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颌面部巨大神经纤维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6
1
作者 许彪 王卫红 +1 位作者 黎明 张立亚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9-450,共2页
关键词 颌面部巨大神经纤维瘤 外科治疗 口腔颌面外科 第一附属医院 昆明医学院 功能障碍 控制出血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鳞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德萍 刘流 +2 位作者 陆信 李坚 谢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654-656,共3页
作者采用酶免疫染色技术对36例口腔颌面部鳞疾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测定,并与30例健康人T淋巴细胞亚群的合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口腔颌面部群疾患者CD3下降(P<0.01),CD8升高(P<0.01),C... 作者采用酶免疫染色技术对36例口腔颌面部鳞疾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测定,并与30例健康人T淋巴细胞亚群的合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口腔颌面部群疾患者CD3下降(P<0.01),CD8升高(P<0.01),CD4/CD8比值下降(P<0.01)。提示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免疫平衡失调,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颌面部肿瘤 鳞癌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23-H1基因在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不同阶段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湛 温玉明 +3 位作者 普苹 付红梅 汤炀 李继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3-266,共4页
目的 探讨nm2 3_H1基因在口腔鳞癌区域淋巴结转移不同阶段的调控作用及影响。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技术 ,结合淋巴结转移和原发灶浸润分型的资料 ,分组对照研究nm2 3_H1基因在 2 0 0例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不同阶段的表达... 目的 探讨nm2 3_H1基因在口腔鳞癌区域淋巴结转移不同阶段的调控作用及影响。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技术 ,结合淋巴结转移和原发灶浸润分型的资料 ,分组对照研究nm2 3_H1基因在 2 0 0例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 淋巴结转移组nm2 3_H1基因阴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1)。N1期、转移仅累及 1个淋巴结、Ⅳc型浸润 ,以及低分化肿瘤的患者 ,均有比其它患者明显增高的nm2 3_H1基因的阴性表达率 (P <0 0 1) ;转移至颌下或颌下—颈深上淋巴结平面者的阴性表达率 ,也高于转移到其它平面者 (P <0 0 5 )。结论 nm2 3_H1基因主要是通过干扰肿瘤实体内高转移细胞亚群的形成和初始转移的发生来调控口腔鳞癌患者的颈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23-H1基因 口腔鳞癌 颈淋巴结转移 调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浸润方式与颈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湛 普苹 +2 位作者 温玉明 付红梅 李继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不同浸润方式和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利用Yamamoto的浸润方式分型法,对 200例临床和病理资料完整的口腔鳞癌患者进行组织学回顾性研究和分析。结果 鳞癌的浸润方式与鳞癌的颈淋 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不同浸润方式和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利用Yamamoto的浸润方式分型法,对 200例临床和病理资料完整的口腔鳞癌患者进行组织学回顾性研究和分析。结果 鳞癌的浸润方式与鳞癌的颈淋 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01)。Ⅰ型~Ⅳd型浸润方式相对应的颈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5.9%、14.3%、63.0% 和82.9%。在80例Ⅲ~Ⅳd型浸润方式的转移患者中,Ⅳd型浸润方式常伴随N2期转移(P<0.05),而Ⅲ型和Ⅳc 型浸润方式则更常伴有N1期转移(P<0.05)。Ⅳc型浸润有41.2%的Ⅰ级平面和79.4%的Ⅰ~Ⅱ级平面转移机 率,而Ⅳd型浸润的转移平面较为弥散,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不同的口腔鳞癌浸润方式有着截 然不同的颈淋巴结转移机率、转移分期和转移平面。对口腔鳞癌原发灶肿瘤-宿主边缘浸润方式的分型研究,有 助于判断口腔鳞癌的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情况,提供临床治疗方案设计和预后预测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淋巴结转移 浸润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癌引流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与微转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华 李龙江 代晓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0-403,共4页
目的:明确口腔癌引流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与微转移之间的联系。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住院治疗的12例口腔鳞癌患者术后颈部淋巴结标本共233个,通过病理检测分为正常、反应性增生和转移3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前2组微转移,结果使用S... 目的:明确口腔癌引流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与微转移之间的联系。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住院治疗的12例口腔鳞癌患者术后颈部淋巴结标本共233个,通过病理检测分为正常、反应性增生和转移3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前2组微转移,结果使用SPSS1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5个淋巴结病理检查为转移,79个反应性增生,129个正常;正常黏膜上皮、鳞状细胞癌与转移淋巴结呈角蛋白强阳性,反应性增生与正常淋巴结的微转移检出率分别为29/79、12/129。结论:癌引流区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较正常淋巴结更易出现微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淋巴结 反应性增生 微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腮腺筋膜瓣预防腮腺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 被引量:13
6
作者 许彪 王卫红 +1 位作者 范红渠 朱谨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5-136,共2页
关键词 味觉出汗综合征 筋膜瓣 腮腺术 并发症 术后 预防 常见 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部除皱切口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整复术在腮腺全叶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娴 刘流 +3 位作者 赫佳 代晓明 李逸松 袁瑞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4-726,共3页
目的:探讨腮腺全叶切除术中,面部除皱切口减少面部瘢痕,胸锁乳突肌瓣修复面部凹陷的临床应用,为修复腮腺全叶切除术后的面部轮廓缺陷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挑选53例术前初步诊断为腮腺良性病变的患者,选择腮腺全叶切除,术中采用面部除皱切... 目的:探讨腮腺全叶切除术中,面部除皱切口减少面部瘢痕,胸锁乳突肌瓣修复面部凹陷的临床应用,为修复腮腺全叶切除术后的面部轮廓缺陷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挑选53例术前初步诊断为腮腺良性病变的患者,选择腮腺全叶切除,术中采用面部除皱切口,解剖面神经并切除腮腺全叶后,以胸锁乳突肌上端为蒂部,以乳突尖下1.5~2cm处为肌瓣旋转轴点,根据缺损大小切取肌瓣,向前旋转,远端缝合至咬肌,以填充修复缺损,分层缝合腮腺咬肌筋膜、皮下组织及皮肤。结果:53例患者术后面部瘢痕不明显,左右面部基本对称,患者均对面部轮廓外形满意。结论:在腮腺全叶切除术中采用面部除皱切口有瘢痕隐蔽,不影响面部美观的临床作用;胸锁乳突肌瓣血供丰富,易于成活,切取及转移方便,为自体组织,无排异反应,是腮腺全叶切除术后修复面部轮廓外形的理想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全叶切除术 面部除皱切口 胸锁乳突肌瓣 修复术 面部轮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对兔耳瘢痕模型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流 赵德萍 +2 位作者 余梅 袁瑞红 孙家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6-477,共2页
关键词 瘢痕模型 实验研 丹参 细胞增殖活性 成纤维细胞 瘢痕形成 机体吸收 病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喙突增生与颞下颌关节强直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卫红 许彪 +2 位作者 普启宏 黎明 张立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5-647,共3页
目的:探讨喙突增生与颞下颌关节强直的关系,分析喙突增生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1984~2004 年收治的28 例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口腔全景片或CT三维重建,在口腔全景片描记图上测量他们喙突的长度,分析... 目的:探讨喙突增生与颞下颌关节强直的关系,分析喙突增生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1984~2004 年收治的28 例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口腔全景片或CT三维重建,在口腔全景片描记图上测量他们喙突的长度,分析喙突长度与张口度、病史长短的相关性,并随机选106 名颞下颌关节正常的门诊就诊者,对比两者的喙突长度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与颞下颌关节正常门诊就诊者的喙突长度有显著性差异, 喙突长度与颞下颌关节长期强直有直接的关系.结论:长期颞下颌关节强直会导致喙突增生,相反,单纯喙突增生也会导致颞下颌关节强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强直 喙突增生 病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釉细胞瘤误诊为含牙囊肿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卫红 许彪 +1 位作者 朱谨 范红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05-106,共2页
关键词 含牙囊肿 成釉细胞瘤 临床分析 误诊原因 术前 患者 回顾性分析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转染人颞颌关节软骨细胞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逸松 田卫东 +2 位作者 李声伟 刘流 代晓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0-302,共3页
目的研究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hIL-1ra)基因转染人颞颌关节软骨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方法hIL-1ra基因以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体外培养的人颞颌关节软骨细胞,描记细胞生长曲线,计算细胞群体倍增时间,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瞬时... 目的研究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hIL-1ra)基因转染人颞颌关节软骨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方法hIL-1ra基因以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体外培养的人颞颌关节软骨细胞,描记细胞生长曲线,计算细胞群体倍增时间,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瞬时转染和稳定转染细胞中hIL-1ra蛋白的表达。结果转染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增殖率有一定差异,转染细胞胞浆内和培养基上清液中均有hIL-1ra蛋白的表达。在细胞转染结束后48h,细胞内hIL-1ra蛋白的表达量最高,稳定转染细胞中基因表达最长时间达72d以上。结论经阳离子脂质体介导hIL-1ra基因转染人颞颌关节软骨细胞后,目的基因在细胞内有一定数量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基因转染 阳离子脂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颞下颌关节强直继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彪 王卫红 +1 位作者 李玉晓 庞文筠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4-355,共2页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颞下颌关节强直 继发 双侧 syndrome OSAS患者 颞颌关节强直 SLEEP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转染髁突软骨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逸松 田卫东 +2 位作者 陈希哲 刘流 李声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3-766,共4页
目的:研究经人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hIL-1ra)基因转染后的人颞颌关节髁突软骨细胞对IL-1作用的影响。方法:将hIL-1ra基因以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体外培养的人颞颌关节髁突软骨细胞,在转染细胞和对照组细胞培养基中加入IL-1β,描记细胞生... 目的:研究经人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hIL-1ra)基因转染后的人颞颌关节髁突软骨细胞对IL-1作用的影响。方法:将hIL-1ra基因以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体外培养的人颞颌关节髁突软骨细胞,在转染细胞和对照组细胞培养基中加入IL-1β,描记细胞生长曲线,计算细胞群体倍增时间,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的变化,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培养液中NO2-/NO3-浓度的变化。结果:转染细胞与对照组细胞增殖情况存在差异,转染细胞高于对照组,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NO2-/NO3-浓度,细胞培养液中NO的生成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转染细胞hIL-1ra基因的表达对于IL-1作用存在拮抗和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 软骨细胞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对人舌鳞癌细胞中nm23-H_1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费继敏 刘流 +3 位作者 李梅 姚乾 陈芸 奚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22-324,393,共4页
目的研究高温治疗癌症与转移抑制基因nm23-H1之间的关系,探讨高温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及转移的机理。方法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行体外43℃加温,采用电镜、免疫组织化学及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分析加热后舌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及nm23-H1表达... 目的研究高温治疗癌症与转移抑制基因nm23-H1之间的关系,探讨高温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及转移的机理。方法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行体外43℃加温,采用电镜、免疫组织化学及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分析加热后舌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及nm23-H1表达量的改变。结果加温使Tca8113细胞中细胞器增多,形态趋向良性分化。在加热43℃时随加热时间延长,细胞中nm23-H1表达量增加,在加热30min时达到最高,此变化不随加热后培养时间的增加而改变。结论高温能使肿瘤细胞中nm23-H1表达量增加,并使细胞形态出现一定分化,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43℃加热30min可能是临床治疗舌鳞癌的理想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舌鳞癌 TCA8113细胞株 高温 NM23-H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观察超顺磁性纳米颗粒标记的Annexin V体外检测细胞凋亡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宗芳 刘流 +4 位作者 田伟 滕皋军 张宇 葛玉卿 王福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34-737,共4页
目的利用MRI观察超顺磁性纳米颗粒(SPIO)标记的膜联蛋白V(Annexin V)体外检测凋亡细胞的能力。方法对5管不同的细胞进行MRI和普鲁士蓝染色,分别为:A管:未经H2O2诱导凋亡处理的细胞与SPIO孵育;B管:经H2O2诱导凋亡处理的细胞与SPIO孵育;C... 目的利用MRI观察超顺磁性纳米颗粒(SPIO)标记的膜联蛋白V(Annexin V)体外检测凋亡细胞的能力。方法对5管不同的细胞进行MRI和普鲁士蓝染色,分别为:A管:未经H2O2诱导凋亡处理的细胞与SPIO孵育;B管:经H2O2诱导凋亡处理的细胞与SPIO孵育;C管:经H2O2诱导凋亡处理的细胞的空白管;D管:经H2O2诱导凋亡处理的细胞与Annexin V-SPIO孵育;E管:未经H2O2诱导凋亡处理的细胞与Annexin V-SPIO孵育。结果5管间总体比较MR信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9.38,P<0.01),其中A、B、C三管的MR信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和B管、E和A管、D和E管的MR信号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普鲁士蓝染色显示Annexin V-SPIO可与凋亡细胞膜特异性结合。结论Annexin V-SPIO可与体外凋亡细胞特异性结合,并引起磁共振信号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凋亡 膜联蛋白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热疗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6
作者 何永文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0年第1期14-17,共4页
肿瘤细胞对热疗的内在敏感性可能是决定热疗效应及影响热疗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就Bcl-2基因家族、P53、P16、Rb和myc基因,以及热休克蛋白通过凋亡的调节,改变肿瘤的热敏感性,以提高治疗效果等有关内容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肿瘤基因 热敏感性 热休克蛋白 肿瘤 热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B细胞淋巴瘤误诊为感染2例分析
17
作者 赫佳 刘流 +3 位作者 赵娴 代晓明 李逸松 袁瑞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664-2664,共1页
例1男.59岁,因左腮腺区渐增性包块伴疼痛6月余入院。疼痛为持续性,火灼感,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腮腺脓肿.抗感染治疗,湿敷中草药1月余,症状未缓解。入我院10d前包块迅速增大,疼痛剧烈。专科检查:左面部明显肿胀.皮温稍高,皮面紧... 例1男.59岁,因左腮腺区渐增性包块伴疼痛6月余入院。疼痛为持续性,火灼感,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腮腺脓肿.抗感染治疗,湿敷中草药1月余,症状未缓解。入我院10d前包块迅速增大,疼痛剧烈。专科检查:左面部明显肿胀.皮温稍高,皮面紧张,左侧腮腺区耳前至耳垂下区可触及约8cm×5cm×4cm肿物,不活动,质地中等,自发痛及压痛明显,左侧鼻唇沟较对侧稍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感染治疗 B细胞淋巴瘤 腮腺区 误诊 腮腺脓肿 医院诊断 专科检查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于颞下窝恶性黑色素瘤1例
18
作者 王卫红 许彪 +1 位作者 庞文筠 吴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91-291,共1页
关键词 颞下窝 肿瘤 恶性黑色素瘤 口腔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P^(53)与面神经元凋亡
19
作者 王卫红 许彪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53-654,共2页
关键词 P^53 面神经元 BCL-2 细胞凋亡 BCl—2 体外 神经元凋亡 细胞色素C 外膜 生化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脓肿致颈总动脉破裂大出血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光明 肖旭辉 +1 位作者 李逸松 代晓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75-875,共1页
关键词 破裂大出血 颈总动脉 颈部脓肿 动脉管壁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