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栽培法和收割期对甘蔗单产及含糖量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
11
1
作者
孙丽娅
上野正实
永田雅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92-996,共5页
本研究利用1975~2008年33年间日本南大东岛甘蔗生产数据,分析了甘蔗栽培方法[新苗种植(包括夏植和春植)、宿根]和收割时期对其产量、品质和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法甘蔗多年平均产量依次为夏植>宿根>春植;新植甘蔗的...
本研究利用1975~2008年33年间日本南大东岛甘蔗生产数据,分析了甘蔗栽培方法[新苗种植(包括夏植和春植)、宿根]和收割时期对其产量、品质和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法甘蔗多年平均产量依次为夏植>宿根>春植;新植甘蔗的种植期越早产量越高;宿根甘蔗产量与前茬甘蔗的收割期呈二次函数曲线关系,前茬甘蔗收割过早或过迟均对宿根甘蔗生长不利;宿根甘蔗产量随宿根次数增加呈下降趋势;宿根甘蔗含糖量通常高于新植甘蔗,且不同栽培法下3月下旬前收获的甘蔗含糖量随收割期后延而逐渐增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依据栽培方法、收割时期预测甘蔗单产和含糖量的数学模型,模型对我国甘蔗种植业具有理论和实际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栽培法
新植甘蔗
宿根甘蔗
收割时期
产量
含糖量
数学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栽培法和收割期对甘蔗单产及含糖量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
11
1
作者
孙丽娅
上野正实
永田雅辉
机构
苏州市职业
大学
日本
琉球
大学
农学院
日本宫崎大学农学院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92-996,共5页
文摘
本研究利用1975~2008年33年间日本南大东岛甘蔗生产数据,分析了甘蔗栽培方法[新苗种植(包括夏植和春植)、宿根]和收割时期对其产量、品质和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法甘蔗多年平均产量依次为夏植>宿根>春植;新植甘蔗的种植期越早产量越高;宿根甘蔗产量与前茬甘蔗的收割期呈二次函数曲线关系,前茬甘蔗收割过早或过迟均对宿根甘蔗生长不利;宿根甘蔗产量随宿根次数增加呈下降趋势;宿根甘蔗含糖量通常高于新植甘蔗,且不同栽培法下3月下旬前收获的甘蔗含糖量随收割期后延而逐渐增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依据栽培方法、收割时期预测甘蔗单产和含糖量的数学模型,模型对我国甘蔗种植业具有理论和实际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甘蔗
栽培法
新植甘蔗
宿根甘蔗
收割时期
产量
含糖量
数学预测模型
Keywords
Sugarcane
Cropping approach
New-planting sugarcane
Ratoon sugarcane
Havest time
Yield
Sugar content
Mathematical prediction model
分类号
S504.7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66.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栽培法和收割期对甘蔗单产及含糖量影响的分析
孙丽娅
上野正实
永田雅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