,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度关注。研究已证实,免疫调节分子PD-L1... 原发性或获得性耐药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如何逆转化疗耐药是当前肿瘤化疗研究热点。新近研究发现,免疫调节分子参与肿瘤化疗耐药,靶向干预免疫调节分子可以逆转化疗耐药,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度关注。研究已证实,免疫调节分子PD-L1、B7-H3、HMGB1、TRAIL、My D88、细胞因子(TNF-α、IFN-α、IL-6)等在调控机体免疫功能的同时,也能调控肿瘤细胞耐药特性,为逆转肿瘤化疗耐药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就免疫调节分子在肿瘤化疗敏感性改变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生物化疗新方案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分子 细胞因子 肿瘤 化疗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未孕女性子宫Müllerian腺肉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5
作者 杨承纲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年轻未孕子宫Müllerian腺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析5例年轻未孕子宫Müllerian腺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组织学特点。结果:5例患者均以经量增多伴阴道不规则流血为初诊主诉,子宫均增大,... 目的:探讨年轻未孕子宫Müllerian腺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析5例年轻未孕子宫Müllerian腺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组织学特点。结果:5例患者均以经量增多伴阴道不规则流血为初诊主诉,子宫均增大,4例有息肉样物脱出宫颈。肿瘤由良性腺上皮成分和肉瘤性间质成分组成。免疫表型,肉瘤成分普遍Vimentin阳性,大部分CD10阳性,部分Desmin、SMA阳性。5例中术前诊断3例;4例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治疗主要采用次广泛全子宫+单侧附件+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后预防性化疗。结论:年轻未孕子宫Müllerian腺肉瘤的基本形态由良性腺上皮和肉瘤性间质混合组成。对年轻未孕患者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并伴有息肉样物脱出宫颈,且伴子宫增大时要警惕子宫Müllerian腺肉瘤。治疗以手术为主,可辅以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Müllerian腺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LAT-1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马丁丁 陈艳 王熙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1-544,共4页
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1(metastasis-associated lung adenocarcinoma,MALAT-1)自首次发现以来,其在肿瘤中作用逐渐成为非编码长链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研究中的热点。MALAT-1主要通过调控可变剪接及直接调控编码蛋白质基因表达... 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1(metastasis-associated lung adenocarcinoma,MALAT-1)自首次发现以来,其在肿瘤中作用逐渐成为非编码长链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研究中的热点。MALAT-1主要通过调控可变剪接及直接调控编码蛋白质基因表达,参与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观遗传调控及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影响肿瘤生长、侵袭及转移、抗凋亡、耐药形成。本文就MALAT-1结构、生物学功能特点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1(MALAT-1) 肿瘤 作用机制 lncRNA 细胞凋亡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困境和系统治疗策略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君瑶 张文涛 +1 位作者 刘巧 聂建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6-516,共11页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缺乏明确的生物标志物,现有治疗手段以化疗为主,疗效有限且不良反应大。10%~21%的TNBC为老年患者,多伴随心、脑、肾疾病等诸多慢性合并症,对化疗耐受性差,是临床诊疗实践的一大难题。...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缺乏明确的生物标志物,现有治疗手段以化疗为主,疗效有限且不良反应大。10%~21%的TNBC为老年患者,多伴随心、脑、肾疾病等诸多慢性合并症,对化疗耐受性差,是临床诊疗实践的一大难题。同时,专门针对老年TNBC患者的临床研究较少,导致这部分患者的安全及合理用药缺乏充足的循证医学证据,在疾病诊疗方面存在很多难点和争议。此外,老年TNBC有其特征,非肿瘤因素所致死亡率较高。因此,患者生存获益与生活质量及耐受性之间的平衡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老年TNBC的流行病学、疾病生物学行为及特征、诊疗现状及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等进行总结分析,并初步探索新型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在老年TNBC中的获益,以期为老年TNBC系统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老年患者 系统治疗 抗体药物偶联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K14与恶性肿瘤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崔欣 叶联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04-308,共5页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14(Kallikrein-related peptidase 14,KLK14)是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家族(Kallikrein-related peptidases,KLKs)中的一员,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及生物体液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目前有研究表明KLK14可以作为多种恶性肿瘤...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14(Kallikrein-related peptidase 14,KLK14)是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家族(Kallikrein-related peptidases,KLKs)中的一员,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及生物体液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目前有研究表明KLK14可以作为多种恶性肿瘤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并且参与恶性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调控。KLK14作为一种分泌型丝氨酸蛋白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肿瘤细胞转移,而肿瘤转移是导致恶性肿瘤临床治疗失败以及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将基于已有的研究就KLK14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恶性肿瘤的诊断及精准治疗提供新策略与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14 肿瘤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MIBI-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和^18F-FDG-PET/CT融合显像鉴别孤立性肺结节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邓智勇 李高峰 +4 位作者 向旭东 贾莉 刘超 陈婷 刘长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2-426,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99Tcm-MIBI 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和18F-FDG-PET/CT融合显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鉴别诊断效率,为中小城市医疗机构寻找一种较为廉价的鉴别SPN诊断方法。方法对39例SPN患者行99Tcm-MIBI-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46例SPN患... 目的对比分析99Tcm-MIBI 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和18F-FDG-PET/CT融合显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鉴别诊断效率,为中小城市医疗机构寻找一种较为廉价的鉴别SPN诊断方法。方法对39例SPN患者行99Tcm-MIBI-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46例SPN患者行18F-FDG-PET/CT融合显像。对两种显像结果进行定性及半定量分析。并根据最终诊断结果,对比分析两种显像方法对SPN的鉴别诊断效率。结果 39例SPN患者行99Tcm-MIBI-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13例为恶性SPN,26例良性SPN。99Tcm-MIBI-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定性分析对SPN良恶性鉴别诊断灵敏度92.31%(12/13)、特异性88.46%(23/26)、准确性89.74%(35/39)、阳性预测值80%(12/15)、阴性预测值95.83%(23/24)。46例SPN患者行18F-FDG-PET/CT融合显像,29例为恶性SPN,17例良性SPN。18F-FDG-PET/CT融合显像对SPN良恶性鉴别诊断灵敏度96.55%(28/29)、特异性76.47%(13/17)、准确性89.13%(41/46)、阳性预测值87.50%(28/32)、阴性预测值92.86%(13/14)。99Tcm-MIBI-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和18F-FDGPET/CT融合显像鉴别SPN的灵敏度(χ2=0.356,P=0.55)、特异性(χ2=1.084,P=0.298)、准确性(χ2=0.008,P=0.927)、阳性预测值(χ2=0.453,P=0.501)和阴性预测值(χ2=0.157,P=0.692)均无统计学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以99Tcm-MIBI早期摄取比值(EUR)≥1.474为鉴别SPN良恶性界值,灵敏度100%,特异性76.90%;以99Tcm-MIBI延迟摄取比值(DUR)≥1.38为鉴别SPN良恶性界值,灵敏度100%,特异性76.90%;以18F-FDG最大标准摄取比值(SUVmax)≥2.40为鉴别SPN良恶性界值,灵敏度96.60%,特异性76.50%。EUR、DUR与SUVmax的ROC界值诊断灵敏度(Fisher精确检验P值分别为1.0和1.0)、特异性(Fisher精确检验P值分别为1.0和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99Tcm-MIBI-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和18F-FDG-PET/CT融合显像对SPN的鉴别诊断效率相似,99Tcm-MIBI-SPECT与定位CT融合显像可作为中小城市中低收入SPN患者较为实用的早期鉴别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MIBI SPECT 18F-FDG PET/CT X-CT 孤立性肺结节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内的亚细胞分布和遗传毒性 被引量:14
10
作者 赵光强 黄云超 +7 位作者 李光剑 李森 周永春 雷玉洁 陈小波 杨凯云 陈颖 杨堃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7-124,共8页
背景与目的纳米二氧化硅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中,肺部是吸入暴露纳米二氧化硅的主要靶器官,因此,二氧化硅对肺部的生物毒性作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纳米二氧化硅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内的亚细胞分布和遗传毒性。方法应... 背景与目的纳米二氧化硅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中,肺部是吸入暴露纳米二氧化硅的主要靶器官,因此,二氧化硅对肺部的生物毒性作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纳米二氧化硅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内的亚细胞分布和遗传毒性。方法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不同粒径二氧化硅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immortalized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um cells,BEAS-2B)内的亚细胞分布;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不同粒径二氧化硅处理BEAS-2B细胞24h后的DNA损伤,了解不同粒径二氧化硅的遗传毒性作用。结果透射电镜观察到微米二氧化硅不能进入细胞,纳米二氧化硅赋存在细胞质,纳米二氧化硅导致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损伤。纳米二氧化硅导致比微米二氧化硅更严重的DNA损伤(P<0.05)。结论二氧化硅的粒径决定二氧化硅颗粒物是否能进入细胞及在细胞内的分布,纳米二氧化硅对细胞遗传毒性比微米二氧化硅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支气管上皮细胞 亚细胞分布 遗传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3
11
作者 蒋妮 蒋蕾 +5 位作者 邱燕 陶然 李玉雯 黄雁 张丽琴 黄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06-1108,共3页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的护理。方法对21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实施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置入。术前、术中、术后给予护理干预,记录与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情况,对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1例食管癌患...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的护理。方法对21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实施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置入。术前、术中、术后给予护理干预,记录与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情况,对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1例食管癌患者顺利置入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术后患者吞咽梗阻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进食情况明显改善。支架置入4 h后,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流食,吞咽顺畅,其中4例感胸痛,2例有少量出血,2例有异物感。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是一项新的技术,术前、术中、术后等环节的正确护理,能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放射性粒子 食管癌 支架置入:护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独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冉凌云 王小兰 +4 位作者 孔虹倩 余华 陶红飞 杜梦琦 刘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330-332,共3页
目的分析失独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某市市区和郊县失独老年人186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非失独家庭老年人2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90项症状清单(SCL-90)评分... 目的分析失独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某市市区和郊县失独老年人186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非失独家庭老年人2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90项症状清单(SCL-90)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分,并分析失独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健康状况差于对照组,再生育意愿优于对照组,SCL-90评分、消极应对SCSQ评分高于对照组,主观支持、个人利用及总分SSRS评分、GSES评分、积极应对SCS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积极应对、消极应对是失独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论失独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降低,且积极应对对失独老年人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消极应对对失独老年人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心理学 心理健康 失独 老年人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单肺通气患者血浆IL-8、IL-10及肺AQP1、AQP4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忠慧 李珊珊 +1 位作者 汪亚宏 赵光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1-424,共4页
目的观察肺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OLV)时白细胞介素(IL)-8、IL-10及肺水通道蛋白(AQP)1、AQP4的变化及乌司他丁对其影响。方法择期行肺癌根治术,且术中OLV>2h患者30例,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OLV前10m... 目的观察肺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OLV)时白细胞介素(IL)-8、IL-10及肺水通道蛋白(AQP)1、AQP4的变化及乌司他丁对其影响。方法择期行肺癌根治术,且术中OLV>2h患者30例,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OLV前10min A、B组分别泵注乌司他丁5 000U/kg及10 000U/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C组泵注生理盐水20ml,10min泵完。于麻醉诱导后给药前1min(T1)、OLV 30min(T2)、60min(T3)、90min(T4)、120min(T5)和恢复双肺通气(TLV)30min(T6)时抽取桡动脉血行IL-8、IL-10浓度测定,以及于开胸OLV时、肺叶离体时取肺组织测定肺AQP1、AQP4表达。结果与T1时比较,三组T4~T6时IL-8浓度、T2~T6时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A、B组T3、T4时IL-8浓度明显降低、T2~T5时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B组比较,A组T4、T5时IL-8浓度明显升高、而T3~T5时IL-10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开胸OLV时比较,肺叶离体时A组和C组肺组织AQP1表达和C组AQP4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肺叶离体时B组肺组织AQP1表达和A、B组肺组织AQP4表达明显升高 (P<0.05)。与B组比较,肺叶离体时A组肺组织AQP1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降低IL-8浓度,升高IL-10的浓度,促使AQP1、AQP4的表达增强,且呈剂量依赖性。从而表明了乌司他丁对单肺通气所致的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炎性介质 水通道蛋白 急性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1烟煤中自然产出的纳米二氧化硅对BEAS-2B细胞的体外毒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光剑 黄云超 +6 位作者 刘拥军 郭律 周永春 杨堃 陈颖 赵光强 雷玉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61-568,共8页
背景与目的中国云南省宣威地区是世界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其发病率是中国其他地方的20倍,前期研究认为,这种高肺癌发病率可能与当地出产和使用的烟煤燃烧产物中含有的二氧化硅颗粒物有关。本研究将从宣威地区出产的烟煤... 背景与目的中国云南省宣威地区是世界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其发病率是中国其他地方的20倍,前期研究认为,这种高肺癌发病率可能与当地出产和使用的烟煤燃烧产物中含有的二氧化硅颗粒物有关。本研究将从宣威地区出产的烟煤(C1烟煤)燃烧产物中分离二氧化硅颗粒物并进行表征,同时研究这种自然产出的二氧化硅颗粒物对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的体外毒性。方法①物理法从C1烟煤燃烧后的底灰中分离二氧化硅颗粒物,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分离出的颗粒物形态,能谱分析显微组分的依存关系,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单颗粒形貌,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其颗粒物粒径分布,BET氮吸附比表面积仪测定颗粒物表面积;②应用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比色法检测分离出的二氧化硅处理组(实验组)、工业生产的纳米二氧化硅处理组和结晶型二氧化硅处理组(对照组)的细胞成活率变化,测定经刺激24h-72h后细胞内活性氧化酶(ROS)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变化。结果①我们从C1烟煤燃烧后的底灰中分离出二氧化硅颗粒物,这些颗粒物粒径大小不一,30nm到120nm的颗粒物占86.8%,形态各异,表面不光滑,赋存有铝、钙和铁等元素;②相同浓度下,与工业生产的纳米二氧化硅和结晶型二氧化硅相比,自然产出的纳米二氧化硅对BEAS-2B有更高的体外毒性。结论①物理法能从C1烟煤底灰中分离出天然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物,且不改变原有的形貌特征和显微组分的依存关系;②天然产出的纳米二氧化硅因形貌不规则、高比表面积和复杂的化学组分可能比工业生产的纳米二氧化硅和结晶型二氧化硅具有更高的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烟煤 纳米二氧化硅 分离 形貌特征 体外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对T_3、T_4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德培 艾丛慧 +4 位作者 封俊 谭静 张大福 李振辉 王洪波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861-865,共5页
目的:探讨MRI对T3、T4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疗效的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病理证实的T3、T4期直肠癌患者术前新辅助治疗前后的MRI影像资料.分析肿瘤大小、肿瘤累及肠管周径的范围、累及肠管的长度范围、增强表现、侵犯层次、管... 目的:探讨MRI对T3、T4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疗效的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病理证实的T3、T4期直肠癌患者术前新辅助治疗前后的MRI影像资料.分析肿瘤大小、肿瘤累及肠管周径的范围、累及肠管的长度范围、增强表现、侵犯层次、管周筋膜情况、管周淋巴结有无肿大、直肠周围器官累及情况、T分期.结果:术前新辅助治疗前后MRI检查对45例直肠肿瘤病变均显示良好,术前新辅助治疗前肿瘤3~≤5 cm 15例,>5 cm 30例;累及肠管周径1/2以上未达全周径17例,全周径28例;累及肠管长度3.0~≤5.0 cm 14例,>5.0 cm 31例;侵犯肌层19例,侵犯直肠系膜15例,侵犯系膜筋膜11例;45例肿瘤均表现为中等度强化,累及周围器官26例;45例DWI均表现为高信号,ADC值均降低;T3期19例,T4期26例.术前新辅助治疗后肿瘤大小<1.0 cm 10例,1.0~<3.0 cm 18例,3.0~<5.0 cm 13例,≥5 cm 4例;累及肠管周径<1/3 7例,1/3~<1/2 19例,1/2~<全部周径10例,全部周径9例;累及肠管长度<1.0 cm 8例,1.0~<3.0 cm 25例,3.0~<5.0 cm 9例,≥5.0cm3例;侵犯黏膜层及黏膜下层15例,肌层25例,直肠系膜5例;45例肿瘤均表现为轻度强化,累及周围器官5例;45例DWI均表现为低信号,ADC值均升高.术前新辅助治疗后T分期变化:T1期5例,T2期28例,T3期7例,T4期5例.术后病理分期:T1期4例,T2期29例,T3期7例,T4a期2例,T4b期3例.结论:MRI可以对直肠癌T3、T4期患者术前新辅助治疗前后做出良好的分期,能够正确判断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后的降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肿瘤辅助疗法 治疗效果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脏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艾丛慧 丁莹莹 +1 位作者 飞勇 张娅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49-451,共3页
病例男,20岁。上腹剑突下阵发性绞痛不适近1月余,无压痛、反跳痛、发热等症状。体检:患者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肿瘤标志物无阳性表现。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肝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增强3D-FLAIR序列诊断耳眩晕患者内耳内淋巴积水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娅 陈建宇 +4 位作者 钟镜联 付佳 朱洪蕾 许耀东 区永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83-1187,共5页
目的探讨MRI增强3D-FLAIR序列显示耳眩晕(MD)内耳内淋巴积水的价值。方法在34例患者中筛选57耳,分为MD组、可疑MD组、其他疾病组及正常组。对每耳经咽鼓管咽口注射稀释的马根维显注射液1ml,24h后行3D-FLAIR序列扫描。测量并比较各组内... 目的探讨MRI增强3D-FLAIR序列显示耳眩晕(MD)内耳内淋巴积水的价值。方法在34例患者中筛选57耳,分为MD组、可疑MD组、其他疾病组及正常组。对每耳经咽鼓管咽口注射稀释的马根维显注射液1ml,24h后行3D-FLAIR序列扫描。测量并比较各组内淋巴积水的差异;计算该影像方法诊断(可疑)MD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4组平均前庭内淋巴间隙面积的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MD组与可疑MD组、其他疾病组与正常组外,其他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组间内淋巴积水分级存在差异(P<0.05);其中MD组与其他疾病组、MD组与正常组、可疑MD组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83)。MRI增强3D-FLAIR序列诊断(可疑)MD的敏感度为77.42%、特异度为80.77%;影像诊断方法与单纯临床诊断(可疑)MD存在相关性(r=0.50)。结论 MRI增强3D-FLAIR能直观显示内耳内淋巴积水及积水程度,是诊断MD、特别是可疑MD的有效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眩晕 内淋巴积水 磁共振成像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感染患者降钙素原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友全 高艳章 +2 位作者 张嬉燕 胡玉 王玉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733-735,共3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重症监护室患者感染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3月某院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96例,测定其PCT、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WBC)计数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非细菌感染组相比,细...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重症监护室患者感染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3月某院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96例,测定其PCT、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WBC)计数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非细菌感染组相比,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中PCT浓度和HsCRP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6.102、-3.918,均P<0.05);WBC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12,P>0.05)。PCT诊断感染的灵敏度为82.35%,特异度为67.86%,阳性预测值为86.15%,阴性预测值为61.29%;PCT、HsCRP、WBC三者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8、0.755、0.581。结论 PCT预测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有助于早期发现危重患者的细菌感染,是诊断细菌感染价值较高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降钙素原 感染性疾病 诊断试验 敏感性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 感染者唾液 CMV、HHV-6、HHV-7和 HHV-8巢式 PCR 检测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承文 史会萍 +3 位作者 白劲松 陈雷 祁燕伟 段开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5-266,共2页
巢式PCR技术检测245例HIV感染者唾液CMV、HHV-6、HHV-7和HHV-8 DNA,检出率分别为34.7%、83.3%、70.2%和14.3%;3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0.0%、56.7%、70.0%和0%,2组比较,P<0.01。使用HAART(n=100)与未使用HAART的HIV患者(n=145)比较,4种... 巢式PCR技术检测245例HIV感染者唾液CMV、HHV-6、HHV-7和HHV-8 DNA,检出率分别为34.7%、83.3%、70.2%和14.3%;3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0.0%、56.7%、70.0%和0%,2组比较,P<0.01。使用HAART(n=100)与未使用HAART的HIV患者(n=145)比较,4种HHV唾液检出率无差异(P>0.05)。受检者都存在CMV、HHV-6、HHV-7和HHV-8多重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人类疱疹病毒 巢式多聚酶链反应 唾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CT和MRI表现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振辉 张治平 +2 位作者 王关顺 李鵾 丁莹莹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8期957-960,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肛管一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MM)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病理证实的15例AMM患者的临床、CT、MRI和病理资料。11例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1例行CT和MRI检查。结果:15例AMM中,10例病变位于直肠远端与... 目的:探讨原发性肛管一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MM)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病理证实的15例AMM患者的临床、CT、MRI和病理资料。11例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1例行CT和MRI检查。结果:15例AMM中,10例病变位于直肠远端与肛管交界处,2例位于直肠,3例位于肛管。肿瘤形态呈蕈伞形肿块9例,肠壁环形增厚4例,肠壁未见明显增厚2例。4例有肺部或者肝脏转移,5例有周围淋巴结转移。15例患者均未见明星的肠梗阻征象。CT平扫示肿块呈稍低密度,最大径约2~4cm,增强后强化方式不一,以中度强化为主。MRI示肿瘤在T2wI上以等信号为主,T2wI上以稍高信号为主,DWI上呈高信号,增强后均有明显强化。结论:AMM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AMM病灶较大时,MRI信号不具有黑色素瘤特异性的典型信号。CT检查有助于发现远处转移灶,MRI检查对其鉴别诊断有提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肛管 直肠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