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性肺癌患者中SOX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周永春 王熙才 +2 位作者 陈艳 刘馨 黄云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34-637,共4页
全球女性肺癌死亡率从1930年到1997年上升了600%,1987年首次超过乳腺癌,成为美国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死因。2220年我国女性肺癌发病率也持续增长,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因此迫切需要探讨女性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分子机制,采取有效... 全球女性肺癌死亡率从1930年到1997年上升了600%,1987年首次超过乳腺癌,成为美国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死因。2220年我国女性肺癌发病率也持续增长,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因此迫切需要探讨女性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分子机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女性 SOX4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蒋永新 王前 +3 位作者 陈晓群 金从国 李佳 邓晶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8期891-894,共4页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抑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C57BL/6J小鼠皮下接种3LL细胞(2×106),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顺铂组,双氢青蒿素高、中、低剂量组(150、100、50mg/kg),检测各组小鼠...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抑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C57BL/6J小鼠皮下接种3LL细胞(2×106),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顺铂组,双氢青蒿素高、中、低剂量组(150、100、50mg/kg),检测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和抑瘤率,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瘤细胞的DNA倍体分析。结果:双氢青蒿素中、高剂量组体重无生理盐水组增加明显,其抑瘤率分别为53.50%及59.24%;流式细胞术检测双氢青蒿素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能影响肿瘤的细胞周期,G0/G期及G2/M期细胞数大量减少,细胞被阻滞在S1期。结论:口服双氢青蒿素对Lewis小鼠肺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C57BL/6J小鼠 肺肿瘤 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和谷胱甘肽对人肺腺癌细胞株XW LC-05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周岚 黄云超 +3 位作者 雷玉洁 赵光强 刘馨 金从国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551-554,共4页
背景与目的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过量有毒性。多数研究表明硒具有抑制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硒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单因素及联合应用对人肺腺癌XWLC-05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XWLC-05细胞,分别用亚硒酸钠(Na2Se... 背景与目的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过量有毒性。多数研究表明硒具有抑制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硒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单因素及联合应用对人肺腺癌XWLC-05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XWLC-05细胞,分别用亚硒酸钠(Na2SeO3)、还原型谷胱甘肽(GSH)、Na2SeO3+GSH 3种因素不同浓度直接作用细胞24h。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各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DNA倍体。结果硒或GSH单独使用对XWLC-05细胞均具有生长抑制作用。硒和GSH联合使用对XWLC-05细胞生长具有协同抑制作用,两种药物一起使用时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P<0.01)。无论是硒单因素还是硒与GSH联合作用,在硒浓度为(0.5-4.0)μg/mL范围内,具有剂量效应关系,随着硒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P<0.01)。硒单因素、硒和GSH联合因素作用XWLC-05细胞后,部分细胞被诱导凋亡,细胞周期检测发现G1期细胞明显增多,S期和G2/M期细胞减少。结论硒和GSH联合使用可以增强硒或GSH单独使用对XWLC-05细胞的直接抑制效应。其机制是将细胞阻滞在G1期,抑制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胞不能进入S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谷胱甘肽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型VEGFR-2 DNA疫苗的研制及其对小鼠的免疫效应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熙才 伍治平 +4 位作者 陈艳 金从国 刘馨 周永春 左曙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36-341,共6页
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factor recepto-2,VEGFR-2)在肿瘤生长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制备口服型VEGFR-2DNA疫苗并研究其生物免疫效应。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VEGFR-2胞外区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VR-... 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factor recepto-2,VEGFR-2)在肿瘤生长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制备口服型VEGFR-2DNA疫苗并研究其生物免疫效应。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VEGFR-2胞外区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VR-2,DNA序列分析证实后,脂质体法转染COS-7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VEGFR蛋白表达;以氯化钙法将pcDNA3.1-VR-2转化减毒沙门菌SL3261,制备口服型VEGFR-2DNA疫苗。口服型疫苗免疫C57BL/6小鼠,ELISA法检测免疫后小鼠外周血VEGFR-2抗体水平,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对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结果:成功制备口服型VEGFR-2DNA疫苗。ELISA法检测显示,疫苗组小鼠抗体滴度随着免疫时间和免疫次数的增加而增高,在免疫6周后产生了高水平抗VEGFR-2IgG类抗体(1.07±0.018),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0.14±0.033)和质粒对照组(0.14±0.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53.17,P=0.000)。MTT法检测显示,疫苗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对靶细胞MS1的杀伤率随着效靶比的增加而增加,在效靶比8∶1时CTL活性(89.38±1.51)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15.17±2.54)和空质粒对照组(12.99±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5.42,P=0.000)。结论:成功制备了口服型VEGFR-2DNA疫苗,该疫苗可激活小鼠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为进一步抗肿瘤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 减毒沙门菌 口服型DNA疫苗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QPCR法检测早期NSCLC患者外周血中CK-19mRNA的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建 任宏轩 伍治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40-1644,共5页
目的:RT-QPCR法探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周血中CK-19 mRNA的意义。方法:以RT-PCR法从113例NSCLC患者(肺癌组)、50例肺良性病变和50例健康者(对照组)标本中筛选出有CK-19 mRNA表达的标本;再以RT-QPCR法检测表达CK-19 mRNA的标本,... 目的:RT-QPCR法探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周血中CK-19 mRNA的意义。方法:以RT-PCR法从113例NSCLC患者(肺癌组)、50例肺良性病变和50例健康者(对照组)标本中筛选出有CK-19 mRNA表达的标本;再以RT-QPCR法检测表达CK-19 mRNA的标本,通过测定受试者标准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本实验的准确性。结果:①肺癌组和对照组中CK-19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94%(44/113)、1.00%(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肺癌组中CK-19 mRNA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分期和分化程度有关;②本实验效果的临界值为0.236,灵敏度为95.45%,准确度为77.27%;AUC为0.896。结论:RT-QPCR法检测外周血中的CK-19 mRNA可作为早期NSCLC患者发生微转移时的一个参考指标,但尚需大样本长期追踪观察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微转移 细胞角蛋白-19 RT-PCR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